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Blog讀書心得

《致富心態》作者沒告訴你的,沒背景的普通人如何在「最短時間」達到財富自由的 1 大秘密

上一篇文章講到了我自己 20 年的韭菜慘痛經驗,以及我從《致富心態》這本書中濃縮出來的,投資致富的七個真相後,接下來就是重頭戲啦!

我要用演化心理學的角度,來整理出人性在投資領域的四大弱點,解釋為什麼在股市這麼難長期賺到錢,就連那些高知識分子都很難辦到的原因,也會告訴大家要怎麼克服。

最後我會跟大家分享作者 Morgan Housel 在執行的,可以說是放諸四海皆準的理財策略,然後我最後會來分享我自創的「雙複利共伴效應」,來拆解 Morgan Housel 用短短的 15 年就達到財富自由的秘密。

我相當有自信,這絕對是我們這種沒背景的普通人,在通往財務自由這條路上威力最強、最穩健、而且最快的終極策略,看到真的賺到,一定要看到最後喔。

致富心態先把上一篇文章分享的,《致富心態》指出的「投資致富的七大真相」幫大家複習一次。

今天要分享的內容都是由這七大真相推導來的,加強一下印象對今天的內容會比較容易理解和吸收。

致富心態七大真相

第一:投資這門技術是極少數不用專業能力就能成功的。

作者舉了只有高中畢業,在加油站當服務員 25 年後退休的 Ronald Reed 的故事當例子。

Read 在 92 歲過世的那天,淨資產達到八百萬美金,成了當年美國所有死掉的人中,金字塔頂端那千分之一的人。

作者說,除了投資界以外,他想不出還有哪個領域是不用學歷和專業能力就能成功的。

第二:在股市上賺到錢的人,大部分是因為運氣好。

S&P Global 今年發布的 SPIVA 報告指出:

即使在閉著眼睛買 AI 都賺錢的 2023 年,還是有 60% 的主動型基金績效輸給 S&P 500 指數。

巴菲特的導師,價值投資之父 Benjamin Graham 都沒辦法肯定,讓他賺最多錢的 GEICO 保險,是因為自己精明的決定還是運氣好。

第三:美好的事物都要付出代價,好的投資也是。

想要長期在股市中賺到錢,一定要付出的代價就是波動帶來的損失,要把它當作進入市場一定要交的手續費。

如果想耍賴不想交,有很大的機率會被罰,也就是賠更多錢,還要付出焦慮、恐慌等心理上的代價。

第四:尾部驅動一切,讓你大賺的股票和交易日都很稀少。

作者在《致富心態》中強調,那些會造成很大影響、會讓人或公司大賺的事件,都是機率很小的尾部事件。

轉換到投資領域,如果你想賺大錢,一定要掌握兩點:投資涵蓋的範圍要更多元,而且待在市場的時間要夠長。

第五:金錢帶給你的最高紅利就是掌控時間。

最有價值的財富,就是你可以每天都能在你想要的時間、跟你想要的人、一起做你想做的事。

如果你不想做某件事情,你也可以自由的說不。

第六:致富最重要的技能——存錢和謙虛。

賺錢跟存錢是兩個不同的技能。

如果不能虛心承認很多時候賺到錢只是運氣好,不抱持著害怕失去一切的悲觀心態多存錢的話,那再會賺錢也總有一天會敗光。

第七:要賺到真正的財富,你需要真正的奇蹟——複利。

要讓這個奇蹟發生,你必須符合兩個條件:第一、夠有耐心,第二、活得夠久。

接下來我會幫大家把那些會阻礙你在投資市場上賺錢的 4 個人性弱點盤點出來。

這些是根植在我們 DNA 裡,一輩子都改不掉的。

但是盤點出來之後,下次只要它們一冒出來,就可以馬上辨識出來並且擊退它們。

人性的四大弱點

人性的四大弱點弱點一:短視近利

我在不同的場合一再提到:

人生所有值得追求的領域,像是婚姻、人際關係、健康、還有投資理財,都是要長時間不斷的投入,等待複利效應給的驚人回報。

但這相當違反人性,因為我們的天性就是短視近利,我們的老祖宗只要想著怎麼撐過這個冬天就好。

雖然我們後來長出了能夠推理的前額葉皮質,但它還沒進化到能夠理解指數成長這條曲線。

我們總要等到事情擺在眼前,才能夠感受到它的威力。

比爾蓋茲曾經說過一句話,很完美地解釋了複利效應的威力。

他說:人們常常高估了他們一年能做到的事情,卻低估了十年能達到的成就。

以經營頻道當例子。

我自己是 2022 年的 6 月開始上傳有關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的內容,到現在兩年多訂閱接近三十萬。

我的頻道偏長和偏硬的內容來說,感覺算挺快的。

但其實我在 2020 年的 2 月就開始上傳影片了。

一直到 2022 年 6 月,頻道從原本的推廣腳踏車旅行,轉到現在的方向,才慢慢開始成長。

然後也是到 2023 年 4 月的 zone 2 那支影片,才迎來頻道的第一個快速成長。

如果我做個一兩年發現長不起來就放棄了,那也就沒有現在成績。

如果以現在的速度成長,以 Social Blade 這個網站的估計,我的頻道會在 2026 年初破百萬訂閱,五年後會達到 640 萬訂閱。

雖然這種預估的數字看看就好不要當真,但這剛好可以把複利的效應擺在眼前。

這也是我一點都不急的原因。

在頻道一萬多訂閱的時候,就很常看到有人留言說,這樣的內容只有這樣的訂閱數真的很委屈。

我都會回:別著急,就耐心的等待複利發揮它的作用吧!

雖然因為我大腦的先天限制,沒辦法預測到五年後複利效應會造成怎樣的奇蹟。

但我相信,只要每天扎扎實實的做好工作,複利不會虧待我的。

弱點二:愛玩地位遊戲

愛玩地位遊戲,是深深刻在我們人類的 DNA 中,很難去根除的,而這正是讓我們變窮的兇手。

在原始部落裡面,最強壯的 alpha male 就是地位最高的人,因為他們能將自己的基因傳下去的機率越大。

這種現象傳到了現代就造就了廣大的身體形象產業。

即使六塊腹肌對生存下去的機率沒有多大影響,但我們還是會被六塊肌所吸引,不管男或女。

而名錶、名車、一個幾十萬的包包、上百萬的珠寶,都是現代人拿來彰顯自己地位的象徵。

這些人購買奢侈品的底層動機,就是想要別人看了覺得他高人一等,進而欣賞、尊重他。

《致富心態》點出,這個行為有 3 個弔詭之處:

1. 通常人們真正仰慕的,不是擁有奢侈品的人。

做個實驗吧,你現在隨便想一個除了家人以外,打從心目中尊敬的人,以及你為什麼尊重他。

原因絕對不是他住得豪宅有多大,開的車有多貴,而是因為他的言行舉止令人尊敬。

2. 花錢炫富是變窮最快的方法。

這邏輯上很容易理解嘛,你花越多錢去買東西,錢當然就越少,就定義來講就是變得越窮。

但人們還是常常想要藉由買奢侈品來彰顯自己很有錢。

就算你真的因為開了一台千萬名車,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那些人心裡想的也不是你好酷,而是想像自己如果擁有一台的話該有多好。

3. 真正的財富是看不到的。

作者說,財富是從未購買的豪華汽車、鑽石和名錶,是你還沒有轉換成看得到的東西的金融資產。

講白點,就是你存的錢錢啦!

很多人說想要成為百萬富翁,其實他們內心想的是想要把一百萬花掉,所以他們永遠沒辦法成為百萬富翁。

看出這弔詭之處了嗎?

如果你覺得很難理解,想想那些傳說中穿著夾腳拖,晃到接待中心一出手就是用現金買房的阿伯,那種就是真正的富人。

可以這麼說吧,這世界上分成三種人,一種是地位遊戲的莊家,像曾經是世界首富的 LVMH 集團董事長 Bernard Arnault;

絕大部分的人都是第二種人,他們是在地位遊戲中被坑殺的玩家;

而能夠看穿「地位遊戲」的第三種人,他們能夠視物質的誘惑於無物,把錢放在能讓他們成為富人的地方:銀行裡面。

想要成為富人的第一步,就是先成為第三種人。

弱點三:容易盲從

人類是群體的動物,我們需要感覺自己屬於某個部落,因為這樣活下去的機率會比較高。

我們也會預設大多數人做的事情一定比較好,所以會傾向不多做思考就跟著一起做。

這種行為當然也有助於增加決策的效率,讓整個群體加快進步。

到了現代社會中,這種現象有個專有名詞,叫做 bandwagon effect

這會發生在各個領域,在路上看到有個很長的隊伍,就會預設隊伍的盡頭一定有好康,所以會不管三七二十一排了再說。

在政治上會產生西瓜效應,人們往往會傾向投給民調較高,最有機率當選的候選人。

而在投資領域,這種從眾效應對投資者來說問題就大了,歷史上重大的泡沫發生的原因,它都扮演了決定性的因素。

而作者在《致富心態》中提出了一個相當有洞見的解釋:

因為不同的投資者玩的是不同的遊戲,而玩不同遊戲的人,對同一支股票願意付出的合理價格是不一樣的。

一個願意抱著 google 股票 30 年的長期投資者,會用現金流折現法來估算今天的合理股價;

預計十年內要賣出的人,會去分析科技業的趨勢以及 google 的策略,來估計現在的股價有沒有成長空間;

而一年內就準備要賣出的人,則看的是 google 的業績和目前大盤的走向;

但當沖的人呢?他們才不在乎股價合不合理勒,只要覺得今天會漲,那就是 strong buy!

所以當西元 1999 年底 CISCO 股價飆到 60 幾的時候,一般散戶可能會覺得:

哦,雖然股價看起來不合理,但是其他人可能知道一些我不知道的事,然後就買下去了。

但這人不知道的是,他和其他人玩的是不一樣的遊戲,其他人想的是收盤前就要賣出去了,而這人是想要長期持有的。

各路人馬紛紛抱著不同的目的進來市場,把股價越堆越高,泡沫就這樣形成了。

而當泡沫破裂時,在裡面的人很少能逃得掉。

弱點四:貪得無厭

我們的老祖宗從十萬年前就開始收集東西,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擁有越多閃閃發光的東西的人,他會被認為地位比較高。

除此之外,在冬天來臨前能收集越多食物和皮革的,活下去的機率當然也就越大。

這個天性到了現在依然不變,現代人一樣喜歡蒐集閃閃發光和稀有的東西,來彰顯他們的地位。

而金錢的多寡,也成為一個人能否順利傳宗接代,過個體面的生活的重要指標。

但問題是,在多巴胺的驅使以及地位遊戲的影響下,很多人會覺得怎麼樣都不夠。

《致富心態》舉了 Rajat Gupta 當例子。

他從一個生長在印度加爾各答的孤兒,一路爬到成為麥肯錫第一位不在美國出生的 CEO。

當年他才 46 歲耶,跟我現在一樣。

他 59 歲退休,在聯合國以及世界經濟論壇擔任要職,並且和比爾蓋茲合作從事慈善工作。

2007 年他 60 歲,根據報導他的身價將近一億美金。

但是他在 2012 年因為一個內線交易案被判刑,被關了兩年出獄之後,他的職業生涯和名聲也從此毀了。

作者說,就是因為他當時所處圈子裡的人,身家動不動就超過十億,更不用講比爾蓋茲了。

Gupta 不甘心自己的身價比他們少個零,在地位遊戲的誘惑下,他才鋌而走險。

作者的結論是:冒著失去你擁有且需要的東西,去追求你沒有但不需要的東西,是極為愚蠢的行為。

連這種頂級聰明的人都抵抗不了人性的貪得無厭,犯下這種蠢事,何況是我們普通人呢?

什麼才是我們應該擁有且真正需要的東西?

我們的半年緊急預備金,我們的健康、我們能掌握的時間,以及我們的名聲、家人和朋友。

很多人為了賺錢,把這些人生真正重要的人事物都賠掉了。

更荒謬的是,和錢不一樣,這些都是失去之後就很難挽回的。

世界上還有比這更愚蠢的事情嗎?

但還是會有很多人因為貪心想賭一把,沒辦法,這就是人性。

那要怎麼樣破除這個弱點呢?

作者在《致富心態》提供了幾個方法,第一要先增加用錢的「效率」。

應該沒有人會反對,我們花錢就是要讓自己快樂嘛。

如果某人要花 2 萬塊才能得到的快樂,我只要花 1 萬塊,就能獲得同樣程度的快樂,那我的用錢效率就比那個人還高。

即便我的投資報酬率比他少 5%,整體來說,在維持一樣的生活品質和快樂的情況下,我存錢的速度會比他快很多。

想想看,一年要加薪 5%,或者投資報酬率要增加個 3%,都是相當難的事情。

但在生活中稍微留意一下,少把錢花在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事物上,要省個十幾二十趴不是什麼很難的事情。

但這絕對不是要你為了省吃儉用而犧牲掉快樂喔。

這裡邀請你靜下來思考一下,最近讓你打從心裡開心的事物是什麼?

我打賭那跟金錢或物質沒多大關係。

我常常分享,騎腳踏車環遊世界兩年帶給我最大的禮物,就是了解到原來我們人需要的東西這麼少。

我竟然可以把食衣住行育樂需要的東西全背帶在身上,(真的真的我還背了吉他),活了兩年,而且還過得很開心耶。

這趟旅途中,讓我打從心底覺得開心的,像是在愛沙尼亞唱向前走、被立陶宛的馬術騎士撿回家、在蘇丹的千年金字塔旁邊露營,還有無數在沙漠中看到的日出、日落、和星空等,這些都不用錢啊。

能夠克服以上 4 個人性弱點,我接下來要分享的終極致富策略,成功率就會比較高。

準備好了嗎?

那我們開始囉!

終極致富策略

步驟一:設定一個終點線,就不要再動了

根據作者所說,這是最難的理財技能之一。

因為在地位遊戲以及人類貪得無厭天性驅使下,這條終點線可能會跟你的現況有著永恆的距離。

不管你賺再多,它都會再往前移一點,讓你永遠追不到,最後成為金錢的奴隸。

解法之一,就是想像一下自己夢幻的富裕生活是什麼樣子,每年要為此花多少錢,把這個數字當成終極目標,然後就不要再去動了。

我們來做一個練習,把自己想像中最瘋狂的生活描述出來,然後算算到底要花多少錢。

這裡的秘訣是,你的白日夢可以越瘋狂越好,反正又不用錢。

以我來當例子,我之前分享過,我的夢幻生活就是搬到台東去,每天都能看到山和海。

然後每年都能跟著老婆和女兒去國外旅居三個月,學習當地的語言和文化。

在吃這塊我是最捨得花錢的,You are what you eat 絕對是真的!

平常的時候就買最好的食材回來自己煮,如果比較忙,一周聘請煮飯阿姨來家裡煮兩三天也可以。

每周一次的作弊日出去吃,一個月去吃一次米其林等級的大餐。

這樣算起來一個月全家的餐費大概 5 萬就很頂了。

我會想每個月和家人或朋友出去玩幾天,一次平均花 3 萬;

再加上其他水電網路等哩哩叩叩也算 3 萬,買書和學習一個月平均 1 萬,這樣一個月一家三口的總花費抓 12 萬。

我覺得這已經是我想像得到最頂的生活了。

而三個月的國外旅居生活,就抓最貴的西歐好了,一個月 30 萬已經可以過很好的生活了。

其他每個月的固定支出,包括台東兩千萬透天的房貸一個月 5 萬;

車貸 3 萬,保險 2 萬,孝親費 5 萬,幫孩子存 2 萬、捐款 5 萬;

我可能會時不時手滑買了最新的鏡頭或耳機,一個月平均算 3 萬;

老婆買的衣服、鞋子、和包包加起來,一個月平均 5 萬。

經過我掐指一算,這樣我們一家一年的總支出「只有」550 萬。

如果我把儲蓄率拉高到 30%,一年存下 250 萬的話,那我和老婆的薪水加起來,稅後也「只要」達到 800 萬台幣。

這樣平均一人要賺 400 萬,折合美金大概 12 萬,就可以過著上述的「夢幻」生活了。

我上面估的都很誇張喔,實際執行一定會更少。

不知道這個數字你看起來感覺怎樣?

才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可能會覺得遙不可及,而我的聯發科前同事看了可能會,噗,才四百萬。

我十年離職的時候就剛好賺到這個數字了。

這當然不是一個很容易能達到的數字,但也絕對不是個很誇張的天文數字。

你可能會說,啊你看那些頂級富豪開一次趴花的錢就不只這些了,都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

不,我只是對地位遊戲一點興趣也沒有。

所以我衣服穿的都是免錢的,頭髮都是去巷口的百元剪髮剪的,這些外在的東西一點都不能帶給我快樂。

好,所以目標有了,一年要賺 400 萬,那要怎麼達到呢?

我在之前那篇「新世界的財務自由公式」有講到,光靠被動收入是很難達到的,還是建立屬於自己的「快樂事業」。

如果主動收入和被動收入各占一半,一年 200 萬的被動收入如果以 5% 的投資報酬率來算,股票和 ETF 的總價值要達到 4000 萬才能辦得到。

這是一個有挑戰性但也不是辦不到的目標,就把它拿來當終點線吧。

步驟二:達到這個目標的投資策略

把每個月收入的 20%~30% 一半拿去存起來,一半買美股的大型 ETF,然後閉上嘴巴,等到這兩個帳戶的總價值達到四千萬為止。

講完。

有人可能看到這裡會跳起來,我連上篇加起來看了快一小時結果你給我看這個!?

喔喔喔你先別氣,還有還有,那就是隨著你收入的增加,也要把儲蓄率慢慢跟著增加,這樣會比較快達掉目標喔。

你可能會問,啊到底要存多久?

根據每個人的條件和開始的時間,大概會花 20~40 年不等。

如果保險有買好,不出重大的事情,每個人都有機會在 50~60 歲,正值壯年的時候用這個策略存到這個數字。

我本來想針對不同的收入和儲蓄率做個對照表,但後來想想,這有意義嗎?

20 年和 40 年對我們的大腦來說,都是沒辦法去理解的模糊概念。

關於投資致富我們能夠掌控的,真的就是收入、儲蓄率、以及在市場內的時間這三個變數而已。

只要你想辦法讓它們極大化,你就越快存到一開始設定的終極目標。

如何增加收入?

最穩當的方式就是一步一腳印讓自己變強,你能賺到的錢,跟你能提供給這個社會的價值成正比。

如何增加儲蓄率?

如果你的用錢效率好,能夠跳脫地位遊戲,對於外在物質的誘惑免疫,那當你年收入超過大概三百萬之後,多出來的錢已經不會再讓你更快樂了。

除了捐掉以外,就存起來吧。

如何增加在市場的時間?

除了定期定額持續買進以外,還要建立足夠的現金部位以因應突如其來的用錢需求,避免落到得賣股票來套現應急的地步。

這才能真正實現一股不賣,奇蹟自來

如果你覺得 20~40 年還是太慢了,那你要好好把接下來的步驟三聽懂,這是作者 Morgan Housel 真正能成功的秘密。

步驟三:啟動雙複利共伴效應

這個是我自創的名詞,也是作者 Morgan Housel 正在執行的策略,只是他在書裡沒有寫出來,我來幫大家拆解。

他和老婆在大學的時候認識並且同居,一直到現在的 20 年裡,他們都維持著差不多的生活方式,舒適、體面,但是遠不及奢華。

他們獲得快樂的方式也很簡單,散步、閱讀、創作,這些都花不了什麼錢。

他們的薪水每年都在增加,但是花費都差不多,於是存下來的錢就越來越多。

他們把所有多出來的錢全部存到現金帳戶以及投資帳戶裡。

他們的現金比一般理財專家建議的多很多,這可以帶給他們一家人足夠大的安全邊際。

不管有再大的花費,甚至大到買房,都可以只動用到現金帳戶裡的錢。

而他也從年輕的時候一年會同時擁有 25 支股票,到現在變成只買美國和國際市場的大型 ETF,甚至連波克夏也賣了。

他從積極的主動投資者變成了純粹的指數型投資者,這讓他能最大程度掌握有機會大賺的「尾部股票」。

投資帳戶則是只進不出,遵循著查理蒙格爺爺的教誨:複利的第一條法則,就是沒有必要的話千萬別打斷它

這樣的極簡投資策略不但能讓他晚上睡得安穩,他也把原本拿來挑股票、看盤的時間和精神,拿來學習、成長、創作。

而銀行裡的逐漸增加的存款和股票和極簡生活,也讓他有底氣能夠對不想做的事情說不。

如此一來,他就能完全專注在自己擅長且喜好的事情上,逐漸建立起他的個人品牌和快樂事業。

他從 2007 年還念大三的時候,就開始在 The Motley Fool 這間投資顧問公司寫專欄,一寫就是 9 年。

而這十年不停創作產生的複利效應,也在 2020 年 The Psychology of Money 出版後大爆發,全球賣了超過四百萬本。

於是他成了享譽全球的暢銷作家,大賺一筆,而這些多賺的錢,又全部回到他的儲蓄和投資帳戶裡。

這樣你體會出這個雙複利共伴效應的威力了嗎?

「正確投資」和「快樂事業」都能隨著時間以複利的速度成長。

而成長的過程中所帶來的金錢,以及對精神的正面影響,都能夠再互相加持,讓兩邊都成長更快。

光一個複利效應我們就無法理解了,何況是兩個複利效應互相影響所帶來的成長呢?

如果善加利用,就可以把原本要 20~40 年才能達到的財務目標,縮減到 10~20 年達成。

我相信 Morgan Housel 早就達到了,而我估計自己在 5 年之內也可以達成。

這是我認為目前已知威力最強大,也最穩健,適合像我這樣沒背景的普通人來執行的終極致富策略,誠心的跟你分享。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

雖然我寫這兩篇文章花了一個多月,但把人生這麼重要的一件事情給想通,還是相當開心啊!

而且在這過程中,我還有另一個小小的收穫,就是當我讀到第五遍的時候,我決定把我的個股全部賣掉了。

於是我 7/24 把美股帳戶的 ROBO 這支機器人 ETF、Microsoft、以及 Coinbase 全部賣掉。

(我連 coinbase 都壓那麼重,你看我賭性多堅強。)

好死不死剛好就躲過了前一陣子的股災。

然後我在 8/5 又用了四成的現金,買了 IVV、VTI、QQQ 這三隻 ETF,打算之後就這樣定期定額買下去。

我承認,我這一輪操作完全就是運氣好,但我發誓,這是我最後一次用運氣賺到錢,之後賺的都會是憑實力的。

如果你也認同我今天介紹的雙複利共伴效應,邀請你從今天就開始執行,我們十年後來分享彼此的成果。

雖然我不確定十年後這個頻道還會不會繼續活著,但我可以確定的是,不管是 10 年、20 年,我還是會持續每個禮拜在我的電子報:張修修的自由之路,分享我的每周學習。

如果有興趣的話,歡迎加入我們,網址是 shosho.tw/free

最後,我要跟你說,你很棒,放輕鬆,別太逼自己了。

只要用對方法,有耐心,複利就會成為你最好的朋友,為你賺進足夠的財富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NMngOEkSb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