之前我分享了 The Anxious Generation 這本書的上半部(其實只講完兩章天啊),以及書中有提到的,臉書的吹哨者 Frances Haugen 、和 Alexis Spence 一家人控告 Meta 的故事。
今天我要繼續來分享這本超級暢銷書的中半部。
對,因為內容太扎實了要再兩篇才講得完。
這篇文章我會先跟大家介紹依附系統理論,以及一個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並解釋孩子是怎麼利用這個系統和能力來不斷升級成為大人的。
再來我會解釋青春期為什麼被稱為孩子的第二個「機會之窗」,為什麼孩子生理的發育、心理的健全、還有習慣做的事情,都會在這個時期加速然後被定型。
最後我會解釋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這個殺手組合,是如何極大程度的傷害這些系統和機會,阻礙他們成為能夠在現代社會成功的大人。
看完之後,你一定會更清楚要怎麼把這個殺手組合帶來的負面影響減到最小。
文章正式開始前先幫大家做一些前情提要:
作者 Jonathan Haidt 觀察到,從 2010 年到 2015 年,全世界的 Z 世代心理健康急遽惡化。
而這段時間青少年的生活最大的改變,就是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的出現。
這讓他們以往「以玩耍為主的童年」,在這幾年迅速轉變成「以手機為主的童年」。
他更觀察到,心理健康崩潰和手機及社群媒體的使用時間,不只是有相關性而已,而是具有因果關係的。
在許多實驗、甚至 Meta 內部自己做的實驗都指出:
在停用了社群媒體一段時間後,使用者的焦慮、憂鬱症狀都獲得很大程度的改善。
一旦恢復使用,心理健康又會回落到之前的狀況。
而憂鬱症數字的增加,並不是因為孩子們比較願意講出來的原因,孩子們真的用傷害自己的行為來表達他們正在受苦中!
下圖是書中列出來的美國的數字:美國每 10 萬人中,因為自我傷害被送進急診室的 10~14 歲的青少年人數。
這個數字在作者提出的「大重塑」期間急速上升。
尤其女生更是顯著,增加了將近一倍。
而依據台灣衛福部今年最新的資料,從 2009 年到 2023 年,全國女性自我傷害的人數以不同年齡層來看:
45 歲到 64 以及 65 歲以上的都是緩慢上升,25 歲 到 44 歲則是接近平穩。
可怕的是 15 到 24 歲的 Z 世代,從 2009 年的 2697 人,一路飆升到 2023 年的 10172 人,足足是 15 年前的 3.8 倍。
而 14 歲以下的女生也是呈現同樣趨勢,從 2009 年的 137 人,增加到 2023 年的 2525 人,絕對數字是可怕的 18 倍啊!
在這段期間這些國家並沒有經歷重大的災難,「殺手組合」的出現是唯一合理的解釋。
這並不是沒有依據的推測喔,是作者以他社會心理學的專業整理出來的。
他指出孩子健康成長需要的「自由玩耍」、「和他人同步活動」、以及「社會學習」這三個重要需求,已經被「殺手組合」取代。
接下來,我們繼續來看看幾個孩子發展的重要理論,還有他們一些與生俱來的能力是怎麼被搞砸的。
依附系統理論
上一篇文章有提到,人類的童年不是線性的,一開始長得很快,但是在 2 歲左右慢下來,一直到青春期才又快速成長。
孩子在 6 歲的時候,他的大腦體積已經是成年人的 90%~95% 了,接下來就是不斷的進行神經連結的重塑,aka 學習。
而最有效的學習方式,就是藉由不斷探索、冒險,在嘗試一些事情並且失敗之後,我們付出一些代價並且取得回饋。
接著我們從這些錯誤中學習,然後能在下次做得更好。
這個過程會一直持續到我們不想變強,停止學習為止。
一個發展健全的成年人有獨自承受挫折,重新爬起來的能力,但是孩子需要一個系統來幫助他們。
這就是著名的「依附系統理論」。
這是哺乳動物在演化過程的一大創新,當雌性動物產下幼胎後,會開始分泌乳汁來哺育幼仔。
所以哺乳動物的幼仔會長時間依賴母親,此時他們是非常脆弱的,一不小心就會 GG。
在這段期間幼仔必須實現兩個目標:第一、發展成年所需的技能;第二、不被吃掉。
一開始避免被吃掉的最好辦法,就是緊跟著媽媽。
但隨著幼仔漸漸長大,牠們大腦的預設就是需要透過奔跑、打鬥、和交友等活動來協助神經元的連結。
這就是為什麼年幼的哺乳動物會主動離開媽媽去外邊玩耍,包括一些有風險的遊戲。
而青春期的孩子更是想要離家越遠越好。
英國的發展心理學家 John Bowlby 是第一個提出依附系統理論的學者。
這是他藉由研究二戰期間,孩子和父母分開後對孩子長大後的影響所發展出來的。
另外一位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 Mary Ainsworth 接續他的研究,提出了「安全基地」的概念。
她認為每個孩子至少需要一個主要照顧者充當「安全基地」。
通常這個人是母親,但也可以是父親、阿公阿嬤、保姆這些能夠穩定給予孩子安撫和保護的成年人。
而照顧者跟孩子的互動模式,會讓孩子產生不同的依附類型,這件事情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了。
依附類型大概可以分成 4 種:
如果照顧者對嬰兒的需求很敏感,都能給予「即時」且「一致」的照顧,那孩子就會發展成「安全依附型」。
這種可預測性和可靠性培養了孩子對照顧者的信任,讓他們能無後顧之憂的自由地探索世界。
因為他們知道,如果需要的話,他們隨時有一個安全的避風港可以依靠。
他們長大也更容易建立和維持健康的人際關係,在學業、職場、親密關係上也更容易獲得成功。
但如果照顧者有時很快回應,有時卻忽視嬰兒的需求,這種不可預測性會讓嬰兒感到焦慮,讓他們成為「焦慮矛盾依附型」。
這會讓他們容易產生分離焦慮、很怕被拒絕,所以會常想要取悅別人。
他們長大後對親密關係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好不容易交到男女朋友,卻可能會因為忌妒和佔有慾過強而把關係搞砸。
如果照顧者持續拒絕孩子的需求,他們就會學著壓抑自己的情緒,並且避免接近照顧者或尋求安慰。
因為他們知道,很可能又會被拒絕,而你也知道持續被拒絕是很難過的事情嘛。
這叫做「焦慮逃避依附型」。
他們長大後可能會有情緒疏離、孤立的情況,並且會避免親密關係,或者在關係中保持距離,以保護自己不會受到傷害。
如果照顧者忽視甚至虐待孩子,同時成為孩子慰藉和恐懼的來源時,孩子的依附系統就會崩潰,成為「混亂依附型」。
別說親密關係了,這類型的孩子長大後會在各種人際關係遭遇到相當大的困難,也更容易出現心理健康的問題。
這就是相當著名的依附系統理論。
你的照顧者是怎麼把你帶大的呢?
你覺得你是屬於哪一型呢?
我自己應該是屬於焦慮逃避+混亂,因為童年的時候爸媽分居後來又離婚,我和妹妹主要是讓奶奶帶大的。
我只記得那時候會頻繁的轉換照顧者,這讓我們有極大的不安全感。
青春期的時候,我和爸爸以及繼母一起住,那時受到的忽視和精神虐待對我的影響非常大。
在當時植入的「我不夠好」、「我不值得」這些有毒的信念,讓我到現在都還在持續跟它們奮戰中。
以這個依附理論為基礎,孩子發展了兩種模式來經由探索這個世界來學習並且成長:它們叫做「探索模式」和「防禦模式」。
最高效的學習與成長模式
在過去幾百萬年裡,人類生活的環境相當多變,安全富足的時期以及匱乏危險的時期會交替出現。
所以我們祖先需要具備強大的心理調適能力,來彈性應對這兩種環境活下去。
這種環境的多變性,進一步塑造並優化大腦中較早形成的兩種系統:
一個是當你發現機會的時候,會啟動的行為激活系統(BAS)。
例如當你和部落的成員餓了好幾天,突然發現一棵樹上長滿成熟的櫻桃,你們都會非常興奮和激動,
這種情緒會迅速蔓延感染大家,每個人都蓄勢待發準備把櫻桃給全部收拾掉。
作者把 BAS 取了一個更直觀的名稱,叫做探索模式。
而之前介紹過很多次的多巴胺系統,就是這個模式的底層驅動機制。
第二個則是行為抑制系統(BIS),它會在發現威脅時啟動。
像是採櫻桃的時候聽到附近有獅子的吼叫聲,你們會馬上停止動作,身體開始分泌腎上腺素、皮質醇等壓力荷爾蒙。
這時消化和成長等沒那麼緊急的功能會被抑制,注意力也會完全轉向,去確認威脅是不是真的存在。
肌肉和心血管也同時準備好逃離潛在的威脅。
作者把 BIS 稱為防禦模式。
獅子這種處於食物鏈頂端的動物,牠們的預設模式是探索模式,因為牠們的天敵很少。
所以你看辛巴他就一天到晚想去大象墳場冒險,來試試自己的身手,也比較願意去結交新朋友;
而他的朋友彭澎和丁滿因為常受到威脅,所以他們的預設系統是防禦模式。
這會讓他們長期處於焦慮狀態,隨時擔心下一刻會不會被吃掉。
而對人類而言,幾萬年前那種隨時會讓人命在旦夕的環境已經不復存在了。
醫療技術已經相當進步,孩子早夭的機率已經越來越小。
但是那個偵測威脅和壓力的系統還是相當敏感。
所以在不穩定和暴力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就會讓他們經常處於防禦模式,這會大大妨礙他們的成長和學習。
用下面這張圖來解釋孩子是怎麼利用這個系統來成長的。
小孩在學會爬行之後,他們的探索模式就會啟動,讓他們想要爬到遠一點的地方,用手摸或是用嘴巴咬去或探索新奇的事物。
這時候他們會感到興奮和些許焦慮,大腦會趁這個機會忙著學習和重塑神經的連結。
事情免不了會出錯,他們會摔倒、撞到頭,或是想去摸貓的時候被抓一下。
這時候防禦模式就會啟動,孩子就會趕緊跑回基地,或乾脆在原地大哭來呼叫基地來找他。
擁有安全依附關係的孩子通常會一下子就安定下來,重新開啟探索模式。
這次他們學到教訓,可能就不會在同一個地方摔倒,或是離那隻貓遠一點。
但其他依附類型的孩子,他們去探索的意願可能就沒那麼強。
他們受到挫折後再爬起來的恢復期也會比較長,或乾脆就躲起來了。
如果孩子經歷的是以玩耍為主的童年,這個過程每天會發生幾十次,一個月會發生幾百上千次。
之後孩子就會漸漸變得不再那麼需要頻繁回到基地,更願意自己獨立探索,像是自己走路上學或去朋友家等。
隨著孩子長大,他就能夠能夠內化這個安全基地,不需要父母實際在場就能有安全感,進而學會獨自面對逆境和失敗。
這就是孩子變成大人的過程。
而孩子其實內建一個超強大的能力,讓這個過程能夠持續發生。
孩子有反脆弱力
作者上一本書的中文譯名叫做《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
他在書中觀察到現代年輕人心理素質普遍脆弱,並且提出了幾個原因。
其實玻璃心的相反不是鐵石心腸,而是一顆反脆弱的心。
他們有可能會心碎,但是他們能夠把破碎的心組合起來,然後變得更強壯。
這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
「反脆弱」是知名作家納希姆塔雷伯創造出來的詞,用來描述那些需要時不時被打擊才會變得更堅強的東西。
這是複雜系統中常見的特性,目的是為了能在一個很難預測的多變環境中正常運作。
人類的反脆弱系統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免疫系統,孩子們需要儘早接觸過敏原、寄生蟲、細菌等,才能讓他們的免疫系統變強。
幼童從泥巴、照顧者、甚至寵物身上接收過來的細菌,是能夠增加他們腸胃道微生物組的多樣性,進而增加他們的免疫力的。
而那些試圖在無菌的環境中養育孩子的父母,反而會阻礙孩子反脆弱免疫系統的發展。
這跟所謂的心理免疫系統是一樣的道理。
孩子面對社交上的挫折,像是發生搶玩具這種正常衝突,或者被排擠、被不公平對待的時候,是有能力自己處理、消化和克服的。
他們一開始一定會很難過,但內心不會陷入太久的煎熬,回復的時間很快。
我女兒在幼稚園就有這麼一個相愛相殺的朋友,有時候回來會哭訴說安安又兇她了,隔天又和她手牽手一起玩得很開心。
從幼稚園到出社會後的職場,只要跟其他人一起生活,各種衝突和剝奪是不可避免的。
但就像斯多葛學派和佛陀很久以前的教導:
幸福不是消除生活中所有會引起內心反應的「誘因」,而是學會因應這些外部事件,讓它們不再具備挑起你負面情緒的影響力。
作者覺得最好的一本育兒書,是建議他們每天找機會挫挫孩子。
像我自己也會時不時就會稍微嚴厲一點,她哭一下子之後,稍微逗她一下她就會偷笑跑來討抱抱。
除了反脆弱能力以外,人類還有另一個一定要善加利用的時間:青春期。
人類發展的第二機會之窗
前面說到,人類在 6 歲的時候,他的大腦體積已經是成年人的 90%~95% 了,此時的神經元和突觸遠比成年人要多。
所以之後大腦發育的重點不是繼續長大,而是忙著做兩件事情。
第一個是選擇性地修剪神經元和突觸,只留下頻繁使用的。
這個過程叫做突觸修剪(synaptic pruning),反覆活化一組神經元的活動,會讓這些神經元的連結更緊密,訊號的傳導更快速。
第二個是髓鞘化(myelination),這是神經元軸突被一層由脂肪構成的髓鞘包覆,讓神經和周圍絕緣。
這也會加快神經元之間的訊號傳遞 。
一開始幼兒的大腦具備巨大潛力和可塑性,但能力較低,幾乎什麼都不會。
隨著修剪和髓鞘化,當兒童發育到成人階段,大腦神經元的連結會逐漸定型,讓大腦作業更有效率。
進入青春期後,修剪和髓鞘化的速度會加快,然後在青春期結束後定型。
所以孩子在青春期時經歷的變化會對大腦產生深遠的影響。
如果一個孩子在青春期常做一件事情,例如畫畫或踢足球,那他們和其他時期比起來會學得更快。
在這個時期如果把孩子從台灣帶到美國,在完全不同的文化環境刺激下,他就有可能從台灣人感覺自己是美國人。
所以想讓孩子學語言或其他技能,這就是一個絕佳的時機。
但這有利也有弊,這段大腦高度敏感的時期,也特別讓孩子受到傷害。
發展心理學家 Laurence Steinberg 在他針對青春期所寫的教科書中指出:青春期的大腦更容易受到持續性壓力源的影響。
這讓青少年易陷入焦慮症、憂鬱症、飲食失調,甚至酒精或是藥物濫用等心理健康的障礙。
對於身心健康來說,青春期既是容易受傷的風險時期,同時也是改善青少年健康和心理狀態的機會之窗。
所以家長一定要在這個時期多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包括他們的營養、睡眠和運動。
一開始累一點,之後就會很輕鬆。
要不然之後他們的大腦定型了,要改就相當難了,可能要付出好幾倍的心力,效果也比較有限。
然而孩子從幾十萬年前發展出來的高效學習系統,以及從青春期通往成年的道路,卻被近十年才出現的兩件事情給硬生生擋住了。
「過度保護」和「智慧型手機」的雙重束縛
現代社會教養孩子的方式,有兩個認知偏差所造成的錯誤:
第一是在現實世界中過度保護孩子,第二是在網路世界對他們的保護不足。
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是哪一年出生的?幾年級開始爸媽才肯讓你獨自出門找朋友或走路上學?
我是 67 年次,大概是小學三年級就開始走路上學,從台中民生路中華路的交叉口走到教育大學實驗小學,大概四百公尺。
作者在演講中問他的觀眾這個問題,發現 1965 到 1980 年間出生的 x 世代,大概就是一年級到三年級之間被允許獨自出門;
而 z 世代普遍要延後到 5 年級甚至 7 年級。
即便刑事案件的數目逐年下降,我們對孩子的保護卻日益增加。
被過度保護,一天到晚待在家庭基地的孩子,沒辦法到基地外探索、冒險。
這會阻礙他們發展反脆弱能力的機會,也讓他們的人生多半處於防禦模式,
隨著年紀漸長,外面世界的挑戰越來越大,他們就越不敢踏出去,得依賴父母隨時在身邊支援,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而智慧手機和其他數位裝置雖然為孩子提供各種娛樂,但也導致一個嚴重的問題:
他們對所有螢幕形式以外的體驗,興趣大幅減少。
上一篇文章講到,孩子必須透過自由玩耍,以肉身參與的、同步的、一對一或者一對少數人的方式來參與活動。
孩子可以在過程中練習解讀肢體語言、判斷細微的表情和語氣,以及學習如何協調、合作和解決衝突。
這些都是虛擬互動無法提供的。
而家長們最怕的歹徒,現在全部都跑到網路上了!
你想想看,在光天化日之下綁架一個小孩風險多大啊,當然是透過社群媒體引誘他們上鉤比較簡單啊!
於是這雙重束縛就成了現在的孩子們通往成熟之路上的最大挑戰,會導致他們生理雖然發育完全了,心智卻還停留在孩童階段。
所謂的巨嬰就是這樣養成的。
更糟的是,如果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就讓他們習慣用手機,這個習慣定型之後,成年後就真的很難改了。
而這個時期如果又讓孩子處於上一集講到的,社群媒體帶來的持續焦慮和憂鬱狀態下,那這種心理狀態就會延續到成年。
這會讓他們在職場和關係上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
其實藉由 The Anxious Generation 這本書,剛好把如何讓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給講清楚。
我們也可以趁這個機會想想看:
平常在和孩子相處或教育他們的時候,有沒有善加利用依附系統,讓他們持續去做一些小冒險?
當他們回到基地後,我們有沒有給他需要的支持和安慰?
我們有沒有好好利用孩子的反脆弱能力,適時給他們一些挑戰,並且相信他們能夠越變越強?
我們是不是在實體世界過度保護他們,卻對虛擬世界疏於監管,反而讓他們陷入更大的危機?
我們有沒有趁他們青春期的時候,加倍用心陪伴他們,讓他們能在這個關鍵時期得到必要的引導?
我知道真的很難,身為沒有育兒後援的創業者,我和老婆完全懂得那種分身乏術、蠟燭 n 頭燒的感覺。
但這些都是身為我們家長和老師責無旁貸的責任。
好消息是,你不用單打獨鬥,下一篇終於是這一系列的完結篇了!
我會先介紹殺手組合對孩子甚至成年人的四種傷害,以及分別對女孩以及男孩的影響。
最後我會提出書中、以及我自己在諮詢了幾位老師之後,歸納出來的可能的作法,一起來面對目前手機和社群媒體帶來的挑戰。
如果你喜歡這樣的分享,希望支持我們繼續做下去,真的真的,去我們的頻道訂閱按讚留言是幫助我們最簡單的方法。
也推薦你訂閱我的電子報,張修修的自由之路。
我每個禮拜都會分享我在通往自由,這條偉大航道上的探索和學習,網址是 shosho.tw/f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