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在一年的剛開始會去買一本手帳,希望把生活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或者是追蹤今年設下的目標的進度等等。
但我自己的經驗是,一本完全空白的手帳,會讓我有時候不知道要寫什麼,大概寫幾個月之後,一忙起來就沒有繼續寫下去了。
而今天我要推薦的這本《少,但是更好:90 天生活實踐》,它是一本有明確目的的 90 天手帳。如果好好的照書中的指引執行 90 天,可以幫你擺脫瞎忙和過勞,真正實現「做得更少、成就更多」的理想狀態,成為實踐 essentialism 的生產大師:專準主義者。
如果你也想擺脫充滿焦慮和壓力的生活,讓自己能真正專注在重要的事情上,讓今年設下的目標一一達成,這本《 90 天生活實踐》,以及這本經典好書《少,但是更好》,絕對會是你最得力的幫手。

圖片來源:博客來
這兩本書的作者 Greg McKeown 雖然寫的書不多,但很多朋友應該對他不陌生,因為他的作品影響力實在太大了。
他擁有美國史丹佛大學商學院的 MBA 學位,除了是一位知名作家以外,也是公開演說家和商業策略顧問。
推廣的就是他發揚光大的這個名詞 essentialism,專準主義。
他的第一本書 Essentialism: The Disciplined Pursuit of Less 是 2014 年出版的。
這本書不但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目前在 amazon 累積了快 2 萬的評價,而且平均分數達到誇張的 4.6 分。
而在 Goodreads 上面不但也有 12 萬個評價,還成為讀者票選出來「一生中值得一讀的領導與成功類書籍」的第一名。
它甚至贏過了 Stephen Covey 的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還有 Dale Carnegie 的 How to Win Friends & Influence People 這兩本經典,超級誇張。
我覺得這可能是因為現代人的壓力實在是太大、太焦慮了,這本書的出現剛好給了大家一個完整的解法。
雖然說書裡面講的東西現在讀起來已經是常識了,像是第八天的挑戰:睡眠。
他在十年前提出來的時候,應該被矽谷的那些創業家笑過一輪了吧。
但現在連 Bill Gates 和 Jeff Bezos 這些大老闆,都把睡眠當成他們每天最重要的任務了。
接下來我先來跟大家簡單複習一下《少,但是更好》這本書。
少,但是更好:成為專準主義者
「專準主義」(essentialism)的核心理念就是捨棄眾多次要的事情,專注在少數重要的事情上。
這不是傳統的時間管理術或生產力技巧,而是一種生活哲學和系統方法。
作者指出,要成為專準主義者要先具備一個能力和經歷三大步驟。
首先一定要認知到自己是有選擇的,作者說這是一個無敵的力量。
它是我們之所以能成為人的能力,只是大部分的人都忘記了。
很多人會想,我根本沒有選擇啊,要是不去做那份討厭的工作的話,我的房貸就會付不出來啊!
事實上,這個人在一開始就做出了選擇:他選擇去買下那間房子,也選擇了每天上班賺錢付房貸。
他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選擇,像是把房子賣掉去租房子,或者是學習新技能發展自己的副業,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來賺錢。
但是他也「選擇」了不去做那些事。
意識到人生其實有無限多種選項,並且自己就掌握有選擇的能力,真的是一個能改變命運的覺醒。
當我們掌握這項能力之後,接下來他列出三個步驟讓我們朝向專簡主義前進。
第一:精挑,也就是釐清到底什麼對自己最重要的。
一定要不斷問自己:「我現在做的事情真的值得我付出時間嗎?」
還有「這件事情是我被迫做的,還是我主動選擇去做的?」
透過培養這種主動選擇的心態,讓自己從「我不得不做」轉變為「我選擇去做」,才能聚焦在對於人生重要領域有幫助的事情上。
在這部分作者特地把「睡眠」和「玩樂」各用一個章節來闡述,這都是我之前的文章時常提到的。
第二:簡化,在辨識出真正重要的事情之後,接下來就是把無關緊要的瑣事排除掉。
除了工作上一些沒有意義的會議以外,其中一個重點就是我也經常分享的「Hell Yeah or No」法則,
只要不確定是 Yes,那就一定是 No!
作者在書中舉了很多說不的方法,如果對拒絕別人有障礙的,可以參考。
第三:精準執行:就是確保重要事項能夠被執行的方法啦!
這包括目標設定、移除執行的障礙、進入心流的方法、還有預留緩衝的時間等等。
這應該是我分享過頻率最高的主題,大家有興趣可以去複習一下。
這本書大賣之後,他的演講和培訓的邀約也不斷。
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許多人在第三步驟「精準執行」方面有很多問題。
於是他又出了第二本書:《努力,但不費力》。
這本書的重點在於闡述要怎麼把複雜的事變簡單,把困難的事變輕鬆,讓真正重要的事情能夠順暢的持續執行下去。
那麼他為什麼又要出這本《90 天生活實踐》呢?
《少,但是更好》的重點在於找到對的事情;
《努力,但不費力》則是著重用對的方法去做;
而這本最新的 《90 天生活實踐》則是作者根據他過去十年的培訓經驗,設計出來實際有用的操作指南。
他發現一件事情:飛機有 90% 的時間其實是偏離航道的,之所以能準時抵達目的地,是因為它們不斷修正回到正軌。
而我們人也是一樣。
生活充滿了小偏離和意外,如果沒有每天覺察並且修正,我們在年底達到新年設的目標的機率是相當低的。
這本書就是要幫我們成為專準主義者,每天都能回到最重要的事情上。
作者認為,如果你持續 90 天使用這本書,就會踏上一條不斷向重要事物對焦的旅程。
以下我會把這 90 天要做什麼跟大家分享,一共分成每季要做的事情、每周要做的事情、以及每天要做的事情。
我的老讀者應該會很驚訝,怎麼跟我之前講的這麼像。
每季的個人充電
這個是使用這本手帳的一開始要做的事情,作者建議我們花周末的幾個小時的時間,好好靜下心來,思考以下三組問題:
第一組問題:哪些重要的事情我投入不足?為什麼這些事情對你很重要?
接下來的 90 天內,怎樣才算成功?每周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實現目標?
第二組:哪些非必要活動投入太多?為什麼把時間花在上面?
過去 90 天花多少時間在上面?因此付出哪些財務和精神上的代價?
第三組:如何輕鬆完成最重要的事情?包括要跟誰協調後才能完成?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當然,做每季的個人充電之前,最好已經把年度目標已經做好了。
跟大家分享我的 OKR,我今年的年度主題剛好就是「聚焦」。
今年我的四大支柱依舊為:工作、家庭和朋友、自我成長、以及玩樂四大項。
在工作方面,我今年要出版一本書,並且開啟我的線上社群以及線上課程;
家庭和朋友方面和去年差不多,就是維持一個月一次的旅行或聚會,然後和老婆有更多的精心時刻(quality time);
自我成長方面還是持續訓練;
而玩樂仍舊是我最停滯不前的,我今年一定要玩到太七重製版和 Switch 2。
以這個年度 Objective 為目標,我 Q1 的 Key Results 長的就是下面這個樣子。
目前工作最落後的就是新書和影片庫存了,而個人成長方面,我的重訓的進度是最落後的。
所以回到前面那三個問題:
第一題的答案,就是重訓時間投入不足。
我知道肌肉量和肌力對我的健康來說極度重要,所以接下來如果能做到一周兩次就算成功,每周抓 2 小時就好,很簡單。
第二個問題的目的,是要我們在仔細思考有沒有不重要的事情可以剃除的。
老實講,我還真沒有。
我今年已經把幾乎所有的邀約和業配全部推掉了,也幾乎把社群媒體排除在生活外。
我覺得這點我應該做到 95 分吧。
第三題對我來說也很簡單,就是時間排下去,做就對了!
這禮拜研究所開學了,我也會趁到學校上課的機會去使用免錢的重訓室。
我自己覺得做每季個人充電的最好時機,當然就是每季的一開始。
而且最好能夠和家人一起做,因為很多計畫是需要他們一起來實現的。
元旦和清明連假都是很好的時間,加上老婆的生日在七月初,我的生日在十月初,剛好都是適合安排出遊充電的好時機。
你可以依照自己的狀況安排。
接下來要講到每周的反思和計畫。
每周反思和計畫
這裡作者列出四個步驟:
步驟一:感恩練習,寫下五件你感激的事情;
步驟二:預覽本周的計畫,寫下已經安排的主要活動或事件;
步驟三:謹慎思考應該投入或放棄的計畫;
步驟四:選出本周的目標,列出在未來一周要完成的三件事情。
我目前每周反思的表格長的是下面這個樣子,其實和作者舉的這四個很像。
我會先想一下這周的高光和低光事件,以及從中學到的東西,然後花點時間將感激的人事物寫下來。
最後寫下能夠讓未來一周變得超完美的三件事情。
我會在星期日的下午或者晚上做這件事情,當作是周末的收心。
這大概只要花十分鐘左右,但是會對接下來一周是否能夠有效聚焦有相當大的效用。
尤其是把三件重要的事情寫下來這個動作尤其關鍵,因為接下來的每日計畫書就會用到。
專準主義者的每日計畫書
每日計畫書可以算是這本手帳的核心。
作者希望我們經由每日對自己的調校,就像飛機在航行時不斷調整方向一樣,讓我們能夠不受環境和內心雜訊的影響,心無旁鶩地往目標前進。
他提出了兩個概念:半小時力量和 1-2-3 方法。
半小時力量就是每天花半小時來寫這份每日計畫書啦!
但我自己的經驗是,就算只做 10 分鐘也有相當大的幫助。
在計劃書中要寫下以下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What」,就是你的生活中發生了什麼事情?
再來是「So What?」那又怎樣?為什麼這些事情很重要?
最後是「What now?」接下來勒?弄清楚現況之後,啊現在該要怎麼辦?
在「What now?」這個步驟,作者又舉出他發明的 1-2-3 方法。
他要我們寫下 1 個最重要的計畫,2 個緊急且重要的任務,以及 3 個維護項目,然後把其他更次要的小任務就列在下面。
當天最重要的一個計畫是預計要花 3 小時以上的專注時間去完成的。
我今天的這件事情,就是把這支影片的腳本寫出來然後拍攝完成。
這跟我之前分享的《慢速工作力》裡面講到的概念有異曲同工之妙。
Cal Newport 也是建議大家,一天從某周計畫中挑出一個最重要的任務,專注在上面就好了。
而我今天的兩個緊急且重要的任務,其中一項是回 1000 名鐵粉的信,我今天預計要回 15~20 封。
另一件事情是整理 VO2 max 實測影片的素材,我預計會用下午青銅工作時間的兩小時來完成。
今天的 3 個維護項目則包括去剪頭髮、去家樂福採買,以及去拿預定的冷凍饅頭等等。
如果以上全部做到,那就是一個超級成功的一天。
我自己的經驗是,如果這 90 天的成功率有到六成,不用高,60% 就好,就會對目標達成率有相當顯著的幫助。
此外,除了把這些事情列出來以外,我還會把每天專注的時數記錄下來。
我會確保每週有達到 40 顆專注蕃茄,以及 10 個超專注的 UFO,這也是我之前在文章中有分享過很多次的。
以上就是《少,但是更好》以及《90 天生活實踐》的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其實裡面的概念我之前大部分在頻道中都有分享了,但這兩本可以說是將方法和執行步驟一次滿足。
而且在這本手帳中,每天都有一個小挑戰,或者是《少,但是更好》這本書中的金句,很適合在做每日計畫的時候提醒自己。
如果你今年也設了很有挑戰性的新年計畫,相信這兩本書可以讓你計畫的成功機率提高不少,推薦給你。
如果你喜歡這樣的內容,希望支持我們繼續做下去,訂閱按讚留言是幫助我們 YouTube 頻道最簡單的方法。
也推薦你訂閱我的電子報,張修修的自由之路。
我每個禮拜都會分享我當周的探索和學習,每個月也會有 Kobo 電子書的折扣碼分享。
而我的公開活動,或者是線上社群以及課程的第一手訊息,都會公布在電子報中。
網址是 shosho.tw/free。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訂閱,完全不用錢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