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ategory

腦神經科學

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的 4 大傷害、對女孩和男孩的個別影響、以及 5 招終極解方(請老師爸媽一定要看🥺)

終於來到這一系列「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對孩子影響的最後一篇了!

我會先介紹這個殺手組合對孩子,甚至成年人造成的 4 種傷害,以及分別對女孩以及男孩的影響,你看了一定會相當有感覺。

最後我會提出 The Anxious Generation 書中建議的、以及我自己在諮詢了幾位老師之後,歸納出來的可能的作法,讓我們在這些社群媒體受到監管之前,先採取措施保護孩子,還有自己。

照例整理一下上一篇講到的幾個重要概念。

哺乳類動物在演化過程中發展出一個「依附系統」,會不斷在「探索模式」以及「防禦模式」中切換。

然後再配合與生俱來的「反脆弱力」,用身體去從事一些有些許風險的、或者跟真人一對一、或者一對少數人的實體活動。

我們會在這樣的挫折和失敗中不斷學習,越變越強。

我們尤其要把握人類的「第二發展之窗」青春期,在這個時期大腦的突觸修剪和髓鞘化的速度會加快。

所以孩子在這時期養成的習慣、學到的東西、以及身心狀態都會在青春期結束後定型。

對孩子「在實體世界過度保護」以及「在網路世界保護不足」的雙重束縛,會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體驗阻斷器」(experience blockers)。

這會阻礙他們利用上述的系統來學習成長,導致他們長大之後變成巨嬰。

但這還不是最糟的,「殺手組合」不但會阻擋他們成為大人,還會為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四大傷害,甚至連成年人也很難倖免。

「殺手組合」造成的四種傷害

「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造成的四種傷害前三篇文章發布後,很不意外的有一些持反對意見的網友來留言,說每個世代的老人都會對年輕人的新東西反應過度。

他們說,像以前的電視啊、漫畫啊、電玩等等都有人大力抨擊過,啊大家還不是好好的。

這也是作者常常遭到的質疑,英文有個名詞來形容這種現象,叫做道德恐慌(moral panic)。

但作者說,這次真的不一樣,而我完全認同。

我自己就是看電視+漫畫+打電動長大的,之前同樣也是社群媒體的重度使用者。

這幾個東西對我自己身心的影響,我是很能夠判斷出差別的。

我就問,你一天能看多久電視?能打多久的單機遊戲?一天一兩個小時就累了吧?

一套灌籃高手讓你從頭看到完,你還會想馬上再看第二遍嗎?

最重要的是,你能帶著這些東西出門嗎?

但智慧型手機出現後,一切都改變了。這些娛樂全部都可以帶著走了耶!

再加上社群媒體無所不用其極地要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孩子們醒著的時候,時間幾乎都被手機佔走了。

你猜青春期的孩子一天花了多少時間在看螢幕?

2 小時?不。

4 小時?很高了吧?

答案是一天高達 6 到 8 小時啊!

孩子們的空閒時間,就一直在電視、智慧型手機之間不斷切換而被佔滿了啊。

這還不包括沒有使用的時候,心思一直掛在上面的時間喔!

本來應該要用來學習、思考的大腦,就被這些精心設計的裝置和 app 給佔走了。

這些被手機消耗掉的巨量時間,帶給了使用者以下四種最顯著的傷害:

傷害一:社交剝奪

傷害一:社交剝奪

前面一再提到,兒童需要花大量時間面對面地玩耍,最好是在戶外進行一些具挑戰性的肢體活動,以利身心的發展。

但書中講到,十二年級的學生中,表示「幾乎每天」與朋友相聚的比例,在 2009 年之後就急遽下降。

而且即使青少年與朋友面對面相聚,他們也很可能把手機拿出來各玩各的,甚至爸媽也身陷其中。

皮尤研究中心在 2020 年的一項調查發現,68%的家長表示,當他們與孩子共處時,有時或經常會因手機而分心。

這個比例在年輕和受過大學教育的家長中更高。

傷害二:睡眠剝奪

傷害二:睡眠剝奪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睡眠模式會出現變化而開始變得晚睡,但他們還是得起床上第一堂課。

所以大多數的青少年,是無法獲得他們大腦和身體成長需要的睡眠時數的。

而智慧型手機讓這件事情更加惡化。

從手機進入臥室的那一刻,它就是睡眠時間和品質的最大殺手,想必很多人都有躺在床上滑手機滑到半夜的經驗吧?

這不但會侵蝕掉睡眠時間,手機的藍光還會抑制退黑激素的分泌,降低睡眠品質。

被剝奪睡眠的青少年在注意力、專注力與記憶力等大腦執行功能,表現都不如睡眠充足的青少年,進而讓學習和成績變差。

他們的反應時間、決策能力、肢體的動作與協調能力都會下降,這會增加他們發生意外的風險。

睡不飽也會讓他們整天變得更容易生氣和焦慮,因此人際關係也會變差。

長期睡眠剝奪還會導致體重增加、免疫力下降、還可能長不高。

長期關注我的文章的朋友應該都已經知道睡眠是多重要的一件事情。

傷害三:注意力碎片化

傷害三:注意力碎片化

著名的黑色幽默小說家馮內果,在 1961 年出版一篇很有趣的短篇小說 Harrison Bergeron

故事用一個極度平等主義的美國來當背景。

根據某次憲法修正案的規定,國家不允許任何人有更突出的智商、外貌、和體力。

這項任務會由「身障將軍」來執行,負責確保大家的能力和表現一律平等。

任何智商高的人都必須隨時配戴耳機,耳機每隔二十秒左右就會發出各種高分貝噪音。

這麼做是為了打斷他們的思緒,以便他們的智商降到和一般人一樣的水準。

YouTube 上可以找到根據小說拍的短片,很有趣,推薦大家去看看。

你應該會覺得這劇情實在太荒謬了對吧?

更荒謬的是,我們現在都自願戴上這些思緒中斷器

所有攜帶智慧型手機的學生,平均每天會收到 192 個社群媒體和其他 app 傳送來的通知。

可能是收到新的 email,或是有人在你的貼文留言,又或者是新聞 app 推送某個明星的八卦給你。

只要一收到通知,手機就會發出聲響或震動來提醒你。

現在智慧型手錶出現了,這些通知更是如影隨形。

如果醒著的時間算 16 小時,算起來每 5 分鐘就會收到一個通知,打斷你的思緒或目前在做的事情。

即使學生不查看手機的訊息,光是手機存在這件事就足以影響他們的思考力。

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一群大學生隨機分成三組:

第一組把書包和手機放在實驗室的入口;第二組把手機放進口袋或書包;第三組則把手機放在身邊的桌上。

然後讓他們接受一些大腦功能的測試。

研究發現,手機被放在另一個房間時,學生表現最好;手機能被看見的一組表現最差。

而裡面手機重度的使用者受到的影響更大。

這樣你們應該知道我為什麼工作的時候要把手機丟得遠遠的吧?

傷害四:上癮

傷害四:上癮

上癮的定義是,你明知道做某件事情會對自己帶來負面影響,但你就是無法控制自己不去做。

作者在 2016 年的某個早上,遭遇了一件讓他驚心動魄的事。

當時他們全家正前往佛蒙特州渡假,6 歲的女兒在車上用他的 iPad 打電玩。

她跟作者說:「爸爸,你能夠幫我把 iPad 拿走嗎?我試著把眼睛從 iPad 挪開,但是我做不到。」夠驚悚吧?

作者也一直對他紐約大學的學生作調查,問他們有哪些是他們持續使用,卻又希望它們從來沒有被發明出來的 app?

幾乎所有人都對 IG、TikTok 投贊成票。

孩子們都很清楚這些社群媒體讓他們不快樂,但是他們無法自拔。

因為他們都被矽谷的高薪工程師用《鉤癮效應》這本書裡的方法,在孩子的大腦「磨出一條平滑的路徑」,對這些 app 上癮了。

題外話,這本書的作者 Nir Eyal 後來覺得《鉤癮效應》這本書造成了很多沒想到的負面影響。

所以他之後又出了 Indistractable 這本書,教大家把專注力找回來。

(人類真是自作孽啊。)

作者強調,動物的學習是靠著「磨平大腦的路徑,而非理性思考後的決定 」。

像是要把一首鋼琴曲子彈好,一定要練到可以把整首曲子背起來。

我們所有下意識的習慣,也都是這樣形成的。

所以每次你看到任何人在觸控螢幕上 doomscrolling 的時候,請記住這句話:這些人的大腦被手機給磨平了

《鉤癮效應》裡面講到,一個會讓人上癮的產品會形成一個循環:

從一個外部觸發開始,例如接到通知,提醒有人評論了你的一篇貼文。

這個步驟慫恿使用者離開原來的路徑,轉到另一個匝道,並且觸發他做某個動作的欲望。

此時他的大腦會分泌多巴胺,驅使他點開通知,進入 IG。

因為之前他做這個動作時,會獲得按讚和留言等獎賞,他希望這次打開 IG 時,也會發生令人開心的事情。

但不是每篇貼文都會受到演算法的青睞,按讚或評論可能會爆多,也可能會不如預期,這就是最厲害的會讓人上癮的可變獎勵

於是他會想要繼續投入,產生更多內容,希望下次能夠中獎。

這就是矽谷高科技公司裡,幾乎所有 PM 和工程師都會知道的鉤癮效應四步驟:

觸發—>行動—> 可變獎勵—>投入,然後持續循環下去。

看到這裡,你還會覺得孩子會上癮是他們自己,或者家長要負全部的責任嗎?

我們在對抗的,是那些市值破兆的科技公司和名校畢業的頂尖工程師啊,你覺得我們的勝率高嗎?

就別說孩子了,之前也有許多觀眾留言,甚至連他們自己也都中招了!

以上是不分男女的普遍傷害,接下來終於要來講講男生和女生,會分別受到什麼影響了。

為什麼女生受的傷較重?

為什麼女生受的傷較重?

女孩和男孩在心理上大多數方面都是相似的,但有些性別差異是跨文化與跨時代的普遍現象。

其中一個區別是自主性(agency)跟共融性(communion),這是存在於每個人內心的兩套動機或目標。

自主性會讓人努力實現個體化和擴展自我,牽涉到自己的效率、能力、跟自信等特質。

共融性則會讓人努力透過關懷他人,將自我融入到一個更大的社會群體,牽涉到善意、合作和同理心等特質。

這兩種動機在整個生命歷程中以不斷變化的模式互相交織:

有時候我們會想展現自我,希望能夠受到群體的重視;有時候我們會想融入群體,成為群體的一份子,

就這樣持續下去,直到我們找到自己在這個世界立足的位置,這個過程對正在發展自我認同的青少年來說相當重要。

而研究人員發現,男孩普遍比較專注於追求自主性,而女孩則比較看重共融性。

社群媒體會因為這兩個特性,分別為女孩和男孩帶來不同的傷害。

而至少有四個原因,讓女孩受的傷會比較重。

上一篇講到的 Alexis 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原因一:女孩更容易受到外表的社會比較,和完美主義的影響

原因一:女孩更容易受到外表的社會比較,和完美主義的影響

青春期的女孩會特別在意外表,因為跟男生比起來,女生的人氣跟外貌和他們對異性的吸引力息息相關。

而以 IG 為首的社群媒體平台,充斥著經過精心修飾的照片和影片,會讓許多女孩產生容貌焦慮。

她們會覺得自己必須符合不切實際的美麗標準,才能獲得社會認同。

原因二:女孩的攻擊行為以人際關係為主

原因二:女孩的攻擊行為以人際關係為主

一般認為男生的攻擊性比較強,對於物理性的攻擊是這樣沒錯,但是女生使用其他形式的攻擊,其殺傷力也是不遑多讓啊。

因為女孩有更強烈的共融性動機,所以真正傷害另一個女孩的方法就是破壞她的人際關係。

如果女生要攻擊一個人,她會散佈對方的流言蜚語,離間她跟朋友的關係,降低她在其他女孩心目中的價值。

女孩如果感覺自己的價值下降,焦慮感就會上升。

對於處於憂鬱或被排擠的青少年來說,肉體死亡可以終結痛苦,但社會死亡則是人間地獄。

社群媒體平台提供了一個完美的場域,讓霸凌者可以更容易躲在匿名帳戶後面攻擊他人。

這讓受害者無時無刻不活在恐懼和焦慮之中。

原因三:女孩更容易分享情緒和障礙

原因三:女孩更容易分享情緒和障礙

研究人員指出,憂鬱等負面的情緒比較容易在女孩間傳染。

他們進一步發現,當一位女性有憂鬱症時,她的男性或女性好友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會增加 142%。

但當一個男生陷入憂鬱時,他的朋友並沒有受到顯著的影響。(因為我們都是獨自吞下去。)

而透過社群媒體的 hashtag 和演算法,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女孩,就更容易接收到其他青少年講述心理疾病經歷的內容。

然後不斷看著看著,就更憂鬱了。

此外,有些精神障礙的症狀也會經由短影片被瘋傳,讓看多的人不知不覺去學習,甚至以為自己也有相關症狀。

書中講到,一位自稱有多重人格的網紅說他有 29 個身分,這影響了他的百萬追蹤者。

心理健康聯盟的研究主任 Naomi Torres-Mackie 說:「突然之間,許多青少年患者都認為自己有多重人格,但其實根本沒有。」

原因四:女孩更容易受到掠奪和騷擾

原因四:女孩更容易受到掠奪和騷擾

在 Childhood 2.0 這部紀錄片講到:

在以前還沒有智慧型手機的社會,小孩只要小心生活周邊會接觸到的陌生人就好;

但現在的手機+社群媒體則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平台,讓孩子有機會被全世界的販毒者、戀童癖、性剝削者直接接觸到。

女生又比較在意追蹤數和按讚數,所以通常會對好友邀請來者不拒,殊不知看起來無害的帳戶,背後可能就是虎視眈眈的犯罪者。

從 Frances Haugen 揭露的文件指出:

當時臉書內部早就知道 People You May Know 這個功能,造成了 75% 的成年人與未成年人的不當接觸。

但當時他們就是不肯把未成年帳戶的這個功能給關起來。

還記得震驚全台的創意私房案嗎?許多罪犯就是利用社群媒體來接近孩子,進一步引誘、或者脅迫他們上鉤的。

這裡我引用親子天下做的一篇報導,他們在訪問兒少團體以及婦幼警察隊等專家後,歸納出來的七種方法。

第一:假裝成為男女朋友要求私密照;

第二:先和孩子成為知心好友,再用情緒勒索跟他們索取私密照;

第三:獲取個資,並且威脅孩子拍攝私密照,如果不拍就會告訴爸媽老師,甚至會創另一個假帳號來慫恿說服孩子;

第四:假裝是同年齡的青少年,要私密照互相檢查發育狀況;

第五:徵求模特兒,要求私密照片做為應徵條件;

第六:提供減肥秘方,以私密照面試使用者;

第七:用私密照交換遊戲點數、寶物,或是偶像演唱會門票等實質物品。

只要是照片、影片、和個資被歹徒拿到,那就是惡夢的開始。

歹徒會進一步威脅孩子,如果不照他們的意思做,就會把這些東西在學校公開或讓爸媽知道。

孩子在恐懼下往往就會就範,成為歹徒的禁臠。

這就是我絕對不把女兒的照片放上網路的關係。

以上就是殺手組合對女孩的傷害。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喔,有女兒的爸媽千萬得放在心上。

那男生呢?是不是就會好一些?

好消息是,沒錯,殺手組合對男孩的殺傷力小很多,但會造成另外一種影響。

男生呢?

男生呢?

作者指出,男生並沒有像女生一樣,在比較短的時間有很顯著的心理健康崩潰,而是屬於漸進式的。

一方面是安全至上主義的影響,家長對孩子在實體世界過度保護,讓男孩少了很多經由實體活動來成長的機會。

另一方面則是虛擬世界的誘惑實在太大了。

作者說,如果你要吸引一個女孩的注意力,就問她說:「你想不想知道,你的朋友小美昨天說了你什麼?」

這就是社群媒體為什麼對女孩有致命吸引力的關係。

而對男孩來說,你只要用戰爭和性來吸引他們就好。

這就是為什麼男孩會這麼喜歡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還有英雄聯盟這種即時戰略遊戲的關係。

在性吸引力這方面¡,當然就是來自於無所不在的色情影片了。

於是男性與生俱來的兩個最強大的動機,就被線上遊戲和色情內容給綁架了。

以往一個男孩要展現自己的能力,在群體中獲得地位,是要在實體世界做一些有風險的事,甚至有時候會付出一些代價的。

孩子通常會用前面提到的「自由玩耍」來達成。

但虛擬世界出現後,男孩就再也不需要出門冒這些風險,就可以滿足這個需求了。

只要打開電腦,開一場遊戲,就能夠馬上享受組建團隊,征戰殺伐的快感。

線上遊戲可能會為一些孩子帶來成就感和滿足,但如果過度沉迷於網路遊戲,將會阻擋他們成長為有能力的成年人。

我這輩子做過兩個關鍵性的決定。

其一就是玩《星海爭霸》玩到被中央大學機械系退學的後,意識到如果再繼續沉迷網路遊戲,我在現實生活中一定會一敗塗地。

當時我把《魔獸爭霸三》從電腦裡面砍掉,從此就沒有再玩過任何一款線上遊戲了,這也讓我在兩年後考上交大資工所。

另一個決定,是我決定把自己當成 RPG 的主角來闖關、升等、開地圖。

因為我知道,在遊戲中得到的經驗值都是假的,真實世界得到的才是真的

於是我在研究所二年級的時候展開了人生的第一場冒險:環島走唱王計畫。

我和朋友騎著機車邊環島邊賣唱賺旅費,花了十九天環島一圈。

我們到九份唱了〈九份咖啡店〉,也到了綠島唱〈綠島小夜曲〉(還被綠島鄉長斗內)。

我們全程花了兩萬五千塊台幣,但是賺了將近三萬塊,我們把多出來的錢捐出去,漂亮地完成這個挑戰。

這場冒險對我來說實在太重要了,不但大大的增加了我的自信心,也讓我有勇氣越玩越大。

到最後我甚至跨上腳踏車環遊世界,一路騎到南非好望角。

至於色情內容對孩子的影響,就請你回想一下和另一半的交往過程吧。

你要先遇到一個喜歡的人,然後厚著臉皮展開一連串的追求,之後冒著被拒絕的風險,鼓起勇氣跟她告白。

抱得美人歸之後,終於和意中人第一次牽手、第一次接吻、還有第一次做壞壞的事情。

這個過程是多麼漫長且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毅力啊!

就如同 Andrew Huberman 訪問作者 Jonathan Haidt 那集節目說到的:

現代許多男孩掌管性衝動的多巴胺迴路,被那些能夠放在口袋裡,隨時能夠快速取得的色情內容所綁架了。

那他們就會越來越習慣用這種方式來滿足性慾,也就不想要出門冒著被拒絕的風險追女孩子了。

這就是為什麼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成為尼特族,也就是 「沒有上學、沒有就業或沒有參加培訓的年輕人」的簡稱。

甚至成為一些更極端的,一輩子足不出戶窩在自己臥室的 「繭居族」。

到這邊「殺手組合」的危害終於講到一個段落了。

接下來就是家長和老師們最關心的:啊現在要怎麼辦?

現在歐美的立法機構都已經很積極地動起來,要對社群媒體公司制定一些規範,就像幾十年前對菸草公司做的事情一樣。

但我們真的不能等,因為孩子的第二個機會之窗過了就過了,事情就很難挽回了。

這裡我歸納了五個作者在書中提到的,以及我自己在執行或者即將要去做的事情,來讓「殺手組合」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

如何一起對抗「殺手組合」

如何一起對抗「殺手組合」

第一:自己先把「殺手組合」戒掉

這不但對孩子好,對自己也好。

經過我這兩年的嚴格執行,我可以很驕傲地說,我完全擺脫社群媒體對我的影響了。

我也絕不輕易在女兒面前使用手機,有時候在外面要查地圖或其他資訊,我要不是躲起來用,就是會主動跟女兒解釋我在幹嘛。

我的手機除了有人打電話以外,完全不會跳出任何通知,我也把所有會讓我下意識去打開的 app 全部刪除了。

經過一系列的數位排毒,現在智慧型手機終於真正成為能幫助我的工具,而不是會持續讓我分心的注意力殺手。

第二:盡量延遲孩子接觸智慧型手機和社群媒體的時間

作者認為孩子擁有智慧型手機的最低年齡是上高一的時候,在這之前用智障型手機就好。

他也建議政府將網路成年的年齡設在 16 歲。

在這之前,社群媒體公司不能在未經父母同意的情況下,讓未成年人註冊帳號或收集他們的個資。

如果要用數位工具來學習,像是上網路教材,或是學寫程式,可以使用家裡的電腦就好。

出門就是好好地跟實體世界來互動。

第三:以學校班級為單位禁用「殺手組合」

這點是最關鍵也是最困難的。

目前台灣的法規對學生智慧型手機的使用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大多是交由各個學校和老師自行規定。

這就要靠有心的導師或者家長,把我這幾篇文章發佈在班上的群組,讓每位家長和老師都知道「殺手組合」對孩子的影響。

需要所有人都同意這麼做,這件事情才會發生。

要不然只有一兩個學生不用的話,他們很容易受到其他同學的排擠和慫恿。

第四:多鼓勵孩子從事實體活動

讓他們參加社團活動或球類競賽活動都相當好,或者讓他們幫你跑跑腿,幫鄰居打掃房子賺零用錢,或者帶著他們做志工等等。

這些都會增加他們在實體世界的經驗值,建立起自信心。

第五:當孩子的園丁,而不是木匠

放手吧!這件事情是最難的,所以我放最後。

我看過最好的一本教養書之一,叫做《園丁與木匠》

書的概念很簡單,我們要避免都一個木匠,處處為孩子下指導棋,試圖把他們塑造成我們心目中的樣子。

而是要相信他們與生俱來的創造力和探索的渴望,還有能夠利用反脆弱力來學習的能力。

我們要做的,就是成為一位細心呵護小樹苗的園丁,提供他們成長必須的養分,也就是我們的愛和包容。

並且為他們肥沃且穩定的安全基地,讓他們跌倒後能夠隨時回來充電。

在這過程中他們難免會迷惘,會犯錯,我們要做的就是扶好他們,不讓他們走歪就好。

並且要在過程中適時挑戰他們,讓他們能夠不斷突破,發揮所有的潛能,長成最好版本的自己。

這就是我過去幾年一直在學習的,我現在人生最大的夢想,就是好好地陪著女兒長大。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希望有幫助到你,我會把這一系列的內容,在頻道上整理成一個播放列表,來方便老師或者家長分享。

如果你喜歡這樣的分享,希望支持我們繼續做下去,推薦你訂閱我的電子報,張修修的自由之路

我每個禮拜都會分享我在通往自由,這條偉大航道上的探索和學習,網址是 shosho.tw/free

弄懂依附系統理論,抓住 1 個機會之窗,避免 2 個教養地雷,教出獨立又有自信的孩子(提示:遠離手機)

之前我分享了 The Anxious Generation 這本書的上半部(其實只講完兩章天啊),以及書中有提到的,臉書的吹哨者 Frances Haugen 、和 Alexis Spence 一家人控告 Meta 的故事

今天我要繼續來分享這本超級暢銷書的中半部。

對,因為內容太扎實了要再兩篇才講得完。

這篇文章我會先跟大家介紹依附系統理論,以及一個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並解釋孩子是怎麼利用這個系統和能力來不斷升級成為大人的。

再來我會解釋青春期為什麼被稱為孩子的第二個「機會之窗」,為什麼孩子生理的發育、心理的健全、還有習慣做的事情,都會在這個時期加速然後被定型。

最後我會解釋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這個殺手組合,是如何極大程度的傷害這些系統和機會,阻礙他們成為能夠在現代社會成功的大人。

看完之後,你一定會更清楚要怎麼把這個殺手組合帶來的負面影響減到最小。

文章正式開始前先幫大家做一些前情提要:

作者 Jonathan Haidt 觀察到,從 2010 年到 2015 年,全世界的 Z 世代心理健康急遽惡化。

而這段時間青少年的生活最大的改變,就是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的出現。

這讓他們以往「以玩耍為主的童年」,在這幾年迅速轉變成「以手機為主的童年」。

他更觀察到,心理健康崩潰和手機及社群媒體的使用時間,不只是有相關性而已,而是具有因果關係的。

在許多實驗、甚至 Meta 內部自己做的實驗都指出:

在停用了社群媒體一段時間後,使用者的焦慮、憂鬱症狀都獲得很大程度的改善。

一旦恢復使用,心理健康又會回落到之前的狀況。

而憂鬱症數字的增加,並不是因為孩子們比較願意講出來的原因,孩子們真的用傷害自己的行為來表達他們正在受苦中!

下圖是書中列出來的美國的數字:美國每 10 萬人中,因為自我傷害被送進急診室的 10~14 歲的青少年人數。

這個數字在作者提出的「大重塑」期間急速上升。

尤其女生更是顯著,增加了將近一倍。

而依據台灣衛福部今年最新的資料,從 2009 年到 2023 年,全國女性自我傷害的人數以不同年齡層來看:

45 歲到 64 以及 65 歲以上的都是緩慢上升,25 歲 到 44 歲則是接近平穩。

可怕的是 15 到 24 歲的 Z 世代,從 2009 年的 2697 人,一路飆升到 2023 年的 10172 人,足足是 15 年前的 3.8 倍。

而 14 歲以下的女生也是呈現同樣趨勢,從 2009 年的 137 人,增加到 2023 年的 2525 人,絕對數字是可怕的 18 倍啊!

在這段期間這些國家並沒有經歷重大的災難,「殺手組合」的出現是唯一合理的解釋。

這並不是沒有依據的推測喔,是作者以他社會心理學的專業整理出來的。

他指出孩子健康成長需要的「自由玩耍」、「和他人同步活動」、以及「社會學習」這三個重要需求,已經被「殺手組合」取代。

接下來,我們繼續來看看幾個孩子發展的重要理論,還有他們一些與生俱來的能力是怎麼被搞砸的。

依附系統理論

依附系統理論

圖片來源:Attachment Project

上一篇文章有提到,人類的童年不是線性的,一開始長得很快,但是在 2 歲左右慢下來,一直到青春期才又快速成長。

孩子在 6 歲的時候,他的大腦體積已經是成年人的 90%~95% 了,接下來就是不斷的進行神經連結的重塑,aka 學習。

而最有效的學習方式,就是藉由不斷探索、冒險,在嘗試一些事情並且失敗之後,我們付出一些代價並且取得回饋。

接著我們從這些錯誤中學習,然後能在下次做得更好。

這個過程會一直持續到我們不想變強,停止學習為止。

一個發展健全的成年人有獨自承受挫折,重新爬起來的能力,但是孩子需要一個系統來幫助他們。

這就是著名的「依附系統理論」。

這是哺乳動物在演化過程的一大創新,當雌性動物產下幼胎後,會開始分泌乳汁來哺育幼仔。

所以哺乳動物的幼仔會長時間依賴母親,此時他們是非常脆弱的,一不小心就會 GG。

在這段期間幼仔必須實現兩個目標:第一、發展成年所需的技能;第二、不被吃掉。

一開始避免被吃掉的最好辦法,就是緊跟著媽媽。

但隨著幼仔漸漸長大,牠們大腦的預設就是需要透過奔跑、打鬥、和交友等活動來協助神經元的連結。

這就是為什麼年幼的哺乳動物會主動離開媽媽去外邊玩耍,包括一些有風險的遊戲。

而青春期的孩子更是想要離家越遠越好。

英國的發展心理學家 John Bowlby 是第一個提出依附系統理論的學者。

這是他藉由研究二戰期間,孩子和父母分開後對孩子長大後的影響所發展出來的。

另外一位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 Mary Ainsworth 接續他的研究,提出了「安全基地」的概念。

她認為每個孩子至少需要一個主要照顧者充當「安全基地」。

通常這個人是母親,但也可以是父親、阿公阿嬤、保姆這些能夠穩定給予孩子安撫和保護的成年人。

而照顧者跟孩子的互動模式,會讓孩子產生不同的依附類型,這件事情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了。

依附類型大概可以分成 4 種:

如果照顧者對嬰兒的需求很敏感,都能給予「即時」且「一致」的照顧,那孩子就會發展成「安全依附型」。

這種可預測性和可靠性培養了孩子對照顧者的信任,讓他們能無後顧之憂的自由地探索世界。

因為他們知道,如果需要的話,他們隨時有一個安全的避風港可以依靠。

他們長大也更容易建立和維持健康的人際關係,在學業、職場、親密關係上也更容易獲得成功。

但如果照顧者有時很快回應,有時卻忽視嬰兒的需求,這種不可預測性會讓嬰兒感到焦慮,讓他們成為「焦慮矛盾依附型」。

這會讓他們容易產生分離焦慮、很怕被拒絕,所以會常想要取悅別人。

他們長大後對親密關係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好不容易交到男女朋友,卻可能會因為忌妒和佔有慾過強而把關係搞砸。

如果照顧者持續拒絕孩子的需求,他們就會學著壓抑自己的情緒,並且避免接近照顧者或尋求安慰。

因為他們知道,很可能又會被拒絕,而你也知道持續被拒絕是很難過的事情嘛。

這叫做「焦慮逃避依附型」。

他們長大後可能會有情緒疏離、孤立的情況,並且會避免親密關係,或者在關係中保持距離,以保護自己不會受到傷害。

如果照顧者忽視甚至虐待孩子,同時成為孩子慰藉和恐懼的來源時,孩子的依附系統就會崩潰,成為「混亂依附型」。

別說親密關係了,這類型的孩子長大後會在各種人際關係遭遇到相當大的困難,也更容易出現心理健康的問題。

這就是相當著名的依附系統理論。

你的照顧者是怎麼把你帶大的呢?

你覺得你是屬於哪一型呢?

我自己應該是屬於焦慮逃避+混亂,因為童年的時候爸媽分居後來又離婚,我和妹妹主要是讓奶奶帶大的。

我只記得那時候會頻繁的轉換照顧者,這讓我們有極大的不安全感。

青春期的時候,我和爸爸以及繼母一起住,那時受到的忽視和精神虐待對我的影響非常大。

在當時植入的「我不夠好」、「我不值得」這些有毒的信念,讓我到現在都還在持續跟它們奮戰中。

以這個依附理論為基礎,孩子發展了兩種模式來經由探索這個世界來學習並且成長:它們叫做「探索模式」和「防禦模式」。

最高效的學習與成長模式

最高效的學習與成長模式

在過去幾百萬年裡,人類生活的環境相當多變,安全富足的時期以及匱乏危險的時期會交替出現。

所以我們祖先需要具備強大的心理調適能力,來彈性應對這兩種環境活下去。

這種環境的多變性,進一步塑造並優化大腦中較早形成的兩種系統:

一個是當你發現機會的時候,會啟動的行為激活系統(BAS)

例如當你和部落的成員餓了好幾天,突然發現一棵樹上長滿成熟的櫻桃,你們都會非常興奮和激動,

這種情緒會迅速蔓延感染大家,每個人都蓄勢待發準備把櫻桃給全部收拾掉。

作者把 BAS 取了一個更直觀的名稱,叫做探索模式

而之前介紹過很多次的多巴胺系統,就是這個模式的底層驅動機制。

第二個則是行為抑制系統(BIS),它會在發現威脅時啟動。

像是採櫻桃的時候聽到附近有獅子的吼叫聲,你們會馬上停止動作,身體開始分泌腎上腺素、皮質醇等壓力荷爾蒙。

這時消化和成長等沒那麼緊急的功能會被抑制,注意力也會完全轉向,去確認威脅是不是真的存在。

肌肉和心血管也同時準備好逃離潛在的威脅。

作者把 BIS 稱為防禦模式

獅子這種處於食物鏈頂端的動物,牠們的預設模式是探索模式,因為牠們的天敵很少。

所以你看辛巴他就一天到晚想去大象墳場冒險,來試試自己的身手,也比較願意去結交新朋友;

而他的朋友彭澎和丁滿因為常受到威脅,所以他們的預設系統是防禦模式。

這會讓他們長期處於焦慮狀態,隨時擔心下一刻會不會被吃掉。

而對人類而言,幾萬年前那種隨時會讓人命在旦夕的環境已經不復存在了。

醫療技術已經相當進步,孩子早夭的機率已經越來越小。

但是那個偵測威脅和壓力的系統還是相當敏感。

所以在不穩定和暴力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就會讓他們經常處於防禦模式,這會大大妨礙他們的成長和學習。

用下面這張圖來解釋孩子是怎麼利用這個系統來成長的。

小孩在學會爬行之後,他們的探索模式就會啟動,讓他們想要爬到遠一點的地方,用手摸或是用嘴巴咬去或探索新奇的事物。

這時候他們會感到興奮和些許焦慮,大腦會趁這個機會忙著學習和重塑神經的連結。

事情免不了會出錯,他們會摔倒、撞到頭,或是想去摸貓的時候被抓一下。

這時候防禦模式就會啟動,孩子就會趕緊跑回基地,或乾脆在原地大哭來呼叫基地來找他。

擁有安全依附關係的孩子通常會一下子就安定下來,重新開啟探索模式。

這次他們學到教訓,可能就不會在同一個地方摔倒,或是離那隻貓遠一點。

但其他依附類型的孩子,他們去探索的意願可能就沒那麼強。

他們受到挫折後再爬起來的恢復期也會比較長,或乾脆就躲起來了。

如果孩子經歷的是以玩耍為主的童年,這個過程每天會發生幾十次,一個月會發生幾百上千次。

之後孩子就會漸漸變得不再那麼需要頻繁回到基地,更願意自己獨立探索,像是自己走路上學或去朋友家等。

隨著孩子長大,他就能夠能夠內化這個安全基地,不需要父母實際在場就能有安全感,進而學會獨自面對逆境和失敗。

這就是孩子變成大人的過程。

而孩子其實內建一個超強大的能力,讓這個過程能夠持續發生。

孩子有反脆弱力

孩子有反脆弱力

作者上一本書的中文譯名叫做《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

他在書中觀察到現代年輕人心理素質普遍脆弱,並且提出了幾個原因。

其實玻璃心的相反不是鐵石心腸,而是一顆反脆弱的心。

他們有可能會心碎,但是他們能夠把破碎的心組合起來,然後變得更強壯。

這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

「反脆弱」是知名作家納希姆塔雷伯創造出來的詞,用來描述那些需要時不時被打擊才會變得更堅強的東西。

這是複雜系統中常見的特性,目的是為了能在一個很難預測的多變環境中正常運作。

人類的反脆弱系統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免疫系統,孩子們需要儘早接觸過敏原、寄生蟲、細菌等,才能讓他們的免疫系統變強。

幼童從泥巴、照顧者、甚至寵物身上接收過來的細菌,是能夠增加他們腸胃道微生物組的多樣性,進而增加他們的免疫力的。

而那些試圖在無菌的環境中養育孩子的父母,反而會阻礙孩子反脆弱免疫系統的發展。

這跟所謂的心理免疫系統是一樣的道理。

孩子面對社交上的挫折,像是發生搶玩具這種正常衝突,或者被排擠、被不公平對待的時候,是有能力自己處理、消化和克服的。

他們一開始一定會很難過,但內心不會陷入太久的煎熬,回復的時間很快。

我女兒在幼稚園就有這麼一個相愛相殺的朋友,有時候回來會哭訴說安安又兇她了,隔天又和她手牽手一起玩得很開心。

從幼稚園到出社會後的職場,只要跟其他人一起生活,各種衝突和剝奪是不可避免的。

但就像斯多葛學派和佛陀很久以前的教導:

幸福不是消除生活中所有會引起內心反應的「誘因」,而是學會因應這些外部事件,讓它們不再具備挑起你負面情緒的影響力。

作者覺得最好的一本育兒書,是建議他們每天找機會挫挫孩子。

像我自己也會時不時就會稍微嚴厲一點,她哭一下子之後,稍微逗她一下她就會偷笑跑來討抱抱。

除了反脆弱能力以外,人類還有另一個一定要善加利用的時間:青春期

人類發展的第二機會之窗

前面說到,人類在 6 歲的時候,他的大腦體積已經是成年人的 90%~95% 了,此時的神經元和突觸遠比成年人要多。

所以之後大腦發育的重點不是繼續長大,而是忙著做兩件事情。

第一個是選擇性地修剪神經元和突觸,只留下頻繁使用的。

這個過程叫做突觸修剪(synaptic pruning),反覆活化一組神經元的活動,會讓這些神經元的連結更緊密,訊號的傳導更快速。

第二個是髓鞘化(myelination),這是神經元軸突被一層由脂肪構成的髓鞘包覆,讓神經和周圍絕緣。

這也會加快神經元之間的訊號傳遞 。

一開始幼兒的大腦具備巨大潛力和可塑性,但能力較低,幾乎什麼都不會。

隨著修剪和髓鞘化,當兒童發育到成人階段,大腦神經元的連結會逐漸定型,讓大腦作業更有效率。

進入青春期後,修剪和髓鞘化的速度會加快,然後在青春期結束後定型。

所以孩子在青春期時經歷的變化會對大腦產生深遠的影響。

如果一個孩子在青春期常做一件事情,例如畫畫或踢足球,那他們和其他時期比起來會學得更快。

在這個時期如果把孩子從台灣帶到美國,在完全不同的文化環境刺激下,他就有可能從台灣人感覺自己是美國人。

所以想讓孩子學語言或其他技能,這就是一個絕佳的時機。

但這有利也有弊,這段大腦高度敏感的時期,也特別讓孩子受到傷害。

發展心理學家 Laurence Steinberg 在他針對青春期所寫的教科書中指出:青春期的大腦更容易受到持續性壓力源的影響。

這讓青少年易陷入焦慮症、憂鬱症、飲食失調,甚至酒精或是藥物濫用等心理健康的障礙。

對於身心健康來說,青春期既是容易受傷的風險時期,同時也是改善青少年健康和心理狀態的機會之窗。

所以家長一定要在這個時期多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包括他們的營養、睡眠和運動。

一開始累一點,之後就會很輕鬆。

要不然之後他們的大腦定型了,要改就相當難了,可能要付出好幾倍的心力,效果也比較有限。

然而孩子從幾十萬年前發展出來的高效學習系統,以及從青春期通往成年的道路,卻被近十年才出現的兩件事情給硬生生擋住了。

「過度保護」和「智慧型手機」的雙重束縛

「過度保護」和「智慧型手機」的雙重束縛

現代社會教養孩子的方式,有兩個認知偏差所造成的錯誤:

第一是在現實世界中過度保護孩子,第二是在網路世界對他們的保護不足。

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是哪一年出生的?幾年級開始爸媽才肯讓你獨自出門找朋友或走路上學?

我是 67 年次,大概是小學三年級就開始走路上學,從台中民生路中華路的交叉口走到教育大學實驗小學,大概四百公尺。

作者在演講中問他的觀眾這個問題,發現 1965 到 1980 年間出生的 x 世代,大概就是一年級到三年級之間被允許獨自出門;

而 z 世代普遍要延後到 5 年級甚至 7 年級。

即便刑事案件的數目逐年下降,我們對孩子的保護卻日益增加。

被過度保護,一天到晚待在家庭基地的孩子,沒辦法到基地外探索、冒險。

這會阻礙他們發展反脆弱能力的機會,也讓他們的人生多半處於防禦模式,

隨著年紀漸長,外面世界的挑戰越來越大,他們就越不敢踏出去,得依賴父母隨時在身邊支援,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而智慧手機和其他數位裝置雖然為孩子提供各種娛樂,但也導致一個嚴重的問題:

他們對所有螢幕形式以外的體驗,興趣大幅減少。

上一篇文章講到,孩子必須透過自由玩耍,以肉身參與的、同步的、一對一或者一對少數人的方式來參與活動。

孩子可以在過程中練習解讀肢體語言、判斷細微的表情和語氣,以及學習如何協調、合作和解決衝突。

這些都是虛擬互動無法提供的。

而家長們最怕的歹徒,現在全部都跑到網路上了!

你想想看,在光天化日之下綁架一個小孩風險多大啊,當然是透過社群媒體引誘他們上鉤比較簡單啊!

於是這雙重束縛就成了現在的孩子們通往成熟之路上的最大挑戰,會導致他們生理雖然發育完全了,心智卻還停留在孩童階段。

所謂的巨嬰就是這樣養成的。

更糟的是,如果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就讓他們習慣用手機,這個習慣定型之後,成年後就真的很難改了。

而這個時期如果又讓孩子處於上一集講到的,社群媒體帶來的持續焦慮和憂鬱狀態下,那這種心理狀態就會延續到成年。

這會讓他們在職場和關係上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

其實藉由 The Anxious Generation 這本書,剛好把如何讓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給講清楚。

我們也可以趁這個機會想想看:

平常在和孩子相處或教育他們的時候,有沒有善加利用依附系統,讓他們持續去做一些小冒險?

當他們回到基地後,我們有沒有給他需要的支持和安慰?

我們有沒有好好利用孩子的反脆弱能力,適時給他們一些挑戰,並且相信他們能夠越變越強?

我們是不是在實體世界過度保護他們,卻對虛擬世界疏於監管,反而讓他們陷入更大的危機?

我們有沒有趁他們青春期的時候,加倍用心陪伴他們,讓他們能在這個關鍵時期得到必要的引導?

我知道真的很難,身為沒有育兒後援的創業者,我和老婆完全懂得那種分身乏術、蠟燭 n 頭燒的感覺。

但這些都是身為我們家長和老師責無旁貸的責任。

好消息是,你不用單打獨鬥,下一篇終於是這一系列的完結篇了!

我會先介紹殺手組合對孩子甚至成年人的四種傷害,以及分別對女孩以及男孩的影響。

最後我會提出書中、以及我自己在諮詢了幾位老師之後,歸納出來的可能的作法,一起來面對目前手機和社群媒體帶來的挑戰。

如果你喜歡這樣的分享,希望支持我們繼續做下去,真的真的,去我們的頻道訂閱按讚留言是幫助我們最簡單的方法。

也推薦你訂閱我的電子報,張修修的自由之路

我每個禮拜都會分享我在通往自由,這條偉大航道上的探索和學習,網址是 shosho.tw/free

紐約時報暢銷榜冠軍 The Anxious Generation:手機+社群媒體正在重塑青春期孩子的大腦!再不行動就太遲了

今年年初我有一篇文章介紹了一場美國國會的聽證會,議員把五大社群媒體公司的 CEO 叫來問話的聽證會,指控這些平台對青少年心理健康以及人身安全造成的傷害。

一開始這篇文章獲得廣大迴響,但也引來了不少批評。但絕大多數批評者都沒有搞清楚狀況,我也一直沒時間把這個議題好好說清楚。

結果兩個月後知名社會心理學家 Jonathan Haidt 出版了一本新書:The Anxious Generation——我暫時將它翻譯成《焦慮的世代》——把這個議題講得超清楚。

這本書一出版就空降成為紐約時報暢銷榜冠軍,到現在一直都還在榜上,而且越來越熱賣,在美國的老師和家長已經討論到翻了。為什麼呢?因為裡面揭露的內容實在太驚悚了,身為一個四歲女兒的爸爸,這本書我真的好幾次看到背脊發涼,還忍不住罵了好幾次髒話:「X,原來是這樣,X,這真的太誇張了」。

這本書的中文版預計在年底由大塊文化出版,本來想等到那時候再跟出版社一起合作宣傳,但我看完之後覺得這真的不能等,越早讓更多的家長和老師知道越好,因為孩子們的大腦可塑性一被關起來,要再改變就很難了。

沒錯,我之前稱之為「殺手組合」的手機+社群媒體,它們殺掉的不只是我們的專注力,對孩子來說,它可能會永久改變青春期孩子們的大腦神經連結,殺掉孩子們在這個社會中能成功的各項能力,甚至使他們罹患各種心理疾病。

如果你關心青少年甚至自己的心理健康,這篇文章你一定要看完。

我保證你會對手機加上社群媒體在我們的大腦幹了什麼事,能有更全面的了解,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來使用它。

The Anxious Generation首先依照慣例來介紹一下作者。

Jonathan Haidt 是一位相當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目前在紐約大學的史登商學院擔任道德領導力教授。

他的研究領域很有趣,叫做道德心理學,目的是想探究人類的道德感是怎麼來的。

他想用他的研究來讓具有不同道德觀的人能顧互相理解、互相對話、以及互相學習。

他之前出的兩本書都是叫好又叫座。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是他在道德心理學領域,集 25 年的研究於大成的一本科普書。

他挑出兩個最容易讓人們對立的領域——政治和宗教,來加以闡述。

他希望大家看了別再吵了,能夠團結起來互相幫忙,畢竟我們人類還要共同面對很多威脅啊!

另一本書叫做《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算是他主要研究的一個副本。

他發現越來越極端的對立,可能是因為美國家長對孩子過度保護所培養出來的「玻璃心世代」所造成的。

而今天要介紹的這本 The Anxious Generation 也是無心插柳柳橙汁。

他本來計畫要寫的主題是「社群媒體如何造成國家的分裂」,書名想要取作 Life After Babel。

沒想到在寫青少年的部分時越寫越多,後來乾脆把這部分獨立出來,延續玻璃新世代那本書的發現,寫成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

結果引起超級廣大的迴響。(出版社表示賺到)。

最大的原因就是內容真的太驚悚了,而且大家真的都受夠了!

社群媒體讓成年人沒辦法專注,把浪費時間在上面就算了,這都是大人自願的。

但這些公司為了將利益極大化,竟然無所不用其極地在孩子們大腦最脆弱、最無法抵抗誘惑的青春期,用各式各樣的手段駭進他們的大腦,讓他們上癮,甚至植入有害的思想。

這真的是孰可忍孰不可忍啊!

The Anxious Generation 這本書內容超級豐富,而且論述有理有據。

Jonathan Haidt 真不愧是 h-index 破百,引用數破十萬的頂尖學者

我會把這本書分成上下兩集,希望能讓關心這個危機的老師和家長們,能夠更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後一起來做出改變。

孩子的心理健康為什麼崩壞

孩子的心理健康為什麼崩壞這裡的孩子指的是 Gen-Z 這個族群,中文稱為 Z 世代,指的是 1997~2012 年出生的孩子,現在大概是 12~27 歲。

其實就是現在的國高中生以及大學生,再加一些剛出社會的新鮮人。

大家要把這個年齡層記好,因為這是這本書主要討論的族群。

在行銷界一定超常聽到 Gen-Z 這個名詞,因為他們就是所謂的首批數位原住民。

它們平均 10 歲左右就會拿到智慧型手機,然後就免不了開始用 IG 或 Tiktok。

他們幾乎不看電視的,所以跟他們溝通一定要透過社群媒體。

我在 Intel 的時候重點工作就是跟 Gen-Z 打好關係,因為他們是這個世界的未來。

每個品牌都試圖在這個世代的內心取得一席之地,這樣他們長大後有經濟能力了,才會把錢花在它們身上。

記得社群媒體開始普及,網路速度也越來越快時,包括我在內的所有網民一片樂觀啊!

隨著人與人的連結越來越方便,就像自來也老師說的,人們真正互相理解的時代終於要到了⋯⋯嗎?

才怪!

這件事情不只沒發生,反而有越來越糟的趨勢,網路世界越來越偏激、分裂、充滿了負面情緒,人們也越來越不快樂。

而作者發現,Gen-Z 這個族群的心理健康惡化的趨勢更明顯。

大家可以看看下面這張圖:

從 2010 年開始到 2015 的這五年間,許多國家的 Gen-Z 重度憂鬱症的發作比例突然上升,而女生上升的幅度更是顯著。

而下面這張圖顯示出,在所有年齡層中,Z 世代中焦慮症的盛行率也在「大重塑」時期開始飆高。

這五年被作者稱為 The Great Rewiring,「大重塑時代」,因為這五年迎來了智慧型手機和社群媒體這個殺手組合的登場。

其中 2010 年發布的 iPhone 4 開始配備了前置相機,手機上網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這使得 Z 世代本來「以玩耍為主的童年」,完全轉變成了「以手機為主的童年」。

他們的大腦神經連結被「大重塑」了,被重新接線成不正常的模式,導致他們的心理健康急遽惡化。

有的精神科醫師提出反對意見,說這些研究都是基於自我報告的結果。

說不定焦慮的上升,只是 Z 世代比較願意講出心裡話的關係?

但作者提出另一個很有利的數據來佐證他的論點。

在美國每 10 萬人中,因為自我傷害被送進急診室的 10~14 歲的青少年人數,也在「大重塑」的期間急速上升。

尤其女生更是顯著,增加了將近一倍。

有人會說,那是因為美國的校園太不安全了,孩子們都在擔心會不會發生校園槍擊事件。

但作者提出其他國家的狀況:英國也有同樣的趨勢,就連很幸福的北歐國家也是。

作者在 The Anxious Generation 指出,這是一個同時發生在主要英語系國家以及北歐國家的普遍現象。

這些孩子不是說說而已,而是用傷害自己這個行動來證明他們真的很痛苦。

你會不會好奇,那台灣的狀況如何呢?

這個是衛福部今年最新的資料。

從 2009 年到 2023 年,全國女性自我傷害的人數以不同年齡層來看:

45 歲到 64 以及 65 歲以上的都是緩慢上升,25 歲到 44 歲則是接近平穩。

可怕的是 15 到 24 歲的 Z 世代,從 2009 年的 2697 人,一路飆升到 2023 年的 10172 人,足足是 15 年前的 3.8 倍!

14 以下的女生也是呈現同樣趨勢,從 2009 年的 137 人,增加到 2023 年的 2525 人,絕對數字是可怕的 18 倍啊!

男性的人數比較少,但也是呈現同樣的趨勢。

雖然台灣開始顯著增加的時間點比起歐美國家慢了幾年,但這根曲棍球桿的趨勢是相當明顯的。

有人會說,這都是台灣低薪高房價,年輕人看不到未來的關係。

但我就問,你念國中生讀的時候有想到那邊嗎?

我那時候除了考試以外,腦子想的都是《太空戰士》要怎麼破關啊!

手機+社群媒體真的是兇手嗎?

手機+社群媒體真的是兇手嗎?看到這裡,一定又有一堆反對者準備在留言區攻擊:

啊這又是你們這些老人在危言聳聽啦,總是想要批評年輕人的新東西和生活方式!

以前的漫畫啊電視啊電玩啊不是都被批過一輪了,但現在大家還不是就好好的?

那我就問,你就舉出一個合理的原因,只要一個就好,來解釋這十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 14 歲以下的女生傷害自己的人數增加快 20 倍?

這十年我們臺灣的經濟可是一路成長,股市破兩萬點,犯罪率持續下降,我們也沒有像其他國家一樣經歷過嚴重的天災和動亂。

臺灣董氏基金會做過一個調查,目的是想要了解青少年的憂鬱情緒和網路使用的相關性,以及網路霸凌現象對青少年之影響。

調查的時間是 2021 年的 9 月到 11 月,在全台隨機抽 41 所國高中發問卷,有效問卷為 2607 份。

調查發現,假日上網時間超過四小時的青少年,有明顯憂鬱情緒,需要尋求專業協助的比例高達三成。

過去一年有遭到網路霸凌的孩子,他們經常/總是出現情緒不穩、易怒、或躁動不安的比例為 31.3%,遠高於沒受到霸凌的 6.1%。

而「總是」出現自我傷害的比例高達 17.2%,高於沒有被網路霸凌的 0.9%。

但還是有人會講,這只能看出相關性,不能看出因果關係,搞不好是心理狀況不佳的才會想選擇泡在網路上啊。

事實上,已經有相當多研究已經證明這是有因果關係的。

因為這實驗太好做了,就把一群學生隨機分成兩組,一組禁止他們用社群媒體,另一組持續使用。

很多研究都顯示,只要一個月之後,禁用的那一組心理狀況就會明顯好轉。

不過如果恢復使用,過不了多久又會回復到之前的狀態。

2021 年就有一篇 review,納入了 36 項橫斷面研究和 6 項前瞻性佇列研究。

在橫斷研究中,發現過度使用社群媒體和心理健康和睡眠品質低落有高度相關。

而在縱向研究中,發現社群媒體就是心理健康和睡眠品質的危險因子,是有因果關係的。

其實這幾年大家對這個議題越來越關注,證據已經相當充足。

The Anxious Generation 這本書最精采的地方,是作者把背後的原理解釋得相當清楚。

但在了解社群媒體怎麼傷害孩子前,我們先要來弄清楚:

一個孩子要能健康長成大人,他必須經歷過的一個關鍵歷程,以及要具備的三個條件。

一個健康的童年需要什麼?

一個健康的童年需要什麼?

你會不會覺得奇怪,為什麼人類的成長軌跡和其他靈長類不一樣?

我們不像黑猩猩的幼兒,生長曲線是比較穩定的。

人類小孩一開始長得很快,但是在 2 歲左右慢下來,一直到青春期才又快速成長。

從進化的觀點來看,不是趕快長大趕快繁衍下一代比較好嗎?

那我們為什麼要經歷一個大腦很發達,但是四肢很弱的危險童年呢?

這個在原始世界不是會降低生存的機率嗎?為什麼我們智人能夠在天擇中勝出呢?

那是因為我們是藉由鍛鍊大腦來勝出的,能夠活下去的人不再是最快或最強的,而是那些最擅⻑學習的人。

我們因為能夠相互學習,並且利用我們的祖先和社群所累積的知識庫,一直不斷進步,才發展成現在這個樣子。

而黑猩猩幾乎沒有這種行為。

所以人類把童年延⻑,目的就是給孩子們充足的時間來學習。

人類的大腦大概在 5 歲就長完了,接下來的時間就是不斷的建立有用的新連結,剪掉沒用的新連結。

這就是學習的過程。

而我們有內建三個強烈的動機,來幫助「學習」這件事情,讓我們能夠學得又快又好。

這三個動機相當重要喔!

分別是:「自由玩耍(free play)」、「調和(attunement)」,以及「社會學習(social learning)」

而能夠滿足這三個動機的環境,完美地被矽谷工程師設計出來的產品綁架並且摧毀了,接下來我會一個一個來說明。

自由玩耍的重要

自由玩耍的重要請你想像一下,你小時候最開心的回憶是在做什麼?

我的中學時期是極度被家裡限制的,甚至連去同學家都不允許。

這對我剛上大學時的社交造成相當大的影響,我甚至一開始跟 Big Bang Theory 的 Raj 一樣不敢跟女生說話耶。

但愛玩的天性還是讓我逮到機會就出去冒險。

我腦子第一個浮現出來的,就是我念國中的時候,從我在台中北屯的家,一大早偷溜出去。

我和兩個同學一起騎腳踏車到西屯世貿中心參加電玩展,然後趕在中午前到家。

那是我第一次騎那麼長的距離,也是我第一次覺得:哇喔,我超強的耶!好像自己只要跨上腳踏車,哪裡都去得了。

(結果後來真的騎到世界的盡頭了。)

我猜你最開心的,應該大多是和朋友在戶外玩耍胡鬧的回憶吧?

因為這就是孩子們最重要的工作:自由玩耍

我們大腦最愛的學習方式,就是在低風險的環境中,透過重複的活動和回饋來加強神經連結。

當我們嘗試某件事情並且失敗之後,大腦會分泌去甲腎上腺素和乙醯膽鹼等神經傳導物質。

它們會告訴我們眼前這件事情出錯了,要集中精神把它搞定。

我們真的就是從錯誤中學習的。

小朋友從跑來跑去爬上爬下,摔倒了之後哭一下爬起來這樣的過程中,學到使用四肢的能力。

之後就可以玩捉迷藏、紅綠燈這種比較高級的遊戲,來訓練大腦的反應能力。

再大一點玩的遊戲就需要大腦更多的參與了。

像是一些桌遊或是「黑夜降臨請閉眼」的殺手遊戲,這都可以訓練更細微的非語言暗示跟觀察。

波士頓大學的心理學家 Peter Gray 是這樣定義自由玩耍的:

這是一個參與者自由選擇和主導的活動,目的就是為了玩而玩,不是為了達成和玩本身無關的目的

有的家長會想要孩子藉由玩一些遊戲去學到其他技能,有時候會忍不住去下指導棋,教孩子要怎麼玩,這都不算是自由玩耍。

根據作者的定義,以玩耍為主的童年,是指孩子們在大部分空閒時間裡,與朋友在現實世界中玩樂。

其中有幾個條件必須具備。

這個活動必須要是肉身參與的、是同步的、是一對一或者一對少數人,以及加入或離開一個群體,是需要付出感情成本的

這對人際關係的發展相當重要。

但因為手機加社群媒體的出現,孩子們聚在一起的時間變少了。

下圖是美國中學生的調查, 在大重塑時期,每天都能見到朋友的比例大幅下降,所以第一個條件肉身參與就少了。

他們以為在社群媒體上發文回留言就算社交,但這是非同步,並且是一對多的淺薄連線。

這種溝通的訊息量和面對面比起來簡直是天差地遠。

而且你可以安靜的加入或離開不同的群組,不需要投入任何的情感。

孩子又會被迫在平台上經營自己的形象,每篇發文都是經過精心挑選和修圖,是有目的和策略的,再也不是為了玩而玩。

於是手機為主的童年就這樣大大破壞了以玩耍為主的童年,讓孩子無法在玩樂中學習出社會應該具備的技能。

調和能力的重要

調和能力的重要人類是社群的動物,我們必須依靠社群的力量,活下去的機率才會比較高,所以我們本來就內建跟社群連結的能力和渴望。

這個能力的一部分,是藉由調整和同步自己的動作和情感,來跟其他人互動。

嬰兒在手腳都還不能自由運用時,就能夠用燦笑來回應照顧者逗他笑的舉動。

這個在發展心理學和依附理論中,叫做 attunement,中文大概可以翻成「調和」或是「協調」。

在人與人的溝通中,察言觀色還有掌握良好的回應時機,都是最基本的技能。

發展心理學家稱之為「發球與回發球(serve and return)」。

如果你跟孩子的互動中,我們一直在滑手機,心不在焉,沒有跟他順暢地互相接發球⋯⋯

這不但會阻礙了他們調和能力的練習,還會讓他們形成沒有安全感的依附關係。

這會在他們小小的心靈植入一個概念:自己比爸媽的手機還不重要,自己是不值得的。

你不覺得這是一個多麼可悲的想法嗎?

從小在被忽略的環境長大的我,深深了解這個念頭是多麼有毒和難以根除。

這就是我堅持不在女兒面前用手機的原因。

她只要跟我說話,不管我在幹嘛,一定會放下手邊的工作專心跟她互動。

孩子稍微大了一點之後,他會和朋友繼續練習調和。

這也一定得在前面提到的自由玩耍的過程中學到,是肉身參與的、同步的、一對一(或少數人)的。

這時孩子們不再僅僅是輪流玩耍,而是尋找跟朋友完美同步的樂趣。

這將會奠定他們社交以及調控情緒能力的重要基礎。

但現在孩子們把時間都花在社群媒體上了,就算他們真正聚在一起,大家也都自己顧自己的手機。

即時一對一互動的機會變少了,訓練調和能力的機會也被大大減少。

你還能怪現在的 Z 世代抗壓性低,沒辦法融入社會嗎?

社會學習的重要

社會學習的重要前面講到,人類在青春期之前生長緩慢的原因之一,就是要讓孩子有時間去學習。

在進化的過程中,最優秀的學習者往往受到獎勵,獲得較高的成就。

但不是那些在學校能夠考一百分的好學生喔,而是那些最能激發自己與生俱來的學習慾望,通過模仿來學習的孩子。

那要跟誰學呢?

一開始當然是跟爸媽或主要照顧者,長大之後就會在學校模仿同學會高年級的。

出社會之後就會想要跟自己關注那個領域的強者學習。

根據 Robert BoydPete Richerson 這兩位研究文化和共同演化的頂尖學者指出,有幾種策略在幾千個世代的演化中逐漸勝出。

和我們今天討論的主題最相關的有兩個:從眾偏見(conformist bias)威望偏見(prestige bias)

從眾是個很顯而易見的策略。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跟隨大多數人所做的事情是最安全的,尤其是剛進到一個新環境時。

這就是所謂的入境隨俗。

在現實生活的社會環境中,通常需要經過幾個禮拜的時間,我們才能辨識出一些常見的行為,並且知道這些行為背後的意義。

但是在社群媒體平台上,一個孩子可以在一小時內瀏覽超過一千個數據點。

每個發文都伴隨著按讚數和評論,表示那則貼文是成功還是失敗。

於是社群媒體平台成為有史以來最有效的從眾引擎。

它們能夠在幾小時內說服青少年——講難聽一點是洗腦他們——哪些言行是可被接受的,受歡迎的。

當社群媒體推一堆厭食症的圖片給孩子,裡面的女生一個比一個瘦,孩子就會覺得那樣的身體和飲食方式才是對的。

之後爸媽再怎麼講破嘴,還是沒有辦法勸孩子吃營養一點。

另一個策略則超越了純粹的從眾行為,就是辨識出那些是有威望的人,然後模仿他們。

威望偏見的主要研究者,是 Robert Boyd 的學生進化人類學家 Joe Henrich

他說:對於人類以外的靈長類動物來說,牠們的社會階層是由身體的強壯程度來決定的。

因為牠們打架都打得贏嘛,牠們更能獲得食物和傳宗接代的機會,所以威望就會比較高。

但人類用的是另外一個系統。

人類會自願給那些在某個有價值的活動領域中取得卓越成就的人,例如在古代就是打獵或講故事。

人們其實是可以眼見為憑來判斷出強者的,但是經由眾人的判斷比較高效。

如果很多人都說后羿射箭很強,就算你沒有看過他,你還是會想到他身邊去。

這麼做一來你有機會可以跟強者學習,二來藉由靠近他,你也會增加自己在這個領域的聲望。

而這些有威望的人也會允許一些死忠的追隨他們,來增加他們威望的可信度。

這是一個很古老且有效的系統。

但是到了現代,你應該可以猜到了吧?威望值就是社群媒體的按讚數和追蹤數。

而沒有判斷能力的青少年,就會去追蹤他們,模仿這些網紅們的行為舉止。

The Anxious Generation 舉的例子是因為性愛影片爆紅的 Kim Kardashian。

她把「為了出名而出名」這個詞發揚光大,甚至入選了時代雜誌 2015 年最有影響力的百人名單內。

上千名的 Z 世代女孩於是把她們最強大的學習系統對準包括她在內的網紅,學習他們的一舉一動,夢想有一天也能跟他們一樣。

成年人可能只是把她們當成茶餘飯後的八卦,但是青少年可是真的把他們當成模仿的對象喔。

而 Z 世代男孩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如果你和我一樣,覺得這情況已經很糟的話,請繫好安全帶,我們才剛開始而已。

下一篇文章我會來進一步說明手機加社群媒體,是怎麼經由四種剝奪,來阻擋孩子們變成大人的必經過程。

我也會說明這個殺手組合,是如何分別對女孩和男孩造成不同的傷害。

最後我會分享作者提出的四個解法,以及我自己已經在做,還有未來會採取的行動。

讓我們一起來將極度有害的「以手機為主的童年」,逆轉回「以玩耍為主的童年」。

其實我跟作者 Jonathan Haidt 一樣,我對未來是很樂觀的,只要大家一起採取行動。

弄懂 HRV(心率變異度),認識 3 種測試方式,跟著世界頂尖強者練心臟,隨時處於身心最佳狀態

終於要來分享一個我研究了好一陣子的主題:HRV 了。它的全名叫做 Heart Rate Variability,中文翻成心率變異度。

有在使用運動手錶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除了常見的心率、VO2 max、睡眠時間等容易理解的數據以外,HRV 是一個經常出現,但你其實不太清楚到底是什麼的一個神奇數據。

你的手錶會在你戴一陣子之後,給出一個你的 HRV 正常區間,而你每天的 HRV 會上下跳來跳去,如果數字超出這個區間,不管是太高或太低,你的裝置都會跟你說,你可能壓力太大了,或是練過頭了,要你今天多休息。

到底這個數字是怎麼算出來的?它代表什麼?怎樣才算好的 HRV?我們可以拿這個數字做什麼?不同裝置間的 HRV 有可比性嗎?

經過這一兩個月的研究後,我發現它可能是個不下 VO2 max,可以看出你目前整體的身心狀況的一個數字。

今天這篇文章,我會來揭露 HRV 神秘的面紗,並且告訴你世界頂尖的強者們是怎麼練 HRV 的,一定要看到最後喔。

我要先自首一下:

HRV 這東西實在太難懂了,以下的說明可能會不夠精確且過於簡化。

如果有講錯的請專家們不吝指教,我一定會把您提供的資訊補充上來的。

HRV 是什麼?怎麼測?

HRV 是什麼?怎麼測?首先來解釋 HRV 到底是什麼。

它指的是連續心跳之間變化的程度。

我們的心跳不是像節拍器一樣,每次心跳的間隔都一樣的。

即使是坐在那邊不動,每分鐘心跳的次數維持穩定,每個心跳之間的時間間隔也會有些許的差異。

所以我們要怎麼測 HRV 呢?

目前大致有 3 種作法:

第一、心電圖 EKG 或 ECG

心跳時間間隔的差異通常只有幾十毫秒。

所以要能夠精確地算出 HRV,在臨床上的黃金標準,是用測心電圖的儀器連續紀錄 24 小時。

透過心電圖每個「正常心跳」的 R 波到下一個 R 波的時間間隔記錄下來,之後再把這些數值以毫秒為單位算出標準差。

這個值叫做 SDNN。

SD 代表的是「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兩個 N 就代表是兩個「正常」(Normal)的心跳。

所以裝置必須要有辦法判斷異常心跳並且移除掉。

在這種條件下,如果測出來的 HRV 低於 50ms,那這個人被歸類於不健康;50~100ms 的是健康受損;大於 100ms 的算健康。

這個數值目前在臨床上可以用來預測心臟病的風險。

但是要再強調一次,這裡的 HRV 是測心電圖 24 小時算出來的 SDNN 值,和我們手錶上給出的 HRV 數字不一樣喔。

第二、穿戴式裝置

穿戴式裝置有戴在手腕上的手錶或手環,還有套在手指上的戒指。

它們都是藉由綠光照到血管後反射回來估計心跳的裝置。

這種估計的技術叫做 PPG。

你用想的就知道,這種裝置連測心率都會有誤差了,何況是算出毫秒等級的數字。

所以各家的裝置都很吃演算法,測量的時間長度也不同。

它們的目的也有別於醫療用途,大多是用來評估身體在訓練後的恢復狀態。

我手上的 GarminWhoopOura Ring、還有我的 Eight Sleep 床墊,全部都是測量睡眠期間的 HRV。

它們是估計連續心跳間的間隔,然後算出連續差值的均方根,這個值叫做 rMSSD。

rMSSD 的優點是不用那麼長的時間就可以產生有意義的數字,典型的測量間隔為 5 分鐘,但可以低至 30 秒。

rMSSD 跟迷走神經活動高度相關,而迷走神經大概掌管了 90% 等等會介紹到的副交感神經活動。

所以 rMSSD 具有追蹤我們是否能有效紓壓、生病後復原的速度、還有訓練後是否能有效恢復等功能,很好用吧。

各家廠商有時候還會把算出來的數字取對數,再依照他們家所有的用戶的數字去做成常態分佈,得到一個最高分是 100 的 HRV 分數。

所以把自己 Garmin 測出來的 HRV,和朋友用 Apple 測出來的去比,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喔!

這裡要特別講 Apple Watch,它的測法和剛剛講到的這幾家完全不一樣。

它是在一天當中隨機測量一段時間的心跳間隔,然後算出 SDNN。

所以它可能正好都是你在走路或站著的時候測,加上移動的時候這種 PPG 測出來的會更不準。

根據我目前看到的資料,這樣的數據還真不知道可以拿來幹嘛。

請問有 Apple 的朋友可以幫忙解釋一下嗎?

第三:心跳帶

它是我們一般人能夠測到的最準的 HRV 數字了。

我現在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用同樣的姿勢用 Polar H10 連接 Elite HRV 這個 app 測 5 分鐘的 HRV。

Elite HRV 也會把所有計算 HRV 的數字全部列出來,包括 time domain 常見的 rMSSD、SDNN、pnn50 等,也有 frequency domain 的數字。

你會不會好奇,手錶測出來的和心跳帶的準確度有差多少?

我特別把 Polar、Garmin、以及 Whoop 這 3 個數字畫成圖來比較一下:

可以看出雖然數字不同,但是趨勢是一致的。

Garmin 和 Polar 的 correlation 有達到七成,我覺得已經相當有參考價值了。

這代表這些公司的技術和演算法已經越來越好了。

所以我每天早上會有 3 個數字:

  1. Garmin 手錶上顯示的 HRV baseline 的範圍以及趨勢;
  2. Garmin 手錶告訴我前一天睡眠期間的 HRV;
  3. Polar H10 一早測出來的 5 分鐘 HRV。

這 3 個數字就能告訴我許多事情。

不過在講怎麼利用這些數字前,還是要先講一些原理,首先要來介紹 HRV 跟我們的自主神經系統有什麼關係。

HRV 與自主神經系統

HRV 與自主神經系統

圖片來源:Simply Psychology

自主神經系統,就是大家常聽到的自律神經系統,它是我們人體周圍神經系統的一個分支。

它會自動去調節我們體內各種器官的功能,像是心跳、呼吸、血壓、消化、和新陳代謝等等,所以叫做自主嘛。

而自主神經又包含了兩個功能互相對立的神經系統,就是我們相當常提到的交感神經系統以及副交感神經系統

這兩個系統隨時都在根據中樞神經系統收到的刺激來做微調,以因應當時處在的狀況。

交感神經系統任務是啟動「戰與逃」的反應,像是踩下身體的油門;

而副交感神經就像是踩煞車,它會讓身體慢下來,回到「休息與消化」的狀態。

交感神經系統就像是體內的警報器。

當危機發生的時候,像是野獸襲擊,或者是房子燒起來了,它會讓我們心跳加速、血壓上升、肌肉充血,有足夠的能力應付挑戰。

同時它會抑制副交感神經主導的功能,像是消化胃裡的食物、合成肌肉、或是傳宗接代等等。

而當危機解除了,身體就會交還給副交感神經主導。

身體就在這兩個系統的合作之下,處於一個動態平衡的狀態。

但之前提過很多次了,現代的社會充滿了壓力源,我們的交感神經系統對野獸的襲擊,或老闆的爆擊產生的壓力反應,其實是差不多的。

所以身體會容易處在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的狀態,產生焦慮啊、失眠啊、容易疲勞等等症狀,這就是大家常聽到的自律神經失調。

而 HRV 的高低,就是判斷我們目前的自主神經是否處於平衡。

若 HRV 偏低,代表我們身體是處於壓力下,是由交感神經主導;

如果 HRV 偏高,其實也不見得是好事,這代表身體可能剛從某種壓力下復原,是由副交感神經主導。

因此,我們藉由 HRV 的高低,還可以知道以下一些關於身體的重要訊息。

HRV 還能告訴我們什麼?

HRV 還能告訴我們什麼?大致上來說,交感神經系統會促進發炎反應,副交感神經會抑制發炎。

所以如果 HRV 持續偏低,這代表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必須要趕緊處理。

2008 年有個研究刊登在美國心臟雜誌上,發現 HRV 的下降,與 C 反應蛋白和白血球介素-6 這兩種發炎因子的增加有關。

這會增加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

除此之外,有代謝症候群、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 HRV 也會偏低。

HRV 也可以看出你的睡眠品質。

睡覺期間的 HRV 越低,代表身體沒辦法好好的修復身體的組織,甚至是比較偏向分解(catabolic)的狀態。

這時候一定要把妨礙睡眠的原因抓出來,要不然白天練了也是白練,肌肉沒辦法順利合成就算了還可能掉肌肉。

HRV 更是跟我們的老化程度息息相關。

隨著年齡的增加,自主神經的靈活度也會跟著降低,加上粒線體功能下降、慢性炎症、免疫力下降等因素,都會降低 HRV。

2021 年有個實驗找來了七百多位年齡從 1 歲到 99 歲的健康受試者,測量他們的 HRV 後畫出來的圖長的是這個樣子:

可以看出來,隨著年齡的增加,每個心跳間的 RR interval 是逐漸增加的,代表他們的心率越來越慢。

但是 HRV 大概從 10 歲開始就呈現下降的趨勢。

Whoop 也根據他們的用戶資訊畫了一張圖,很清楚的呈現了這個趨勢。

而較高的 HRV 也代表較好的有氧能力。

美國心臟雜誌刊登過一篇研究。

他們找了 72 名從 15 到 83 的跑者,拿他們的 HRV 和 72 名年齡和體重相匹配,但生活習慣是久坐沒運動的受試者相比後發現:

有運動的人 HRV 是明顯比較高的。

這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 HRV 和粒線體功能是高度相關的。

HRV 還能看出我們的抗壓性。

有個美國國防技術資訊中心的報告發現:

那些能夠在壓力下犯較少的錯誤,比較不會疲倦,更能夠保持專注力和記憶力的菁英士兵,他們的 HRV 比起一般的士兵還高。

這就是目前歐美所有需要在高壓狀態下做出精準判斷的專業人士,會這麼注重自己的 HRV,並且會刻意的去訓練並且提高自己 HRV 的原因。

今年剛帶領波士頓塞爾提克隊拿下 NBA 總冠軍的年輕教練 Joe Mazzulla 就是其中一位。

你應該可以想像得到,季後賽的球場上就真的跟戰場一樣。

總教練必須在這麼高壓的環境下解讀場上瞬息萬變的狀態,並且即時做出精準的判斷。

像是要不要挑戰,要不要暫停,對手似乎變陣了我們要不要跟著變,己方的球員現在狀態怎樣,要派誰上去等等。

在現代籃球快節奏、高得分的狀況下,一恍神分數一下就會被拉開了,局勢可能就一去不復返。

所以 Mazzulla 教練很早就和專門幫專業人士和運動員訓練的 Leah Lagos 博士,用一些方法來訓練並提高 HRV。

看起來蠻有效的耶,這麼年輕就拿下總冠軍,前途無可限量。

綜合以上,如果你的 HRV 在同年齡層是屬於較高的那群人,代表你的身心狀況是比較健康的。

你的自主神經系統調節的能力比較強,也有較高的心肺適能,面對壓力和挑戰的調節能力比較大。

總而言之,你可以活得更健康長久。

就好像橡膠人魯夫一樣,平常可以很軟爛,但是遇到挑戰的時候可以馬上換檔,打敗敵人後就是吃和睡。

我覺得他的 HRV 應該是屬於 PR 99.99 的那一群人。

那我們要怎麼好好地運用這個數字呢?

對想要在有限時間讓運動達到最高效益的現代人來說,HRV 在訓練課表的安排是很有用的。

因為知道自己的 HRV,就可以讓你每次的訓練都能練到甜蜜點,不會練不夠或練太多。

以下我會來解釋要怎麼做。

如何正確運用 HRV

以身體運動時運用能量的觀點來看:

交感神經系統是負責使用能量,所以心跳會加速,血壓會升高,呼吸會加快。

它會將將肌肉中儲存的肝醣,以及脂肪細胞中的三酸甘油酯分解後,趕緊運送到需要的肌肉和組織讓他們運用。

而副交感神經系統是負責儲存能量,它會讓心率降下來,血壓也會下降,把血管中的能量儲存一部份起來。

如果偵測到能量不夠了,就會增加食慾促使我們吃東西,接著開啟消化和蛋白質合成的功能。

簡單說,交感神經是負責分解,副交感神經是負責合成。

單單一天的 HRV 並不能預測你那天的運動表現,但是它會告訴你現在的恢復狀況。

有了這個認識之後,你就會更能理解我接下來要講的方法,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運用。

第一:避免過度訓練

要讓身體能夠有足夠變化的刺激,它才會不斷變強。

但刺激太多太少都不行,太少的話就只有維持身體健康的效果,太多的話就容易過度訓練而受傷。

我現在的訓練大概分成輕度、中等強度、高強度 3 種,大概會採取輕、中、高的順序安排課表。

比如星期一安排 8k 的 zone 2

星期二可能就是 8k 的 zone 2 加上 6 次 1 分鐘的間歇、或者是乳酸閾值跑;

星期三就來個 8 趟 亞索 800,隔天再輪回 8k 的 zone 2。

如果我星期三早上發現 HRV 的數字有點偏低,我就會知道前一天可能因為工作壓力或其他原因,導致恢復不如預期。

所以我就會把 8 趟改成 6 趟。

如果發現自己的 HRV 低於 baseline 太遠,還硬要練高強度的話,身體就會持續偏向交感神經主導的分解狀態。

這會導致恢復的時間會變更慢,反而得不償失,甚至還可能會受傷。

第二:適時增加運動強度

如果練了幾個禮拜甚至幾個月之後,發現自己的 VO2 max 和 HRV 都是平平的,那就代表身體已經習慣這種強度的刺激了。

這時候就要增加訓練的強度或運動量。Zone 2 的配速或許可以增加 10 秒?或者從 8k 增加到 10k?

中等強度加個法特雷克跑?或者去跑個山路?這些都是增加訓練的變化,讓身體接受新的刺激的好方法。

HRV 會上上下下是很正常的。

我們訓練的目標是讓 HRV 不要大起大落,讓它能在 baseline 的區間上下震盪,並且讓趨勢穩定向上。

這樣身體就能漸漸適應增加的強度而越變越強。

除了 VO2 max 是心肺適能的黃金指標以外, HRV 更是整體身心狀況的風向球。

如果能夠執行一個經過良好設計的訓練課表,並且適時依照自己的恢復狀況做調整,就會看到 VO2 max 和 HRV 這兩個數值都會持續增加。

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值得好好追求的目標。

第三:建立起好的生活習慣

除了心肺適能以外,HRV 會大大受到我們生活習慣的影響。

所以 HRV 降低時,可能就是在提醒你有一些生活習慣需要調整了。

吃好、睡飽、不菸不酒、好好紓壓、安排合理的訓練課表,不要硬撐,累了就好好休息,避免受傷,這才是增加 HRV 的王道。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不知道你對 HRV 這個數字有沒有更深入的了解。

你會不會好奇,除了訓練心肺能力以外,還有沒有其他方法能夠增加 HRV 呢?

有的,那就是練呼吸!

我現在正在執行前面提到的 Leah Lagos 博士的這本書《Heart Breath Mind》,裡面介紹的 10 周 HRV 訓練計畫。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每天練習一個特殊的共振頻率呼吸法。

我會把這十周的過程和心得記錄下來,之後再跟大家分享。

有興趣的朋友,記得訂閱我的 YouTube 頻道,並且開啟小鈴鐺喔。

我也會把每個禮拜的即時感想,分享在我的每周電子報:張修修的自由之路裡。

網址是 shosho.tw/free

我現在也把舊的電子報都放上去了,不確定要不要訂閱的朋友,也可以先看舊的符不符合你的胃口。

控制情緒的科學方法,3 招讓你減緩焦慮,每天擁有好心情

控制情緒

之前的文章講到,我們人的體重是由大腦來控制的,它會在我們意識外控制食慾和能量消耗。

而我們的大腦在處於某些狀況時,會失去控制能量平衡的能力,其中一種,就是長期壓力下造成的焦慮。

時常感到高程度的焦慮,不但會讓我們容易吃下更多的垃圾食物,還會影響到我們專注力、學習力、降低工作效率等等。

如果更嚴重,還會引發憂鬱症甚至恐慌症。

這篇文章,我要來用這本有關情緒的巨作:《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來介紹「焦慮」這個情緒到底是什麼。

我也會分享我每天都在用的科學方法,讓我在高壓的環境下能夠控制情緒,將我的焦慮程度維持低檔,順利完成人生大大小小的挑戰。

在分享「焦慮」是什麼,以及要如何降低這種情緒之前,要來先好好介紹「情緒」到底是什麼。

這時候就要舉我相當喜歡的一部皮克斯電影:《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來當例子了。

一個可愛的小女孩 Riley 誕生了。

她看到爸爸媽媽的臉時,觸發她腦子裏面掌管「開心」這個情緒的區域,並且把這個有關「開心」的回憶儲存起來。

當她跑來跑去快踢到電線時,會觸發她腦袋裡的「恐懼」情緒,會要她小心一點。

這是傳統對於情緒的理論,認為大腦裡面有「內建」一些特定情緒的區域,像是最常聽到的就是「恐懼」中樞杏仁核嘛。

而人也會在體驗到某種情緒之後,做出類似的反應,像是生氣就要咬牙切齒,害怕就要吃手手之類。

但這本書的作者 Lisa Feldman Barrett 教授在經過了幾十年來的研究後,發現這個理論是錯的。

這不是一本普通的科普書喔,是一本由全球引用次數排名前 0.1% 的頂尖腦神經科學家,嘔心瀝血寫出來的典範轉移之作。

因為這本書真的太硬了,內容太豐富了,本文我只會先講一小部分有關情緒的解釋,以及控制情緒情緒的方法,之後有機會再來分享整本書的內容。

人體有個晴雨表

人體有個晴雨表接續上一篇文章的「小人國」比喻:

我們人體裡的公務員是 24 小時不間斷在運作的,身體無時無刻不在上演成千上萬的小事件。

像是哪個組織分泌了賀爾蒙啦,哪邊的粒線體燃燒了多少脂肪酸啦,都是身體持續不斷的工作。

而這些組織也不斷傳送訊號給總統,也就是我們的大腦。

但如果國家正常運作,總統就不會有反應,我們就不會意識到這些事件正在發生中。

這些傳到大腦的訊號叫做內感(interoception)。

但總統會做一件事情:它會把這成千上萬的訊號統整起來,轉換成我們的心情(mood)。

腦神經科學家稱之為 affect,在這本書裡面翻成「情感」,但我覺得會造成誤解,就叫做「心情」好了。

如果我們有睡飽吃飽,國家運作正常,那我們一天可能會感覺心情都還不錯。

反之如果因為加班熬夜,又吃垃圾食物當宵夜,讓我們體內的公務員加班又沒好好休息,那隔天起床一定感覺跟屎一樣。

心情就好像是我們身體的晴雨表,但這種比較廣泛的、低維度的「心情」還不是情緒喔。

「情緒」是國家的行動方針

「情緒」是國家的行動方針當我們開車在路上遇到突發事件,像是有台車對你按喇叭又比中指時,我們的身體會有一連串的反應:

我們的耳朵和眼睛受到刺激,警戒中樞杏仁核大亮,交感神經系統也隨之啟動。

此時我們的腎上腺素和皮質醇會開始分泌,心跳加快,血管擴張,讓我們處於「戰與逃」的反應。

這時大腦開始搜尋過去的經驗,決定這些「外在感官刺激」以及「內在感受的改變」,綜合起來應該叫做「生氣」。

我們的「情緒」就是這樣來的。

如果我們平常都保持還不錯的心情,我們的原始腦可能被啟動一下,罵個髒話,然後發現那台車其實沒有威脅,就會把戰與逃的反應關掉,繼續做剛剛的事情。

不過如果我們平常就一直處於壓力下,像是一直被錢追著跑,或是一直被老闆罵等等,那我們的交感神經就會時常處在啟動狀態。

這時若遇到突發事件,原始腦可能就會決定戰到底,追上那台車然後把自己的人生搞砸。

(我實在太喜歡《怒嗆人生》了。)

Barrett 教授在書裡說:

情緒是是根據過去的經驗,以及生長環境的文化建構出來的,並且因人而異。

每個人接受到令人「生氣」的刺激時,不只大腦裡面發生的事情不盡相同,顯現出來的表情和行為也都不太一樣。

情緒不是對於外界刺激的被動反應,而是根據所處外在情境,來主動對內感賦予意義和概念。

情緒是我們行動的處方簽,就好像是國家遇到某種情況會有個行動方針一樣。

現在你知道了,「情緒」這個行動很大一部分是我們自己可以決定的,所以「控制情緒」並非天方夜譚。

那到底要怎麼做?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情緒被誤用了會有什麼後果?

情緒被誤用了會有什麼後果?因為這個概念真的是顛覆性的,可能有點難理解,所以我再強調一次:

「情緒」是我們的大腦在統合了「外在感官刺激」以及「內在感受的改變」後,所決定的行動方針。

這裡的行動有些是身體內部的運作,像是心跳加快手心冒汗等等;

也有些是和外界互動的行動,像是比中指罵髒話等。

那如果誤解自己的情緒,搞錯了行動方針怎麼辦?

這會出大問題喔,甚至可能讓你送命。

Barrett 教授在書中舉了個例子,相當傳神。

她說她在念書的時候,曾經和一位她覺得還好的男生出去喝咖啡。

結果聊到一半她覺得心跳加速、臉頰泛紅,她心想:

「哇,這不就是戀愛的反應嗎?難道我喜歡他嗎?」

結果後來她回家吐了一馬桶,原來是得了流感。

這個例子比較無傷大雅,畢竟她也沒有因為誤會自己的情緒,就衝動嫁給那個男生。

不過下個例子就嚴重了。

她指出了一個研究:超過 65 歲的女性,比起男性更常死於心臟病。

其中一個原因,是當女生跑到醫院急診室,說自己胸悶、心悸、呼吸困難的時候,醫生會比較傾向將她們誤判為「焦慮」,要她們休息一下就要她們回家,

如果是男生有同樣的症狀,就比較會被建議接受進一步檢查。

這是醫生對女性容易「焦慮」這個先入為主的偏見造成的。

Barrett 教授在上一個 Podcast 的時候跟主持人講到這件事,說她的英國出版社負責人的媽媽就是這樣走的。

主持人把這番話聽進去了。

有天他感到自己心跳加速,身體盜汗,他以前遇到這種狀況,都會認為自己焦慮症又發作了,休息一下就好。

但這次他決定去看醫生。

結果醫生說:「你沒事啦,只是有點焦慮,回去躺著休息吧。」

所以他就回去躺了一陣,但狀況並沒有解除,就當他快要睡著時,他又想起 Barrett 教授的話,覺得還是去大醫院做一下檢查好了。

於是他去掛了急診,急診室醫生做了初步檢查,發現沒有什麼異常。

如果他是女性,這時候醫生會有很大機率要他回家休息。

但這時他突然開始感覺胸痛加劇,然後就在急診室醫生把心臟科醫生叫來的當下,他當場發生嚴重的心肌梗塞。

救回來之後,醫生說如果他那時候不在醫院的話,百分之百會 GG。

(想想有多少女性就是因為醫生的這種誤判失去性命的。)

Barrett 教授用這個故事再次強調:

情緒不是內建在我們的身體的,而是我們的大腦「建構」出來的。

這就是她最著名的「情緒建構理論」。

大腦是人體精算師

大腦是人體精算師除了剛剛講到那個狀況,大腦會因為某個「情緒」去作出反應以外,它是無時無刻不在調度我們身體的運作。

上一集節目有講到嘛,大腦會去決定身體的能量進出,試圖讓我們的體重維持在穩態。

這就好像一個國家的總統會控制能量預算,讓國庫的現金流是健康的。

而當我們進到一個新環境,像是換了新工作,或者是忽然遇到壓力源,像是新老闆要你下周在晨會上報告等等,大腦也會調動身體的資源,讓人體能夠在壓力下正常運作。

這時候人體可能會分泌皮質醇和升糖素,讓多一點血糖進到血液中啦,或者分泌去甲腎上腺素和乙烯膽鹼讓我們更專注等等。

科學家把這個現象稱作 allostasis,中文意思是「在壓力下的動態平衡」。

而 Barrett 教授把這個現象比喻成大腦在調動我們的「身體預算」 (body budget),感覺跟我的小人國模型很像齁。

只不過 Barrett 教授的「身體預算」涵蓋得更廣:

除了我上集節目提到的「能量預算」 (energy budget)以外,還有另一部份我稱之為「心智預算」(mental budget)。

其實講白了點,「心智預算」就是我之前講過的,進化腦的血條啦!

大家可以去複習我講意志力的那篇文章

大腦身為人體的主宰,它更是一位精算師。

它永遠都在根據內在以及外在收到的信息,來預測身體的能量需要,調動「身體預算」來供應需求,讓我們能夠健康活下去並且傳宗接代。

「預測」這個概念實在太重要了。

你想想看,一個國家的總統如果沒辦法準確預測個部門下一刻要花多少錢,這個國家能不亂嗎?

所以它當然就會想要多吃點,來增加國庫中的錢,讓血液中隨時存在過高的血糖,以備不時之需。

焦慮和憂鬱是怎麼回事?

焦慮和憂鬱是怎麼回事?隨著大腦的漸漸成熟,它會透過不斷的預測和修正,持續製造和修改世界在心中的模型。

所以它做出的預測會越來越準,這是最有效率最節能的狀態。

Barrett 教授說,大腦的預測越準,身體預算越能保持平衡的人,就比較不容易得到糖尿病和心臟病等嚴重的疾病。

不幸的是,現代社會充滿了想搞砸我們大腦編列身體預算的能力。

到處都是想要綁架多巴胺系統的超加工食物,還有設計來要讓你上癮的「手機+社群媒體」這個殺手組合

大腦編列預算的能力失準了,身體預算就不能維持在讓我們擁有「好心情」的狀態。

當我們長期處於慢性壓力下,即使身體事實上沒有處於危險之中,大腦還是會分泌皮質醇,讓身體處於備戰狀態。

這種情況久了,「身體預算」就會被透支。

Barrett 教授認為,憂鬱就是身體預算嚴重透支的結果。

憂鬱就是大腦不斷地把預測調高,久了身體就欠太多錢躺平了,雖然「能量預算」還有,但是「心智預算」已經透支。

所以憂鬱症患者會失去任何動力,什麼都不想做。

而焦慮則是大腦持續預測失誤,導致大腦一直處於不確定的狀態下。

這時候大腦也會亂了套,導致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出汗、發抖等等症狀。

舉個例子:對我們內向者來說,最困擾的就是社交焦慮了。

只要一到了那種一堆人需要 social 的場合,我就會想躲到角落,因為我不知道有誰會跑過來跟我講話,還要隨時準備好表現出很熱情健談的樣子。

這種狀態我撐不了太久,每次結束後我回家一定累到連講話都不想講。

如何控制情緒、降低焦慮

如何控制情緒、降低焦慮Barrett 教授說:控制情緒的最基本功夫,就是保持「身體預算」處於良好狀態。

她在書裡強調: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充足睡眠就是讓身體預算維持最佳狀況的三大支柱。

她說她很抱歉聽起來像你媽(我也很抱歉我聽起來像你爸),但事實就是這樣。

但我自己把這本書中講到的一些方法,綜合我在其他文獻或書籍看到的策略,整理了 3 個控制情緒的面向給大家。

第一:避免身體預算被透支

喝酒和抽菸是兩種透支身體預算最有效的方法。

做這兩件事情的當下會感到很爽,但都是把未來的命拿到現在來用,相當不划算。

而咖啡因也有類似的副作用。

所以如果你一天要喝三杯以上的咖啡,卻還是常常感覺累累的,把咖啡因的量減少,並且中午之後不要喝,應該可以改善。

一早讓眼睛看到陽光,讓每天的作息時間保持一至,定時吃飯、運動、睡覺,也會降低大腦預測失誤的機率。

最重要的,我們也要避開會大量索取身體預算的關係和環境,尤其是那些會對你情緒勒索的人。

前一陣子傳出一間老闆會霸凌員工的保養品公司,就是典型的例子。

教授也提到社群媒體的負面影響。

它不但會迫使我們把自己不理想的現狀,和別人最光鮮亮麗甚至包裝出來的狀態做比較,還會讓我們花太多時間在上面,阻礙我們幹正事,甚至睡覺的時間。

她還特別強調:孤單是真的會殺人的。

缺乏社交連繫對我們健康的影響,竟然和每天抽 15 根菸一樣危險!

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我這篇文章

第二:隨時存錢到身體預算

除了充足睡眠、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這講到爛的三大支柱以外,冥想、瑜珈也被證實對減緩焦慮有幫助。

在運動方面,我之前有分享過,高強度間歇運動有個功效:

它會讓大腦熟悉心跳加速、大出汗這種生理現象,讓它知道自己處在這樣的狀態是安全的。

這可以增加我們對壓力的承受度,也就是抗壓性啦。

Barrett 教授還強調一點:我們人類是社群動物,我們可以調節其他人的神經系統。

她有一句名言:

「對一個人的神經系統最好的東西,是另外一個人,而對一個人的神經系統能造成最大傷害的東西,也是另外一個人。」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決定,我們要成為索取其他人身體預算的那個人,還是幫別人的身體預算存錢的那種人,

身為一個靠著社群進化到現在的物種,互相幫助是我們的預設值。

當我們對別人仁慈,幫其他人存錢時,同時也是對自己仁慈,會有同等甚至更多的錢存到自己的銀行。

這就是幫助人會讓自己心情變好的原因。

所以她會和好朋友定時聚會,互相請客。

她說這個行為有雙重好處,和好友交流和連結是一個,請對方或被請也是一個。

這是現代人可以用來增加身體預算的好方法。

第三:緊急措施

但有時候焦慮的症狀已經會影響到當下要做的事情,可以做幾件事情來減緩焦慮。

第一個就是呼吸法。

深吸一口氣,再緩緩地吐出,讓吐氣的時間比吸氣長,這時候我們的心跳就會慢下來。

這是最立竿見影的作法。

當你收到老闆的信,臨時要你隔天早上做業績報告,讓你覺得喘不過氣的時候,可以起來走一走,去倒杯水、上個廁所都好。

之前有分享過一個研究,走路的時候眼球會自動左右掃過經過的東西,這會讓杏仁核冷靜下來。

這招我真的超常用的,起來走一走,不需要 5 分鐘就有效。

「重新建構焦慮」也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

還記得情緒都是由我們去建構出來的嗎?

當你下次上台或面試前,感到心跳加速、手心冒汗時,跟自己講說這個反應是很興奮的關係,不是焦慮或緊張。

這是真的可以影響你的臨場表現的。

以上就是有關情緒的科學證據和面對焦慮的方法。

我認為心理健康和情緒管理,在現在這個世界真的會越來越重要。

好好地認識情緒是什麼,以及如何掌控它,絕對會是我們能否時時處在最佳狀態,完成各種目標和夢想的關鍵。

我最近正在看相當多這個領域大師的書,包括超級暢銷書《EQ》的作者 Daniel Goleman 的最新著作《最佳狀態》,之後我會再找時間分享。

最後也來推薦一下我的電子報〈張修修的自由之路〉

我每個禮拜會在上頭分享我和網友們在通往財務自由、免於病痛的自由,以及心靈自由這條路上的探索和實踐。

網址是 shosho.tw/free。

如果你想要每周收到我最新的想法和學習,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

與英美同步!認識 Science of Reading 的 5 大階段,用「腦科學」讓學英文變得又快又有趣

上個月介紹了學英文的科學方法,收到了相當廣大的迴響啊!

今天這篇文章就是大家期待已久的下篇了。

因為這個題目實在太複雜且專業了,我又看了數十場美國語文專家的教學法和演講,自己也去上了一個多月蕭文乾博士的課程,才覺得又稍微多懂了一點。

今天我就要來解釋到底什麼是 Science of Reading,簡稱 SoR 的五階段金字塔,以及我們台灣人學英文的三大地雷。

看完之後,你一定可以知道,要怎麼利用這個國外學者和科學家的心血結晶,來讓自己或孩子不論資源的多寡,都能輕鬆無痛把英文學好,還能省下破百萬的補習費喔!

Science of Reading 到底是什麼?

Science of Reading 到底是什麼?在正式進入文章前先打個預防針:

這真的是我做過最複雜而且花最多時間的主題了,內容相當的燒腦,一定有講不精準的地方,請專家們不吝指正。

這篇要配合上一篇多看幾次,才能真正看懂並且應用在自己的學習或教學上。

在開始解釋 Science of Reading(SoR)之前,我先簡單複習一下上一篇文章的重點。

人類是由「韋尼克區」來「理解」一個語言,而「製造」語言則是交給「布洛卡區」。

這裡的語言也包括手語,當然還有我們的重點:英語。

這兩個區域是我們人類經由上百萬年演化而來的,所以「聽」和「說」一個語言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

只要每天沉浸在母語的環境,不用特別去教孩子,他們都能學會母語的聽和說。

語言「聽和說」的完整途徑是:聽覺系統聽到一連串的聲音,交給「韋尼克區」去理解。

如果這時候要回應,就會調動「布洛卡區」和負責嘴巴、咽喉等肌肉的運動皮層,來發出聲音。

閱讀文字則是近幾千年人類才學會的新能力,這個能力大腦還來不及長出對應的區域來專門負責,所以得用「視覺系統」配合上述的途徑來完成。

以英文來舉例,當我們看到一個英文字,「視覺系統」會把這串歪七扭八的形狀解碼,對應到腦中「字母盒」裡面的聲音。

這些聲音在腦中默念出來,由「聽覺系統」來接收之後,再交由「韋尼克區」去理解。

講成白話:閱讀這件事,就是解讀文字的聲音,然後說給自己聽來理解意思

所以根據以上的邏輯,如果你讀英文原文書的時候速度很慢,看一頁就看不太下去,那就是因為你的聽和說的能力還沒練起來。

這就是我念大學和研究所時最痛苦的事情,光課本和 paper 都看很慢,甚至看不懂了,哪還有精神去學習東西啊!

別說我們外國人了,連美國孩子的閱讀能力都相當不理想。

過去上百年來美國政府花了上兆的美金,還是沒有把這個問題解決。

而 Science of Reading,簡稱 SoR,就是 1997 年美國以國家的力量,召集了腦神經科學家、語文學家、教育家、等專家,審閱了超過 10 萬篇文獻後歸納出來的方法論。

這個方法論問世到現在已經 25 年了,因為種種原因一直都沒辦法在美國普及,而這個情況在去年開始改變了。

有越來越多的政府,把這一套 Science of Reading 方法,明訂到課綱裡面,包括今年的紐約市市長 Eric Adams

SoR 金字塔的五階段,依照順序是:

  1. 音素覺察 Phonemic awareness,簡稱 PA
  2. 自然拼讀法 Phonics
  3. 精準速讀 Fluency
  4. 單字文法 Vocabulary
  5. 文本理解 Comprehension。

以下我會逐一來介紹,並且以一個語言的三要素:形、音、義來對照。

Science of Reading 的五大階段

第一階段:音素覺察 Phonemic Awareness(PA)

在這個階段,孩子要學會的是能夠「聽出」以及「操縱」一個單字中個別「聲音」的能力

英語裡面總共有 44 個獨特的聲音,叫做音素(phoneme),這是英語的最小聲音單位,其中有 24 個子音(consonant),20 個母音 (vowel)。

英文單字的組成最小可以只有一個母音,像是我的英文就念成 /aɪ/ 嘛;

一個子音加上一個母音的組合簡稱 CV,像是 Hi 就由 /h/ 和 /aɪ/ 組成的。

我們中文的音,最多就是 CV 的組合。

但英文的母音後面還可以再加一個子音,叫做 CVC,像剛剛的 /haɪ/ 加上 /d/ 就變成 hide,躲起來。

而孩子就是要學會聽到一個單字時,他的耳朵就能自動把這些音素一個一個聽出來,並且能夠正確發音。

像是上面那個 hide 的例子,小孩就要能聽到這個字後,跟老師說,這個字是由三個聲音組成的,分別是 /h/、 /aɪ/、/d/。

這份報告中提到(本篇都會引用到這份報告的內容),音素覺察階段要能夠具備七種技能:

source: Really Great Reading

第一是音素隔離 Phoneme isolation,就是把單獨的音素抓出來。例如問小朋友說 cat 的第一個聲音是什麼?他要能回答是/k/。

第二是聽覺區辨 Auditory discrimination,例如問孩子 jar、jam、jet 這三個字裡面有哪個一樣的聲音?答案是 /j/。

第三是音素組合 Phoneme blending,例如問孩子 /k/、/a/、/t/ 組合起來是什麼字?孩子要回答 cat。

第四是音素分割 Phoneme segmentation,就是上個例子的反過來,問孩子 cat 裡面有幾個聲音,他要回答 /k/、/a/、/t/ 三個。

第五是音素刪減 Phoneme deletion,問他 cat 刪掉 /k/ 會變什麼?他要回答 at。

第六是音素添加 Phoneme addition,問他在 at 前面加 /k/ 會變成什麼?他要回答 cat。

第七是音素替換 Phoneme substitution,問他把 cat 的最後一個聲音換成 /b/ 會變什麼?他要回答 cab。

就這樣,你是不是覺得挺簡單的?

因為我們學注音的時候就是這樣學的,但這對美國小孩來說是要練的!

重點來了,在這個階段,為了避免妨礙後面自然拼讀法的學習,這時候孩子是不能看到任何文字的

所以老師就要想辦法用各種方式來輔助音素覺察的練習,例如這個是用身體動作的:

還有這個是用顏色積木的:

報告中提到,只要孩子可以輕鬆的做到第三的音素組合和第四的音素分割,那他基本上就具備音素覺察的能力了。

做個小總結。

PA 這個階段是把語言的「字音」抓出來單獨練,讓聽覺系統熟悉這個語言的基本音素,並且有辦法由動作皮層調動嘴巴、咽喉等肌肉模仿聽到的音素並且準確發音出來。

講白一點就是練聽覺神經和動作神經啦!

第二階段:自然拼讀法 Phonics

在這個階段,英文字母終於要加進來了。

孩子在這個階段要具備兩個能力:

第一個是解碼decoding) ,就是把看到的英文單字拆解後轉換成聲音,並且正確唸出來;

第二個是聽寫(dictation),也就是在聽到一個英文單字的聲音時,正確地將對應到的英文字母拚寫出來。

比起上一個「音素覺察」階段,練習的只有語言的「字音」,在自然拼讀階段就是將英文的「字形」和「字音」的雙向關係給建立起來

還記得上一篇文章講的字母盒(letter box)嗎?這就是在這個階段建立的。

在報告中提到,phonics 的教學分成兩種方式,第一種是合成式自然拼讀法(synthetic phonics),也稱 explicit phonics,意思是這個教法是很明確的。

這個方法會教孩子各種子音、混合子音、複合子音、短母音、長母音、還有被 r 影響的母音等等的發音規則,再進一步教他們子音和母音組合起來的發音。

和我們中文只有子音加母音 CV 不一樣,英文的一個音節可以有 CV、CVC、CVVC、CVCCe 等一堆奇怪的組合。

這裡放一段國外老師的教學讓大家參考一下:

另一種叫做分析式自然拼讀法(analytic phonics),也稱 word analogy phonics。

這個教法是以孩子已經知道的字,去推理出生字的念法。

像是已經認識 cat 念成 /kat/ 還有 man 念成 /man/,就可以推理出 can 念成 /kan/。

這種教法比較少見,因為相對於合成式自然拼讀法比較沒那麼直覺。

在自然拼讀這個階段有兩個重點要注意:

重點一:這個階段的目的是把「字形」和「字音」的關聯建立起來,「字義」還沒有加進來喔!

再強調一次,背單字是第四階段的事情。

但是對母語是英語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已經學到了很多「字音」和「字義」的連結。

所以如果用的是他們已經會的單字來做「字形」和「字音」的拼讀練習,「字義」就會跑進來攪局,讓拼讀的練習效果減弱。

舉例來說,如果用 cat 這個字要孩子練習拼讀,當老師秀出 cat 這個單字,念出 /k/ /a/ /t/、/kat/ 的時候,孩子腦子裡馬上就蹦出那個他已經聽過上萬遍的聲音,並且從「韋尼克區」調出這個聲音的「字義」是貓。

於是 cat 這個單字的「形音義」就直接串起來了。

當他下次看到 cat 這個單字的時候,他就不需要經過把「字形」解碼成「字音」的過程去發音,而是直接調動「字形」到「字義」的路徑去發音,結果就是沒有真正練到拼讀的能力。

所以國外在教自然拼讀法的時候,符合英文拼法但沒有意義的 nonsense words 就是很重要的工具。

在報告中就舉了幾個例子,像是 tac、taf、taj 等等字都沒有意義。(咦有 Taj Mahal 啊?)

所以當孩子看到這些假的字試圖唸出來時,就得乖乖地走解碼、從字母盒裡面找字母的發音,再拼起來的這個過程。

這裡也放一段示範:

重點二:這個階段要練習的只是拼讀的能力,所以必須要把英文的發音例外排除在外

這個階段要讓每個字母以及字母的組合,都只能對應到一個聲音,這樣孩子才能看到一個單字的時候,可以迅速地把字母解碼成聲音念出來。

而反過來也一樣,當孩子聽到一個聲音的時候,他只要把和這個聲音對應的字母寫出來就可以了。

舉例來說,當孩子聽到 /kat/ 的時候,不管他是寫成 cat 或者是 kat 都是正確的,因為 c 和 k 的發音規則裡都可以是 /k/ 嘛。

這可能會讓很多家長感到困惑喔,因為孩子在學校考聽寫的時候,聽到 /kat/ 後寫成 kat 是會被打錯的,老師會說是 cat 才對。

這麼做就已經把「字義」加進來了。

再講一次,背單字是第四階段才要做的事情

正確的自然拼讀法對絕大多數的人都很難理解,因為這完全顛覆了我們過去的學習方式,建議大家可以多看幾次。

這個階段對應到上一篇講到的學習英文完整路徑,就是在練習視覺系統—>字母盒—>「布洛卡區」這條路徑。

注意:「韋尼克區」還不能進來攪局

第三階段:口語精準速讀 Oral Reading Fluency

口語精準速讀是我先臨時翻的,因為根據這份報告的定義,這個階段孩子要備能夠將一段文字「精準 accuracy」且「快速 speed」地大聲朗讀出來,並且要能加上適當的「表達 expression」。

「精準」指的是發音的正確程度,這個能力是第一階段 PA 在練的;

「速度」指的是解碼文字並且快速唸出來的能力,這是第二階段 Phonics 練的;

而「表達」就是在精準速讀這個階段被加進來的,像是一個句子的停頓、輕重音、以及語調等。

你可能會好奇,那是要多準確,並且多快呢?

這裡我要引用這個領域的專家 Jan Hasbrouck 教授一個 webinar ,裡面提到四年級的孩子要在一分鐘內以 95% 正確的發音讀出一段 160 字的文章,才算是具備這個能力。

很推薦大家去看看這部影片,Hasbrouck 教授一再強調:

發音的標準和朗讀的速度都會影響到未來閱讀文章的能力,一定要練好。

那這個階段要怎麼教呢?

比起前兩個階段有相對明確且有架構的教法,在第三階段就是老師們各自發揮的時候了。

在上個階段,孩子們練習念的大多數還是假的字,這時候老師就可以慢慢把真的字和發音有例外的字加進來。

這裡有個很有名的 220 個單字的列表叫做 Dolch Sight Words,這是伊利諾伊大學 Edward Dolch 在 1936 年發表出來的。

Dolch 去除掉名詞後,整理出 220 個最常出現在文章裡的功能字 function words 或 service words,讓孩子直接背起來以增加閱讀的速度。

他是當時 whole word reading 的倡導者,這個方法就是讓孩子背單字,然後直接大量練習閱讀文章的方法。

(我們都是這樣過來的嗚嗚,超痛苦。)

雖然這個方法已經被 Science of Reading 所推翻,但他這個表還是有貢獻的,可以讓老師在 Fluency 階段依照孩子的學習進度加進來。

因為真實的字慢慢多了起來,最後將會形成一個真實的句子,這時候老師就要把真實的語調加進來,帶著孩子練習念一個句子正確的抑揚頓挫。

之後就可以進階到完整的文章,老師可以依照自己的偏好,用一些經典的童謠或是繪本的故事來教學。

這麼做的目標都是讓孩子在大聲朗讀文章時,可以達到「精準」、「快速」、以及「表達」這三個條件。

要注意喔,這個階段是不用要求孩子懂他們念的是什麼意思喔!這件事情會在下個階段來加進去。

第四階段:單字文法 Vocabulary

這就是我們熟知的背單字和文法啦!

這個階段的教學技巧台灣老師們應該都很拿手,像是從語境中判斷詞彙含義的技巧,或者用字根、字首、字尾來判斷字義等等。

但是光背單字是不夠的。

報告中強調,最有效的單字教學需要藉由大量的閱讀、寫作、交談、聆聽等等練習,來更深入理解單字在整個文化脈絡下的深層意義,而不只是去死記字典上查到的意思。

你會好奇,啊那當時學得超痛苦的文法勒?

什麼現在式、過去式、完成式、過去完成式⋯⋯(我現在想起來又有點 PTSD 了嗚嗚),這些要怎麼教?

你可能會很驚訝,在整篇報告裡面,完全沒有提到文法 grammar 這個字

也就是說,文法其實是不用特別教的。

我自己的理解是,文法應該就是在老師的帶領下,從不斷地閱讀、寫作、對談、聆聽中一點一滴學起來的。

我超級討厭背文法,所以我 20 年前去考多益時聽力是滿分,但文法就被扣了一堆。

不過我有自信我現在去考的話成績應該不會太差,因為我從這些年不斷的閱讀、以及收看和收聽英文節目,

錯誤的文法我一看就知道了,因為唸起來感覺就是怪怪的嘛!我想這就是大家講的「語感」吧。

接下來就是最高境界:文本理解 Comprehension 了。

第五階段:文本理解 Comprehension

這是全世界的人學英文的最終目的,能夠流暢地理解文本中的資訊,並且能詮釋作者想表達的意義,進一步吸收知識。

報告強調,文本理解是要能主動的去建構文本中的意義,而不是被動的去死記

這是一種動態的思考形式,包括透過個人的知識和信念,來過濾並且詮釋這些資訊。

一個好的閱讀者甚至可以推論作者沒有說出來的內容,經過自己的「腦補」後,讓自己獲得比作者試圖傳達的更豐富的知識。

要達到成功的文本理解,就需要讀者和文字進行深思熟慮的互動。

就以閱讀這份報告來當例子好了。

雖然我們都看得懂報告中的每個字,閱讀整段文章也沒有太大障礙。

但因為我有相對較豐富的英文學習經驗,以及這幾個月的燒腦研究,我對「如何學好英文」這件事情的理解,可能比大部分觀眾還多。

所以我閱讀這份報告後能夠萃取出來並且吸收進去的知識就會比較多。

閱讀艱深的文本不只需要具備相關的知識,大腦也要能被訓練的能夠長時間專注在閱讀上。

我認為在現在手機和社群媒體,以及短影音對孩子大腦的摧殘下,這絕對會是未來最稀缺的能力。

報告裡還強調,在做文本裡解的閱讀練習時,文學和非文學的書籍都必須要涉獵,因為這兩種類型的閱讀技巧是天差地遠的。

講到這裡我要大力推薦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裡面把閱讀各種書的技巧以及層次都講得超級清楚,說它是學習文本理解的經典也不為過。

為什麼要拆這麼細?

source: Istation

到這裡我終於把 Science of Reading 的五階段給講完了。

看到這裡的朋友我真的要給你鼓掌,你超強!

但我想你應該會疑惑,真的需要拆到這麼細嗎?用以前的老方法也有很多人英文練得很強啊!

我自己的理解是,這就好像在學一個新技能,好的教練都是會把動作拆得很細,把每個動作練標準之後拼起來,整體的動作才會到位。

像我之前訪問的汶而教練,她在教學的時候,一開始甚至只能練呼吸,再來練超人飄,再來練打水,再來練 45 度平衡,再來才是練單手划水。

細部動作練熟練之後再慢慢組合起來,我之前醜到不行的泳姿就真的被改得超漂亮了。

這就是在練肌肉記憶,而肌肉記憶,事實上就是腦神經的重新連結。

在細部訓練中,我們的大腦得以學會用新的連結來控制我們的肌肉,學好英文的原理是一模一樣的。

所以如果你是那種用老方法也能把英文學好的人,那你可能是骨骼精奇的練武奇才,用了這個方法會讓你花更少時間然後練得更好喔。

但你會不會好奇,我們台灣的英文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為什麼家長花了大錢,孩子花了那麼多時間還是學不好?

以下我根據 Science of Reading 的原理,整理了台灣人學英文的三大地雷。

台灣學英文的三大地雷

地雷一:沒有教音素覺察 PA

孩子沒有具備音素覺察的能力,他的耳朵是沒辦法聽出英語所有的 44 個音素,口腔的肌肉也沒有被訓練成能夠去發出這 44 個聲音。

這會大大影響到 Phonics 自然拼讀的能力,更別提更難的的三、四、五階了。

這就好像要蓋一棟房子,用的卻是每個形狀都不一樣的磚頭,這蓋起來的房子會穩嗎?能夠蓋得高嗎?

如果音素覺察的功力不夠,聽再多的 CNN 和 BBC,看再多美劇效果都不大。

因為你的聽覺神經聽不清楚某些英語特有的聲音,這訊號到了韋尼克區,跟裡面儲存的意義不能馬上對起來,或者根本對不起來。

所以他們講快一點你就聽不懂了。

地雷二:不注重發音

這應該是大家踩過最普遍的一個雷了。

我們學英文的時候常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發音不重要,能溝通就好。」

這句話其實是錯的。

我以前也是這樣認為,但現在完全改觀了:發音真的很重要。

發音和腔調是不一樣的概念,英美各地都有不同的腔調,只要不太誇張的話他們大概都能聽得懂。

但是發音不標準,是會把你想說的字念成另外一個字,不但會讓別人聽不懂你在講啥,有時甚至會鬧笑話。

真實故事:

我曾經參加一個大公司的尾牙,董事長向台下國內外員工用英文演講。

當他想講「整間公司」時,把 the whole company 念成 the whore company⋯⋯

我聽到的當下整個超尷尬的,都不敢看其他外國人的反應。

更糟的是,不精準的發音還會阻礙閱讀能力的發展。

還記得嗎?閱讀的過程是將文字解碼成聲音後,在腦中默念給自己聽,再藉由聲音去理解意義理解的過程。

如果發音不正確,你就會在閱讀過程一直念錯誤的發音給自己聽,這會妨礙你快速理解文字的意義。

地雷三:學習順序錯誤

最常見的就在孩子學自然拼讀法的時候把背單字加進來,甚至會拿一些特例去考孩子。

這麼做不但練不到這個階段該練的技能,還會讓孩子感到困惑又痛苦,逐漸排斥學英文甚至放棄。

這份報告中整理的證據指出:只要好好的將前三階段的基礎打穩,不用著急,進到第四和第五階段後,學英文將會事半功倍。

用 SoR 學習,可以花更少的時間進步得更快,單字背得多,文章看得快,孩子會既有成就感又有興趣,這時你要擋他們學英文,都是擋不住的。

好,我終於把學英文的科學以及 SoR 的五階段介紹完了!

超級累的啦以後不挖這種洞給自己跳了⋯⋯

但是弄清楚之後,我對女兒的英文教育就更胸有成竹了。

但我知道你們一定有一個大疑問:這套理論是針對美國孩子設計的,那對我們台灣的孩子來說會適用嗎?

其實不管是美國人還是台灣人,大腦的運作機制是一模一樣的,所以學英文的邏輯和順序也是一樣。

唯一的差別只是英語是他們的母語,我們不是。

所以這套方法搬來台灣是可行的,只是要根據我們孩子的成長環境來調整。

而有一個人已經把適合台灣孩子的 SoR 教學法和教材全部開發出來了。

那個男人就是我訪問過的臺灣雙語無法黨的黨主席蕭文乾博士

我現在正在上他的 SoR 美語師資班中,我很少這麼佩服一個人。

他的理論、教法、教材、還有為了讓孩子能快樂學習做的音樂等等都是世界級的。

如果大家有興趣聽聽真正的專家講述如何把這套理論應用在台灣孩子身上,我強烈推薦大家可以去報名他 2/18 開始的SoR 線上科普講座

44 堂課總共 88 小時 , 竟然才 9000 塊而已,前幾堂還可以免費試聽。

上課不但可以直接跟我心目中的大師學習,聽不懂的還可以直接問他問題,實在超級佛心啊!

不只學生和家長可以學到最先進的英文學習方法論,讓自己學英文的路上更順更快;

老師也可以用在課堂上讓班上同學的英文突飛猛進;

補習班和出版業者也可以根據這個理論開課編書,趁這股全世界剛吹起的 SoR 風潮大賺一筆。

我把連結提供在這邊,點進去就可以去報名。

這不是業配喔,我沒有收任何錢,這是我真心推薦給大家的。

強烈推薦想把英文學好的你們來報名,我們課堂上見。

學英文的科學方法!弄懂底層邏輯,讓孩子學美語不再痛苦走彎路(還可以省 100 萬)

學英文的科學

我的女兒三歲半了,最近在做一些功課,準備讓他學一些東西。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就是英文了。

之前有網友問我英文是怎麼學的,怎麼好像很厲害的樣子。但其實我心虛得很,當年那個土炮方法好像有點用,但我也不確定那是不是最正確的方法

於是我又開始一頭栽進去研究,借了這兩本書:一本是《大腦這樣「聽」》,另一本是《大腦與閱讀》

我還看了這個領域頂尖專家的影片,和美國國家閱讀小組出的一個快 50 頁的報告,才發現我們夠學會一個語言的聽說讀寫,是多麼精密複雜的一件事情。

而我們幾十年來學英文的方式,根本就是逆天的啊!難怪那時候學得那麼痛苦!

這篇文章是「學英文的科學」的上集,我會分享這一個月的研究成果,讓孩子學英文可以少走彎路,讓他們能用英文自在地和外國人交談、做朋友,長大後能有機會在世界的舞台上發光發熱。

學英文的科學應該沒有人會反對「學英文」這件事情的重要性。

我出社會到現在完成的這些事情,像是成為海外業務、到騎車環遊世界,一直到邀請到 Dan Mace 來台灣,都要感謝英文能力。

我現在得以每天吸收國外資料,整理成為頻道的內容等等,最關鍵且重要的技能,當然也是英文能力,沒有之一。

我很清楚能夠無障礙運用英文,在這社會上佔有多大的優勢。

所以為了女兒的未來,這個主題我真的研究得超深入。

我甚至去訪問了「台灣雙語無法黨」的黨主席蕭文乾博士,終於把一切都串起來了。

我可以保證,如果大家有耐心花一點時間把這一集看懂,絕對會在「學英文」這條路上省下超多時間。

(甚至還能幫你省超過一百萬喔。)

很多資訊我大概是看了 3 次以上才整個串起來的,大家如果沒看懂可以多看幾次。

接下來我會依照以下順序來跟大家說明「學英文的科學」:

  1. 人類學會一個語言的順序
  2. 負責聽說的 3 個關鍵大腦區域
  3. 這 3 個區域怎麼合作
  4. 大腦怎麼閱讀英文
  5. 美國人自己的英語學習危機

人類學會一個語言的順序

人類學會一個語言的順序能夠使用語言來溝通合作,絕對是人類能夠成為地球霸主最重要的關鍵之一。

到底人類是什麼時候開始超越鯨魚、大象這些能用聲音溝通的動物,發展出一套這麼詳細的語言,已經沒辦法考證。

但是《人類大歷史》這本書裡有講到:

我們的祖先智人透過距今七萬到三萬年前發生的「認知革命」,讓我們得到很多優勢。

認知革命之後,人類開始能夠用語言即時且精準的溝通,這讓我們人類具備了規劃並執行複雜計劃的能力。

像是圍捕野獸、組織團體、形成部落,以及透過講故事達成大量陌生人之間的合作等等,都要透過語言。

但是在這認知革命前,人類是經由上百萬年的演化而成的。

像是長出了舌骨、調整聲帶到嘴巴垂直與水平距離的比例,以及耳朵的形狀等等。

是經過演化,我們祖先的喉嚨才有辦法發出不同的母音和子音,而他們的聽覺神經也才有辦法辨別差異。

所以聽和說一個語言,是經由超過上半萬年的演化,內建在我們人類身上的能力。

而文字的出現,一直要等到距今五千五百年前蘇美人的楔形文字

這從演化的角度上來看,我們人類還來不及長出一個專門用來讀寫文字的系統。

所以人類的聽說能力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不用特地去學。

只要五官的功能是正常的,也在正常的環境中長大,我們自然而然地就會學會講話。

但是讀寫是最近才加上去的能力,必須特地去學,而且是要用明確、有結構的學法。

再強調一次:

「聽說」和「讀寫」必須分開學,而且必須循序漸進。

要先把聽說能力學扎實,之後學讀寫才能夠事半功倍

這一點超級重要,請大家先記好。

負責聽說的 3 個關鍵大腦區域

負責聽說的 3 個關鍵大腦區域我這裡細部拆解跟你說明,你就會知道我們每天習慣的動作,竟然會如此地精細。

首先來講語音的接收。

當音波經由空氣傳到我們的耳朵時,我們的耳膜會隨之振動。

接著帶動由三塊小骨頭組成的聽小骨,再將震動傳到耳蝸裡的液體。

耳蝸裡面有三萬個毛細胞,它們都會對特定的頻率特別敏感。

這些被某個特定頻率啟動的毛細胞會傳送訊號到對應的聽覺神經,最後才傳到大腦的聽覺皮層去做處理。

以上是聽覺系統的運作,接下來我要隆重介紹負責人類聽說的兩個大腦區域:

一個叫做「布洛卡區」,第二個叫做「韋尼克區」

「布洛卡區」是大腦用來產生語言的區域。

這包括語言的文法和形式,口說的語言,或者手語,或寫下來,甚至打字都是喔。

它位於左腦的前額葉,是法國醫師 Paul Broca 在 1861 年發現的。

他當時有個病人在 30 歲之後,雖然還聽得懂別人說話,但是嘴巴只能發出 Tan、Tan 的聲音,沒辦法正常講話。

這位病人在敗血症過世之後,Broca 把他的大腦拿出來研究,發現他在左前額葉那裡有損傷。

後來他也在十幾位類似的失語症患者的大腦中確認了這點,於是他認為這裡就是大腦負責製造語言的區域。

後世為了紀念他的貢獻,這個區域就被命名為「布洛卡區」。

但隨著腦神經科學的日新月異,科學家發現說話這件事情其實沒那麼簡單,其實還牽涉到布洛卡區以外的地方。

不過目前為了方便解釋,還是把「布洛卡區」當成負責說話的地方。

而「韋尼克區」是大腦用來理解語言的區域,包括口語和文字。

它位於左腦的顳葉區,是德國醫生 Carl Wernicke 在布洛卡醫生的研究基礎上,再區分另一種型態的失語症。

這種失語症其實是因為失去了理解語言的能力。

所以這類型的患者能夠很流利地講出一堆只有他自己懂的文字,但對其他人來說像是在胡說八道。

整理一下,人在掌控聽說能力上,有 3 個重要的區域:

  1. 負責接收語音的「聽覺系統」
  2. 從聽覺系統接收訊號並理解意義的「韋尼克區」
  3. 處理文法並且講出一句話的「布洛卡區」

這 3 個區域怎麼合作?

這 3 個區域怎麼合作?人類的大腦非常擅長辨別重複出現的模式,不管是影像或聲音都是。

嬰兒在子宫裡的最後 3 個月,他們就已經習慣自己母語的語調了。

而出生的 3 個月後,他們的「布洛卡區」和「韋尼克區」也開始更加活化。

這時候他們會從每天聽到的語音,去判斷哪些發音是重複出現的,要保留住,而其他的就會被排除。

大概 6 個月的時候他們就開始能分辨母音的差異,12 個月的時候子音會加進來。

這時候的日本的嬰兒已經不能分辨 r 和 l 的差別了。

再過一陣子,嬰兒就能識別出母語,並且開始理解其代表的意思了。

爸媽都一定記得一件事,我們會指著自己的臉跟孩子說:「爸爸、爸爸」;「媽媽、媽媽」。

這就是幫孩子把這個聲音和意義產生連結。

而這個連結,就會存到「韋尼克區」

一直到後來,孩子終於叫了第一聲爸爸或媽媽,她看著我們開心的反應,就知道她做對了。

母語就是這樣慢慢學習起來的。

到了她三歲半的現在,當女兒聽到我跟她說「來吃飯」這句話時,她的聽覺系統會先接收到語音。

然後由「韋尼克區」理解這串聲音代表的意思。

這時候她如果想要繼續玩玩具,就會用「布洛卡區」提取「等一下」三個字的發音方式。

她會調動橫膈膜、喉嚨、聲帶、舌頭、下顎、嘴唇等等區域的運動皮層,共同運作後講出這三個字。

如果這時候我加上幾個字並且加重語氣,變成「趕快過來吃飯」,她的「韋尼克區」就能判斷出這句話的涵義和上一句話已經不一樣了:

如果再不趕快過來,爸爸可能就要把她的玩具收起來了!

於是她就會比較願意來吃飯。

當這 3 個區域的合作越來越順暢:

「聽覺系統」能辨識的聲音越來越細緻;

「韋尼克區」裡面儲存的聲音代表的意義越來越多;

以及「布洛卡區」去產生語言的能力越來越熟練,那母語的學習也就跟著越來越完備。

如果你覺得這已經很複雜的話,閱讀的複雜程度可能會讓你大開眼界。

大腦怎麼閱讀英文?

大腦怎麼閱讀英文?這段是「學英文的科學方法」的精華,也是幫你省一百萬的關鍵。

第一次看不懂沒關係,我是大概聽了十次不同角度的說法之後,才整個串起來。

前面講過:語言中的文字是近五千年才發展出來的。

這麼短的時間人類的大腦根本來不及有顯著的進化,所以大腦並沒有專門處理閱讀的區域。

大腦是要調動好幾個現成的區域來完成「閱讀」這件事情的。

其中最重要的區域也有 3 個:

  1. 腦後方的視覺皮層
  2. 前面講到的負責聽的區域
  3. 負責說的區域

對,你沒聽錯。

閱讀要靠聽和說的能力來完成,而且它們扮演了極關鍵的角色。

這邊就以英文當例子,但其他的語言的邏輯也都是一樣的。

當我們一開始學習英文時,視覺皮層中本來負責辨識人臉、物體的區域會先挪一塊出來,專門用來辨識英文字母的形狀。

認知腦神經科學家 Stanislas Dehaene 稱這個區域為字母盒

裡面儲存的每一個英文字母以及組合,我們的大腦都需要透過訓練,讓它們對應到特定的聲音。

像我們看到 cat 這個單字,我們會先把這個字拆成 c、a、t 這三個字母,個別對應到 /k/、/a/、/t/ 這三個聲音。

之後再組合起來,變成 cat 這個聲音。

這個就是將視覺連結到聽覺的過程,是學好閱讀的關鍵步驟。

接下來這個步驟也相當重要喔!

如果我們對這個單字還不熟的話,就會先調動「布洛卡區」,在口中輕輕把這個字念出來。

然後這個幾乎聽不到的音波震動,會被我們的聽覺系統接收到,之後才傳到「韋尼克區」去解讀意義。

到這裡為止才完成整個閱讀的過程。

這裡可以做個試驗,我接下來會秀出一句英文,你可以試著閱讀並理解這句話代表什麼意思。

準備好了嗎?來了喔。

The erudite polymath expounded upon the intricacies of quantum entanglement, elucidating the esoteric confluence of subatomic phenomena with unparalleled perspicacity.

是不是超難懂的,光要看完整個句子都很吃力對吧?

你有注意到剛剛在閱讀這個句子時,自己會不知不覺試著念念看嗎?

所以當我們遇到不熟的單字時,就一定得要調動與生俱來的聽說能力,來幫助我們理解。

科學家也發現:如果一個人的閱讀已經非常流暢,他某種程度可以跳過自己輕輕念給自己聽的階段。

這表示他幾乎可以直接將閱讀到的字對應到其代表的意義。

但我說是幾乎,而不是完全喔!

專門研究語言的頂尖神經科學家 Erich Jarvis 在他的實驗室發現:

即使你是在大腦裡面講話,沒有真正發出聲音,這時候如果放一個肌電圖的探針在喉嚨,還是可以偵測到訊號的。

而這個訊號就會被聽覺系統接收,再經由韋尼克區理解文字的意思。

所以不管怎樣,在閱讀的過程中,大腦中三個用來聽和說的區域,是一定會參與的

已經有很多的案例指出,很多有閱讀障礙的孩子,其實是因為他們的聽覺出了問題。

再強調一次閱讀的完整過程:

眼睛看到英文單字後,視覺皮層會先接收到,把英文字母拆開後,對應到「字母盒」裡面的聲音。

之後再經由「布洛卡區」調動說話相關的肌肉,輕輕地,或者根本就是在腦中默念,將這個字念出來。

這個訊號經由聽覺系統傳到「韋尼克區」,理解這個「聲音」是什麼意思。

閱讀的過程其實就是:解讀文字的聲音,然後說給自己聽的,來理解文字的意思

所以如果你「聽」的能力和「說」的能力沒有先練起來,那你的閱讀也練不起來。

呼,就是這一句值一百萬。

想知道為什麼,請繼續看下去。

美國人自己的英語學習危機

美國人自己的英語學習危機你相信嗎?英文是母語的美國人,他們的閱讀能力比你想像中低很多。

從有紀錄以來,美國小朋友的閱讀能力都相當不理想。

根據美國國家教育進步評估 NAEP 的統計:

在 2022 年四年級的孩子中只有 33% 的閱讀能力達到該年級熟練的等級,只有 63% 達到基本水準。

到了八年級,能達到該年齡熟練等級的只剩 31%,基本水準的也只有 70%。

這些數字都比 2019 年退步,而且和 30 年前比起來,可以說是原地踏步。

這是不是超乎你的想像?

全世界最強大、科學家最多的美國,竟然搞不定這最基本的閱讀能力教學,這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其實美國人對於怎麼教孩子學英文這件事情,已經吵了兩百年了。

各種方法莫衷一是,但一直都沒有一個科學化的方法出現。

一直到 1990 年代,各派教學法越吵越兇,所以在柯林頓政府和當時國會的號召之下,National Reading Panel 國家閱讀小組終於在 1997 成立了。

這小組有 14 名成員,他們有的是教育家、有的是科學家、還有人是以學生家長的身分參加。

他們的責任相當重大,就是要審視當時已經超過 10 萬篇有關閱讀的研究,用最超然中立的立場,找到教導兒童閱讀的最佳方法。

這是一個相當嚴謹的過程喔!

每位成員都要宣誓沒有跟任何出版商有利益衝突,而且要將每次的會議公開給大眾,並且錄音下來。

畢竟他們的研究成果,將會影響到整個美國的國力啊!

於是在 2000 年的四月,這份小組出了一份長達四百多頁的報告,叫做 Teaching Children to Read

這份報告終於把這個艱鉅的任務達成了,但這有哪個老師看得下去啊!

於是他們又在 2005 年出了一篇 Practical Advice for Teachers,只有 48 頁,將學英文的科學方法歸納成 5 大步驟。

(這個我就有看完了。)

但是文件出了之後,事情就解決了嗎?

當然沒有啊!

美國教育界還是混亂了很久,一直到這幾年才有越來越多的政府把 Science of Reading,這一套學英文的科學理論,明訂到課綱裡面。

其中包括今年的紐約市市長 Eric Adams

學英文的科學方法大整理

以上就是關於學英文的科學方法,最後再幫大家整理一下:

要聽懂一個語言,會調動聽覺系統到「韋尼克區」這條路徑;說話則是調動「布洛卡區」以及發音的相關肌肉。

閱讀則是將視覺系統加進去,讓文字和聲音產生聯繫。

完整路徑是:視覺系統→字母盒→「布洛卡區」→聽覺系統→「韋尼克區」

講成白話就是:閱讀這件事的過程,是解讀文字的聲音,然後說給自己聽來理解意思

下一篇文章我會試圖講清楚,這 Science of Reading 的五大支柱是什麼,它又是怎麼對應到以上這個路徑的。

我也會解釋到底為什麼學英文這麼困難,竟然連美國人都學不好?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我們台灣的英文教育出了什麼問題,以及要如何利用這套國外專家嘔心瀝血研究出來的方法,來學好英文。

這真的是一個超複雜的大工程,請大家耐心等待。

如果你覺得「學英文」這件事情很重要的話,也請你把這篇文章分享出去。

4 個科學認證的必備新年目標,讓 2024 成為人生最棒的一年!

新年目標

又來到新的一年啦!祝你新年快樂!

不知道你去年跨年夜有沒有衝跨年晚會?還是像我一樣看完電視的 101 噴發之後就早早躺平了(老了嗚)。

不管去年你過得怎樣,還是要給自己一個大大的嘉許喔!

我們都常常習慣看到自己沒做到的事情,而忽略了自己其實已經很努力,也完成很多成就了。

真的!現在就先暫停一下,想 3 個出來再繼續看下去。

想不出來?沒關係。

這篇文章,我要綜合過去一年的研究心得,來分享我自己「新年新希望」一定會加進去的 4 大必備新年目標及其達成計畫,讓你明年的這個時候,能夠完成大大小小的夢想,衷心為自己感到驕傲!

又到了這年度盛事:制定新年新希望的這一天啦!

不知道你去年的執行率是如何呢?

說來慚愧,我去年又是個超級混亂的一年。

先是從 Intel 離職,再度從一艘大船跳到海裡,自己開著一艘小船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航行。

而且前方沒有一條確定的航道,只能用「紀錄指針」來決定下一個目的地,超級刺激的。

(尾田老師真的神,創業真的就好像在新世界航行。)

所以我制定的有關工作上的計畫整個亂掉,一直在變動。

但我要嘉許自己的是,家庭、社交、和健康都有顧到:

像是定期安排家庭旅行,我終於在疫情之後第一次帶著老婆女兒出國;

我也主動去拜訪好朋友,進行有品質的社交;

在健康方面,我也維持了平均每周 4 次以上,每次 45~60 分鐘的 zone 2 訓練;

而我的平均睡眠時間也達到了 7 小時 20 分,睡眠品質平均也有 80,身心狀況維持得都還算不錯。

喔對,還有頻道的訂閱也順利破十萬了!所以我給自己打個 80 分吧!

我有預感今年一定會變得超級忙,所以一定要有非常縝密的計畫,才不會讓計畫落空,甚至連身心健康也賠了上去。

我也終於知道為什麼以前的目標達成率這麼差了,是因為我沒有把以下 4 件事情變成預設的新年目標。

接下來我會把這一年多的體悟分享給大家。

4 大新年目標:夢想成真的關鍵

第一:數位斷捨離計畫

第一:數位斷捨離計畫最近我聽到我最推崇的生產力大師,Cal Newport 在節目上回答一位聽眾的問題。

那位聽眾問到:「他現在 30 歲,感覺人生卡住了要怎麼辦?」

Cal Newport 是大學教授嘛,所以他看過太多類似的例子。

他說他給這些被困住的年輕人一律的答案,就是「重新和科技建立一個健康的關係。」

這些科技包括你的手機、電視、和社群媒體等。

他說這些科技公司實在太厲害了,他們會用盡辦法去欺騙我們的大腦,讓我們以為這些科技可以滿足身為人類最基本的需求。

但事實上並沒有。

社群媒體會讓你以為你有在和人產生連結,但事實上那都是極淺薄的「連線」;

許多平台也會讓你以為自己好像獲得了很多資訊,學到了很多知識,但絕大部分都是知識含量不高的雜訊,更多的是廣告和詐騙;

電子遊戲會讓你以為自己過關斬將,好像達成了很多成就⋯⋯但事實上你什麼都沒完成。

所以好逸惡勞的人類,就會傾向於坐在家裡的沙發,使用著這些科技,以為我們的基本需求被滿足了,但其實上並沒有。

而我們的原始大腦得不到滿足,就會越來越焦慮。

更別提這些平台會引發人類底層的一些負面行為,像是忌妒、仇恨、從眾等等。

於是我們會不斷追求這些短期的多巴胺刺激,最終形成惡性循環,無法自拔。

所以第一個新年目標,就是先打破這個惡性循環。

「數位斷捨離」這件事情,我去年自己執行過、我老婆執行過,還有一位我很佩服的從事 NGO 的朋友也跟著執行了。

他本來已經很少用臉書和 IG 了,但他說在完全停止使用一段時間後,還是覺得自己的精神狀態和之前判若雲泥。

強烈建議大家,在做所有計畫之前,先讓自己被綁架的大腦能夠重開機,我們才能清楚看到自己的願景是什麼。

其中包括你想要在哪裡過什麼樣的生活,以及這輩子的的志業。

我目前的計畫是一年安排一次數位斷捨離,時間就是在農曆假期加上前後各十天。

這讓自己除了能和家人好好相處以外,也可以再好好思考自己的人生願景。

這個願景有改變嗎?自己有沒有離它更近一點了?

今年能夠做什麼事情,來讓這些願景更清晰呢?

自己在工作和志業上的規劃和計畫是什麼,要學習什麼東西?

要賺多少錢?完成什麼目標?以及細部的執行計畫和檢測點是什麼?

詳細的「數位斷捨離」和「設定目標」的步驟,大家可以去看看我先前的文章。

第二:身心健康計畫

第二:身心健康計畫我這幾年最深刻的體驗,就是實實在在地體會到人生三大支柱的重要性,以及做年度計劃時,要怎麼安排時間給這三大支柱。

這三大支柱除了前面講的「工作和志業」, 還有「身心靈的健康」,以及「家人和朋友」。

這三大支柱缺一不可。

而我在設定新年目標,以及做相關計畫時,也一定會按照重要性來分配時間,要不然時間一定會很容易被工作給吃掉。

就好像在玻璃罐裡面裝砂石,最先裝進去的一定是比較大的石頭,那就是你的身心靈健康;

第二順位是中等的石頭,那會是你的家庭和朋友;

最後才是細小的砂石,那才是你的工作和志業。

身心靈健康毫無疑問是最重要的一個支柱,如果沒有它,人生要達成什麼遠大的願景都只是空談。

而身心靈健康最基本的三件事情,就是睡眠運動冥想

它們一定、必須、絕對要被安排在年度計畫裡面,而且完全不能妥協。

在睡眠方面,我今年會確保躺在床上的時間能夠到 8 小時,並且固定在晚上十點到早上六點。

我去年的平均上床時間是 11 點半左右,起床則是 7 點,所以我今年的目標是要整個提前一個小時。

在運動方面,去年我的運動時間是平均每天 29 分鐘,我今年會大幅增加到平均每天 45 分鐘。

我可能會一週練六天,作弊日休息,並且把重訓和游泳加進去。

去年我沒有把冥想時間記下來,但今年我會開始確實記錄,目標是每天 15 分鐘。

這樣算起來每天花在身心靈健康的時間,加上運動的準備、熱身、收操等等,只有區區 10 小時而已。

但是這 10 個小時,會成為你能不能完成人生願景的基石。

再強調一次,這個是絕對絕對絕對不能妥協的!

如果你同意的話,買個智慧型手錶或筆記本都好,把每天的數字記下來,我們明年來分享一下彼此的成果。

第三:家人朋友計畫

第三:家人朋友計畫之前我有很多篇文章都提到:我們人類與生俱來就是社交的動物。

我們必須經由自己的家庭、部落、以及和他人的合作,來讓自己能夠存活、甚至把基因傳下去。

我們在和家人或朋友聚會時,大腦會分泌血清素催產素等等能夠幫我們紓壓、感到幸福的神經調節物質。

對我們人類來說,社交活動是絕對必須的。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社交活動都可以有這個效果喔!

有兩本書我之後一定會好好跟大家分享,《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以及《關於大腦的七又二分之一堂課》

這兩本書的作者 Lisa Feldman Barrett 是位享譽國際的心理學家和腦神經科學家。

她在《關於大腦的七又二分之一堂課》裡面說過一句話,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對一個人類的腦神經系統最棒的東西,是另外一個人類,而最糟的事情,也是另外一個人類。

所以你要確保自己身邊的人,都是能夠讓你成為最好版本的自己的。」

不管有沒有血緣關係,你會覺得跟某些人在一起的時候,對方的一言一行都好像在對自己情緒勒索;

而和某些人相處時,總是能覺得被愛、被支持,想要跟那些人多相處一點。

同樣的,當我們去參加社交活動時,有一種是你參加完之後會心累到不想講話,感覺要大睡個三天三夜才能恢復;

另一種則是覺得有被充到滿滿的電,會很期待下一次的那種聚會。

對我這種 MBTI 測出來是 INFJ,內向指數 100% 的人來說,那種和客人應酬的場合,或者是參與者很多,但需要不斷打招呼介紹自己的場合,都會讓我去掉半條命。

而跟家人或者好朋友聚會,甚至是和志同道合的 Podcast 來賓對談,結束之後都會讓我感覺法喜充滿,有滿滿的動力繼續走下去。

所以我在做計畫時,會先分別那些人和聚會是能幫自己充電的,平均每個月安排一次。

而我每 2~3 個月也會帶老婆女兒出門走走散散心。

這些時間是僅次於身心靈健康的重要性,需要把時間先預留出來的。

而那些無謂的應酬或大拜拜,則是我會極力避免的,我寧願把時間拿來陪家人或睡覺看書都好。

第四:進化腦強化計畫

第四:進化腦強化計畫前面兩大支柱的計畫搞定之後,接下來就要擬定「進化腦」的強化計畫,增加我們的意志力。

這會讓我們制定的這些計畫有比較大的機率能持續執行下去。

我之前有寫過一篇文章,用腦神經科學解釋「意志力」的原理,以及歸納出一個「意志力公式」,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我這裡簡單複習一下:

講到意志力,大家腦子一定會浮現出一個經典的畫面,就是我們耳朵兩邊打架的天使和魔鬼。

請記得:天使和魔鬼都是真實存在的。

魔鬼就是我們大腦裡面比較原始的部份,我稱之為原始腦

這包括掌管恐懼的杏仁核,以及多巴胺獎勵回饋系統,還有產生戰與逃這種原始反應的交感神經系統。

原始腦是幫助我們老祖宗活到現在的關鍵。

而天使,就是我們熟知的前額葉皮質

這是我們人類大腦經過演化而來的一個區域,我稱之為進化腦

它掌管了我們理性、邏輯、做長遠計畫、控制情緒、保持專注的能力,它就是我們的意志力來源。

所以那些展現意志力、違反人性的行動,都是進化腦指揮我們去做的。

為什麼說是違反人性?

因為像是一大早起床去跑步、拒絕眼前的垃圾食物、存錢這些事情,如果你在原始世界做,那你的基因就很有可能沒辦法延續到現在。

因為一大早跑步會消耗你的體力,等一下可能就沒力氣去打獵,或者跑不贏別人,最後成為獅子的食物;

拒絕眼前的熱量,就會減少你在找不到食物的時候可以活下去的機率;

而原始人當然沒有存錢的概念,他們的眼前就只有一個計畫,就是活過今年的冬天!

以上我舉的 3 個違反原始人性的行為,就可以對應到三個分類:

  1. 逼自己做
  2. 抗拒誘惑
  3. 計畫未來

這些都是我們人類經過漫長演化之後,我們的進化腦所具備的能力。

近年來因為腦神經科學的日新月異,科學家更是找到了前額葉中的一個叫做 Anterior Mid-Cingulate Cortex,簡稱 aMCC 的地方。

它就是意志力的來源。

在這篇也是 Lisa Feldman Barrett 教授的實驗室發表的論文,就講到這個 aMCC 就是讓我們大腦能夠頑強地達成目標的區域。

aMCC 的活動程度,和各個領域的績效和成就存在正相關。

不只如此,肥胖、憂鬱、飲食失調等,都有可能是由於 aMCC 功能失常造成的。

那要怎樣才能練到這個地方呢?

其實很簡單,但也是有點違反人性:就是做自己比較少做、甚至沒做過、有挑戰性的事情

像是做中高強度的運動、學一個新樂器或語言、或是組織一場活動或演講等等。

這些事情都會啟動你的 aMCC,讓它能過活躍起來,評估自身的狀況,調動資源來完成這些任務。

而 aMCC 如果持續保持在很有活力的狀態,你其他的領域也會同樣受惠,能達到更高的成就。

以上就是我過去一年領悟的,今年必備 4 大新年目標,以及如何達成它們的計畫。

如果能讓它們常駐在自己的新年新計畫,那你的工作目標、財務目標、減肥目標等等,都會有比較高的成功率。

再幫大家複習一次:

  1. 數位斷捨離計畫
  2. 身心健康計畫,其中包括睡眠、運動、冥想
  3. 家人朋友計畫
  4. 進化腦強化計畫

期待大家今年和我一起努力,明年一起來看豐碩的成果吧!

「孤單」是一種病:認識這個人類最大規模的流行病,以及 7 招實用解決方法

孤單是一種病

主動和好朋友聚會交流,絕對是我這一兩年新增加的習慣裡,最重要且影響心理健康最深遠的前幾名。

內向又邊緣的我,總是覺得把所有的時間放在工作和學習上,是達到目標最有效率且最快的方法,後來才知道這是大錯特錯。

有太多的研究指出,社交活動是人類最底層的需求之一,剛好今年美國的國家醫生 Vivek Murthy,掛三星中將的醫生喔!

他連續發布了兩篇昭告全國的文件:一篇是講社群媒體如何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另一篇則是點出了:孤獨和隔離,是我們目前人類面臨最嚴重的隱形流行病缺乏社交連繫對我們健康的影響,竟然和每天抽 15 根菸一樣危險!

這不只是隨便一篇研究論文的結論喔,而是負責全美國人民身心健康的總指揮官說的,這份量相當大。

這篇文章,我要來跟大家講講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以及我這個超級內向邊緣人用在自己身上,避免「孤單」的 7 招實用解決方法。

講到孤單,不曉得你有沒有看過網路上流傳的國際孤單等級表(下圖):

第一級是一個人逛超市,中間有第五級的一個人吃火鍋,到第十級的一個人去做手術。

正好去年我自己去動了個小手術,把手肘的粉瘤給拿掉,所以我這項也可以打勾了。

說真的,除了第六級的一個人去 KTV 以外(真的有人自己去唱 KTV 喔,幹嘛不在家裡唱就好),我所有事項都做過了。

但奇怪,我一點都不感到孤單啊,我只是邊緣而已。

國際孤獨等級量表其實這是網友搞笑做出來的,大家可以一笑置之。

不過在學術界有一個真正用來量測孤獨指數的量表,叫做 UCLA Loneliness Scale(等等有附連結)。

這是心理學家 Daniel Russell 在 1978 年整理出來的(哇跟我出生同一年耶),用來測量一個人和外界的孤立程度。

這個量表在 1996 年出到第三版,就一直被沿用到現在。

這個量表有 20 個問題,這裡舉幾個:

像第 1 題是:「你多常覺得自己和身邊的人合得來」;第 12 題是:「你多常感到和其他人的關係是沒有意義的」。

每個問題從「我常常覺得如此」、「我從來不這樣覺得」分成四個等級,各可以得到 1 到 4 分。

歡迎您來測試自己的孤單程度, 這個問卷只有 20 個問題,大概會花您 3~5 分鐘。問題是來自於 UCLA 孤單量表的第三版,是目前測量孤單程度的黃金標準。

這個短短的問卷做完之後,得到的總分就是你的孤單指數。

如果你是 20~35 分,代表你的孤單指數很低,很好請繼續維持下去;

如果是 35~49 分,那就要注意自己的社交連結了;

如果是 50 分以上,就必須要採取積極一點的行動,否則這樣子感到孤獨的心理狀態,會開始讓你得到各種慢性病的風險增加。

在解釋孤獨是怎麼危害身體健康之前,我先來引用 Vivek Murthy 將軍在他這份報告裡面定義的,社交連結包含了哪 3 個元素。

社交連結 3 元素與社交分數

先岔題一下,我在做功課的時候,發現美國這個公共衛生服務軍官團真的蠻酷的。

他們隸屬於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是美國聯邦政府八隻需要穿制服而且有軍階的部隊之一。

他們的任務是「保護、宣傳及推進國家的健康和安全」。

每當有重大天災發生時,救災行動的調動也是他們的責任。

而這位 Surgeon General 除了常在媒體上露臉,跟民眾做衛教宣導以外,他也會不定期推出報告,公布他認為需要大眾關注的健康議題。

像去年的是希望大家關注社畜們過勞的狀況,而今年就是著重在「孤單」,或是孤獨感上。

他在今年的報告裡面,參考心理學年鑑的論文,列出社交連結的 3 個重要元素:

第一是結構:其中包括連結的數量以及多樣性,像是你的朋友圈的數量和大小,和同事、家人、鄰居互動的頻率等。

第二是功能:當自己或其他人需要協助時,這些連結發揮效用的程度。像是失戀的時候,你的朋友能不能聽你哭訴。

第三是品質:這些連結和互動到底是能為你帶來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影響。

如果你失戀了找你朋友哭訴,結果你朋友不站在你那邊就算了,還反過頭來數落你的不是,那這種朋友是不是不要也罷?

對我這種喜歡用公式表達的阿宅來說,根據這個架構弄出一個公式來算出「社交指數」:

「結構」可以看成關係的數量;

「功能」可以看能關係的強度,從 1 分到 10 分;

「品質」代表正負號。

每個社交關係都會有一個分數:

跟好朋友相處可能就是 8 分,跟一個愛情緒勒索的親戚相處可能就是 -5 分。

自己的社交指數就是把自己所有的社交連結的分數都加起來。

如果一個人有 100 個朋友,但都是臉書朋友等級的泛泛之交。

雖然「結構」分數很高,但是「功能」分數可能都不到 3 分,有的品質還可能打上負號,總共加起來可能還變成負的!

那這種就是無效的社交。

我自己的做法是精挑細選幾群價值觀相近,能夠互相支持的朋友。

雖然這麼做可能「結構」分數不高,大概不會超過 20 個,但「功能」分數都可以到 6 分以上。

這樣我的社交指數算起來就可以輕鬆破百,對我來說,這才是理想的社交。

大家也可以先停下來算算自己的孤單指數和社交指數。

如果你的孤單指數算出來很高,社交指數算出來又很低,那你很可能已經中了 Vivek Murthy 報告中講的大規模流行病了。

以下的資訊,請一定要繼續看下去。

為什麼社交連結會逐年下降?

如果你是六七年級生,你一定會感覺過年的氣氛一年比一年淡。

以前一到除夕和大年初一,一定是大家聚在一起吃年夜飯放鞭炮,然後看三台的過年特別節目守歲,接下來幾天排滿拜年領紅包的行程。

現在大家不是趁著年假各自安排出國行程,要不然就是在家裡看 Netflix 耍廢。

報告中提到:

隨著社會演變,工作步調越來越快、壓力越來越大,以及家庭結構的改變,導致人們的社交範圍越來越小,頻率也越來越少。

從上圖可以看到:

美國的人口中在 2003 年到 2020 年這段時間,社交隔離時間,由每天平均 285 分鐘增加到 333 分鐘。

當然,疫情就是罪魁禍首。

隔離期間人們開始習慣各式各樣的遠距行為,遠距上班、遠距上課,吃東西也有人送到門口,還可以選擇零接觸送餐。

在隔離期間連人都見不到,更別說是一聲謝謝了。

這對人的心理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

Murthy 將軍說:很多人在解封後才意識到,原來去巷口的小店買杯咖啡,和店員聊個幾句,是多麼令人開心且懷念的事情。

上圖也顯示,人們和家人朋友出去休閒的時間明顯呈下降趨勢,每個月少了 14 小時。

而和朋友的社交聚會更是雪崩式的往下,竟然從平均每天 60 分鐘降到每天 20 分鐘。

那大家把時間花去哪裡了?你想到了嗎?

這二十年間發生了兩件大事情:

第一件是 2004 年臉書的出現,第二件是 2007 年 iPhone 上市了。

社群媒體和智慧型手機一結合之後,世界就完全不一樣了。

美國人平均每天在數位媒體上花費 6 個小時。

三分之一的 18 歲及以上美國成年人表示他們「幾乎一直」處於連線中。

自 2015 年以來,自稱「幾乎持續」上網的 13 至17 歲青少年的比例增加了一倍。

社群媒體能夠滿足人類基本的社交需求嗎?其實恰恰相反。

我之前在數位斷捨離那篇文章有講到:社群媒體帶來的只是相當淺薄的「連線」,而不是人類真正需要的深層「連結」

它會用各種巧妙的方式欺騙你的大腦,綁架你的多巴胺系統。

它讓你以為在上面能滿足社交的需求,但其實只是變成他們賺錢的人礦。

更糟的是,科技公司為了賺更多錢,會不斷餵你那些充滿情緒或煽動的內容,激發你的原始腦,讓你卡在上面無法自拔。

這當然讓我們沒有時間走出去做真正的社交。

研究表明:每天使用社群媒體超過 2 小時的人,他們的社交孤獨感是使用半小時以內的人的兩倍

而這種孤獨感不只會傷害人的心理健康,連生理狀態都會大受打擊。

孤單帶給身體的危害

孤單帶給身體的危害報告裡的上圖把孤獨感導致死亡的風險比,和其他的慢性病做比較:

發現它和每天抽 15 根菸不相上下,而且比每天喝 6 杯酒、肥胖等還高出許多。

而原始論文裡的上圖也指出,孤單的盛行率也是這些慢性病裡的第一名。

說它是最可怕的隱形流行病,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再細分到各種慢性病來看,有個 16 項獨立縱向研究的數據綜合顯示:

不良的社會關係會使心臟病風險增加 29%,中風風險增加 32%。

而且孤獨感如果發生在童年,這個影響會持續到成年後。

長期的孤獨和社會孤立會讓老年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 50%。

當然還有最可怕的,對所有年齡層都有傷害的地圖炮:焦慮和憂鬱

在一個超過 50 萬名中年人的研究中,獨居男性死於自殺的人數增加了一倍以上。

孤單對人的身心影響絕對是全面的。

如上圖顯示,社交連結的品質可以經由 3 個面向來改變人的健康:

  1. 改變壓力賀爾蒙、發炎反應的生理狀態
  2. 改變人生意義、提供安全感的心理狀態
  3. 幫助睡眠、飲食等行為狀態。

舉例來說,當我們一直滑著社群媒體,看別人都過得比自己好,會容易讓心裡感到焦慮。

這時身體會分泌皮質醇等壓力賀爾蒙,壓力一大又想吃垃圾食物,吃下去身體的發炎反應又更嚴重。

這時候如果又把自己孤立起來,沒有從事有效的社交,這種狀態就會持續下去,越來越嚴重。

這就是我三年前的狀態,於是我開始做一些事情來打破這個惡性循環,讓我的身心能夠回到平衡。

以下是我自己親身執行過,並且推薦給身邊親友確認有效的方法,分享給你參考。

社交連結重建計畫

第一招:進行數位大掃除。

先停止社群媒體繼續對自己的心理狀況造成影響。

這件事情我每年都會做一次,因為社群媒體實在太毒了。

詳細的步驟大家可以參考我這篇文章

第二招:盤點自己的朋友圈,算出社交指數。

我在停用臉書前,把自己的朋友名單從頭到尾掃過一次,找了十幾位跟他們相處後,感覺價值觀比較相近,能被充到電的朋友。

第三招:主動安排家人與好友的聚會。

大家都很忙,所以我會要求自己主動發起聚會,並且在年初就把聚會的次數放到年度 OKR 中,確保這件事情能夠被優先執行。

第四招:提高聚會品質。

在聚會期間把手機藏起來。

這麼做確保自己在和親友相處的時候,自己可以百分之百和眼前的人在一起,不會受到任何干擾。

第五招:使用手機來做深度連結。

與其傳 Line 或 messenger,我會使用手機來和親友視訊通話,能看到對方的表情這件事情,就能讓交流的品質增加幾百倍。

第六招:安排定期通話時間。

這是我在某個訪談或報導看到的。

某個超級忙的大老闆會把他星期五的下午一到兩個小時排出來,並且昭告他的朋友:

「這個時間歡迎打電話來哈啦,不用怕打擾到我。」

我明年也打算來試試看。

(不知道會不會沒人打嗚嗚嗚。)

第七招:經營一個 Podcast。

沒想到吧!經營《不正常人類研究所》這個 Podcast,其中一個最大的目的,是強迫自己走出去認識新朋友!

這過程雖然很累,目前也還沒有金錢上的回報,但有時候訪問到理念和價值觀相近的強者,自己總是會被他們的故事所鼓舞。

雖然認識和對談的時間很短,但心裡總覺得已經跟他們成為朋友了。

這真的是一個超級棒的社交連結。強烈推薦給你。

以上就是關於擊敗「孤獨感」的內容了。

我這幾年真的深深地感覺到,之前因為到處踩坑失敗,把自己封閉起來的這個行為,原來對自己的身心造成了這麼大的傷害。

當我強迫自己回到家人和朋友中之後,很多卡住過不去的地方,也都慢慢自己解開了。

在這個適合和親友團聚的日子跟你分享,如果你也有像我一樣類似的經驗,我的這些方法應該可以幫到你。

魔芋爽超可怕!?垃圾食物對青春期大腦的驚人影響,7 招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健腦秘訣(父母必看)

最近有個零食相當紅啊,叫做魔芋爽。喜歡吃辣的我,當然實驗性地也去買了一包來吃⋯⋯

常看我文章的朋友就知道,我是極度反對超加工食品的。

已經有很多醫師指出吃太多鈉會造成腎臟負擔,也容易高血壓。

但我今天想要分享的是比較少人講到的,這種高脂肪或高糖分的超加工食品,其實影響最大的是我們的大腦,尤其是青少年的。

它不但會綁架孩子的多巴胺系統,讓他越來越抵抗不住垃圾食物的誘惑,還會讓他有 ADHD 等過動傾向。

更糟的是,它還會讓孩子大腦的前額葉皮質發展受到影響,降低記憶力、學習力、邏輯判斷能力等大腦認知能力

這篇文章我會先跟大家分享青春期孩子們的大腦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以及垃圾食物是會如何傷害到它。

最後我會分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研究,教大家如何避免這些危害,養出一個健康的大腦。

自從這一兩年大部分吃老婆煮的之後(感恩老婆,讚嘆老婆!),我們很驚訝地發現一件事情:

(不是變瘦喔,這是當然的)

而是我們都比較不想吃重口味的垃圾食物了。

以前一肚子餓,就會想要買滷味鹽酥雞,但現在除了週六作弊日偶而會買來配電視以外,其他的時間連想都不會想。

以前走經過鹽酥雞的攤子,都要動用意志力來讓自己不要停下來,現在我根本就是無視。

現在我才意識到,那些超加工食品 aka 垃圾食物 aka 紓壓食品,像魔芋爽這種可怕的東西,對大腦的影響有多大。

它們本身的高熱量就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但即使那些常吃垃圾食物但是吃不胖的人,他們的大腦已經不知不覺受到傷害了。

這個現象尤其在青少年族群的影響最顯著。

不過在講吃魔芋爽這類垃圾食物,會對我們造成傷害的原理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青少年的大腦正在發生什麼事情。

大腦發展的第二窗口:青春期

大腦發展的第二窗口:青春期大家都知道嘛,青春期的孩子最大的改變,就是第二性徵的出現。

這時候他們的性器官會漸漸成熟,身體也會突然長得很快,就俗稱的抽高嘛。

但他們還有一個地方正在悄悄的產生劇烈變化,那個地方就是大腦。

人類有兩個大腦可塑性最大的窗口,第一個是嬰兒期間。

寶寶剛來到這個世界上時,腦神經連結是超級雜亂無章的。

但是隨著接受到的刺激越來越多,一些重複出現的重要訊號就會被記錄起來,加強對應的神經連結,像是爸爸媽媽的臉和聲音等等,而沒有必要的連結就會被斷開。

這段期間對大腦的發展至關重要,所以為什麼這段期間我們會盡量多帶女兒出門,讓他盡可能接受刺激,因為這是他認識這個世界最好的機會。

這種大腦的性質叫做「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

這個詞最近很紅喔,因為這是學習一個新技能,甚至長大後想要移除掉心裡創傷的關鍵。

小朋友的神經可塑性比成年人高,所以他們學什麼都很快。

你會聽很多人講說學英文或學鋼琴要趁早,就是這個原因。

嬰兒時期大概 3 歲前是神經可塑性最大的時候。

但是如果錯過了這個階段的大腦發展,導致小朋友的表現落後同年齡的孩子,或是養成了一些壞習慣,那還有救嗎?

各位爸媽不要緊張,我們還有第二個機會,那就是青春期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 2018 年出了一份文件,叫做〈青少年大腦:第二個機會之窗〉。

因為青春期的大腦,就是神經可塑性的第二高峰期。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這麼難搞?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這麼難搞?其實我和老婆都對女兒即將到來的青春期相當戒慎恐懼。(咦,不是還有五年多嗎?)

因為我們很清楚,那是一個養育小孩最有挑戰性也最關鍵的一段時間。

所有身心健康的重大負面事件,像是飲食失調、憂鬱、吸毒、甚至想不開,都常常是在這個時候發生的。

而相反的,要讓他養成好習慣、學習新技能和語言,這也是最好的時機。

因為青春期的早期,大概 9 到 14 歲時,身體會產生一系列急劇的荷爾蒙變化。

不僅會導致生殖成熟,而且會再次打開大腦的神經可塑性,尤其是有關處理情緒、風險、獎勵和社交關係的神經迴路。

所以這段時期他們會有以下三個傾向:

第一:青少年會想嘗試做一些新奇的事情。

他們喜歡透過一些冒險行為來看看自己的能耐,作為往後獨立的準備。

第二:青少年會因為同學都在做什麼自己也就跟著做

因為他們會特別在意其他人的看法,他們會想要得到同儕的認同,渴望成為某個群體的一份子。

第三:青少年的情緒起伏大。

因為青春期時大腦負責理性的前額葉皮質還沒發育完全,所以他們的決策通常會被比較早發育的邊緣系統所左右。

像是恐懼中樞杏仁核,或是我常提到的,多巴胺獎勵回饋系統中的伏隔核等等對他們的影響很大,因此他們會容易衝動或意氣用事。

以上三個傾向加起來,就會讓青春期的屁孩會容易不顧後果,做一些危險的蠢事。

我有一位還不到四十歲的好朋友,他已經是年營業額超過十億的大公司老闆囉。

有次聚會時就說到他年輕時幹過的蠢事,他曾經在朋友的慫恿下,去把一位正在行駛的公車司機的眼睛給矇起來。

幸好司機只是緊急把車子停下來,然後把他們全部趕下車。

要是當時不幸有人員的傷亡,或者司機直接把他們載去警察局報案,那他人生的軌跡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

魔芋爽這種垃圾食物對青春期大腦的影響

魔芋爽這種垃圾食物對青春期大腦的影響高油脂高糖的垃圾食物會讓成年人的大腦發炎,使得腦神經加速死亡,增加得到失智症的風險,這應該很多人都知道了吧?

(蛤?你不知道,那要記好喔!)

但垃圾食物對青少年大腦有另一個嚴重的影響,是比較少被討論到的,那就是它們會綁架多巴胺系統,並且傷害大腦的發育。

2020 年有一篇刊登在頂級期刊《刺胳針》兒童與青少年健康的研究,標題是《青少年肥胖與飲食決策—大腦健康的視角》

這篇研究的作者之一是加拿大西部大學的大腦和營養專家 Amy Reichelt

她和同事一起 review 了超過一百篇有關垃圾食物如何影響青少年大腦的研究後,得出了一個很清楚的結論:

因為青春期的大腦是受到邊緣系統的影響居多,所以他們對垃圾食物的抵抗力比成年人低。

而過量食用熱量密集的食物,可能會改變前額葉皮質的發展進程,而這個影響是會持續到成年的。

而且吃太多垃圾食物對身體的負面影響,一開始可能很難察覺,因為青春期可能怎麼吃都吃不胖。

但青春期結束後,後果就會慢慢地顯現出來。

如果你的小孩在青春期吃太多垃圾食物,他們的大腦就會在這最寶貴的第二機會窗口,被塑造成一個容易衝動、缺乏意志力、記憶力和學習能力不佳的大腦。

現在爸媽最頭痛的 ADHD,很多就是吃出來的!

而成年之後,神經可塑性的窗口會關起來,這種傾向就很難被逆轉。

這也會使得成年後肥胖的機率增加,進而引發一連串的慢性病。

成年人也躲不過垃圾食物的荼毒

成年人也躲不過垃圾食物的荼毒今年才發布在頂級期刊 Cell Metabolism 的研究,更是用臨床實驗來證實了這點。

研究找了 49 位健康的成年人,他們平均年齡 26 歲,BMI 23 左右相當正常,其中有 32 位是女性,17 位是男性。

他們被隨機分成兩組,一組在接下來八周的時間,每天在正常的飲食之外吃下兩次高脂高糖的優格,這種優格總熱量 79.5 大卡,其中 40.8% 來自脂肪,45.6% 來自碳水化合物,13% 是來自蛋白質。

另外一組對照組吃的則是低脂低糖的優格,總熱量是 78 大卡,跟實驗組差不多,但只有 17.1% 來自脂肪,29.1% 來自碳水化合物,而有 51.9% 是來自於蛋白質。

在實驗前他們都先吃下了不同脂肪含量的布丁,以及不同含糖量的蘋果汁,更在 fMRI 的掃描下,喝下一杯全脂牛奶做成的奶昔。

八周過後,吃高脂高糖優格的實驗組,普遍表示他們不喜歡低脂布丁,也不像一開始那麼喜歡低糖蘋果汁了。

在喝奶昔的時候,fMRI 掃描的結果顯示他們大腦的多巴胺獎勵迴路比八周前還活躍。

而吃低脂低糖優格的對照組,大腦在八周之後對這些食物的反應基本上沒有改變。

而這兩組實驗前後的代謝狀況和體重都沒有改變,畢竟一天才多吃 160 大卡的優格嘛。

不過他們大腦對食物的喜好已經悄悄改變了。

才短短的兩個月,實驗組的大腦已經變成喜歡高脂高糖的飲食,這就會讓他們之後更傾向於選擇垃圾食物,終究會越吃越胖。

連成年人都會發生這種狀況,何況是神經可塑性極高的青少年呢?

7 招養成青春期超級大腦

7 招養成青春期超級大腦看到這裡的爸媽,會不會覺得慘了,自己平常就很喜歡吃垃圾食物,怎麼辦?

其實我跟我老婆也是啊,在有小孩前各種壞習慣。

但是有了可愛的女兒後,為了她的身心健康我們什麼都能改。

於是我們把自己的作息和飲食都漸漸調整到最佳狀況,也是因為這樣,女兒目前各方面的發展都相當健康。

所以孩子真的會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啊!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這篇報告,最後也整理了 7 個方法,讓家長跟著孩子一起善用青春期這個大腦的第二窗口,趁機改掉壞習慣、培養好習慣。

這 7 個方法的第一個字母,拼起來就是平衡 BALANCES

B 代表 Blue Green Therapy

多帶孩子走向大自然。

這真的是台灣最得天獨厚的地方,不管你生活在哪裡,一兩個小時的車程就能夠上山下海,帶著孩子遠離灰色的城市和 3C。

到大自然去露營個一兩晚,這絕對是最棒的紓壓方式,可以有效緩減青少年的焦慮。

A 代表 Attachment

當然就是多陪孩子啦!

對我來說,什麼工作都沒有和孩子相處、聊天還重要。

L 代表 Life Skills

這時候他們的大腦還比較不能自己設定目標去達成,所以我們就可以使用遊戲化的方式,運用他們這時最發達的多巴胺系統,引導他們達到各種目標,並且建立自信心。

A 代表 Academic

同樣地,我們也要運用方法引發他們閱讀和課業的興趣,引導他們能夠自主學習。

N 代表 Nutrition

除了提供營養均衡的原型食物,遠離垃圾食物以外,更要注意能促進大腦生長的營養素。

像是 OMEGA-3 還有膽鹼等等都是很好的營養素,我之前的文章有介紹過,大家可以去看看。

C 代表 Counselling

如果孩子遭受了什麼挫折和創傷,我們一定要和他們站在一起,聽他們訴苦,無條件的支持他們。

E 代表 Enhance Mindfulness

為了減輕容易衝動的青少年可能產生的危害,可以雙管齊下:

靜的可以教他冥想;動的可以讓他參加球隊或是學武術,讓他們發洩多餘的體力之餘,還能學習團隊合作。

S 代表 Sexuality

都什麼年代了,就別避免談到性這個話題了吧!

找機會跟他聊聊這段期間身體的變化,給他們正確的性知識。

如果你不教,就會有其他人用你無法接受的方式教。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怎麼講個魔芋爽扯了這麼多。

還是要提醒大家,像魔芋爽這種看起來無害的小東西(真的超小包,很容易一包一包開下去),都很可能成為一連串骨牌效應的開始,所以身為爸媽的真的不得不謹慎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