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Blog讀書心得

《執行長日記》:30 歲身價 40 億的成功心法,改變我一生的 8 大法則

我要來介紹一位我相當喜歡的 Podcaster——Steven Bartlett以及和他節目同名的新書《The Diary of a CEO》中文書名是《執行長日記:關於事業與人生的33條法則》

這個 Podcast 節目可是全歐洲下載數排名第一喔!也是 Spotify 2003 年的全球第九名,超級厲害。

他的節目訪問了世界最頂尖的學者創業家作家以及運動員等動不動就一兩個小時,但還是超多人看

Steven Bartlett 現在才 31 歲,他在一個貧困又受到忽視的弱勢家庭長大,加上自己是黑皮膚,從小就受到各種歧視。

但他連大學都沒念完,就在 22 歲創辦了一間相當成功的社群媒體行銷公司 Social Chain又陸續成立了區塊鍊公司 Thirdweb以及另一間整合行銷公司 Flight Story 以及創投基金 Flight Fund 等公司目前身價接近 40 億台幣

《The Diary of a CEO》這本書就是他綜合了自己的經驗,以及他訪問過眾多大神後,歸納出來的 33 條法則這篇文章我會介紹我最有共鳴的八條來分享給大家。

有常在收看國外 Podcast 的人就知道(對,是可以用看的 Video Podcast),這幾年許多製作規格可比電視節目的網路訪談節目越來越流行。

除了老牌的 Joe Rogan,還有這幾年越來越紅,紅到上 Jimmy Fallon 節目Andrew Huberman、他的好兄弟,我最愛的 Lex Fridman、以及曾放下一切,當過三年和尚的 Jay Shetty、當然還有今天要分享的 Steven Bartlett

我覺得《The Diary of a CEO》這個節目最厲害的,除了有夠強的片頭剪輯,還有就是有些來賓會不知道為什麼就被他弄哭。

像是在《冰與火之歌》飾演阿雅的 Maisie Williams,甚至像 Layne Norton 這樣的硬漢也中招,我真的覺得超誇張的。

但看了《The Diary of a CEO》這本書之後,我大概能夠理解為什麼了,因為他自己就是苦過來的。

The Diary of a CEO:Steven Bartlett 的故事

The Diary of a CEO:Steven Bartlett 的故事

圖片來源:The Independent

他在波札那出生,爸爸是英國白人,媽媽是奈及利亞黑人。

他兩歲就和爸媽搬到英國西南邊的一個小港,從小就在有種族歧視的環境下長大。

他媽媽沒受過教育,也不識字,她在 Steven Bartlett 十歲的時候迷上買彩卷,導致把家產幾乎都敗光。

後來她為了養家又開始嘗試做生意,也是一直失敗,於是她和丈夫只能努力賺錢,基本上把 Steven Bartlett 放牛吃草了。

相較於他的已經成年的三位哥哥姊姊,Steven Bartlett 從十歲開始就被嚴重忽視,他甚至可以離開家裡一兩天也不會被發現。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他想要做什麼事情都可以。

於是他開始在街頭上求生存,有時甚至得偷披薩來餵飽自己,他開始想盡辦法做生意賺錢。

從賣他媽媽從奈及利亞帶來的雪茄,到 14 歲的時候還幫學校談了一筆自動販賣機的生意並且從中獲利。

所以當他 18 歲的時候進了大學,才上了第一堂課,他就覺得這根本是浪費時間。

於是他當天就從學校輟學,馬上開始執行他的創業計畫,一直到現在。

我看了他的許多訪談,深深佩服他的種種街頭智慧,如果你也是沒有富爸爸的創業者,接下來的分享你一定也會很有感。

法則一:依序裝滿人生的五個桶子

法則一:依序裝滿人生的五個桶子

圖片來源:Behind the Diary

這應該是他接受採訪一定會講到的概念。

他認為人生在專業上有五個桶子,依序為:

  1. 你知道什麼(指的是你的知識)
  2. 你能做什麼(是你的技能)
  3. 你認識誰(這是你的人脈)
  4. 再來是你擁有什麼(也就是資源)
  5. 最後是外界對你的看法(這是你的聲望)。

他說這五個桶子息息相關,裝滿一個有助於裝滿下一個,而且通常是按照順序的。

我們在學校或書本上會學習到知識,把知識拿來實際使用就可以獲得技能。

擁有知識和技能之後,就能對其他人或組織產生價值,然後從公司的同事和主管開始,漸漸獲得人脈。

之後賺取的金錢等資源也會越來越多,於是越來越多人注意到你,你就有了聲望。

他說他 18 歲剛輟學開始創業的時候,一直對自己有個靈魂拷問:

比起回到非洲故鄉拯救生命,創辦一間賺很多錢的公司是不是不夠崇高?

當他在一個機緣下請教了一位精神導師 Radhanath Swami 後,大師跟他說:「空的桶子是倒不出水的。」

他從那時候開始再也沒有疑惑,才花了十幾年就把這五個桶子給裝滿,準備用他接下來的生命實現最初的理想。

他特別講到,一份工作即使薪水再高,如果讓你獲得較少的知識和技能,充其量只是低收入職業。

致力裝滿前兩個桶子,絕對是收益最高的投資。

不管世界再怎麼變動,你獲得的知識和技能是沒有人可以奪走的,它將是你的命脈,你的根基,也是最能預測你未來的東西。

我看到這段覺得他根本就是在講我嘛!

當初我在科技業的時候,就是覺得錢雖然領很多,但感覺自己越來越笨,所以才毅然決然地裸辭。

後來雖然推廣腳踏車旅行的事業因為疫情被迫中止,在這個領域累積的人脈和聲望都沒用了。

但在這個過程中學到的拍影片、經營自媒體的知識和技能,用在目前專注的工作效率、身心健康領域,才短短的兩年就建立起許多人脈、資源、和聲望。

這完全應證了他的五個桶子理論,而接下來的法則,我也剛好用在我目前的事業上。

法則二:想精通一件事情,就逼自己教會別人

法則二:想精通一件事情,就逼自己教會別人

圖片來源:Virgin StartUp

這點我在講「閱讀習慣」那篇文章有提到類似的概念:

要測試自己是不是真的看懂書中的內容,最好的方法就是消化、吸收之後,以某種方法輸出。

他常分享一個故事:

在 21 歲的時候,他決定在每天晚上一定要發一則推文或做一支影片,把自己當天的思考和學習整理出來,然後在八點發布出去。

他說這是他做過影響自己最深的一件事情,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這件事情讓他每天「有意識」的審視自己的所作所為,到底有沒有善用時間,或者只是在混日子。

而每天的七點就是逼自己輸出,並且想辦法教會他的讀者。

他也可以在社群媒體上馬上得到回饋,知道他教得好不好。

他一做就做了十年,這幫他從一開始的幾十個粉絲成長到上千萬。

他強烈推薦這個方法給所有想要成為創作者的人。

我目前在做的事情完全符合這個法則。

我把這些增進生產力和身心健康的方法整理起來,不但用在自己身上,還進一步統整起來用我覺得淺顯易懂的方式寫成文章、拍成影片。

同樣地,我也把每個禮拜的學習整理成電子報,透過與讀者分享加深記憶、精進自己與他人。

法則三:荒謬比實用更能定義你

法則三:荒謬比實用更能定義你

圖片來源:The Times

這條是我心頭之好啊!

Steven Bartlett 在《The Diary of a CEO》舉了一個例子:

他剛成立 Social Chain 的時候,砸了大筆錢裝潢辦公室,其中包括一個要價一萬三千英鎊的藍色巨型溜滑梯。

雖然他們上班的時候根本沒人會使用,但所有主流媒體包括 BBC、Buzzfeed 來採訪一定會拍。

VICE 在製作他們的紀錄片時,花了大半時間從不同角度拍攝這個大溜滑梯和球池,這幫他們賺到了無數的版面。

他也舉一個在曼徹斯特一間叫做「釀酒狗」飯店的例子。

他們不但在房間裡裝了一台生啤酒機,竟然連浴室都配備一個裝滿啤酒的冰箱。

雖然可能沒有多少人真的會一邊沖澡一邊喝啤酒,但這超荒謬的特點就是這個品牌的話題所在。

這其實就是我一直在做的,我一有機會就宣傳我過去的荒謬事蹟:

放下幾百萬的年薪,騎腳踏車去環遊世界,竟然還背著吉他!

而且這兩年的旅途中,這把吉他被拿出來彈的次數一隻手都數得出來,夠荒謬吧!

這裡調查一下,看到我這個荒謬的故事才訂閱我 YouTube 頻道的朋友舉一下手。

法則四:比對手加倍失敗

法則四:比對手加倍失敗

圖片來源:High Life Magazine

他引用了 IBM 前總裁老華生的一句話:「如果想提升你的成功率,就把失敗率加倍。」

他受訪的時候會講五次以上的口頭禪,就是「失敗=反饋,反饋=知識,知識=力量。所以失敗賦予你力量。」

他不斷提到,就是從十歲開始開在街頭上討生活遭到的無數的失敗,幫他練就了一身的本領。

他把他的這些嘗試,都當作是用在自己身上的實驗。

他也常說,想要創造一些新事物,就必須要進行實驗;如果一開始就知道會成功,那就不叫實驗了。

那些矽谷新創最重要的心法之一,就是「快快做,快快錯」。

在商場上猶豫不決的致命代價就是浪費時間,這些時間本可以用來實驗、然後從失敗中獲得經驗,最終幫助你成功。

如果害怕失敗,試圖避免損失而裹足不前,反而會失去最珍貴的東西,像是機會、時間、還有知識。

他在擔任其他公司的顧問的時候,會建議執行長把團隊的失敗率當作重要指標,而目標是把失敗率提高十倍。

他也建議公司建立一種公開分享失敗經驗,並且持續實驗的文化,這可以讓團隊高速成長。

他很常提到一個案例:

他有段時間同時擔任一對父子的行銷顧問,兩人都是在同一個產業,爸爸的已經做得很成功,但兒子的才剛起步。

有次他發現一個社群媒體的 bug,好好利用的話可以讓廣告的投資報酬率大增。

當他跟爸爸報告的時候,對方不太積極,說這個新案子要先經過內部評估才能決定,

但他跟兒子做簡報時,才講到一半,對方就把主管全叫來一起聽,然後聽完就決定馬上執行。

因為兒子知道,如果失敗了頂多燒掉幾十萬美金,但什麼都不做,不但學不到東西,還可能錯失巨大的機會。

於是這個案子大獲成功,爸爸的公司看了也想跟進,但是 bug 已經被補起來了。

於是這兩家不同經營策略的公司此消彼漲,才幾年兒子的公司就和爸爸的黃金交叉。

我真的很喜歡 Steven Bartlett 在《The Diary of a CEO》裡頭的這條法則。

不但不要害怕失敗,還要主動去擁抱失敗,增加失敗率。

這給了我更多動力,去做接下來更多嘗試。

法則五:把壓力當作特權

法則五:把壓力當作特權

圖片來源:Cosmopolitan

現代人常常會把壓力視為洪水猛獸,覺得是對身體有害的,所以避之唯恐不及。

但事實恰恰相反,「太安逸」才是慢慢扼殺我們身心的隱形殺手。

我們要先對「壓力」做個細部的區分:一個是外在環境或刺激給我們的壓力,英文叫做 pressure。

(每次講到 pressure 就想到 Queen 的 Under Pressure。)

之前常常舉的例子,像是原始人遇到野獸襲擊,或是現代人遭受老闆爆擊,這些都是外在給我們的壓力 pressure。

而我們人體為了應對外界的壓力源,體內會產生壓力反應,英文叫做 stress response。

這時候我們的交感神經會主導身體,分泌腎上腺素和皮脂醇,讓心跳加速、呼吸加速、血糖上升,讓我們的身體能夠應對外的挑戰。

而每次我們順利克服了外在的挑戰後,我們的大腦和其他參與戰鬥的身體組織也會因此變強。

運動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我們藉由在每次訓練中越跑越快,或是越舉越重,我們的神經、肌肉、骨骼、能量系統都會越來越強。

拿過 39 個大滿貫冠軍的前女子網球世界第一 Billie Jean King 被問到如何看待這種排山倒海似的外在壓力時,她說:

「壓力是一種特權,只有值得的人才有幸擁有。」

後來她也用這句話出了一本書

Steven Bartlett 在《The Diary of a CEO》中特地舉了一個我也超愛的 TED Talk

講者是我之前在解析意志力的時候,介紹的心理學家 Kelly McGonigal

她在這個觀看數將近五千萬的著名演講中講到一個超重要的觀念:

我們如何去看待外界的壓力,會很戲劇化地改變我們身體的壓力反應,以及對我們健康的影響。

演講中引用了一個讓她嚇了一大跳的研究,目的是想找出壓力對死亡率的影響。

研究人員對將近三萬名美國成年人進行追蹤,並且在一開始問他們幾個問題:

  1. 「你過去 12 個月裡經歷了多大的壓力?」
  2. 「壓力對你的健康有多大影響?」
  3. 「你有沒有採取行動來控制或減輕壓力?」

八年之後研究人員統計有多少人已經過世。

很不意外地發現:那些經歷很大壓力並且認為壓力對健康有害的,他們的死亡風險比起對照組,也就是沒壓力那群人還高 43%。

但很出乎意料的,死亡風險最低的那組,竟然是經歷很大壓力,但是不認為壓力對健康有害的那群人,比對照組還低 17%。

這讓研究壓力對身體影響的 Kelly McGonigal,大大地改變了她對壓力的看法。

她在演講中也引用另一個哈佛大學著名的實驗,受試者被分為三組:

第一組是重新評估壓力組,他們被告知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的壓力反應對身體是好的,有助我們拿出最好的表現;

另一組是忽略壓力組,他們被告知忽略這些壓力反應就好;而對照組則是什麼都不做。

之後他們都接受了 Trier Social Stress Test (TSST),就是對兩名評估人員做 5 分鐘的演講,以及 5 分鐘的高難度的心算。

然後評估者會故意給負面的回饋,像是皺眉頭啊,不耐煩等等。

接下來受試者被要求做一些大腦認知能力的測試,看看這三組受壓力的影響程度。

實驗發現:重新評估壓力組幾乎沒有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而忽略壓力組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比什麼都不做的對照組還慘。

在生理反應上,控制組和忽略壓力組的總周邊血管阻力是高的,而心輸出量是小的。

這代表雖然他們的心跳的確有加快,但血管是處於收縮狀態。

長期處在這種狀況下,就容易引發高血壓和其他心血管疾病。

最令人驚訝的是,重新評估壓力組的狀況完全相反:

他們的心輸出量相當高,血管阻力卻比較小,雖然心跳有加速,但是血管是維持放鬆和舒張的。

Kelly McGonigal 說,這跟我們處於興奮、受到鼓勵、或感到喜悅和勇氣的時候一樣。

你不覺得超神奇的嗎?Mindset 的力量真的超強大的!

Kelly McGonigal 最後在接受 Chris Anderson 的訪問時,說了一句超有智慧的話:

「人生最好的決定,就是去做那些對你來說有意義的事情,然後相信自己能夠克服隨之而來的壓力,越變越強。」

這就是我每次在趕工作感到有點喘不過氣來的時候,我會對自己說的話,這些壓力都是我為自己贏來的特權。

法則六:價值取決於情境,而非技能

法則六:價值取決於情境,而非技能

圖片來源:Steven Bartlett

講白話一點,就是同樣的技能放在不同的產業,能創造的價值 aka 人家願意付給你的錢,就會大大不同。

想要賺多點錢的一定要牢牢記住這點。

Steven Bartlett 舉了一個自己的例子:

他創立了 Social Chain,也成為一位炙手可熱的社群媒體行銷大師,但是他不願意就此被貼上這個標籤。

於是他在 27 歲那年辭掉了 CEO,開始一段自我探索之旅,他宣布不再做行銷的工作。

他唯一願意給自己貼上的標籤,就是「具有多樣技能和好奇心的人」。

他渴望能為整體社會貢獻一己之力,而不僅僅是幫某些品牌提高運動鞋或汽水的銷量。

那時候剛好新冠疫情爆發,除了疫情本身以外,民眾被隔離在家所造成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成了討論的焦點。

於是他開始在網路上探索各類與心理健康相關的有趣主題,其中受他關注的就是迷幻藥的世界。

現在已經越來越多臨床研究證實,以前大家認為萬惡的迷幻藥 psychedelic,像是含有 psilocybin 的迷幻香菇、LSD、MDMA 等,在專業醫療人員的治療下,其實具有治療憂鬱症等精神疾病的功效。

澳洲全國以及美國有些州已經把醫療用的迷幻藥合法化。

Tim Ferriss、Andrew Huberman 等意見領袖也常在節目上分享 psychedelic 最新的研究和療效,而 Steven Bartlett 也深深為之著迷。

當他研究得正起勁的時候,有天收到朋友的訊息,願不願意幫忙分享一間迷幻藥公司 IPO 的新聞。

結果他後來跟這間公司一拍即合,決定加入他們,幫他們做行銷。

他對迷幻藥的知識以及行銷技能,正好可以幫這間公司在市場上獲得更高的估值,多募個幾億美金。

於是這間公司除了付給他薪水以外,還給他一個潛在價值高達八百萬的選擇權,是他預期的十倍以上。

這跟之前在消費品領域的報酬簡直天差地遠。

(By the way 這家公司 2021 年 IPO 之後到現在股價跌了 93% 了,不知道他拿到的選擇權綁多久。)

所以他強調:你擁有的技能值不值錢,要看你用在哪個產業上;

而能不能用在某個產業,又要回頭看看你對這個產業的「知識」那個桶子有沒有裝滿。

這個法則我太有感覺了,以之前腳踏車旅行那個創業題目來看:

我的知識就是對這個行業的 business model、國外車友的喜好和需求、整個產業的 key player、以及台灣有潛力路線的了解等等。

而我的技能就是拍片寫文章。

當時我曾經向一個公司提案,想要用影片幫他們宣傳相關的產品,結果對方興趣缺缺。

而這幾年我在身心健康、預防醫學等領域獲取了滿滿的知識,加上做出成績後,我的技能忽然就變得很值錢了。

我去年曾經對一個這個產業的公司提案,擔任他們 YouTube 頻道經營的顧問,我開出時薪一萬二的高價,對方也接受了。

雖然後來因為我自己時間的因素沒有接下來,但這讓我深深體會了選對戰場的重要性。

法則七:事前驗屍法

法則七:事前驗屍法

圖片來源:Jim Kwik

這個法則跟查理蒙格爺爺提倡的邏輯很像,就是在投入一件重大計劃的時候,一定要給自己一個靈魂拷問:

「這個主意為什麼會失敗?」

我在介紹《超級專案管理》這本書的時候就提過,我們人類有一種「樂觀偏誤」:

當我們一心一意要去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就會傾向高估這件事情的前景,並且低估風險,甚至聽不進去所有否定這個計畫的聲音。

Steven Bartlett 舉了自己的例子:

他在《The Dairy of a CEO》大獲成功後,在 2021 年忽然有個大膽的想法,他想做一個 Podcast 的製作和行銷公司。

他想要找各個領域最強的主持人來開節目,然後用他現有的製作和行銷團隊來經營。

他在那當年也曾經揭露,他光業配就可以賺一百二十萬美金,他覺得複製這樣的成功可能是個好生意。

於是他成立一個五人小組就開幹了,籌備的過程花了幾十萬美金,還有團隊成員無數的時間和精力。

六個月後他打電話給一位跨國媒體的負責人,問對方願不願意擔任這個公司的 CEO。

對方也很有興趣 ,說只要時間到了,就會辭職加入。

這給 Steven Bartlett 極大的信心,於是他又如火如荼繼續搞了半年,最後終於來到要不要真正啟動的時刻了。

於是他這十幾年的商業智慧開始發揮作用,他召集了整個團隊,問大家一個之前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

「為什麼這件事情可能是個壞主意?」

他的團隊成員一開始有點愣住,因為每個人都準備大幹一場了,根本沒人想到這個問題啊!

經過一會,漸漸有人開始拋出疑慮,像是「目前人力有限,如果資源太分散,反而會危及現在成功的 Podcast 業務」;

還有「知名主持人不一定可靠,如果他們跑了不就什麼都沒了」等等。

也有人說「之前的成功很難複製,因為裡面含有很多運氣和環境的因素」。

後來 Steven Bartlett 自己也講,這個計畫會讓他失去專注力。

他需要專心把目前的節目在各種小細節做到最好,這才有機會實現任何製作公司無法實現的複利成長。

於是幾分鐘之後,他們決定中止這個案子。

後來證明他的決定是對的,因為隔年他們的節目觀眾成長了 9 倍,而收入增加了 3 倍以上,達到四百萬美金。

這個故事應該是《The Diary of a CEO》整本書裡面最令我印象深刻的。

這又再一次提醒個性比較衝動的我,使用系統二來作決定的重要性。

也提醒我不要被先前投入的資源所困住,該壯士斷腕的時候,就要果決。

法則八:顧好你的第一基礎

法則八:顧好你的第一基礎

圖片來源:My Soho Times

什麼是你的 first foundation 呢?

Steven Bartlett 在《The Diary of a CEO》講到,巴菲特有次在奧瑪哈的一群大學生面前,給出他最重要的人生建議。

他說他 16 歲的時候,滿腦子只有妹仔和車子,他對把妹不太行,所以腦子都放在車上。

他繼續說:

「假設我 16 歲的時候,有個精靈出現,精靈說:『我會送你一部全新的車子,隔天早上就會繫上大蝴蝶結送到你家!』

聽了那麼多精靈的故事,我一定會回他:『哪有那麼好的事情,這其中一定有詐!』

精靈說:『啊哈!你真聰明,因為從此之後你就只能開這台車,沒車可以換了,所以你最好要好好愛惜它。』」

巴菲特跟學生說:

「如果這件事情真的發生了,我一定會把使用手冊讀五遍,絕對不會加劣質的汽油;

晚上我會把車停在車庫裡,有一點刮痕和凹陷就會馬上修好。

我一定會好好寶貝這輛車,因為要是它壞了,我這輩子就那裡也去不了了。

你們的身心就是這輛車,你們可以仗著自己年輕,任由身體和心靈隨波逐流。

但如果你不好好照顧它,四十年後它就會像老車子一樣問題越來越多,最後只能報廢送到廢鐵廠。

你現在的所作所為,決定了你的身心在幾十年後如何運作。

你只有這台車,所以好好照顧它吧!」

這就是 Steven Bartlett 說的第一基礎(first foundation)。

所以他即便這麼忙,還是把睡眠、運動、和健康飲食當成不可妥協的優先事項。

所以記得,「不正常人類使用說明書」要看五遍喔!巴菲特說的。

以上就是《The Diary of a CEO》這本書的分享!

非常推薦大家自己找來看看,真的相當精彩,我在這邊附上購書連結

最後我再補充幾個他為什麼會這麼成功的祕訣。

我在他接受 Mel Robbins 訪問那集節目,聽他講了一段超棒的話:

他很確定幾乎所有人都只活出了 1% 的自己,而他渴望要讓全世界知道這件事情。

他的任務就是把人推下懸崖,讓他們知道其實自己其實是可以飛的。

他也在 Rich Roll 的訪談中說道:自己會不斷質疑那些約定俗成的傳統智慧,或是其他人告訴他的事情。

像是幾歲要幹嘛啊,或是做這件事情不會成功啊,他都會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只採信自己實驗的結果。

他始終相信自己是與眾不同的,是這個傳統的系統不適合他。

而他也一再地創造奇蹟,來打臉之前那些唱衰他的人。

我覺得這實在是太帥了,雖然我比他晚了很久才起步,但是創造屬於的英雄之旅,永遠不嫌晚。

最後也來推薦一下我的電子報,張修修的自由之路

我每個禮拜都會分享我在通往財務自由、免於病痛的自由,以及心靈自由這條路上的學習和實踐。

網址是 shosho.tw/free

有時我一本書還沒看完,我也會把一些感想寫在電子報裡。

如果你想要知道我這個禮拜又從閱讀中學到了什麼,歡迎訂閱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