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All Posts By

Mad

戴了 4 個裝置監測睡眠 500 天,完整數據大公開!智商稅還是真有用?(2024 年購買指南)

頻道的觀眾應該都有注意到,過去一兩年我手上隨時都戴著四個東西。

很多人都很好奇到底為什麼,今天我終於要來揭曉答案了!

這篇文章就是我對這些健康監測穿戴式裝置的超長時間使用總評測!

我會先介紹這些裝置的歷史沿革,目前流行的有哪些,他們通常拿來測些什麼,測出來之後要幹嘛?

然後我會根據不同的需求,來推薦適合的產品。

而我最後也會做出決定,到底 2025 年我會留下哪些,以及為什麼。

哇,這個籌畫超過一年的企劃終於完成啦!

我終於不用再戴這麼多監測裝置了,要不然每次出遠門都要帶一堆充電的真的超麻煩的。

現在智慧型手錶越來越普及,許多人都能夠隨時監測到到自己的心率、血氧率、以及睡眠狀況等生理數據。

但其實這股趨勢大概十年前才開始的喔。

監測裝置簡史監測裝置簡史

引爆這些健康監測穿戴式裝置的,應該是 2008 年推出的 Fitbit。

當時它只配備一個加速計,能夠偵測配戴者一天走了幾步和大概的活動,來估測一天消耗的熱量。

2012 年 NIKE 的 Fuelband 也加入了戰局。

Casey Neistat 還幫他們拍了一隻經典的廣告 make it count,現在已經三千多萬觀看了,我每次看還是會覺得熱血沸騰。

接下來幾年,利用心率區間來練耐力運動的科學方法越來越普及。

做心率帶起家的 Polar 也加入戰局,出了可以監測心率的手錶,不過那時候心率的資料還是來自於綁在胸部的心跳帶。

我在 2011 年第一次參加鐵人三項的時候就買了一隻 Polar R400 來戴。

那時候全程都在注意自己有沒有爆心跳。

題外話,當時在聯發科工作應酬很多,看起來整個人都肉肉的。

接下來幾年,「光體積變化描記圖法」(PPG)這個技術越來越成熟。

它的原理是用 LED 發出的光照到皮膚,這時有一部分的光會被組織和血液吸收,其他的會反射回來。

感測器就可以藉由測量有多少光線反射回來,來推估心跳的速度。

2014 年 4 月,Samsung 推出了 Gear 2 這支智慧型手錶。

這是搭載 PPG 技術的產品第一次打進大眾市場。

隔年 4 月蘋果推出了 Apple Watch Series 1,同樣也有量測心率的功能。

Fitbit 也在同年出了 Charge HR,Garmin 也推出了 forerunner 225。

這是他們第一次把 PPG 這個功能做在 GPS 手錶上,我當然是馬上入手啦,這太方便啦!

接下來搭載這種 PPG 產品有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

其中有目標客群是一般大眾的小米手環,還有我手上這個專門給運動員用的 Whoop。

Oura Health 是最先把 PPG 做到戒指裡的公司,這讓很多沒有習慣戴手錶的人也能使用到這個技術。

這類型可以測心率的穿戴式裝置從此進入了戰國時期。

接下來要介紹今天參賽的四位選手啦!

第一位是這個我前年用來跟我老婆第二次求婚的 Oura Ring,它可是智慧型戒指的先驅啊!

這是我當時花了好大一番功夫請朋友從美國帶回來的。

第二名選手是智慧型戒指的後起之秀 Ultrahuman Ring!

利益揭露,這支是廠商直接寄給我用的,但這不是業配喔,所以這集的內容他們完全沒有介入。

第三名選手是我去年入手的 Whoop 4.0,這個產品是專門給專業運動員用的。

最近成為史上成長最快的 YouTuber C 羅就是他們的愛用者。(我真的好奇他們給 C 羅多少錢⋯⋯)

第四名選手就是我才剛入手幾個月的,Garmin 出的最新的 Fenix 8!

但這也不是業配喔,所有的內容都是我實際使用的心得。

你會不會好奇,一般沒有運動的人,測心率要做什麼?

這些產品標榜的功能,像是能幫助你睡得更好,到底是不是真的?

接下來我會來一個一個為大家分析。

第一個要先講到最重要的:睡眠監測

第一:測睡眠數據

這大概是所有類似的產品最主推的功能了吧。

它會告訴你前一天睡多久,躺在床上花多久入睡,深度睡眠、快速動眼睡眠各睡了多久,整晚醒來的次數和時間等等。

然後它會給你一個睡眠分數,告訴你前一晚的睡眠品質好不好。

這個分數會納入很多數據:

除了前面那些有關睡眠長度和階段的數據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等一下會講到的 HRV,以及呼吸的頻率等等。

你點進去每一個 app,都會先看到這個分數,再點進去就可以看到不同階段的睡眠分布。

這些以往都是要偵測腦波才能判斷出來的,這些小東西到底是怎麼知道的?

其實大部分靠的是靠心率、HRV、和人體的動作等數據,再加上各家的演算法。

因為當我們進入深度睡眠的時候,我們的身體是幾乎不動的,心率也會降到最低。

這時候身體為副交感神經主導,HRV 也會比較高,而快速動眼睡眠期又有另外一組不一樣的特徵。

其實現在已經有許多研究,試圖找出只用 HRV 就可以判斷睡眠階段的演算法。

有一篇刊登在 Nature 的 Scientific Report 上的研究用的是機器學習的演算法,指出準確度可以達到七成以上喔。

所以各家給出來的睡眠分數,以及他們判斷出來的睡眠階段,都相當仰賴他們用的演算法。

於是我把過去一個月我手上這四個裝置的睡眠分數、睡眠總長度、深度睡眠時間、快速動眼睡眠等數字全部抓出來。

先把睡眠分數畫成一張圖,雖然分數各有高低,但是看起來起伏好像蠻一致的。

因為手指測出來的心率會比手腕背面的還準,於是我把 Oura Ring 的和 Ultrahuman Ring 的數據拉出來一比:

果然相當接近啊,相關係數達到 0.81,相當地高。

令我意外的是,Whoop 的數字和 Oura Ring 的更相近,相關係數高達 0.85!

而 Garmin 的和這三個的偏差就比較多,我在想應該是 Whoop 的配戴方式比起 Garmin,和手腕的貼合度比較好的關係。

我睡覺的時候不喜歡把錶帶太緊,只有在運動的時候才會調緊一點。

接下來看看總睡眠時間,這個最好判斷,所以四組數據幾乎算是重合的,數據都非常有參考性。

但是深度睡眠和快速動眼睡眠的數據就都亂七八糟了,一點參考價值都沒有,所以大家看看就好。

接下來就是重點了,我們要如何利用這些測量出來的數字,來改善自己的睡眠呢?

通常這些 app 都會有一個睡眠教練的功能。

如果你前一晚睡眠時間不夠,它就會要你多睡一點;如果深度睡眠不夠,它可能會要你白天多運動,太晚不要喝咖啡等等。

啊這不是廢話嗎?這些事情不管有沒有數據,都是每天都要注意的嘛!

頻道的老觀眾應該都會背了吧

誰不知道睡眠很重要,要多睡一點,啊就是工作做不完啊!

而且自己有沒有睡飽、有沒有睡好,其實自己的身體最清楚,也不需要這些裝置來告訴我。

有些人甚至會因為睡眠分數每天都處於低檔,導致自己越來越焦慮,反而更睡不好。

Andrew Huberman 就說他自己從來都不看這些數字。

所以我個人認為,這些裝置主打的功能:睡眠監測以及睡眠教練,是我覺得最沒用的。

但下一個就比較有一點參考價值了。

第二:測 HRV 以及當天準備狀態

這些裝置都會測量你睡覺期間的 HRV。

然後它會根據和前一天數據的差異,以及你前一晚的睡眠狀況,給你一個「準備狀態」或是「恢復狀態」的分數。

如果和前一天的 HRV 比起來有比較大的下降,這代表身體可能處於某種壓力中,自律神經是比較偏向交感神經來主導。

原因可能是生病、練太多還沒恢復,或者可能只是工作做不完壓力大等等。

這時候你前一天晚上的睡眠品質也會比較差,睡眠長度雖然夠,但是起床還是會感覺累累的沒睡飽。

這時候這些裝置的 app 就會提醒你,今天不要太操自己,如果有排高強度課表的話,可以考慮換輕鬆一點的。

有時候 HRV 突然飆很高,準備狀態的分數也會不好,這代表身體還在處於恢復狀態中,同樣不宜太累。

有關 HRV 的詳細說明,大家可以去看我之前這篇文章

它有點難理解,所以這些裝置就會直接丟一個分數給你,跟你說你今天的身體狀況是否處於最佳狀態。

我先把這四個裝置的 HRV 數據拉在一起:

我發現它們測量睡眠時的 HRV 的數據的確是有參考價值的,高低起伏都相當一致。

但是在準備狀態這四組就差相當多,我猜這是由於它們蒐集的數據多寡以及目的的關係。

我的 Garmin 知道我在 10/27 頂著大太陽跑了一個長榮半馬。

所以它隔天給我的訓練完備程度只有 1 分,就是要我好好休息別跑了。

同樣的 Whoop 的分數也是以訓練為目的,它給的分數是 35 分,也偏低。

這兩個裝置給的準備狀態分數的趨勢算是一致的,因為他們給出的數字是給訓練強度來參考的。

而兩個戒指的圖拉出來看似一致,但是相關係數算出來只有 0.005,根本就是各玩各的,毫不相干。

而且就連 10/28 那天的數字也跟前一天沒差多遠,啊我要這個數字幹嘛?

所以這裡的結論是,我的確會參考 Garmin 給我的訓練完備程度來決定課表強度。

戒指的數字嘛,我根本不理它,沒什麼意義。

接下來兩個的實用性就越來越高了。

第三:紀錄活動以及估計 VO2Max

Fitbit 一開始的目的,就是要偵測配戴者的活動程度,來鼓勵大家多動一點。

所以這幾個裝置最基本的就是測走路的步數啦。

這個 MKBHD 有測過,他發現戒指測出來的遠沒有手錶的準。

這很合理嘛,手錶的加速計一定比戒指的還好。

除了 Garmin 以外,其他三個裝置都會根據配戴者的動作,以及心率的變化來判斷他剛剛是不是有做一些運動。

如果它有偵測到忽然有一段很像走路的動作模式,而心率也有稍微增加,它就會預判使用者有走了一段路。

在你下打開 app 的時候它還會跟你確認。

但是這幾個被動式的紀錄還是沒辦法像手錶一樣那麼準,不過聊勝於無啦。

而 VO2 Max 的測量是我最在意的,前面有兩篇文章介紹了 VO2 Max 這個數字,它和我們的壽命有相當高的關聯性。

我們都應該把 VO2 Max 維持在我們那個年齡組別的前百分之一當目標。

這四個裝置就只有 Garmin 和 Ultrahuman Ring 有給一個 VO2 Max 的數字。

但我真的不知道 Ultrahuman Ring 這的數字是怎麼算出來的,所以看看就好。

我還是以我的 Garmin 手錶為主。

但就連 Garmin 給的數字也是預估的。

我幾個禮拜前在師大的運動生理實驗室測了最準確的 VO2 Max,結果數字和我的錶差超級多!

我到現在還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我之後會把整個測量過程和結果剪成影片跟大家分享。

接下來就是我戴這些裝置最重要的目的了。

第四:科學化訓練

科學化訓練就是一開始 Polar 的心率錶要幫運動員完成的事情,讓他們可以利用心率區間來判斷運動強度,達到訓練目的。

如果要練粒線體和能量系統,那就讓心率維持在 zone 2

如果要有效增加 VO2 Max,那就練可以將心率提升到 zone 5 的間歇訓練。

要達到這個目的,很明顯的,戒指完全做不到。

剩下的選手只有 Garmin 和 Whoop。

經過我使用了這一年,發現 Whoop 的心率真的不準,常常測出一些很誇張的數字。

就以我前幾天去河濱輕鬆跑 10K zone 2+3 次短間歇來當例子。

Garmin 很精確地測出這三次間歇的心率變化,而平均心率 147 也符合我自己的體感。

反觀 Whoop 的數據根本就是亂七八糟。

它測我一開始心率就飆超級高,從頭到尾還都降不下來,三段間歇也都沒有測到,測出來的平均心率我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

而且沒有螢幕的 Whoop ,也沒辦法讓我在訓練的當下,得知我的運動強度有沒有達到設定的目標。

所以如果要認真做耐力訓練的話,Whoop 完全不合格。

除此之外,訓練結束後,也要觀測自己的心率恢復率(Heart Rate Recovery,HRR)。

如果心率降下來的速度變慢了,代表身體還處於壓力下。

這時要先把強度降下來,然後多注意恢復,訓練的成效才會好。

我也都會關注晚上睡覺時的靜止心率(Resting Heart Rate,RHR),來判斷自己的心肺適能是否有越來越好。

如果有定期運動,靜止心率是會逐漸下降的,這代表心臟不需要那麼用力,就可以供應身體運作所需的能量。

我現在的靜止心率大概是在 45~50 左右,像最近比較沒有練,心率就越掉越低,跑間歇當天的夜間靜止心率一定會變高的。

但沒關係,只要整體趨勢向下走就好。

用一個不太精準的比喻:

沒在運動的人的心臟就像小排氣量引擎,需要更高轉速才能產生足夠的馬力;

而有在運動的人的心臟像是大排量引擎,用較低的轉速就能提供同樣的馬力。

如果我們在日常活動可以只用低轉速來供應所需動力,這個引擎當然就能夠用更久,我們就能活得更長、更健康。

這才是使用這些穿戴式裝置的目的。

最終結論

好,講到這裡,我想你們應該都知道我的選擇了吧。

從今天開始,我只會戴我的 Garmin Fenix 8。

因為它可以做到以上所有的事情,加上其他很多我愛不釋手的功能。

像是手電筒啦,還有悠遊卡等等,現在騎 Youbike 都不用掏卡出來了超爽。

這篇文章不是業配喔,我是真心喜歡 Garmin 的產品。

但如果你不習慣戴手錶,又想要玩玩看這種智慧戒指的話,我覺得 Ultrahuman Ring 會比 Oura Ring 更好。

一來它提供了 Oura Ring 沒有的 VO2 Max 指標,而且它不用付月費。

對!Oura Ring 一開始就會多收你 70 塊美金的 app 訂閱費,一年過後每個月還要收你 6 塊美金,才會讓你看到完整的數據。

要不然就只會吐幾個分數給你而已,超級廢。

如果你想試試看 Ultrahuman Ring 的話,他們目前正在做 Black Friday 的活動。

用我的連結或折扣碼 SHOSHO20 還可以再優惠,我也可以得到一點點回饋。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

如果你喜歡這樣的內容,希望支持我們繼續做下去,真的真的,訂閱按讚留言是幫助我們頻道最簡單的方法。

也推薦你訂閱我的電子報,張修修的自由之路

我每個禮拜都會分享我在通往自由,這條偉大航道上的探索和學習,網址是 shosho.tw/free

超級奇幻的一個禮拜,以及我學到的人生中最重要的覺察和練習

你上週過得還好嗎?

我想還有很多人依舊沉浸在贏球的喜悅中吧?如果你是棒球迷的話,上周對你來說應該相當的奇幻。

從小看棒球到大,算一算也三十幾年了,從來無法想像到有天中華隊能夠在國際賽擊敗日本一軍,而且是扎扎實實的勝利。

身為象迷的我,在 2009 年被黑象事件傷透心,再加上職場越來越忙,就漸漸沒有關注中華職棒了。看了去年的經典賽之後,才忽然驚覺:台灣隊變強了!

再也不是以前遇到 150 公里的速球就只揮得到空氣,只能靠幾位關鍵選手的表現,緊要關頭常常會失誤或亂打的那支隊伍了!

到了這次的世界棒球 12 強賽,我們對上日韓兩支強隊,是已經在同一個水準上競爭的!不像以前一樣,遇上這兩隊總是覺得矮人一截,要贏球總得祈求奇蹟出現。

這次我們的投手要球速有球速、要控球有控球,打者要選球有選球、要打擊有打擊,守備滴水不漏、美技連連,教練團情搜到位,調度果決。

拿下如夢般的勝利後,我早已叫啞了嗓子(女兒一直被我嚇到),看著隊長陳傑憲在釋放掉壓力後流下英雄淚,先是感謝自己的老婆後,再把這座冠軍獻給天上的爸爸,我也眼眶泛淚了。

我坐在電視前面,一直在思考這場勝利會帶給我們台灣什麼樣的影響。

台灣從有文字歷史以來,就總是被不同的外來政權統治,現在雖然已經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但因為被一個惡鄰居打壓,我們在國際上總是不被承認。

可能是因為這樣,我們一直有種渴望被肯定、被看到的自卑感。

外國 YouTuber 來台灣拍片說台灣很棒,下面留言就會看到一片「謝謝你喜歡台灣」。不覺得怪怪的嗎?舉我們附近的新加坡好了,你應該沒有聽過他們會去謝謝外國人「喜歡新加坡」吧?

有出國闖蕩過的台灣人都一定會同意,我們台灣就是個寶島,我們台灣人就是這麼棒,不用大聲嚷嚷,不用其他人來肯定,我們就是可以跟這世界平起平坐的一個國家。

這也讓我想到最近兩集 Podcast 來賓傳達的訊息,不約而同地,都是希望我們能相信自己。

竟然能訪問到主持界的天花板

上週五上線了訪問寶儀姐的 Podcast,第一次要訪問這位從小看到大(被打😆)的全方位藝人 ,又是一位被封為典禮主持天花板的頂尖主持人,真的相當緊張啊。

當我帶著忐忑的心情,下樓接她以及團隊夥伴時,看到她遠遠的就給我一個微笑,眼裡好像在說:「就是他,就是他!」

我們上樓進到工作室後,她跟我說:「你知道嗎?我一直有在看你的影片!那個講閉嘴呼吸的我還傳給我身邊的所有親友看!」

她接著說:「所以來上你的節目,讓我感覺好像見到小時候在電視上看到的人的那種開心!」

欸,反了吧哈哈哈🤣

但這也讓我緊張的情緒放下不少😮‍💨

她接著說:「我有帶一個禮物來送你喔!這是簽名書,然後還有這個……」

「喔喔喔這好酷喔,從日本買的嗎?謝謝寶儀姐!之前想用透氣膠帶貼我女兒的嘴巴但覺得還是怪怪的哈哈哈!」

這是一盒用來輕輕貼住嘴巴,讓我們在睡覺時能避免張嘴呼吸,這對我們的睡眠品質以及免疫力有相當大的幫助。

不曉得大家一聽到曾寶儀這三個字的印象是什麼?

如果是我老婆那個年代的女生,可能會把她當成偶像歌手,甚至還珍藏著她的 CD。(我老婆有一張保存得完美如初的《我們的童話》)

而從小看電視長大的我,會對她的主持功力印象深刻,從超級星期天開始,到 2022 年第 57 屆戲劇類金鐘獎,她當時就被稱為典禮主持的天花板。

她也是演員、電影監製、作家、還有課程講師,兩年前開了 Podcast 《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之後,節目馬上成為排行榜上的常勝軍。

雖然她有這麼多身分,但我覺得,寶儀姐就是一位超級熱情的分享者。

她迫不及待地要把把人生這一路上發現的寶藏分享給大家,以上這些身分所使用的媒介,都是用來達成這個目的的工具。

而她的新書:《生命中最大的寶藏就是你自己》,就是她濃縮出來的精華,營養程度遠超年輕時出的《阿寶靚湯》。

人生必備的覺察和練習:「愛自己」

她在上一本書《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中揭露了許多自己的故事,包括原生家庭帶給她的影響,她說她有很長一段時間都認為自己是個被遺棄的小孩,

也談到她和母親和解的過程,這讓她心中累積的憤怒得到抒發,讓她對母親的感激和愛能夠現前。

「很多讀者問我:找回了自己然後勒?人生還是有很多挑戰啊,有沒有一些方法或工具可以使用呢?」

於是寶儀姐在這本新書中除了分享更多生命的體會以外,更加進了許多實用的練習。而最重要的,是印在書腰的這五個字:「好好愛自己」!

電視或網路上可能會跟你說,愛自己就是要買個名貴的包包,或是給自己一趟奢華的旅行,但曾寶儀版本的「愛自己」,可能會出乎你意料之外。

一小時的訪談一下就過了,只覺得意猶未竟,我想到蔣勳老師在寶儀姐上一本書裡寫的序中的一段話:

「要有如何安靜的修行,可以站在中央山脈前面,站在一七五公頃的黃金稻穗前面,站在池上秋天瞬息萬變的風雲前面,這樣篤定,恰如其分地主持一場天地間眾生的聚會,

不像是藝文娛樂,其實每一次秋收(注:指的是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我都覺得有日月山川的神靈齊聚,如維摩經裡說的一場不可思議的歡喜法會,

我想:寶儀在法會裡也會如此恰如其分吧。」

說真的,和寶儀姐聊完之後,我還真有種法喜充滿的感覺,我想,在這短短的一個多小時中,應該有菩薩在一旁看顧著我們吧。

一年又快到尾聲了,經過了一整年的拚搏,是時候慢下來好好愛自己了,希望這集節目可以給大家一些啟發。

完整節目在 Apple Podcast 和 Spotify 都可以聽得到,我們的節目竟然衝到總榜第九名了耶!希望大家幫我多訂閱分享,讓我們能夠去挖掘更多不正常人類的故事來分享給大家🥰

🎙️Apple Podcast: ⁠https://shosho.cc/applepodcast⁠
🎙️Spotify: ⁠https://shosho.cc/spotify⁠


本周的分享就到這邊,如果你覺得這樣的內容有幫助,能請你幫忙轉寄給親人或朋友,請他們訂閱我的電子報嗎?我會相當感激的!

網址是: https://shosho.tw/free

我們下周見!

 

Love and care,
Shosho

你真的了解自己的身體嗎?兩個 Inbody 測出的關鍵數字,你一定要知道!

你上個禮拜好嗎?

因為周末上課,週日下午聽了場講座,晚上又看了這麼爽的比賽看到十點多,本週的電子報周一早上才開始寫,習慣周一早上收信的朋友久等了。

我上個禮拜終於逐漸從極速工作模式逐漸慢下來。一方面把月底出國前的工作安排好,另一方面也開始做 2025 年的年度計畫。

其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把 Sales Kit 給生出來,讓品牌或廠商和我們團隊溝通起來更有效率。

很開心的是,之前執行的幾個案子都有不錯的成果,這也讓我對明年的報價更有信心,尤其是 Yuki 老師的業務課,成果相當的好,真的很謝謝的大家的支持!

這次的合作讓我學到很多東西,也對我現在在經營的平台,包括:YouTube 頻道、Podcast、電子報、FB、IG 在商業應用上有更多經驗,預計會在後年的自媒體課程來分享。

本來之前說是明年底要上的,但我覺得在明年上半年把書、社群、身體最佳化的線上課程這三件事情搞定之後,我下半年要好好躺一下了。

上週運動迷應該過得相當血脈賁張吧?除了全台都在關注的世界棒球 12 強賽以外,週六早上還有一場世界矚目的對決,27 歲的網紅拳擊手 Jake Paul 對決 58 歲的拳擊傳奇 Mike Tyson。

這個對決從各個角度都相當值得討論,但我今天想要特別聊聊「人體老化」這件事情。

人體老化到底是不是必然的?

最近長壽領域越來越多討論,領軍人物包括我之前介紹過相當多次的 Peter Attia 醫師,他的《超預期壽命》就是在探討這件事,他認為只要用對方法,健康活到 100 歲不是天方夜譚。

另外就是比較有爭議的 Bryan Johnson 了,他把之前創辦的公司賣掉賺了一大筆錢後,開始用各式各樣的方法和昂貴儀器來讓自己「回春」,聲稱每個人都能夠永遠不死(他真的在訪談中這麼說)

結果後來他還是露出真面目,開始賣他推出的貴得驚人的「補給品」。

聽起來很老套,但這個套路還真有用,從秦始皇開始,人類就一直在尋找一種「仙丹」,夢想只要吃下去後,不用多做甚麼,就可以長生不老。

所以保健食品市場永遠是這麼蓬勃發展。但事實上,就連「魚油」這個這麼普遍的補給品,它在醫學臨床上對一般人的效用,依然是還沒有定論的。(我介紹魚油的影片依舊難產中🤣)

目前公認最有效的延年益壽的良藥,就是樸實無華的運動+睡眠+均衡飲食。

Mike Tyson 之所以能夠在 58 歲的年紀,在拳擊場上打整整 8 回合,挨了數十拳還屹立不搖,絕對不是光吃補給品就能辦到的。

但絕大部分的人,還是認為跑步的目的是減肥,重訓的目的是要練出漂亮的肌肉。但其實跑步是為了要增加身體的心肺適能,重訓是為了增加肌力和肌肉量。

這兩種能力加起來,才能真正讓你延年益壽。

上周我發布了「連醫學專家都弄錯肌少症」這集節目,引起相當廣大的迴響,就是因為裡面那篇研究,把有沒有運動的大腿各長的是甚麼樣子,活生生地擺在眼前給你看。

74 歲的高齡三鐵選手,完美地呈現什麼叫做「長生不老」。

有些觀眾看了覺得鼓舞,也想要練成那個樣子,但又不知道要怎麼開始,問我怎麼辦。

我覺得第一步,是從了解自己身體的現況開始。這也是所有專業的健身教練,在開課表給你前一定會做的事情。

你夠了解你自己嗎?

如果我問你,你目前的身體狀況怎樣?你會怎麼回答我呢?

很多人可能會說:「嗯,記得上次健康檢查的時候,大概看到膽固醇那裏有些紅字,還有肝功能指數有點高,醫生叫我要注意飲食,然後不要太累。」

但其實大部分的人還是過一樣的生活,卻不知道自己的身體已經漸漸走向生病的邊緣。

例如糖化血色素已經從 5.2% 增加到 5.4%,空腹胰島素已經上升到 8,HOMA-IR 算出來已經超過 2,其實得到糖尿病的風險已經慢慢增加。

但除非是專業的健檢機構,絕大部分的醫生都不會特別要你採取甚麼措施,這也是 Peter Attia 提出的「醫療 2.0 的弊端」——只看到當下的數據有沒有在「正常範圍內」,而沒有去追蹤趨勢,進而更積極的應對。

但這也不能怪健檢機構,除非我們每年都在同一個地方做檢測,要不然他們沒辦法掌握我們的身體健康趨勢。再者,我覺得這件事情應該是要落在我們自己身上。

畢竟只有自己,可以感知道我們每一天的身體狀況,也只有自己應該對自己的身體狀況負最大的責任。

年紀過了四十,我除了每隔幾年就會做一個詳細的全身影像檢查,以及每年都會做的全身健檢以外,有以下三種檢測,我是會每 3~4 個月追蹤一次的。

第一是身體組成,第二是心肺適能,第三是血液中各種關鍵的 biomarkers

這些之後我都會在頻道以及課程中詳細介紹,今天先分享最簡單的第一項:身體組成。

你真的看得懂 Inbody 的報告嗎?

剛好我上周六研究所運動生理學的課,就教到如何解讀 Indoby 的報告,還讓每個同學都用實驗室的高階機器 Inbody 720 測了一次,我這裡就擷取一些重點來分享給大家。

所謂的身體組成大概可以分成四種:脂肪量、身體水分、蛋白質、礦物質。後三種有可以統稱為除脂體重(fat free mass)。

測量脂肪量最準確的黃金標準,是利用阿基米得原理的「水中秤重法」,但這太難測了,而且沒辦法將除脂體重中的水分、蛋白質、礦物質分別測出來,所以已經沒甚麼人在用了。

另外一種差不多準的就是用來測骨質密度的 DXA 了,但這台機器只有醫療院所有,測一次也要一兩千,不是這麼親民。

所以當 Tanita、Inbody 等公司推出生物電阻抗分析(BIA)的機器後,雖然準確度比起以上兩種還差,但對於ㄧ般民眾有關「身體組成」這個觀念的普及,相當有幫助。

大家慢慢開始知道,「體重」並不是一個好的健康指標,「體脂率」、「肌肉量」等才是。

除此之外,其實這些機器能測到的數值裡,還有兩個是常被大家忽略,但卻相當值得重視的。

第一是內臟脂肪

大家有聽過泡芙人嗎?就是四肢看起來瘦瘦的,BMI 在正常範圍,但是小腹微凸。去測他們的身體組成,體脂肪量常常高達 30% 以上。

這通常發生在愛吃甜食,不愛運動,只想要讓自己外表好看,用錯誤的方法反覆減肥又複胖的人身上。

2011 年日本有個研究,發現 1449 名平均年齡 58.5 歲的受試者中,竟然有高達三分之一的人(467名,92 男,375 女),他們的 BMI 小於 25,但是內臟脂肪面積高達 143 平方公分。

研究人員把他們稱作 隱性內臟肥胖(non-apparent visceral obese, NAVO)族群,從下圖可以看到,外層的粉紅色區域是皮下脂肪,深紅色的是內臟脂肪。

NAVO 的皮下脂肪不高,但是內臟脂肪極高,他們得到代謝疾病的風險,遠高於左上角只有 60 名的 AO,傳說中的「健康的胖子」:他們的脂肪都在皮下,內臟周圍不多。

所以體脂率正常的人,一定還要看看自己的內臟脂肪是否是在 100 平方公分以下。

第二是更難從報告上看出來的細胞相位角

如果你看過 Inbody 或 Tanita 的報告,一定會看到一堆看不懂的「阻抗」數字,高階的機器會用 1khz 到 1Mhz 等不同頻率的頻率的細微電流通過身體後,量得身體各個部位細胞所產生的阻抗。

簡單說,健康的細胞所產生的阻抗越大,相位角也會越高,所以這些機器就會根據這些數值,來估測出你的「體年齡」。

歐洲營養學期刊曾經做過一個研究,比較年齡 30 歲上下的芭蕾舞者以及厭食症患者的身體組成,發現他們的除脂體重、肌肉量都差不多,但是厭食症患者的全身相位角只剩下 5,而芭蕾舞者的為 6.4。

這些厭食症患者如果去量 Tanita,他們的體年齡可能會比實際年齡高上 20 歲。

我用一個周末把上面講到的全量過一次了,結果呢?

除了每位同學都量到的 Inbody 以外,我也自告奮勇用實驗室高達台幣 150 萬的儀器,在跑步機上跑到面目猙獰,終於測到了我的實際 VO2Max。

測出來的數字跟我預料的差超~~~極多!多到令我不可置信,這也讓我之後的訓練計畫做出了極大的改變。

我有把整個過程拍起來,會剪成影片跟大家分享。有興趣的朋友請期待😆

對了,我之後每個月都會跟 Kobo 要到幾本我覺得值得推薦的書的折扣碼,我之後應該不會分享在社群媒體上,只會在電子報跟大家分享。

本月的折扣碼是: sho11(到 11/20)

《慷慨的感染力》:https://r10.to/h5wcm0
《超預期壽命》:https://r10.to/hPnVwq
《連結》:https://r10.to/hN4HTp


本周的分享就到這邊,如果你覺得這樣的內容有幫助,能請你幫忙轉寄給親人或朋友,請他們訂閱我的電子報嗎?我會相當感激的!

網址是: https://shosho.tw/free

我們下周見!

 

Love and care,
Shosho

連醫學專家都弄錯肌少症了!破解 1 個能改變你人生下半場的迷思(請一定要分享給你家長輩)

今天要分享的是我最想要幫大家破除的一個迷思,就是「老了一定會掉肌肉」這件事情。

你一定常常聽到一個說法,就是隨著人類的老化,有些功能的退化是「無可避免」的,像是頭髮變白,皮膚長皺紋,不只會得到骨質疏鬆症,肌肉量也會下降,得到肌少症。

甚至很多人在三四十歲買房的時候,就開始「超前部屬」,一定要找有電梯的房子,好讓自己老了之後可以不用爬樓梯,或是感覺自己體力下滑之後,就會要自己多坐少動,平常避免提重的東西,避免閃到腰,或者盡量避免爬樓梯,要不然會磨損膝蓋等等。

殊不知,這樣的心態就成了自證預言,加速自己走向晚年生活無法自理的這條路。

今天我會跟大家解釋到底這個迷思是怎麼來的,肌肉減少的原因,以及要怎麼做,才能在你和家人老了之後,不但能行動自如,甚至還能上山下海,享受人生。

這篇文章我真的超希望大家傳給身邊的長輩看的。

真的只要一個觀念上的轉變,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尤其是這個會讓你生命最後幾年只能坐輪椅、大部分時間只能躺在床上的有毒想法。

我先來解釋一下為什麼隨著年齡的增加,我們的肌力和肌肉量會跟著下降,提高得到肌少症的風險。

這些內容是我從 Physiological Reviews 這個生理學領域排名第一的期刊中,2019 年的一篇講肌少症的文章中節錄出來的。

我把連結放在這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下載來閱讀。

肌少症是怎麼發生的?

肌少症是怎麼發生的?

圖片來源:Women’s Health Network

肌少症的發生,是一個多重生理因素交織而成的結果。

先從神經系統開始講。

根據研究發現,肌少症最早期的表現之一,是運動神經元數量的減少以及功能的衰退。

特別是控制第二型快縮肌纖維的運動神經元。

尤其是神經肌肉接合處(neuromuscular junction)的結構發生改變,會導致神經信號傳導效率下降。

簡單來說,就是大腦雖然發出指令,肌肉收到的訊號卻變得模糊不清,導致肌肉無法啟動的情況。

同一時間,微血管系統也會隨著年齡退化,讓肌肉沒辦法得到足夠的養分和氧氣。

而在細胞層面,粒線體的數量和功能也會隨著年紀增長而下降,沒辦法產生足夠的ATP供肌肉使用。

所以即便肌肉還在那裡,我們去徵召它的能力下降了,加上它自己的功能也越來越弱,當然就只能慢慢萎縮。

更棘手的是,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身體會進入一種慢性低度發炎的狀態。

這些發炎因子不只直接影響肌肉組織,還會促進衰老細胞的累積。

這些衰老細胞又會分泌更多發炎物質,進一步加劇肌肉功能的退化。

而在荷爾蒙層面,在老化的過程中,生長激素、IGF-1和睪固酮等促進肌肉合成的荷爾蒙也會減少。

之前的文章講到的,用來刺激蛋白質合成的 mTOR 信號的敏感性,也會隨著老化而下降。

此外,負責修復以及促進肌肉生長的衛星細胞,它們的活化和增殖能力也會變差。

這會讓我們對運動等刺激的反應變得遲鈍,使得肌肉的修復和再生能力顯著下降。

所以綜合以上的種種不利因素,隨著我們年紀慢慢變大,肌力和肌肉量的減少似乎是個無可避免的趨勢。

所以目前在醫學上普遍有個共識,人類在 30 歲的時候肌肉量會到達頂峰,接下來就會逐年下降。

30~40 歲大概減少 3~5%,接下來每 10 年大概是掉 8% 左右。

65 歲之後會加速,75 歲之後每十年可能會掉高達 15% 之多!

但,這件事情是真的嗎?

這就是我今天要破解的迷思啦!

其實目前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以上說的不是必然的生理現象,而是你用一般久坐少動生活型態過日子所產生的結果!

2011 年有一個在網路上瘋傳的研究提出了最有力的反證。

一個全網瘋傳的研究

這篇研究的作者是一位在 IG 有超過一百萬追蹤的網紅醫師 Vonda Wright。

她是一名專注於運動科學的骨科醫師,專長是開髖部、肩膀和膝蓋的關節鏡手術。

她曾經是著名醫院的骨科研究所的院長,現在也持續執業中。

她還創辦了大師級運動員表現和研究計劃 (PRIMA),目的是在最大程度的提高運動員的表現以及將運動傷害減到最小。

除了專業醫學領域以外,她最廣為人知的是倡導「積極變老」(active aging)的概念,她想要改變全世界的老化方式。

一般人都認為老化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從三四十歲開始就要一路走下坡。

很多人都認為,死前的一二十年,人生就一定會是在看醫生和臥病在床中度過。

但她從來就不相信這種說法。

她曾經在 The Diary Of A CEO 的節目上分享過一個故事,我覺得很動人。

Vonda Wright 醫師在 28 歲進入醫學院成為骨科醫師前,曾經在醫院當過好幾年的癌症病房護理師。

她照顧許多和病魔搏鬥的患者,有的成功,當然有的失敗了。

她在 23 歲那一年,陪著一位知道自己即將離世的患者度過她的最後一晚。

隔天她的姐姐和全家人一如往常地來看她,不一樣的是,姊姊穿著結婚禮服帶著她的未婚夫一起來。

於是她看著旁邊即將離世的患者,以及從走廊走過來即將要展開新生命的一對未婚夫妻,有了深深的體悟。

那時候她徹底地相信,人是可以沒有痛苦、有尊嚴地離開這個世界的。

於是她經歷了完整的訓練和實習,進入醫院開始研究之後,發現「老化必然導致衰退」的說法,其實是建立在人口研究的基礎上。

這些研究只是「觀察」一群人隨著時間過去身體產生的變化。

而這群人有高達 70% 的人平常過的是能坐就不站,能坐電梯就不走樓梯,的坐式生活型態(sedentary lifestyle)。

所以我們對老化的認知其實是建立在這群人的身上。

Vonda Wright 醫師於是想要向大眾證明這點是錯的。

她從她創辦的 PRIMA 計畫中找來了 40 名年齡在 40 至 81歲之間、每週訓練 4 到 5 次的高水平休閒運動員。

她的研究團隊對受試者進行了身體組成、股四頭肌峰值扭力、還有核磁共振成像等檢測。

他們量化大腿中段肌肉面積、股四頭肌面積、以及皮下脂肪組織跟肌肉內脂肪組織量等等,並且看看這些組織長的是什麼樣子。

先看看下面這張圖,他們的瘦體重在各個年齡層間並沒有顯著差異,當然男生會比女生還多。

再看看下面這張圖,肌肉內的脂肪組織在各年齡層間也沒有顯著的差異。

再來看到峰值扭力(下圖),40 歲到 59 歲這兩組沒有顯著差異。

60 歲那組雖然有下降,但幅度也不算太大。

光看這些圖表你可能沒有感覺,來看看這個研究被瘋傳的一組 MRI 圖片。

上圖是 40 歲的三鐵選手大腿截面的圖片。

中間白色的是骨頭,周圍白色的是皮下組織,可以看到肌肉中間幾乎沒有脂肪組織的入侵,相當健康。

而上面這張是 74 歲的久坐老人的大腿。

可以看到他的大腿有一半以上的體積被脂肪組織所佔據,也入侵到已經少得可憐的股四頭肌。

看起來就像和牛的紋路一樣。

而下面這張圖你們可以猜猜看是幾歲的人的大腿,數到三公布答案喔。

一、二、三!

這個是 70 歲的三鐵選手的大腿。

來跟第一張 40 歲的放在一起比一比,你會發覺 70 歲三鐵選手的股四頭肌跟 40 歲的根本沒差多少,皮下脂肪甚至還少了一點。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這根本就是特例啦!

那 70 歲的照片一定是練武奇才,才能練成那樣啊!

好吧我也同意,但你練不成那個樣子,練到他的八成就好,再怎樣一定會比這張久坐的大腿好吧?

而且這篇研究的數據其實很清楚:

如果你每年都報一些比賽來當目標,每周一天練四到五次,至少到 60 歲,你的肌肉量和肌力是可以維持住的!

那下一個問題來了,要練什麼才好呢?

六七十歲以上的長輩,光是散步或是超慢跑夠嗎?

要怎麼做才能逆轉肌少症?

接下來我要分享一篇相當振奮人心的研究。

研究的主持人是 h-index 高達 128 的肌肉和蛋白質專家 Luc Van Loon。

他同樣也是認為肌肉量隨著年齡減少不是必然,而是少去鍛鍊它的結果。

如果不去練的話肌肉會掉多快呢?

有篇 2000 年的研究分析了從 18 歲到 88 歲總共 468 個人的 MRI,發現變老後肌肉量的下降主要發生在下肢肌群。

而且會從 45 歲開始開始加速,大概每 10 年會掉 1.9 kg,這樣算起來,人從年輕到 GG,下肢肌群的肌肉量會掉 30% 之多喔。

我們的骨骼肌肉纖維大概分成兩種。

第一種是富含粒線體,呈現紅色的第 I 型慢縮肌纖維。

它的氧化能力強,比較不容易累,我們平常在走路或做低強度活動時動用到的都是這種。

第二種是粒線體較少,呈現白色的第 II 型快縮肌纖維。

它通常是在做高強度、需要比較大的力量或爆發力的時候會用到,像是提重物爬樓梯,或者是趕公車等等。

那你覺得老了之後掉的肌肉會是哪一種?

肌肉量的減少是由於肌纖維的變小,或者是數目的減少呢?

要確定這幾個問題,就必須把年輕人和老人的肌肉挖一點出來看看,Luc Van Loon 教授的實驗就是這麼做的。

他們找了 25 名 23 歲左右的健康年輕人,以及 26 名 71 歲左右的健康老年人。

研究團隊先幫他們做 DXA 和 CT scan,然後把他的大腿肌肉作個切片。

看看下面這張比較圖,A 是年輕人的大腿,B 是老年人的大腿,老年人的肌肉量明顯少很多,而且已經被脂肪細胞入侵了。

再看看下面這個肌肉活檢的比較圖。

紅色的就是第 I 型纖維,黑色的是第 II 型,年長者肌肉的第 II 型纖維明顯比年輕人小很多,而第 I 型差異不算太大。

從下面這張圖可以再看到,老年人的股四頭肌橫切面肌比年輕人小 14%。

而下面這張圖更是可以看到,這個差異主要是來自於第 II 型纖維。

研究人員也去計算年輕人和老年人的肌纖維數量,發現兩組沒有顯著的差異。

這再度證實了肌肉量的流失是因為肌纖維的萎縮,而不是數量的減少。

接下來就沒年輕人的事了,研究人員幫這些老人安排一些重訓課表,想知道流失掉的肌肉能不能練回來。

於是他們每週練 3 次,持續 6 個月。

菜單包括在腿推和腿伸的機器上各進行 4 組 8 到 10 次的重複。

此外還有加上一些胸推,和練背的水平划船、垂直向下拉,以及腹部運動,還有二頭肌彎舉和三頭肌伸展等上半身的訓練。

其實就是很基本的重訓動作啦!

前四周他們先從 60% 的 1RM 每組做 10-15 次,慢慢增加到 75% 的 1RM 每組做 8-10 次。

從第五周開始腿部重量加到 75%~80% 1RM,做 4 組 8 次,組間休息 1.5 分鐘。這是很典型的肌肥大課表。

而上半身運動就相對輕鬆,從第 5 週開始從 2 組增加到 3 組,組間休息 3 分鐘。

六個月過後,研究人員再幫他們做一次 scan 和肌肉活檢,發現肌肉真的是可以練回來的!

股四頭肌的橫切面從 68 平方公分增加到 74,增加了 9 %,離年輕人的 80 其實也不算差太多了。

而這個增加主要是歸功於第 II 型肌纖維的變大,足足變大了 24% 之多啊!

訓練前第 II 型肌纖維本來是比第 I 型小的,練六個月之後就反而比第 I 型大了。

所以這篇研究的結論是:老化所導致的肌少症,主要是第 II 型肌纖維萎縮所導致的,而不是肌纖維數量的減少。

而長期的阻力訓練,是有辦法預防甚至逆轉第 II 型肌纖維的萎縮。

對長輩來說,第 II 型肌纖維所能提供的快速反應能力和爆發力,對於預防跌倒相當關鍵。

像是爬樓梯、爬山等等需要較大肌力的活動,也需要更多第 II 型肌纖維才能做得到。

所以想要活動自如,上山下海,健康活到老,能夠鍛鍊到第 II 型肌纖維的阻力訓練,就是關鍵中的關鍵。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不曉得有沒有打破你對「老了一定會掉肌肉」這件事情的迷思?

去年歌仔戲大師陳美雲在家裡跌倒之後,就沒有醒過來了,讓許多戲迷相當地不捨。

根據衛福部在 106 年做的調查,65 歲以上的長者,大概每 6 人就有 1 人曾經跌倒,每 12 人就有 1 人因此就醫。

如果就這樣臥病在床,又會加速肌肉的流失,很多長輩就真的再也起不來了。

我覺得除了衛福部建議的,注意居家環境的防跌設施以外,加強長輩的肌力訓練才是治本之道。

你覺得呢?

真的很希望大家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身邊的長輩,或是家裡有長輩的朋友看,或許就可以改變他們的人生喔。

我的 Podcast 重啟了!到底為什麼會這麼堅持?我用 5 年血淚寫成的故事

你上個禮拜好嗎?

我除了完成一個商業合作(也會是今年最後一個)以外,最值得紀念的,就是終於讓停更三次的 Podcast 復活了😭

為此我還請好朋友開的設計公司,幫我連主頻道一起設計了一套新的品牌識別,希望能給大家有一個更統一且完整的感受。

這是主頻道的 logo:

而這個是 Podcast 的:

另外還請他們先設計了一些周邊,像是「你很棒,放輕鬆,別太逼自己了」的 T-shirt。希望之後可以穿著錄節目😆

說真的,目前台灣 Podcast 的收聽人口依舊不算太多,變現的方法還是很有限,製作一集深入訪談的節目花的時間是相當巨大的,為什麼我還要堅持下去呢?

這就要從 2019 年年底開始講起(天啊竟然五年前了!)

我開始做 Podcast 的那一年

我以為會那年會是我事業大突破的一年。

我和當時做英語系國家入境旅遊最強的旅行社:My Taiwan Tour 談好了合作、開發好外國人一定愛死的自行車旅遊路線。

還跟樂活自行車協會一起帶交通部的長官單車環島,幫 2021 的台灣自行車旅遊年熱身,還跟時任交通部長林佳龍合照,也跟觀光局的長官們打好了關係。

而最令我振奮的,當然是把我的偶像 Dan Mace 給找來,拍了一部有夠熱血的影片向他的粉絲介紹台灣。之後我也跟幾家公關公司簽好合作備忘錄,準備好好地把台灣推向全世界。

萬事皆備,只欠東風。但東風沒來,卻來了疫情。

結果 2019 年才剛和朋友合租下來,花了好一番工夫才整理好,準備當成腳踏車旅行推廣基地的工作室,就這麼閒置下來了。

那怎麼辦呢?只好來錄 Podcast 吧。

那時候台灣的 Podcast 市場剛剛開始起飛,沒記錯的話,《百靈果》是當時最多人聽的節目,隔年《股癌》、《台灣通勤第一品牌》上線,這三檔稱為「三本柱」的節目,揭開了稱為台灣 Podcast 元年的 2020 年。

但我自己開始接觸 Podcast 的時間還要再更早,大概是從 2015 年開始,那時候會聽一些 NPR 的節目,除了聽一些音樂電台以外,Guy Raz 的 “How I Built This” 是我的最愛。

每次聽他訪問一些創業家的故事,都讓我感覺有為者亦若是啊,給了當時也在嘗試創業的我很多啟發。

再來當然就是影響我最深的 “Tim Ferriss Show” 以及 “Rich Roll Podcast”,他們的深入訪談動不動就會錄個超過兩小時,那時候我心裡想:這真的太屌了,我以後也要來做一個!

拖了我半年才上傳了第一集

這個念頭在我心裡種下後,跟經營 YouTube 頻道一樣,慢慢的發芽著,後來在疫情發生後,我覺得此時不幹更待何時!

但有極嚴重完美主義的我,沒有把網路上所有「如何做好一檔 Podcast」的方法全看過,器材全買齊,怎麼可能輕易開始呢?

於是我一下子就決定以當時國外正開始流行的 “video podcast” 為目標,用三台相機同時錄影,之後就可以在 YouTube 頻道和 Podcast 平台兩邊都上架,做一次工就同時可以經營兩個平台,多好啊?

但事情不是我想像中的這麼簡單。

我還記得第一集節目邀請到的是我的好朋友藍白拖(節目名稱就是他幫我想的),我一個人操作三台相機加上錄音介面,甚至還有個電動滑軌在那邊動來動去。

整個訪談下來我都處於超緊張的狀態,第一次訪問來賓就算了,還要擔心器材們到底有沒有正常運作。

錄完之後是另一個噩夢的開始,我要處理回音和雜音都相當嚴重的音檔,以及三個鏡位的影像檔。

我還花了大錢去買了 Izotope 的專業音檔修復軟體,再上網到處找資料學習要怎麼操作,好不容易才把音檔弄到稍微能聽,多鏡位影像檔的剪輯也花了我好一番功夫。

我弄了三個多月才把整集節目剪好,然後又多錄了幾集存檔才讓節目正式上線,那是 2020 年的 2 月 29 號。

於是我在疫情壟罩全世界、但台灣還守得很成功的 2020 年,維持了一年多的周更,就連那年女兒出生那一陣子我還是持續上傳。

但 Podcast 的變現是遙遙無期,我這種形式的內容既費功,成長又緩慢,在短期根本沒有賺錢的可能。

本來預期會因為帶團而賺進來的收入沒著落,女兒又剛出生,我先借了第一筆一百萬的紓困貸款。

但花錢的速度實在太快,幸好福哥當時硬是要我生出一堂教拍片的線上課,我開了兩個梯次,才又稍微止了點血,但仍然是杯水車薪。

隔年我的另一位貴人,我在華碩的前同事 Joanne 介紹了 Intel 的職缺給我,我趕緊面試進去,後來又用這張名片借了一筆兩百多萬的信貸,這才讓我稍微能夠喘口氣。

現在回想起來,那是一段身心和都不斷持續探底的黑暗日子。

正在整修的新工作室,還有工作中的 Dan Mace 以及 Gabriel

為什麼這麼堅持?

2021 年這間本來以為會讓我起飛的工作室,因為都更被拆了,於是我的 Podcast 停了好一陣子,後來在不同的小樹屋流連了好一陣子,又因為工作太忙又停了,這是第三次重啟了。

其實以我現在 YouTube 頻道的成長性,我大可以把時間和資源全部投在上面就好,但一有餘裕,把這檔 Podcast 節目做好還是我心裡最想做的事情。

原因之一,就是我從訪談這些「不正常人類」得到的收穫實在太大了。

我還記得訪問龔建嘉那天,內心的熱血和他相互感應,聊到差點自燃起來;訪問林怡辰老師那天,結束後我一點也不累,只感到法喜充滿,更加深了我持續創作的信心。

還有我在我爸爸過世才一個月之後,我扛著幾十公斤的器材,到朱為民醫師的家裡,和他聊聊安寧緩和醫療,以及我陪爸爸走向善終的過程。

幾乎每一場訪談,我都是用盡全力去做功課,然後用盡全力去和來賓對談,我無比重視每一次的交流,因為我始終認為這就是日本人說的「一期一會」。

我和來賓都花了人生最寶貴的時間,在交流彼此的人生。

原因之二,是我收到太多的訊息和來信,說這個節目也幫到了他們。

就如同節目的開場講的:每集節目我都會邀請到一位不太正常的來賓,有的是行為舉止怪異,有的是從事的工作很奇特,更多的是,他們人生的選擇很不尋常。

我希望從他們身上學到些東西,看看在這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以外,還會有什麼其他的可能性。

我覺得台灣的教育體制教給孩子的價值觀真的太單一了,人生明明就這麼好玩,有這麼多事情可以做,我希望把這些奇怪的人身上的神奇故事講給大家聽。

原因之三,是我想要強迫內向的我和更多人連結。每當我感到我跟這個世界萬物是連結在一起的時候,我總是能感受到我的靈性是被照顧到的。

以上這三個原因,真的是再多錢都買不到的,所以我會持續做下去,做到我覺得「夠了」那天為止。

當然,如果這個節目有做起來,能接到商務合作,我就可以雇用一位製作人,讓我能夠更順利地繼續做下去,那就太好了。

所以如果可以的話,能否請你用你習慣收聽 Podcast 的平台,訂閱、收聽、分享、五星推爆,助我一臂之力,好嗎🥰

連結如下:
Apple Podcast https://shosho.cc/applepodcast
Spotify https://shosho.cc/spotify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abnormal-human-research


本周的分享就到這邊,如果你覺得這樣的內容有幫助,能請你幫忙轉寄給親人或朋友,請他們訂閱我的電子報嗎?我會相當感激的!

我們下周見!

Love and care,
Shosho

今年和 20 年前的大聯盟世界大賽,我從這兩個系列賽學到的一件事情

你上個禮拜好嗎?

想必在台灣的讀者應該都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颱風夜吧?

這次的康芮颱風雖然雨勢不是太大,但風力真的驚人。印象中我第一次看到這麼多路樹被連根拔起,甚至連地磚也不能倖免。

週五和老婆一起走路送女兒上課,整條新店三民路像是在玩障礙賽,有些路段還得走到馬路上才過得了。

但隔天就清掉一大半了,只剩一些斷掉的樹枝還在路邊,真的要感謝清潔人員們。而颱風夜我們家稍微停了一下電,但一兩個小時之後就復電了,真的也要感謝辛苦的台電工程人員。

最後還是要感謝老天,光輝的十月終於過了🤣這個周末研究所不用上課,我終於有機會讓自己慢下來休息一下。

颱風過後天氣終於變涼了,周末怒跑了 18k,希望接下來把跑量再堆起來。雖然今年沒有比賽了,希望能趁冬天好好練個一周期的課表,要不然 BQ 依舊遙遙無期啊。

除此之外,延續著看道奇拿下世界大賽的激情,周末也把 Netflix 剛上線的紀錄片:《逆轉勝:2004 波士頓紅襪傳奇之役》給看完。

就在整整 20 年前,波士頓紅襪隊打破了「貝比魯斯魔咒」,從 0:3 落後的絕對劣勢下,連贏了紐約洋基隊四場,拿下了美聯冠軍。

這是美國職棒大聯盟季後賽唯一一次發生 0:3 絕境下的逆轉,而且還是在極具話題性的兩個宿敵球隊之間,套句最近看球常常聽到球評說的:「好萊塢的編劇都寫不出這樣的劇本」

看大聯盟變成全民運動那年

記得那時我還在交大念研究所,走經過交誼廳時聽到一陣喧騰,原來是紅襪隊拿下冠軍了。那時候我還沒開始看美國職棒,還不太知道發生了甚麼事情。

但 2005 年球季王建民被洋基隊從 3A 叫上來後,看美國職棒就成了全民運動,我當然也是其中一個,聽說連早餐店的老闆娘都背得出當時洋基隊的一到九棒。

所以在看這部紀錄片的時候,記憶整個湧上心頭,我也才知道,當年大殺四方、最讓王建民頭疼的老爹:David Ortiz,在加入紅襪前並不被看好;神之右手 Pedro Martínez 說他 90% 的觸身球都故意的,原來是真的!

還有種種紅襪隊在第三場以 8-19 敗給洋基隊後,在第四場因為幾個關鍵的 play,如何一步步的讓本來以為歷史又要重演、詛咒又要發威的全隊重拾士氣。

其中包括今年道奇總教練 Dave Roberts 當時在第九局下半時被換上來代跑,在所有人都知道他會盜壘的情況下盜壘成功,後來跑回追平的關鍵分,成了這一系列賽的轉捩點。

整個過程有多扯、有多激勵人心就不說了,我今天想要分享的是我覺得扯中之扯的 Curt Schilling (柯特·席林)血襪事件。

大聯盟最激勵人心的故事之一

那年席林從響尾蛇隊轉至紅襪隊就拿下 21 勝,是紅襪能打進季後賽的大功臣,但他在美聯分區賽的第一場就撕裂了肌腱鞘,導致他右腳踝的肌腱會一直滑來滑去,影響投球的穩定性,於是他在對洋基的第一場就投爆了。

在連輸三場之後,全隊本來以為都玩完了,但在贏了第四場之後,席林覺得自己搞不好還有機會站出來一雪前恥。

但腳踝的傷勢還在,勉強上來投怎麼可能壓制得了洋基的黃金打線?他們試過各式各樣的鞋子、貼布,但是沒有一個派得上用場。

但紅襪的隊醫 Bill Morgan 在第四戰過後想出了一個手術法,他跟席林說,昨晚在研究一具大體的時候,他發現他有辦法把腳踝的皮膚和骨頭的組織縫起來,這樣就可以暫時把肌腱固定住了。

席林問:「這手術有在真人腳上試過嗎?」 Morgan:「有喔。」 席林:「好啊,用在我腳上吧。」

於是 Morgan 醫師在第五戰前幫席林動了這個「席林肌腱手術」,他的教練和隊友看到席林術後的腳踝都嚇壞了:「你真的要用這樣的腳投球?」

結果第五戰紅襪又在老爹的神勇表現下,在第 14 局下半打出再見安打,贏下了這場史詩級的大戰。把戰線硬是拉回洋基主場。

席林知道,他的時刻到了。

於是他穿著被血染紅的襪子走上投手丘,投出了七局一失分的好投,拿下了勝利。

而紅襪全隊也受了他的激勵,在第七戰擊敗洋基後,以這樣的氣勢在世界大賽中橫掃聖路易紅雀隊,拿下冠軍。席林也在第二戰上場,投六局只失一分非自責分。

他知道這場比賽所有攝影機一定也會把焦點放在他流血的右腳上,於是他在球鞋寫下「K ALS」這幾個字,來紀念他死於肌萎縮側索硬化症 ALS 的英雄—Lou Gehrig。

他說:「這是為了向每一位家庭成員、每一位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患者、以及每一位研究者表達感謝。」

於是席林的「血襪事件」、以及棒球史上最偉大的反敗為勝,就成了球迷津津樂道的經典故事。這情節畫成漫畫或拍成電影應該都會被嫌狗血吧?但現實就這麼發生了。

不過我想談的到不是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情節,而是席林在這兩場比賽的敬業和專注於基本功。

不管甚麼時候,都要把基本工作好

有在看棒球的朋友就知道,只要打者一擊出一壘方向的滾地球,投手的一個基本動作就是下丘往一壘跑,準備補位接一壘手傳來的球封殺跑者。

席林在對洋基的那場比賽中,就有一球是自己跑到一壘接到球封殺跑者,另一球雖然是一壘手接到球後直接踩壘包,但他還是用受傷的腳奮力跑到一壘。

這就是投手的基本功,不管你的戰功多顯赫,不管你是不是帶傷上陣,只要一上場,就是把最好的表現拿出來,不到最後一刻,絕對不能鬆懈。

有看今年的世界大賽的朋友應該知道我想講甚麼😆

第五戰洋基的王牌投手 Gerrit Cole,雖然投了 6.2 局的好球,但就在要命的第五局,因為沒有積極的往一壘補位,導致後來連失五分,拱手把勝投送掉。

在我來看,這球比 Aaron Judge 的漏接還嚴重,防守失誤在所難免,但是「盡力跑向一壘補位」這件事情,是你做一萬次都不會出錯的。

就連腳踝才剛動過手術、還在滲血的席林都可以了,Cole 完全沒有理由辦不到。

奮力補位的 38 號 Curt Schilling

準備回休息室,用手指輝隊友補位的 Gerrit Cole

於是這樣掉以輕心的隱形失誤,不但陪掉一場總冠軍,可能還會烙印在他以及洋基球迷心裡一輩子。

這就是我上個禮拜看球的心得:不管怎樣,永遠把基本功做到最好不到最後,絕不放棄,也絕不能鬆懈

然後,你怎麼能不愛棒球😆


本周的分享就到這邊,如果你覺得這樣的內容有幫助,能請你幫忙轉寄給親人或朋友,請他們訂閱我的電子報嗎?我會相當感激的!

網址是: https://shosho.tw/free

我們下周見!

 

Love and care,
Shosho

為什麼有人跑得快又不累?一週只要 2 小時!認識跑步經濟性,科學實證最有效的跑步效率提升法

今天要來分享好久沒講的運動啦!天氣終於漸漸變涼了,這代表跑季也跟著到啦!最近騎車經過寶藏巖國手之道的時候,感覺那股肅殺之氣又回來了,各方好手如果是在準備台北馬的,現在應該都要進入最後一個周期的訓練了吧

今天我要來分享一個很常被大家忽略,但卻對跑步成績有很大影響的訓練重點:跑步經濟性。我會介紹跑步經濟性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能讓你在同樣的功率輸出下跑更快,當然還有最重要的,要怎麼練希望能夠幫助愛跑步的朋友,能夠在接下來的比賽再創 PB。

想要跑進波馬應該是許多市民跑者的終極目標,包括我在內。

想像一下,穿一件有獨角獸圖騰的波馬紀念帽 T 走在路上,那是多麼爽的一件事情啊!

但隨著跑步的人口越來越多,科學化的訓練越來越普及,還有鞋子的黑科技也越來越發達,導致 BQ 的門檻越來越高。

舉我 45 到 49 歲的這一組,報名資格已經從 2025 年的 3 小時 20 分,縮短成 2026 年的 3 小時 15 分了!

因為 2025 年總共有一萬兩千多名符合資格的跑者被刷掉,這個數字達到史上最高。

再這樣下去,我會不會要等到 60 歲才能跑進 BQ 啊?會不會到時候資格又更難了啊?

我好想趁跑波馬的機會體驗一下尖叫隧道啊!

喔不,是趁機去波士頓玩啊。

所以能夠採用科學化的訓練來增進跑步成績就更加重要了。

目前公認影響跑步成績的要素有三個:

第一就是我們之前講過很多次的最大攝氧量 VO2 max

第二是乳酸閾值。

其實簡稱 LT 的乳酸閾值有兩種:LT1 和 LT2。

LT1 又稱有氧閾值

因為在這個運動強度以下,身體的能量主要是由有氧系統來提供的,LT1 的血乳酸濃度維持在 2 mmol/L 上下。

之前講的 zone 2 的目標運動強度就是 LT1。

這也是最能夠刺激粒線體以及燃脂的運動強度,可以維持較長的時間而不會感到太累。

而 LT2 的血乳酸濃度是訂在 4 mmol/L,它又稱無氧閾值,很多文獻會把它稱為最大乳酸穩定狀態。

因為過了這個數字,身體產生乳酸的速度就會大於代謝的速度,這時候血乳酸會快速累積,運動就沒辦法持續太久。

跑者在練的 tempo run 或乳酸閾值跑就是在練 LT2。

一般人的 LT2 會發生在 VO2 max 50%~60% 下的運動強度,有在練的可以達到 70%~80%,而頂尖長跑選手可以練到 85%!

所以 VO2 max 是 75,LT2 為 85% 的 A 跑者,他的馬拉松成績就可能會比 VO2 max 是 80,但 LT2 只有 75% 的 B 跑者還好。

因為 A 跑者可以在較高的攝氧量下跑更長的時間。

練 LT2 的方法這裡就不展開討論,網路上可以找到許多方法。

我今天想分享的是第三大要素,叫做跑步經濟性(Running Economy)

什麼是跑步經濟性?要怎麼練?

什麼是跑步經濟性?要怎麼練?

以下的內容除了摘自我手邊的參考書以外,很多是引用自 Sports Medicine 這個運動科學領域的權威期刊的內容。

它是 open access 的,我把連結放在這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閱讀。

簡稱 RE 的跑步經濟性, 它的定義就是:

在一個給定的跑步速度下所需要的能量需求,並且會用這個速度下的穩態耗氧量 steady-state VO2 來表示。

跑步的經濟性越高,代表跑者在相同速度下耗的氧氣越少,也就是消耗的能量越少的意思。

所以他們可以跑得更久,因為油可以用更久嘛,或者跑得更快而不爆掉。

通常 RE 是在時速 16 公里的速度跑 3~15 分鐘測出來的,也就是一公里跑 3 分 44 秒這個速度。

(很多人這個速度應該撐不了一分鐘吧哈哈。)

但是這個速度離頂尖的長跑選手的 LT2 還差很遠。

這篇 2015 年的文章舉例:

前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 Paula Radcliffe 的 VO2 max 是 75,她的 RE 是 44,是她的 VO2 max 的 58.7% 。

根據報導,在具有相似 VO2 max 的受過訓練的跑者中,他們的 RE 可能會差到 30% 之多喔。

所以如果你的 VO2 max 感覺已經練到緊繃了,但還想再更上一層樓,練 RE 是個不錯的策略。

但 RE 要怎麼練呢?

影響跑步經濟性的因素

從上面這張圖來看,除了基因以外,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到 RE。

像是代謝的效率,其中有核心溫度的控制啦、肌肉纖維的種類啦、還有能量運用的效率等等,它也跟心肺效率息息相關。

再來就是訓練的歷史、練些什麼、訓練品質等方方面面。

再來就是生物力學的效率,也就是跑步技術好不好啦。

最後就是神經肌肉的效率。

而這篇文章進一步介紹了五大策略,能有效地改善 RE,如下圖所示。

跑步經濟性五種訓練方式

除了注意環境的溫度和濕度、注意補給、還有大家都在練的跑步課表外,有兩項訓練是被大多數人低估甚至忽略的。

第一個是伸展,包括練跑前的熱身和練跑後的收操。

練習伸展也可以增加我們髖部的 range of motion,可以幫助我們跨出更大的步輻,這些都相當重要。

以及我今天要分享的重點:阻力訓練

常被跑者忽略的阻力訓練常被跑者忽略的阻力訓練

阻力訓練,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重訓,對跑步真的是好處多多。

事實上,如果有朋友問我要做什麼運動來減肥或增進身體健康,我是會建議他先重訓的。

把基本的肌力和肌肉量先練起來再去練跑,比較不會受傷,練起來也比較有效率。

對已經有在定期練跑的跑友,每個禮拜加進 1~2 次的阻力訓練,更可以經由以下三種途徑來增加跑步經濟性,讓跑步表現更好。

第一是增加跑步主要肌群的肌力

這個好處很直覺嘛,你想跑快一點的話,用來跑步的肌肉當然就要越有力。

第二是增加跑步的協調性,進而加強跑步的技術。

阻力訓練可以改善核心和下肢肌群的穩定度,讓跑姿能夠持續維持穩定和協調性,跑起來更省力。

第三是增加肌肉的爆發力

藉由提升肌肉和肌腱的勁度 stiffness,可以減少牽張縮短循環 SSC,增加下肢儲存和釋放彈性能量的效率。

這能讓跑步的動作從制動階段到推進階段的過渡更快,減少能量的損耗。

以上這三種能力都練起來之後,再去練步頻、步輻、觸地時間、手步擺動等跑步技術,就會比較練得起來。

而跑者常做的阻力訓練其實也有三種。

第一種是徒手高反覆次數的力量訓練

像是最常見的用來練核心穩定的死蟲式、推膝、還有鳥狗式等等。

另外還有這種訓練臗屈肌群,以及臗外展肌群的動作,當然還有練臀大肌的單腳橋式,以及跪姿後抬腿等。

每組大約做 15~20 次,這些都是連喬神都在做的阻力訓練喔。

第二種是增強式訓練

這就是各種能夠增加爆發力的跳躍訓練,像是雙腳側向跳、雙腳前後跳、 單腳跑者跳、還有這種跑步專項的啞鈴登階。

而第三種是許多跑者會忽略的大重量阻力訓練(heavy resistance training)。

很多人擔心重訓會讓肌肉變大,讓自己身體變重,反而會讓速度變慢。

如果用的是大於 85% 1 RM 以上的大重量, 2~6 次的低反覆次數,以及 2~5 分鐘高組間休息這種訓練模式;

這是可以只藉由改善神經肌肉徵召的效率來增加力量,而不會讓肌肉變大。

在 2022 年的這篇統合分析,比較了大重量阻力訓練以及增強式訓練之後發現:

使用接近最大負荷的訓練,可能在改善跑步經濟性方面比增強式訓練更有效。

所以如果時間有限的話,可以挑一天做第一種的徒手訓練,另一天做大重量阻力訓練。

經典的槓鈴深蹲,或者是啞鈴弓箭步蹲等等都很好。

進階跑者一周用來做耐力訓練的時間常常超過 10 小時。

如果花一個多小時來做阻力訓練,則不但可以增加跑步經濟性,還能減少受傷的機率,是 CP 值相當高的訓練策略。

對那些沒有重訓習慣的跑者來說,課表的安排可以請專業的教練來幫忙。

尤其是大重量的深蹲,有教練在旁邊輔助並且看姿勢正不正確,會是比較安全的作法。

如果是對重訓有經驗的跑者來說,我今天要介紹一個安排並且執行課表的神器給大家。

用 Garmin 運動手錶排重訓課表

Garmin Fenix 8

圖片來源:Garmin

可喜可賀啊!本頻道終於迎來了第一個業配,就是我從小用到大的 Garmin 啊!

從 2015 年的 forerunner 225 開始,到現在也用了 7 隻錶了,每次都可以感受到 Garmin 的進步。

尤其今年剛上市的 Fenix 8,終於把 Epix 系列整合了進來,讓整條產品線更加簡潔。

所以現在 Fenix 系列可以選擇 AMOLED 螢幕版本,以及有太陽能充電功能的 MIP 螢幕版。

我這次拿到的手錶有 51mm 的石墨輝版本,以及 47mm 的火花橙版本。

以我這種小手人來說,47mm 的戴起來剛剛好。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個尺寸的螢幕大小都是 1.4 吋,比起上一代 47mm 的 fenix 7 的 1.3 吋螢幕還要大。看起來相當爽。

尤其是這個超有活力的橙色剛好就是我們頻道的主題色,實在是讓我愛不釋手。

其他詳細的規格已經有很多頻道都介紹過了,推薦大家去看艾爾文或者好放的影片。

尤其是好放的馬修上個月裸辭終於露臉了,訂閱也破十萬了,恭喜恭喜!

而我今天要特別介紹一個比較少人使用的功能:肌力訓練課表的規劃。

肌力訓練課表規劃

肌力訓練課表規劃

通常會買 Garmin 的都是認真想練耐力運動的朋友,但近年來 Garmin 也在肌力訓練這一塊越來越重視。

Garmin 不但內建了許多訓練課表,有些錶款還可以看到動作的演示,相當方便。

以前我會去買一些可以安排重訓課表的 app 來跟著練,但用了 Garmin 的錶之後,這些錢都可以省下來了。

你可以選擇自己從無到有建立一個課表,方法很簡單。

例如我今天要是練胸,我可以打開 Garmin Connect App,點擊更多→訓練與規劃→訓練→建立訓練。

接著選擇肌力訓練,然後我會先看到暖身、訓練、緩和這三個步驟。

這也提醒了我們熱身的重要性啊。

通常我重訓前一定會先跑個 5 分鐘,然後做 5 分鐘的動態伸展,讓目標肌群先熱起來。這裡就先選慢跑十分鐘。

然後再來選擇第一個訓練動作,當然是最爽的槓鈴臥推啦。

再來設定重量(這裡他翻譯有點錯誤了,希望之後可以改)。第一組先空槓 20 公斤,空槓 15 下好了。

再來休息 60 秒,接下來推 40 公斤 10 下,再休息 60 秒。

接下來就進到主要的訓練。

推 60 公斤 8 下 一共四組,中間也是休息 60 秒。

這個動作做完,就可以再規劃下一個動作。

這個就是建立訓練課表的方式,裡面有相當多動作,可以用關鍵字來搜尋。

我實在無法強調這個功能有多重要!

因為每次課表要做的動作、做幾組、每組做幾次、每組的重量、還有最重要的,組間休息的時間,這些都是訓練的重要元素。

尤其組間休息常常會被一般人忽略。

你去健身房常常會看到有人練一組之後就開始滑手機,可能滑個五到十分鐘之後才會練下一組。

除非他是練那種超大重量低反覆次數的,要不然根本就是練心酸,相當沒效率。

以往沒有手錶的幫助,我就得要用手機計時,其他數據我還要開一個 google sheet 記下來。

有些巨巨甚至會隨身攜帶筆記本來記錄。

但現在有了 Garmin 手錶,這些全部都省下來了!

手錶還可以在你練的過程中提醒你下次要做的動作,然後幫你在組間休息時計時,這真的太好用了!

所以我現在去健身房都會把手機塞在包包最深處不去理它,連以前習慣會聽的 podcast 或是音樂都不聽了。

我現在就專心把每個動作做好,感受每次肌肉收縮的感覺。

組間休息的時候就起身走走舒緩一下,或者就專注於呼吸。

專項運動肌力訓練課表

專項運動肌力訓練課表

而這次隨著 Fenix 8 的發布所加入的新功能:「專項運動肌力訓練課表」就更方便了,直接把整個課表規劃好讓你一鍵匯入!

這個功能的精神,就是根據你現在專注的運動項目,把能夠增進運動表現的訓練抓出來。

目前內建的運動項目也很豐富,有基本的健行、騎乘、游泳,甚至高爾夫、球拍運動、滑雪這種比較高技術難度的運動也有。

舉今天分享的,有關跑步這項運動的專項肌力訓練來當例子,就可以直接用內建的課表來練。

只要打開 Garmin Connect App,點擊更多→訓練與規劃→訓練→然後選擇尋找訓練。

你會看到一大堆已經規劃好的課表,最棒的是還附上了文字以及影片的解說,而且各種角度都有。

我想 15 分鐘的腹部燃脂課表應該很受歡迎吧。

接下來在篩選這裡選擇運動訓練焦點,選擇跑步,然後套用,就可以看到有八項課表是可以幫你增加跑步能力的。

我看了一下,覺得這個腿部鍛鍊日最適合。

這個課表會練到臀肌、腿後肌、下背肌群、以及股四頭肌,都是跑步會用到的最主要的肌群。

其實不只跑步啦,其他這些運動也都需要穩定的核心和強壯的下肢。

裝備則需要槓鈴和啞鈴。

動作包括四個循環的槓鈴後蹲、啞鈴交替弓步、槓鈴直腿硬舉、啞鈴分腿深蹲、啞鈴登階(這個必練啊你看喬神練得這麼努力)、最後是仰臥地板槓鈴抬臀。

在家裡沒有槓鈴也沒關係,這些動作都可以很簡單地用啞鈴來代替。

然後按下儲存訓練,再傳送到自己的 Garmin 手錶,就大功告成了!

這時候就可以在手錶看到新匯入的課表,而且連手錶都可以看到精美的動畫提示,相當方便。

你也可以用這個課表來做細部的修改,像是設定自己需要的重量、組數、以及組間休息時間等。

都已經做到這麼方便了,應該就沒有理由偷懶了吧?事不宜遲,開練吧!

我自己用了一陣子之後,覺得有幾點是可以再更好的,就是一些翻譯和 UX 可以多學習一下蘋果。

(雖然我是果黑,但他們的 UIUX 真的值得學習。)

再來我希望能有更多的這種課表可供選擇,並且納入更多的器材,像是壺鈴、TRX 等等。

然後新增一個選項是可以點選自己現有的器材,來篩選出適合的課表。

像我現在家裡有的是重訓椅、啞鈴、單槓,我會希望光用這三種器材,就可以有超多的課表可以選。

然後我也希望有個自動生成課表的功能,可以根據目標肌群,現有器材,以及訓練目標來訂出重量、組數、和組間休息等數字。

例如如果我的目標是肌肥大,每個動作的重量就訂在 75% 的 1RM,總共做 4 組,每組做 10 下,組間休息 1 分鐘,

如果純粹想要練跑步經濟性,想練力量但不想增加肌肉量,那每個動作的重量就設在 85% 的 1RM,做 4 組,每組做 4 下,組間休息拉到 3 分鐘。

最後,如果 Garmin 能夠再出一個可以測全身肌群的身體組成儀,然後根據目前需要鍛鍊的肌群自動生成課表,那就太強啦!

其他的健身 app 應該就可以收一收了。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到想要在馬場上屢創 PB 的跑友。

如果你想看到類似這種手錶或其他穿戴裝置的使用教學的話,也歡迎你在下面許願。

如果你喜歡這樣的內容,希望支持我們繼續做下去,真的,訂閱按讚留言,是幫助我們 YouTube 頻道最簡單的方法。

也推薦你訂閱我的電子報,張修修的自由之路

我每個禮拜都會分享我在通往自由,這條偉大航道上的探索和學習,網址是 shosho.tw/free

想打造一個追求「真理真相」的社群,以及一個職場或創業的必備能力

你上個禮拜好嗎?

我終於把這個月壓力最大的事情之一:介紹《連結》這本書給解決了。

先在周四上傳了第一集的導讀(一直趕到最後一刻,還想說如果來不及的話要肉身去夥伴家拿檔案🤣),然後在周六下午請假參加天下文化在新店誠品辦的講座。

可惜用做的投影片換到主辦單位的系統後,所有的動畫效果都不見了!文字是一下子就全部跑出來,好多我準備的哏都沒用出來啊啊啊啊啊!要不然大家一定會笑翻!!!

身為一位專業的演講者,這種事情真的是完全不能允許的,下次一定要記取教訓😭

除此之外講座相當成功,和鳳馨姐在同一個月又見了第二次面,很開心地和歐馬克聊了一下,跟這幾本書的譯者俊宏老師表達我的敬意,然後也終於認識了陳縕儂教授,希望之後有機會訪問她。(回來查了一下才發現她今年的成就實在太驚人了😮)

也感謝特地來現場和我打招呼的朋友們,我覺得昨天那樣以書會友的場合,就是哈拉瑞這本書最希望看到的樣子,我們一群人為了追求真理真相連結在一起。

我想要創造更多這種形式的連結,希望在明年成立的社群開始做一些嘗試,一有消息會先在這個電子報和大家分享。

也先提醒一下大家,最近有詐騙集團在 FB、IG 假冒我下廣告說要免費送書,然後會被拉到 line 群裡,請大家提高警覺。

我的社群絕對不會開在 FB、Line 群、或者這幾年很流行的 Discord 上,我覺得尬聊太浪費時間、內容的含金量也不高,我們應該都過了混聊天室的那個年紀了吧?

說到這裡,有誰還記得奇摩交友和奇摩聊天室嗎?我今天要分享一位最近才剛認識,但是卻聊得一見如故的新朋友,Yuki 黃昭瑛老師,她職涯的第一個突破竟然就是在聊天室聊出來的。

一個不斷打怪的奇女子

Yuki 是這次和【知識衛星】合作認識的一位老師,其實在蒐集了她的大量資料,讀了她在各大商業雜誌的專欄文章,以及她出的書《正面迎擊人生大魔王》後,我對她是有個既定的印象的。

從她專欄文章中展現出的專業,和職場上顯赫的經歷(Timbland 總經理、KKday 營消長),我想她應該是那種談吐鏗鏘有力,一舉一動充滿自信的女強人。

看了她書中寫的故事:19 歲為了獨自扛下全家家計,負擔房租、爸媽醫藥費、全家保險費等等開銷,1998 年一個月就要賺七萬塊,拼命跑業務到自己得了癌症。

後來又因為早產腦傷的兒子,辭職擔任全職媽媽七年。她把當時肢體有障礙、不被大家看好的兒子,一路細心照顧到成了跆拳道冠軍。

主治醫師還把她兒子的腦部 X 光片掛在診間,用 Yuki 的故事鼓勵有類似狀況的爸媽,要他們不要放棄希望。

我想,她應該是那種歷盡人生各種磨難,眼神透露出那種看盡人生百態的智者吧。

結果她完全不是我想像的那樣。

第一次見面,是在她師大附近的「第二人生實驗室」。她在去年從 KKday 辭職之後,想要開始為自己而活,而這個實驗室就是她嘗試各種好玩事物的地方,地下室還有個專門追劇的超大視聽室。

我覺得「沒有架子」、「熱情」已經不足以形容她給我的感覺,她更像是你這輩子逛街遇過的最強的櫃姐再乘以十倍那種……狠角色?

她感覺一點也不狠,而是很真誠、很熱心的想把她覺得真的很棒的東西分享給你,但又會很敏感、很貼心的顧慮到你的感受和需求,絕對不會逼你做你不想做的事情,但你就是會忍不住想要掏錢給她。

她先很興奮的跟我分享了她看巴赫醫師的方法製作出來的花精,然後馬上要我挑選一瓶。充滿動力的「瀑布」是她特地去信賢步道的瀑布做的,還有溫柔的「紫花藿香薊」,充滿希望的「紅樓花」等。

我聽她滔滔不絕地解釋出了神,後來挑了瀑布,因為我超愛信賢步道的……欸不對啊,今天是來開會的耶!先辦正事。

於是我把話題拉回來沒多久,又會被 Yuki 一個又一個的故事給吸引過去,但每個故事背後都充滿了她一路走來的智慧。

貼心到永遠把別人的需求放在最前面

她台北商專畢業之後,一開始是在一個財團法人的機構當秘書,為了解決老闆的問題,自掏腰包去職訓局學做網頁,竟然就學起來了,後來成為公司的網頁設計師。(她大笑:夠荒謬吧?)

她下班的時候也做一些一邊年輕人會做的事情:在網路聊天室聊天,然後和網友約出來唱歌。

和我同一個年代的朋友就知道,那時候最紅的網站是奇摩站。奇摩交友、奇摩聊天室等都是站上超熱門的應用,Yuki 有一次就跟聊天室的網友約出來唱歌(以前詐騙沒那麼多)。

唱著唱著結果發現這些人都是奇摩站的員工,其中一位竟然還是創辦人。

因為大家都很喜歡她,加上她很會聊天,應對進退能力很強,還會做網頁,於是連面試都不用,就被邀請進去工作,擔任行銷專員,是當時公司年紀最小的員工。

後來因為家裡需要用錢,她和行銷部門的老闆提出轉業務部門的要求,她老闆先是潑她一盆冷水,後來還把她的月薪從三萬加到四萬五想留住她。

原來這位老闆其實是惜才,怕她一個小女孩才年紀輕輕,就要染上一般業務應酬喝酒、流裡流氣的習氣,也怕她業績獎金還沒賺到,先被壓力給打垮了。

但 Yuki 先是很貼心地位老闆想,讓他這樣破格幫自己加薪升職,會壞了公司的制度,也會打擊同仁間的士氣,二來也覺得自己一定有辦法走出自己的路。

後來她真的善用在台北商專學到的札實的會計學,挑選那些有成長潛力的客戶,和他們建立起長期的合作關係,讓自己從一開始就把業績獎金拿好拿滿,才 20 歲就年薪破百。

這就是我從她那裏學到的一個業務的關鍵技能:挑選能夠累積的客戶或生意。

我和 Yuki 一聊就停不下來,本來預計錄一小時,結果聊了快兩小時,完整節目會在下周上線,超級精彩,請大家屆時踴躍收聽😊

職場、創業、還有人生的必備技能:業務能力

我當初退伍後之所以會選擇當「業務」而不是「工程師」,就是認為這是一個到哪個產業都用得上的技能。

舉凡面試時要如何推銷自己,到職場中要怎麼說服老闆支持自己的案子,以及自己創業時,如何讓目標消費者、甚至創投對自己的點子或產品買單,全都需要業務能力。

我之前分享過很多次,對我的快樂事業影響最大的「矽谷佛祖」 Naval Ravikant,他說現代的創業一定要善用兩個新槓桿:程式和媒體,再輔助兩個舊槓桿:人力和資本。

但他其實還講過,「判斷力」會是一個事業能不能辦得成最重要的關鍵。

他講過一句話我覺得超經典:”You don’t get rich by spending your time to save money. ”

“You get rich by saving your time to make money.”

意思很簡單:瞎忙沒辦法賺到錢。那些賺到大錢的人,都是把時間用在對的地方。那甚麼叫對的地方?

他進一步闡釋,在現代經濟中,你工作的努力程度已經不那麼重要了。「努力工作」這件事情被高估,而「判斷力」則被嚴重低估。

精準的判斷力,能夠讓我們這種資源有限的創業者或職場工作者,把時間花在刀口上,運用對的槓桿去翹動對的資源,在時間複利的威力下,為我們產生最大的成果。

Naval Ravikant 用了「如何清晰思考」、「拋開你的身份,看清現實」、「學習決策技巧」、「收集心理模型」、「學會熱愛閱讀」等面向來闡述「判斷力」 。

他是以一種接近哲學的層次來談這件事情,沒有深刻體驗過的人,可能會不太知道他在講甚麼。

但 Yuki 從「商業洞察」、「資源交換」、「談判交涉」這三個角度來談這件事情,加上她 20 年業務經驗中經歷過的 20 個實際案例,我覺得更接地氣,更能運用在自己身上。

我相信每個人只要具備了 Yuki 的跨界業務思維,並且提高每一次做決策的判斷力,一定能夠脫離窮忙的人生,用最少的資源創造最大的價值,在職場或自己的事業中再創巔峰。

如果你有興趣的話,邀請你一起來和我當同學。目前這堂《跨界業務思維|教你掌握市場、聰明應對、取得好機會》正在知識衛星募資中。

在 12/1 前可以用低於 4 折的價格購買,用我的優惠碼「修修300」可以再折 300 塊。網址是:https://hi.sat.cool/DRWeA

我已經等不及將 Yuki 的課程內容應用到我明年要創辦的社群了。(或許反應好的話可以邀請她來社群直播對談🤔)


本周的分享就到這邊,如果你覺得這樣的內容有幫助,能請你幫忙分享給親人或朋友,請他們訂閱我的電子報嗎?我會相當感激的!

我們下周見!

Love and care,
Shosho

比《人類大歷史》更重要的書:《連結》最完整解析,原來我們對 AI 的看法錯了!?

今天要介紹的書我看了一個多月,是 Yuval Noah Harari 的最新巨著:《連結》(Nexus)

一方面是內容有點硬且超級豐富,我要把速度放得很慢才能真正理解他在講什麼,另一方面是捨不得看完,這跟我當時閱讀 Sapiens 這本書的心情一模一樣:哇,這麼屌的書我以後再也看不到怎麼辦啊!

所以為了真正把《連結》這本書看懂,我是一邊迅速複習了他的前三本書,再看了將近十個他最近接受的訪談,才比較理解他舉出的「資訊網路」系統,到底是怎麼把人類連結在一起,以及 AI 的加入會對人類文明造成怎樣的衝擊。

以往看到 AI 專家們的言論,像是剛得到諾貝爾物理學獎的 AI 教父 Geoffrey Hinton 出來示警的時候,總是對他們描述的情境沒什麼感覺,總覺得發生的機率不太高。但經由哈拉瑞的旁徵博引、用一個博古通今的高度把事情串起來之後,整個理論架構和脈絡就變得超級清楚了。

我終於更能理解 AI 在漫長的人類歷史長河中,應該要放在哪個位置,它在人類各個領域占的份量,以及它到底會以什麼樣的方式毀滅人類社會。

劇透一下,絕對不是科幻電影裡的情節。

想知道來龍去脈的話,就跟我一起看下去吧。

連結

圖片來源:天下文化 – 遠見天下

這本書想要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人類那麼聰明,但又如此的愚蠢?」

我們能上太空、能夠解碼 DNA、能造出有辦法自動回收的火箭,但人類也同時處於滅絕的邊緣。

生態嚴重失衡,極端氣候造成的災害越來越大,人們也越來越沒辦法理性對話。

俄烏戰爭打個沒完,中東衝突越演越烈,中美之間似乎也一觸即發。

如果大三世界大戰爆發,那可能就是人類文明的最後一戰。

很多人認為這是人類的「劣根性」,像是貪婪、嫉妒、暴力等所造成的。

但我們明明也有慷慨、憐憫、同理心這些好的一面啊。

照理說,隨著人類的生活水準越來越高,我們大部分的人都已經脫離了肉弱強食的處境,展現出來的應該是好的那面才對。

那怎麼現在會淪落到將近自我毀滅的地步呢?

哈拉瑞說,這是因為把人類連結在一起的「資訊網路」(information network)出了問題。

更明確一點,是把這些網路黏著在一起的資訊出錯所造成的。

如果你給好人壞的資訊,他們就會做出壞的決策,就這麼簡單。

舉三個把幾十億人類連結在一起的重要系統當例子。

國家、宗教、金融,它們都是複雜的資訊網路。

以往我們要弄懂國家是怎麼形成的,我們會去唸社會學、政治學這些學問;

要弄懂金融系統怎麼運作,我們會去唸經濟學、貨幣銀行學等等。

而哈拉瑞提出的資訊網路,像是提供這些複雜系統運行的基礎建設。

用一個不太精準的比喻,這個「資訊網路」就好像一台電腦的作業系統。

而政治、金融等複雜系統是跑在這個作業系統上面的核心軟體。

而我們現在人類遇到的挑戰,就是這個作業系統即將迎來有史以來最大的升級:AI 的加入

這升級的幅度遠大於從 windows 3.1 升到現在的 windows 11,而跑在上面的軟體根本還來不及跟著改版升級。

所以系統就會頻頻出錯,處於一個崩潰的邊緣。

應該有許多觀眾還記得 Y2K 千禧蟲危機吧?

那時候全世界的工程師都很怕因為電腦程式有不明的 bug,導致時間進到西元 2000 年的時候會產生未知的後果。

這個 bug 可能會影響政府、銀行、甚至核電廠等基礎設施,引發災難性的後果。

而這次 AI 的加入,雖然沒有一個像 Y2K 這樣一個明顯的切換時間點,但發展的速度和造成的影響會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前面提到的 Geoffrey Hinton 在去年離開 google 的時候就公開聲明:他對自己的畢生工作感到後悔。

他認為,如果人類繼續在 AI 領域相互競爭,不顧後果地加速發展下去,那我們人類的末日也不遠了。

這個看法跟哈拉瑞不謀而合。

而人類文明毀滅的情境,絕對不是有個天網派出機器大軍毀滅人類,而是以一種你意識不到的方式。

而這本書把一些可能的情境,以及背後的邏輯,闡述得相當清楚。

但要理解我們到底會如何走到那一步,就必須理解哈拉瑞的理論框架和推導過程。

他花了相當大的篇幅來解釋一些關鍵名詞的定義,請大家耐心聽我慢慢道來。

資訊、真理真相、以及天真的資訊觀

資訊、真理真相、以及天真的資訊觀作者說越基本的東西越難定義,但所有後來的推論都是以這些定義當基礎,所以一定要先弄懂。

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資訊」 (information)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是具有告知能力的事物。

inform 就是告知嘛,所以 information 就是用來告知的東西。

不只是語言、文字、甚至星球們在天空的投影,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星象,都可以是資訊,會經由占星師轉譯後告知我們一些事情。

這從幾千年前就大大影響人類的重大決策,直到現在。

書中講的「真理真相」,在英文其實就是一個字:truth,但在中文語境中是不一樣的概念。

真理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像是一加一等於二;

而真相則是特定事件的實際情況,像柯南常常掛在嘴邊的:真相永遠只有一個。

(吐槽一下其實真相可以有很多個。)

書中也常用到另外一個字,叫做「事實」,原文是 fact,這指的是可以被驗證的事情。

最後,還有等一下會討論到的「現實」:reality。

所以中文裡面真理、真相、事實、現實這四個名詞代表的意義都不一樣,對應到原文就是三個名詞:truth、fact、跟 reality。

弄懂它們並且區辨之間的差異,對理解這本書相當重要。

舉一個最近台灣社會高度關注的一個事件: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入的京華城案來當例子。

政治人物不能貪汙,這個是「真理」。

而柯文哲是否確實主導京華城案,藉此獲得不當利益,則需要司法和檢調單位來釐清「真相」。

目前已知道的「事實」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那個被破解的 USB 隨身碟中,找到一個有記載一連串人名和數字的檔案。

而這一整個案子的「現實」則是錯綜複雜而且有多個面向的:

它反映出柯文哲的政商關係錯綜複雜、檢調和司法是否被政治介入也引發爭議、民眾對政治人物的信任度下降、不同陣營的支持者對立加劇等。

作者在書中大力批評一個他所稱的「天真的資訊觀 」(naive view of information)。

這些天真的人認為,只要人類蒐集到更多的資訊,讓這些海量的資訊自由流通,人類就可以越來越能夠獲得真理真相,並且進一步擁有智慧和力量。

歐巴馬曾經說過,他認為資訊流動越自由,社會就能越強大。

而 Mark Zuckerberg 則是說,臉書的目標「是幫助大眾分享更多資訊,好讓世界變得更加開放,以及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理解。」

最能夠簡潔表達出這種天真資訊觀的,可能是 Google 的使命宣言:「匯整全球資訊,供大眾使用,使人人受惠。」

但你覺得這件事情有發生嗎?

人類的資訊科技已經是史上最強,每天塞到我們眼前和腦子裡面的資訊也是史上最多,但我們有比幾千年前的古人更有智慧嗎?

人類這個種族有因此更理解彼此,更加團結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要先來看看資訊網路是如何把人類連結在一起的。

現實有三種,建構資訊網路用的是複雜的資訊觀

現實有三種,建構資訊網路用的是複雜的資訊觀

Harari 的成名之作:《人類大歷史》中最主要的概念,就是智人在經由七萬年前的認知革命後,發展出了「說故事」的能力

這個能力讓一大群人能夠相信同一個神話或宗教,進一步讓大規模的合作成為可能。

這也是我們能夠稱霸地球的主因。

在人類開始說故事之前,現實只有兩種層次:客觀現實主觀現實

客觀現實是由比如一個杯子、或者一疊紙,還有其他種種事物所組成的。

不管我們是否意識到,這些事物依然存在。

比如說,對於一個美國人來說,他不會意識到柯文哲主席目前人被關在土城看守所的這個客觀現實;

而柯文哲的支持者不只知道,還會感到忿忿不平,這就是只存在個人心智中的主觀現實。

當人們開始有能力講故事之後,就能創造出第三層次的現實,叫做存在於「主體間的現實」(intersubjective reality)

更具體一點,這種現實是存在於眾人彼此講述的故事之中

例如民眾黨的支持者在交換了各種資訊之後,很可能會得出一個存在於這些支持者之間的現實:

柯文哲是無辜的,他是受到政治迫害。

於是這些小草們就會團結起來去上街、去網路上散播他們相信的資訊,想要幫柯文哲討回公道,並爭取更多的支持者。

小至政黨,大到國家,甚至是宗教,都是藉由資訊網路形成的「主體間的現實」而建立起來的。

所以作者舉出了他定義的「複雜的資訊觀」,他說更多的資訊並不一定能帶來真理真相。

人類傳播和蒐集資訊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要了解真理真相,更多時候是為了要維持秩序。

真理真相只是資訊大海中的一個很小很小的子集合,它很貴,是那種字面上的貴喔。

而且它還相當複雜,有時候還會令人感到痛苦。

所以「真理真相」常常是不受到歡迎的。

就舉我頻道中最引戰的主題「減肥」來說好了。

我做的那一系列科學減肥的文章,是我自己花了極大量的時間去爬梳文獻、消化吸收後整理出來的。

這過程相當的複雜,而且結論會令很多人難以接受,原來減肥是這麼的樸實無華,沒有捷徑的。

我引用的文獻,也是大量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花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做實驗後得到的結論。

這些更接近真理真相的資訊,都是免費放在網路上讓人取用的喔,但根本沒啥人在看啊!

但你看網路上一堆奇奇怪怪的減肥法,只要隨便編個故事就有一堆人相信,還會心甘情願地掏出鈔票來支持,很諷刺吧?

所以你現在還會看到許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意識形態、邪教、陰謀論等等在網路上盛行。

他們的信眾都對這種編出來的故事深信不疑。

再強調一次,在複雜的資訊觀中,人類傳播和蒐集資訊的目的,不只是為了要得到真理真相,還要維持將社群連結起來的秩序。

而這件事情是相當複雜而且困難的。

通常虛構的故事更容易維持秩序,因為故事比較吸引人,而且編故事真的很快。

柏拉圖早就在《理想國》裡面講到,建設烏托邦國家的基礎是一種「高貴的謊言」:

這是一套關於社會秩序起源的虛構故事,目的是能夠確保公民的忠誠、避免讓他們質疑政府。

但人類光靠虛構的故事不可能發展到現在,尤其物理、化學、醫學等等科學領域,就一定需要真理才能發展得起來。

於是人類就在追求真理和維持秩序這兩個目的之間,像走鋼索一樣搖擺前進。

但幾萬年前資訊還沒那麼多,傳播資訊的技術也還沒那麼發達,所以連結起來的人類數量很少,能做的事情也很有限。

一個洞穴中的壁畫所描述的故事,可能就是讓附近的部落團結起來而已。

直到書面文件這項資訊技術,以及官僚系統的發明,大大地改變了人類連結的方式,讓人類能以更大的規模進行協作。

書面文件和官僚系統

書面文件和官僚系統

隨著人類的協作越來越頻繁和複雜,參與的人數也越來越多。

有一些很繁瑣但重要的資訊,像是財產、債務、稅金、薪水等數字,是我們人腦記不來的,這時候就需要發明一些系統來輔助。

目前已知最早的一個書面紀錄,是一塊來自美索不達米亞的刻有楔形文字的泥板。

它登載的日期是西元前 2053 年的 10 月 28 日,記錄了那個月逐日的山羊交貨量。

但抄寫員在加總的時候算錯了,根據現代學者的計算,實際數量應該是 898 頭山羊,但是泥板上的總量寫的是 896。

雖然泥板上的資訊可能跟當時的「客觀現實」不符合,但這個錯誤的資訊就會創造出新的「主體間的現實」。

這種例子會一再重複。

一直到現在,如果你借別人錢但當時讓他簽的借據不見了,雖然在「客觀現實」上他還是欠你錢,但法官在法庭上會判他不用還。

因為在「主體間的現實」中,你的一面之詞沒辦法證明什麼。

這就是書面文件和官僚系統合作的案例,這個組合讓人類社會能夠在秩序之下大規模運作,但這也大大改變了權力的邏輯。

在遠古時代的部落社會,人類網路的組成就是一些人對人、或是人對故事的連結。

所以掌握權力的人是那些控制著人際關係和會說故事的人手中,像部落中的老人或祭司。

官僚系統出現後,有一大部分的權力就轉移到能夠熟練運用文件背後邏輯的人,像是會計師、律師、和法官等等。

於是那些大型社會都會逐漸把官僚制度加進來,神話故事一起成為兩大支柱。

而掌握這兩種連結人類社會關鍵節點的人,就成了最有權力的人,像是教宗以及皇帝。

皇帝掌握了整個官僚系統,他可以利用這個系統把觸角從中央伸到每個人身上,向人民徵稅、徵兵、審判等等。

而作為交換,中央政府要維持秩序、造橋鋪路、保護人民的安全,讓人民能夠安居樂業。

但這個系統相當不對等,皇帝對控制人民的方式瞭若指掌,但人民卻完全搞不懂這個系統是怎麼運作的。

可能上頭一紙命令下來,你家的壯丁隔天就要被充軍了,一點抗命的機會都沒有。

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民眾往往對官僚系統抱持著懷疑的態度,覺得那些做官的都很邪惡,隨時都在覬覦自己的財產。

加上中央集權的政府容易腐敗,人民如果被逼到活不下去,就只好起來反抗。

而他們最先攻擊的就是官僚系統,先把地方官或領主抓起來,然後把所有的檔案一把火燒了。

因為他們知道,這樣他們欠的債務也就煙消雲散了。

歷史上類似的情況不斷發生,人類社會才慢慢發展出有自我修正能力的現代民主制度。

因為只要是人就會犯錯,至少在民主制度下,自我修正付出的代價沒有以前那麼高。

如果選錯人了,四年之後把他換下來就好,不用像以前一樣動不動就要革命然後把國王送上斷頭台。

也是因為人總是會犯錯,所以人們自古以來就常常幻想有某種超人類、絕對不會犯錯的存在,來找出並且糾正人類的錯誤。

在以前的社會,宗教就是用來做這件事情的。

宗教經典是怎麼來的

宗教經典是怎麼來的

就個人生活而言,宗教可以提供慰藉或是解釋生命的奧祕。

但就歷史而言,宗教最重要的功能是為社會秩序提供超人類的合法性。

無論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或印度教,這些宗教都說自己的想法與規則,都是來自一些絕對正確的超人類權威,不可能有任何錯誤。

自古以來就有很多人聲稱自己在傳達神的訊息,但普通人要怎麼知道那個人講的是真的神諭,或他根本是個神棍呢?

宗教機構的任務一開始就是來審查這些資訊。

而後來這些機構就專門訓練出能夠和神明溝通的專家,這樣民眾就不用隨便聽信一個路人講說神明有託夢給他了。

但只要宗教機構仍然由凡人來當員工,就不可能完全避免犯錯或貪腐。

於是人們就思考,有沒有辦法完全繞過凡人,直接接觸到最正確的神諭呢?

宗教的經典就是這樣來的。

從西元前一千年開始,猶太教和其他宗教就想要製作一本獨一無二的「書籍」。

他們想要把神傳達下來的資訊,上至宇宙如何被創造,下至吃東西要怎麼吃等萬事萬物都放進去。

最重要的,他們希望從此就沒有哪個祭司或先知能夠忘記或改變這些神聖的資訊。

所以人們可以隨時拿起這本絕對不會錯的書籍,來當成自己日常生活的準則。

重點來了,這本書絕對不會是天上掉下來的。

所以這些宗教機構遇到的眾多問題之一,就是要怎麼決定這本神聖的書籍要放進什麼內容?

於是博學的猶太拉比們,展開了長達好幾個世紀的激烈辯論。

到了西元二世紀末,他們終於對那些經文能夠收入《希伯來聖經》的正典達成了共識。

但後來大多數的猶太人就對這個人為的過程漸漸遺忘了。

到後來他們都主張這部《希伯來聖經》,就是由神所創造,或是經由神的啟發而寫成的。

他們遇到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如何將這本聖經複製並且散播出去,於是拉比們又對這部經典的抄寫定下相當嚴格的規定。

即便如此,複製的過程還是難免會發生誤差嘛,所以當時沒有兩部手抄的《希伯來聖經》是一模一樣的。

第三個問題最嚴重,就是這些經文到底要怎麼解讀?

像我之前分享過的,《希伯來聖經》說安息日不能工作,但是卻沒有說什麼樣才算工作。

於是拉比們就訂出規定:看書不算是工作,但是撕下紙張算是,所以現在的正統派猶太人還會先撕好一疊捲筒衛生紙來備用。

後來猶太人對《希伯來聖經》的解讀漸漸有了共識,大家覺得時機成熟了,該把這些解讀也編纂成冊了。

於是西元三世紀的時候《米示拿》出現了。

而這本經典也漸漸越來越權威,猶太人又開始相信它是神賜給人類的。

於是他們又開始抄寫複製、爭辯該怎麼解讀,在兩三百年之後又出現一本解讀《米示拿》的《塔木德》。

就這樣,人類想靠「宗教經典」這種資訊技術,來避開會犯錯的凡人機制,終究成了永遠無法實現的夢想。

在每一次的循環中,能夠解讀經典的拉比們,權力則是有增無減。

所以「相信這本絕對正確的經典」的意圖,最後變成了「相信解讀這本經典的人們」。

作者也提到,在拉比們對《希伯來聖經》爭論不休時,就有一群人不信拉比那一套了,這群異議份子就是基督徒。

基督宗教在西元一世紀出現時,還不是一個統一的宗教,而是有許多不同的猶太運動。

這些運動唯一的共識,就是認為耶穌基督才對耶和華的話擁有最終的權威,而不是猶太拉比。

這個運動到西元二、三世紀的時候越演越烈。

當時各個門派的基督徒對〈創世記〉和〈以賽亞書〉等提出了全然不同的解讀,也各自提出了神的許多新訊息。

基督徒們寫下了愈來愈多的福音書、書信、預言、比喻、禱文和其他經文,對於神諭都有不同解讀。

信徒們也就越來越亂,不知道該怎麼讀什麼好。

於是在猶太拉比產生了《米示拿》與《塔木德》這兩本經典的同一段時期,基督宗教的神父、牧師、主教和神學家之間的辯論,則產生了《新約》。

《新約》真正的創作者不是二十七卷經文的作者,而是那些選出這二十七卷經文的主教們。

是他們決定信徒該讀哪些東西的。

而這也造就了一個全新且強大的人類機構制度──教會。

同樣的,權威又回到了容易犯錯的人的身上,後來的宗教改革也總是得到同樣的結果。

各個教派都成立了自己的教會機構,並賦予這些機構解讀文本、迫害異端的權力。

然後隨著印刷術的發明,這些經典終於可以大量無誤的被散播了,於是《新約》成了史上最暢銷的書籍。

但這個新技術也引發了另一個沒有人預料到的災難。

資訊網路出錯的案例:獵巫風暴

資訊網路出錯的案例:獵巫風暴

圖片來源:ProSocial World

在資訊網路史上,通常認為歐洲的印刷革命是一個勝利時刻,因為資訊能比過去更自由快速的交流,這才引發了後來的科學革命。

但哈拉瑞指出,印刷術除了能夠快速傳播科學事實以外,還能傳播各式各樣的宗教幻想和假新聞。

其中最惡名昭彰的,就是引發歐洲獵巫風暴的陰謀論。

在西元 1400 年左右,人們雖然害怕女巫,但覺得她們就是會用魔法的犯罪者而已,不算太在意。

但後來卻漸漸出現了一套理論,這些女巫其實是由撒旦領導的全球性組織,目的是要摧毀人類社會。

她們會在夜間舉行盛大的惡魔集會,崇拜撒旦、殺害兒童、啃食人肉,還會施展巫術散播疾病和災難。

這些沒有根據的荒謬想法,天主教會一開始並不採信。

這在 1485 年發生了轉變。

當時一位精神狀況可能有問題,還帶著嚴重厭女情節的修士 Heinrich Kramer,在展開一場獵巫行動後被當地的教會放逐。

他為了反擊,編纂出版了《女巫之槌》,這是一本如何找出並且殺害女巫的 DIY 手冊,內容都是他自己充滿仇恨的想像。

舉個例子,書中足足用了一整章,來談女巫是怎麼偷走男性陰莖的。

他說某人發現自己的老二不見了之後,哀求一位有名的女巫把小老弟還給他。

這個女巫就大發慈悲,要這個人爬上一棵樹,說樹上的巢裡有好幾隻,他可以挑自己喜歡的那隻。

當然這個人就挑了一隻最大的,女巫卻說:「這隻不行,那可是本堂神父的。」

在印刷術的幫助下,這本鬼話連篇的書就這樣席捲了歐洲。

它越來越紅之後還出現了許多誇張的山寨版,附上生動的插圖以及荒謬的統計數字。

這是人類社會第一次有陰謀論藉由新的資訊科技快速散播,而人類並不知道要怎麼因應。

教會一開始是抵制這本著作的,但是隨著它越來越受歡迎,獵巫的行動越來越多,Kramer 的名氣越來越大,這些故事聽起來也越來越像真的。

後來不只一般民眾,就連教會也相信了他的鬼話,還任命他為教皇代表,更成了宗教裁判官。

於是這些資訊最終引發了大規模的歇斯底里,在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導致將近五萬名無辜的人受到慘無人道的酷刑以及處決。

其中最小的受害者甚至只有五歲,還有小孩在受到酷刑後忍受不了指控自己媽媽,害他全家都被殺掉。

有些人甚至為了報復或得到好處,無端指控受害者使用巫術,而被告往往禁不起酷刑而招了。

遭到處決後,死者的財產就由原告、劊子手與裁判官來瓜分。

在這過程中當然也有很多人覺得這件事很不對勁,但他們也不敢站出來說什麼,因為下場可能就是它們自己也會被指控為巫師。

於是《女巫之槌》的虛假資訊,藉由印刷術這個資訊網路的新技術,在人類社會形成了一個主體間的新現實,進而造成了一場大浩劫。

今天的分享就先到這裡,希望有幫助你對這本相當硬的書有更多的了解。

「獵巫風暴」這種因為新的資訊技術的出現,導致舊有的資訊網路出錯所造成的災難,在人類歷史上也是一再發生,而且越來越嚴重。

下一篇文章我會繼續分享作者對民主以及極權制度的拆解,以及資訊網路是怎麼在這兩種政治制度下發揮力量的。

超級精彩,千萬不要錯過。

如果你喜歡這樣的內容,希望支持我們繼續做下去,真的,訂閱按讚留言是幫助我們 YouTube 頻道最簡單的方法。

也推薦你訂閱我的電子報,張修修的自由之路

我每個禮拜都會分享我在通往自由,這條偉大航道上的探索和學習,網址是 shosho.tw/free

忙到懷疑人生的一周,以及我閱讀《重啟人生》這本書的反思

你上個禮拜好嗎?

我……是深深地感到,我真的已經過了那種用體力和意志力拚搏的年紀了😅

周一到周三先是把《如何成名》這集影片趕工上架(很用心做的但出乎意料少人看嗚嗚),週四早上先用肉身把三十公斤以上的燈、腳架等器材搬到重慶南路的新錄音室。

接著我跑步+捷運+Youbike 移動到內湖好市多附近,談一個我很期待的合作,還抽了六管血,接下來再用一樣的方式回到錄音室。

此時 IKEA 買的家具剛好運到,我為了省錢只請師傅組裝沙發和桌子,自己把椅子、層架等家具拆開後,用裡面附的工具一個一個組起來,鎖螺絲轉到手抽筋🤣

接著把麥克風架、麥克風安裝完成,試音完畢後,再騎 Youbike 到師大附近,和知識衛星的夥伴以及星期五要訪問的老師對焦。

聊到晚上七點多,發現自己連話都講不太清楚了,才想起來我午餐忘記吃,早上只吃了一個三明治和一杯熱拿鐵,回到家請老婆趕緊煮了包辛拉麵給我吃。

週五早上處理一些工作,下午錄音到四點半,然後各用半小時開了兩個商業合作的會議,其中一個還是從越南打過來的,竟然要講英文!(和聯絡窗口都是用中文溝通的)

我的腦力已經連話都講不清楚了啊啊啊!回到家後只剩半條命,但還沒完,隔天研究所上課要交的作業我都還沒動……

週六一早起床,騎 Youbike 到師大,上課到晚上十點,然後禮拜天上午也是一樣行程,回來吃完午餐後,我已經虛脫,換老婆帶女兒去上街舞課,我則是躺在床上昏迷到剛剛,然後開始寫本周的電子報。

分享這種感覺令人喘不過氣來的緊湊生活,不是要炫耀自己,把過勞當作勳章(這是我一直反對的),
是要提醒自己:

身為剛做出成績的創業者,很容易會被忽然湧入的機會說太多 “Yes”,但我真的要徹底執行的是更嚴格的 “Hell yeah or no”,將時間和精力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不是因為辦不到(我星期六整天的上課腦袋都相當清楚,多虧平常有運動),而是我應該更加利用我的「晶體智力」,而不只單靠「流體智力」了。

這是我今天想要分享一本我很喜歡的書,Arthur Brooks 的 “From Strength to Strength”,中文翻作《重啟人生》提出來的觀念。

我的頻道觀眾在 35-44 歲這個年齡層的比例最高,佔了 35.7% 之多,大多都是在社會拚搏了一段時間的社會中堅分子。

收到許多電子報訂閱戶的來信,有的人是高階主管,有的人離開了公司正在創業中,有些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巨大。

但大多數人到了這個年紀,一定都曾經在某個夜深人靜的時候問自己一個問題:「這是我要的人生嗎?」

但隔天就又被忙碌的工作追著跑,想想房貸還有十幾年才還完,這個念頭就又被壓了下來。

之前介紹的《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以及這本《重啟人生》,都可以給我們一些不同的想法。

傳奇哈佛教授的故事

Arthur Brooks 從小就立志成為世界頂尖的法國號演奏家,19 歲就加入室內樂團,開始職業樂手的生涯,走遍美國 50 州和 15 個國家,還出過唱片。

照他原本的計畫,他要在 30 歲前進入頂尖交響樂團,然後成為享譽國際的獨奏家。

結果他在 20 歲出頭的時候演奏技巧卻開始退步。他更拼命的練習,並且向名師求教,但演奏水準卻不進反退,一直沒辦法恢復之前的水準。

他的音樂生涯才剛起步,不知道為什麼就要走到盡頭了。最糟的一刻,是他終於登上紐約的卡內基大廳,當他正準備介紹曲目時,突然一個踉蹌,從台上摔進觀眾席。

儘管如此,他還是不願意放棄音樂夢。他 25 歲加入巴塞隆納室內交響樂團,並且在佛羅里達一所小型音樂學校找到教職。

但他的演奏技巧還是沒有起色,最後在 31 歲時不得不承認,自己的音樂生涯就此結束了。

為了維持生計,他決定追隨家族的腳步,進入學術界。他透過遠距教學,取得經濟學學士和碩士學位,並在 31 歲時開始攻讀博士學位。

之後他從喬治亞州立大學展開他的學術生涯,擔任公共行政與經濟學的助理教授。從 2001 年到 2008 年,他在雪城大學任教,並於 2006 年晉升為正教授。

2009 那年他 45 歲,他進了美國企業研究所(AEI),擔任第 11 任總裁,感覺一切都超級順利。但他在 48 歲那年,所謂的「中年危機」發生了。

中年危機也可以是轉機

那是 2012 的年夏天,當時他剛過完生日,事業如日中天。AEI 是華盛頓特區一家聲譽卓著的智庫,他也出版過幾本暢銷書、演講總是座無虛席,還在《紐約時報》開了專欄。

他找出 40 歲生日時寫下的願望清單,他當時真的很確定,如果能達成那些事,這輩子就會死而無憾。

現在這些目標他全都達標、甚至是超越了,但他沒有感到特別的滿足或幸福,甚至覺得很不快樂。

如果那些成就是每天苦幹 12 小時、一星期工作 7 天換來的,到了某個時間點,這些進展一定會慢下來,甚至歸零,到時他要如何自處?說不定,這已經是他人生的巔峰了?

他在過去九年研讀了歷史上一流人士的人生故事,也四處拜訪追求卓越的成功人士,訪問了數百位領導人,從州長到五金行老闆都有。

結果他發現,那些人生勝利組,其實私底下都很痛苦,而且幾乎毫無例外。

他把這個現象稱為「奮鬥者的詛咒」。那些表現傑出的人,最後會發現自己陷入令人恐懼又無法避免的衰退,做得更多、成就更少,生活裡也欠缺美滿的人際關係。

他要在自己走到那部田地前先做些改變,希望能在進入人生下半場時,不僅不會感到失望,甚至過得比上半場更快樂,也更有意義。

而這本書就是他的探索和實踐。

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

書中的核心,就是將他引用心理學家卡泰爾在 1971 年出版的《能力》(Abilities: Their Structure, Growth, and Action)一書中,假設人類同時具備的兩種智力。

第一種是「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卡泰爾定義成邏輯推理、彈性思考與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也就是所謂的原始聰明。

卡泰爾觀察到一般人的流體智力最高峰,出現在相當早期的成年階段,接著在30至40歲就急速下滑。

所以年輕人天生就是最優秀的創新者,能夠帶來新鮮的點子,幾乎所有勤奮的成功人士,在職涯初期都是仰賴這種智力。

而「晶體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就是運用過去累積的知識庫存的能力,一般會隨著年紀增長一路攀升,要到人生非常晚期才會下降,甚至完全不會衰退。

作者認為第一人生要運用的是「流體智力」,當步入中年後,察覺到流體智力開始衰退時,就要果斷跳上以發揮「晶體智力」為主的第二人生。

這兩種智力的消長如下圖所示:

3.jpg

我自認我的流體智力還沒達到顛峰,而晶體智力也正逐漸成形中。根據我的預期,五十歲大概會是一個轉捩點。

可能到時候我的快樂事業建立起來了,不用我太多的介入就能穩定運行,我一定會毫無眷戀的跳上第二人生。

我很喜歡作者對第二生人要做的事情的總結:從愛出發、建立連結、分享智慧

而我現在要做的,就是細心呵護我的身心靈健康,讓我的兩種智慧都能同時穩定增長,不會落到倦怠、過勞的地步,並且同時兼顧到人生各個重要領域,照顧好家人,持續貢獻社會。

我週五訪問的那位老師,就是在第一人生的高峰時,漂亮的跳上第二人生上升曲線的典範。我們聊得超開心,Podcast 預計在下周上線,相信你一定會喜歡。


本周的分享就到這邊,如果你覺得這樣的內容有幫助,能請你幫忙分享給親人或朋友,請他們訂閱我的電子報嗎?我會相當感激的!

網址是: https://shosho.tw/free

我們下周見!

Love and care,
Shos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