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高效原力》:6 年賺 3 億台幣的學霸 YouTuber,首度公開他從 0 開始的秘訣

成功不是通往快樂的路,快樂才是通往成功的康莊大道。

今天我要介紹一本熱騰騰的新書,Ali AbdaalFeel Good Productivity,中文版叫做《高效原力》。

講生產力的書我已經看很多了,但這本書一出我還是手刀買了,還跟上 Ali 在一月初的年度計劃工作坊。(咦我今年是不是也來搞一個?)

台灣人可能對他不太熟,但他可是知識型 YouTuber 最頂級的存在啊!

他從 2017 年開始,一邊在劍橋大學醫院實習一邊拍片,到現在總共上傳了 810 支影片,訂閱數達到 515 萬!

最誇張的是,他從 2017 年總收入才 2.27 塊美金,之後每年都是指數型成長,到 2022 年收入總共達到了誇張的一千萬美金

我從 2018 年開始看著他一路野蠻成長到現在,超級佩服,所以當他宣布要出書的時候,我就持續關注並且馬上入手。

看完之後,發現他所謂的「自爽生產力」和我的「快樂事業」有 87% 像啊!

接下來我會以我自己的主觀經驗,來將這本書的精華拆解出來。

最後我也會補充一個他書裡面沒有講到的一個關鍵要素,來幫助你每天都超級自我感覺良好,完成今年的所有目標。

《高效原力》Feel-Good Productivity

圖片來源:Ali Abdaal

其實看完這本書之後,覺得它其實不太算本工具書,倒是比較像個人的探索和整理。

我認為它最大的價值,是破除了一個古今中外皆然的超級大迷思,就是:「如果你想要成功,就必須要努力拼命工作。」

這真的是我們被灌輸的有毒思想裡前三名啊!因為這隱含著一句潛台詞,就是如果你還沒有成功賺大錢,就代表你不夠努力、不夠認真、不夠拼命,於是我們會咬緊牙根拚下去,直到過勞或生病為止。

但事實上我們還沒成功的原因,可能有八百萬個理由,可能是時機還沒到,可能是運氣不好,或根本就是老天突然生氣了,搞了一個疫情讓人類世界停了兩年好好冷靜反省一下。

做一件事情要能成功,堅持耐心絕對是必要條件中排名第一的,而越拼命工作,只會讓你越不持久,越不容易做到成功來的那一天。

所以 Ali Abdaal 在他當住院醫師的時候,就在跌跌撞撞中走向一個啟示:「人們告訴他的關於成功的每一件事都是錯的。他沒辦法通過『努力』成為一名好醫生,更加『努力』工作並不會給他帶來幸福。」

而他在唸劍橋大學醫學系的同時(全球排名前五的醫科耶!),也因為興趣多花了一年拿到心理學學位,他在爬梳相關研究和著作的過程中,得到了一個結論:成功不是通往快樂的路,其實應該反過來,快樂才是通往成功的康莊大道。這就是這本書最重要的觀念。

正向情緒的擴展與建構理論

這本書的論點是從一篇 1999 年的論文展開的,論文標題叫做〈正向情緒在正向心理學中的角色〉,作者是北卡羅來納大學的心理系教授 Barbara Fredrickson,她在這篇被引用超過兩萬次的文章中,提出了正向情緒的擴展與建構理論上圖可以看到被引用的趨勢,這代表這個議題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了。

根據擴展與建構理論,正向情緒會「擴展」我們的意識,並「建構」我們的認知和社會資源。

「擴展」是指正面情緒的立即效應。講白話一點,當我們感覺良好時,我們當下的思維會變得開放,我們會吸收更多資訊,更有創造力,也可以看到周遭更多可能性

想想那些聽不進別人意見,只想要一意孤行的老闆,他們的心情是不是都不太好?當我們感到憤怒時,眼睛是不是就只能看到那台對自己按喇叭和比中指的車,不追到他誓不罷休,結果把自己的人生搞砸?

「建構」是指正面情緒的長期影響。當我們經常感到快樂的時候,就會建立一個「正向情緒存錢筒」,裡面存的越多,就越可以幫助我們在未來面對壓力和挑戰。像是恆毅力啦、解決問題的能力、社交連結能力、和身體健康等,都和這個「正向情緒存錢筒」息息相關。

你想想那些遇到重大事件還能處變不驚的人,他們平常的心情是不是都不錯?

正向心理學還有另一個「消除假說」,正面情緒可以「消除」壓力和其他負面情緒的影響,安撫杏仁核,讓我們盡快回復到放鬆的狀態。

所以 Ali Abdaal 說,正向情緒會形成一個正向循環,讓我們充滿精力,有效率完成更多事情,讓我們繼續維持好心情。它就是推動人類蓬勃發展的燃料。

於是他在這本書歸納了「激發活力」「消除障礙」、以及「持續前進」等三大部分,分別再各抓出三個面向,來向大家闡述他採用的「好心情」策略。

接下來我會來一個一個介紹,並且也分享我一直在執行的方法來呼應,其實真的是有 87% 像啊。

高效原力三大支柱

第一部分:激發活力

圖片來源:The Curiosity Chronicles

在這個部分他分別由「玩樂」、「掌握力」、還有「人」三個面向來介紹,他認為掌握了這三點的快樂秘訣,就能讓自己每天都充滿活力。

在「玩樂」這個面向,他舉了《別鬧了!費曼先生》的故事來佐證,大物理學家費曼在太太過世之後,就一直提不起精神做研究,後來他是因為「好玩」,花了好幾週的時間嘗試建立方程式模型,以解釋盤子如何在空中移動,最終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研究物理不是為了要對世界有多大貢獻,而是因為物理很好玩!

而「玩樂」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的元素就是「好奇心」。想想你在玩 RPG 遊戲的時候,是不是會對那些還沒開的地圖充滿好奇,想要知道那裡有甚麼任務等待我們去解?

研究人員也發現,有了「好奇心」的加持,人們有高達 30% 記住他們覺得有趣的資訊。

這點我超級有感,每天早上起來,我都會興致勃勃想說,哇!還有哪個人體的機制要來研究?有哪些權威論文要來研讀?而且這些因為好奇心整合起來的資訊,真的都牢牢地記起來了耶!

這對以前超討厭念書,考完試就忘光光的我根本無法想像啊!我現在竟然能對脂肪和膽固醇的代謝路徑倒背如流啊!

「掌握力」指的是對自己人生有踏實的掌握感,我很清楚地知道,我現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不是為了換取金錢做的,而是為了我人生的願景做的。

看了網路上那麼多大神們的分享,我知道就算自己是個沒背景的普通人,還是能夠利用新世界的槓桿,成功建立理想中的快樂事業。

我知道現在做的每個決策,都是自己的選擇,並且會負起 100% 的責任,也會接受任何的結果,這種人生操之在己的感覺實在太好了。

「人」指的是你所處環境的人際關係。

Ali Abdaal 說,他很不喜歡醫學院的一件事是競爭意識。每個人都是頂級學霸,他們都試圖獲得最高分、拿到最多學術獎項、還有在住院醫師訓練計劃中佔到最好的位置。有些人甚至會從圖書館借出很多本一樣的教科書,這樣其他人就讀不到了。

這種環境會讓人把自己的人生看成是零和遊戲,這遊戲中只允許一個贏家,其他都是魯蛇。

這點在 Naval Ravikant 的開示中就有強調,我們在專業領域和職場最好選擇正和遊戲,而不是零和遊戲,因為零和遊戲的性質,會將人性求生存的原始層面激發出來,像是政治、職業運動等等都是。總統和金牌得主都只有一個,人會不擇手段搶到那個位置。

但這世界是豐饒的,我們一般人只要知道方法,在弱水三千中取得自己的一瓢飲,就可以過上理想中的生活。

Ali Abdaal 也認為,網路創作者其實就是這樣的職業,這也是他不做醫生,專職當 YouTuber 的原因之一。

第二部分:消除障礙

這裡他分成「尋求清晰度」「尋找勇氣」「開始行動」,其實總歸一句,就是消除前進的摩擦力。

中學的物理有學到嘛,摩擦力有分靜摩擦力和動摩擦力。

要開始行動,首先必須要消除「靜摩擦力」,對於網路創作者來說,只要克服了靜摩擦力,讓自己能動起來,就算成功一半了。

而靜摩擦力有幾個來源,第一個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科學家稱之為「不確定性癱瘓」,當我們被未知事物或複雜的情況淹沒時,我們會傾向於留在原地動也不動,這時候我們是受到「恐懼」所支配。

我們的杏仁核會告訴我們,在還沒搞清楚狀況前,千萬不要輕舉妄動,要不然下場就是被獅子吃掉。

但事實是,所有的「威脅」都是我們自己想像出來的。想開始在臉書上創作卻怕寫得太爛被別人笑?事實上,其他人都只在意自己的貼文有沒有人按讚;想開一個線上課程卻怕被別人批評不夠專業?

事實上,其他人都在擔心自己隔天的報告會不會被老闆釘在牆上。

幾乎所有可怕的事情,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這件事情我在 20 年前那場環島走唱王大冒險時就知道了。

我為了在當兵前好好的認識台灣,和一位交大吉他社的好朋友相約環島,但我覺得普通環島太無聊,於是想出了一個「環島走唱王」大冒險。

我們要在那個街頭藝人還不盛行的年代,沿途賣唱賺旅費,而且規定自己一路上的花費都要用賺的,沒賺到錢就餓肚子睡路邊,如果成功用賣唱賺的錢支付環島一圈的旅費,就封自己為「環島走唱王」。

在出發前,我和同伴簡直被自己想像出來的恐懼所淹沒,怕唱得太爛賺不到錢,怕被黑道勒索,怕被警察取締,怕遇到颱風把器材弄壞,怕機車拋錨⋯⋯

於是把我們把出發的時間一延再延,還在新竹護城河辦了一場試唱,證明這個點子是可行的,我們才買了仙草蜜去請示交大土地公後,提心吊膽地出發。

結果這一路上所有擔心的事情一件都沒發生,我們完成了一趟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旅程,這也成為了我偉大航道上的第一次大冒險。

除了安撫自己的杏仁核,告訴他所有的恐懼都是假的以外,做好萬全的準備,也會降低你的不確定感和恐懼。

我在騎單車環遊世界前,在最危險的非洲路段,查遍了網路上所有的遊記,知道哪些路段比較危險,需要避開,也買了最好的裝備,練習修車相關的技巧。

而且我一直相信,既然有那麼多人能做到這件事,我沒有理由辦不到。以上這些實質上和思想上的準備,都降低了我對這個大冒險的不確定性,促使我克服這個超大的靜摩擦力展開行動,辭職出發。

但是在計畫的執行中,還是會有持續發生的「動摩擦力」需要克服,如果一開始很有動力,順利克服靜摩擦力開始前進,但如果後繼無力,還是會因為動摩擦力停下來。

這個狀況很多人每年至少會發生一次吧(包括我在內),到了新的一年,設定了新的目標,一開始總是很有動力執行,但往往撐不到幾個月,就又變成「我就爛」的狀態了。

這就是因為沒有搞定「動摩擦力」。這裡 Ali 就列舉出種種目標設定克服拖延症冒牌者症候群的方法來一一解決。

這些方法我之前全部都有寫過了(老實說我覺得我講得比較好),大家有興趣可以去參考一下。

第三部分:持續前進

這裡書中以「節能」「充電」、以及「對齊願景」來闡述。

有關「節能」和「充電」的方法,其實我也在之前文章都介紹過了,包括「正確紓壓的方法」「終結孤單」「2024 四個年度必備目標」,以及我在「新世界的財富自由公式」裡面講到的「快樂事業」的幾個條件,包括一周工作小於 20 小時,Derek Sivershell yeah or no 法則,每周安排一天作弊日等等。

這些都是能幫助你「節能」以及「充電」的策略,大家可以再去複習一下。

我在這裡學到一招新的,就是面對任何邀約的時候,即使預定發生的時間還早,行事曆還是空的,在答應之前要先問問自己,如果是明天的話你會不會答應。如果不會的話,那你最好直接拒絕。

這招比起 hell yeah or no 更好衡量,我學起來了顆顆。

「對齊願景」這件事情,我覺得是做一件事情能否持續下去最重要的一點,沒有之一。

我在介紹阿諾那本新書時有詳細闡述,大家可以去看看,我覺得這真的太重要,所以阿諾把這件事情放在整本書的第一章,而 Ali Abdaal 把它放在最後面,或許他覺得壓軸的最重要吧?其實我也是,所以最後我就來花多一點時間把這點講清楚。

內在動機 vs 外在動機

他在這個部分講到了「內在動機」以及「外在動機」。

我們常常聽到,做某一件事情一定要有內在動機,這件事是自己真心喜歡想去做的,才能夠做得長久,成功機率也會比較高;而「外在動機」指的是外來的獎勵或懲罰,如果做一件事情只為了滿足「外在動機」,隨著外在影響的減少,動機也會跟著降低,就比較可能半途而廢。

大家普遍認為「內在動機」是好的,「外在動機」是比較不好的,但這兩者並不是非黑即白喔!其實更接近用一個光譜來呈現。

事實上,我們做一件事情會有許多動機,有的偏內在,有的偏外在,它們都會支持我們前進。

舉例來說,我經營這個頻道最開心的,是當有讀者說他看了我的文章把酒戒掉了,或養成 zone 2 運動的習慣成功減肥,都可以讓我開心好久。而 YouTube 每個月也會給我一些錢,雖然不是很多,但領到錢還是爽啊!這也會讓我更努力投入。

如何找到內在動機

重點來了喔!如果你要讓自己發揮自爽生產力,你就必須找到自己的願景和價值,並且經常檢視自己做的事情,是否和你重視的價值一致。這時候你大部分的時間是由「內在動機」驅動的,這就會讓你感覺良好。

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內在動機的。我就有收到很多觀眾的來信,說他們雖然工作不錯,好像什麼都有了,但是就覺得人生卡住了,這種感覺尤其在我們這種四五十歲的人最常發生,就是大家熟知的中年危機啦。

對於這些暫時找不到人生願景的朋友,Ali Abdaal 在書裡介紹了好幾個方法,其中一個是出自我超級喜歡的一本書:《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叫做奧德賽計畫。這名字超酷的耶,因為作者認為每個人的人生都像是一場荷馬史詩中的英雄之旅。

這本書我太喜歡了,我以後一定會找時間來介紹,因為它和作者的下一本書:《做自己的工作設計師》,提供了一整套找到自己快樂事業的方法。

奧德賽計畫很簡單,你要為自己接下來的五年想出三個版本:

人生一:是你目前做的事情或規劃。可能是你現在生活的延伸,或者你已經在你心裡很久,五年之內會去做的事情。

人生二:萬一事情生變,你會做的事。例如你人生一要做的事情被 AI 取代了,你會改做什麼事。

人生三:這個是最開心的,如果錢和面子都不是問題,你會過怎樣的人生。

想出來之後,你要把所有這五年會發生的大小事和里程碑、可能遇到的問題等等等全部列出來,並且在以下四個儀表板打上分數:第一、資源到位的程度;第二、喜歡程度;第三、自信程度;第四、就是本章最重要的,這件事和你的人生價值的一致性。

這本書裡有好多例子,圖都畫得超可愛的,強烈推薦大家找來看看。

如果你找到了一個和你人生價值高度一致,有能力做得很好又喜歡的事情,那種內在動機會驅使你把資源找齊,我現在就處於這個狀態,所以每天都超開心的。

以上就是 Ali Abdaal 的《高效原力》的精華內容,其實新東西不多,但我還是看得挺開心的,因為 Ali Abdaal 剛好用他自己的故事,來為我提出的「快樂事業」做出了一個最完美的示範。

但最後我還是要點出來,我認為他整本書裡面沒有把「運動計畫」放進去,實在是一個超大的遺珠之憾。

我認為「規律且嚴謹」的運動習慣,對大腦認知能力、意志力、和體力的影響,絕對可以讓自己的情緒和生產力再往上加好幾成。

我之後的文章也會多介紹這些研究,就請大家持續關注囉!

購書連結:高效原力:用愉悅心態激發生產力,做更多重要的事

《高效原力》Feel-Good Productivity

圖片來源:Ali Abdaal

其實看完《高效原力》之後,覺得它其實不太算本工具書,倒是比較像個人的探索和整理。

我認為它最大的價值,是破除了一個古今中外皆然的超級大迷思,就是:「如果你想要成功,就必須要努力拼命工作。」

這真的是我們被灌輸的有毒思想裡前三名啊!

因為這隱含著一句潛台詞,就是如果你還沒有成功賺大錢,就代表你不夠努力、不夠認真、不夠拼命。

於是我們會咬緊牙根拚下去,直到過勞或生病為止。

但事實上我們還沒成功的原因,可能有八百萬個理由。

可能是時機還沒到,可能是運氣不好,或根本就是老天突然生氣了,搞了一個疫情讓人類世界停了兩年好好冷靜反省一下。

做一件事情要能成功,堅持耐心絕對是必要條件中排名第一的,而越拼命工作,只會讓你越不持久,越不容易做到成功來的那一天。

所以 Ali Abdaal 在他當住院醫師的時候,就在跌跌撞撞中走向一個啟示:「人們告訴他的關於成功的每一件事都是錯的。他沒辦法通過『努力』成為一名好醫生,更加『努力』工作並不會給他帶來幸福。」

而他在唸劍橋大學醫學系的同時(全球排名前五的醫科耶!),也因為興趣多花了一年拿到心理學學位,他在爬梳相關研究和著作的過程中,得到了一個結論:成功不是通往快樂的路,其實應該反過來,快樂才是通往成功的康莊大道。這就是這本書最重要的觀念。

正向情緒的擴展與建構理論

這本書的論點是從一篇 1999 年的論文展開的,論文標題叫做〈正向情緒在正向心理學中的角色〉,作者是北卡羅來納大學的心理系教授 Barbara Fredrickson,她在這篇被引用超過兩萬次的文章中,提出了正向情緒的擴展與建構理論上圖可以看到被引用的趨勢,這代表這個議題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了。

根據擴展與建構理論,正向情緒會「擴展」我們的意識,並「建構」我們的認知和社會資源。

「擴展」是指正面情緒的立即效應。講白話一點,當我們感覺良好時,我們當下的思維會變得開放,我們會吸收更多資訊,更有創造力,也可以看到周遭更多可能性

想想那些聽不進別人意見,只想要一意孤行的老闆,他們的心情是不是都不太好?當我們感到憤怒時,眼睛是不是就只能看到那台對自己按喇叭和比中指的車,不追到他誓不罷休,結果把自己的人生搞砸?

「建構」是指正面情緒的長期影響。當我們經常感到快樂的時候,就會建立一個「正向情緒存錢筒」,裡面存的越多,就越可以幫助我們在未來面對壓力和挑戰。像是恆毅力啦、解決問題的能力、社交連結能力、和身體健康等,都和這個「正向情緒存錢筒」息息相關。

你想想那些遇到重大事件還能處變不驚的人,他們平常的心情是不是都不錯?

正向心理學還有另一個「消除假說」,正面情緒可以「消除」壓力和其他負面情緒的影響,安撫杏仁核,讓我們盡快回復到放鬆的狀態。

所以 Ali Abdaal 說,正向情緒會形成一個正向循環,讓我們充滿精力,有效率完成更多事情,讓我們繼續維持好心情。它就是推動人類蓬勃發展的燃料。

於是他在這本書歸納了「激發活力」「消除障礙」、以及「持續前進」等三大部分,分別再各抓出三個面向,來向大家闡述他採用的「好心情」策略。

接下來我會來一個一個介紹,並且也分享我一直在執行的方法來呼應,其實真的是有 87% 像啊。

第一部分:激發活力

圖片來源:The Curiosity Chronicles

在這個部分他分別由「玩樂」、「掌握力」、還有「人」三個面向來介紹,他認為掌握了這三點的快樂秘訣,就能讓自己每天都充滿活力。

在「玩樂」這個面向,他舉了《別鬧了!費曼先生》的故事來佐證,大物理學家費曼在太太過世之後,就一直提不起精神做研究,後來他是因為「好玩」,花了好幾週的時間嘗試建立方程式模型,以解釋盤子如何在空中移動,最終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研究物理不是為了要對世界有多大貢獻,而是因為物理很好玩!

而「玩樂」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的元素就是「好奇心」。想想你在玩 RPG 遊戲的時候,是不是會對那些還沒開的地圖充滿好奇,想要知道那裡有甚麼任務等待我們去解?

研究人員也發現,有了「好奇心」的加持,人們有高達 30% 記住他們覺得有趣的資訊。

這點我超級有感,每天早上起來,我都會興致勃勃想說,哇!還有哪個人體的機制要來研究?有哪些權威論文要來研讀?而且這些因為好奇心整合起來的資訊,真的都牢牢地記起來了耶!

這對以前超討厭念書,考完試就忘光光的我根本無法想像啊!我現在竟然能對脂肪和膽固醇的代謝路徑倒背如流啊!

「掌握力」指的是對自己人生有踏實的掌握感,我很清楚地知道,我現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不是為了換取金錢做的,而是為了我人生的願景做的。

看了網路上那麼多大神們的分享,我知道就算自己是個沒背景的普通人,還是能夠利用新世界的槓桿,成功建立理想中的快樂事業。

我知道現在做的每個決策,都是自己的選擇,並且會負起 100% 的責任,也會接受任何的結果,這種人生操之在己的感覺實在太好了。

「人」指的是你所處環境的人際關係。

Ali Abdaal 說,他很不喜歡醫學院的一件事是競爭意識。每個人都是頂級學霸,他們都試圖獲得最高分、拿到最多學術獎項、還有在住院醫師訓練計劃中佔到最好的位置。有些人甚至會從圖書館借出很多本一樣的教科書,這樣其他人就讀不到了。

這種環境會讓人把自己的人生看成是零和遊戲,這遊戲中只允許一個贏家,其他都是魯蛇。

這點在 Naval Ravikant 的開示中就有強調,我們在專業領域和職場最好選擇正和遊戲,而不是零和遊戲,因為零和遊戲的性質,會將人性求生存的原始層面激發出來,像是政治、職業運動等等都是。總統和金牌得主都只有一個,人會不擇手段搶到那個位置。

但這世界是豐饒的,我們一般人只要知道方法,在弱水三千中取得自己的一瓢飲,就可以過上理想中的生活。

Ali Abdaal 也認為,網路創作者其實就是這樣的職業,這也是他不做醫生,專職當 YouTuber 的原因之一。

第二部分:消除障礙

這裡他分成「尋求清晰度」「尋找勇氣」「開始行動」,其實總歸一句,就是消除前進的摩擦力。

中學的物理有學到嘛,摩擦力有分靜摩擦力和動摩擦力。

要開始行動,首先必須要消除「靜摩擦力」,對於網路創作者來說,只要克服了靜摩擦力,讓自己能動起來,就算成功一半了。

而靜摩擦力有幾個來源,第一個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科學家稱之為「不確定性癱瘓」,當我們被未知事物或複雜的情況淹沒時,我們會傾向於留在原地動也不動,這時候我們是受到「恐懼」所支配。

我們的杏仁核會告訴我們,在還沒搞清楚狀況前,千萬不要輕舉妄動,要不然下場就是被獅子吃掉。

但事實是,所有的「威脅」都是我們自己想像出來的。想開始在臉書上創作卻怕寫得太爛被別人笑?事實上,其他人都只在意自己的貼文有沒有人按讚;想開一個線上課程卻怕被別人批評不夠專業?

事實上,其他人都在擔心自己隔天的報告會不會被老闆釘在牆上。

幾乎所有可怕的事情,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這件事情我在 20 年前那場環島走唱王大冒險時就知道了。

我為了在當兵前好好的認識台灣,和一位交大吉他社的好朋友相約環島,但我覺得普通環島太無聊,於是想出了一個「環島走唱王」大冒險。

我們要在那個街頭藝人還不盛行的年代,沿途賣唱賺旅費,而且規定自己一路上的花費都要用賺的,沒賺到錢就餓肚子睡路邊,如果成功用賣唱賺的錢支付環島一圈的旅費,就封自己為「環島走唱王」。

在出發前,我和同伴簡直被自己想像出來的恐懼所淹沒,怕唱得太爛賺不到錢,怕被黑道勒索,怕被警察取締,怕遇到颱風把器材弄壞,怕機車拋錨⋯⋯

於是把我們把出發的時間一延再延,還在新竹護城河辦了一場試唱,證明這個點子是可行的,我們才買了仙草蜜去請示交大土地公後,提心吊膽地出發。

結果這一路上所有擔心的事情一件都沒發生,我們完成了一趟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旅程,這也成為了我偉大航道上的第一次大冒險。

除了安撫自己的杏仁核,告訴他所有的恐懼都是假的以外,做好萬全的準備,也會降低你的不確定感和恐懼。

我在騎單車環遊世界前,在最危險的非洲路段,查遍了網路上所有的遊記,知道哪些路段比較危險,需要避開,也買了最好的裝備,練習修車相關的技巧。

而且我一直相信,既然有那麼多人能做到這件事,我沒有理由辦不到。以上這些實質上和思想上的準備,都降低了我對這個大冒險的不確定性,促使我克服這個超大的靜摩擦力展開行動,辭職出發。

但是在計畫的執行中,還是會有持續發生的「動摩擦力」需要克服,如果一開始很有動力,順利克服靜摩擦力開始前進,但如果後繼無力,還是會因為動摩擦力停下來。

這個狀況很多人每年至少會發生一次吧(包括我在內),到了新的一年,設定了新的目標,一開始總是很有動力執行,但往往撐不到幾個月,就又變成「我就爛」的狀態了。

這就是因為沒有搞定「動摩擦力」。這裡 Ali 就列舉出種種目標設定克服拖延症冒牌者症候群的方法來一一解決。

這些方法我之前全部都有寫過了(老實說我覺得我講得比較好),大家有興趣可以去參考一下。

第三部分:持續前進

這裡書中以「節能」「充電」、以及「對齊願景」來闡述。

有關「節能」和「充電」的方法,其實我也在之前文章都介紹過了,包括「正確紓壓的方法」「終結孤單」「2024 四個年度必備目標」,以及我在「新世界的財富自由公式」裡面講到的「快樂事業」的幾個條件,包括一周工作小於 20 小時,Derek Sivershell yeah or no 法則,每周安排一天作弊日等等。

這些都是能幫助你「節能」以及「充電」的策略,大家可以再去複習一下。

我在這裡學到一招新的,就是面對任何邀約的時候,即使預定發生的時間還早,行事曆還是空的,在答應之前要先問問自己,如果是明天的話你會不會答應。如果不會的話,那你最好直接拒絕。

這招比起 hell yeah or no 更好衡量,我學起來了顆顆。

「對齊願景」這件事情,我覺得是做一件事情能否持續下去最重要的一點,沒有之一。

我在介紹阿諾那本新書時有詳細闡述,大家可以去看看,我覺得這真的太重要,所以阿諾把這件事情放在整本書的第一章,而 Ali Abdaal 把它放在最後面,或許他覺得壓軸的最重要吧?其實我也是,所以最後我就來花多一點時間把這點講清楚。

內在動機 vs 外在動機

他在這個部分講到了「內在動機」以及「外在動機」。

我們常常聽到,做某一件事情一定要有內在動機,這件事是自己真心喜歡想去做的,才能夠做得長久,成功機率也會比較高;而「外在動機」指的是外來的獎勵或懲罰,如果做一件事情只為了滿足「外在動機」,隨著外在影響的減少,動機也會跟著降低,就比較可能半途而廢。

大家普遍認為「內在動機」是好的,「外在動機」是比較不好的,但這兩者並不是非黑即白喔!其實更接近用一個光譜來呈現。

事實上,我們做一件事情會有許多動機,有的偏內在,有的偏外在,它們都會支持我們前進。

舉例來說,我經營這個頻道最開心的,是當有讀者說他看了我的文章把酒戒掉了,或養成 zone 2 運動的習慣成功減肥,都可以讓我開心好久。而 YouTube 每個月也會給我一些錢,雖然不是很多,但領到錢還是爽啊!這也會讓我更努力投入。

如何找到內在動機

重點來了喔!如果你要讓自己發揮自爽生產力,你就必須找到自己的願景和價值,並且經常檢視自己做的事情,是否和你重視的價值一致。這時候你大部分的時間是由「內在動機」驅動的,這就會讓你感覺良好。

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內在動機的。

我就有收到很多觀眾的來信,說他們雖然工作不錯,好像什麼都有了,但是就覺得人生卡住了。

這種感覺尤其在我們這種四五十歲的人最常發生,就是大家熟知的中年危機啦。

對於這些暫時找不到人生願景的朋友,Ali Abdaal 在《高效原力》裡介紹了好幾個方法,其中一個是出自我超級喜歡的一本書:《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叫做奧德賽計畫

這名字超酷的耶,因為作者認為每個人的人生都像是一場荷馬史詩中的英雄之旅。

這本書我太喜歡了,我以後一定會找時間來介紹,因為它和作者的下一本書:《做自己的工作設計師》,提供了一整套找到自己快樂事業的方法。

奧德賽計畫很簡單,你要為自己接下來的五年想出三個版本:

人生一:是你目前做的事情或規劃。可能是你現在生活的延伸,或者你已經在你心裡很久,五年之內會去做的事情。

人生二:萬一事情生變,你會做的事。例如你人生一要做的事情被 AI 取代了,你會改做什麼事。

人生三:這個是最開心的,如果錢和面子都不是問題,你會過怎樣的人生。

想出來之後,你要把所有這五年會發生的大小事和里程碑、可能遇到的問題等等等全部列出來,並且在以下四個儀表板打上分數:

第一、資源到位的程度;

第二、喜歡程度;

第三、自信程度(你覺得自己真的會去實行的可能性);

第四、就是本章最重要的,這件事和你的人生價值的一致性。

《高效原力》裡頭有好多例子,圖都畫得超可愛的,強烈推薦大家找來看看。

如果你找到了一個和你人生價值高度一致,有能力做得很好又喜歡的事情,那種內在動機會驅使你把資源找齊,我現在就處於這個狀態,所以每天都超開心的。

以上就是 Ali Abdaal 的《高效原力》的精華內容,其實新東西不多,但我還是看得挺開心的,因為 Ali Abdaal 剛好用他自己的故事,來為我提出的「快樂事業」做出了一個最完美的示範。

但最後我還是要點出來,我認為他整本書裡面沒有把「運動計畫」放進去,實在是一個超大的遺珠之憾。

我認為「規律且嚴謹」的運動習慣,對大腦認知能力、意志力、和體力的影響,絕對可以讓自己的情緒和生產力再往上加好幾成。我之後的文章也會多介紹這些研究,就請大家持續關注囉!

購書連結:高效原力:用愉悅心態激發生產力,做更多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