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來到這一系列「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對孩子影響的最後一篇了!
我會先介紹這個殺手組合對孩子,甚至成年人造成的 4 種傷害,以及分別對女孩以及男孩的影響,你看了一定會相當有感覺。
最後我會提出 The Anxious Generation 書中建議的、以及我自己在諮詢了幾位老師之後,歸納出來的可能的作法,讓我們在這些社群媒體受到監管之前,先採取措施保護孩子,還有自己。
照例整理一下上一篇講到的幾個重要概念。
哺乳類動物在演化過程中發展出一個「依附系統」,會不斷在「探索模式」以及「防禦模式」中切換。
然後再配合與生俱來的「反脆弱力」,用身體去從事一些有些許風險的、或者跟真人一對一、或者一對少數人的實體活動。
我們會在這樣的挫折和失敗中不斷學習,越變越強。
我們尤其要把握人類的「第二發展之窗」青春期,在這個時期大腦的突觸修剪和髓鞘化的速度會加快。
所以孩子在這時期養成的習慣、學到的東西、以及身心狀態都會在青春期結束後定型。
對孩子「在實體世界過度保護」以及「在網路世界保護不足」的雙重束縛,會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體驗阻斷器」(experience blockers)。
這會阻礙他們利用上述的系統來學習成長,導致他們長大之後變成巨嬰。
但這還不是最糟的,「殺手組合」不但會阻擋他們成為大人,還會為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四大傷害,甚至連成年人也很難倖免。
「殺手組合」造成的四種傷害
前三篇文章發布後,很不意外的有一些持反對意見的網友來留言,說每個世代的老人都會對年輕人的新東西反應過度。
他們說,像以前的電視啊、漫畫啊、電玩等等都有人大力抨擊過,啊大家還不是好好的。
這也是作者常常遭到的質疑,英文有個名詞來形容這種現象,叫做道德恐慌(moral panic)。
但作者說,這次真的不一樣,而我完全認同。
我自己就是看電視+漫畫+打電動長大的,之前同樣也是社群媒體的重度使用者。
這幾個東西對我自己身心的影響,我是很能夠判斷出差別的。
我就問,你一天能看多久電視?能打多久的單機遊戲?一天一兩個小時就累了吧?
一套灌籃高手讓你從頭看到完,你還會想馬上再看第二遍嗎?
最重要的是,你能帶著這些東西出門嗎?
但智慧型手機出現後,一切都改變了。這些娛樂全部都可以帶著走了耶!
再加上社群媒體無所不用其極地要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孩子們醒著的時候,時間幾乎都被手機佔走了。
你猜青春期的孩子一天花了多少時間在看螢幕?
2 小時?不。
4 小時?很高了吧?
答案是一天高達 6 到 8 小時啊!
孩子們的空閒時間,就一直在電視、智慧型手機之間不斷切換而被佔滿了啊。
這還不包括沒有使用的時候,心思一直掛在上面的時間喔!
本來應該要用來學習、思考的大腦,就被這些精心設計的裝置和 app 給佔走了。
這些被手機消耗掉的巨量時間,帶給了使用者以下四種最顯著的傷害:
傷害一:社交剝奪
前面一再提到,兒童需要花大量時間面對面地玩耍,最好是在戶外進行一些具挑戰性的肢體活動,以利身心的發展。
但書中講到,十二年級的學生中,表示「幾乎每天」與朋友相聚的比例,在 2009 年之後就急遽下降。
而且即使青少年與朋友面對面相聚,他們也很可能把手機拿出來各玩各的,甚至爸媽也身陷其中。
皮尤研究中心在 2020 年的一項調查發現,68%的家長表示,當他們與孩子共處時,有時或經常會因手機而分心。
這個比例在年輕和受過大學教育的家長中更高。
傷害二:睡眠剝奪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睡眠模式會出現變化而開始變得晚睡,但他們還是得起床上第一堂課。
所以大多數的青少年,是無法獲得他們大腦和身體成長需要的睡眠時數的。
而智慧型手機讓這件事情更加惡化。
從手機進入臥室的那一刻,它就是睡眠時間和品質的最大殺手,想必很多人都有躺在床上滑手機滑到半夜的經驗吧?
這不但會侵蝕掉睡眠時間,手機的藍光還會抑制退黑激素的分泌,降低睡眠品質。
被剝奪睡眠的青少年在注意力、專注力與記憶力等大腦執行功能,表現都不如睡眠充足的青少年,進而讓學習和成績變差。
他們的反應時間、決策能力、肢體的動作與協調能力都會下降,這會增加他們發生意外的風險。
睡不飽也會讓他們整天變得更容易生氣和焦慮,因此人際關係也會變差。
長期睡眠剝奪還會導致體重增加、免疫力下降、還可能長不高。
長期關注我的文章的朋友應該都已經知道睡眠是多重要的一件事情。
傷害三:注意力碎片化
著名的黑色幽默小說家馮內果,在 1961 年出版一篇很有趣的短篇小說 Harrison Bergeron。
故事用一個極度平等主義的美國來當背景。
根據某次憲法修正案的規定,國家不允許任何人有更突出的智商、外貌、和體力。
這項任務會由「身障將軍」來執行,負責確保大家的能力和表現一律平等。
任何智商高的人都必須隨時配戴耳機,耳機每隔二十秒左右就會發出各種高分貝噪音。
這麼做是為了打斷他們的思緒,以便他們的智商降到和一般人一樣的水準。
YouTube 上可以找到根據小說拍的短片,很有趣,推薦大家去看看。
你應該會覺得這劇情實在太荒謬了對吧?
更荒謬的是,我們現在都自願戴上這些思緒中斷器。
所有攜帶智慧型手機的學生,平均每天會收到 192 個社群媒體和其他 app 傳送來的通知。
可能是收到新的 email,或是有人在你的貼文留言,又或者是新聞 app 推送某個明星的八卦給你。
只要一收到通知,手機就會發出聲響或震動來提醒你。
現在智慧型手錶出現了,這些通知更是如影隨形。
如果醒著的時間算 16 小時,算起來每 5 分鐘就會收到一個通知,打斷你的思緒或目前在做的事情。
即使學生不查看手機的訊息,光是手機存在這件事就足以影響他們的思考力。
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一群大學生隨機分成三組:
第一組把書包和手機放在實驗室的入口;第二組把手機放進口袋或書包;第三組則把手機放在身邊的桌上。
然後讓他們接受一些大腦功能的測試。
研究發現,手機被放在另一個房間時,學生表現最好;手機能被看見的一組表現最差。
而裡面手機重度的使用者受到的影響更大。
這樣你們應該知道我為什麼工作的時候要把手機丟得遠遠的吧?
傷害四:上癮
上癮的定義是,你明知道做某件事情會對自己帶來負面影響,但你就是無法控制自己不去做。
作者在 2016 年的某個早上,遭遇了一件讓他驚心動魄的事。
當時他們全家正前往佛蒙特州渡假,6 歲的女兒在車上用他的 iPad 打電玩。
她跟作者說:「爸爸,你能夠幫我把 iPad 拿走嗎?我試著把眼睛從 iPad 挪開,但是我做不到。」夠驚悚吧?
作者也一直對他紐約大學的學生作調查,問他們有哪些是他們持續使用,卻又希望它們從來沒有被發明出來的 app?
幾乎所有人都對 IG、TikTok 投贊成票。
孩子們都很清楚這些社群媒體讓他們不快樂,但是他們無法自拔。
因為他們都被矽谷的高薪工程師用《鉤癮效應》這本書裡的方法,在孩子的大腦「磨出一條平滑的路徑」,對這些 app 上癮了。
題外話,這本書的作者 Nir Eyal 後來覺得《鉤癮效應》這本書造成了很多沒想到的負面影響。
所以他之後又出了 Indistractable 這本書,教大家把專注力找回來。
(人類真是自作孽啊。)
作者強調,動物的學習是靠著「磨平大腦的路徑,而非理性思考後的決定 」。
像是要把一首鋼琴曲子彈好,一定要練到可以把整首曲子背起來。
我們所有下意識的習慣,也都是這樣形成的。
所以每次你看到任何人在觸控螢幕上 doomscrolling 的時候,請記住這句話:這些人的大腦被手機給磨平了。
《鉤癮效應》裡面講到,一個會讓人上癮的產品會形成一個循環:
從一個外部觸發開始,例如接到通知,提醒有人評論了你的一篇貼文。
這個步驟慫恿使用者離開原來的路徑,轉到另一個匝道,並且觸發他做某個動作的欲望。
此時他的大腦會分泌多巴胺,驅使他點開通知,進入 IG。
因為之前他做這個動作時,會獲得按讚和留言等獎賞,他希望這次打開 IG 時,也會發生令人開心的事情。
但不是每篇貼文都會受到演算法的青睞,按讚或評論可能會爆多,也可能會不如預期,這就是最厲害的會讓人上癮的可變獎勵。
於是他會想要繼續投入,產生更多內容,希望下次能夠中獎。
這就是矽谷高科技公司裡,幾乎所有 PM 和工程師都會知道的鉤癮效應四步驟:
觸發—>行動—> 可變獎勵—>投入,然後持續循環下去。
看到這裡,你還會覺得孩子會上癮是他們自己,或者家長要負全部的責任嗎?
我們在對抗的,是那些市值破兆的科技公司和名校畢業的頂尖工程師啊,你覺得我們的勝率高嗎?
就別說孩子了,之前也有許多觀眾留言,甚至連他們自己也都中招了!
以上是不分男女的普遍傷害,接下來終於要來講講男生和女生,會分別受到什麼影響了。
為什麼女生受的傷較重?
女孩和男孩在心理上大多數方面都是相似的,但有些性別差異是跨文化與跨時代的普遍現象。
其中一個區別是自主性(agency)跟共融性(communion),這是存在於每個人內心的兩套動機或目標。
自主性會讓人努力實現個體化和擴展自我,牽涉到自己的效率、能力、跟自信等特質。
共融性則會讓人努力透過關懷他人,將自我融入到一個更大的社會群體,牽涉到善意、合作和同理心等特質。
這兩種動機在整個生命歷程中以不斷變化的模式互相交織:
有時候我們會想展現自我,希望能夠受到群體的重視;有時候我們會想融入群體,成為群體的一份子,
就這樣持續下去,直到我們找到自己在這個世界立足的位置,這個過程對正在發展自我認同的青少年來說相當重要。
而研究人員發現,男孩普遍比較專注於追求自主性,而女孩則比較看重共融性。
社群媒體會因為這兩個特性,分別為女孩和男孩帶來不同的傷害。
而至少有四個原因,讓女孩受的傷會比較重。
上一篇講到的 Alexis 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原因一:女孩更容易受到外表的社會比較,和完美主義的影響
青春期的女孩會特別在意外表,因為跟男生比起來,女生的人氣跟外貌和他們對異性的吸引力息息相關。
而以 IG 為首的社群媒體平台,充斥著經過精心修飾的照片和影片,會讓許多女孩產生容貌焦慮。
她們會覺得自己必須符合不切實際的美麗標準,才能獲得社會認同。
原因二:女孩的攻擊行為以人際關係為主
一般認為男生的攻擊性比較強,對於物理性的攻擊是這樣沒錯,但是女生使用其他形式的攻擊,其殺傷力也是不遑多讓啊。
因為女孩有更強烈的共融性動機,所以真正傷害另一個女孩的方法就是破壞她的人際關係。
如果女生要攻擊一個人,她會散佈對方的流言蜚語,離間她跟朋友的關係,降低她在其他女孩心目中的價值。
女孩如果感覺自己的價值下降,焦慮感就會上升。
對於處於憂鬱或被排擠的青少年來說,肉體死亡可以終結痛苦,但社會死亡則是人間地獄。
社群媒體平台提供了一個完美的場域,讓霸凌者可以更容易躲在匿名帳戶後面攻擊他人。
這讓受害者無時無刻不活在恐懼和焦慮之中。
原因三:女孩更容易分享情緒和障礙
研究人員指出,憂鬱等負面的情緒比較容易在女孩間傳染。
他們進一步發現,當一位女性有憂鬱症時,她的男性或女性好友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會增加 142%。
但當一個男生陷入憂鬱時,他的朋友並沒有受到顯著的影響。(因為我們都是獨自吞下去。)
而透過社群媒體的 hashtag 和演算法,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女孩,就更容易接收到其他青少年講述心理疾病經歷的內容。
然後不斷看著看著,就更憂鬱了。
此外,有些精神障礙的症狀也會經由短影片被瘋傳,讓看多的人不知不覺去學習,甚至以為自己也有相關症狀。
書中講到,一位自稱有多重人格的網紅說他有 29 個身分,這影響了他的百萬追蹤者。
心理健康聯盟的研究主任 Naomi Torres-Mackie 說:「突然之間,許多青少年患者都認為自己有多重人格,但其實根本沒有。」
原因四:女孩更容易受到掠奪和騷擾
在 Childhood 2.0 這部紀錄片講到:
在以前還沒有智慧型手機的社會,小孩只要小心生活周邊會接觸到的陌生人就好;
但現在的手機+社群媒體則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平台,讓孩子有機會被全世界的販毒者、戀童癖、性剝削者直接接觸到。
女生又比較在意追蹤數和按讚數,所以通常會對好友邀請來者不拒,殊不知看起來無害的帳戶,背後可能就是虎視眈眈的犯罪者。
從 Frances Haugen 揭露的文件指出:
當時臉書內部早就知道 People You May Know 這個功能,造成了 75% 的成年人與未成年人的不當接觸。
但當時他們就是不肯把未成年帳戶的這個功能給關起來。
還記得震驚全台的創意私房案嗎?許多罪犯就是利用社群媒體來接近孩子,進一步引誘、或者脅迫他們上鉤的。
這裡我引用親子天下做的一篇報導,他們在訪問兒少團體以及婦幼警察隊等專家後,歸納出來的七種方法。
第一:假裝成為男女朋友要求私密照;
第二:先和孩子成為知心好友,再用情緒勒索跟他們索取私密照;
第三:獲取個資,並且威脅孩子拍攝私密照,如果不拍就會告訴爸媽老師,甚至會創另一個假帳號來慫恿說服孩子;
第四:假裝是同年齡的青少年,要私密照互相檢查發育狀況;
第五:徵求模特兒,要求私密照片做為應徵條件;
第六:提供減肥秘方,以私密照面試使用者;
第七:用私密照交換遊戲點數、寶物,或是偶像演唱會門票等實質物品。
只要是照片、影片、和個資被歹徒拿到,那就是惡夢的開始。
歹徒會進一步威脅孩子,如果不照他們的意思做,就會把這些東西在學校公開或讓爸媽知道。
孩子在恐懼下往往就會就範,成為歹徒的禁臠。
這就是我絕對不把女兒的照片放上網路的關係。
以上就是殺手組合對女孩的傷害。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喔,有女兒的爸媽千萬得放在心上。
那男生呢?是不是就會好一些?
好消息是,沒錯,殺手組合對男孩的殺傷力小很多,但會造成另外一種影響。
男生呢?
作者指出,男生並沒有像女生一樣,在比較短的時間有很顯著的心理健康崩潰,而是屬於漸進式的。
一方面是安全至上主義的影響,家長對孩子在實體世界過度保護,讓男孩少了很多經由實體活動來成長的機會。
另一方面則是虛擬世界的誘惑實在太大了。
作者說,如果你要吸引一個女孩的注意力,就問她說:「你想不想知道,你的朋友小美昨天說了你什麼?」
這就是社群媒體為什麼對女孩有致命吸引力的關係。
而對男孩來說,你只要用戰爭和性來吸引他們就好。
這就是為什麼男孩會這麼喜歡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還有英雄聯盟這種即時戰略遊戲的關係。
在性吸引力這方面¡,當然就是來自於無所不在的色情影片了。
於是男性與生俱來的兩個最強大的動機,就被線上遊戲和色情內容給綁架了。
以往一個男孩要展現自己的能力,在群體中獲得地位,是要在實體世界做一些有風險的事,甚至有時候會付出一些代價的。
孩子通常會用前面提到的「自由玩耍」來達成。
但虛擬世界出現後,男孩就再也不需要出門冒這些風險,就可以滿足這個需求了。
只要打開電腦,開一場遊戲,就能夠馬上享受組建團隊,征戰殺伐的快感。
線上遊戲可能會為一些孩子帶來成就感和滿足,但如果過度沉迷於網路遊戲,將會阻擋他們成長為有能力的成年人。
我這輩子做過兩個關鍵性的決定。
其一就是玩《星海爭霸》玩到被中央大學機械系退學的後,意識到如果再繼續沉迷網路遊戲,我在現實生活中一定會一敗塗地。
當時我把《魔獸爭霸三》從電腦裡面砍掉,從此就沒有再玩過任何一款線上遊戲了,這也讓我在兩年後考上交大資工所。
另一個決定,是我決定把自己當成 RPG 的主角來闖關、升等、開地圖。
因為我知道,在遊戲中得到的經驗值都是假的,真實世界得到的才是真的。
於是我在研究所二年級的時候展開了人生的第一場冒險:環島走唱王計畫。
我和朋友騎著機車邊環島邊賣唱賺旅費,花了十九天環島一圈。
我們到九份唱了〈九份咖啡店〉,也到了綠島唱〈綠島小夜曲〉(還被綠島鄉長斗內)。
我們全程花了兩萬五千塊台幣,但是賺了將近三萬塊,我們把多出來的錢捐出去,漂亮地完成這個挑戰。
這場冒險對我來說實在太重要了,不但大大的增加了我的自信心,也讓我有勇氣越玩越大。
到最後我甚至跨上腳踏車環遊世界,一路騎到南非好望角。
至於色情內容對孩子的影響,就請你回想一下和另一半的交往過程吧。
你要先遇到一個喜歡的人,然後厚著臉皮展開一連串的追求,之後冒著被拒絕的風險,鼓起勇氣跟她告白。
抱得美人歸之後,終於和意中人第一次牽手、第一次接吻、還有第一次做壞壞的事情。
這個過程是多麼漫長且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毅力啊!
就如同 Andrew Huberman 訪問作者 Jonathan Haidt 那集節目說到的:
現代許多男孩掌管性衝動的多巴胺迴路,被那些能夠放在口袋裡,隨時能夠快速取得的色情內容所綁架了。
那他們就會越來越習慣用這種方式來滿足性慾,也就不想要出門冒著被拒絕的風險追女孩子了。
這就是為什麼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成為尼特族,也就是 「沒有上學、沒有就業或沒有參加培訓的年輕人」的簡稱。
甚至成為一些更極端的,一輩子足不出戶窩在自己臥室的 「繭居族」。
到這邊「殺手組合」的危害終於講到一個段落了。
接下來就是家長和老師們最關心的:啊現在要怎麼辦?
現在歐美的立法機構都已經很積極地動起來,要對社群媒體公司制定一些規範,就像幾十年前對菸草公司做的事情一樣。
但我們真的不能等,因為孩子的第二個機會之窗過了就過了,事情就很難挽回了。
這裡我歸納了五個作者在書中提到的,以及我自己在執行或者即將要去做的事情,來讓「殺手組合」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
如何一起對抗「殺手組合」
第一:自己先把「殺手組合」戒掉
這不但對孩子好,對自己也好。
經過我這兩年的嚴格執行,我可以很驕傲地說,我完全擺脫社群媒體對我的影響了。
我也絕不輕易在女兒面前使用手機,有時候在外面要查地圖或其他資訊,我要不是躲起來用,就是會主動跟女兒解釋我在幹嘛。
我的手機除了有人打電話以外,完全不會跳出任何通知,我也把所有會讓我下意識去打開的 app 全部刪除了。
經過一系列的數位排毒,現在智慧型手機終於真正成為能幫助我的工具,而不是會持續讓我分心的注意力殺手。
第二:盡量延遲孩子接觸智慧型手機和社群媒體的時間
作者認為孩子擁有智慧型手機的最低年齡是上高一的時候,在這之前用智障型手機就好。
他也建議政府將網路成年的年齡設在 16 歲。
在這之前,社群媒體公司不能在未經父母同意的情況下,讓未成年人註冊帳號或收集他們的個資。
如果要用數位工具來學習,像是上網路教材,或是學寫程式,可以使用家裡的電腦就好。
出門就是好好地跟實體世界來互動。
第三:以學校班級為單位禁用「殺手組合」
這點是最關鍵也是最困難的。
目前台灣的法規對學生智慧型手機的使用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大多是交由各個學校和老師自行規定。
這就要靠有心的導師或者家長,把我這幾篇文章發佈在班上的群組,讓每位家長和老師都知道「殺手組合」對孩子的影響。
需要所有人都同意這麼做,這件事情才會發生。
要不然只有一兩個學生不用的話,他們很容易受到其他同學的排擠和慫恿。
第四:多鼓勵孩子從事實體活動
讓他們參加社團活動或球類競賽活動都相當好,或者讓他們幫你跑跑腿,幫鄰居打掃房子賺零用錢,或者帶著他們做志工等等。
這些都會增加他們在實體世界的經驗值,建立起自信心。
第五:當孩子的園丁,而不是木匠
放手吧!這件事情是最難的,所以我放最後。
我看過最好的一本教養書之一,叫做《園丁與木匠》。
書的概念很簡單,我們要避免都一個木匠,處處為孩子下指導棋,試圖把他們塑造成我們心目中的樣子。
而是要相信他們與生俱來的創造力和探索的渴望,還有能夠利用反脆弱力來學習的能力。
我們要做的,就是成為一位細心呵護小樹苗的園丁,提供他們成長必須的養分,也就是我們的愛和包容。
並且為他們肥沃且穩定的安全基地,讓他們跌倒後能夠隨時回來充電。
在這過程中他們難免會迷惘,會犯錯,我們要做的就是扶好他們,不讓他們走歪就好。
並且要在過程中適時挑戰他們,讓他們能夠不斷突破,發揮所有的潛能,長成最好版本的自己。
這就是我過去幾年一直在學習的,我現在人生最大的夢想,就是好好地陪著女兒長大。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希望有幫助到你,我會把這一系列的內容,在頻道上整理成一個播放列表,來方便老師或者家長分享。
如果你喜歡這樣的分享,希望支持我們繼續做下去,推薦你訂閱我的電子報,張修修的自由之路。
我每個禮拜都會分享我在通往自由,這條偉大航道上的探索和學習,網址是 shosho.tw/f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