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ategory

運動科學

連醫學專家都弄錯肌少症了!破解 1 個能改變你人生下半場的迷思(請一定要分享給你家長輩)

今天要分享的是我最想要幫大家破除的一個迷思,就是「老了一定會掉肌肉」這件事情。

你一定常常聽到一個說法,就是隨著人類的老化,有些功能的退化是「無可避免」的,像是頭髮變白,皮膚長皺紋,不只會得到骨質疏鬆症,肌肉量也會下降,得到肌少症。

甚至很多人在三四十歲買房的時候,就開始「超前部屬」,一定要找有電梯的房子,好讓自己老了之後可以不用爬樓梯,或是感覺自己體力下滑之後,就會要自己多坐少動,平常避免提重的東西,避免閃到腰,或者盡量避免爬樓梯,要不然會磨損膝蓋等等。

殊不知,這樣的心態就成了自證預言,加速自己走向晚年生活無法自理的這條路。

今天我會跟大家解釋到底這個迷思是怎麼來的,肌肉減少的原因,以及要怎麼做,才能在你和家人老了之後,不但能行動自如,甚至還能上山下海,享受人生。

這篇文章我真的超希望大家傳給身邊的長輩看的。

真的只要一個觀念上的轉變,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尤其是這個會讓你生命最後幾年只能坐輪椅、大部分時間只能躺在床上的有毒想法。

我先來解釋一下為什麼隨著年齡的增加,我們的肌力和肌肉量會跟著下降,提高得到肌少症的風險。

這些內容是我從 Physiological Reviews 這個生理學領域排名第一的期刊中,2019 年的一篇講肌少症的文章中節錄出來的。

我把連結放在這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下載來閱讀。

肌少症是怎麼發生的?

肌少症是怎麼發生的?

圖片來源:Women’s Health Network

肌少症的發生,是一個多重生理因素交織而成的結果。

先從神經系統開始講。

根據研究發現,肌少症最早期的表現之一,是運動神經元數量的減少以及功能的衰退。

特別是控制第二型快縮肌纖維的運動神經元。

尤其是神經肌肉接合處(neuromuscular junction)的結構發生改變,會導致神經信號傳導效率下降。

簡單來說,就是大腦雖然發出指令,肌肉收到的訊號卻變得模糊不清,導致肌肉無法啟動的情況。

同一時間,微血管系統也會隨著年齡退化,讓肌肉沒辦法得到足夠的養分和氧氣。

而在細胞層面,粒線體的數量和功能也會隨著年紀增長而下降,沒辦法產生足夠的ATP供肌肉使用。

所以即便肌肉還在那裡,我們去徵召它的能力下降了,加上它自己的功能也越來越弱,當然就只能慢慢萎縮。

更棘手的是,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身體會進入一種慢性低度發炎的狀態。

這些發炎因子不只直接影響肌肉組織,還會促進衰老細胞的累積。

這些衰老細胞又會分泌更多發炎物質,進一步加劇肌肉功能的退化。

而在荷爾蒙層面,在老化的過程中,生長激素、IGF-1和睪固酮等促進肌肉合成的荷爾蒙也會減少。

之前的文章講到的,用來刺激蛋白質合成的 mTOR 信號的敏感性,也會隨著老化而下降。

此外,負責修復以及促進肌肉生長的衛星細胞,它們的活化和增殖能力也會變差。

這會讓我們對運動等刺激的反應變得遲鈍,使得肌肉的修復和再生能力顯著下降。

所以綜合以上的種種不利因素,隨著我們年紀慢慢變大,肌力和肌肉量的減少似乎是個無可避免的趨勢。

所以目前在醫學上普遍有個共識,人類在 30 歲的時候肌肉量會到達頂峰,接下來就會逐年下降。

30~40 歲大概減少 3~5%,接下來每 10 年大概是掉 8% 左右。

65 歲之後會加速,75 歲之後每十年可能會掉高達 15% 之多!

但,這件事情是真的嗎?

這就是我今天要破解的迷思啦!

其實目前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以上說的不是必然的生理現象,而是你用一般久坐少動生活型態過日子所產生的結果!

2011 年有一個在網路上瘋傳的研究提出了最有力的反證。

一個全網瘋傳的研究

這篇研究的作者是一位在 IG 有超過一百萬追蹤的網紅醫師 Vonda Wright。

她是一名專注於運動科學的骨科醫師,專長是開髖部、肩膀和膝蓋的關節鏡手術。

她曾經是著名醫院的骨科研究所的院長,現在也持續執業中。

她還創辦了大師級運動員表現和研究計劃 (PRIMA),目的是在最大程度的提高運動員的表現以及將運動傷害減到最小。

除了專業醫學領域以外,她最廣為人知的是倡導「積極變老」(active aging)的概念,她想要改變全世界的老化方式。

一般人都認為老化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從三四十歲開始就要一路走下坡。

很多人都認為,死前的一二十年,人生就一定會是在看醫生和臥病在床中度過。

但她從來就不相信這種說法。

她曾經在 The Diary Of A CEO 的節目上分享過一個故事,我覺得很動人。

Vonda Wright 醫師在 28 歲進入醫學院成為骨科醫師前,曾經在醫院當過好幾年的癌症病房護理師。

她照顧許多和病魔搏鬥的患者,有的成功,當然有的失敗了。

她在 23 歲那一年,陪著一位知道自己即將離世的患者度過她的最後一晚。

隔天她的姐姐和全家人一如往常地來看她,不一樣的是,姊姊穿著結婚禮服帶著她的未婚夫一起來。

於是她看著旁邊即將離世的患者,以及從走廊走過來即將要展開新生命的一對未婚夫妻,有了深深的體悟。

那時候她徹底地相信,人是可以沒有痛苦、有尊嚴地離開這個世界的。

於是她經歷了完整的訓練和實習,進入醫院開始研究之後,發現「老化必然導致衰退」的說法,其實是建立在人口研究的基礎上。

這些研究只是「觀察」一群人隨著時間過去身體產生的變化。

而這群人有高達 70% 的人平常過的是能坐就不站,能坐電梯就不走樓梯,的坐式生活型態(sedentary lifestyle)。

所以我們對老化的認知其實是建立在這群人的身上。

Vonda Wright 醫師於是想要向大眾證明這點是錯的。

她從她創辦的 PRIMA 計畫中找來了 40 名年齡在 40 至 81歲之間、每週訓練 4 到 5 次的高水平休閒運動員。

她的研究團隊對受試者進行了身體組成、股四頭肌峰值扭力、還有核磁共振成像等檢測。

他們量化大腿中段肌肉面積、股四頭肌面積、以及皮下脂肪組織跟肌肉內脂肪組織量等等,並且看看這些組織長的是什麼樣子。

先看看下面這張圖,他們的瘦體重在各個年齡層間並沒有顯著差異,當然男生會比女生還多。

再看看下面這張圖,肌肉內的脂肪組織在各年齡層間也沒有顯著的差異。

再來看到峰值扭力(下圖),40 歲到 59 歲這兩組沒有顯著差異。

60 歲那組雖然有下降,但幅度也不算太大。

光看這些圖表你可能沒有感覺,來看看這個研究被瘋傳的一組 MRI 圖片。

上圖是 40 歲的三鐵選手大腿截面的圖片。

中間白色的是骨頭,周圍白色的是皮下組織,可以看到肌肉中間幾乎沒有脂肪組織的入侵,相當健康。

而上面這張是 74 歲的久坐老人的大腿。

可以看到他的大腿有一半以上的體積被脂肪組織所佔據,也入侵到已經少得可憐的股四頭肌。

看起來就像和牛的紋路一樣。

而下面這張圖你們可以猜猜看是幾歲的人的大腿,數到三公布答案喔。

一、二、三!

這個是 70 歲的三鐵選手的大腿。

來跟第一張 40 歲的放在一起比一比,你會發覺 70 歲三鐵選手的股四頭肌跟 40 歲的根本沒差多少,皮下脂肪甚至還少了一點。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這根本就是特例啦!

那 70 歲的照片一定是練武奇才,才能練成那樣啊!

好吧我也同意,但你練不成那個樣子,練到他的八成就好,再怎樣一定會比這張久坐的大腿好吧?

而且這篇研究的數據其實很清楚:

如果你每年都報一些比賽來當目標,每周一天練四到五次,至少到 60 歲,你的肌肉量和肌力是可以維持住的!

那下一個問題來了,要練什麼才好呢?

六七十歲以上的長輩,光是散步或是超慢跑夠嗎?

要怎麼做才能逆轉肌少症?

接下來我要分享一篇相當振奮人心的研究。

研究的主持人是 h-index 高達 128 的肌肉和蛋白質專家 Luc Van Loon。

他同樣也是認為肌肉量隨著年齡減少不是必然,而是少去鍛鍊它的結果。

如果不去練的話肌肉會掉多快呢?

有篇 2000 年的研究分析了從 18 歲到 88 歲總共 468 個人的 MRI,發現變老後肌肉量的下降主要發生在下肢肌群。

而且會從 45 歲開始開始加速,大概每 10 年會掉 1.9 kg,這樣算起來,人從年輕到 GG,下肢肌群的肌肉量會掉 30% 之多喔。

我們的骨骼肌肉纖維大概分成兩種。

第一種是富含粒線體,呈現紅色的第 I 型慢縮肌纖維。

它的氧化能力強,比較不容易累,我們平常在走路或做低強度活動時動用到的都是這種。

第二種是粒線體較少,呈現白色的第 II 型快縮肌纖維。

它通常是在做高強度、需要比較大的力量或爆發力的時候會用到,像是提重物爬樓梯,或者是趕公車等等。

那你覺得老了之後掉的肌肉會是哪一種?

肌肉量的減少是由於肌纖維的變小,或者是數目的減少呢?

要確定這幾個問題,就必須把年輕人和老人的肌肉挖一點出來看看,Luc Van Loon 教授的實驗就是這麼做的。

他們找了 25 名 23 歲左右的健康年輕人,以及 26 名 71 歲左右的健康老年人。

研究團隊先幫他們做 DXA 和 CT scan,然後把他的大腿肌肉作個切片。

看看下面這張比較圖,A 是年輕人的大腿,B 是老年人的大腿,老年人的肌肉量明顯少很多,而且已經被脂肪細胞入侵了。

再看看下面這個肌肉活檢的比較圖。

紅色的就是第 I 型纖維,黑色的是第 II 型,年長者肌肉的第 II 型纖維明顯比年輕人小很多,而第 I 型差異不算太大。

從下面這張圖可以再看到,老年人的股四頭肌橫切面肌比年輕人小 14%。

而下面這張圖更是可以看到,這個差異主要是來自於第 II 型纖維。

研究人員也去計算年輕人和老年人的肌纖維數量,發現兩組沒有顯著的差異。

這再度證實了肌肉量的流失是因為肌纖維的萎縮,而不是數量的減少。

接下來就沒年輕人的事了,研究人員幫這些老人安排一些重訓課表,想知道流失掉的肌肉能不能練回來。

於是他們每週練 3 次,持續 6 個月。

菜單包括在腿推和腿伸的機器上各進行 4 組 8 到 10 次的重複。

此外還有加上一些胸推,和練背的水平划船、垂直向下拉,以及腹部運動,還有二頭肌彎舉和三頭肌伸展等上半身的訓練。

其實就是很基本的重訓動作啦!

前四周他們先從 60% 的 1RM 每組做 10-15 次,慢慢增加到 75% 的 1RM 每組做 8-10 次。

從第五周開始腿部重量加到 75%~80% 1RM,做 4 組 8 次,組間休息 1.5 分鐘。這是很典型的肌肥大課表。

而上半身運動就相對輕鬆,從第 5 週開始從 2 組增加到 3 組,組間休息 3 分鐘。

六個月過後,研究人員再幫他們做一次 scan 和肌肉活檢,發現肌肉真的是可以練回來的!

股四頭肌的橫切面從 68 平方公分增加到 74,增加了 9 %,離年輕人的 80 其實也不算差太多了。

而這個增加主要是歸功於第 II 型肌纖維的變大,足足變大了 24% 之多啊!

訓練前第 II 型肌纖維本來是比第 I 型小的,練六個月之後就反而比第 I 型大了。

所以這篇研究的結論是:老化所導致的肌少症,主要是第 II 型肌纖維萎縮所導致的,而不是肌纖維數量的減少。

而長期的阻力訓練,是有辦法預防甚至逆轉第 II 型肌纖維的萎縮。

對長輩來說,第 II 型肌纖維所能提供的快速反應能力和爆發力,對於預防跌倒相當關鍵。

像是爬樓梯、爬山等等需要較大肌力的活動,也需要更多第 II 型肌纖維才能做得到。

所以想要活動自如,上山下海,健康活到老,能夠鍛鍊到第 II 型肌纖維的阻力訓練,就是關鍵中的關鍵。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不曉得有沒有打破你對「老了一定會掉肌肉」這件事情的迷思?

去年歌仔戲大師陳美雲在家裡跌倒之後,就沒有醒過來了,讓許多戲迷相當地不捨。

根據衛福部在 106 年做的調查,65 歲以上的長者,大概每 6 人就有 1 人曾經跌倒,每 12 人就有 1 人因此就醫。

如果就這樣臥病在床,又會加速肌肉的流失,很多長輩就真的再也起不來了。

我覺得除了衛福部建議的,注意居家環境的防跌設施以外,加強長輩的肌力訓練才是治本之道。

你覺得呢?

真的很希望大家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身邊的長輩,或是家裡有長輩的朋友看,或許就可以改變他們的人生喔。

為什麼有人跑得快又不累?一週只要 2 小時!認識跑步經濟性,科學實證最有效的跑步效率提升法

今天要來分享好久沒講的運動啦!天氣終於漸漸變涼了,這代表跑季也跟著到啦!最近騎車經過寶藏巖國手之道的時候,感覺那股肅殺之氣又回來了,各方好手如果是在準備台北馬的,現在應該都要進入最後一個周期的訓練了吧

今天我要來分享一個很常被大家忽略,但卻對跑步成績有很大影響的訓練重點:跑步經濟性。我會介紹跑步經濟性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能讓你在同樣的功率輸出下跑更快,當然還有最重要的,要怎麼練希望能夠幫助愛跑步的朋友,能夠在接下來的比賽再創 PB。

想要跑進波馬應該是許多市民跑者的終極目標,包括我在內。

想像一下,穿一件有獨角獸圖騰的波馬紀念帽 T 走在路上,那是多麼爽的一件事情啊!

但隨著跑步的人口越來越多,科學化的訓練越來越普及,還有鞋子的黑科技也越來越發達,導致 BQ 的門檻越來越高。

舉我 45 到 49 歲的這一組,報名資格已經從 2025 年的 3 小時 20 分,縮短成 2026 年的 3 小時 15 分了!

因為 2025 年總共有一萬兩千多名符合資格的跑者被刷掉,這個數字達到史上最高。

再這樣下去,我會不會要等到 60 歲才能跑進 BQ 啊?會不會到時候資格又更難了啊?

我好想趁跑波馬的機會體驗一下尖叫隧道啊!

喔不,是趁機去波士頓玩啊。

所以能夠採用科學化的訓練來增進跑步成績就更加重要了。

目前公認影響跑步成績的要素有三個:

第一就是我們之前講過很多次的最大攝氧量 VO2 max

第二是乳酸閾值。

其實簡稱 LT 的乳酸閾值有兩種:LT1 和 LT2。

LT1 又稱有氧閾值

因為在這個運動強度以下,身體的能量主要是由有氧系統來提供的,LT1 的血乳酸濃度維持在 2 mmol/L 上下。

之前講的 zone 2 的目標運動強度就是 LT1。

這也是最能夠刺激粒線體以及燃脂的運動強度,可以維持較長的時間而不會感到太累。

而 LT2 的血乳酸濃度是訂在 4 mmol/L,它又稱無氧閾值,很多文獻會把它稱為最大乳酸穩定狀態。

因為過了這個數字,身體產生乳酸的速度就會大於代謝的速度,這時候血乳酸會快速累積,運動就沒辦法持續太久。

跑者在練的 tempo run 或乳酸閾值跑就是在練 LT2。

一般人的 LT2 會發生在 VO2 max 50%~60% 下的運動強度,有在練的可以達到 70%~80%,而頂尖長跑選手可以練到 85%!

所以 VO2 max 是 75,LT2 為 85% 的 A 跑者,他的馬拉松成績就可能會比 VO2 max 是 80,但 LT2 只有 75% 的 B 跑者還好。

因為 A 跑者可以在較高的攝氧量下跑更長的時間。

練 LT2 的方法這裡就不展開討論,網路上可以找到許多方法。

我今天想分享的是第三大要素,叫做跑步經濟性(Running Economy)

什麼是跑步經濟性?要怎麼練?

什麼是跑步經濟性?要怎麼練?

以下的內容除了摘自我手邊的參考書以外,很多是引用自 Sports Medicine 這個運動科學領域的權威期刊的內容。

它是 open access 的,我把連結放在這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閱讀。

簡稱 RE 的跑步經濟性, 它的定義就是:

在一個給定的跑步速度下所需要的能量需求,並且會用這個速度下的穩態耗氧量 steady-state VO2 來表示。

跑步的經濟性越高,代表跑者在相同速度下耗的氧氣越少,也就是消耗的能量越少的意思。

所以他們可以跑得更久,因為油可以用更久嘛,或者跑得更快而不爆掉。

通常 RE 是在時速 16 公里的速度跑 3~15 分鐘測出來的,也就是一公里跑 3 分 44 秒這個速度。

(很多人這個速度應該撐不了一分鐘吧哈哈。)

但是這個速度離頂尖的長跑選手的 LT2 還差很遠。

這篇 2015 年的文章舉例:

前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 Paula Radcliffe 的 VO2 max 是 75,她的 RE 是 44,是她的 VO2 max 的 58.7% 。

根據報導,在具有相似 VO2 max 的受過訓練的跑者中,他們的 RE 可能會差到 30% 之多喔。

所以如果你的 VO2 max 感覺已經練到緊繃了,但還想再更上一層樓,練 RE 是個不錯的策略。

但 RE 要怎麼練呢?

影響跑步經濟性的因素

從上面這張圖來看,除了基因以外,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到 RE。

像是代謝的效率,其中有核心溫度的控制啦、肌肉纖維的種類啦、還有能量運用的效率等等,它也跟心肺效率息息相關。

再來就是訓練的歷史、練些什麼、訓練品質等方方面面。

再來就是生物力學的效率,也就是跑步技術好不好啦。

最後就是神經肌肉的效率。

而這篇文章進一步介紹了五大策略,能有效地改善 RE,如下圖所示。

跑步經濟性五種訓練方式

除了注意環境的溫度和濕度、注意補給、還有大家都在練的跑步課表外,有兩項訓練是被大多數人低估甚至忽略的。

第一個是伸展,包括練跑前的熱身和練跑後的收操。

練習伸展也可以增加我們髖部的 range of motion,可以幫助我們跨出更大的步輻,這些都相當重要。

以及我今天要分享的重點:阻力訓練

常被跑者忽略的阻力訓練常被跑者忽略的阻力訓練

阻力訓練,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重訓,對跑步真的是好處多多。

事實上,如果有朋友問我要做什麼運動來減肥或增進身體健康,我是會建議他先重訓的。

把基本的肌力和肌肉量先練起來再去練跑,比較不會受傷,練起來也比較有效率。

對已經有在定期練跑的跑友,每個禮拜加進 1~2 次的阻力訓練,更可以經由以下三種途徑來增加跑步經濟性,讓跑步表現更好。

第一是增加跑步主要肌群的肌力

這個好處很直覺嘛,你想跑快一點的話,用來跑步的肌肉當然就要越有力。

第二是增加跑步的協調性,進而加強跑步的技術。

阻力訓練可以改善核心和下肢肌群的穩定度,讓跑姿能夠持續維持穩定和協調性,跑起來更省力。

第三是增加肌肉的爆發力

藉由提升肌肉和肌腱的勁度 stiffness,可以減少牽張縮短循環 SSC,增加下肢儲存和釋放彈性能量的效率。

這能讓跑步的動作從制動階段到推進階段的過渡更快,減少能量的損耗。

以上這三種能力都練起來之後,再去練步頻、步輻、觸地時間、手步擺動等跑步技術,就會比較練得起來。

而跑者常做的阻力訓練其實也有三種。

第一種是徒手高反覆次數的力量訓練

像是最常見的用來練核心穩定的死蟲式、推膝、還有鳥狗式等等。

另外還有這種訓練臗屈肌群,以及臗外展肌群的動作,當然還有練臀大肌的單腳橋式,以及跪姿後抬腿等。

每組大約做 15~20 次,這些都是連喬神都在做的阻力訓練喔。

第二種是增強式訓練

這就是各種能夠增加爆發力的跳躍訓練,像是雙腳側向跳、雙腳前後跳、 單腳跑者跳、還有這種跑步專項的啞鈴登階。

而第三種是許多跑者會忽略的大重量阻力訓練(heavy resistance training)。

很多人擔心重訓會讓肌肉變大,讓自己身體變重,反而會讓速度變慢。

如果用的是大於 85% 1 RM 以上的大重量, 2~6 次的低反覆次數,以及 2~5 分鐘高組間休息這種訓練模式;

這是可以只藉由改善神經肌肉徵召的效率來增加力量,而不會讓肌肉變大。

在 2022 年的這篇統合分析,比較了大重量阻力訓練以及增強式訓練之後發現:

使用接近最大負荷的訓練,可能在改善跑步經濟性方面比增強式訓練更有效。

所以如果時間有限的話,可以挑一天做第一種的徒手訓練,另一天做大重量阻力訓練。

經典的槓鈴深蹲,或者是啞鈴弓箭步蹲等等都很好。

進階跑者一周用來做耐力訓練的時間常常超過 10 小時。

如果花一個多小時來做阻力訓練,則不但可以增加跑步經濟性,還能減少受傷的機率,是 CP 值相當高的訓練策略。

對那些沒有重訓習慣的跑者來說,課表的安排可以請專業的教練來幫忙。

尤其是大重量的深蹲,有教練在旁邊輔助並且看姿勢正不正確,會是比較安全的作法。

如果是對重訓有經驗的跑者來說,我今天要介紹一個安排並且執行課表的神器給大家。

用 Garmin 運動手錶排重訓課表

Garmin Fenix 8

圖片來源:Garmin

可喜可賀啊!本頻道終於迎來了第一個業配,就是我從小用到大的 Garmin 啊!

從 2015 年的 forerunner 225 開始,到現在也用了 7 隻錶了,每次都可以感受到 Garmin 的進步。

尤其今年剛上市的 Fenix 8,終於把 Epix 系列整合了進來,讓整條產品線更加簡潔。

所以現在 Fenix 系列可以選擇 AMOLED 螢幕版本,以及有太陽能充電功能的 MIP 螢幕版。

我這次拿到的手錶有 51mm 的石墨輝版本,以及 47mm 的火花橙版本。

以我這種小手人來說,47mm 的戴起來剛剛好。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個尺寸的螢幕大小都是 1.4 吋,比起上一代 47mm 的 fenix 7 的 1.3 吋螢幕還要大。看起來相當爽。

尤其是這個超有活力的橙色剛好就是我們頻道的主題色,實在是讓我愛不釋手。

其他詳細的規格已經有很多頻道都介紹過了,推薦大家去看艾爾文或者好放的影片。

尤其是好放的馬修上個月裸辭終於露臉了,訂閱也破十萬了,恭喜恭喜!

而我今天要特別介紹一個比較少人使用的功能:肌力訓練課表的規劃。

肌力訓練課表規劃

肌力訓練課表規劃

通常會買 Garmin 的都是認真想練耐力運動的朋友,但近年來 Garmin 也在肌力訓練這一塊越來越重視。

Garmin 不但內建了許多訓練課表,有些錶款還可以看到動作的演示,相當方便。

以前我會去買一些可以安排重訓課表的 app 來跟著練,但用了 Garmin 的錶之後,這些錢都可以省下來了。

你可以選擇自己從無到有建立一個課表,方法很簡單。

例如我今天要是練胸,我可以打開 Garmin Connect App,點擊更多→訓練與規劃→訓練→建立訓練。

接著選擇肌力訓練,然後我會先看到暖身、訓練、緩和這三個步驟。

這也提醒了我們熱身的重要性啊。

通常我重訓前一定會先跑個 5 分鐘,然後做 5 分鐘的動態伸展,讓目標肌群先熱起來。這裡就先選慢跑十分鐘。

然後再來選擇第一個訓練動作,當然是最爽的槓鈴臥推啦。

再來設定重量(這裡他翻譯有點錯誤了,希望之後可以改)。第一組先空槓 20 公斤,空槓 15 下好了。

再來休息 60 秒,接下來推 40 公斤 10 下,再休息 60 秒。

接下來就進到主要的訓練。

推 60 公斤 8 下 一共四組,中間也是休息 60 秒。

這個動作做完,就可以再規劃下一個動作。

這個就是建立訓練課表的方式,裡面有相當多動作,可以用關鍵字來搜尋。

我實在無法強調這個功能有多重要!

因為每次課表要做的動作、做幾組、每組做幾次、每組的重量、還有最重要的,組間休息的時間,這些都是訓練的重要元素。

尤其組間休息常常會被一般人忽略。

你去健身房常常會看到有人練一組之後就開始滑手機,可能滑個五到十分鐘之後才會練下一組。

除非他是練那種超大重量低反覆次數的,要不然根本就是練心酸,相當沒效率。

以往沒有手錶的幫助,我就得要用手機計時,其他數據我還要開一個 google sheet 記下來。

有些巨巨甚至會隨身攜帶筆記本來記錄。

但現在有了 Garmin 手錶,這些全部都省下來了!

手錶還可以在你練的過程中提醒你下次要做的動作,然後幫你在組間休息時計時,這真的太好用了!

所以我現在去健身房都會把手機塞在包包最深處不去理它,連以前習慣會聽的 podcast 或是音樂都不聽了。

我現在就專心把每個動作做好,感受每次肌肉收縮的感覺。

組間休息的時候就起身走走舒緩一下,或者就專注於呼吸。

專項運動肌力訓練課表

專項運動肌力訓練課表

而這次隨著 Fenix 8 的發布所加入的新功能:「專項運動肌力訓練課表」就更方便了,直接把整個課表規劃好讓你一鍵匯入!

這個功能的精神,就是根據你現在專注的運動項目,把能夠增進運動表現的訓練抓出來。

目前內建的運動項目也很豐富,有基本的健行、騎乘、游泳,甚至高爾夫、球拍運動、滑雪這種比較高技術難度的運動也有。

舉今天分享的,有關跑步這項運動的專項肌力訓練來當例子,就可以直接用內建的課表來練。

只要打開 Garmin Connect App,點擊更多→訓練與規劃→訓練→然後選擇尋找訓練。

你會看到一大堆已經規劃好的課表,最棒的是還附上了文字以及影片的解說,而且各種角度都有。

我想 15 分鐘的腹部燃脂課表應該很受歡迎吧。

接下來在篩選這裡選擇運動訓練焦點,選擇跑步,然後套用,就可以看到有八項課表是可以幫你增加跑步能力的。

我看了一下,覺得這個腿部鍛鍊日最適合。

這個課表會練到臀肌、腿後肌、下背肌群、以及股四頭肌,都是跑步會用到的最主要的肌群。

其實不只跑步啦,其他這些運動也都需要穩定的核心和強壯的下肢。

裝備則需要槓鈴和啞鈴。

動作包括四個循環的槓鈴後蹲、啞鈴交替弓步、槓鈴直腿硬舉、啞鈴分腿深蹲、啞鈴登階(這個必練啊你看喬神練得這麼努力)、最後是仰臥地板槓鈴抬臀。

在家裡沒有槓鈴也沒關係,這些動作都可以很簡單地用啞鈴來代替。

然後按下儲存訓練,再傳送到自己的 Garmin 手錶,就大功告成了!

這時候就可以在手錶看到新匯入的課表,而且連手錶都可以看到精美的動畫提示,相當方便。

你也可以用這個課表來做細部的修改,像是設定自己需要的重量、組數、以及組間休息時間等。

都已經做到這麼方便了,應該就沒有理由偷懶了吧?事不宜遲,開練吧!

我自己用了一陣子之後,覺得有幾點是可以再更好的,就是一些翻譯和 UX 可以多學習一下蘋果。

(雖然我是果黑,但他們的 UIUX 真的值得學習。)

再來我希望能有更多的這種課表可供選擇,並且納入更多的器材,像是壺鈴、TRX 等等。

然後新增一個選項是可以點選自己現有的器材,來篩選出適合的課表。

像我現在家裡有的是重訓椅、啞鈴、單槓,我會希望光用這三種器材,就可以有超多的課表可以選。

然後我也希望有個自動生成課表的功能,可以根據目標肌群,現有器材,以及訓練目標來訂出重量、組數、和組間休息等數字。

例如如果我的目標是肌肥大,每個動作的重量就訂在 75% 的 1RM,總共做 4 組,每組做 10 下,組間休息 1 分鐘,

如果純粹想要練跑步經濟性,想練力量但不想增加肌肉量,那每個動作的重量就設在 85% 的 1RM,做 4 組,每組做 4 下,組間休息拉到 3 分鐘。

最後,如果 Garmin 能夠再出一個可以測全身肌群的身體組成儀,然後根據目前需要鍛鍊的肌群自動生成課表,那就太強啦!

其他的健身 app 應該就可以收一收了。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到想要在馬場上屢創 PB 的跑友。

如果你想看到類似這種手錶或其他穿戴裝置的使用教學的話,也歡迎你在下面許願。

如果你喜歡這樣的內容,希望支持我們繼續做下去,真的,訂閱按讚留言,是幫助我們 YouTube 頻道最簡單的方法。

也推薦你訂閱我的電子報,張修修的自由之路

我每個禮拜都會分享我在通往自由,這條偉大航道上的探索和學習,網址是 shosho.tw/free

2024 年了你還在 168 斷食嗎?最新研究大公開,執行間歇性斷食前必看!

有在注意健康類新聞的朋友,幾個月前一定被一個新聞嚇到,說採用進食時間限縮在 8 小時內的「168 斷食」來減肥,竟然會增加 91% 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而且這個不是什麼野雞雜誌的報導,而是從美國心臟協會的新聞室發出來的喔

這消息一出來國內外的媒體都炸鍋了畢竟這種間歇性斷食是這幾年最流行的減肥飲食法啊我前幾年也執行了好一陣子,雖然最近已經沒那麼堅持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我今天就來把這幾年有關間歇性斷食「減重」到底有沒有效的重要研究,幫大家梳理一次,也一起解釋這個看起來很驚悚的報導到底是怎樣,看完之後,你一定會對間歇性斷食有個不一樣的看法,也能知道它到底適不適合你,一定要看到最後喔。

168 斷食會增加心臟病風險?

圖片來源:GQ

先來講講這個嚇死人的研究好了。

這是 2024 年 3 月 18 號美國心臟協會舉辦的研討會中,上海交通大學、西北大學、哈佛大學等學校組成的研究團隊做的一個報告。

這個研究還沒有經過 peer review 也還沒有發表,所以內容的嚴謹程度還有待商榷。

這個數字是研究人員分析了在 2003-2018 年期間,參加了全國健康和營養檢查調查的 20,078 名成年人的資料後,所得出的結果。

這些人在加入的第一年都寫了兩份飲食回憶問卷,問受試者過去 24 小時吃了什麼東西,幾點吃等等。

於是研究人員就找出那些進食時間小於八小時的人來做進一步分析。

結果發現在經過中位數為 8 年的追蹤後,這些人跟進食時間 12~16 小時的人相比,因為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竟然增加了 91%。

p 值是 0.006 喔,統計上是極為顯著。

尤其如果本來就患有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受試者,如果進食時間小於八小時的話,那 CVD 的死亡風險則分別是對照組的 2 倍和 3 倍。

這聽起來超嚇人的對吧!

這也跟研究團隊本來的假設是相反的,他們本來是假設 168 斷食是會降低死亡率的。

這個報告因為太驚悚了,不只媒體大肆報導,也遭到了許多專家的批評。

其中最普遍的看法,是這只能看出相關性,並不能看出因果關係。

大家可以去看我一年前的文章,裡面有說到:

間歇性斷食是因為 Satchin Panda 博士在 2012 發表的那篇研究,才開始流行起來的。

2003 年把吃東西的時間限縮在 8 小時之內的人,不是因為他們想減肥,很可能是因為他們生活作息本來就不正常的關係。

這些人也比較傾向用垃圾食物來隨便打發掉一餐。

所以這群人的心血管疾病致死風險高,可能不是因為 168 的關係,而是他們本來就比較不健康。

這個研究的主持人鍾教授也說,根據目前的證據來看,人們吃下什麼東西對於健康的影響,似乎比什麼時候吃還重要。

我之後也會持續關注這個研究,希望研究團隊能對這些進食時間小於 8 小時的人到底吃了什麼東西,有個更進一步的分析。

如果有任何新消息,我也會在第一時間跟大家分享。

那問題來了,168 斷食或間歇性斷食,對一般健康又注重飲食內容的人,還是一個好的減肥策略嗎?

以下我找了這幾年發表在比較權威的期刊上,有關限制時間飲食 Time Restricted Eating,TRE 的隨機臨床實驗。

這些研究都是可以看出 TRE 對於減重的因果關係,最後我再跟你分享我的想法。

168 斷食竟然會掉肌肉?

168 斷食竟然會掉肌肉?

圖片來源:Harvard Health

這篇是 2020 年刊登在 JAMA internal medicine 上面的研究

這個研究的目的是想要找出 TRE 對於超重或肥胖症患者,在減重以及代謝健康上有什麼影響。

研究團隊找了 141 名 18~64 歲 BMI 27 到 43 的成年人,隨機把他們分成兩組。

每個人都會發一個藍芽體重計,並且請他們安裝一個 手機 app。

對照組 CMT 組要他們乖乖的吃三餐,早餐要 7 點到 11 點之間吃,午餐是 11 點到下午 3 點,晚餐是下午 4 點到晚上 10 點。

如果兩餐中間覺得餓了,可以吃個小點心,然後 app 會提醒他們早上吃東西之前記得量體重和血壓上傳。

這個 app 也會提醒他們吃飯的時間。

實驗組 TRE 組則是要他們只能將吃東西的時間限制在中午 12 點到晚上八點之間,就是我們熟知的 168 斷食啦!

但研究人員怕有些人不吃早餐會適應不良,還很有人性地跟 TRE 組說:

如果前幾天早上會頭痛或肚子餓,可以允許吃一些堅果或其他低碳水化合物的零食來擋一下。

同樣也是會用 app 通知他們進食時間,還有吃東西前要量體重和血壓並且回傳。

12 周過後,有 25 個從來沒有上傳資料的被踢掉,剩下的 57 名 CMT 組體重平均掉了 0.68 公斤,但這在統計學上不是有意義的下降。

不過 TRE 組平均掉了 0.94 公斤,p 值是 0.01,這是有統計學上的顯著下降了。

但重點是,兩組之間的差異沒有統計學上顯著的意義。

作者的結論是,只要有來參加實驗,知道自己要每天量體重,不管分到哪一組,都會瘦。

這個消息已經令人很失望了,更令人驚嚇的是,TRE 組的瘦組織,也就是肌肉啦,竟然有顯著的下降,而 CMT 組的沒有。

意思是 168 斷食組掉的大部分是肌肉啦!

這研究一出來也是國內外都鬧翻了,有些媒體的標題就直接下成:168 斷食會掉肌肉,這引發相當多的討論。

但作者在後面的討論有說明,這個研究的設計是為了要符合真實世界的情況。

不過這個局限就是不知道受試者到底吃了什麼,也沒有給他們飲食的建議。

有可能是 TRE 組因為跳過早餐而減少攝取蛋白質,這是特別需要注意的。

我之前講蛋白質的文章有講過,早餐需要補充充足的蛋白質,才能幫助我們身體肌肉合成的機制。

如果你覺得這對間歇性斷食的支持者是個打擊,那接下來這個實驗則是一記重拳啊!

168 斷食最頂的實驗

168 斷食最頂的實驗

圖片來源:Amazing Medical

這個 2022 年刊登在最頂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實驗,是中國南方醫科大學的團隊在廣州做的。

這也是個證據力最強的隨機臨床實驗,而且歷時長達 12 個月,對於受試者的介入也更全面。

實驗招募了 139 名 平均年齡 32 歲,平均體重 88 公斤,BMI 為 28~45 的過重或肥胖症患者,隨機分成兩組:

一組叫做每日熱量限制組 DCR,另一組 TRE 組除了熱量限制以外,還要加上限制時間進食 。

TRE 組被規定只能在早上八點到下午四點之間吃東西,所以也是 168 斷食。

男性被指示每天只能吃 1500 至 1800 大卡的食物,女性則是 1200 至 1500 大卡。

飲食的三大營養素熱量比例要遵循 40% 至 55% 是碳水化合物、15% 至 20% 的蛋白質、以及 20% 至 30% 的脂肪。

這個比例相當健康,也是我之前的文章常常提到的,這個實驗最厲害的,是所有的飲食建議是由專業的教練來進行的喔。

受試者除了會收到飲食資訊的小冊子,其中提供了食物份量和所含營養素的資訊。

他們也被鼓勵要去秤食物,確保他們能夠準確報告他們的卡路里攝入量。

在實驗的前 6 個月,所有受試者都需要寫下每天的飲食日誌,拍攝他們所吃的食物並且上傳,然後用 app 記錄他們進食的時間。

研究人員會根據飲食日誌和照片來判斷他們有沒有吃對。

而受試者每個禮拜也會從 app 或電話收到兩次訊息,來跟他們說有沒有地方需要修正。

除此之外,他們每 2 周還要跟教練單獨會面喔,以評估他們對這個計劃的依從性,幫助他們能在前 6 個月內達到減重的目標。

後六個月還是持續介入,但是頻率就減半。

看到這裡,你會不會覺得,這根本就是超完整的減重課程啊!

這規格甚至比外面要價好幾萬的課程還高啊!

為期一年耶,而且總共還可以跟教練有 18 次的單獨諮詢。

所以受試者的依從性都相當高喔,開玩笑價值超過十萬台幣的減肥課程耶。

TRE 的依從性有 84%,DCR 則是 83.8%。

那實驗的結果如何呢?

限時進食加限制熱量組 12 個月後平均減了 8 公斤,只限制每日熱量的 DCR 組平均減了 6.3 公斤。

跟上一個研究一樣,兩組沒有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所以這篇研究的結論是:

如果目標是減肥,那熱量限制加上限制時間進食,效果並不會比單獨限制熱量還好。

比較令人鬆一口氣的是,TRE 組的肌肉並沒有掉得比 DCR 組還多。

而其他像是血壓、空腹血糖、胰島素指數、HOMA-IR 分數還有血脂等數值兩組之間也都是相似的。

這個研究一出來,其實大家都已經慢慢有個共識:

間歇性斷食對減重之所以有效,並不是因為它能讓身體啟動細胞自噬,也跟胰島素的作用沒什麼關係。

純粹是因為少掉一餐,所以吃下去的熱量變少的關係。如果目標是減重,那熱量赤字還是王道。

如果你還是半信半疑,那接下來我要分享這個今年的最新實驗,應該就可以說服你了。

讓間歇性斷食走下神壇的最新實驗

讓間歇性斷食走下神壇的最新實驗

圖片來源:Healthshots

這是一個 2024 年 4 月發表在內科醫學年鑑的隨機臨床實驗

這個實驗的目的是想要搞清楚,除了熱量赤字以外,TRE 這個方法到底能不能對減重有獨立的影響。

研究找了 41 位肥胖症患者,隨機分成兩組,讓他們吃整整 12 個禮拜研究人員提供的食物。

這確保受試者吃下去的熱量和營養素比例都是一樣的,唯一不同的只有進食的時間。

限制時間進食 TRE 組的進食時間是從早上 8 點到晚上 6 點,總共 10 小時。

並且確保 80% 的熱量是在下午一點之前吃下去的,早餐和午餐大概各 40%。

另一組叫做正常時間進食 UEP,吃東西的時間是小於 16 小時。

很特別的是晚餐是安排大餐喔,50% 的熱量是在下午五點之後的晚餐吃進去的。

你應該也有聽過倡導間歇性斷食的人說,吃東西的時間要越早對減重越有效對吧?

所以這樣的安排是為了要讓 TRE 所聲稱的效果極大化。

那實驗結果如何呢?可以先看這條線,幾乎是一模一樣啊!

TRE 組平均掉了 2.3 公斤,UEP 甚至掉得多一點,為 2.6 公斤,而血糖也穩態在兩組之間也沒有差異。

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受試者有戴上測量身體活動程度的裝置,研究人員發現 TRE 組的活動度比 UEP 還低。

這也可能是他們體重掉得比較少的原因。

其實這也很直覺嘛,沒吃東西當然身體就不會想動啊。

所以實驗的結論還是,之前有關限制時間進食對減重有幫助的實驗,可能就是因為他們吃下去的熱量變少的關係,就這麼簡單。

還要繼續執行 168 斷食嗎?

還要繼續執行 168 斷食嗎?

圖片來源:Mass General Brigham

所以要不要繼續執行 168 斷食,或是更激進的 186 斷食來減肥或維持體重?

以下是我根據包括上面 3 個、以及有我讀過的許多研究,所歸納整理出來的 5 點來供大家參考:

1. 如果你有慢性病或其他疾病,請一定要遵從醫生的指示,不要隨便採用太激進的飲食策略。

2. 對減肥有最絕對性影響的還是樸實無華的「熱量赤字」。

而 168 斷食是一個相對簡單,又容易長久執行達到「熱量赤字」的策略。

如果你身體健康,目標是減肥,那跳過早餐或晚餐,讓你能少一餐熱量的 168 斷食可能是個好方法。

3. 168 斷食要能有效減肥,還是要注意吃下去食物的份量和種類。

如果把三餐的量縮減到兩餐吃,你很可能還是會瘦不下來,如果只吃垃圾食物,雖然體重掉了,長久下去身體還是會出問題。

4. 第一餐不要太晚吃,而且要確保蛋白質有吃夠,最好要吃到 25~30 克以上,來啟動肌肉的合成機制,避免流失肌肉。

5. 我在講間歇性斷食歷史的那篇文章有講到,我們身體的運作要遵循固定的晝夜節律才能夠維持健康,所以進食的時間最好要固定下來。

Satchin Panda 博士建議睡前三小時和醒來的一個小時不要吃東西,再加上 8 小時的睡眠。

這 12 個小時就能讓腸胃得到充足的休息。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不曉得你對 168 斷食有沒有更深入的了解?

其實除了不吃宵夜是我一定會遵守的鐵律以外,我今年已經漸漸沒那麼注意我第一餐的進食時間了。

如果我早上有出去跑步,回來洗完澡拉筋泡杯咖啡之後,我就會吃早餐了。

通常會是牛奶、豆漿、堅果、還有地瓜,既可以趕緊補充運動消耗掉的肝醣,也可以為接下來的高強度工作提供能量。

如果沒有運動,我可能就不會那麼快餓,吃早餐的時間可能就會延後到十點左右。

至於體重這個數字,我還是認為,對一般健康沒有過重問題的成年人來說,這不是我們要去注意的數字。

我們最佳的策略應該是盡量攝取營養均衡的原型食物,然後將能量拿來做各式各樣的運動。

讓肌肉量、VO2 max 這幾個數字能夠穩定上升,這才是能夠健康長壽的王道。

大家可以去複習我在這篇文章分享的小人國健體模型

弄懂 HRV(心率變異度),認識 3 種測試方式,跟著世界頂尖強者練心臟,隨時處於身心最佳狀態

終於要來分享一個我研究了好一陣子的主題:HRV 了。它的全名叫做 Heart Rate Variability,中文翻成心率變異度。

有在使用運動手錶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除了常見的心率、VO2 max、睡眠時間等容易理解的數據以外,HRV 是一個經常出現,但你其實不太清楚到底是什麼的一個神奇數據。

你的手錶會在你戴一陣子之後,給出一個你的 HRV 正常區間,而你每天的 HRV 會上下跳來跳去,如果數字超出這個區間,不管是太高或太低,你的裝置都會跟你說,你可能壓力太大了,或是練過頭了,要你今天多休息。

到底這個數字是怎麼算出來的?它代表什麼?怎樣才算好的 HRV?我們可以拿這個數字做什麼?不同裝置間的 HRV 有可比性嗎?

經過這一兩個月的研究後,我發現它可能是個不下 VO2 max,可以看出你目前整體的身心狀況的一個數字。

今天這篇文章,我會來揭露 HRV 神秘的面紗,並且告訴你世界頂尖的強者們是怎麼練 HRV 的,一定要看到最後喔。

我要先自首一下:

HRV 這東西實在太難懂了,以下的說明可能會不夠精確且過於簡化。

如果有講錯的請專家們不吝指教,我一定會把您提供的資訊補充上來的。

HRV 是什麼?怎麼測?

HRV 是什麼?怎麼測?首先來解釋 HRV 到底是什麼。

它指的是連續心跳之間變化的程度。

我們的心跳不是像節拍器一樣,每次心跳的間隔都一樣的。

即使是坐在那邊不動,每分鐘心跳的次數維持穩定,每個心跳之間的時間間隔也會有些許的差異。

所以我們要怎麼測 HRV 呢?

目前大致有 3 種作法:

第一、心電圖 EKG 或 ECG

心跳時間間隔的差異通常只有幾十毫秒。

所以要能夠精確地算出 HRV,在臨床上的黃金標準,是用測心電圖的儀器連續紀錄 24 小時。

透過心電圖每個「正常心跳」的 R 波到下一個 R 波的時間間隔記錄下來,之後再把這些數值以毫秒為單位算出標準差。

這個值叫做 SDNN。

SD 代表的是「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兩個 N 就代表是兩個「正常」(Normal)的心跳。

所以裝置必須要有辦法判斷異常心跳並且移除掉。

在這種條件下,如果測出來的 HRV 低於 50ms,那這個人被歸類於不健康;50~100ms 的是健康受損;大於 100ms 的算健康。

這個數值目前在臨床上可以用來預測心臟病的風險。

但是要再強調一次,這裡的 HRV 是測心電圖 24 小時算出來的 SDNN 值,和我們手錶上給出的 HRV 數字不一樣喔。

第二、穿戴式裝置

穿戴式裝置有戴在手腕上的手錶或手環,還有套在手指上的戒指。

它們都是藉由綠光照到血管後反射回來估計心跳的裝置。

這種估計的技術叫做 PPG。

你用想的就知道,這種裝置連測心率都會有誤差了,何況是算出毫秒等級的數字。

所以各家的裝置都很吃演算法,測量的時間長度也不同。

它們的目的也有別於醫療用途,大多是用來評估身體在訓練後的恢復狀態。

我手上的 GarminWhoopOura Ring、還有我的 Eight Sleep 床墊,全部都是測量睡眠期間的 HRV。

它們是估計連續心跳間的間隔,然後算出連續差值的均方根,這個值叫做 rMSSD。

rMSSD 的優點是不用那麼長的時間就可以產生有意義的數字,典型的測量間隔為 5 分鐘,但可以低至 30 秒。

rMSSD 跟迷走神經活動高度相關,而迷走神經大概掌管了 90% 等等會介紹到的副交感神經活動。

所以 rMSSD 具有追蹤我們是否能有效紓壓、生病後復原的速度、還有訓練後是否能有效恢復等功能,很好用吧。

各家廠商有時候還會把算出來的數字取對數,再依照他們家所有的用戶的數字去做成常態分佈,得到一個最高分是 100 的 HRV 分數。

所以把自己 Garmin 測出來的 HRV,和朋友用 Apple 測出來的去比,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喔!

這裡要特別講 Apple Watch,它的測法和剛剛講到的這幾家完全不一樣。

它是在一天當中隨機測量一段時間的心跳間隔,然後算出 SDNN。

所以它可能正好都是你在走路或站著的時候測,加上移動的時候這種 PPG 測出來的會更不準。

根據我目前看到的資料,這樣的數據還真不知道可以拿來幹嘛。

請問有 Apple 的朋友可以幫忙解釋一下嗎?

第三:心跳帶

它是我們一般人能夠測到的最準的 HRV 數字了。

我現在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用同樣的姿勢用 Polar H10 連接 Elite HRV 這個 app 測 5 分鐘的 HRV。

Elite HRV 也會把所有計算 HRV 的數字全部列出來,包括 time domain 常見的 rMSSD、SDNN、pnn50 等,也有 frequency domain 的數字。

你會不會好奇,手錶測出來的和心跳帶的準確度有差多少?

我特別把 Polar、Garmin、以及 Whoop 這 3 個數字畫成圖來比較一下:

可以看出雖然數字不同,但是趨勢是一致的。

Garmin 和 Polar 的 correlation 有達到七成,我覺得已經相當有參考價值了。

這代表這些公司的技術和演算法已經越來越好了。

所以我每天早上會有 3 個數字:

  1. Garmin 手錶上顯示的 HRV baseline 的範圍以及趨勢;
  2. Garmin 手錶告訴我前一天睡眠期間的 HRV;
  3. Polar H10 一早測出來的 5 分鐘 HRV。

這 3 個數字就能告訴我許多事情。

不過在講怎麼利用這些數字前,還是要先講一些原理,首先要來介紹 HRV 跟我們的自主神經系統有什麼關係。

HRV 與自主神經系統

HRV 與自主神經系統

圖片來源:Simply Psychology

自主神經系統,就是大家常聽到的自律神經系統,它是我們人體周圍神經系統的一個分支。

它會自動去調節我們體內各種器官的功能,像是心跳、呼吸、血壓、消化、和新陳代謝等等,所以叫做自主嘛。

而自主神經又包含了兩個功能互相對立的神經系統,就是我們相當常提到的交感神經系統以及副交感神經系統

這兩個系統隨時都在根據中樞神經系統收到的刺激來做微調,以因應當時處在的狀況。

交感神經系統任務是啟動「戰與逃」的反應,像是踩下身體的油門;

而副交感神經就像是踩煞車,它會讓身體慢下來,回到「休息與消化」的狀態。

交感神經系統就像是體內的警報器。

當危機發生的時候,像是野獸襲擊,或者是房子燒起來了,它會讓我們心跳加速、血壓上升、肌肉充血,有足夠的能力應付挑戰。

同時它會抑制副交感神經主導的功能,像是消化胃裡的食物、合成肌肉、或是傳宗接代等等。

而當危機解除了,身體就會交還給副交感神經主導。

身體就在這兩個系統的合作之下,處於一個動態平衡的狀態。

但之前提過很多次了,現代的社會充滿了壓力源,我們的交感神經系統對野獸的襲擊,或老闆的爆擊產生的壓力反應,其實是差不多的。

所以身體會容易處在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的狀態,產生焦慮啊、失眠啊、容易疲勞等等症狀,這就是大家常聽到的自律神經失調。

而 HRV 的高低,就是判斷我們目前的自主神經是否處於平衡。

若 HRV 偏低,代表我們身體是處於壓力下,是由交感神經主導;

如果 HRV 偏高,其實也不見得是好事,這代表身體可能剛從某種壓力下復原,是由副交感神經主導。

因此,我們藉由 HRV 的高低,還可以知道以下一些關於身體的重要訊息。

HRV 還能告訴我們什麼?

HRV 還能告訴我們什麼?大致上來說,交感神經系統會促進發炎反應,副交感神經會抑制發炎。

所以如果 HRV 持續偏低,這代表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必須要趕緊處理。

2008 年有個研究刊登在美國心臟雜誌上,發現 HRV 的下降,與 C 反應蛋白和白血球介素-6 這兩種發炎因子的增加有關。

這會增加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

除此之外,有代謝症候群、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 HRV 也會偏低。

HRV 也可以看出你的睡眠品質。

睡覺期間的 HRV 越低,代表身體沒辦法好好的修復身體的組織,甚至是比較偏向分解(catabolic)的狀態。

這時候一定要把妨礙睡眠的原因抓出來,要不然白天練了也是白練,肌肉沒辦法順利合成就算了還可能掉肌肉。

HRV 更是跟我們的老化程度息息相關。

隨著年齡的增加,自主神經的靈活度也會跟著降低,加上粒線體功能下降、慢性炎症、免疫力下降等因素,都會降低 HRV。

2021 年有個實驗找來了七百多位年齡從 1 歲到 99 歲的健康受試者,測量他們的 HRV 後畫出來的圖長的是這個樣子:

可以看出來,隨著年齡的增加,每個心跳間的 RR interval 是逐漸增加的,代表他們的心率越來越慢。

但是 HRV 大概從 10 歲開始就呈現下降的趨勢。

Whoop 也根據他們的用戶資訊畫了一張圖,很清楚的呈現了這個趨勢。

而較高的 HRV 也代表較好的有氧能力。

美國心臟雜誌刊登過一篇研究。

他們找了 72 名從 15 到 83 的跑者,拿他們的 HRV 和 72 名年齡和體重相匹配,但生活習慣是久坐沒運動的受試者相比後發現:

有運動的人 HRV 是明顯比較高的。

這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 HRV 和粒線體功能是高度相關的。

HRV 還能看出我們的抗壓性。

有個美國國防技術資訊中心的報告發現:

那些能夠在壓力下犯較少的錯誤,比較不會疲倦,更能夠保持專注力和記憶力的菁英士兵,他們的 HRV 比起一般的士兵還高。

這就是目前歐美所有需要在高壓狀態下做出精準判斷的專業人士,會這麼注重自己的 HRV,並且會刻意的去訓練並且提高自己 HRV 的原因。

今年剛帶領波士頓塞爾提克隊拿下 NBA 總冠軍的年輕教練 Joe Mazzulla 就是其中一位。

你應該可以想像得到,季後賽的球場上就真的跟戰場一樣。

總教練必須在這麼高壓的環境下解讀場上瞬息萬變的狀態,並且即時做出精準的判斷。

像是要不要挑戰,要不要暫停,對手似乎變陣了我們要不要跟著變,己方的球員現在狀態怎樣,要派誰上去等等。

在現代籃球快節奏、高得分的狀況下,一恍神分數一下就會被拉開了,局勢可能就一去不復返。

所以 Mazzulla 教練很早就和專門幫專業人士和運動員訓練的 Leah Lagos 博士,用一些方法來訓練並提高 HRV。

看起來蠻有效的耶,這麼年輕就拿下總冠軍,前途無可限量。

綜合以上,如果你的 HRV 在同年齡層是屬於較高的那群人,代表你的身心狀況是比較健康的。

你的自主神經系統調節的能力比較強,也有較高的心肺適能,面對壓力和挑戰的調節能力比較大。

總而言之,你可以活得更健康長久。

就好像橡膠人魯夫一樣,平常可以很軟爛,但是遇到挑戰的時候可以馬上換檔,打敗敵人後就是吃和睡。

我覺得他的 HRV 應該是屬於 PR 99.99 的那一群人。

那我們要怎麼好好地運用這個數字呢?

對想要在有限時間讓運動達到最高效益的現代人來說,HRV 在訓練課表的安排是很有用的。

因為知道自己的 HRV,就可以讓你每次的訓練都能練到甜蜜點,不會練不夠或練太多。

以下我會來解釋要怎麼做。

如何正確運用 HRV

以身體運動時運用能量的觀點來看:

交感神經系統是負責使用能量,所以心跳會加速,血壓會升高,呼吸會加快。

它會將將肌肉中儲存的肝醣,以及脂肪細胞中的三酸甘油酯分解後,趕緊運送到需要的肌肉和組織讓他們運用。

而副交感神經系統是負責儲存能量,它會讓心率降下來,血壓也會下降,把血管中的能量儲存一部份起來。

如果偵測到能量不夠了,就會增加食慾促使我們吃東西,接著開啟消化和蛋白質合成的功能。

簡單說,交感神經是負責分解,副交感神經是負責合成。

單單一天的 HRV 並不能預測你那天的運動表現,但是它會告訴你現在的恢復狀況。

有了這個認識之後,你就會更能理解我接下來要講的方法,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運用。

第一:避免過度訓練

要讓身體能夠有足夠變化的刺激,它才會不斷變強。

但刺激太多太少都不行,太少的話就只有維持身體健康的效果,太多的話就容易過度訓練而受傷。

我現在的訓練大概分成輕度、中等強度、高強度 3 種,大概會採取輕、中、高的順序安排課表。

比如星期一安排 8k 的 zone 2

星期二可能就是 8k 的 zone 2 加上 6 次 1 分鐘的間歇、或者是乳酸閾值跑;

星期三就來個 8 趟 亞索 800,隔天再輪回 8k 的 zone 2。

如果我星期三早上發現 HRV 的數字有點偏低,我就會知道前一天可能因為工作壓力或其他原因,導致恢復不如預期。

所以我就會把 8 趟改成 6 趟。

如果發現自己的 HRV 低於 baseline 太遠,還硬要練高強度的話,身體就會持續偏向交感神經主導的分解狀態。

這會導致恢復的時間會變更慢,反而得不償失,甚至還可能會受傷。

第二:適時增加運動強度

如果練了幾個禮拜甚至幾個月之後,發現自己的 VO2 max 和 HRV 都是平平的,那就代表身體已經習慣這種強度的刺激了。

這時候就要增加訓練的強度或運動量。Zone 2 的配速或許可以增加 10 秒?或者從 8k 增加到 10k?

中等強度加個法特雷克跑?或者去跑個山路?這些都是增加訓練的變化,讓身體接受新的刺激的好方法。

HRV 會上上下下是很正常的。

我們訓練的目標是讓 HRV 不要大起大落,讓它能在 baseline 的區間上下震盪,並且讓趨勢穩定向上。

這樣身體就能漸漸適應增加的強度而越變越強。

除了 VO2 max 是心肺適能的黃金指標以外, HRV 更是整體身心狀況的風向球。

如果能夠執行一個經過良好設計的訓練課表,並且適時依照自己的恢復狀況做調整,就會看到 VO2 max 和 HRV 這兩個數值都會持續增加。

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值得好好追求的目標。

第三:建立起好的生活習慣

除了心肺適能以外,HRV 會大大受到我們生活習慣的影響。

所以 HRV 降低時,可能就是在提醒你有一些生活習慣需要調整了。

吃好、睡飽、不菸不酒、好好紓壓、安排合理的訓練課表,不要硬撐,累了就好好休息,避免受傷,這才是增加 HRV 的王道。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不知道你對 HRV 這個數字有沒有更深入的了解。

你會不會好奇,除了訓練心肺能力以外,還有沒有其他方法能夠增加 HRV 呢?

有的,那就是練呼吸!

我現在正在執行前面提到的 Leah Lagos 博士的這本書《Heart Breath Mind》,裡面介紹的 10 周 HRV 訓練計畫。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每天練習一個特殊的共振頻率呼吸法。

我會把這十周的過程和心得記錄下來,之後再跟大家分享。

有興趣的朋友,記得訂閱我的 YouTube 頻道,並且開啟小鈴鐺喔。

我也會把每個禮拜的即時感想,分享在我的每周電子報:張修修的自由之路裡。

網址是 shosho.tw/free

我現在也把舊的電子報都放上去了,不確定要不要訂閱的朋友,也可以先看舊的符不符合你的胃口。

VILPA:史上 CP 值最高的懶人運動法,加上 3 個法寶,學起來讓你人生變彩色(看到賺到)

之前有篇文章講到了如何測量自己的 VO2 max,以及有效增加 VO2 max 的方法,我想一定有很多人看完就翻了個大白眼。

好好好我知道,要從來沒運動的人一下子就下定決心,要好好操一下自己來增加 VO2 max,根本就不切實際嘛!

這篇文章我要引用幾篇最新的研究,來告訴你一件驚人的事實:只要每天花不到 10 分鐘,甚至可以少到只花 2 分鐘的時間,來做一種叫做 VILPA 的運動,不但可以幫助你增加 VO2 max,甚至可以讓全因死亡率下降 20% 以上!

一天只要 2 分鐘啊,各位觀眾!比你去買什麼貴鬆鬆的補給品效用還強,這 CP 值簡直高到突破天際啊!

想知道要怎麼做,一定要看到最後喔。

大家都知道,已經有很多研究指出,運動絕對是目前威力最強大的長生不老藥。

但根據體育署最新的調查:

有達到規律運動標準的民眾,也就是有一個禮拜運動 3 次,每次 30 分鐘,心跳達 130 以上,會喘會流汗的人,占全國民眾只有 35%。

沒有運動三大原因而沒有運動的原因前三名,沒意外就是沒時間、工作太累、還有懶得動;這個古今中外都一樣。

所以國外學者也挖空心思的研究,想知道如果要以「增進身體健康、降低死亡率」為目的,有沒有可以達到效果的「最少劑量運動」。

每個禮拜沒辦法運動 3 次,那 1 次行不行?

真的抽不出 30 分鐘來做運動,那 10 分鐘行不行?

反正就是苦口婆心,要大家先動起來再說啦!

為什麼呢?其實目的有兩個。

第一是,只要願意動起來,就可以多多少少刺激一下心血管功能,因為用進廢退嘛。

第二是,要鼓勵大家「打破」久坐不動的生活習慣。

因為久坐不動對身體造成的危害,可能比你意識到的嚴重很多喔。

久坐對身體的危害

久坐對身體的危害2015 年有一篇發表在權威期刊《內科醫學年鑑》的論文,目前已經被引用超多三千多次了。

這個研究的目的是想要知道久坐不動的生活習慣,在排除掉有沒有運動習慣這個因素後,對身體的有害程度。

講白話,久坐不動對身體有諸多危害,這件事情已經是常識了。

但有些人會想,我每天上班前都運動至少一小時耶,這應該可以抵銷我坐一整天造成的傷害吧?

答案是否定的喔!

不管你有沒有運動習慣,坐太久都會對你的身體造成傷害。

當然如果你有運動的話,這個傷害就會被抵銷一些。

研究人員納入了 47 個有關久坐的研究,再根據身體活動進行調整後發現:

長時間久坐,會增加 全因死亡率 24%,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18%,癌症死亡率 17%!

最令人吃驚的是,如果你坐太久,那你得到糖尿病的機率竟然比一般人高出 91%!

如果把有沒有運動的民眾分開看,較少運動習慣且久坐的人,全因死亡率比一般人高出 46%;

而有運動習慣但是習慣久坐的人,全因死亡率也比一般人高出 16% 耶!

不只如此,有篇研究也指出,坐太久也會傷害大腦認知能力,會增加憂鬱症和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你可能會好奇,坐多久才算久坐?

如果你上班時間坐 6 小時,回家又坐在沙發上打電動或看電視 3~4 小時,那就算是高危險群了。

所以不要以為自己運動量夠,就可以安心當個沙拉馬鈴薯,會出事的!

那怎麼辦?

另外有一篇發表在 JACC 上也是很有名的研究,為我們指點了一條明路啊!

研究人員分析了高達十五萬人的資料後發現:

如果你每天坐著的時間超過 6 小時,那光是把坐著的時間,拿一小時換成站著,對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減少只有少少的 3%;

而如果把一小時換成走路,或是我們本文要講的主角——費力運動 VPA——那可是會大大減少 64% 啊!

那要做多久、多費力才有用呢?

其實一點點就有用了,研究人員稱之為 exercise snack,運動點心

什麼是運動點心

什麼是運動點心運動點心這個詞是 2007 年心臟科醫師 Howard Hartley 博士Newsweek 雜誌上寫的一篇文章中出現的。

他也知道要養成一個運動習慣有多麼困難,於是鼓勵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動一下:

在辦公室打電話的時候可以一邊走來走去,或者以爬樓梯取代坐電梯等等。

如果把一個完整時間的運動當成主餐,那這種短時間的身體活動就可以當作點心。

之後這個詞慢慢流傳開來,研究人員也把這個詞用在短時間的高強度運動上。

第一次在研究論文中看到這個詞,是一篇 2014 年刊登在糖尿病的權威期刊 《糖尿病學》的研究

它的標題叫做〈飯前來個「運動點心」:一個改善胰島素抵抗患者血糖控制的新策略〉。

研究人員找來 9 位有胰島素抵抗的成年人,讓他們在三天的時間個嘗試在飯前的 30 分鐘做 3 種類型的運動:

第一種是讓自己達到最大心率 60% 的速度走 30 分鐘;

第二種叫做 exercise snack,簡稱 ES,是 6 次 1 分鐘讓自己達到最大心率 90% 的走路或跑步,中間隔了 1 分鐘的慢走恢復;

第三種運動叫做複合運動點心 CES,把 6 次跑步的一半換成用彈力帶作一些阻力訓練,然後交互進行。

研究人員發現,ES 組和 CES 組的飯前運動時間雖然只有短短 12 分鐘,比起走 30 分鐘的 CONT 組,餐後血糖的控制好上很多。

所以結論是,在用餐前先做一點高強度間歇運動,可改善胰島素抵抗患者的血糖控制。

至於底層的機轉是什麼,這篇研究沒有討論,大家可以去看我之前的文章來複習。

高強度運動後肌肉產生的大量乳酸鹽(lactate),可以刺激肌肉中葡萄糖轉運體 GLUT4 的表達和活性,增加肌肉吸收血糖的能力。

這有可能是改善血糖控制的關鍵因子之一。

後續也有一些研究指出,這種不到一分鐘的運動點心,不但可以改善高胰島素血症和高血脂症,還能改善血管內皮的功能,某種程度可以抵銷久坐不動對血管功能的傷害。

運動點心能增加 VO2 max 嗎?

運動點心能增加 VO2 max 嗎?這麼短時間的運動就對血糖控制有這麼顯著的影響,研究人員就好奇,那這種運動點心有辦法增進一般人的心肺適能 CRF 嗎?

於是上一篇文章介紹的到 Gibala 教授設計了一個實驗

他找了 24 位平均年齡大概 20 歲,身體健康但是每個禮拜的運動時間少於 1 小時的大學生,並且隨機分成兩組:

對照組什麼都不幹,而實驗組要接受一個每周 3 天,總共 6 周的訓練。

訓練當天受試者會在做一些簡單的熱身後,用 20 秒的時間在安全的情況下全速爬樓梯,然後休息 2 分鐘,重複 3 次。

因為每個人的速度不一樣嘛,但是在 20 秒內大家平均可以爬 58 階樓梯,大概就是三層樓左右。

練完之後隔 1~4 小時再練一次,在每個訓練日要練 3 次。

這樣練一次加上熱身頂多也才十來分鐘,完全可以稱得上「運動點心」這個稱號啊!

六個禮拜後,研究人員發現實驗組的同學 CRF 增加了 5%,而自行車的功率峰值則上升了 12%。

這平均起來一天只要做十幾分鐘的運動,才一個半月就有這樣的成果,這 CP 值也太高了吧!

Gibala 教授後來也做了另一個類似的實驗,只是把 20 秒的快速爬樓梯換成了騎飛輪。

結果也是一樣,過了 6 個禮拜每周 3 次的訓練,可以讓沒有在運動的成年人的 CRF 增加 4%。

雖然都不是很大的進步,但對於沒有運動習慣的成年人來說,已經是個不錯的開始了。

一個史無前例的身體活動研究

一個史無前例的身體活動研究以上這些研究的樣本數都相當少,實驗的時間也很短,還不能看出這種短時間的「運動點心」對普羅大眾有什麼普遍的幫助。

於是擁有五十萬名志願者生物樣本的 UK Biobank 展開一個空前的大實驗

他們在 2013 年到 2015 年向超過十萬名的志願者寄送一個可以測量加速度的手環,要他們戴整整七天不要拔下來。

研究人員收回手環之後,再經由機器學習的技術分析資料,藉此得知他們每天的身體活動程度。

接下來這些志願者的身體健康狀況就持續被追蹤,而他們的資料就可以供來自全世界的學者做研究。

其中一個有名的研究,是雪梨大學健康科學院教授 Emmanuel Stamatakis 主導的。

研究結果於 2022 年底刊登在心臟領域的權威期刊:《歐洲心臟雜誌》。

論文標題叫做〈費力活動、心臟病和癌症:多少就夠了?〉

重點是最後一句 “How Little Is Enough?”。

意思是說,如果要能夠有效預防心臟病和癌症的發生,你就告訴我一天最少要做多少運動就好。

「太久我沒空啦!」就這個意思,我想這也是所有人關心的吧。

於是研究團隊從 UK Biobank 中有戴手環的十萬人的資料中挑出七萬多名來分析,發現了相當驚人的事實。

你猜猜看,要讓全因死亡率下降 20% 的話,需要一天做幾分鐘的費力運動?

20 分鐘?不用!

10 分鐘?免啦!

竟然只要 2~3 分鐘就可以了!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用上面這張製作精美的圖來看:一個禮拜只要 15 分鐘的費力運動,就可以降低 16%~18% 的全因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

如果增加到一周 20 分鐘,更可以降低 40% 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從這個圖可以看出來,甜蜜點就是 50~57 分鐘,換算成一天只要 8 分鐘而已。

Stamatakis 教授也和 Gibala 教授以及另外幾位學者,一起在 Nature Medicine 上發表了另一篇研究,把這類型的運動模式取名為 VILPA。

VILPA:能翻轉你人生的重要概念

VILPA:能翻轉你人生的重要概念VILPA 的全名叫做 Vigorous Intermittent Lifestyle Physical Activity。

中文有點繞口喔,叫做「費力間歇性生活方式身體活動」。

意思就是說,真的找不到時間運動的人,可以用日常生活中一些零星和短暫的機會,做一些 1~2 分鐘會將自己的心率提升到最大心率 77% 以上的費力活動。

以我最大心率 180 來當例子,我會以 80% 也就是 144 以上的心率當作目標。

像如果你本來是用走的到捷運站,你可以改成用小跑步,到公司後與其坐電梯,你可以用跑的上樓。

前面介紹的研究,已經證實了即便是這幾分鐘少少的運動量,只要每天做,累積起來竟然能對健康有如此巨大的好處。

而我要分享的這個刊登在 Nature Medicine 上的研究不同的是:

他們是把 UK Biobank 有戴手環蒐集到資料的這些人,再特別挑出兩萬五千名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來做分析。

這可以進一步把規律運動對身體的影響排除掉。

在 25,241 名參與者的 VILPA 分析樣本中,幾乎所有 VILPA 都僅僅持續 1 分鐘或頂多 2 分鐘:1 分鐘佔了 92.3% ,2 分鐘佔 97.7%。

都超少的吧,他們真的都沒在運動啊。

每天 VILPA 加起來總時間長度的中位數和最大值分別為 4.0 分鐘和 16.0 分鐘(是加起來的喔,不是一次 16 分鐘);

而每天 VILPA 次數的中位數和最大次數分別為 3.0 次和 11.0 次。

3 次很合理啦,但 11 次會是什麼職業?牛仔很忙嗎?

研究結果也是和上一個類似:

在這些沒有運動習慣的人群中,只要每天做 1 到 3 次的 VILPA,加起來總共 3~5 分鐘,就可以降低 25% 的全因死亡率,

而 VILPA 對心血管疾病的防護更是顯著:

一天只要做 3 次,加起來大概 10 分鐘,就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高達五成!

而癌症也是呈現同樣的結果!

意思是說,如果你每天在中午吃飯前,花個 3 分鐘在那邊跑樓梯,你會比隔壁那個坐電梯的同事,少了將近 25% 因為生病掛掉的機率!

這篇研究也提到,不管是 WHO 或其他權威機構都要我們一個禮拜至少 150分鐘的適度運動,或是 75 分鐘的費力運動,才會對健康有幫助。

但這對很多人來說門檻還是太高,辦不到就只好躺平覺得我就爛。

不過事實上,只要一天 3 分鐘的費力運動,就有相當顯著的效果了!

我認為這個訊息實在太重要了,真的要請每一個看到的人都分享給你愛的親人或朋友,這個舉手之勞搞不好可以幫他延長好幾年的壽命啊!

接下來我會分享幾個工具和方法,把 VILPA 融入到你的生活中。

不管你有沒有運動習慣,都可以再進一步減少你得到心臟病、癌症、糖尿病的機率。

第一、抓緊生活中短暫的運動機會

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舉例來說,樓梯在我的心目中,已經變成幫助我延年益壽的好朋友,我看到樓梯就開心。

坐捷運的時候我一定是快步上樓梯,雖然每次都很喘,但我知道這讓我又多累積了一點 VILPA。

上個月到國泰人壽總部去演講,得知演講場地是在 28 樓,本來很熱血地問接待我的同仁能不能讓我用跑的上去,結果被阻止了害我好失望。

就跟騎腳踏車的時候看到坡會讓我特別興奮,我看到樓梯時也有同樣的反應。

去接女兒的短短 10 分鐘路程,我除了做邊走邊坐二氧化碳耐受度練習以外,也會抓緊每次能夠讓我增加心跳的機會,刻意將腳步加快或者衝刺一小段。

這些短暫的運動累積起來,對身體的幫助是相當巨大的。

第二、投資一張升降桌

我越是深入研究久坐對身體帶來的傷害,就越覺得膽戰心驚。

我已經計畫之後如果買了房子,家裡所有的桌子一定都要是升降桌。

打破久坐狀態最好的幫手,莫過於升降桌了。

尤其現代人的工作型態,動不動就要坐在電腦前面七八個小時,升降桌可以在最無腦的情況下,提醒我們定期站起來。

現在大部分的升降桌都有時間提醒功能,我習慣設成 60 分鐘。

只要時間一到,我就會在坐姿和立姿間交換,順便起來舒展一下筋骨,上個廁所倒個水,也讓眼睛休息一下。

再強調一次,久坐造成的傷害和有沒有運動習慣是獨立的

就算你是個月跑量超過兩三百的強者,還是要提醒自己不能坐太久。

三、投資一個運動手錶

我真心覺得買一支運動手錶絕對是對自己的身心健康最好的投資。

我現在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我昨天的睡眠分數有沒有破 80 分,有時候還會為了拿多一點分逼自己多睡一點。

雖然每次要跑間歇前都會很抗拒,但是一想到跑完之後,可以看到我的 VO2 max 又增加了,就會覺得充滿動力。

而我手上的 Garmin 手錶最棒的是,它會自動記錄我每天的 VILPA。

很謝謝 Garmin 台灣寄給我一隻帥氣的 Fenix 7 Pro!

當我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比較費力的運動時,它就會偵測到手部的動作以及心率的提升,然後自動把持續的時間記錄起來,加進每周的「熱血時間」裡。

像我昨天坐捷運回家時,我就故意用跑的上樓梯,雖然才短短的不到 1 分鐘,這支 Fenix 7 Pro 就馬上就偵測到並且記錄下來。

Garmin 內建的每周目標熱血時間是 150 分鐘。

這個是按照前面講的目前最普遍的準則,一周 150 分鐘以上的適度運動,或者 75 分鐘的費力運動。

所以我的 1 分鐘費力運動就會乘以 2 加到我的熱血時間裡。

用這個功能無腦紀錄 VILPA 實在太方便了。

但比較舊的型號要動超過 10 分鐘才會被自動記錄下來,新一點的就沒有這個限制,大家可以上 Garmin 的官網看看。

因為我的運動量算大,所以每周熱血時間是遠超過低標的,看起來就很爽啊!

以上就是本文的內容,不曉得有沒有扭轉了你對運動的認知呢?

雖然能夠養成一周 3 次 30 分鐘的運動當然是最好,但是對許多忙碌的上班族來說,門檻還是有點高。

但只要把 VILPA 的概念植入我們的腦袋,在日常生活中先動起來,就能慢慢讓身體更加健康。

而在體會到運動帶來的好處之後,對於時間更長、強度更高的運動,接受度應該也會更高。

這個概念實在太重要了,我真的很希望可以讓更多人知道。

所以如果你覺得哪位親友需要再多動一點的,請你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他,他以後一定會很感謝你的。

最後也要來推薦一下我的電子報,張修修的自由之路。

我每個禮拜都會分享我在通往財務自由、免於病痛的自由,以及心靈自由這條路上的學習和實踐。

網址是 shosho.tw/free

有時候讀到一篇最新的論文,但還沒有時間發展成一集節目時,我也會在電子報裡面先整理後分享出來,讓大家可以馬上應用在生活上。

增加 VO2 max 最有效的訓練方法,掌握這 3 大重點,讓你練得更少,成績更好

這篇文章終於是大家敲碗已久,有關測試和增加 VO2 max 的實際操作啦!(準備好要來動一下了嗎?)

我會主要參考這本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最新版的給個人教練的教科書,以及這本,也是 ACSM 最新版的運動和測試的處方。

我會再加上研究間歇運動對一般大眾健康影響的,最權威的世界級專家 Martin Gibala 教授的研究,來跟大家分享以下幾件事情:

  1. 如何測量最大心率;
  2. 如何在沒有器材的情況下,測量自己的 VO2 max;
  3. 訓練 VO2 max 的 3 種方法。

不管你是想挑戰自己的極限,目標上凸台的人,或者是每天只能擠出 20 分鐘,但也想獲得最大健康效益的忙碌上班族,這篇文章都會對你有幫助喔!

進入文章前先提醒大家:本文內容僅供健康的成年人參考。

VO2 max 的測試和訓練強度有點高,如果你有心血管方面的問題,一定要在醫生或教練的指示或監督下操作喔。

前情提要一下,上一篇文章講到了 VO2 max 這個數字,就是預測你各位壽命最強的數字,沒有之一。

因為它可以一次告訴你 3 大身體功能健不健康:

  1. 心臟和血管功能
  2. 肺臟和通氣道功能
  3. 肌肉和粒線體功能

這個數字是絕對沒辦法作弊,或者用一些短期手段來增加,而是必須經年累月去運動得來的。

我真的認為每個健檢都要測一下 VO2 max,然後 VO2 max 越高的人保費就應該越便宜。

現在主流的運動手錶都能測出自己的 VO2 max,但畢竟不是沒個人都有,要買一隻也不是太便宜。

所以接下來我會介紹,要怎麼在沒有手錶或心跳帶的狀況下,得知自己的 VO2 max。

但在這之前,你必須先知道自己的最大心率是多少,也就是知道自己的心臟一分鐘最多跳幾下。

如何正確測量心率

自從去年發佈有關 zone 2 那篇文章後,這個就是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應該有被問超過一百次了。

要測量最大心率前,要先知道怎麼測心率(廢話)。

測心率最準的方法,就是買一條心跳帶。

我自己有兩條,一條是買 Garmin 車錶的時候附的 HRM-DUAL,我會拿它和我的 Garmin 手錶或車錶配對。

另一條是 Polar 的 H10,我拿它和我的手機連線,每天早上測量起床時的 HRV,以及冥想前後的 HRV 變化。

(喔對,如果想知道 HRV 是什麼的話,可以留言跟我說。)

心跳帶測出來的心跳是最準而且最即時的,因為它用的是跟心電圖一樣的技術,直接測量心臟發出來的電子訊號。

所以我跑間歇的時候一定會帶。

第二準的就是戴智慧型手錶或手環。

我自己除了左手戴 Garmin 以外,右手戴這個是 Whoop 4.0。

它們用的都是以 LED 發出的綠光照到血管後反射回來的程度,估算血液流動的速度間隔,來推算出心率。

這個技術剛推出的時候只能測個大概 ,但隨著技術越來越成熟,測出來的心率也越來越準了。

不過這個也很吃各家的演算法,就我戴的 Garmin 來說,不但心率準,連 HRV 和心跳帶測出來的數字也差距不大,相當厲害。

第三個方法,就是祖傳的把脈法啦!

有三個常用地方可以量到脈搏,一個是手腕的橈動脈,你去看中醫的時候被醫師把脈就是這裡。

第二個是肱動脈,這裡的位置比較難抓,我們量血壓的時候就是測這條。

第三個是頸動脈,這裡算比較好摸得到,但是要注意不能壓太大力,要不然會影響到血壓和心率。

如果是靜止的狀態下,只要用手機計時 60 秒,測量脈搏跳了幾下,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心率。

但如果是要測量運動後的心率,就必須在運動結束的 5 秒內開始測量,數 15 秒內脈搏跳幾下,再乘以 4,就可以算出大概的一分鐘心率。

但我還是強烈建議大家投資一條心跳帶或是一隻運動手錶,這對身體健康的幫助實在太大了。

如何估算自己的最大心率

得知自己實際的最大心率相當重要。

因為運動計畫中強度的安排,或者是等等要介紹的測量 VO2 max 的方法,都需要靠這個數字來計算。

如果已經有運動習慣,也有運動手錶或心跳帶,那就戴上去,先熱身十分鐘之後,跑或騎個間歇課表就可以測出來了。

這是我上一次練 6 趟亞索 800 的時候,最高心率是在最後一趟到了 179。

但還沒有開始運動的朋友可以用估算的,最常用的就是用 220 – 年齡

雖然這個方法會因為每個人的健康狀況不同有很大的誤差,像我 45 歲算出來是 175,比實際少了 5 左右。

但對於一般大眾來說已經可以當作有效的參考值了。

目前還有個比較準一點的公式,但就是比較難記,是 208 -(0.7 x 年齡),我算出來是 176.5,的確接近一點。

第三種是給 4~34 歲的年輕人的,公式是 216.6 -(0.84 x 年齡)。例如 30 歲的人算出來是 191.4。

大家可以依照自己的狀況去選擇。知道自己的最大心率後,就可以來測量 VO2 max 了。

如何測量自己的 VO2 max

如何測量自己的 VO2 max

圖片來源:Healthline

測量 VO2 max 的黃金標準,是到實驗室裡面,接上一個可以測量通氣量,以及呼出氣體的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比例的面罩,進行超痛苦的多階段測試。

受試者會在操作人員的指示下越跑越快,或逐漸增加踩踏的瓦數,直到不能再持續下去為止。

操作人員還會在你快升天的時候大聲鼓勵你,目的就是讓受試者能夠真的達到最高的輸出。

但這個方法很貴,而且對一般沒有運動習慣的民眾來說,跑到沒力會有些危險性。

所以研究人員就發明了幾個測試方法來估算 VO2 max,以下我舉 5 個比較容易執行的,從最簡單到最累的來分享給大家。

記得喔,為了要讓測試的準確度提高,務必注意以下事項:

  1. 避免在測試前 24 小時之內進行劇烈運動或喝酒
  2. 12 小時之內避免攝取咖啡因
  3. 3 小時之內避免吸菸,也不能服用會影響心率的藥物,像是降血壓藥等。

另外,測試的環境溫度和濕度都不能太高,要不然也會影響到心率。

第一:皇后學院階梯測試

這個是最輕鬆的一個,就找一個高度 41.28 公分的椅子,當然健身房那種訓練階梯踏板最好,比較穩。

用手機下載節拍器的 app,男生的話設定 96 bpm,女生則設成 88,之後計時三分鐘,照著節拍踩上踩下,像這樣。

3 分鐘之後測量自己的心跳,然後帶到下面這個公式。

男生:VO2 max = 111.33 − (0.42 × 心率)

女生:VO2 max = 65.81 − (0.1847 × 心率)

第二:Rockport 1 英里行走測試

這個測試適合 30 至 69 歲身體狀況不是太理想,或者因為受傷而無法跑步的人。

但受試者應該還是要有辦法快走,並且讓心率達到 120 以上才行。

測試很簡單,在稍作熱身之後,以最快的速度走 1 英里,也就是 1.6 公里。

注意兩腳不能同時離開地喔,完成之後紀錄時間以及心率,然後帶到以下的公式:

VO2 max = 132.853 − (0.1692 x 體重) − (0.3877 x 年齡) + (6.315 x 性別) − (3.2649 x 時間) − (0.1565 ∙ 心率)

體重是公斤;如果是男生的話,性別的地方就放 1,女生就放 0。

時間指的是分鐘數到小數第二位,例如花 14 分鐘 23 秒完成,那就是 14 加上 23 除以 60 等於 14.38 分鐘。

第三:1.5 英里測試

這個測試稍有強度,比較不適合沒有運動習慣的初學者,或有心臟病風險的人來做,最好至少要能夠連續慢跑 15 分鐘再來。

1.5 英里等於 2.4 公里加上 14 公尺,所以只要找個 400 公尺的跑道跑 6 圈再多跑一小段就可以了。

測試的方法是先做個 5~10 分鐘的熱身後,盡量保持一定的速度,在最短的時間內跑完全程。

然後用手機或手錶把完成的時間記下來,帶到下面這個公式。

VO2 max = 3.5 + 483 / 時間,時間一樣是分鐘。

第四:Cooper 測試

這個方法更簡單,就是看看自己在 12 分鐘內可以跑多長距離。

你可以找個跑道,或用手機下載 Strava 這類的 app 來記錄你跑的距離也可以。

同樣也是盡量維持一定的速度,然後把距離以公尺為單位帶到以下公式:

VO2 max = (距離 – 504.9)/ 44.73

如果你 12 分鐘剛好跑了操場六圈總共 2400 公尺,那 VO2 max 就是 2400 減掉 504.9 等於 1895.1 再除以 44.73 得到 42.4。

第五:亞最大跑步機測試

這種是做研究時會採用的,因為可以將溫度、濕度等環境變數控制到一致。

測試人員也會在一旁協助,讓不同受試者能夠在執行的時候做的事情是一樣的,這可以確保實驗的信度。

流程如下:

  1. 先確定受試者的最大心率,並且算出 85% 的心率是幾下,以及 50%~70% 心率的範圍是幾下到幾下。
    像我的最大心率是 180,85% 就是 153,50%~70% 就是 90~126 下。
  2. 用時速 3~7 公里的速度熱身 4 分鐘,目標是將心率提升到 50%~70% 區間。
  3. 在 3 分 30 秒的時候確認心率有沒有在這範圍,如果沒有的話,就調整速度再多熱身一分鐘。
  4. 確認心率在範圍內了,這時候把跑步機坡度調整到 5%,繼續用同樣的速度運動 4 分鐘。
  5. 每分鐘結束的時候檢查心率,如果達到 85% 就終止測試。
  6. 持續運動到達 3 分 30 秒時,將穩定的心率記下來。
  7. 將坡度調回 0%,以時速 3~7 公里的速度走 1~3 分鐘冷卻下來,結束測試。

然後把步驟六測到的心率以及當時的速度帶到以下的公式中:

VO2 max= 15.1 + (13.625 × 時速) − (0.327 × 心率) −(0.164 × 時速 × 年齡) + (0.00504 × 心率 × 年齡) + (5.48 × 性別)。

性別的部分女生帶入 0,男生帶入 1

以上這五種方法,應該可以涵蓋大部分人的需求了。這時候你可以知道自己的 VO2 max 是屬於哪個區間。

以下我把依照不同年齡區段,以及分性別分享給大家看看。

從這些表格中可以看到 VO2 max,以及 12 分鐘跑步,還有 1.5 英里跑步的成績分群。

你對自己的數字滿意嗎?

我自己的目標是成為我這個年齡層的菁英等級,最好是成為前百分之一。

以 40~49 歲這個區間,VO2 max 要到 56 左右,必須能夠用 3 分 50 秒的配速跑完 1.5 英里,所以我還有蠻大的進步空間。

那要怎麼練才可以增加 VO2 max 呢?

這就是我接下來要介紹給大家的方法:高強度間歇訓練 HIIT。

增加 VO2 max 最有效的訓練:HIIT

增加 VO2 max 最有效的訓練:HIIT目前已知增加 VO2 max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高強度間歇訓練(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

這裡要先介紹一下加拿大 McMaster University 的人體運動機能學系教授 Martin Gibala

他是研究間歇訓練的權威,尤其是時間較短的高強度間歇訓練。

他曾經出過一本暢銷書叫做《One-Minute Workout》,意思是只要一分鐘的間歇運動,就能對身體帶來諸多好處。

他在一篇 2012 年的論文中講到了這種低總量(low-volume)高強度間歇訓練,可以用較少的運動時間來增進運動效能和身體健康。

這篇論文已經將近兩千五百次引用了,推薦大家找來看看。

他 2022 年也發表了一篇論文,把 low volume 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改成了 brief, intense interval training。

我覺得這個說法比較精確一點,因為即便運動的時間很短,但是間歇訓練的運動量(exercise volume)其實是很大的。

這篇論文他也用這張圖來說明高強度間歇訓練是什麼,以及它為什麼能夠增加 VO2 max 的生理機制。

從上面圖中可以看到,一個高強度間歇訓練可以分成 3 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熱身,第二是數次的高強度運動和恢復,以及第三部分的冷卻。

這種訓練可以有效刺激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輸出量,也可以刺激微血管和粒線體的增生,增加肌肉使用氧氣燃燒能量的功能。

Gibala 教授也講到,到底要多高強度,一次高強度要做多久,總共運動時間要多久等等,其實都沒有明確的定義。

但重點是,只要是這類型的訓練,對增加 VO2 max 都會有效。

以下我就統整兩大權威機構 NSCA 和 ACSM 的 guideline 來幫大家整理一下。

如何做 HIIT

如何做 HIIT一個高強度間歇訓練有幾個變數可以調整,除了熱身和冷卻時間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以下 3 個:

  1. 高強度訓練時的運動強度
  2. 高強度訓練的時間長度
  3. 高強度和恢復時間的比例

在運動強度方面,普遍建議是要達到費力運動(vigorous exercise)的程度。

以 ACSM 的定義,費力運動要能達到 77% 到 95% 的最大心跳

而時間從 20 秒到 5 分鐘都有,對於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一開始最多一分鐘就好。

如果選擇 20 秒,就是用盡全力衝刺,但這種強度很難撐超過一分鐘。

所以如果高強度區間抓一分鐘,那就要稍微留點力,這個練一陣子之後就可以抓到感覺。

高強度和恢復的時間比例最常見的是一比一,例如跑四分鐘高強度後,就休息四分鐘。

休息的時候可以用走的或慢慢跑,幫助排乳酸。

以上就是 HIIT 的 3 個原則,你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調配運動強度和時間長度,也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運動種類。

有的喜歡類似 tabata 那種短時間的全力衝刺,比較自虐的會把高強度拉到 4 分鐘以上。

以下我舉 3 個常見的訓練,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做選擇:

第一:60:60 飛輪訓練

這個是我第一次接觸到 HIIT 做的訓練。

很簡單,踩五分鐘飛輪熱身之後,進行十次的 60 秒高強度和 60 秒恢復,最後再加上五分鐘的冷卻,總共只要三十分鐘。

記得在高強度階段時要保持穩定輸出,這時候心率會逐漸升高到超過 90%,呼吸節奏也要維持住,不要做到上氣不接下氣。

做完之後會大爆汗相當爽,如果再配一些動感的音樂,那是會上癮的。

很多健身中心都有類似的課程,還有教練帶,一個禮拜參加一兩次這種課程就可以幫助增加 VO2 max 了。

第二:挪威四乘四訓練(norwegian 4×4)

這個訓練法最近忽然流行了起來,應該是 Rhonda Patrick 博士的功勞。

目前專家們普遍認為,如果把高強度階段的時間拉長到 4 分鐘,對於訓練 VO2 max 的效果是最好的。

所以挪威四乘四就是在熱身完畢後,做四分鐘你能夠承受的最大穩定輸出,然後恢復 3 分鐘,連續做 4 次。

這個訓練不適合剛開始練的人喔,超痛苦的,但對增加 VO2 max 相當有效。

第三:亞索八百

有在練跑的朋友一定再熟悉不過了,這個是以全馬完成時間當目標,來回推高強度階段的配速。

例如你馬拉松想要破四,那就拿 4 這個數字當作你跑完 800 公尺要花的分鐘數。

把 4 除以 0.8,換算出你的一公里配速是五分速,

所以一趟就是用五分速跑 800 公尺,也就是操場兩圈,如果配速穩的話會花 4 分鐘,然後恢復 4 分鐘。

一開始可能只可以跑個四五趟,但是練到比賽前 2 個月,如果你能跑到 10 趟,這代表你就有破 4 的能力了。

我目前還在用 4 分半的配速可以跑 6 趟的階段,繼續加油!

以上就是本文的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對我們這種忙碌的現代人,高強度間歇訓練可以說是增加 VO2 max CP 值最高的運動。

只要每個禮拜做個兩次,每次 20~30 分鐘,對心肺能力和肌肉功能的刺激,會比只練 zone 2 好很多喔。

但還是要再提醒一下大家要量力而為,在從事高強度間歇訓練之前,最好已經規律運動 3 個月以上了。

如果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那一定要在醫師的建議下進行喔!

最後也來推薦一下我的電子報,張修修的自由之路。

我每個禮拜會分享我和網友們在通往財務自由、免於病痛的自由,以及心靈自由這條路上的探索和實踐。

網址是 shosho.tw/free

如果你想要在人生這條路上有人結伴同行,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

人生最應該追求的數字:VO2 max,以及間歇訓練帶來的驚人好處!(健腦、抗癌、讓心臟年輕 20 年)

VO2 Max 全攻略

科學減肥的完結篇裡面講到,如果要過一個長壽、健康的人生,我們要緊盯的數字不應該是體重的減少,而是 VO2 max 的增加。

如果只能選擇一個數字,來判斷你的身體健康程度,並且預測你能活多久,那 VO2 max 就是最準的。

這篇文章會是一系列 VO2 max 全攻略的第一集,我會先跟大家拆解這個數字到底是什麼,它為什麼對健康和壽命這麼重要,以及背後的機制是什麼。

接下來我會進一步介紹幾個測量的方法,以及如何最有效率的增加 VO2 max,讓你有個健康又長壽的人生。

不知道大家戴的是什麼手錶?

我 12 年前還在聯發科當業務的時候,戴的是這支 IWC 的噴火戰機,型號是 371701。

那時候當業務嘛,看同事都戴勞力士啊,要不然就是沛納海。

感覺自己也要戴個名錶才像是個 super sales 啊!

於是就用某年的分紅入手了,大概十七萬吧,到目前為止還是我買過最貴的東西。

但也就是那時候因為常應酬,身體出了問題。

開始跑步後,就換了 Garmin 的運動手錶,結果一用成主顧到了現在。

(Garmin 有沒有興趣業配一下啊~)

目前的智慧型手錶應該都能量測幾個身體的重要數值,像是 HRV、心率、血氧等等。

而運動取向的手錶,就一定會有 VO2 max 這個數字,因為它就是目前最廣泛用來評量你心肺耐力的最佳指標。

心肺耐力也有另一個相近的名稱,叫做心肺適能(cardio respiratory fitness),簡稱 CRF。

CRF 常常被用在醫學研究上,等等會很常出現,請大家先記好。

那 VO2 max 為什麼那麼重要呢?

一言以蔽之,它是最能夠代表我們身體健康程度的指標,它可以告訴你 3 大身體功能健不健康:

  1. 心臟和血管功能
  2. 肺部和通氣道功能
  3. 肌肉和粒線體功能

VO2 max 不是短時間用一些作弊方法或吃藥就可以增加的,是你要經年累月去訓練才練得起來的。

接下來我來說明一下 VO2 max 的公式,你就可以知道它為什麼可以代表以上那 3 大身體功能的健康程度。

拆解 VO2 max

VO2 Max Chart for MenVO2 max 是 maximal volume of oxygen consumed per unit time,「每單位時間最大攝氧量」的縮寫。

它就是你在從事最高強度的活動時,身體在單位時間能夠使用的最大氧氣量。

VO2 max 可以用 Fick equation 來表示。

它等於 HR max(也就是最大心率),乘以 SV max(也就是心臟每博輸出量的最大值),再乘以 a-v̄O2Δ max(最大動靜脈血氧差,也就是動脈血的含氧量減掉靜脈血的含氧量的最大值)。

簡化來寫,就是這樣:VO2 max = HR max x SV max x a-v̄O2Δ max

這個數字算出來是絕對 VO2 max。

絕對 VO2 max 再除以體重,就可以得到相對 VO2 max,單位是每公斤每分鐘可以消耗多少毫升的氧氣。

有點難懂吼,這裡舉個例子來解釋。

當我們運動強度持續增加的時候,我們的肌肉需要的養分和氧氣量也越來越高,散熱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這時候心臟會以增加每跳一次輸出的血液量,還有增加心跳率來因應。

在心率大約一百的時候,心臟收縮一次能擠出的血液量就已經緊繃了。

這時候如果還沒辦法滿足身體需求,心臟就得再跳快一點,直到達到最大心跳為止。

經過肺臟回來,由左心室打出去的動脈血中,每 100 毫升大概含有 20 毫升的氧氣。

在安靜不動的狀態下,我們身體的組織大概會用掉 5 毫升的氧氣,這時 a-v̄O2Δ 就等於 5;

但是劇烈運動時,這個數值可以達到 15,是靜止不動時的整整 3 倍喔!

而運動員的數字還會更高。

再來複習一下 Fick Equation:VO2 max = HR max x SV max x a-v̄O2Δ max。

所以要增加 VO2 max 的方法,就是增加心臟的總輸出量(SV max),以及身體周邊組織使用氧氣的能力(a-v̄O2Δ max)。

之前介紹的 zone 2,主要是訓練富含粒線體的第一型慢肌,刺激粒線體以及周邊毛細血管的增生。

這都有助於增加動靜脈血氧差,但這是這對增加 VO2 max 的效果有限,尤其在練了一段時間之後。

事實上,已經有一些研究指出:

大概有 40% 的人,對中等強度像是 zone 2 訓練的反應不大,持續做了幾個月之後 VO2 max 還是沒有顯著提升。

這些人被稱為 non-responder。

也有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強度超過乳酸閾值的費力運動(vigorous exercise),可以讓心跳能提升到最大心率的 80% 以上。

這能夠更大程度的刺激心血管,進而增加整體的心肺耐力。

像是流行的 HIIT,或者是練跑步的朋友都會練得的亞索八百,都屬於費力運動。

但有跑過間歇的人就知道,那超痛苦的啊!有必要這樣折磨自己嗎?

我又沒有要跑比賽,不能就跑跑 zone 2,或是超慢跑就好嗎?

答案是,當然可以,只要有運動就好。

但如果你要在有限時間裡來增加自己的 VO2 max,費力運動是你的最佳選擇。

我接下來會分享 VO2 max 以及費力運動對於長壽、抗癌、以及大腦健康這 3 個層面的重要研究。

你看完之後,可能會增加許多練間歇的動力喔。

VO2 max 與壽命的關聯

首先分享一篇 2018 年刊登在頂級醫學期刊 JAMA 的重量級研究,研究目的是找出全因死亡率和心肺適能 CRF 的關係。

想必你也有聽過類似的說法,說運動剛好就好,做太多運動反而會對身體不好,

也有一些觀察性研究指出,習慣性的費力運動與心血管潛在的病理結果有關。

這包括心房顫動、 冠狀動脈鈣化、 心肌纖維化、 和主動脈擴張等等,聽起來很恐怖對吧?

這些發現使一些人提出了運動的劑量和心血管事件之間,是呈現 U 型關係的

於是 JAMA 的這篇研究找來 12 萬名平均 53.4 歲的病患,其中有 59% 是男生,讓他們跑跑步機來測量它們的 CRF。

研究人員接著依照 CRF 將他們分成 5 組:

  1. 最後 25% 的叫做 low CRF
  2. 25%~49% 的是 below average
  3. 50%~74% 的是 above average
  4. 75%~97.6% 的是 high CRF
  5. 前 2.3% 的是 Elite 菁英等級。

之後研究人員則追蹤他們的身體狀況。

在研究期間總共有 13637 名病患過世,low CRF 組的全因死亡風險竟然是菁英等級的 5.04 倍!

而只要從 low CRF 組上升一階到 below average 那組,死亡風險直接砍半;

再拚一點練到 high CRF,死亡風險再砍半。

有趣的是,比較起各種危險因子,像是吸菸、冠狀動脈疾病(CAD)、以及糖尿病等,這些疾病的死亡風險還比 low CRF 還少。

所以這個研究的結論是,風險調整後的全因死亡率與心肺功能成反比,而且沒有觀察到獲益上限。

講白話,就是心肺練得越強越健康,沒有什麼練太多對身體反而不好這種說法

你會好奇這5 組的 VO2 max 數字到底是多少,可以參考下面這張圖。

裡面的數字是以代謝當量 MET 來表示,乘以 3.5 就可以算出 VO2 max。

像我目前是 40~49 歲這組,要達到菁英等級的話,VO2 max 要練到大於 51.45,我還差一點,加油!

接下來這個研究樣本數更大喔,是 2022 年刊登在心血管領域的權威期刊: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 JACC 上的研究

研究人員找了 75 萬名從 30 歲到 95 歲,平均年齡為 61.3 歲的美國退伍軍人。

也是要他們跑跑步機後測量他們的 CRF,並且從 least fit 到 extremely fit 分成 6 組。

大家可以看下面這張表:

超健康這組總共有三萬一千多人,佔所有受試者 4.2%。

他們的平均 VO2 max 為 14.5×3.5=50.75,而最不健康那組的 VO2 max 只有 4.7 x 3.5=16.45,

經過 10.2 年的追蹤,有 17.5 萬名受試者過世。

也和前面的研究是一樣,研究人員發現死亡風險和 CRF 呈現負相關,而且不論種族、性別、年齡都一樣。

以 CRF 最低、最不健康的那群人當基準,只要 CRF 達到 14 MET 也就是 VO2 max 為 49 的,死亡風險最低。

這以男性來說是 24%,女性來說是 23%。

同樣地,沒有證據顯示超高 CRF 會增加風險。

用下面這張表來看,跟上一個研究也相當吻合。

以超健康那組當基準,超不健康那組的死亡風險是 4.09 倍。

就連中等健康這組,他們的 VO2 max 大概只有 31 左右,他們的死亡風險也是超健康那組的 2.13 倍。

一樣,比起那些常見的危險因子,包括慢性腎臟疾病、吸菸、糖尿病、癌症等等,低 CRF 的風險都顯著地高很多。

VO2 max 和癌症死亡率的關聯

來講講大家聞之色變的癌症吧!

這是一個長達 42 年的研究喔,從 1970 年就開始了。

研究人員找了 5131 名平均 48.8 歲的男性,他們正處於壯年,都有工作而且沒有癌症。

44 年之後,有 87.4% 的受試者死亡,有 29.8% 的受試者是死於癌症。

研究人員發現:CRF 與癌症死亡以及全因死亡率呈現高度顯著的負相關。

而 VO2 max 每增加 10,癌症死亡風險降低 17%,全因死亡率降低 11%。

目前也有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費力運動其實是真的能殺死癌細胞的。

有一篇 2017 年發表在 Nature 底下的 Scientific Reports 的研究發現:

與靜止狀態下人體動脈中存在的每平方公分 15 達因的低剪切應力(low Shear force)相比,在高強度運動時達到的每平方公分 60 達因的高剪切應力,能夠殺死更多在血液中循環的癌細胞。

所以研究認為,高強度的運動可能是一個防止癌症轉移的好策略

再舉一篇國內的研究,作者是長庚大學的王鐘賢教授,2022 年刊登在美國運動醫學會 ACSM 底下的期刊

研究團隊發現:

高強度間歇訓練 HIIT 以及中等強度持續訓練 MICT,都能增加自然殺手細胞的功能,讓免疫系統更能夠去對抗癌細胞。

而如果兩者比較的話,HIIT 對增加有氧能力的效果更好。

所以如果不幸得了癌症,千萬不要認為多休息就好,一定要在醫師的評估下讓自己動起來,這是抗癌策略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VO2 max 和大腦健康的關聯

之前已經分享了許多運動能增進大腦認知能力的文章,這裡我會再列出一些研究,來深入探討底層的機轉。

其中一個重要的元素,就是之前在 zone 2 那篇文章有稍微提到一下,有在運動的朋友一定聽過的乳酸。

一直以來,它都被誤認為是劇烈運動後會導致肌肉痠痛的罪魁禍首,但近年來已經被推翻了喔!

事實上它反而能幫忙緩衝肌肉的痠痛。

我們常聽到的乳酸指的其實是英文的 lactate,正確的翻譯應該是「乳酸鹽」。

它是真正的乳酸(lactic acid)溶到水中釋放出一個氫離子後變成的。

所以我接下來都會使用 lactate 正確的名稱「乳酸鹽」來說明。

在 George Brooks 的乳酸鹽穿梭理論(lactate shuttle theory)指出:

乳酸鹽不但是肌肉、心臟、和大腦最喜歡的燃料來源,甚至高過葡萄糖,它還扮演著訊號分子的角色。

當我們從事費力運動的時候,運動中的肌肉產生乳酸鹽的速度會大於清除掉的速度。

這時候血液中乳酸鹽的濃度會升高,經由循環帶到身體其他的器官使用,包括心臟、肝臟、和大腦。

它也會跟我們的身體組織傳遞一個訊息,我們身體在進行比平常更高強度的活動,你們大家都給我動起來!

它會刺激肌肉中葡萄糖轉運體 GLUT4 的表達和活性,肌肉吸收血糖的能力增加,即使在不運動的時候也有同樣的效果。

所以費力運動可以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並降低罹患第 2 型糖尿病的風險。

另外,乳酸鹽可以通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成為燃料。

而大腦神經元在消耗更多乳酸鹽時,它們會釋放包括去甲腎上腺素在內的多種神經傳導物質,幫助大腦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這是 2014 年刊登在 Nature Communication 上的研究結果喔。

2017 年同樣也是刊登在 Nature Communication 上的研究指出:乳酸鹽會增加血腦障壁上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

這會有助於增加血腦屏障上的毛細血管,進而防止血管性失智症和阿茲海默症的發生。

當然還是要再提一下我們熟悉的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啦!

它可以促進神經元的生成和形成新的突觸,對於神經可塑性相當重要。

海馬迴就是分泌 BDNF 的主要區域之一,它掌管了我們的學習和記憶,而乳酸鹽就是促進 BDNF 分泌的關鍵因子。

綜合了以上種種運動對大腦的好處,我對女兒目前的生活,除了吃和睡以外,最注重的就是有沒有足夠的肢體運動。

我沒事就會帶她出去曬太陽跑步,也不停灌輸她運動的重要。

上上禮拜她得了腸病毒,但除了第一天食慾有點不好以外,嘴巴也只有一點點破洞,其他可怕的症狀都沒發生。

她每天都還是很有活力地在家裡唱歌跳舞,我想我們的育兒策略應該也有功勞。

我還是要再次強調:運動的目的不是為了減肥,是為了要擁有健康長壽的人生

再簡單複習一下今天的內容:VO2 max 這個數字可以看出人體最重要的 3 個功能健不健康,

  1. 心臟和血管
  2. 肺部和通氣道
  3. 肌肉和粒線體

它不是短時間用一些作弊方法或吃藥就可以增加的,是你要經年累月去訓練才練得起來的。

而要增加 VO2 max,如果只做 zone 2 訓練還不夠,必須要加進去費力運動(vigorous exercise)才行。

定期做費力運動,不但能有效提高 VO2 max 增加壽命,還能抗癌、降低糖尿病風險,增進大腦健康等超多好處。

啊體重維持在正常範圍,就是剛好而已啦!

下集我會介紹幾種實驗室以外測量 VO2 max 的方法,以及忙碌的現代人可以從事的一些能有效增加 VO2 max 的運動。

LeBron James 保持顛峰的 6 大秘密武器!一般人怎麼效法他的百萬美金身體保養策略💪

NBA 的球迷最近想必都被一個消息洗板了,那就是 LeBron James 達到了一個前無古人,我想也不太可能會有來者的偉大紀錄:生涯 4 萬分、1 萬助攻、1 萬籃板啊!

有人估計,如果照他的夢想:和兒子一起在 NBA 打球(但應該很難),他在退休前可能會拿到不可思議的 45000 分

雖然他和 Michael Jordan 的 GOAT 之爭還是落居下風(我就是那個偏向 MJ 的),但沒有人會否認,他是籃球史上,甚至是職業運動史上最持久的運動員。

網路上流傳一個說法,說 LeBron James 每年花 150 萬美金來保養自己的身體。

我在好奇心驅使之下,深入研究他到底做了什麼,以及聽了他本人和專屬教練 Mike Mancias訪談之後,我歸納了五個他很少公開說的秘密,以及我們一般人可以怎麼效法,才能像他一樣持續保持巔峰。

LeBron James開始講 LeBron James(或說姆斯)的秘密之前,還是容我再多介紹一下這隻現代神獸吧!

文章開始說他是最持久的長壽運動員,但他不只打得久喔,他的數據還是頂尖的!

今年是他的第 21 個球季,他竟然還能打出場均 25 分的數據。

NBA 歷史上只有 6 個人打到 21 個球季,在這群人當中,除了 Vince Carter 打過 22 個球季是史上最長,今年鐵定進名人堂以外,其他都早就是名人堂的球星了。

而他們生涯第 21 個球季都不太行了,得分大概平均大概就 7 分而已。

你就知道姆斯有多誇張了。

要知道,NBA 球員的平均生涯,大概就是 4.5 年而已啊!

他還有另外一個誇張的紀錄,就是連續得分破十分的場次,已經達到很荒謬的 1200 場了。

要知道,現役球員的第二名 Joel Embiid 才一百多場而已啊!

他上一次得分沒有破 10 分的比賽要追溯到 2007 年了,這 17 年間隨便一場腳拐到提早下場,紀錄就斷了耶!

這需要多強大的穩定輸出啊!

雖然詹酸們會酸他是刷子,批評他這種打體能球的坦克切只會曇花一現。

但這朵花開 21 年了,看起來還沒有掉任何一片花瓣的跡象啊!?

我自己是很不欣賞他當時開啟大抱團時代的 the decision 啦,我也覺得他就是因此會被酸一輩子,沒辦法成為大家公認的那隻羊。

但他這種超乎常理的生化人表現,是相當令人敬佩的。

以下我就綜合幾個訪談,來列出 6 個他之所以能這麼長壽的秘密。

LeBron James 稱王的 6 大原因

第一:他有一位專屬教練 Mike Mancias

LeBron James 和 Mike Mancias談到姆斯最大的秘密武器,大家絕對會同意,那就是他的個人教練 Mike Mancias。

不是每個 NBA 球員都會聘請個人教練,但是頂尖球星通常都會有,他們的任務就是幫球員維持最佳的體能狀態。

他們是在 2004 年認識的,當時姆斯才打第二年,而 Mike 剛到騎士隊實習,成為球隊的助理體能教練。

姆斯有一個很棒的觀念,他說:

「訓練不是專門給運動員的,訓練是一種生活方式,它讓你的思緒清新,讓你的身體感覺很棒,還能增強你的專注力。」

他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有一個很明確的願景:他要擁有一個比任何統計數據都還長的生涯。

而他知道要達到這個目標,持續且穩定的訓練是關鍵。

和 Mike 聊了之後, 發現他也有同樣的心態和訓練哲學。

於是他們一拍即合,一直合作到今天。

第二:他有自己的補給品公司

這件事情要回到 2014 年他心中永遠的痛:

他竟然在總冠軍賽第一場的最後緊要關頭時腳抽筋,在球隊最需要他的時候只能坐在板凳上,最後輸掉這場比賽。

那年他領軍的熱火隊也以 1:4 輸給了 Tim Duncan 帶領的馬刺隊,拱手把總冠軍獎盃讓出去。

這讓他開始認真思考:到底他的補給發生了什麼問題?

雖然場地因為冷氣壞掉導致溫度上升,但全場就只有他一個人抽筋,實在超級丟臉的。

他開始對他吃進去的補給品產生好奇:裡面到底都混了什麼啊?

於是他就和 Mike 以及一些營養專家,把市面上的一些補給品拿來做研究,並且研發了最適合自己的配方。

最後他們創立了 Ladder 這個補給品品牌,共同創辦人還有大家熟知的阿諾史瓦辛格

姆斯要 Mike 去做研究的時候,強調自己研發的產品一定要是「乾淨(clean)」的。

Ladder 這個品牌的產品並不多,就只有乳清蛋白粉、植物蛋白粉、pre-workout、和 hydration 這四種。

點進去網站看 hydration 的營養成分可以看到,他裡面的鈉和鉀的含量,是相當接近我在運動補水策略那篇文章裡面提過的:美國運動醫學會的建議。

我想他之後在比賽中喝進去的東西,應該就都是這個 hydration 配方了吧。

第三:他超級注重賽後恢復

Mike 在一個訪談中講到,他對賽後恢復的重視等同於訓練,而他的賽後恢復分為三大塊:

1. 營養

2. 伸展

3. 冷療

在比賽或訓練完之後,他會讓姆斯先喝下植物性蛋白粉和水分補給配方。

接著他會幫姆斯做伸展。

姆斯說,他在 13 歲的時候有個朋友總是對他說:「每場比賽都要全力以赴,享受比賽,然後打完收操。」

他一直把這句話記在心裡,所以每次比賽完他的伸展收操絕對是做好做滿。

這讓他的靈活度和伸展性一直保持得很好,也是他生涯沒有受過大傷的關鍵之一。

最後他會做熱水浴五分鐘加冰水浴五分鐘,共三次循環,這可以有效減緩組織的發炎。

他尤其注重冰療,他自己家裡就裝了一台冷凍艙。

他強調在激烈比賽或訓練後,身體會馬上吸收你吃下去的所有東西,所以一定要確保那些東西是「乾淨」的。

他在賽季中只會吃健康的原型食物,不吃比薩、炸物、含麩質的東西,以及乳製品等等,避免身體發炎。

他在訪談裡面大概講了超過十次「乾淨」這個字,可以得知他對吃到身體裡面的東西有多重視。

以下是他某個比賽日吃的東西:

他早餐吃了蛋白 omelet 配煙燻鮭魚和無麩質藍莓煎餅;

午餐吃了全麥義大利麵、鮭魚和蔬菜;

在比賽前吃了一個花生醬加果醬三明治;

中場休息時吃了上面抹了杏仁醬的切片蘋果;

比賽結束後喝了一杯植物蛋白奶昔;

晚餐吃了雞肉帕馬森配火箭沙拉,還有一杯紅酒。

但他也強調平衡的重要性,有時候也會吃幾口最愛的巧克力餅乾加冰淇淋,讓自己保持心情的愉快。

第四:睡覺、睡覺、還是睡覺

大谷翔平一樣,姆斯長期維持巔峰的秘訣也是睡覺。

他說 Mike 每天一定會拷問他:昨天睡得好不好?睡幾小時?有沒有睡到 8 小時甚至 9 小時?

Mike 甚至還會說,如果你沒有睡滿 8 小時就不要跟我講話了。

姆斯會把房間溫度設在攝氏 20 度左右,確保是完全黑暗的,並且在上床前 45 分鐘左右把所有的電子產品關掉。

然後他會用手機撥放雨水打在葉子上的聲音幫助入睡。

8 小時只是他的最低標準而已,他通常會嘗試睡更久。

有時候他如果能睡個 9 小時甚至 10 小時,他就會神清氣爽,感覺什麼事都辦得到。

根據報導他大概早上 5 點左右起床,所以這代表他晚上 8 點左右就已經躺平了。

為什麼睡覺這麼重要?

其實不只是身體的恢復,尤其對籃球這種除了彈跳力和碰撞力以外,也需要手部精細動作的運動,神經系統的恢復也至關重要啊。

2011 年有一篇相當重要的研究,作者是 UCSF 的睡眠與運動效能專家 Cheri Mah 博士

她讓史丹佛大學籃球隊的 11 名隊員在實驗期間每天最少睡 10 小時,歷時 5 到 7 周。

最後研究人員發現,比起實驗前的數據,他們的反應速度、衝刺速度都變快了,而且罰球線和三分線的命中率都增加了 9%。

這可是 NCAA 第一級的球隊啊!

只要每天睡滿 10 小時,投籃命中率就有這麼大幅度的增加,還不睡爆嗎?

第五:冥想和呼吸

姆斯把冥想和呼吸練習當成每天必做的練習。

他說:「當世界和周遭的一切都快速變化,或者你覺得壓力越來越大,或者你心想『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到』時,花點時間坐下來、放鬆、讓心靈平靜、做幾次深呼吸,並想像自己身處於一個更好的地方,這一點相當重要。」

所以他每天早上都會冥想,在自己感到壓力大的時候,就會停下來做呼吸練習。

他甚至會把呼吸練習放在訓練的前面,這會幫助他重設自己的心智,讓他更加專注,更能夠達到該次訓練的目的。

第六: 始終保持一致的自律

在整場訪談,除了「乾淨」以外,他們倆為最常講到的字,就是「一致(consistent)」。

姆斯從進 NBA 的第一天就開始,心心念念的就是如何讓訓練保持一致,場上的表現保持一致,生活作息也保持一致。

還有最重要的,對家人的愛和忠誠也是使終如一。

生長在單親家庭、由媽媽一手帶大的他,決定自己在成為爸爸時,要讓孩子擁有一個完整的家庭。

所以他把家人的名字全刺在身上,還在右腹部刺上 family,左腹部刺上 loyalty,代表他會永遠對家人忠誠。

他從一開始就是萬眾矚目的超級巨星,一直到現在,完全沒有任何的醜聞。

就連嘴超賤的西糗老巴都在訪問中稱讚姆斯,說他 20 年來沒醜聞,還能從第一天威到現在,可稱是運動史上最棒的故事。

我覺得他這種超人般的自律,是他能夠達成今天這麼偉大成就的關鍵啊!

我們可以怎麼和 LeBron James 學習

你以前可能會想,這種世界頂級的運動員離我們太遙遠,他們生活一定不是我們可以效法的吧?

但你看完以上的內容後,會不會覺得,好像也沒那麼了不起啊?

其實像 LeBron James 這種頂級運動員,除了身體素質比我們一般人好以外,其他的生理機能跟我們是一模一樣的。

以下我歸納幾個步驟,讓我們也能像姆斯一樣,到老都還能保持最佳狀態。

第一:設定願景

就像姆斯一進聯盟就有個清晰的願景,要成為最長壽的球員一樣,我們也可以先想想看,當我們八十歲甚至是九十歲的時候,想要身體狀況是什麼樣子,能做到什麼事情。

有了清晰的願景之後,就能夠制定目標和計畫,來一步一步達成。

第二:建立可持續性的執行策略

姆斯說:一般人的減肥計畫會失敗的最大原因,就是一下子採用太激進的手段。

可能是一下子吃很少,或者是一次把碳水化合物戒掉,這種方法一定會失敗。

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在幾十年後還能保持身體健康,那循序漸進、可持續性的策略才是關鍵。

第三:將訓練成為一輩子的生活習慣

我還是要一再強調,撇除運動員和職業選手,我們絕大多數的一般人,訓練的目的其實不是減肥,也不是練出超大的肌肉,更不是跑一場極地超級馬拉松。

而是到了八九十歲的時候,還能自由地運用我們這個身體去環遊世界也好,體驗人生也好,最重要的是無病無痛地走完這輩子。

這需要我們將日常訓練變成一輩子的生活習慣,並且專注在每一天過程,而不是那遙不可及的目標。

第四:做自己的專屬教練

我們當然沒有錢聘請一位專屬教練,也沒有錢去開一間補給品公司。

但我們可以當自己的教練,調配自己的補給品啊!

你有沒有發覺,其實姆斯和 Mike 的秘密其實也不算什麼秘密,因為我的文章幾乎都講過啦!

但是 Mike 知道怎麼去視姆斯每天的狀況,來給他最適合當下的訓練或飲食。

只要我們設定一個合理的目標,持續訓練,並且根據自己的恢復狀況來動態調整訓練強度,我們每個人都能在人生的每一刻處於巔峰狀態。

運動補水終極攻略!揭密頂尖運動員比賽前、中、後怎麼喝水,馬拉松、三鐵破 PB 必看!

上一篇文章介紹了人為什麼要喝水,一天到底要喝多少水,以及破解了一個流傳已久的喝水迷思相信大家多看幾次之後,都能成為喝水專家。

但運動時,尤其是有氧耐力運動時的喝水方法,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今天我要引用最新的論文和教科書,來跟大家介紹運動時的喝水策略,到底要喝多少、怎麼喝、喝什麼東西。

看完之後,你一定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運動補水策略,讓自己的身體能夠在最佳狀態下完成比賽,再創 PB。

先幫大家稍微複習一下上一篇文章講到的重點:

喝水是為了要保持體內的水分和電解質的平衡,讓身體能夠正常運作,水要喝得剛剛好,喝太多或太少都不行。

大家可以再參考一下下面這張圖,可以看到不同活動程度的人,在不同的氣溫底下的水分攝取需求。

這範圍相當大喔,如果你是坐在冷氣房的上班族,每天需要攝取的水分大概就是 3 公升左右。

逼自己喝下四千、五千 cc 以上的水,除了讓自己常跑廁所以外,其實沒什麼好處。

如果大家覺得這張圖很複雜,這篇研究也指出:

對成年人來說,男性一天的水分攝取量為 3.7 公升,女性則是 2.7 公升,這就可以滿足一般人的需求。

而這個數字包含了你一天吃下去所有食物含的水分,包括你中午吃的牛肉麵,還有晚上吃的水果裡含的水分。

再強調一次,只要從嘴巴吃進去的東西含的水分都算!

我們一天需要的水分,大概有 20% 是從吃下去的食物中攝取,喜歡喝湯湯水水的台灣人的這個比例一定更高。

所以比較方便的算法,可以用體重 x 30 算出來的數字,當成一天真正要用喝下去的水。

像我的話,一天就要喝下 2100 毫升,平均在起床後的十小時內喝完,而且要把茶和咖啡以及手搖飲全部算進去。

大家不用擔心茶和咖啡的利尿效果,如果一天只喝一兩杯,這些咖啡因對體內水分平衡的影響是相當輕微的。

我下午兩點前喝進去的液體全部都是咖啡和茶,午睡起來後才把茶換成 RO 逆滲透的水,避免影響到晚上的睡眠。

晚上五點後除了晚餐的水分以外,我也會盡量減少喝水,以避免晚上起床尿尿。

以上就是基本的平日喝水策略。

但是如果運動補水的策略就不一樣了。

運動流汗的生理機制

運動流汗的生理機制當我們的肌肉開始運動時,我們投入運動的能量中大約有 75%~80% 會轉化為熱能

這就是為什麼運動會讓我們感到更暖和的原因。

但是多餘的熱必須被排掉,以保持體溫在 37~38°C 的安全範圍內。

而運動期間身體散熱的主要方式就是排汗,更精確一點的說法,是汗水的蒸發。

身體中的水分通過毛細血管運輸到皮膚,再藉由蒸發將熱能帶走,每流失一公升汗水,我們的身體就會流失約 600 大卡的熱能

如果運動一段時間沒有適時補充水分,身體就會慢慢進入脫水狀態(dehydration)

即使是輕度脫水也會讓核心體溫上升,降低心臟每跳動一次的血液輸出量,進而減少流到肌肉的血液量。

這時大腦也會讓我們感覺累累的,降低我們的行動力讓身體慢下來,避免體溫繼續升高。

此時神經肌肉控制力、準確性、力量、爆發力、和肌耐力等都會跟著下降,而影響到運動表現。

如果體溫持續升高,不只是運動的效能會下降,正常的身體功能也會受到干擾。

嚴重的話還可能會中暑,進一步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器官衰竭等併發症,這都是會致命的。

脫水程度的關鍵數字

脫水程度的關鍵數字我們在衡量身體的脫水程度,都是以體重的百分比來表示。

例如我是 70 公斤,失掉 2% 的水,就代表我流失 1.4 公斤,也就是大概 1400 毫升的汗水。

在下面這張圖可以看到:x 軸是我們身體的失水佔體重比例,y 軸是有氧能力的下降。

對一般人來說,只要流失了體重 2% 的汗水,有氧能力就會下降 10%。

而從下圖可以看到,只要流失了體重 4% 的汗水,肌力也會下降 20%~30% 左右。

所以運動員的補水策略,可以說是重中之重,尤其是頂尖耐力運動員來說更是重要。

今年的喬神在波馬時手滑沒拿到水壺,才過了一分鐘他就開始降速了。

那我們在運動或比賽時到底要怎麼補水呢?

這裡要請大家記住一個關鍵數字:2%

我們的補水目的,就是要讓身體流失的水分重量不要超過體重的 2%,這個數字是目前運動界的共識。

影響流汗速率的關鍵因子

影響流汗速率的關鍵因子不同人在不同的環境之下,穿著不同的衣服,用不同的強度做不同的運動時,流失的汗量差異會相當的大喔!

一小時大概從 500 毫升到 2 公升都有可能。

美國運動醫學會 ACSM 在最新的運動補水立場聲明中整理了一個表格(如下)。

他們把不同競技運動的流汗速率都列出來,從游泳的一小時 370 毫升,到壁球的一小時 2.37 公升都有。

運動強度越大,身體的產熱就越大,汗就會流得比較多。

而天氣越熱、濕度越高、陽光越烈、風速越小,這些都會讓身體的熱比較沒辦法藉由汗水蒸發排掉。

所以身體就會試著排出更多汗來散熱。

此外,對個人來說,體型大小、基因、以及有沒有運動習慣,都會影響到流汗的速率

一般來說,有運動習慣的人比較會流汗,散熱機制會比較強(因為沒運動的人很少用到這個機制啊)。

所以這篇文章的重點來了,運動補水策略每個人都會不一樣,必須要制定一個屬於自己的

再強調一次,如果想要在比賽中拿到最好的成績,一定要有屬於自己客製化的運動補水策略。

而第一步,就是知道自己有多會流汗。

如何知道自己的排汗速率

如何知道自己的排汗速率前面講到,會影響自己流汗速率的變數實在太多了,所以知道自己用比賽的強度,在比賽環境下的流汗速率,就相當重要。

以下我以美國田徑協會公布的這個文件 Proper Hydration for Distance Running – Identifying Individual Fluid Needs 裡面所介紹的方法來做說明。

例如每年的台北馬都是在 12 月中下旬左右舉辦,那時的氣溫大概是 15~20°C 左右,濕度大概是 75%。

你就要找一個接近這個數字的環境下做測試,步驟如下:

  1. 先做熱身跑,到身體微微出汗為止,如果想尿尿就先去尿。
  2. 脫光光去量體重,體重計當然是越準越好,最好能量到小數點以下第二位。
  3. 以你目標的比賽速度跑一小時。
  4. 如果這一小時有喝水的話,要記錄喝了多少。
  5. 跑完之後將身體擦乾,再秤一次體重。
  6. 將兩個體重數字相減,再加上你這一小時的喝水量,就可以算出你用比賽強度跑一小時的出汗量;這個數字大概就是你在比賽時一小時要補充的液體量。

如果有時間,也可以在不同溫度下做這個測試。

一場馬拉松要跑上三四個小時,越跑太陽越大是常有的事,如果知道自己在不同溫度下的出汗量,補給就能越精準。

文件還建議跑步俱樂部可以設置一個私密的空間,擺一個高精度的體重計讓跑者方便脫光光量體重。

(或許森林跑站可以考慮一下?)

我自己做了兩次測試,一次是在家裡騎訓練台,室溫大概 25°C,用 170 w 踩了一小時。

中間我每 15 分鐘喝一次水,最後算出來是淨流失 900 毫升。

第二次是去跑一小時河濱,配速 545,氣溫大概 22°C 左右,有出太陽吹點微風,中間沒有補水,回來一秤也是流失 900 毫升。

但這些都還不是我的比賽速度,所以如果我將來要準備某場賽事的話,我會在比賽前夕用比賽強度測幾次。

如果懶得測的話,ACSM 有整理出一張表格(如下),列出不同體重的人以不同速度在 18 度C 跑一場馬拉松,其補水量和體液流失的對照。

像我是 70 公斤,如果用 6 分速,也就是時速十公里的速度跑的話,一小時喝 600 毫升的水會讓我的體重會減少 1.1%。

如果喝 800 毫升的話,反而會增加 0.1%。

所以最佳的數字應該是在 700 毫升左右,其實這跟我自己測的數字不會差太多,可以做個參考。

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台灣因為濕度比較高,流汗量會比較多。

如果你參加的是海外馬,一定要根據比賽當天當地的氣溫和濕度來調整補水量。

但是知道量還不夠,因為我們還要考慮同樣重要的:電解質補充

如果只喝水不補充電解質,那腎臟就會為了維持體內的電解質濃度恆定,把你剛剛喝下去的水大部分都直接經由尿液排出來。

這不但有可能讓你越喝越渴,如果因此在短時間喝下更多水,還可能讓你水中毒

電解質怎麼補?

電解質怎麼補?我這篇文章參考的三篇重量級運動水分補給文件和三本教科書,都花了很大的篇幅解釋水中毒的危害。

著名的南非運動科學家 Tim Noakes,也在他 2012 年出版的書 Waterlogged: The Serious Problem of Overhydration in Endurance Sports 裡面,用許多案例,來推翻以往大家掛在嘴邊那個「要在口渴之前盡量喝水」的金科玉律。

所以現在喝水的同時也要補充電解質,這應該是耐力運動員的常識了。

但是要怎麼補呢?

和出汗量一樣,每個人流的汗裡面含有的鈉離子也差很多,從一公升 10 毫當量到 70 毫當量都有。

這換算成重量是 230 毫克到 1.6 公克耶,差超多。

要知道自己汗裡面的鈉含量,最準的方法就是拿去實驗室測,或有一種筆型的鈉離子量度計也可以。

要不然就是用看的:

如果你運動完後衣服乾掉會有一層白白的鹽,那你的汗應該就是偏鹹,或者是感覺汗流到眼睛的刺痛程度。

再不然就是用舔的。

如果懶得側,根據 ACSM 的文件,一公升的汗水裡面的鈉含量平均是 35 毫當量左右,也就是 800 毫克。

另外還有 5 毫當量的鉀、1 毫當量的鈣、0.8 毫當量的鎂、以及 30 毫當量的氯

所以理想中我們運動時每一公升喝進去的水,就要含有以上這些電解質,才能讓身體在最佳狀態下運作。

如果你是像喬神那種等級的選手,你的教練會幫你配出最貼近你汗水的補給飲料,裡面還會加上一定濃度的碳水化合物。

但我們市民選手只要知道這些知識,就可以配出職業選手等級的補給飲料啦!

我們可以先把運動飲料排除掉,因為目前市面上的運動飲料鈉含量普遍都不夠,像是舒跑一公升只有含 18 毫當量的鈉。

而且一般運動飲料的滲透壓都偏高,不利於身體吸收水分。

如果口袋夠深的,可以去買那種一包的電解質粉來加。

我看市面上最符合以上比例的,是國外最近很紅的 LMNT

它每包很清楚的寫上含有 1000 毫克的鈉,200 毫克的鉀,以及 60 毫克的鎂。

這分別是 43.5 毫當量的鈉、5.1 毫當量的鉀、以及 2.5 毫當量的鎂。

如果是像我一樣這種乞丐超人,就在水裡面加鹽補充鈉就好。

一公升加 2 克的鹽大概就有 790 毫克的鈉離子,如果自己的汗很鹹可以加到 2.5 克。

但跑步不方便自己調飲料怎麼辦,我覺得鹽錠是很方便的選擇。

像邁克仕的海鹽軟糖我就超愛吃,大概 45 分鐘到 1 小時吃一顆就夠了。

統整:比賽最佳運動補水策略

統整:比賽最佳運動補水策略以上把原理都講得差不多了,接下來幫大家把長距離有氧運動的補水策略整理清楚:

備賽期:目的是找出自己的排汗速率。

找機會測量自己在不同環境底下,用比賽強度練一小時的失水量,這就是比賽時一小時要補的水分。

比賽前夕:目的是讓自己處於充分水合狀態(euhydrated)。

比賽前一天補充足夠的電解質和水分,其實只要有正常喝水和吃東西就好了。

可以用尿液顏色來判斷,大概就是 1 號到 3 號(參考下圖)。

比賽當天最好早一點起來,慢慢喝水。

根據美國田徑協會的建議,應該要在賽前 2~3 小時喝下 500~600 毫升的電解質飲料,比賽前 10 分鐘再喝下 300~360 毫升。

比賽中:目的是讓自己失去的水重小於體重 2%,並且保持體內電解質濃度的穩定。

要每小時喝下備賽期測得數字的飲料。

如果是騎車的話比較方便,建議每 15 分鐘喝一次。

如果是跑步,就依照水站的位置來補。

國際標準是至少 5 公里要有一個水站,但一些大比賽像是東京馬、柏林馬的水站就很綿密。

大家可以依照自己的配速和水站的配置來分配補水量。

不一定每個水站都要進去,很多人會跳過超擠的第一個水站,我覺得是個不錯的策略。

記得補充電解質,可以一小時吃下一個鹽錠,鹽錠的含鈉量要夠,要配合自己的流汗量。

以一公升汗水平均含鈉量 35 毫當量來算,如果我一小時要喝 800 毫升的水,就要吃下 28 毫當量 ,也就是 644 毫克的納。

補給站的小番茄加鹽或者餅乾都是我的最愛。

比賽後:目的是完全補充失去的水分。

去量體重,喝下失去體重的 1.25~1.5 倍的水,這時候去吃個便當電解質應該就補回來了。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有沒有嚇一跳,原來運動中的水分補給有這麼多學問啊!

最後我想分享一段影片給大家看,這是我們喬神在柏林馬的御用補水員 Claus Henning 的故事,大家都叫他 Bottle Claus。

他今年 57 歲,是一位業餘的三鐵愛好者。

但他也不是省油的燈喔,全馬的 BP 是 2 小時 34 分。

他從 1998 年開始就擔任柏林馬的志工,並且在 2017 年開始幫喬神遞水壺。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喬神是以時速 21 公里的速度在往前跑,這比很多人騎腳踏車還快了。

Claus 說他一定要聚精會神,因為喬神接近時可能是在集團裡,所以一定要大聲喊叫確保神有注意到。

他也得和神持續保持眼神接觸,還要預防水瓶被前面的人不小心拿走。

事情就發生在那一瞬間,Claus 要快速地把水瓶交給喬神。

如果成功了,他會舉起雙拳大聲慶祝,並且以時速 40 公里的速度騎腳踏車到下一個補給站。

這個過程總共要進行 13 次。

這根本是一個高強度間歇運動啊!

Claus 說每次他都會精疲力盡,但又超級開心。

因為根據他的計算,他精心設計的交瓶技巧在每個水站幫喬神省了 2 秒,所以喬神的世界紀錄他也貢獻了 26 秒。

喬神也在 2018 年破了當時的世界紀錄時,把號碼布送給了 Claus ,並且把他稱為 my hero。

我想柏林馬之所以能成為世界最速賽道,除了天氣和地形以外,這些專業遞水壺員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不知道為什麼,這支影片我看著看著就哭了耶,可能是被 Bottle Claus 的熱情和認真所感動了吧!

真的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就連遞瓶子這個簡單的事情,都能做到世界知名。

一天要喝多少水?一次弄懂人為什麼要喝水、怎麼喝、喝多少,破解喝水迷思!(2024 年版)

今天我要來講一個我以為很簡單,但是研究下去學問超大的主題:「喝水」。

大家都知道人可以不吃東西,但幾天不喝水就會 GG,但是一天到底要喝多少水?

有人說八杯?有人說 2000 cc?而且一定要白開水才算?

其實以上這些講法都是錯的!

這篇文章我會從水的特性開始講起,以及它在人體扮演的角色,接著我會引用最新的研究,來告訴你一天要喝多少水,才能喝出健康。

正式進入文章前還是要先聲明:

本篇文章的資訊僅供健康的成年人參考,有慢性病,像是腎臟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一定要聽從醫師的建議喔!

本來以為喝水很單純的,結果深入研究後發覺又掉進了一個大坑。

我特地去找了腎臟科的參考書來看,研究之後,我對「喝水」這件事有了全新的看法。

本文的內容可能會顛覆你對「喝水」的認知喔!

這篇文章我會講到以下內容:

  1. 水的 4 種神奇特性
  2. 水對人體的 5 大作用
  3. 腎臟的功能
  4. 一天要喝多少水
  5. 終極喝水全攻略

水有什麼神奇特性?

水有什麼神奇的特性?

既然要講喝水,我覺得有必要跟大家一起來好好重新認識「」,化學式是 H2O 這個神奇的分子。

認識了它,才能知道它對我們人體有多麼的重要。

先來複習一下國中化學吧。

水分子是由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以共價鍵組成,形狀大概呈現 V 字形。

這個形狀很重要喔,因為這會讓水分子呈現極性:氧的那端會稍微帶負電,而氫的那端則稍微帶正電。

所以一個水分子的氧那一端就容易和另外一個水分子的氫那端結合。

這個有點強又不會太強的鏈結叫做「氫鍵」,這就是水為什麼會那麼特別的關鍵。

它讓水有以下幾個特性:

1. 水有高內聚力(high cohesion)

這讓水分子很傾向聚集在一起,像是蠟紙上的小水珠很容易聚起來變大水珠。

這也讓水有毛細現象,讓水能夠抵抗地心引力,從樹根被吸到樹葉去。

高內聚力也使得水有很高的表面張力,讓一些昆蟲或者會輕功的人能在水上行走。

2. 冰塊可以浮在水上

水呈現液態時的氫鍵是不穩定的,水分子會常常分分合合。

所以水可以變成各種形狀,還不時會有水分子脫隊跑到空氣中去。

當水的溫度越高的時候,水分子的動能越來越大,運動就越劇烈,跑掉的就越多。

相反的,當水溫越來越低,水分子的動能越小,受到氫鍵的影響就越大。

在攝氏 4 度左右水分子靠得最緊,這時水的密度最大。

但是水溫如果再繼續往下降,水分子反而會以整齊的結構結合在一起,然後就結冰啦!

而冰塊的密度反而會比液態水還低,所以冰塊會浮在水上。

仔細想一下,如果不是這樣,那海水一結冰就會沉到海底,永遠沒有機會融化。

接著海底的冰塊會越來越厚,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3. 水是世界上最強的溶劑

因為水分子有極性,所以它會特別容易溶解那些有帶電的極性分子。

水是世界上能溶解最多物質的溶劑,甚至比你知道的那些強酸都還多。

想不到吧?

4. 水有很高的比熱容

這使得水可以成為熱能的緩衝,當環境溫度很高的時候,它可以吸收這些熱能;

當環境溫度降下來時,它可以將熱能放出來。

這就是海洋最大的功能之一。

講這些幹嘛勒?

因為這些特性對人體超重要啊!

以下我就來整理給大家,5 個水對人體主要的作用。

水對人體的 5 大作用

水對人體的 5 大作用1. 維持人體細胞水分平衡

人體大概有 55%~60% 是由水組成,這個數字會依照性別、年齡、身體組成有一些不同。

像是嬰兒剛生出來的時候有 75% 是水,而老人大概只有 50% 左右。

男生含水的比例比較高,平均比女生多 10%。

這是因為男生的體脂率比較低的關係,所以說「女生是水做的」這句話不精準,我們臭男生才是。

除了血液大部分是水組成的以外,我們的大腦心臟等各個器官,還有我們的骨骼肌,含水量大概都是 70%~85% 左右。

就連骨頭,也都含有大概三成的水。

所以水是組成人類身體最重要的物質之一,人體細胞的含水量必須維持恆定,太多太少都不行

2. 調節體溫

當環境很熱,或者因為我們運動導致體溫上升時,人體會透過流汗將熱排出體外。

反之,當我們感到寒冷時就會限制流汗,減少熱能的流失。

散熱這個功能尤其重要,人的體溫只要過高,大腦就會命令人體停下來休息以減少發熱。

因為只要體溫開始超過 41 甚至 42 度,我們的細胞就會開始死掉,尤其腦細胞更是一去不復返。

這就是中暑為什麼這麼危險。

人體失溫致死的速度就沒那麼快,甚至還有救回來的案例。

不管怎樣,我們的體溫會在 37 度維持恆定,而水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3. 運輸養分、電解質、和廢物

體內的血液中大概有九成是水。

血液不但能將養分、荷爾蒙、氧氣、礦物質等運輸到全身,供全身組織使用,還能將代謝所產生的廢物帶走,經由腎臟過濾後排出體外。

4. 潤滑和保護組織

水可以讓我們的眼睛、鼻子、嘴巴等器官保持濕潤。

它也能潤滑關節,防止身體移動時的摩擦和疼痛。

我們關節和椎間盤的軟骨大概有 80% 是水組成的。

5. 神經傳導和細胞通信

神經元和其他細胞是用電子和化學物質來傳遞訊息,而這個過程會利用水分子作為媒介。

這就是為什麼當你缺水的時候,腦袋就會不好使、鈍鈍的。

既然水那麼重要,那是不是喝越多越好?

不是有個牌子的 slogan 就是「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嗎?

錯!沒事喝太多水是會出大事的!

就跟體溫一樣,我們人體會努力的將體內的水保持恆定,身體才能在最佳的狀況下運作。

而這個重責大任,就是由沒了它人生會變黑白的腎臟來負責。

腎臟的功能

腎臟的功能大家都知道,腎臟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過濾出血液中的廢物,然後分泌尿液排出體外

但是它還負責一個重責大任,就是維持人體的水量、電解質濃度、酸鹼值、還有血壓的平衡。

腎臟堪稱是人體的平衡大師啊!

人體總共大約八公升的血液,每天通過腎臟大概 20~25 次。

這等於一天過濾了 180 公升左右的血液,超強大的。

一個腎臟小小的,大概 150 克左右,含有一百萬個腎元

腎元又由腎絲球和腎小管所組成,它們 24 小時持續不斷的監視流經過血液的成分,把廢物過濾掉,有用的東西再回收。

如果腎臟發現你吃太鹹,鈉離子過多,它就多排掉一些,發現酸鹼度不對了,就加一些氫離子。

維持體內水分的平衡,就是它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如果水喝太少,這時候血液中的電解質濃度增加,滲透壓上升,腎臟會通知腦下垂體分泌抗利尿激素。

它會打開腎小管的水通道蛋白(Aquaporin),讓水能夠快速被重新吸收回到體內。

這時候尿液就會變少,顏色跟著變得比較深。

如果血液滲透壓持續上升,我們的細胞的水就會被吸出來導致細胞縮水,這時腦下垂體會讓我們感到口渴,驅使我們找水喝。

那如果喝太多水呢?

這時血液的電解質被稀釋了,滲透壓下降,細胞會吸水變大。

這時腎臟也會感測到,把多餘的水分送到膀胱,所以你會常跑廁所。

但如果你一次喝太多水,多到腎臟來不及處理怎麼辦?

那問題就大了。

這時候血液中鈉離子濃度會太低,產生低血鈉症,細胞就會持續水腫。

其他細胞水腫還好,但是腦水腫就糟了,這會讓你疲勞、頭痛、想吐,甚至整個昏迷過去。

這就是所謂的水中毒,是會 GG 的。

我曾經有一次水中毒的經驗,那是在我 2019 年去參加媽祖遶境的時候。

走到第三天的時候因為天氣太熱,一路上因為有源源不絕的補給嘛就狂灌水。

結果我越喝感覺越累,接著頭痛到爆炸,後來實在不行了,跑到一個沒人的工廠裡面直接躺平,躺到一半還把胃裡面的水吐光。

後來整個人虛弱好久,在新港休息了整整一天才恢復元氣。

這完全就是水中毒的症狀啊!

現在想想還真的很危險耶。

我們的腎臟一小時最多只能過濾 1000 cc 的水,如果一下子喝太多,就會開始有輕微水中毒的症狀,大家千萬要小心。

我們的腎臟的工作量已經夠大了,身為主人的我們一定要有正確的喝水知識,不要動不動忽然增加它的工作量。

這樣才能讓它能夠持續健康地為我們工作,不至於早早就過勞死。

人一天要喝多少水?

人一天要喝多少水?看到這裡,你應該已經有個觀念:補充水分的目的是為了保持體內水分和電解質的恆定,不是越多越好了吧。

那到底一天要喝多少水呢?

美國制定所有營養攝取量的機構:「食品與營養委員會」在 2004 年開了個會,要把這個網路上流傳很多謠言的事情給講清楚。

他們在 2005 年出了一篇文章,叫做 Human Water Needs,文章短短的蠻建議大家看的,我會把連結放在下面。

這裡我就簡單幫大家整理一下。

我們在回答一天要攝取多少水之前,要先搞清楚一天會失掉多少水。

文章講到,以一個 70 公斤的男性來說(剛好就我耶),體內會有 42 公升的水,而每天大約有 5%~10% 的水會周轉過。

意思就是,我一天會失去 2.1~4.2 公升的水,所以要想辦法補回來。

那我到底是經由哪些管道失去水分的呢?

如果我們一天光坐著不動,呼出來的水蒸汽會有 250~350 毫升,在便便裡面的有 100~200 毫升。

而經由尿液排出的大概是 1~2 公升。

再來就是流汗,這是最容易受到環境、活動量、穿著所影響的。

如果整天坐在冷氣房,身體沒有藉由排汗來散熱的需求,那排汗量可能會小於 500 毫升;

如果活動量比較高,常在戶外,或是有運動的話,這個數字高到 4 公升都有可能。

這種藉由計算身體流失水分來算應該要攝取多少水的叫做 Water Balance 法。

用這個算法,扣掉身體代謝所產生的水 250~350 毫升,坐著不動的人一天會淨損失 1050~3100 毫升的水,運動員則是 1550~6730 毫升。

這範圍也太大了吧!

但也沒辦法,因為變數太多了啊!

文章也說到,近年來有個新的研究方法,是讓受試者喝下用同位素標記的重水,藉此測量人體水分的周轉量。

這個方法叫做 Water Turnover 法,下圖(Figure 1)比較了這兩種方法估出來的值,其實不會差太多。

有篇 2022 年才登上 Science 期刊的研究,就是用了這個方法,對來自 26 個國家、年齡從 8 天到 96 歲,總共 5604 人進行了調查。

他們想要用一個公式來把這些變數考慮進去,算出一天人體的水周轉量。(這研究也太 Sheldon 了吧,我喜歡。)

這個公式長成這樣,有興趣的宅宅們可以自己算算看:

先直接來看研究統計出來的圖:30 歲左右的男性水周轉量是一天 4.3 公升,女性是 3.4 公升。

這個數字會隨著年齡下降。

70 歲以上男性和女性的平均水週轉量分別為 3.1 公升和 2.8 公升。

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看看其他變數對水周轉量的影響。

太複雜了對不對,一點都不實用啊?

我們回到剛剛那個比較簡單的研究吧。

Human Water Needs 這篇文章最後給了一張圖(如下),把溫度和活動量考慮進去,統整了一個每天攝取水份的對照表。

Water needs estimated from sweat loss predictions due to changes in physical activity and air temperature

像我如果整天坐在室內念書寫腳本,依照現在的溫度,我可能只需要補充 2 公升的水分就好。

但如果我今天和老婆女兒出去玩,會在外面走來走去,那需要補充的水可能會直接 double 變成 4 公升。

如果還是覺得太複雜,只想知道一個數字,這篇文章一開始就把他們的建議開宗明義講出來了:

成年男性每日水分攝取量為 3.7 公升,成年女性每日水分攝取量為 2.7 公升,就可滿足絕大多數人的需要。

水分攝取量 vs 喝水量,別再傻傻分不清

水分攝取量 vs 喝水量,別再傻傻分不清很多人看到男生一天 3.7 公升,女生一天 2.7 公升,壓力就變超大。

3.7 公升的水,開什麼玩笑?水沒有味道那麼難喝,一天根本喝不下那麼多水啊!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我前面盡量不要用到「喝水」兩個字,而是用「補充水分」和「攝取水份」。

因為以上講的數字,指的是你一天的水分總攝取量!

這包含你吃下去的任何東西裡面的水分,還有你喝的咖啡、茶、牛奶等等,全部都要算進去!

大家去翻一下之前水果的表格,大部分的水果八成以上都是水!

所以我吃 3 份總共 300 克的水果,就等於攝取了 250 毫升的水分。

去小七買一杯 655 毫升的特大杯拿鐵,裡面將近九成都是水啊!這樣一杯下去就是補了至少 550 毫升。

事實上,經過統計,人體一天需要補回來的水分,吃下去的食物裡可以貢獻百分之二十。

我覺得愛喝湯的台灣人一定佔更多啦!

而百分之三十是來自於咖啡啊、茶、這些飲料。

當然,愛喝手搖飲的台灣人一定更多。

剩下一半才是我們腦子裏面想像的那個喝水。

所以網路上流傳的一天要喝八杯水,或 2000 cc 的水,這些都是沒有根據的。

這也會讓我們很直覺地認為,一定要喝下這麼多白開水才夠。

這在我們台灣這種隨時都在吃麵喝飲料的飲食習慣中,會很容易讓體內的水分和電解質失衡,而產生種種輕微水中毒的症狀。

所以到底要怎麼喝水?

所以到底要怎麼喝水?不小心又講太多太複雜了,最後我做幾個簡單的總結:

  1. 攝取水份的目的是要保持體內的水分和電解質的平衡,並不是越多越好。
  2. 腎臟負責了大部分保持體內平衡的工作,它工作量很大,大家要當個好老闆,要讓它維持合理的工作量。
  3. 美國食品與營養委員會建議成年人一天的總水分攝取量是男生 3.7 公升,女生 2.7 公升,這包含你吃下去的東西和喝的飲料。
  4. 我看了那麼多資料,覺得每公斤體重 x 30 是個合理的目標。像我就是 2100 毫升,我會把咖啡和茶等飲料全部算進去。
  5. 這 2100 毫升的水+飲料我會分成 10 小時喝完,1 小時喝 210 毫升。兩點前主要是喝茶和咖啡,之後就喝白開水。
  6. 如果有運動,一定要額外補充水分。至於運動前、中、後的補給策略是什麼,我有寫了另外一篇文章來跟大家講清楚。
  7. 判斷自己身體有沒有脫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觀察尿液的顏色是否變深,加上自己有沒有感到口渴。
  8. 在到處都可以處得乾淨水源的現代社會,只要隨時注意並且相信自己身體給的訊號,其實不一定要強迫自己喝太多水。
  9. 但如果你是腎結石患者,或是對口渴比較不敏感的老人,就要比較注意水分的攝取。

以上就是本文的內容,希望有解答到「一天要喝多少水」這個世紀大哉問,以及其他有關喝水的大小問題。

其實深入研究後,在這個物質豐富的世界,我們可能不知不覺喝了太多水而不自知,這是不是有點顛覆你之前的認知呢?

所以以後就不要逼自己喝太多水啦!喝水和所有東西一樣,「適度」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