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有冒牌者症候群嗎?
在工作上任勞任怨,不惜用周末加班,也要把事情做到最好?
好不容易拿下了一個大案子,老闆和同事紛紛誇獎你,你卻總是把「沒有啦只是運氣好!」或者「這是大家的功勞啦!」這些話掛在嘴邊?
為了不讓同事「發現」自己的能力不足,反而更加努力工作,把自己操得半死不活?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症狀,那你很可能真的就是冒牌者症侯群的受害者。
你有沒有過以下這種經驗:
好不容易約到了心目中的女神或男神,出去幾次後相談甚歡。
但某天心裡開始有些奇怪的聲音對自己說:「我其實沒有那麼好啊,他怎麼可能會喜歡我?」
到後來這甚至變成:「我還是趁他還沒看穿我之前,先離開他吧!」
結果什麼事都還沒發生,就先跟對方保持距離了。
如果你聽起來似曾相識的話,相信我,你並不孤單。
這些人叫做「冒牌者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
其實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這種傾向,差別在於嚴重性而已。
但如果你和我一樣,是屬於特別嚴重的冒牌者症候群,那我這篇文章或許會給你一些幫助喔!
或許看了之後,就不會再錯過任何屬於你的機會,並找到你本就值得的快樂。
(寫到這裡,突然想到了《六人行》的 Matthew Perry。他也是因為冒牌者症候群,而放棄了與 Julia Roberts 的一段良緣啊!)
什麼是「冒牌者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
「冒牌者症候群」這個名稱最早是由臨床心理學家 Pauline Clance 以及 Suzanne Imes 所提出的。
我在訪問了 Jill,《不假裝,也能閃閃發光》的作者之後,受她影響,也習慣直接叫它「冒冒」,所以接下來就這麼稱呼它吧!
在這篇 1978 年發表的論文裡,講到患有冒冒的人,他們無法將成功歸因於自己的能力,而總是「感覺」自己是個騙子,擔心有朝一日會被他人識破。
這些人深深相信自己的成功是憑藉著運氣和好時機,或根本就是別人的誤會。
更嚴重的,他們完全無視那些證明自己很優秀的證據,而總是去放大那些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來加強「說服」自己是個徹頭徹尾的「冒牌者」。
這篇論文也講到,冒冒特別常發生在那些成就很高的人身上,尤其是女性。
像是 Lady Gaga、前美國第一夫人 Michelle Obama、還有臉書的前營運長 Sheryl Sandberg,都曾經在公開場合或自傳中,跟大家分享他們是如何被這個症狀所折磨。
但很明顯的,以上這些人,還有現在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都不是「冒牌者」。
你完成的那些事情和得到的獎勵,都是你辛辛苦苦爭起來的,是你應得的。
那為什麼你對自己的觀點和事實會有這麼大的差距,而且根深蒂固呢?
冒冒是怎麼形成的?
《被討厭的勇氣》的啟發者,心理學大師阿德勒的顛峰之作《自卑與超越》裡面講到:自卑其實是人類共通的傾向。
因為人類在剛誕生的時候相當脆弱,如果沒有爸媽和社群的照顧,連一天都活不下去。
所以人類是一直以自卑的心態不斷成長以及超越,才能變成現在的你和我。
但是他也講到,有三種類型的小孩,長大後最容易對世界形成錯誤的觀點。
這三種分別為:先天殘缺、被溺愛、以及被忽視。
而被忽視的小孩,最容易患有冒冒。
我就是屬於被忽視的那群。
我的父母從我小學的時候就離婚,之後爸爸也因為經濟問題一天到晚在外面工作,根本沒有辦法好好陪伴我和妹妹。
所以從我有記憶以來,我就一直在尋求爸爸的認可,但很遺憾的,我從來都沒辦法得到。
每當我興沖沖地想跟爸爸分享我的想法,他要不是不理我,就是用那種權威式的口氣,先用鼻孔哼一聲,然後丟下一句:「你懂什麼。」
上大學後,我就像從家裡不見似的,到處去尋找認可和成就感。
從大學吉他社社長、到考上夢想中的研究所、進入人人稱羨的科技公司、年薪好幾百萬,後來更是去騎單車環遊世界等。
我一次又一次地嘗試證明自己,但好像永遠都不夠。
我已經得到包含我爸爸在內所有人的認可了,但「我是冒牌者」、「我不夠好」、「我不值得」這些想法,一直像鬼魅般揮之不去。
直到有次過年在家裡和長輩起了衝突,他們說:「你已經騎腳踏車環遊世界了,完成了很多人一輩子都做不到的事情⋯⋯」
他們話都還沒說完,我就衝著他們脫口而出:「那有什麼了不起!!!」
就在那時候,我察覺到我真的病了,而且有點嚴重。
除了被忽略以外,如果孩子的父母標準很高、考 99 分還會挨打、永遠得不到稱讚或支持,或者是一天到晚被拿來跟親戚,甚至鄰居比較,都很容易發展成冒冒。
冒冒有幾個種類?
Valerie Young 博士是專門研究「冒冒」的心理學家和作者。
她在世界各地舉辦講座和工作坊,幫助大家克服這個症狀。
她將冒冒分成下面五種:
一、追求滿分的完美主義者
他們會自訂極高的標準,當自己無法達成時(通常都達不成),內心就會經歷一連串的自我否定與懷疑。
他們也會想像其他人,也是用這樣的高標準來檢視自己。
(完全就是我。)
二、務必一舉成功的天資聰穎者
當他們在做一件事情前,一定要把這件事情的所有技能練到位,並且一做就得要成功。
如果不成功,這些人就會開始質疑自己,導致半途而廢。
(我在上傳第一支 YouTube 影片前,大概已經已經上網學了半年,買了上百萬的器材了吧。)
三、非得獨力完成任務的個人主義者
他們通常不願主動請求別人幫忙,同時也拒絕他人提供協助。
這些人認為向外求援是軟弱的象徵,也擔心會因此顯現出自己的無能。
四、堅持掌握一切資訊的學者專家
他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確保自己掌握所有的資訊。
例如,在投任何履歷之前,一定要確保自己百分之百符合需求,才會開始行動。
(大家看了我的影片,應該會有這種感覺吧。)
五、一定要比其他人做更多的超人
他們自認實力配不上現在的成就,會逼自己更加努力,來掩飾內心的不安全感。
(我在離開聯發科前就是這種想法,我覺得我根本不配賺那麼多錢。)
所以結論就是,以上這五點,我全中。
你中了幾個呢?
冒冒會造成什麼影響?
如果你是以上這幾種冒冒的人,你很可能會有以下兩種傾向:
一、過勞。
二、逃避。
因為覺得自己是冒牌者,當然就要更努力工作,才可以讓自己不被拆穿啊!
所以我一直對一句話有點反感,就是「你必須很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社群媒體上大家都在曬著自己光鮮亮麗的生活,沒 PO 出來的,都是背後賣肝賣腎換來的。
到底為什麼要讓人看起來毫不費力啊?
自己已經過勞了,還要拉其他人一起嗎?
我們為什麼會逃避?
因為自己的內心深深知道,就算自己再怎麼拚死拚活,都達不到那個想像中完美的自己,所以重要的事情會一拖再拖。
都決定今年要好好經營 YouTube 頻道了,但是第一支影片卻遲遲沒有開始動工。
已經跟出版社簽好約了,每次開啟 word 檔後,看著空白的頁面,又會忍不住先滑一下 FB。
因此冒冒常常伴隨著拖延症,大家可以去看我這篇講拖延症的文章。
綜合以上這兩種傾向,你就會開始焦慮恐懼,產生失眠、憂鬱、躁鬱等症狀。
這種狀況一久,最終會讓自己身心都出問題,當然也會離自己理想中的生活越來越遠。
要怎麼克服冒冒的攻擊?
我以下列了七項,都是我自己一直在執行且覺得有用的,跟大家分享。
一、覺察到冒冒小惡魔的存在
每次當你又聽到有個聲音在批評自己不夠好、或者認為自己不如其他人、不值得成功的時候,先停下來,然後把這個聲音的來源從腦袋抓出來!
接著跟它講:「這些都是假的,你嚇不了我的!」然後把它丟掉。
你要認清一個事實,這個小惡魔相當普遍,時不時就會跑回來,相當難纏。
聽起來很好笑對不對?但這是很重要的步驟喔!
通常這種心理造成的障礙,只要察覺到自己也有,並且知道這不是事實,症狀就會減輕很多了。
二、寫下自己失敗的經驗和成長
這個小惡魔的養分之一,就是從小到大別人對自己的批評,還有自己失敗的經驗。
先把過去的失敗經歷全部寫下來,然後告訴自己:「我不等於失敗。」
再講一次:「我不等於失敗。」
我之前常犯的錯,就是把失敗的結果和自己畫上等號。
但如果以客觀的角度來分析失敗的原因,有可能時機不對,有可能運氣不好,有可能是自己就根本不擅長這件事情。
但這些都不代表自己是一個不好的人。
我去年底在臉書上,把我過去的十年的失敗,毫不保留地寫了出來。
一邊書寫的過程,也一邊釐清了很多事情。
我知道我有很多不擅長的事情,也知道我從這些失敗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寫出來之後,感覺輕鬆了好多。
三、表彰並且肯定自己的成功
完成了痛苦的部分,接下來就是令人振奮的步驟了,開始把自己的豐功偉業寫下來吧!
開玩笑,我可是放棄四百萬年薪,去騎腳踏車環遊世界,還出了一本暢銷書的男人耶!
我也曾奇蹟似的把國際知名的 YouTuber:Dan Mace 邀請來台灣,和我一起騎車上武嶺,拍了一隻超屌的影片介紹台灣啊!
如果你的冒冒小惡魔這時候跳出來,跟你說:「這些又沒什麼」的時候,先換位思考一下:
如果是其他人做到了這些事情,你會怎麼評價這個人?
這時候小惡魔就會自己閃邊去了!
四、停止和其他人比較
我發現這對我來說是最難而且最關鍵的一個步驟。
身為一個從小在升學主義之下長大的孩子,和同儕不斷比較,藉由超越他們來往上爬,拿到更好的名次,考上更好的學校,進入更好的公司,這種心態已經根深蒂固在我的 DNA 裡了。
尤其現在社群媒體上的強者們一個比一個厲害,追蹤人數一個比一個多。
雖然自己很清楚每個人的條件、資源、機遇、累積都不一樣,但我每次看了都還是會忍不住覺得自己很廢。
所以我自己的解決方法就是,盡量不看!
我的手機沒有安裝 FB,瀏覽器也都用外掛把一些網站擋起來,不但讓我能更專注在自己的事情上,還能防止小惡魔又出來亂。
五、聚焦行動,累積勝利
活了幾十年了,你一定能夠從求學以及工作經驗中,發現一些你很擅長,而且做起來很開心,還能進入心流,做完會精力充沛,覺得很有成就感,而且別人會稱讚你的事情。
找出來之後,持續做下去,不斷地累積這種勝利的感覺和經驗。
對我來說,這件事情就是說故事。
不管是寫文章,拍影片,訪問有趣的人,這些都能讓我開心又有成就感。
而且我有個特殊技能,就是能把複雜的東西寫成長文,而且還能讓人看得下去。
我的第一本書:《1082 萬次轉動》超級厚,但是拿到的人通常會忍不住一下子就看完。
還有國中老師跟我說,有個超級不愛看書的過動同學,花了一個周末就把我的書看完了,而且對情節瞭如指掌。
這些回饋,都給了我很多動力。
所以我要做的就是不斷寫下去,我才不信 AI 會有這種能力。
六、冥想和運動,安撫杏仁核
冒冒小惡魔最愛的食物就是「恐懼」,恐懼自己被拆穿,或者是恐懼自己會失敗。
要消除「恐懼」,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對付我們的恐懼中樞「杏仁核」。
不管是冥想和運動,都是能夠安撫杏仁核的方法。
而適時的紓壓,和每天睡個好覺,幫助更是顯著。
大家可以去看看我之前寫的有關壓力和紓壓的文章,相信會對你有幫助。
七、對自己仁慈,告訴自己值得擁有一切
我前兩篇文章有講到,通往夢想路上最大的地雷,就是自我鞭打。
我們真的要學習對自己仁慈,隨時告訴自己值得擁有一切美好的事情。
但對我來說,這點相當困難,因為原生家庭對我的影響實在太大了。
直到兩年多前發生了一件事情,直接解決了這個難題。
那就是我的寶貝女兒出生了。
每當我看著她熟睡的臉,聞著她的嫩嬰香,抱著她轉圈圈的時候,我都深深地相信,我值得擁有這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
因為她已經在眼前了。
冒冒困擾了我一輩子,雖然現在狀況已經有慢慢好轉,但那個冒冒怪獸還是會時不時出來鬧我一下,幸好我已經知道怎麼對付它了。
希望我這 7 個實用策略也能夠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