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All Posts By

Mad

🧠不正常人類研究所 EP76|郝明義:大塊文化董事長,修修心目中的白鬍子船長,寫給台灣的一封家書:《臺灣的未來在海洋》

Episode 76

郝明義:大塊文化董事長,修修心目中的白鬍子船長,寫給台灣的一封家書:《臺灣的未來在海洋》

在郝明義先生眼中,二〇二四年是另一個新變動時代的開始。

透過他最新的著作,他希望能和讀者一起「穿透選舉的迷霧,看清房間裡的大象,接受海洋的啟示」。

 

大家都知道我很愛《海賊王》,常把自己比作魯夫。

而今天來到《不正常人類研究所》的來賓,就是我心目中的白鬍子,我的偶像船長,郝明義先生。

在韓國釜山市出生,籍貫山東牟平縣的郝明義先生,十八歲才第一次來台灣,但早在那之前,就已經將這片土地視為他的家鄉。

這集節目郝先生和我們分享他的成長經歷,講他如何走入自己曾經排斥的出版業,並且將它發揚光大。

我會和他談創意、談閱讀、談生命,以及他 2023 年才剛推出的新書,《臺灣的未來在海洋:探索新時代的挑戰與希望》

韓國冬日:郝明義先生的童年記憶

郝先生回顧韓國的童年,分享他在小三時因為要交日記,找到了自己對於寫作的樂趣。

在同學或許視為麻煩的作業裡頭,郝先生發現了表達自己想法的管道,這項技能日後也成為他開啟人生各大篇章的關鍵。

理性與感性兼具的郝先生,認為自己自幼對於三角幾何的熱愛,奠基了前者推理邏輯的訓練;

而兒時對於武俠小說的痴迷,則孕育了後者,深植骨子裡的浪漫。

他對於兩者之間的掌握如魚得水,讓他之後的著作讀來不只資訊豐富,更是趣味滿滿,且情感深厚。

而可能是自小就在韓國聽聞台灣「自由中國」的名號,對於這塊土地有一種無以言說的嚮往。

身為華僑的郝明義先生,在準備大學的時候,便毅然決然決定隻身到台灣求學,踏上人生第一場冒險。

「台灣確實如我所盼,也超出我期盼的一切,承載了我,豐富了我。台灣是個美好之地。我也一直希望自己有所回報。」

-郝明義

回到台灣,陌生又親近的家鄉

患有小兒麻痺的郝明義先生行動不便,但當初選擇來台灣時,也沒認真想過這個問題可能會帶來的不便或阻礙。

郝先生說或許這是由於一種天真傻氣,又或許是一種「船到橋頭自然直」的信念。

後來除了「上廁所」這個難題之外,也沒遇到什麼大困難。

講到上廁所這件事,郝先生說五十年前的台灣,坐式馬桶並不普遍,而蹲式馬桶對他來說使用上又極為不便。

他笑說剛開始因為害怕需要上廁所,甚至不敢吃東西。

回想這段過去,郝先生是用「趣事」的方式和我們歡笑地分享,但想必是行動自如的我們無法完全理解的、每日都要克服的艱難挑戰。

不過我想,也是郝明義先生這種樂觀快活的心態,還有越挫越勇的韌性,才讓他無論面對多麼洶湧險惡的海洋,都會無所畏懼地登船出海。

天生樂觀堅強的郝明義先生從漂流四海到構築自己的船

自台大商學院畢業之後,郝明義先生開始跑單賣毛毯,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地的各處打滾。

後來他因緣際會轉做翻譯與編輯,帶著年少即有,始終如一的衝勁與傻勁,認真、拼命且踏實地走每一步。

他沒有真正思考過自己想做什麼,就這樣誤打誤撞地,在出版業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郝明義先生說,他是一直到四十歲才意識到原來自己就是要做出版。

或許有人聽來覺得有點晚,但事實上,比孔子所說的早了十年。

郝先生四十不只不惑,還知了天命。

創立大塊文化之後,郝先生出版了無數好作,包括法國雜誌編輯的動人傳記《潛水鐘與蝴蝶》、全球暢銷的《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還有幾米的諸多繪本,讓他成為如今家喻戶曉的知名畫家。

同時郝先生自己也持續不懈地創作,陸續出版《工作 DNA》、《故事》、《大航海時刻》等書,以及今天在節目中特別討論到的,《臺灣的未來在海洋》。

獻給台灣的家書

善做比喻的郝先生,將台灣的政治亂象比作「迷霧」;

對岸對我國的資訊認知戰比作「煙霧」;

我國年輕人現今面對的難題比作「大象」;

而台灣得以突破重圍的未來方向,比作「海洋」。

郝明義先生說,朋友稱他前一本著作,《大航海時刻》,為他獻給台灣的情書。

而他認為,若是這樣比方的話,這一本新作,《臺灣的未來在海洋》,就是他給台灣的家書。

推薦大家都去閱讀這本家書,相信你也會認同。

最後,我問郝先生在世界似乎愈加混亂的今天,我們如何保有一顆平靜的心。

他的回答很簡單:工作、信仰、打坐。

聽完這集他和我分享的人生故事,我想「工作」即是努力做我們所能做,不用把野心放得太大,而反而什麼都不做;

「信仰」可以是宗教寄託,也可以是單純的信念、做人的原則、處事的方針,例如誠信與勇氣;

而「打坐」這個小習慣,則是透過每日的實踐,幫助自己的心靈,在看似搖擺不定的汪洋之中,找到適意自處的韻律。

這場與偶像船長的對話,真的幫助我這個魯夫找到許多答案,以及繼續往前的動力。

真心推薦大家去聽完整的訪談,和我們一同朝大海邁進。

最後,談到台灣的未來,想必大家和我一樣,不免會想到始終不定的兩岸關係。

針對這方面的不安,歡迎大家去聽我之前訪問《我們如何守住台灣》的作者謝宇程的節目,相信也會幫助大家找到更踏實的方向。

以下平台可收聽收看

相關集數

🧠不正常人類研究所 EP75|田鴻魁:人稱最速主播「魁哥」,中年失業後,用跑步讓自己的身心變強大,展開人生無限可能的下半場

Episode 75

田鴻魁:人稱最速主播「魁哥」,中年失業後,用跑步讓自己的身心變強大,展開人生無限可能的下半場

大家是否心中總有一個夢想,卻遲遲不敢實際去追尋?是否常常覺得有些目標現在開始為時已晚,倒不如直接放棄,或是讓它隨風而去?聽完這集節目邀請到的不正常人類的人生故事,相信大家都會發現:生命或許短暫,但是可能無限,追夢永遠可以從今天開始。

今天邀請到的來賓,是 podcast 節目《跑步不要聽》的共同主持人,聲音超有磁性、能量無比正向的,最速主播田鴻魁,魁哥!

魁哥的經歷真的超級勵志,從人生可以說是一路順遂,到了中年突然來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一個獨一無二的「中年危機」。

不過魁哥並沒有因此而一蹶不振,反而是愈挫愈勇,在逆境之中找到了嶄新的生命。

這集節目就是請魁哥來現身說法,分享他這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保證大家聽完熱血沸騰!

王牌主播田鴻魁的養成之路

魁哥說自己是個幸運的人,一輩子都做著自己喜歡的事。

大學時就讀外文系的他,其實已經確認了自己對於體育的熱愛,而自小參與合唱,也讓他認識自己在聲音工作上的天份。

畢業之後,魁哥決心朝傳播的領域發展。

原先他找到廣播節目的工作,看電影寫評論,但發覺這樣的生活對於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來說真的太爽,不會是個好的未來發展,於是逼迫自己要離開舒適圈。

魁哥想要轉往電視,在自己喜愛的體育領域做主播,但認知自己經驗不足,於是先從社會新聞開始做起,讓自己熟悉不同媒介的工作環境,累積歷練。

而機會總是給準備好的人,魁哥這樣做了幾年之後,有體育職缺出現時,他就得以抓緊機會,得到了夢寐以求的職位。

從這段成長之路我發現,魁哥是個相當清楚自己優勢以及不足的人。

更重要的是,魁哥會對症下藥,用聰明的努力補足自己的短處,讓自己成為夢想的不二人選。

或許這就是「成功」的秘訣,不是天天苦於追求那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全神專注於讓自己變強。

就是這樣,在時機對的時刻,夢想會主動來到你身旁。

2020 年最大的體悟:與其尋尋覓覓找靠山,不如每天鍛鍊自己,做別人的依靠。謝謝再見,未來的我將會更強大。」

-最速主播 田鴻魁

接二連三的打擊,開啟全新篇章

先後在 ESPN 與 FOX 任職,田鴻魁,「魁哥」成為被觀眾熟悉、受業界肯定的專業主播。

不過這長期以來,雖然充滿挑戰,但可說是一帆風順的人生,在全球的生活被疫情中斷的前一年,也接二連三為魁哥帶來了重大的打擊。

首先從小一起唱歌長大的指揮好友突然辭世,再來一起播報多年的好友喇叭潘忠韋得了血癌,都讓魁哥面對生死的問題。

最後是魁哥自己獲知健康上的警訊,與肺癌擦身而過,更讓他深刻體會生命的短暫。

他開始思考如果自己只剩三個月可以活,最想做的事情究竟是什麼。

在醫生的建議之下,魁哥開始跑步的習慣,想不到漸漸跑出心得。

他發覺自己從跑步當中得到的不只是身體上的健康,還有心靈上的鍛鍊與成長。

於是想把跑步帶給他的一切分享出去,萌生了做自己的節目,《跑步不要聽》的念頭。

而就在他與朋友亞當和象總,開始經營 podcast 節目一個月,又來了第二波危機:FOX 的大規模裁員。

沒有續約的魁哥,因而突然面臨中年失業的現實。

但對於魁哥來說,這個危機絕對是他期待的轉機。

他笑說這件事讓他更徹底地跌到谷底,而他喜歡那種感覺。

(果然是個不正常人類⋯⋯)

魁哥說,跑步帶給了他全新的視野與想法。

那時他告訴自己說:做自己的節目,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而跑完初馬的他知道,自己在馬場上不能靠別人,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

跑步也讓他知道,他可以過很簡單的生活,只需要香蕉很水,就能夠存活下來。

在那一年他體悟到,人只要活在這個世界上,怎麼樣都能夠走下去

勵志熱血的人生下半場

田鴻魁

圖片來源:運動視界

在訪談中,魁哥和我分享了 2019 年美國職棒的世界大賽,他一生都無法忘懷。

那年是華盛頓國民隊對戰休士頓太空人隊爭奪第一。

開季時,國民隊是支 19 勝 33 敗的球隊,所有人都認為他們進入季後賽的機率不到 1%。

但最後他們卻在全客場獲得四勝,拿下世界大賽的冠軍。

對魁哥來說,這場奇蹟一般的逆轉勝,冥冥之中給了他無數的啟示。

當時播報的收尾他告訴觀眾:如果你正在經歷人生低潮,覺得沒有希望的時候,想想 2019 年的華盛頓國民隊,這是多麼令人振奮的啟發!

只要你堅持下去,真的沒有什麼事是不可能。

魁哥萬萬沒想到,當初那席話,原來也是說給自己聽的。

而現在,魁哥自己也成了如 2019 年華盛頓國民隊一般的勵志故事。

魁哥說:「人生沒有奇蹟,只有累積。」

我想聽完魁哥的分享,就會知道這並不是個空泛的呼喊,而是活生生的真實證明。

如今魁哥和象總的《跑步不要聽》已經突破了一百七十三集,每週持續更新。

裡頭魁哥他們分享自己和朋友,透過跑步所領悟的人生大小事。

我想起魁哥 2020 年曾經說過自己會變得更強大。

我問他:「你心目中的「強大」是什麼?」

他說,或許有人會認為是財富、是地位、是權勢。

但現在,他認為真正的強大,是勇於去做自己過去不敢做的事

魁哥說,現在的他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還要勇敢,什麼都願意去嘗試。

而他知道,因為抱有這樣的心態,自己也只會變得更加強大。

跟魁哥聊天,就像被注入滿滿的勇氣與力量。

如同《跑步不要聽》的座右銘所說:

「跑步不難,難的是穿上跑鞋離開家門的那一刻。

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你要開始才能變得厲害。

僅用這集節目,將田鴻魁「魁哥」的故事和信念送給大家。

歡迎你穿起跑鞋,踏出第一步,一起成為勇敢追夢的人。

關於離開舒適圈,我之後也有訪問要去挑戰 Oceans Seven 的勇者許汶而教練,真的相當熱血,也推薦給大家。

以下平台可收聽收看

相關集數

🧠不正常人類研究所 EP74|謝宇程:《我們如何守住台灣》作者,一個小老百姓要怎麼保護自己的家人、事業、以及財產

Episode 74

謝宇程:《我們如何守住台灣》作者,一個小老百姓要怎麼保護自己的家人、事業、以及財產

一般人覺得國家安全課題很遙遠,留給總統、國防部、國軍(甚至美國) 去煩惱就好了;

就算對時局焦慮,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無論是自保,或是守護家人、保衛台灣。

但事實上,台灣未來命運,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抵禦中共的侵略,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事,而且現在就要趕快做。

今天這篇文章,讓大家來看看我們如何守住台灣。

《我們如何守住台灣》

圖片來源:台灣安全守護報告 籌備處

今天邀請到的來賓,是《做自己的教育部長》與《人才自造者》的作者:謝宇程。

如果你是天下文化、聯合報鳴人堂,或是想想論壇的讀者,很可能也有閱讀過他的文章。

這集節目特別邀請他來為我們介紹他 2023 年的新書:《我們如何守住台灣》,這本「每個台灣人都需要的備戰參謀」。

面對兩岸逐漸緊張的局勢,戰爭的可能深深影響著我們未來的考量,這容易讓我們陷入過度的緊張和焦慮,或是選擇視危機而不見的這兩種極端。

然而身為父母的我們,總是想要為孩子做最好的安排,讓孩子能夠過上安全、健康、快樂的生活。

不過若是困在讓人淪於「不作為」的光譜兩端,要做任何規劃都是不切實際的。

宇程這本《我們如何守住台灣》,就是為了協助我們在這光譜上找到立身之處,為自己所愛的親友和國土,做出正確且有效的行動與規劃。

不是老師,而是最好的學生

同時擁有父親、兒子、丈夫,和事業主等多重身份的宇程,為了幫自己的孩子、父母、資產,以及事業做出最好的打算,決定更加深入了解現況。

於是宇程訪問了各方,包括中共、軍事、保險,與移民相關事宜,一共 14 位的專家學者來擔任「老師」。

宇程向他們學習如何做出最全面且徹底的探討,破解許多流傳已久的迷思,讓我們對台灣的處境有清晰且客觀的理解。

他稱自己為「最認真的學生」,將自己從老師身上學到的知識吸收、消化之後成書,撰寫《我們如何守住台灣》分享給大家。

他當然也學以致用,與太太「主管」共同計畫當前的最佳策略,讓兒子小逗點能夠自由自在地,在沒有恐懼的社會中成長茁壯。

台灣命運四結局,走向哪條由我們決定

書中,宇程分析專家學者的說法之後,為台灣推斷出四種可能。

他也讓我們了解,會走上哪條,雖然有我們無法控制的因素,但最終的選擇權仍舊操之在我們每一個台灣人的手上:

可能一:慘敗失守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丁樹範為我們解釋,若中共選擇開戰,表示他們已下定決心不顧後果,若成功武力奪取台灣之後,必定高壓統治。

可能二:不戰獻頭

這是中共最期望的結局,所謂的「和平統一」。

意即台灣政府以自願且主動的方式,與中共達成協議,將台灣直接交予中共當權,任其宰割。

可能三:成功守禦

若台灣擁有一致團結的備戰共識,並且做出積極且正確作為,面對中共的攻擊,會有辦法抵禦中共、爭取勝利、守住台灣。

四:阻戰勝守

這是台灣最理想的狀況,亦是我們正在走的道路,即是「維持現狀」,直到中共崩解或被推翻。

然而必須切記,維持現狀並非不作為,而是用實質的策略讓台灣變得更加強壯、堅不可破,讓中共不敢動手。

「我們可以沒有錢、沒有瓦斯、沒有熱水與電力,但是不能沒有自由。

我們將克服一切,堅忍存活、迎來勝利。」

-烏克蘭總統 澤倫斯基

備戰就是在挑釁中共?

看完上面的四種結局,可以看到後面兩項「成功守禦」和「阻戰勝守」對我們而言是唯二可以接受的未來。

而能夠走向這兩種可能的方式,就是「積極備戰」

然而,一聽到「備戰」二字,有很多人的聲音就會出現,說這樣的行為不外乎就是在「挑釁中共」,增加他們想要攻打我們的意願。

對此,宇程給出了簡潔扼要的回答,也在《我們如何守住台灣》當中有更詳細的解析。

他說:我們必須先認清中共是什麼樣的鄰居。

究竟他是一隻愛好和平的大象,我們在沒有刺激他的情況下,可以與他互相照應,還可以順利與他國交友;

還是一個惡霸與強盜,不但阻止我們和其他國家建立關係,還一天到晚威脅要奪取我們的家園,還為此宣示將不擇手段地達成?

中共究竟是兩者之中哪一個,看看新疆、看看西藏、看看香港,答案應該呼之欲出。

台灣沒有人希望戰爭發生,我們只想要和家人平安地生活,讓事業能夠順利地發展。

備戰絕對不等於好戰,恰恰相反——唯有透過積極備戰,讓中共知難而退,才能確保不會有戰爭的發生

正確且積極的備戰,有哪四大重點?

宇程也在《我們如何守住台灣》裡頭,為我們推斷了中共要攻打台灣可能會有的步驟,並且依此理出正確備戰的四大方針:

方針一:守空域

握有絕對的制空權,防止中共轟炸與砲兵的威脅,並且加強我國的雷達防護,讓我們的「眼」可以清楚掌握戰爭資訊。

方針二:擊渡海

中共要攻打台灣,必定要過台灣海峽。

因此我們必須加強我國的指揮中樞、反艦導彈、守岸部隊等應對能力及精準度,阻斷中共的攻勢。

方針三:抗登陸

我國需要增強守護灘岸的能力,如此一來,若不幸中共渡海,我國仍有強而有力的組織抗戰策略,成功將中共擊退。

方針四:聯盟友

加強我國自身能力之外,也應多與其他國家建立盟友關係。

由於我國在體量上處於劣勢,台灣更應強調自己在地理、科技,與國際情勢上的優勢。

要知道,我們比自己想像中重要。

我們如何守住台灣?

台灣有沒有積極的作戰方針,確是政府才能夠做出的抉擇,那我們小老百姓可以做什麼?

身為公民的我們,人手一票,且票票等值,我們可以選擇有完善備戰計劃的候選人,利用選票讓他們上位之後,能夠妥善執行。

同樣地,我們也可以透過表達自己的意見,讓民意代表知道「正確備戰」是我們關切的議題,讓他們有效地去監督政府是否確實有落實與達成。

我們也可以去參加相關的課程,讓自己有更多相關的資訊與準備,例如曹興誠的黑熊學院,以及吳怡農的「壯闊台灣」後盾計畫課程。

除此之外,企業與民間團體也可以成為「守望人」,運用現有資源,觀察兩岸關係的動靜。

媒體單位亦可以針對關鍵重點,邀請學術研究機構做專業解讀評論,讓大眾更容易理解現況,做出精準且合適的判斷。

我真的非常高興能夠與同為人父的宇程對談。

無論是在家庭或事業上,我們都有不少類似的擔憂和不安,但是我相信透過《我們如何守住台灣》這本書,以及我們這樣的對話,都能夠幫助我們更進一步走向正確的道路。

我想這也是我決定做這集節目的初衷,我希望能夠在守住台灣的任務中,盡自己的一小份心力。

而針對守護台灣的議題,我另外也訪問了我是為生命中的船長:郝明義先生

他和我分享他的新書,《臺灣的未來在海洋》,也相當精彩,非常推薦大家也去聽聽那集節目。

如果你也認同這條道路,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一起成為備戰守望人。

以下平台可收聽收看

相關集數

4 個科學認證的必備新年目標,讓 2024 成為人生最棒的一年!

4 個科學認證的必備新年目標,讓 2024 成為人生最棒的一年!

把這 4 大支柱顧好,其他大大小小的夢想都能順利完成!

又來到新的一年啦!祝你新年快樂!

不知道你去年跨年夜有沒有衝跨年晚會?

還是像我一樣看完電視的 101 噴發之後就早早躺平了(老了嗚)。

不管去年你過得怎樣,還是要給自己一個大大的嘉許喔!

我們都常常習慣看到自己沒做到的事情,而忽略了自己其實已經很努力,也完成很多成就了。

真的!現在就先暫停一下,想 3 個出來再繼續看下去。

想不出來?沒關係。

這篇文章,我要綜合過去一年的研究心得,來分享我自己「新年新希望」一定會加進去的 4 大必備新年目標及其達成計畫,讓你明年的這個時候,能夠完成大大小小的夢想,衷心為自己感到驕傲!

又到了這年度盛事:制定新年新希望的這一天啦!

不知道你去年的執行率是如何呢?

說來慚愧,我去年又是個超級混亂的一年。

先是從 Intel 離職,再度從一艘大船跳到海裡,自己開著一艘小船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航行。

而且前方沒有一條確定的航道,只能用「紀錄指針」來決定下一個目的地,超級刺激的。

(尾田老師真的神,創業真的就好像在新世界航行。)

所以我制定的有關工作上的計畫整個亂掉,一直在變動。

但我要嘉許自己的是,家庭、社交、和健康都有顧到:

像是定期安排家庭旅行,我終於在疫情之後第一次帶著老婆女兒出國;

我也主動去拜訪好朋友,進行有品質的社交;

在健康方面,我也維持了平均每周 4 次以上,每次 45~60 分鐘的 zone 2 訓練;

而我的平均睡眠時間也達到了 7 小時 20 分,睡眠品質平均也有 80,身心狀況維持得都還算不錯。

喔對,還有頻道的訂閱也順利破十萬了!所以我給自己打個 80 分吧!

我有預感今年一定會變得超級忙,所以一定要有非常縝密的計畫,才不會讓計畫落空,甚至連身心健康也賠了上去。

我也終於知道為什麼以前的目標達成率這麼差了,是因為我沒有把以下 4 件事情變成預設的新年目標。

接下來我會把這一年多的體悟分享給大家。

4 大新年目標:夢想成真的關鍵

第一:數位斷捨離計畫

第一:數位斷捨離計畫最近我聽到我最推崇的生產力大師,Cal Newport 在節目上回答一位聽眾的問題。

那位聽眾問到:「他現在 30 歲,感覺人生卡住了要怎麼辦?」

Cal Newport 是大學教授嘛,所以他看過太多類似的例子。

他說他給這些被困住的年輕人一律的答案,就是「重新和科技建立一個健康的關係。」

這些科技包括你的手機、電視、和社群媒體等。

他說這些科技公司實在太厲害了,他們會用盡辦法去欺騙我們的大腦,讓我們以為這些科技可以滿足身為人類最基本的需求。

但事實上並沒有。

社群媒體會讓你以為你有在和人產生連結,但事實上那都是極淺薄的「連線」;

許多平台也會讓你以為自己好像獲得了很多資訊,學到了很多知識,但絕大部分都是知識含量不高的雜訊,更多的是廣告和詐騙;

電子遊戲會讓你以為自己過關斬將,好像達成了很多成就⋯⋯但事實上你什麼都沒完成。

所以好逸惡勞的人類,就會傾向於坐在家裡的沙發,使用著這些科技,以為我們的基本需求被滿足了,但其實上並沒有。

而我們的原始大腦得不到滿足,就會越來越焦慮。

更別提這些平台會引發人類底層的一些負面行為,像是忌妒、仇恨、從眾等等。

於是我們會不斷追求這些短期的多巴胺刺激,最終形成惡性循環,無法自拔。

所以第一個新年目標,就是先打破這個惡性循環。

「數位斷捨離」這件事情,我去年自己執行過、我老婆執行過,還有一位我很佩服的從事 NGO 的朋友也跟著執行了。

他本來已經很少用臉書和 IG 了,但他說在完全停止使用一段時間後,還是覺得自己的精神狀態和之前判若雲泥。

強烈建議大家,在做所有計畫之前,先讓自己被綁架的大腦能夠重開機,我們才能清楚看到自己的願景是什麼。

其中包括你想要在哪裡過什麼樣的生活,以及這輩子的的志業。

我目前的計畫是一年安排一次數位斷捨離,時間就是在農曆假期加上前後各十天。

這讓自己除了能和家人好好相處以外,也可以再好好思考自己的人生願景。

這個願景有改變嗎?自己有沒有離它更近一點了?

今年能夠做什麼事情,來讓這些願景更清晰呢?

自己在工作和志業上的規劃和計畫是什麼,要學習什麼東西?

要賺多少錢?完成什麼目標?以及細部的執行計畫和檢測點是什麼?

詳細的「數位斷捨離」和「設定目標」的步驟,大家可以去看看我先前的文章。

第二:身心健康計畫

第二:身心健康計畫我這幾年最深刻的體驗,就是實實在在地體會到人生三大支柱的重要性,以及做年度計劃時,要怎麼安排時間給這三大支柱。

這三大支柱除了前面講的「工作和志業」, 還有「身心靈的健康」,以及「家人和朋友」。

這三大支柱缺一不可。

而我在設定新年目標,以及做相關計畫時,也一定會按照重要性來分配時間,要不然時間一定會很容易被工作給吃掉。

就好像在玻璃罐裡面裝砂石,最先裝進去的一定是比較大的石頭,那就是你的身心靈健康;

第二順位是中等的石頭,那會是你的家庭和朋友;

最後才是細小的砂石,那才是你的工作和志業。

身心靈健康毫無疑問是最重要的一個支柱,如果沒有它,人生要達成什麼遠大的願景都只是空談。

而身心靈健康最基本的三件事情,就是睡眠運動冥想

它們一定、必須、絕對要被安排在年度計畫裡面,而且完全不能妥協。

在睡眠方面,我今年會確保躺在床上的時間能夠到 8 小時,並且固定在晚上十點到早上六點。

我去年的平均上床時間是 11 點半左右,起床則是 7 點,所以我今年的目標是要整個提前一個小時。

在運動方面,去年我的運動時間是平均每天 29 分鐘,我今年會大幅增加到平均每天 45 分鐘。

我可能會一週練六天,作弊日休息,並且把重訓和游泳加進去。

去年我沒有把冥想時間記下來,但今年我會開始確實記錄,目標是每天 15 分鐘。

這樣算起來每天花在身心靈健康的時間,加上運動的準備、熱身、收操等等,只有區區 10 小時而已。

但是這 10 個小時,會成為你能不能完成人生願景的基石。

再強調一次,這個是絕對絕對絕對不能妥協的!

如果你同意的話,買個智慧型手錶或筆記本都好,把每天的數字記下來,我們明年來分享一下彼此的成果。

第三:家人朋友計畫

第三:家人朋友計畫之前我有很多篇文章都提到:我們人類與生俱來就是社交的動物。

我們必須經由自己的家庭、部落、以及和他人的合作,來讓自己能夠存活、甚至把基因傳下去。

我們在和家人或朋友聚會時,大腦會分泌血清素催產素等等能夠幫我們紓壓、感到幸福的神經調節物質。

對我們人類來說,社交活動是絕對必須的。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社交活動都可以有這個效果喔!

有兩本書我之後一定會好好跟大家分享,《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以及《關於大腦的七又二分之一堂課》

這兩本書的作者 Lisa Feldman Barrett 是位享譽國際的心理學家和腦神經科學家。

她在《關於大腦的七又二分之一堂課》裡面說過一句話,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對一個人類的腦神經系統最棒的東西,是另外一個人類,而最糟的事情,也是另外一個人類。

所以你要確保自己身邊的人,都是能夠讓你成為最好版本的自己的。」

不管有沒有血緣關係,你會覺得跟某些人在一起的時候,對方的一言一行都好像在對自己情緒勒索;

而和某些人相處時,總是能覺得被愛、被支持,想要跟那些人多相處一點。

同樣的,當我們去參加社交活動時,有一種是你參加完之後會心累到不想講話,感覺要大睡個三天三夜才能恢復;

另一種則是覺得有被充到滿滿的電,會很期待下一次的那種聚會。

對我這種 MBTI 測出來是 INFJ,內向指數 100% 的人來說,那種和客人應酬的場合,或者是參與者很多,但需要不斷打招呼介紹自己的場合,都會讓我去掉半條命。

而跟家人或者好朋友聚會,甚至是和志同道合的 Podcast 來賓對談,結束之後都會讓我感覺法喜充滿,有滿滿的動力繼續走下去。

所以我在做計畫時,會先分別那些人和聚會是能幫自己充電的,平均每個月安排一次。

而我每 2~3 個月也會帶老婆女兒出門走走散散心。

這些時間是僅次於身心靈健康的重要性,需要把時間先預留出來的。

而那些無謂的應酬或大拜拜,則是我會極力避免的,我寧願把時間拿來陪家人或睡覺看書都好。

第四:進化腦強化計畫

第四:進化腦強化計畫前面兩大支柱的計畫搞定之後,接下來就要擬定「進化腦」的強化計畫,增加我們的意志力。

這會讓我們制定的這些計畫有比較大的機率能持續執行下去。

我之前有寫過一篇文章,用腦神經科學解釋「意志力」的原理,以及歸納出一個「意志力公式」,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我這裡簡單複習一下:

講到意志力,大家腦子一定會浮現出一個經典的畫面,就是我們耳朵兩邊打架的天使和魔鬼。

請記得:天使和魔鬼都是真實存在的。

魔鬼就是我們大腦裡面比較原始的部份,我稱之為原始腦

這包括掌管恐懼的杏仁核,以及多巴胺獎勵回饋系統,還有產生戰與逃這種原始反應的交感神經系統。

原始腦是幫助我們老祖宗活到現在的關鍵。

而天使,就是我們熟知的前額葉皮質

這是我們人類大腦經過演化而來的一個區域,我稱之為進化腦

它掌管了我們理性、邏輯、做長遠計畫、控制情緒、保持專注的能力,它就是我們的意志力來源。

所以那些展現意志力、違反人性的行動,都是進化腦指揮我們去做的。

為什麼說是違反人性?

因為像是一大早起床去跑步、拒絕眼前的垃圾食物、存錢這些事情,如果你在原始世界做,那你的基因就很有可能沒辦法延續到現在。

因為一大早跑步會消耗你的體力,等一下可能就沒力氣去打獵,或者跑不贏別人,最後成為獅子的食物;

拒絕眼前的熱量,就會減少你在找不到食物的時候可以活下去的機率;

而原始人當然沒有存錢的概念,他們的眼前就只有一個計畫,就是活過今年的冬天!

以上我舉的 3 個違反原始人性的行為,就可以對應到三個分類:

  1. 逼自己做
  2. 抗拒誘惑
  3. 計畫未來

這些都是我們人類經過漫長演化之後,我們的進化腦所具備的能力。

近年來因為腦神經科學的日新月異,科學家更是找到了前額葉中的一個叫做 Anterior Mid-Cingulate Cortex,簡稱 aMCC 的地方。

它就是意志力的來源。

在這篇也是 Lisa Feldman Barrett 教授的實驗室發表的論文,就講到這個 aMCC 就是讓我們大腦能夠頑強地達成目標的區域。

aMCC 的活動程度,和各個領域的績效和成就存在正相關。

不只如此,肥胖、憂鬱、飲食失調等,都有可能是由於 aMCC 功能失常造成的。

那要怎樣才能練到這個地方呢?

其實很簡單,但也是有點違反人性:就是做自己比較少做、甚至沒做過、有挑戰性的事情

像是做中高強度的運動、學一個新樂器或語言、或是組織一場活動或演講等等。

這些事情都會啟動你的 aMCC,讓它能過活躍起來,評估自身的狀況,調動資源來完成這些任務。

而 aMCC 如果持續保持在很有活力的狀態,你其他的領域也會同樣受惠,能達到更高的成就。

以上就是我過去一年領悟的,今年必備 4 大新年目標,以及如何達成它們的計畫。

如果能讓它們常駐在自己的新年新計畫,那你的工作目標、財務目標、減肥目標等等,都會有比較高的成功率。

再幫大家複習一次:

  1. 數位斷捨離計畫
  2. 身心健康計畫,其中包括睡眠、運動、冥想
  3. 家人朋友計畫
  4. 進化腦強化計畫

期待大家今年和我一起努力,明年一起來看豐碩的成果吧!

「孤單」是一種病:認識這個人類最大規模的流行病,以及 7 招實用解決方法

「孤單」是一種病:認識這個人類最大規模的流行病,以及 7 招實用解決方法

孤單與獨處不同,找出最佳社交策略,別讓自己生病了

主動和好朋友聚會交流,絕對是我這一兩年新增加的習慣裡,最重要且影響心理健康最深遠的前幾名。

內向又邊緣的我,總是覺得把所有的時間放在工作和學習上,是達到目標最有效率且最快的方法,後來才知道這是大錯特錯。

有太多的研究指出,社交活動是人類最底層的需求之一,剛好今年美國的國家醫生 Vivek Murthy,掛三星中將的醫生喔!(超酷)他連續發布了兩篇昭告全國的文件:

一篇是講社群媒體如何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另一篇則是點出了:孤獨和隔離,是我們目前人類面臨最嚴重的隱形流行病缺乏社交連繫對我們健康的影響,竟然和每天抽 15 根菸一樣危險!

這不只是隨便一篇研究論文的結論喔,而是負責全美國人民身心健康的總指揮官說的,這份量相當大。

這篇文章,我要來跟大家講講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以及我這個超級內向邊緣人用在自己身上,避免「孤單」的 7 招實用解決方法。

講到孤單,不曉得你有沒有看過網路上流傳的國際孤單等級表(下圖):

第一級是一個人逛超市,中間有第五級的一個人吃火鍋,到第十級的一個人去做手術。

正好去年我自己去動了個小手術,把手肘的粉瘤給拿掉,所以我這項也可以打勾了。

說真的,除了第六級的一個人去 KTV 以外(真的有人自己去唱 KTV 喔,幹嘛不在家裡唱就好),我所有事項都做過了。

但奇怪,我一點都不感到孤單啊,我只是邊緣而已。

國際孤獨等級量表其實這是網友搞笑做出來的,大家可以一笑置之。

不過在學術界有一個真正用來量測孤獨指數的量表,叫做 UCLA Loneliness Scale(等等有附連結)。

這是心理學家 Daniel Russell 在 1978 年整理出來的(哇跟我出生同一年耶),用來測量一個人和外界的孤立程度。

這個量表在 1996 年出到第三版,就一直被沿用到現在。

這個量表有 20 個問題,這裡舉幾個:

像第 1 題是:「你多常覺得自己和身邊的人合得來」;第 12 題是:「你多常感到和其他人的關係是沒有意義的」。

每個問題從「我常常覺得如此」、「我從來不這樣覺得」分成四個等級,各可以得到 1 到 4 分。

歡迎您來測試自己的孤單程度, 這個問卷只有 20 個問題,大概會花您 3~5 分鐘。問題是來自於 UCLA 孤單量表的第三版,是目前測量孤單程度的黃金標準。

這個短短的問卷做完之後,得到的總分就是你的孤單指數。

如果你是 20~35 分,代表你的孤單指數很低,很好請繼續維持下去;

如果是 35~49 分,那就要注意自己的社交連結了;

如果是 50 分以上,就必須要採取積極一點的行動,否則這樣子感到孤獨的心理狀態,會開始讓你得到各種慢性病的風險增加。

在解釋孤獨是怎麼危害身體健康之前,我先來引用 Vivek Murthy 將軍在他這份報告裡面定義的,社交連結包含了哪 3 個元素。

社交連結 3 元素與社交分數

先岔題一下,我在做功課的時候,發現美國這個公共衛生服務軍官團真的蠻酷的。

他們隸屬於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是美國聯邦政府八隻需要穿制服而且有軍階的部隊之一。

他們的任務是「保護、宣傳及推進國家的健康和安全」。

每當有重大天災發生時,救災行動的調動也是他們的責任。

而這位 Surgeon General 除了常在媒體上露臉,跟民眾做衛教宣導以外,他也會不定期推出報告,公布他認為需要大眾關注的健康議題。

像去年的是希望大家關注社畜們過勞的狀況,而今年就是著重在「孤單」,或是孤獨感上。

他在今年的報告裡面,參考心理學年鑑的論文,列出社交連結的 3 個重要元素:

第一是結構:其中包括連結的數量以及多樣性,像是你的朋友圈的數量和大小,和同事、家人、鄰居互動的頻率等。

第二是功能:當自己或其他人需要協助時,這些連結發揮效用的程度。像是失戀的時候,你的朋友能不能聽你哭訴。

第三是品質:這些連結和互動到底是能為你帶來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影響。

如果你失戀了找你朋友哭訴,結果你朋友不站在你那邊就算了,還反過頭來數落你的不是,那這種朋友是不是不要也罷?

對我這種喜歡用公式表達的阿宅來說,根據這個架構弄出一個公式來算出「社交指數」:

「結構」可以看成關係的數量;

「功能」可以看能關係的強度,從 1 分到 10 分;

「品質」代表正負號。

每個社交關係都會有一個分數:

跟好朋友相處可能就是 8 分,跟一個愛情緒勒索的親戚相處可能就是 -5 分。

自己的社交指數就是把自己所有的社交連結的分數都加起來。

如果一個人有 100 個朋友,但都是臉書朋友等級的泛泛之交。

雖然「結構」分數很高,但是「功能」分數可能都不到 3 分,有的品質還可能打上負號,總共加起來可能還變成負的!

那這種就是無效的社交。

我自己的做法是精挑細選幾群價值觀相近,能夠互相支持的朋友。

雖然這麼做可能「結構」分數不高,大概不會超過 20 個,但「功能」分數都可以到 6 分以上。

這樣我的社交指數算起來就可以輕鬆破百,對我來說,這才是理想的社交。

大家也可以先停下來算算自己的孤單指數和社交指數。

如果你的孤單指數算出來很高,社交指數算出來又很低,那你很可能已經中了 Vivek Murthy 報告中講的大規模流行病了。

以下的資訊,請一定要繼續看下去。

為什麼社交連結會逐年下降?

如果你是六七年級生,你一定會感覺過年的氣氛一年比一年淡。

以前一到除夕和大年初一,一定是大家聚在一起吃年夜飯放鞭炮,然後看三台的過年特別節目守歲,接下來幾天排滿拜年領紅包的行程。

現在大家不是趁著年假各自安排出國行程,要不然就是在家裡看 Netflix 耍廢。

報告中提到:

隨著社會演變,工作步調越來越快、壓力越來越大,以及家庭結構的改變,導致人們的社交範圍越來越小,頻率也越來越少。

從上圖可以看到:

美國的人口中在 2003 年到 2020 年這段時間,社交隔離時間,由每天平均 285 分鐘增加到 333 分鐘。

當然,疫情就是罪魁禍首。

隔離期間人們開始習慣各式各樣的遠距行為,遠距上班、遠距上課,吃東西也有人送到門口,還可以選擇零接觸送餐。

在隔離期間連人都見不到,更別說是一聲謝謝了。

這對人的心理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

Murthy 將軍說:很多人在解封後才意識到,原來去巷口的小店買杯咖啡,和店員聊個幾句,是多麼令人開心且懷念的事情。

上圖也顯示,人們和家人朋友出去休閒的時間明顯呈下降趨勢,每個月少了 14 小時。

而和朋友的社交聚會更是雪崩式的往下,竟然從平均每天 60 分鐘降到每天 20 分鐘。

那大家把時間花去哪裡了?你想到了嗎?

這二十年間發生了兩件大事情:

第一件是 2004 年臉書的出現,第二件是 2007 年 iPhone 上市了。

社群媒體和智慧型手機一結合之後,世界就完全不一樣了。

美國人平均每天在數位媒體上花費 6 個小時。

三分之一的 18 歲及以上美國成年人表示他們「幾乎一直」處於連線中。

自 2015 年以來,自稱「幾乎持續」上網的 13 至17 歲青少年的比例增加了一倍。

社群媒體能夠滿足人類基本的社交需求嗎?其實恰恰相反。

我之前在數位斷捨離那篇文章有講到:社群媒體帶來的只是相當淺薄的「連線」,而不是人類真正需要的深層「連結」

它會用各種巧妙的方式欺騙你的大腦,綁架你的多巴胺系統。

它讓你以為在上面能滿足社交的需求,但其實只是變成他們賺錢的人礦。

更糟的是,科技公司為了賺更多錢,會不斷餵你那些充滿情緒或煽動的內容,激發你的原始腦,讓你卡在上面無法自拔。

這當然讓我們沒有時間走出去做真正的社交。

研究表明:每天使用社群媒體超過 2 小時的人,他們的社交孤獨感是使用半小時以內的人的兩倍

而這種孤獨感不只會傷害人的心理健康,連生理狀態都會大受打擊。

孤單帶給身體的危害

孤單帶給身體的危害報告裡的上圖把孤獨感導致死亡的風險比,和其他的慢性病做比較:

發現它和每天抽 15 根菸不相上下,而且比每天喝 6 杯酒、肥胖等還高出許多。

而原始論文裡的上圖也指出,孤單的盛行率也是這些慢性病裡的第一名。

說它是最可怕的隱形流行病,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再細分到各種慢性病來看,有個 16 項獨立縱向研究的數據綜合顯示:

不良的社會關係會使心臟病風險增加 29%,中風風險增加 32%。

而且孤獨感如果發生在童年,這個影響會持續到成年後。

長期的孤獨和社會孤立會讓老年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 50%。

當然還有最可怕的,對所有年齡層都有傷害的地圖炮:焦慮和憂鬱

在一個超過 50 萬名中年人的研究中,獨居男性死於自殺的人數增加了一倍以上。

孤單對人的身心影響絕對是全面的。

如上圖顯示,社交連結的品質可以經由 3 個面向來改變人的健康:

  1. 改變壓力賀爾蒙、發炎反應的生理狀態
  2. 改變人生意義、提供安全感的心理狀態
  3. 幫助睡眠、飲食等行為狀態。

舉例來說,當我們一直滑著社群媒體,看別人都過得比自己好,會容易讓心裡感到焦慮。

這時身體會分泌皮質醇等壓力賀爾蒙,壓力一大又想吃垃圾食物,吃下去身體的發炎反應又更嚴重。

這時候如果又把自己孤立起來,沒有從事有效的社交,這種狀態就會持續下去,越來越嚴重。

這就是我三年前的狀態,於是我開始做一些事情來打破這個惡性循環,讓我的身心能夠回到平衡。

以下是我自己親身執行過,並且推薦給身邊親友確認有效的方法,分享給你參考。

社交連結重建計畫

第一招:進行數位大掃除。

先停止社群媒體繼續對自己的心理狀況造成影響。

這件事情我每年都會做一次,因為社群媒體實在太毒了。

詳細的步驟大家可以參考我這篇文章

第二招:盤點自己的朋友圈,算出社交指數。

我在停用臉書前,把自己的朋友名單從頭到尾掃過一次,找了十幾位跟他們相處後,感覺價值觀比較相近,能被充到電的朋友。

第三招:主動安排家人與好友的聚會。

大家都很忙,所以我會要求自己主動發起聚會,並且在年初就把聚會的次數放到年度 OKR 中,確保這件事情能夠被優先執行。

第四招:提高聚會品質。

在聚會期間把手機藏起來。

這麼做確保自己在和親友相處的時候,自己可以百分之百和眼前的人在一起,不會受到任何干擾。

第五招:使用手機來做深度連結。

與其傳 Line 或 messenger,我會使用手機來和親友視訊通話,能看到對方的表情這件事情,就能讓交流的品質增加幾百倍。

第六招:安排定期通話時間。

這是我在某個訪談或報導看到的。

某個超級忙的大老闆會把他星期五的下午一到兩個小時排出來,並且昭告他的朋友:

「這個時間歡迎打電話來哈啦,不用怕打擾到我。」

我明年也打算來試試看。

(不知道會不會沒人打嗚嗚嗚。)

第七招:經營一個 Podcast。

沒想到吧!經營《不正常人類研究所》這個 Podcast,其中一個最大的目的,是強迫自己走出去認識新朋友!

這過程雖然很累,目前也還沒有金錢上的回報,但有時候訪問到理念和價值觀相近的強者,自己總是會被他們的故事所鼓舞。

雖然認識和對談的時間很短,但心裡總覺得已經跟他們成為朋友了。

這真的是一個超級棒的社交連結。強烈推薦給你。

以上就是關於擊敗「孤獨感」的內容了。

我這幾年真的深深地感覺到,之前因為到處踩坑失敗,把自己封閉起來的這個行為,原來對自己的身心造成了這麼大的傷害。

當我強迫自己回到家人和朋友中之後,很多卡住過不去的地方,也都慢慢自己解開了。

在這個適合和親友團聚的日子跟你分享,如果你也有像我一樣類似的經驗,我的這些方法應該可以幫到你。

有用之人:阿諾史瓦辛格從奧地利鄉下窮小子,到成為世界巨星的 7 個成功祕訣

有用之人:阿諾史瓦辛格最新自傳

從奧地利鄉下窮小子,到成為世界巨星的成功祕訣

今天我要來分享新書,阿諾史瓦辛格的《有用之人::阿諾史瓦辛格改變命運、養成不敗意志的人生 7 律》

這本書一樣剛出版就登上了紐約時報排行版的冠軍,現在終於出中文版了!

之前我只知道他是個動作巨星,後來不知道為什麼變成加州州長。

直到看了他在 Netflix 的紀錄片,以及他這本書之後,才發現這個人真的有夠奇葩。

他把老天發給他的一手大爛牌,打成了外人看起來的超級人生勝利組。

而且是好幾個人生喔!他在健美、演藝事業、政治、以及慈善事業,都創下許多不可思議的成就。

看完這本書之後,我終於知道為什麼了。

接下來我要跟大家介紹他這 7 個工具是什麼,以及我的心得和學習。

阿諾史瓦辛格的成長背景

阿諾史瓦辛格的成長背景

圖片來源:Los Angeles Times

其實我平常不怎麼看名人傳記的,尤其是那種超強天才的傳記,像是 Steve Jobs 啊,或是之前很紅的 Elon Musk

我覺得他們的人生對我來說參考價值不大,看完之後學到的東西應該有限。

但阿諾史瓦辛格這本就不一樣了。

阿諾出生的條件可能比我們都差,他在一個奧地利的小鎮長大,從小被酗酒的爸爸家暴,每天生活在飢餓和恐懼中。

他學歷也不高,搬去美國前連高中都沒畢業,更不用說原生家庭有給他什麼資源了。

所以他在書中講了一句話,他現在還是相信:「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完成像他那樣的成就。」

而這本書裡的七個工具,就是幫助他走到今天的法寶。

以下我會一個一個介紹給大家。

阿諾史瓦辛格的 7 大法寶

工具一:擁有一個清晰的願景

這個是我覺得一定要盡早獲得的一個工具。

當一個人擁有清晰的願景,而且這個願景是自己夠想要的時候,他不只每天早上起床都會充滿幹勁,而且每天做的大大小小決策,都會讓這個願景更清晰。

比如說,如果你真的很想要在一年之後的夏天,穿著比基尼露出川字肌在峇里島的沙灘做日光浴,而這個願景已經清晰到,你閉上眼睛都可以聞到那海風的味道,腳底似乎感受到沙子的觸感,甚至還能看到別人對你投射過來羨慕的眼神時,

那你在走經過鹽酥雞攤子時,就比較容易無視它,或者在又濕又冷的冬天,還是願意開心的到健身房報到。

因為你知道這每一個小小的決策,都會幫助你讓這心目中理想中的願景更清晰。

阿諾說當他還生活在奧地利時,他就從美國的電影、雜誌中,知道那就是他之後要生活的地方,但是要怎麼做,他一點頭緒都沒有。

直到他在健美雜誌上讀到 Reg Park 的故事和照片,知道了他是如何從英國一個工人階級的窮小孩,贏得世界健美先生後還成了電影明星的過程。

他馬上就看到了:那就是他通往美國的道路。Reg Park 辦得到,他沒有理由辦不到

他在書裡面寫得很詳細:

「我可以看到自己站在頒獎台的最高處,握著冠軍獎盃。

我可以看到其他參賽者站在下面凝望著我,嫉妒而又敬畏。

我可以看到他們緊繃的微笑,甚至可以看到他們緊身褲的顏色。

我可以看到評委站起來鼓掌,人群發狂地高呼我的名字。

『阿諾!阿諾!阿諾!』這不是一個幻想,這是一個還未發生的記憶。」

我覺得這真的太屌了,但這會不會讓你想到一本叫做《秘密》的書啊哈哈?

光看到還不夠,當然要去行動啊!要不然肌肉才不會自己長出來!

於是他像瘋子一樣狂健身,一天要練五小時,早晚各練一次。

後來他成了健身界最傳奇的人物。

他在二十歲的時候就贏了英國最大的健身比賽,成了宇宙先生,後來又連拿了三次冠軍。

之後他進軍美國,在最大的健身比賽奧林匹亞先生先是拿下第二名,接下來總共拿了七次冠軍。

後來他也如願見到了自己的偶像 Reg Park,也在《野蠻人柯南》裡面成了他願景中的電影明星。

所以阿諾強調:你需要清楚的看到你的願景。

工具二:絕不看輕自己

在這章裡面,阿諾史瓦辛格提到了他自己內建的三種心態,促使他能完成種種的願景,我覺得也相當值得內建在我們的大腦中。

第一個就是「別人做得到,我一定也可以」

他覺得如果有數百萬歐洲移民,只帶著一個行李箱和夢想來到美國,就能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美國夢,那自己為什麼不能呢?

像是前面提到的 Reg Park 就是一個例子,以及 Ronald Reagan 可以從演員成為加州州長,想必這也在他心裡埋下一個種子。

第二個就是「把目標設很大,並且按部就班執行」

他提到了那句大家聽到爛的雞湯:「如果你瞄準月亮,就算沒有成功,至少也會打到星星。」

因為這過程付出的努力,絕對會讓你完成一些事情。

不過他好像瞄哪裡就中那裡:

瞄準健身,他就直接拿下七次這個領域對高殿堂的冠軍;

瞄準電影,他也對跑龍套沒興趣,一下就在《野蠻人柯南》中演出男主角;

瞄準從政,他也沒有想先參選議員,直接以素人的身分當上可比世界第六大經濟體加州的州長。

除了他超級認真以外,我覺得第三個心態也很重要。

他完全不理會別人唱衰他,甚至他也沒有所謂的 B 計畫,因為對他來說,B 計畫是為了失敗準備的,背後隱藏的心態是自己唱衰自己。

這三種心態組合起來,就是讓他能無往不利的工具之一。

工具三:拼命工作

他認為,大家的聰明才智、外在條件、和出身背景都不同,也不是自己可以選的。

但是有一件事情是自己可以選擇,而且他絕對不輸人的,就是工作意識

如果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真理,那就是没有什麼可以替代努力工作

他看到這一路上很多人一直在試圖走捷徑,偷懶,但最後這些人要不是落後他,就是連他的車尾燈都看不到。

因為拼命工作是實現願景的必要條件

怎樣才算拼命呢?

他說你要工作到有點痛才算。

他舉了健身當例子,如果你沒有練到肌肉在哀嚎,這代表你還沒有做足夠的努力,來釋放肌肉的成長潛力。

所以他追求疼痛、渴望疼痛,這就是為什麼他在早期的健身影片中一直面帶微笑。

他說他不是被虐待狂,他微笑是因為知道這些辛勤工作的痛苦,就是他成長即將到來的前兆,都能讓他更接近願景。

不過他也提醒大家,沒有理由地忍受痛苦是愚蠢的,所以一定要知道這些痛可以給自己帶來什麼成長。

他舉了村上春樹《1Q84 》裡寫到的:「不管喜歡還是不喜歡,目前我能承受任何痛苦,只要這種痛苦有意義。」

其實這也呼應到我之前想做的一個主題:hormesis

在生物學的角度來說,刻意給自己的組織細胞適量的短期壓力,對身體是很好的,可以增進身體的機能。

像是運動、斷食、我之前介紹的桑拿泡冰水都是。

我之後會介紹一本書,書名是 The Comfort Crisis作者指出,人類現在很多身心健康上的危機,都是來自於過太爽。

所以知道如何刻意讓自己處於短暫的痛苦,絕對是變強的必要條件,你看超級賽亞人和聖鬥士都一再證明這點了。

工具四:賣、賣、賣!

阿諾絕對是這世界上最強的業務,以及個人品牌經營者之一。

他一直重複一個概念,你可以做出全世界最好的產品或服務,但如果沒有人知道,那也是白搭。

他在書中講了許多案例,包括他在到美國前,是怎麼用盡方法銷售健身房會員,以及到了美國後,是如何在那個不欣賞大肌肉的年代,將健美這個運動推銷到主流社會的。

他還講了當時在競選加州州長的辯論會時,他是如何的使用媒體訓練中學會的溝通技巧,將對手一些攻擊性的提問,巧妙地轉到他想讓目標聽眾收到的訊息,相當精采。

但我最喜歡的,是他在接受 Jay Shetty 的訪問中講的故事,講他是如何去賣他在 1977 年出的一本書:Arnold: The Education of a Bodybuilder

阿諾說:我想要這本書登上暢銷排行榜。

出版社說:這怎麼可能,你這教健身的根本很小眾,能賣 10 萬本就要偷笑了。

阿諾說,我們來試試看嘛,我們準備去幾個城市推廣書

出版社說:大概就 6 個吧。

阿諾說:太少了,不如我們去 30 個如何?

出版社覺得這人瘋了。

於是阿諾在 30 天內跑了 30 個城市推銷書,曾在一天內從攝氏 32 度的邁阿密,飛到零下 18 度的明尼蘇達,最後他們賣了 25 萬本,也登上了當時的暢銷排行榜。

他說,很多人一講到賣東西都會覺得不好意思,但你只要相信自己的東西是好的,是可以幫到人的,就盡情地去賣吧!

我覺得這個故事來得正好,我明年也要出新書了,到時候一定會無恥賣書的,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讓我上暢銷榜啊!

工具五:隨時轉換成正面心態

這個能力是他覺得他內建的能力中最讓他與眾不同的,他不管身處何種情況,都能找到正向積極面。

最誇張的一次,是他去換掉已經裝很久的人工心臟瓣膜。

他當時有個戲約,本來以為這種「微創」手術很簡單,不會影響到拍戲。

結果清醒時發現自己嘴巴插了根管子,醫生跟他說手術出了問題,現在得要做緊急開胸手術,術後需要好幾個月恢復,期間不能負重,更別說拍片了。

結果他才懊惱一陣子,就立即轉換心態,跟自己說,反正還活著嘛哈哈!

於是他把精力完全集中在復健,在加護病房待了六天就出院回家,然後在胸部插著引流管,一邊吊著點滴的狀況下開始做一些輕度的喚醒肌肉訓練。

之後慢慢加重,最後在三個月內復建加訓練完成,準時出國拍片。

但我覺得他最強的,是他把對原生家庭給他的傷害,轉換成離開那邊的動力。

他在訪談說到,他對他的原生家庭沒有一絲一毫的不滿,而是無盡的感激,尤其他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以及他爸爸教他的紀律,和要他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如果沒有這些經歷,他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如果他遭受的苦難再多一點,他可能撐不下去,再少一點,他想離開的動力可能就會不夠。

他引用了斯多格哲學的一個概念,amor fati

這是拉丁文,意思是對命運的愛。

他是這麼熱愛自己的命運,這使得他沒時間自怨自艾,把所有的精力拿來實現他的願景。

工具六:閉上嘴巴,敞開心胸

他是一個真正的非典型政治人物,也不像絕大部分的好萊塢明星都是支持民主黨

他自己從政時是共和黨員,因為他年輕時覺得民主黨的主張聽起來太像奧地利的社會主義者了。

阿諾也沒有任何派系和包袱,他的很多的主張反而比較偏向左派,像是支持槍枝管制,推動同性婚姻,以及他的大規模減碳政策。

他甚至任命了一位民主黨的女性同性戀當他的幕僚長。

但是最讓他黨內同志炸鍋的,是州法院法官的任命,他要他的幕僚把候選人資料上的黨派資訊拿掉,因為他想要挑出最優秀的人才。

結果他選出來是一半民主黨、一半共和黨,正合他的意思。

他在任內也積極的跟兩黨的議員合作,通過最能夠符合人民需求的法案。

即便現在他沒有公職在身,他還是利用社群媒體上的影響力傳達正確的事情,包括譴責川普落選時發生的國會暴動案。

我認為他擁有的一個關鍵超能力,就是隨時保持年輕人的好奇心和開放的心胸,加上像海綿一樣的學習能力。

我剛訪問過的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先生就擁有這個超能力。

當他接到《魔鬼終結者》的演出邀約時,其實他的角色是男主角 Kyle Reese 的。

但是他看完劇本後,對那個大反派 Terminator 超感興趣,以至於他跟導演 James Cameron 討論劇本時,一直在跟他講說這個殺手機器人應該要怎麼演才到位。

後來 James Cameron 跟他說:要不然你來演終結者好了,你根本就超適合。

阿諾說:我才不要,我要演的是代表正義的主角耶!

於是 James Cameron 跟他解釋,這部片不是傳統的好萊塢動作片,而是科幻片,科幻片的規則是不同的。

而且終結者不是反派,反派是從未來派遣終結者的人。

他還說,如果你願意接這個腳色,我們還可以一起決定如何塑造他。

阿諾的經紀人堅決反對,但是阿諾真的聽進去了,他接受了 James Cameron 的建議,一起創造了這部經典的科幻片,和史上最經典的科幻角色。

他在從政的時候依舊保持這樣的心態學習,所以他喜愛當州長勝過其他任何工作,因為這是一個可以吸收所有關於這個社會的運作方式,同時可以利用這些知識幫助數百萬人的職位。

這一分鐘,他學習到監獄需要更多的警衛,因為他們太常加班,會影響到工作品質;

下一分鐘,他在了解處方藥價格和健康保險費的關係,或是加州醫院需要更好的護理師對病人的比例;

再下一刻,他和最聰明的科學家們坐在一起,商量如何應對全球暖化。

他認為最好的學校就是在這個社會,除非你要做的職業需要證照,像是醫生、律師等,否則他反對為了拿文憑負債上大學。

他學到的重要事情,像是目標設定、行銷業務、工作紀律、克服失敗的韌性、溝通、幫助他人的價值等,都是在十六歲到二十五歲之間在健身房裡學的。

健身房就是他的實驗室、高中、大學和研究所。

他到美國後才因為工作需求,用函授的方式拿到大學文憑。

我超級認同他的看法,我覺得對一個年輕人能做的最糟的事情之一,就是在沒有任何目的和願景的情況下,強迫他們只為了文憑念四年大學。

我之前訪問過一位很厲害的空拍攝影師,叫做白昆禾,他就是不知道為什麼要上大學,高職畢業後就拿著一台空拍機自己闖盪。

後來他不但獲得知名 YouTuber 台客導演的青睞,成為他的御用空拍師,最後也自己闖出了一片天,以他真誠的說故事方式拿下了好幾個走鐘獎的大獎。

現在他也開了自己的影像工作室,用他高超的穿越機技術,幫許多 MV 和廣告拍出超多酷炫的鏡頭。

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他的作品和聽我的訪談

所以有關對女兒的教育,這就是我的態度:值得學習的東西絕大部分是在這個世界上,如果沒必要,不一定要念大學。

你覺得呢?

工具七:打破你的鏡子

阿諾史瓦辛格會把這個工具放在最後一章,我覺得他應該是認為這的確是他的壓箱寶。

他要大家打破你面前的鏡子,不要凡事只看到自己,而是看到鏡子後面的所有人。

他說他很討厭別人稱他是「白手起家」的人,英文是 self-made man,自己把自己做出來的人。

他覺得這實在太荒謬了,他是他爸媽製造出來的啊!

而他也很早就意識到,他之所以能走到現在,除了自己的努力以外,更是因為中間得到無數人的幫助。

像是看上他的潛力,把他帶來美國的健身界傳奇 Joe Weider,幫他實現電影明星夢想的導演 John Milius,當然還有從政路上一直在他身邊的前妻 Maria Shriver

而他也很早就發現,原來幫助別人是這麼快樂的一件事情,而且這些給出去的,最後都會加倍回到自己身上。

他在書裡分享了一個很動人的故事。

他到美國在健身界闖下一片天後,在 1970 年代末期,也就是他大概 30 歲左右,接到了一個邀請,要去威斯康辛州的一間大學幫一群特殊奧林匹克運動員練舉重。

這些孩子雖然已經十幾歲,但是智商都還是停留在孩童,所以看到那麼重的槓鈴壓向自己的身體,都會相當害怕。

其中有一位反應特別激烈,阿諾就請他在旁邊幫忙數其他人做了幾下。

這位孩子看大家並沒有被槓鈴壓扁,開始沒那麼怕了。

活動結束前,阿諾問他要不要再試試看,他說好。

於是他從對槓鈴的完全恐懼,到最後竟然能舉起將近 40 公斤的重量三次。

當他從凳子上站起来時,阿諾開心的和他擊掌,而他的朋友們也圍上來為他的成就慶祝。

阿諾當時感到無比的喜悅,這種喜悅是如此的壓倒性,以至於讓他感到困惑。

第一,他沒有賺到錢;第二,這件事情並不是他當時願景的一部分;第三:他其實並沒有付出太多。

但他真的感到超級開心,於是他就像上癮一樣持續做下去,而且越做越大。

他和大學研究人員和特奧會官員合作,發現舉重比起其他運動,能給孩子們帶來更多的信心。

於是在阿諾以及團隊的共同努力下,他們讓舉重成為國際特奧的正式項目。

而他做的這一些貢獻,也回過頭幫他注入更多政治能量,讓他能夠挑戰更高的職位。

不過這不是他當初的目的,他只是想要感受這種他口中比走紅毯更強烈的喜悅,以及每天醒來的時候,帶給他的那種難以置信的使命感。

阿諾在書中也提到,科學家已經發現,做志工或幫助別人,甚至只要回想那個時刻,都會讓我們分泌催產素,讓我們感到幸福。

這真的是最棒的紓壓方式,這個在我之前的文章也介紹過好幾次了。

「打破你的鏡子」這句話,是他的岳父 Sargent Shriver 在演講的時候說的。

他的岳父曾經幫約翰甘迺迪打贏選戰,後來成立了 Peace Corp 和平工作團VISTA 美國志願服務團等組織,致力於幫助弱勢族群,促進世界和平。

他在演講中說:「打破你的鏡子吧!在我們這個如此自我沉迷的社會中,開始少看自己,多看別人。

多關心你鄰居的臉,少關心自己的。

當你三十、四十、五十,甚至七十歲時,你會從結交朋友中獲得更多的幸福,而不是從數著你的錢。

你會從幫助你的社區、國家和你的同胞中獲得更多的滿足感,而不是從你的肌肉、你的身材、你的汽車、你的房子或你的信用等級中獲得。

比起成為戰狼,你會從成為和平使者中獲得更多」

我覺得這段話真的超有力量的,而阿諾早在四十年前威斯康辛州的那次志工體驗後,就開始慢慢轉變了人生的順序:

他從 100% 專注於自我功成名就的願景,慢慢轉變成回饋社會。

阿諾在書的最後面寫道:

「當你活得夠久、夠努力工作,看到最瘋狂的夢想成真時,你會學到一件事,那就是我們都是相互連結的。我們都參與在這個稱為『生活』的遊戲中,這不是一個零和遊戲,它是可以有多個贏家的。只要你把回饋作為遊戲規則的一部分。

我覺得這就是阿諾史瓦辛格這本書最重要的訊息了。

我曾經在過去的人生中一再地體會到這點,而我也會繼續把這件事情當成人生最終極的願景,繼續努力走下去。

如果你也認同的話,我們可以攜手同行,一起做個對這個世界有用的人。

魔芋爽超可怕!?垃圾食物對青春期大腦的驚人影響,7 招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健腦秘訣(父母必看)

魔芋爽超可怕!?垃圾食物對青春期大腦的驚人影響

7 招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健腦秘訣(父母必看)

最近有個零食相當紅啊,叫做魔芋爽。喜歡吃辣的我,當然實驗性地也去買了一包來吃⋯⋯

常看我文章的朋友就知道,我是極度反對超加工食品的。

已經有很多醫師指出吃太多鈉會造成腎臟負擔,也容易高血壓。

但我今天想要分享的是比較少人講到的,這種高脂肪或高糖分的超加工食品,其實影響最大的是我們的大腦,尤其是青少年的。

它不但會綁架孩子的多巴胺系統,讓他越來越抵抗不住垃圾食物的誘惑,還會讓他有 ADHD 等過動傾向。

更糟的是,它還會讓孩子大腦的前額葉皮質發展受到影響,降低記憶力、學習力、邏輯判斷能力等大腦認知能力

這篇文章我會先跟大家分享青春期孩子們的大腦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以及垃圾食物是會如何傷害到它。

最後我會分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研究,教大家如何避免這些危害,養出一個健康的大腦。

自從這一兩年大部分吃老婆煮的之後(感恩老婆,讚嘆老婆!),我們很驚訝地發現一件事情:

(不是變瘦喔,這是當然的)

而是我們都比較不想吃重口味的垃圾食物了。

以前一肚子餓,就會想要買滷味鹽酥雞,但現在除了週六作弊日偶而會買來配電視以外,其他的時間連想都不會想。

以前走經過鹽酥雞的攤子,都要動用意志力來讓自己不要停下來,現在我根本就是無視。

現在我才意識到,那些超加工食品 aka 垃圾食物 aka 紓壓食品,像魔芋爽這種可怕的東西,對大腦的影響有多大。

它們本身的高熱量就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但即使那些常吃垃圾食物但是吃不胖的人,他們的大腦已經不知不覺受到傷害了。

這個現象尤其在青少年族群的影響最顯著。

不過在講吃魔芋爽這類垃圾食物,會對我們造成傷害的原理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青少年的大腦正在發生什麼事情。

大腦發展的第二窗口:青春期

大腦發展的第二窗口:青春期大家都知道嘛,青春期的孩子最大的改變,就是第二性徵的出現。

這時候他們的性器官會漸漸成熟,身體也會突然長得很快,就俗稱的抽高嘛。

但他們還有一個地方正在悄悄的產生劇烈變化,那個地方就是大腦。

人類有兩個大腦可塑性最大的窗口,第一個是嬰兒期間。

寶寶剛來到這個世界上時,腦神經連結是超級雜亂無章的。

但是隨著接受到的刺激越來越多,一些重複出現的重要訊號就會被記錄起來,加強對應的神經連結,像是爸爸媽媽的臉和聲音等等,而沒有必要的連結就會被斷開。

這段期間對大腦的發展至關重要,所以為什麼這段期間我們會盡量多帶女兒出門,讓他盡可能接受刺激,因為這是他認識這個世界最好的機會。

這種大腦的性質叫做「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

這個詞最近很紅喔,因為這是學習一個新技能,甚至長大後想要移除掉心裡創傷的關鍵。

小朋友的神經可塑性比成年人高,所以他們學什麼都很快。

你會聽很多人講說學英文或學鋼琴要趁早,就是這個原因。

嬰兒時期大概 3 歲前是神經可塑性最大的時候。

但是如果錯過了這個階段的大腦發展,導致小朋友的表現落後同年齡的孩子,或是養成了一些壞習慣,那還有救嗎?

各位爸媽不要緊張,我們還有第二個機會,那就是青春期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 2018 年出了一份文件,叫做〈青少年大腦:第二個機會之窗〉。

因為青春期的大腦,就是神經可塑性的第二高峰期。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這麼難搞?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這麼難搞?其實我和老婆都對女兒即將到來的青春期相當戒慎恐懼。(咦,不是還有五年多嗎?)

因為我們很清楚,那是一個養育小孩最有挑戰性也最關鍵的一段時間。

所有身心健康的重大負面事件,像是飲食失調、憂鬱、吸毒、甚至想不開,都常常是在這個時候發生的。

而相反的,要讓他養成好習慣、學習新技能和語言,這也是最好的時機。

因為青春期的早期,大概 9 到 14 歲時,身體會產生一系列急劇的荷爾蒙變化。

不僅會導致生殖成熟,而且會再次打開大腦的神經可塑性,尤其是有關處理情緒、風險、獎勵和社交關係的神經迴路。

所以這段時期他們會有以下三個傾向:

第一:青少年會想嘗試做一些新奇的事情。

他們喜歡透過一些冒險行為來看看自己的能耐,作為往後獨立的準備。

第二:青少年會因為同學都在做什麼自己也就跟著做

因為他們會特別在意其他人的看法,他們會想要得到同儕的認同,渴望成為某個群體的一份子。

第三:青少年的情緒起伏大。

因為青春期時大腦負責理性的前額葉皮質還沒發育完全,所以他們的決策通常會被比較早發育的邊緣系統所左右。

像是恐懼中樞杏仁核,或是我常提到的,多巴胺獎勵回饋系統中的伏隔核等等對他們的影響很大,因此他們會容易衝動或意氣用事。

以上三個傾向加起來,就會讓青春期的屁孩會容易不顧後果,做一些危險的蠢事。

我有一位還不到四十歲的好朋友,他已經是年營業額超過十億的大公司老闆囉。

有次聚會時就說到他年輕時幹過的蠢事,他曾經在朋友的慫恿下,去把一位正在行駛的公車司機的眼睛給矇起來。

幸好司機只是緊急把車子停下來,然後把他們全部趕下車。

要是當時不幸有人員的傷亡,或者司機直接把他們載去警察局報案,那他人生的軌跡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

魔芋爽這種垃圾食物對青春期大腦的影響

魔芋爽這種垃圾食物對青春期大腦的影響高油脂高糖的垃圾食物會讓成年人的大腦發炎,使得腦神經加速死亡,增加得到失智症的風險,這應該很多人都知道了吧?

(蛤?你不知道,那要記好喔!)

但垃圾食物對青少年大腦有另一個嚴重的影響,是比較少被討論到的,那就是它們會綁架多巴胺系統,並且傷害大腦的發育。

2020 年有一篇刊登在頂級期刊《刺胳針》兒童與青少年健康的研究,標題是《青少年肥胖與飲食決策—大腦健康的視角》

這篇研究的作者之一是加拿大西部大學的大腦和營養專家 Amy Reichelt

她和同事一起 review 了超過一百篇有關垃圾食物如何影響青少年大腦的研究後,得出了一個很清楚的結論:

因為青春期的大腦是受到邊緣系統的影響居多,所以他們對垃圾食物的抵抗力比成年人低。

而過量食用熱量密集的食物,可能會改變前額葉皮質的發展進程,而這個影響是會持續到成年的。

而且吃太多垃圾食物對身體的負面影響,一開始可能很難察覺,因為青春期可能怎麼吃都吃不胖。

但青春期結束後,後果就會慢慢地顯現出來。

如果你的小孩在青春期吃太多垃圾食物,他們的大腦就會在這最寶貴的第二機會窗口,被塑造成一個容易衝動、缺乏意志力、記憶力和學習能力不佳的大腦。

現在爸媽最頭痛的 ADHD,很多就是吃出來的!

而成年之後,神經可塑性的窗口會關起來,這種傾向就很難被逆轉。

這也會使得成年後肥胖的機率增加,進而引發一連串的慢性病。

成年人也躲不過垃圾食物的荼毒

成年人也躲不過垃圾食物的荼毒今年才發布在頂級期刊 Cell Metabolism 的研究,更是用臨床實驗來證實了這點。

研究找了 49 位健康的成年人,他們平均年齡 26 歲,BMI 23 左右相當正常,其中有 32 位是女性,17 位是男性。

他們被隨機分成兩組,一組在接下來八周的時間,每天在正常的飲食之外吃下兩次高脂高糖的優格,這種優格總熱量 79.5 大卡,其中 40.8% 來自脂肪,45.6% 來自碳水化合物,13% 是來自蛋白質。

另外一組對照組吃的則是低脂低糖的優格,總熱量是 78 大卡,跟實驗組差不多,但只有 17.1% 來自脂肪,29.1% 來自碳水化合物,而有 51.9% 是來自於蛋白質。

在實驗前他們都先吃下了不同脂肪含量的布丁,以及不同含糖量的蘋果汁,更在 fMRI 的掃描下,喝下一杯全脂牛奶做成的奶昔。

八周過後,吃高脂高糖優格的實驗組,普遍表示他們不喜歡低脂布丁,也不像一開始那麼喜歡低糖蘋果汁了。

在喝奶昔的時候,fMRI 掃描的結果顯示他們大腦的多巴胺獎勵迴路比八周前還活躍。

而吃低脂低糖優格的對照組,大腦在八周之後對這些食物的反應基本上沒有改變。

而這兩組實驗前後的代謝狀況和體重都沒有改變,畢竟一天才多吃 160 大卡的優格嘛。

不過他們大腦對食物的喜好已經悄悄改變了。

才短短的兩個月,實驗組的大腦已經變成喜歡高脂高糖的飲食,這就會讓他們之後更傾向於選擇垃圾食物,終究會越吃越胖。

連成年人都會發生這種狀況,何況是神經可塑性極高的青少年呢?

7 招養成青春期超級大腦

7 招養成青春期超級大腦看到這裡的爸媽,會不會覺得慘了,自己平常就很喜歡吃垃圾食物,怎麼辦?

其實我跟我老婆也是啊,在有小孩前各種壞習慣。

但是有了可愛的女兒後,為了她的身心健康我們什麼都能改。

於是我們把自己的作息和飲食都漸漸調整到最佳狀況,也是因為這樣,女兒目前各方面的發展都相當健康。

所以孩子真的會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啊!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這篇報告,最後也整理了 7 個方法,讓家長跟著孩子一起善用青春期這個大腦的第二窗口,趁機改掉壞習慣、培養好習慣。

這 7 個方法的第一個字母,拼起來就是平衡 BALANCES

B 代表 Blue Green Therapy

多帶孩子走向大自然。

這真的是台灣最得天獨厚的地方,不管你生活在哪裡,一兩個小時的車程就能夠上山下海,帶著孩子遠離灰色的城市和 3C。

到大自然去露營個一兩晚,這絕對是最棒的紓壓方式,可以有效緩減青少年的焦慮。

A 代表 Attachment

當然就是多陪孩子啦!

對我來說,什麼工作都沒有和孩子相處、聊天還重要。

L 代表 Life Skills

這時候他們的大腦還比較不能自己設定目標去達成,所以我們就可以使用遊戲化的方式,運用他們這時最發達的多巴胺系統,引導他們達到各種目標,並且建立自信心。

A 代表 Academic

同樣地,我們也要運用方法引發他們閱讀和課業的興趣,引導他們能夠自主學習。

N 代表 Nutrition

除了提供營養均衡的原型食物,遠離垃圾食物以外,更要注意能促進大腦生長的營養素。

像是 OMEGA-3 還有膽鹼等等都是很好的營養素,我之前的文章有介紹過,大家可以去看看。

C 代表 Counselling

如果孩子遭受了什麼挫折和創傷,我們一定要和他們站在一起,聽他們訴苦,無條件的支持他們。

E 代表 Enhance Mindfulness

為了減輕容易衝動的青少年可能產生的危害,可以雙管齊下:

靜的可以教他冥想;動的可以讓他參加球隊或是學武術,讓他們發洩多餘的體力之餘,還能學習團隊合作。

S 代表 Sexuality

都什麼年代了,就別避免談到性這個話題了吧!

找機會跟他聊聊這段期間身體的變化,給他們正確的性知識。

如果你不教,就會有其他人用你無法接受的方式教。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怎麼講個魔芋爽扯了這麼多。

還是要提醒大家,像魔芋爽這種看起來無害的小東西(真的超小包,很容易一包一包開下去),都很可能成為一連串骨牌效應的開始,所以身為爸媽的真的不得不謹慎喔!

運動補水終極攻略!揭密頂尖運動員比賽前、中、後怎麼喝水,馬拉松、三鐵破 PB 必看!

運動補水終極攻略!

揭密頂尖運動員比賽前、中、後怎麼喝水,馬拉松、三鐵破 PB 必看!

上一篇文章介紹了人為什麼要喝水,一天到底要喝多少水,以及破解了一個流傳已久的喝水迷思。相信大家多看幾次之後,都能成為喝水專家。但運動時,尤其是有氧耐力運動時的喝水方法,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今天我要引用最新的論文和教科書,來跟大家介紹運動時的喝水策略,到底要喝多少、怎麼喝、喝什麼東西,看完之後,你一定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運動補水策略,讓自己的身體能夠在最佳狀態下完成比賽,再創 PB。

先幫大家稍微複習一下上一篇文章講到的重點:喝水是為了要保持體內的水分和電解質的平衡,讓身體能夠正常運作,水要喝得剛剛好,喝太多或太少都不行。

大家可以再參考一下下面這張圖,可以看到不同活動程度的人,在不同的氣溫底下的水分攝取需求。

這範圍相當大喔,如果你是坐在冷氣房的上班族,每天需要攝取的水分大概就是 3 公升左右,逼自己喝下四千、五千 cc 以上的水,除了讓自己常跑廁所以外,其實沒甚麼好處。

如果大家覺得這張圖很複雜,這篇研究也指出,對成年人來說,男性一天的水分攝取量為 3.7 公升,女性則是 2.7 公升,這就可以滿足一般人的需求。而這個數字包含了你一天吃下去所有食物含的水分喔,包括你中午吃的牛肉麵,還有晚上吃的水果裡含的水分。再強調一次,只要從嘴巴吃進去的東西含的水分都算!

我們一天需要的水分,大概有 20% 是從吃下去的食物中攝取,喜歡喝湯湯水水的台灣人的這個比例一定更高。

所以比較方便的算法,可以用體重 x 30 算出來的數字,當成一天真正要用喝下去的水。像我的話一天就要喝下 2100 毫升,平均在起床後的十小時內喝完,而且要把茶和咖啡以及手搖飲全部算進去。大家不用擔心茶和咖啡的利尿效果,如果一天只喝一兩杯,這些咖啡因對體內水分平衡的影響是相當輕微的。

我下午兩點前喝進去的液體全部都是咖啡和茶,午睡起來後才把茶換成 RO 逆滲透的水,避免影響到晚上的睡眠。晚上五點後除了晚餐的水分以外,我也會盡量減少喝水,以避免晚上起床尿尿。

以上就是基本的平日喝水策略。但是如果有運動就不一樣了。

運動流汗的生理機制

當我們的肌肉開始運動時,我們投入運動的能量中大約有 75%~80% 會轉化為熱能,這就是為什麼運動會讓我們感到更暖和的原因。

但是多餘的熱必須被排掉,以保持體溫在 37~38°C 的安全範圍內,而運動期間身體散熱的主要方式就是排汗,更精確一點的說法,是汗水的蒸發。

身體中的水分通過毛細血管運輸到皮膚,再藉由蒸發將熱能帶走,每流失一公升汗水,我們的身體就會流失約 600 大卡的熱能

如果運動一段時間沒有適時補充水分,身體就會慢慢進入脫水狀態(dehydration)

即使是輕度脫水也會讓核心體溫上升,降低心臟每跳動一次的血液輸出量,進而減少流到肌肉的血液量。這時大腦也會讓我們感覺累累的,降低我們的行動力讓身體慢下來,避免體溫繼續升高。

此時神經肌肉控制力、準確性、力量、爆發力、和肌耐力等都會跟著下降,而影響到運動表現。

如果體溫持續升高,不只是運動的效能會下降,正常的身體功能也會受到干擾,嚴重的話還可能會中暑,進一步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器官衰竭等併發症,這都是會致命的。

脫水程度的關鍵數字

我們在衡量身體的脫水程度,都是以體重的百分比來表示,例如我是 70 公斤,失掉 2% 的水,就代表我流失 1.4 公斤,也就是大概 1400 毫升的汗水。

在下面這張圖可以看到,x 軸是我們身體的失水佔體重比例,y 軸是有氧能力的下降,可以看到,對一般人來說,只要流失了體重 2% 的汗水,有氧能力就會下降 10%。

而從下圖可以看到,只要流失了體重 4% 的汗水,肌力也會下降 20%~30% 左右。

所以運動員的補水策略,可以說是重中之重,尤其是頂尖耐力運動員來說更是重要,今年的喬神在波馬時手滑沒拿到水壺,才過了一分鐘他就開始降速了。

那我們在運動或比賽時到底要怎麼補水呢?這裡要請大家記住一個關鍵數字,2%。我們的補水目的,就是要讓身體流失的水分重量不要超過體重的 2%,這個數字是目前運動界的共識。

影響流汗速率的關鍵因子

和坐著不動的時候不一樣,不同人在不同的環境之下,穿著不同的衣服,用不同的強度做不同的運動時,流失的汗量差異會相當的大喔,一小時大概從 500 毫升到 2 公升都有可能。

美國運動醫學會 ACSM 在最新的運動補水立場聲明中整理了一個表格(如下),把不同競技運動的流汗速率都列出來,從游泳的一小時 370 毫升,到壁球的一小時 2.37 公升都有。

運動強度越大,身體的產熱就越大,汗就會流得比較多。而天氣越熱、濕度越高、陽光越烈、風速越小,這些都會讓身體的熱比較沒辦法藉由汗水蒸發排掉,所以身體就會試著排出更多汗來散熱。

此外,對個人來說,體型大小、基因、以及有沒有運動習慣,都會影響到流汗的速率。一般來說,有運動習慣的人比較會流汗,散熱機制會比較強(因為沒運動的人很少用到這個機制啊)。

所以這篇文章的重點來了,運動補水策略每個人都會不一樣,必須要制定一個屬於自己的。再強調一次,如果想要在比賽中拿到最好的成績,一定要有屬於自己的客製化補水策略。而第一步,就是知道自己有多會流汗。

如何知道自己的排汗速率

前面講到,會影響自己流汗速率的變數實在太多了,所以知道自己用比賽的強度,在比賽環境下的流汗速率,就相當重要。

以下我以美國田徑協會公布的這個文件: Proper Hydration for Distance Running – Identifying Individual Fluid Needs 裡面所介紹的方法來做說明。

例如每年的台北馬都是在 12 月中下旬左右舉辦,那時的氣溫大概是 15~20°C 左右,濕度大概是 75%,你就要找一個接近這個數字的環境下做測試,步驟如下:

  1. 先做熱身跑,到身體微微出汗為止,如果想尿尿就先去尿。
  2. 脫光光去量體重,體重計當然是越準越好,最好能量到小數點以下第二位。
  3. 以你目標的比賽速度跑一小時。
  4. 如果這一小時有喝水的話,要記錄喝了多少。
  5. 跑完之後將身體擦乾,再秤一次體重。
  6. 將兩個體重數字相減,再加上你這一小時的喝水量,就可以算出你用比賽強度跑一小時的出汗量;這個數字大概就是你在比賽時一小時要補充的液體量。

如果有時間,也可以在不同溫度下做這個測試。一場馬拉松要跑上三四個小時,越跑太陽越大是常有的事,如果知道自己在不同溫度下的出汗量,補給就能越精準。

文件還建議跑步俱樂部可以設置一個私密的空間,擺一個高精度的體重計讓跑者方便脫光光量體重。或許森林跑站可以考慮一下?

我自己做了兩次測試,一次是在家裡騎訓練台,室溫大概 25°C,用 170 w 踩了一小時,中間每 15 分鐘喝一次水,最後算出來是淨流失 900 毫升。

第二次是去跑一小時河濱,配速 545,氣溫大概 22°C 左右,有出太陽吹點微風,中間沒有補水,回來一秤也是流失 900 毫升。

但這些都還不是我的比賽速度,所以如果我將來要準備某場賽事的話,我會在比賽前夕用比賽強度測幾次。

如果懶得測的話,ACSM 有整理出一張表格(如下),列出不同體重的人以不同速度在 18 度C 跑一場馬拉松,其補水量和體液流失的對照。

像我是 70 公斤,如果用 6 分速,也就是時速十公里的速度跑的話,一小時喝 600 毫升的水會讓我的體重會減少 1.1%,如果喝 800 毫升的話,反而會增加 0.1%。

所以最佳的數字應該是在 700 毫升左右,其實這跟我自己測的數字不會差太多,可以做個參考。

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台灣因為濕度比較高,流汗量會比較多,如果你參加的是海外馬,一定要根據比賽當天當地的氣溫和濕度來調整補水量。

但是知道量還不夠,因為我們還要考慮同樣重要的:電解質補充

如果只喝水不補充電解質,那腎臟就會為了維持體內的電解質濃度恆定,把你剛剛喝下去的水大部分都直接經由尿液排出來,不但有可能讓你越喝越渴,如果因此在短時間喝下更多水,還可能讓你水中毒

電解質怎麼補?

我這集節目參考的三篇重量級運動水分補給文件和三本教科書,都花了很大的篇幅解釋水中毒的危害。

著名的南非運動科學家 Tim Noakes,也在他 2012 年出版的書 Waterlogged: The Serious Problem of Overhydration in Endurance Sports 裡面,用許多案例,來推翻以往大家掛在嘴邊那個「要在口渴之前盡量喝水」的金科玉律。

所以現在喝水的同時也要補充電解質,這應該是耐力運動員的常識了。但是要怎麼補呢?

和出汗量一樣,每個人流的汗裡面含有的鈉離子也差很多,從一公升 10 毫當量到 70 毫當量都有,換算成重量是 230 毫克到 1.6 公克耶,差超多。

要知道自己汗裡面的鈉含量,最準的方法就是拿去實驗室測,或有一種筆型的鈉離子量度計也可以。

要不然就是用看的,如果你運動完後衣服乾掉會有一層白白的鹽,那你的汗應該就是偏鹹,或者是感覺汗流到眼睛的刺痛程度,要不然就是用舔的。

如果懶得側,根據 ACSM 的文件,一公升的汗水裡面的鈉含量平均是 35 毫當量左右,也就是 800 毫克。另外還有 5 毫當量的鉀、1 毫當量的鈣、0.8 毫當量的鎂、以及 30 毫當量的氯

所以理想中我們運動時每一公升喝進去的水,就要含有以上這些電解質,才能讓身體在最佳狀態下運作。

如果你是像喬神那種等級的選手,你的教練會幫你配出最貼近你汗水的補給飲料,裡面還會加上一定濃度的碳水化合物,但我們市民選手只要知道這些知識,就可以配出職業選手等級的補給飲料啦!

我們可以先把運動飲料排除掉,因為目前市面上的運動飲料鈉含量普遍都不夠,像是舒跑一公升只有含 18 毫當量的鈉,而且一般運動飲料的滲透壓都偏高,不利於身體吸收水分。

如果口袋夠深的,可以去買那種一包的電解質粉來加,我看市面上最符合以上比例的,是國外最近很紅的 LMNT,他每包很清楚的寫上含有 1000 毫克的鈉,200 毫克的鉀,以及 60 毫克的鎂,分別是 43.5 毫當量的鈉、5.1 毫當量的鉀、以及 2.5 毫當量的鎂。

如果是像我一樣這種乞丐超人,就在水裡面加鹽補充鈉就好,一公升加 2 克的鹽大概就有 790 毫克的鈉離子,如果自己的汗很鹹可以加到 2.5 克。

但跑步不方便自己調飲料怎麼辦,我覺得鹽錠是很方便的選擇,像邁克仕的海鹽軟糖我就超愛吃,大概 45 分鐘到 1 小時吃一顆就夠了。

統整:比賽最佳運動補水策略

以上把原理都講得差不多了,接下來幫大家把長距離有氧運動的補水策略整理清楚:

備賽期:目的是找出自己的排汗速率。找機會測量自己在不同環境底下,用比賽強度練一小時的失水量,這就是比賽時一小時要補的水分。

比賽前夕:目的是讓自己處於充分水合狀態(euhydrated)。比賽前一天補充足夠的電解質和水分,其實只要有正常喝水和吃東西就好了,可以用尿液顏色來判斷,大概就是 1 號到 3 號(參考下圖)。比賽當天最好早一點起來,慢慢喝水。根據美國田徑協會的建議,應該要在賽前 2~3 小時喝下 500~600 毫升的電解質飲料,比賽前 10 分鐘再喝下 300~360 毫升。

比賽中:目的是讓自己失去的水重小於體重 2%,並且保持體內電解質濃度的穩定。要每小時喝下備賽期測得數字的飲料,如果是騎車的話比較方便,建議每 15 分鐘喝一次,如果是跑步,就依照水站的位置來補。國際標準是至少 5 公里要有一個水站,但一些大比賽像是東京馬、柏林馬的水站就很綿密。大家可以依照自己的配速和水站的配置來分配補水量。不一定每個水站都要進去,很多人會跳過超擠的第一個水站,我覺得是個不錯的策略。記得補充電解質,可以一小時吃下一個鹽錠,鹽錠的含鈉量要夠,要配合自己的流汗量。以一公升汗水平均含鈉量 35 毫當量來算,如果我一小時要喝 800 毫升的水,就要吃下 28 毫當量 ,也就是 644 毫克的納。補給站的小番茄加鹽或者餅乾都是我的最愛。

比賽後:目的是完全補充失去的水分。去量體重,喝下失去體重的 1.25~1.5 倍的水,這時候去吃個便當電解質應該就補回來了。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有沒有嚇一跳,原來運動中的水分補給有這麼多學問啊!最後想分享一段影片給大家看,這是我們喬神在柏林馬的御用補水員 Claus Henning 的故事,大家都叫他 Bottle Claus。他今年 57 歲,是一位業餘的三鐵愛好者,但他也不是省油的燈喔,全馬的 BP 是 2 小時 34 分。他從 1998 年開始就擔任柏林馬的志工,並且在 2017 年開始幫喬神遞水壺。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喬神是以時速 21 公里的速度在往前跑,這比很多人騎腳踏車還快了。Claus 說他一定要聚精會神,因為喬神接近時可能是在集團裡,所以一定要大聲喊叫確保神有注意到,並且得和神持續保持眼神接觸,還要預防水瓶被前面的人不小心拿走,事情就發生在那一瞬間,Claus 順利把水瓶交給喬神,這時他會舉起雙拳大聲慶祝,並且以時速 40 公里的速度騎腳踏車到下一個補給站,這個過程總共要進行 13 次。這根本是一個高強度間歇運動啊,Claus 說每次他都會精疲力盡,但又超級開心,因為根據他的計算,他精心設計的交瓶技巧在每個水站幫喬神省了 2 秒,所以喬神的世界紀錄他也貢獻了 26 秒。

喬神也在 2018 年破了當時的世界紀錄時,把號碼布送給了 Claus ,並且把他稱為 my hero,我想柏林馬之所以能成為世界最速賽道,除了天氣和地形以外,這些專業遞水壺員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不知道為什麼,這支影片我看著看著就哭了耶,可能是被 Bottle Claus 的熱情和認真所感動了吧,真的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就連遞瓶子這個簡單的事情,都能做到世界知名。

一天要喝多少水?一次弄懂人為什麼要喝水、怎麼喝、喝多少,破解喝水迷思!(2024 年版)

一天要喝多少水?一次弄懂人為什麼要喝水、怎麼喝、喝多少,破解喝水迷思!

看完「喝水全攻略」,輕鬆喝出健康!

今天我要來講一個我以為很簡單,但是研究下去學問超大的主題:「喝水」。

大家都知道人可以不吃東西,但幾天不喝水就會 GG,但是一天到底要喝多少水?

有人說八杯?有人說 2000 cc?而且一定要白開水才算?

其實以上這些講法都是錯的!

這篇文章我會從水的特性開始講起,以及它在人體扮演的角色,接著我會引用最新的研究,來告訴你一天要喝多少水,才能喝出健康。

正式進入文章前還是要先聲明:

本篇文章的資訊僅供健康的成年人參考,有慢性病,像是腎臟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一定要聽從醫師的建議喔!

本來以為喝水很單純的,結果深入研究後發覺又掉進了一個大坑。

我特地去找了腎臟科的參考書來看,研究之後,我對「喝水」這件事有了全新的看法。

本文的內容可能會顛覆你對「喝水」的認知喔!

這篇文章我會講到以下內容:

  1. 水的 4 種神奇特性
  2. 水對人體的 5 大作用
  3. 腎臟的功能
  4. 一天要喝多少水
  5. 終極喝水全攻略

水有什麼神奇特性?

水有什麼神奇的特性?

既然要講喝水,我覺得有必要跟大家一起來好好重新認識「」,化學式是 H2O 這個神奇的分子。

認識了它,才能知道它對我們人體有多麼的重要。

先來複習一下國中化學吧。

水分子是由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以共價鍵組成,形狀大概呈現 V 字形。

這個形狀很重要喔,因為這會讓水分子呈現極性:氧的那端會稍微帶負電,而氫的那端則稍微帶正電。

所以一個水分子的氧那一端就容易和另外一個水分子的氫那端結合。

這個有點強又不會太強的鏈結叫做「氫鍵」,這就是水為什麼會那麼特別的關鍵。

它讓水有以下幾個特性:

1. 水有高內聚力(high cohesion)

這讓水分子很傾向聚集在一起,像是蠟紙上的小水珠很容易聚起來變大水珠。

這也讓水有毛細現象,讓水能夠抵抗地心引力,從樹根被吸到樹葉去。

高內聚力也使得水有很高的表面張力,讓一些昆蟲或者會輕功的人能在水上行走。

2. 冰塊可以浮在水上

水呈現液態時的氫鍵是不穩定的,水分子會常常分分合合。

所以水可以變成各種形狀,還不時會有水分子脫隊跑到空氣中去。

當水的溫度越高的時候,水分子的動能越來越大,運動就越劇烈,跑掉的就越多。

相反的,當水溫越來越低,水分子的動能越小,受到氫鍵的影響就越大。

在攝氏 4 度左右水分子靠得最緊,這時水的密度最大。

但是水溫如果再繼續往下降,水分子反而會以整齊的結構結合在一起,然後就結冰啦!

而冰塊的密度反而會比液態水還低,所以冰塊會浮在水上。

仔細想一下,如果不是這樣,那海水一結冰就會沉到海底,永遠沒有機會融化。

接著海底的冰塊會越來越厚,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3. 水是世界上最強的溶劑

因為水分子有極性,所以它會特別容易溶解那些有帶電的極性分子。

水是世界上能溶解最多物質的溶劑,甚至比你知道的那些強酸都還多。

想不到吧?

4. 水有很高的比熱容

這使得水可以成為熱能的緩衝,當環境溫度很高的時候,它可以吸收這些熱能;

當環境溫度降下來時,它可以將熱能放出來。

這就是海洋最大的功能之一。

講這些幹嘛勒?

因為這些特性對人體超重要啊!

以下我就來整理給大家,5 個水對人體主要的作用。

水對人體的 5 大作用

水對人體的 5 大作用1. 維持人體細胞水分平衡

人體大概有 55%~60% 是由水組成,這個數字會依照性別、年齡、身體組成有一些不同。

像是嬰兒剛生出來的時候有 75% 是水,而老人大概只有 50% 左右。

男生含水的比例比較高,平均比女生多 10%。

這是因為男生的體脂率比較低的關係,所以說「女生是水做的」這句話不精準,我們臭男生才是。

除了血液大部分是水組成的以外,我們的大腦心臟等各個器官,還有我們的骨骼肌,含水量大概都是 70%~85% 左右。

就連骨頭,也都含有大概三成的水。

所以水是組成人類身體最重要的物質之一,人體細胞的含水量必須維持恆定,太多太少都不行

2. 調節體溫

當環境很熱,或者因為我們運動導致體溫上升時,人體會透過流汗將熱排出體外。

反之,當我們感到寒冷時就會限制流汗,減少熱能的流失。

散熱這個功能尤其重要,人的體溫只要過高,大腦就會命令人體停下來休息以減少發熱。

因為只要體溫開始超過 41 甚至 42 度,我們的細胞就會開始死掉,尤其腦細胞更是一去不復返。

這就是中暑為什麼這麼危險。

人體失溫致死的速度就沒那麼快,甚至還有救回來的案例。

不管怎樣,我們的體溫會在 37 度維持恆定,而水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3. 運輸養分、電解質、和廢物

體內的血液中大概有九成是水。

血液不但能將養分、荷爾蒙、氧氣、礦物質等運輸到全身,供全身組織使用,還能將代謝所產生的廢物帶走,經由腎臟過濾後排出體外。

4. 潤滑和保護組織

水可以讓我們的眼睛、鼻子、嘴巴等器官保持濕潤。

它也能潤滑關節,防止身體移動時的摩擦和疼痛。

我們關節和椎間盤的軟骨大概有 80% 是水組成的。

5. 神經傳導和細胞通信

神經元和其他細胞是用電子和化學物質來傳遞訊息,而這個過程會利用水分子作為媒介。

這就是為什麼當你缺水的時候,腦袋就會不好使、鈍鈍的。

既然水那麼重要,那是不是喝越多越好?

不是有個牌子的 slogan 就是「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嗎?

錯!沒事喝太多水是會出大事的!

就跟體溫一樣,我們人體會努力的將體內的水保持恆定,身體才能在最佳的狀況下運作。

而這個重責大任,就是由沒了它人生會變黑白的腎臟來負責。

腎臟的功能

腎臟的功能大家都知道,腎臟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過濾出血液中的廢物,然後分泌尿液排出體外

但是它還負責一個重責大任,就是維持人體的水量、電解質濃度、酸鹼值、還有血壓的平衡。

腎臟堪稱是人體的平衡大師啊!

人體總共大約八公升的血液,每天通過腎臟大概 20~25 次。

這等於一天過濾了 180 公升左右的血液,超強大的。

一個腎臟小小的,大概 150 克左右,含有一百萬個腎元

腎元又由腎絲球和腎小管所組成,它們 24 小時持續不斷的監視流經過血液的成分,把廢物過濾掉,有用的東西再回收。

如果腎臟發現你吃太鹹,鈉離子過多,它就多排掉一些,發現酸鹼度不對了,就加一些氫離子。

維持體內水分的平衡,就是它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如果水喝太少,這時候血液中的電解質濃度增加,滲透壓上升,腎臟會通知腦下垂體分泌抗利尿激素。

它會打開腎小管的水通道蛋白(Aquaporin),讓水能夠快速被重新吸收回到體內。

這時候尿液就會變少,顏色跟著變得比較深。

如果血液滲透壓持續上升,我們的細胞的水就會被吸出來導致細胞縮水,這時腦下垂體會讓我們感到口渴,驅使我們找水喝。

那如果喝太多水呢?

這時血液的電解質被稀釋了,滲透壓下降,細胞會吸水變大。

這時腎臟也會感測到,把多餘的水分送到膀胱,所以你會常跑廁所。

但如果你一次喝太多水,多到腎臟來不及處理怎麼辦?

那問題就大了。

這時候血液中鈉離子濃度會太低,產生低血鈉症,細胞就會持續水腫。

其他細胞水腫還好,但是腦水腫就糟了,這會讓你疲勞、頭痛、想吐,甚至整個昏迷過去。

這就是所謂的水中毒,是會 GG 的。

我曾經有一次水中毒的經驗,那是在我 2019 年去參加媽祖遶境的時候。

走到第三天的時候因為天氣太熱,一路上因為有源源不絕的補給嘛就狂灌水。

結果我越喝感覺越累,接著頭痛到爆炸,後來實在不行了,跑到一個沒人的工廠裡面直接躺平,躺到一半還把胃裡面的水吐光。

後來整個人虛弱好久,在新港休息了整整一天才恢復元氣。

這完全就是水中毒的症狀啊!

現在想想還真的很危險耶。

我們的腎臟一小時最多只能過濾 1000 cc 的水,如果一下子喝太多,就會開始有輕微水中毒的症狀,大家千萬要小心。

我們的腎臟的工作量已經夠大了,身為主人的我們一定要有正確的喝水知識,不要動不動忽然增加它的工作量。

這樣才能讓它能夠持續健康地為我們工作,不至於早早就過勞死。

人一天要喝多少水?

人一天要喝多少水?看到這裡,你應該已經有個觀念:補充水分的目的是為了保持體內水分和電解質的恆定,不是越多越好了吧。

那到底一天要喝多少水呢?

美國制定所有營養攝取量的機構:「食品與營養委員會」在 2004 年開了個會,要把這個網路上流傳很多謠言的事情給講清楚。

他們在 2005 年出了一篇文章,叫做 Human Water Needs,文章短短的蠻建議大家看的,我會把連結放在下面。

這裡我就簡單幫大家整理一下。

我們在回答一天要攝取多少水之前,要先搞清楚一天會失掉多少水。

文章講到,以一個 70 公斤的男性來說(剛好就我耶),體內會有 42 公升的水,而每天大約有 5%~10% 的水會周轉過。

意思就是,我一天會失去 2.1~4.2 公升的水,所以要想辦法補回來。

那我到底是經由哪些管道失去水分的呢?

如果我們一天光坐著不動,呼出來的水蒸汽會有 250~350 毫升,在便便裡面的有 100~200 毫升。

而經由尿液排出的大概是 1~2 公升。

再來就是流汗,這是最容易受到環境、活動量、穿著所影響的。

如果整天坐在冷氣房,身體沒有藉由排汗來散熱的需求,那排汗量可能會小於 500 毫升;

如果活動量比較高,常在戶外,或是有運動的話,這個數字高到 4 公升都有可能。

這種藉由計算身體流失水分來算應該要攝取多少水的叫做 Water Balance 法。

用這個算法,扣掉身體代謝所產生的水 250~350 毫升,坐著不動的人一天會淨損失 1050~3100 毫升的水,運動員則是 1550~6730 毫升。

這範圍也太大了吧!

但也沒辦法,因為變數太多了啊!

文章也說到,近年來有個新的研究方法,是讓受試者喝下用同位素標記的重水,藉此測量人體水分的周轉量。

這個方法叫做 Water Turnover 法,下圖(Figure 1)比較了這兩種方法估出來的值,其實不會差太多。

有篇 2022 年才登上 Science 期刊的研究,就是用了這個方法,對來自 26 個國家、年齡從 8 天到 96 歲,總共 5604 人進行了調查。

他們想要用一個公式來把這些變數考慮進去,算出一天人體的水周轉量。(這研究也太 Sheldon 了吧,我喜歡。)

這個公式長成這樣,有興趣的宅宅們可以自己算算看:

先直接來看研究統計出來的圖:30 歲左右的男性水周轉量是一天 4.3 公升,女性是 3.4 公升。

這個數字會隨著年齡下降。

70 歲以上男性和女性的平均水週轉量分別為 3.1 公升和 2.8 公升。

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看看其他變數對水周轉量的影響。

太複雜了對不對,一點都不實用啊?

我們回到剛剛那個比較簡單的研究吧。

Human Water Needs 這篇文章最後給了一張圖(如下),把溫度和活動量考慮進去,統整了一個每天攝取水份的對照表。

Water needs estimated from sweat loss predictions due to changes in physical activity and air temperature

像我如果整天坐在室內念書寫腳本,依照現在的溫度,我可能只需要補充 2 公升的水分就好。

但如果我今天和老婆女兒出去玩,會在外面走來走去,那需要補充的水可能會直接 double 變成 4 公升。

如果還是覺得太複雜,只想知道一個數字,這篇文章一開始就把他們的建議開宗明義講出來了:

成年男性每日水分攝取量為 3.7 公升,成年女性每日水分攝取量為 2.7 公升,就可滿足絕大多數人的需要。

水分攝取量 vs 喝水量,別再傻傻分不清

水分攝取量 vs 喝水量,別再傻傻分不清很多人看到男生一天 3.7 公升,女生一天 2.7 公升,壓力就變超大。

3.7 公升的水,開什麼玩笑?水沒有味道那麼難喝,一天根本喝不下那麼多水啊!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我前面盡量不要用到「喝水」兩個字,而是用「補充水分」和「攝取水份」。

因為以上講的數字,指的是你一天的水分總攝取量!

這包含你吃下去的任何東西裡面的水分,還有你喝的咖啡、茶、牛奶等等,全部都要算進去!

大家去翻一下之前水果的表格,大部分的水果八成以上都是水!

所以我吃 3 份總共 300 克的水果,就等於攝取了 250 毫升的水分。

去小七買一杯 655 毫升的特大杯拿鐵,裡面將近九成都是水啊!這樣一杯下去就是補了至少 550 毫升。

事實上,經過統計,人體一天需要補回來的水分,吃下去的食物裡可以貢獻百分之二十。

我覺得愛喝湯的台灣人一定佔更多啦!

而百分之三十是來自於咖啡啊、茶、這些飲料。

當然,愛喝手搖飲的台灣人一定更多。

剩下一半才是我們腦子裏面想像的那個喝水。

所以網路上流傳的一天要喝八杯水,或 2000 cc 的水,這些都是沒有根據的。

這也會讓我們很直覺地認為,一定要喝下這麼多白開水才夠。

這在我們台灣這種隨時都在吃麵喝飲料的飲食習慣中,會很容易讓體內的水分和電解質失衡,而產生種種輕微水中毒的症狀。

所以到底要怎麼喝水?

所以到底要怎麼喝水?不小心又講太多太複雜了,最後我做幾個簡單的總結:

  1. 攝取水份的目的是要保持體內的水分和電解質的平衡,並不是越多越好。
  2. 腎臟負責了大部分保持體內平衡的工作,它工作量很大,大家要當個好老闆,要讓它維持合理的工作量。
  3. 美國食品與營養委員會建議成年人一天的總水分攝取量是男生 3.7 公升,女生 2.7 公升,這包含你吃下去的東西和喝的飲料。
  4. 我看了那麼多資料,覺得每公斤體重 x 30 是個合理的目標。像我就是 2100 毫升,我會把咖啡和茶等飲料全部算進去。
  5. 這 2100 毫升的水+飲料我會分成 10 小時喝完,1 小時喝 210 毫升。兩點前主要是喝茶和咖啡,之後就喝白開水。
  6. 如果有運動,一定要額外補充水分。至於運動前、中、後的補給策略是什麼,我有寫了另外一篇文章來跟大家講清楚。
  7. 判斷自己身體有沒有脫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觀察尿液的顏色是否變深,加上自己有沒有感到口渴。
  8. 在到處都可以處得乾淨水源的現代社會,只要隨時注意並且相信自己身體給的訊號,其實不一定要強迫自己喝太多水。
  9. 但如果你是腎結石患者,或是對口渴比較不敏感的老人,就要比較注意水分的攝取。

以上就是本文的內容,希望有解答到「一天要喝多少水」這個世紀大哉問,以及其他有關喝水的大小問題。

其實深入研究後,在這個物質豐富的世界,我們可能不知不覺喝了太多水而不自知,這是不是有點顛覆你之前的認知呢?

所以以後就不要逼自己喝太多水啦!喝水和所有東西一樣,「適度」才是王道。

科學證據破解蛋白質 8 大迷思!別再聽信那些沒有根據的謠言了(2024 年最新破解)

科學證據破解蛋白質八大迷思!

別再聽信那些沒有根據的謠言了

歡迎來到蛋白質全攻略的第三部曲,這裡我要把網路上流傳的蛋白質八大迷思,來一個一個好好的拆解。

保證讓你看完之後,再也不會輕易被迷思所騙,花冤枉錢就算了,最慘的是不小心還會把身體搞壞啊!

前兩篇文章終於把蛋白質一次講清楚了,真的花了我超級多時間。很多朋友跟我說實在太深了,很難搞懂。沒關係,看一次不夠就多看幾次吧!

接下來我要藉由專家的說法和我目前蒐集到的文獻,來破解網路上流傳的蛋白質八大迷思

迷思一:吃太多蛋白質會傷腎?

迷思 1:吃太多蛋白質會傷腎?這題應該是運動科學界、醫學界、和營養學界最爭論不休的。我覺得爭論的點還是在於命題太過簡化。

吃太多蛋白質傷腎?問題要更明確才行!

多少才算太多蛋白質?應用在什麼樣的人身上?像前面講的,多大年紀?身體組成是怎樣?運動量和強度如何?

所以我覺得更好的問題應該是這樣:

一個 50 歲的健康男性,體重 60 公斤,體脂 18%,每周做 3 次 45 分鐘到一小時的有氧運動、2 次重量訓練,重訓日那天吃 120 克的蛋白質,而且分成 30 30 20 40 來攝取,其他天吃 80 克,分成 30-20-30,這樣的蛋白質會不會傷腎?

這問題有夠長好像在出考題喔。有人想要回答嗎?可以私訊跟我說喔。

蛋白質太多是否傷腎?兩大陣營眾說紛紜

但解決了過度簡化的命題後,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還是分成光譜兩端:

左邊是覺得肌肉很重要的族群,像是有在練肌肉的朋友,還有我前面介紹的這些專家,他們認為目前沒有大規模的研究,指出高蛋白飲食會傷害腎臟;

右邊是認為腎臟不好人生就是黑白的人,以及腎臟科醫師等,他們認為吃太多蛋白質會增加腎臟負擔,久了還是可能會出問題。

在辯論的時候,偏左這群人會拿出一篇 2016 年的研究,標題很直接:高蛋白飲食沒有有害影響

這是一個針對有接受阻力訓練的男性,進行長度一年的交叉研究。研究中找了 14 名平均年齡 26 歲的健康男性,平均有 8.9 年的阻力訓練經驗。從中學就開始練了耶,應該都是校隊吧?

他們 6 個月採用一般飲食,6 個月吃每公斤 3 克的高蛋白飲食,結果發現他們的肝腎功能都沒有差別。

你看了這個研究,可能和我一樣會質疑:欸你找的這些都是有規律訓練的青春肉體,對我們這種中年人來說沒有參考價值啊!

然後他們會給你一篇更新、而且更全面的統合分析,標題說的是,不管你吃的是高蛋白或一般蛋白的飲食,對腎功能的影響沒有差。

這個研究總共 review 了 2144 篇文章的摘要,最後挑了 28 篇研究進行分析,包含了 1358 名參與者。研究人員把高蛋白的定義定成每公斤體重 1.5 克或每天 100 克以上的蛋白質,分析指出,高蛋白飲食並不會對健康成年人的腎功能造成不利影響。

這資料夠多夠全面了吧!

不過右邊這一派會說,雖然沒有發現高蛋白質會傷害腎臟的直接證據,但也不能就這樣武斷的認定一定不會啊!

他們會引用刊登在美國腎臟學會期刊的一篇文章,同樣也是整理了各分研究和說法,做了以下的結論:

雖然還沒有研究能夠完全闡明高蛋白可能對腎功能產生不利影響的機制,但有數據表明,高蛋白飲食可能會增加腎絲球內壓高腎絲球過濾率,隨著時間的演進會破壞腎絲球結構,而這是目前已知的慢性腎臟病風險

所以太多蛋白質到底會不會傷腎?

好,講到這裡,你是偏左還是偏右呢?如果你有腎臟病的話,當然還是要聽醫師的建議啦!

但以我這個一般的中年阿宅來說,我是中間偏左啦(不會傷腎派),這看我上一篇文章的蛋白質攝取策略就知道了。

但我也不會瞎吃,一定會確保肌肉合成的條件都俱足,讓寶貴的胺基酸都能用來合成肌肉,而不是被拿來分解掉變成多餘熱量,還增加腎臟的工作量。

迷思二:一餐只能吸收 XX 克蛋白質?

迷思 2:一餐只能吸收 XX 克蛋白質?網路上有蠻多說法,說人體在一餐最多只能吸收消化 XX 克的蛋白質,所以吃太多會浪費掉。

這個 XX 克有 20 克的,也有 30 克的,我也有看到 40 的。

這句話其實是錯的。因為只要在不落賽的前提下,我們人體在一餐中把吃下去蛋白質,分解成胺基酸並且把它們進到血液中的能力,絕對大大超過以上這些數字。

只是這些進到血液中的胺基酸,如果超過身體蛋白質合成的需要,那它們就會繼續被分解,變成多餘的熱量存起來。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想表達,一餐能用來合成肌肉的蛋白質,最多是 XX 克。那這個 XX 到底是多少,這一直是營養學界和運動科學界一直想找出來的。

但這個數字,會因為個體中不同的運動量和強度,以及不同年齡、體重、身體組成等,會有相當大的差異,從 20 克到 50 克都有可能。

我這裡引用一篇相對新的,2018 年發表在《國際運動營養學會》對這件事情的綜述

文章說到,有大量證據表明,如果主要目標是為了增加肌肉,那每天總蛋白質攝取量約為每公斤體重 1.6 g。

用簡單一點的方法來計算,可以分成四餐,每餐吃每公斤體重 0.4 克的蛋白質,對一位 50 公斤的女性來說,就是一天吃 80 克蛋白質,每餐 20 克。

而如果是要參加比賽的巨巨,或者需要更多胺基酸才能刺激肌肉合成的中老年人來說,每餐蛋白質的攝取量可以高到每公斤體重 0.6 克,像我的話,一餐的蛋白質最多就是 40~45 克。吃再多對肌肉合成的效應會遞減很快。

迷思三:蛋白質要少量多餐?

迷思 3:蛋白質要少量多餐?接著上一個問題,就有人提出說蛋白質應該要平均分配在每一餐,甚至越多餐越好,這個說法對嗎?其實這個說法的答案也是,Yes and No。

平均分配的前提是在一天蛋白質的總攝取量足夠的情況下。

我手邊的教科書,美國運動醫學會的簡單指引是:如果一天目標吃下 130 克的蛋白質,那把蛋白質分成五餐,三餐 30 克加上兩餐 20 克。

但如果你總攝取量已經不夠了,如果再分成很多次吃,像一天只吃 40 克,分成四餐一餐只吃 10 克,那就沒辦法有效啟動肌肉的合成。

還記得嗎?Don Layman 教授說,要有 2.5~3 克的 Leucine 白胺酸,才能最大程度地啟動之前文章講到的 mTOR pathway。

他也曾經做了一個實驗,讓 8 位平均 37 歲的健康男女,分別嘗試三餐平均吃 30 克左右的蛋白質,以及早餐 11 克、午餐 16 克、晚餐 63 克蛋白質,這兩種不同飲食模式在肌肉合成有什麼差別。

結果發現,每餐平均吃 30 克的 7 天,比起晚餐吃特別多的那 7 天,肌肉合成率高出了 25%!

所以他建議那些習慣在晚上吃大餐的人,把一部分蛋白質挪到第一餐,讓身體可以有效從分解狀態轉為合成狀態。

他在和 Peter Attia 對談的那集節目中也強調,對年過 40 的中老年人來說,一定要確保第一餐和最後一餐的蛋白質是超過 30 克的,如果是剛剛講到那個三餐平均 30 克的例子,他甚至覺得 40-10-40 會比較好。

迷思四:運動完要馬上吃蛋白質嗎?

迷思 4:運動完要馬上吃蛋白質嗎?你可能聽說過,一定要在訓練完之後趕快吃下足夠的蛋白質,因為肌肉的合成有個時間窗口,過了的話,吃下去的蛋白質就會浪費掉。

Donald Layman 博士說,的確有這個現象,但這只存在於剛開始運動的一般人。

在開始訓練的一個月內,運動後兩小時內吃下蛋白質對肌肉合成的確有幫助,但如果你已經有規律運動習慣,已經持續運動半年以上了,只要注意一整天的總攝取量有夠就好。

但有在運動的人通常會吃得比較多,所以蛋白質的量一定少不了,所以 Layman 博士的結論是,運動完就好好吃頓營養均衡的一餐吧,不用把蛋白粉帶去健身房,好讓自己練完馬上能泡來喝,沒有意義。

迷思五:想要增肌減脂,猛吃蛋白質有用嗎?

迷思 5:想要增肌減脂,猛吃蛋白質有用嗎?如果沒運動,吃下去的蛋白質被分解成胺基酸,再進一步合成人體需要的蛋白質之後,剩下的胺基酸就會繼續被代謝下去,銨離子會形成尿素被腎臟排出體外,而碳原子不是被燒掉,就是變成肝糖或脂肪儲存起來。

就算有持續運動,就像前面講的,如果一餐吃超過每公斤 0.6 克的蛋白質,過量的胺基酸是沒辦法被人體儲存起來的,他們命運就跟剛剛才講的一樣。

所以蛋白質吃太多也是會胖的,尤其吃下去的是高脂肪的紅肉的話,那絕對是胖上加胖啦!

迷思六:如果蛋白質吃夠,就算不運動也不會掉肌肉嗎?

迷思 6:如果蛋白質吃夠,就算不運動也不會掉肌肉嗎?再複習一下,中老年人肌肉的 mTOR 要被啟動,有三個訊號缺一不可:能量、胺基酸、和肌肉的使用。

如果只是吃很多蛋白質卻不運動,那你的身體其他組織,像是頭髮、指甲等還是會正常生長,只是肌肉就不太會了。

你沒用到啊,幹嘛長!

迷思七:大豆蛋白質會降低睪固酮嗎?

迷思 7:大豆蛋白質會降低睪固酮嗎?這個迷思可能是很多男性會在意的,網路上流傳一個說法,如果男生吃太多豆腐、喝太多豆漿的話,這些黃豆製品含的大豆異黃酮,會降低體內的睪固酮濃度,會降低男性的性欲、生殖能力、甚至還會長出乳房。

這個說法的邏輯是,因為異黃酮和人類的雌激素化學式相近,通常被歸類為植物雌的激素,在某些實驗條件下的確會發揮類似雌激素的作用。

所以男生如果吃太多黃豆類製品的話,就等於吃下太多雌激素,就會讓男性女性化,甚至讓女性長乳癌!真的假的!?

有關這個說法,目前只有兩個人類的案例。

對,只是個案而已喔,都不是研究結果。

一位是 19 歲的 1 型糖尿病患者的病例,他在純素飲食中攝入大量大豆製品後,突然出現性慾減退和勃起功能障礙,這個現象在停止純素飲食後恢復正常。

另一個是一位 54 歲的男性,在 3 年中每天喝大概 1.2 公升的豆漿(是有多愛喝),相當於約 310 毫克的異黃酮,然後他出現了勃起障礙和男性女乳症,在停止喝豆漿之後狀況改善。

但這兩個都只是個案而已,在醫學上的證據力不高,而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一個樣本數較多的研究證實這個說法。

我找到一篇 2021 年對臨床研究的統合分析,共有 41 篇研究納入分析,研究中總共測了 1753 名男性的總睪固酮,和 752 名男性的游離睪固酮,結果都沒有發現大豆蛋白或大豆異黃酮的攝取量,對睪固酮有顯著影響。

所以吃太多大豆蛋白質會降低男性睪固酮,這件事情依舊是鄉野傳說。

迷思八:吃素沒辦法吃到所有胺基酸?

迷思 8:吃素沒辦法吃到所有胺基酸?這是絕對錯誤的。不管是動物性蛋白或植物性蛋白,都含有這 20 種我們人類需要的胺基酸,差別在於植物性蛋白質裡的胺基酸是植物需要的,所以跟動物性蛋白質的組成比例會不一樣。

像是穀物的離胺酸比例較少,而豆類則是含硫的半胱胺酸以及甲硫胺酸的含量較少。

再來因為植物性的生物利用率較少,所以如果要獲取足夠的胺基酸的話,要吃下去的量就要比較多。

所以吃奶蛋素以及全素的朋友不用擔心,只要你吃下去的五穀雜糧和堅果豆類等食物的種類和份量都夠的話,蛋白質的補充是絕對沒問題的!

Christopher Gardner 教授也在一篇 2019 年的文章帶大家思考一件事情:

以往在評論蛋白質的品質時,通常只從胺基酸的層面來看,並沒有考慮到動物性蛋白對人體和環境的傷害,也沒算進去植物性蛋白質含的膳食纖維和抗氧化物對人體的好處。

所以他認為以往評斷蛋白質品質的方式已經過時了,應該要發展一套新的。你認為呢?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看完這三集之後,你應該對蛋白質有更深入而且全面的了解了,以後看到網路上一些互相矛盾的說法,相信會比較能得出一個接近事實的結論。

但說實在的,營養學和運動科學都在持續進步中,或許以後會有更新的證據來推翻現有的,我現在能做的,就是採取一個比較中庸的態度來看待這件事情。

目的只有一個:讓自己可以身心健康甲百二。

如果你對蛋白質到底要怎麼吃,以及它為什麼這麼重要,歡迎你隨時去看我前兩篇文章複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