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Blog長壽科學預防科學

血壓正常值到底是多少?大家都要有的 1 個晨間習慣,抓出 5 個隱形殺手,預防高血壓!

最近我的晨間習慣裡面加進了一件事情,是我從來沒有想過,在我正值壯年就要每天做的事:「量血壓」。

一直以來,「量血壓」這件事情對我來說,只不過是體檢前的例行公事而已,每次都隨便做一下就交差,也從來不在意我的血壓數字是什麼。

直到最近深入研究後,才發現包括我在內,絕大部分的人「量血壓」的方式都是錯的。

我也才知道,原來定期量血壓,是一個最簡單、而且最能有效預防心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的一件事情。

這篇文章我會來跟大家介紹:血壓正常值到底是多少?要怎麼量血壓才能量出正確的數字?以及一般人要怎麼抓出 5 個隱形殺手,好好照顧血壓,才能活得健康又長壽。

之所以會想深入了解「血壓」這件事情,除了受到 Peter AttiaOutlive 這本書的啟發之外,最大的原因,是我那因為腎臟癌過世的老爸。

他在癌症復發前,除了眩暈症越來越常發作以外,血壓也常常飆高到一百八十幾。

他每天早上一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量血壓,如果數字看起來不太正常,他會一直不斷量下去。

後來醫生開了抗焦慮以及降血壓的藥之後,他的血壓才慢慢降到可接受的範圍。

他過世之後,我有時候會想:為什麼吃得健康又每天運動的他,會有高血壓?

這對他的身體造成了什麼影響?

這會遺傳嗎?

如果會的話,我現在是不是要開始做些什麼?

本文的內容,就是我這一陣子的研究心得,我會講到以下幾個大主題:

  1. 血壓的正常與異常範圍
  2. 血壓過高對我們人體 3 大器官造成的傷害
  3. 居家測量血壓的最佳方法
  4. 會導致血壓升高的 5 個隱形殺手

血壓看起來是件小事,但它對我們健康的影響實在太大了,大家一定要看到最後喔!

血壓正常值到底是多少?

血壓正常值到底是多少?相信在看這篇文章的你,一定都有量過血壓,也知道血壓有兩個數字:

  1. 收縮壓
  2. 舒張壓

收縮壓就是心臟把血液經由左心室從主動脈打出來的那瞬間,血管壁所承受的壓力。這是血壓的最大值。

而舒張壓就是心臟舒張,讓血液流回右心房時血管承受的壓力。這是血壓的最小值。

為什麼我們要知道血壓的數字?

因為血壓過高動脈粥狀硬化的三大危險因子之一。

相較於吸菸對血管的傷害是化學性的,血壓過高對血管的傷害則是物理性的。

如果你有血壓太高,那你的血管一分鐘就會被攻擊七八十次,甚至上百次。

這樣的持續衝擊會傷害血管,血管受傷恢復後內膜會增厚,再加上脂肪堆積,都會讓血管壁慢慢變硬且變厚。

這就是大家常聽到的動脈粥狀硬化。

這不但會阻礙血液流通,讓血壓繼續上升,更嚴重的話還會整個把血管整個塞住。

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心臟,就是心肌梗塞,如果發生在腦部,就是中風

根據 2017 年美國心臟病學會發布的最新準則,目前一個健康成年人的血壓數值,是收縮壓小於 120,舒張壓小於 80。

但如果你的收縮壓已經升高到 120 到 129 之間,那就算進入高血壓前期

如果收縮壓已經是 130 到 139 之間,「或者」舒張壓升高到 80 到 90 之間,那就是進入了第一期高血壓

請注意,是符合其中一個條件就算了喔!

第二期就是收縮壓大於等於 140,或者舒張壓大於等於 90。

這時候就必須要採取積極的手段來降血壓。

這是不是比你認知的數字還嚴格?

之前印象應該是大於等於 140 和 90 才算血壓過高,現在變成 130 或者 80 了?

其實中華民國心臟學會也已經在 2022 年,發表了一版新的臨床指引。

這篇指引把數字也下修到和美國一樣,並且也建議採用居家血壓量測來當作診斷的依據,而不是我們到醫院去自己量出來的數值。

因為到醫院去量出來的數字有很大機率是不準的,很可能會因為太緊張,或是沒有坐下來休息一段時間後才開始測量。

這都會讓數字被高估。

我在這邊整理一個血壓值的表格,讓大家可以一次看清楚:

收縮壓(數值較高) 舒張壓(數值較低)
正常血壓 =< 120 mmHg =< 80 mmHg
高血壓前期 120~129 mmHg =< 80 mmHg
第一期高血壓 130~139 mmHg 81~90 mmHg
第二期高血壓 > 140 mmHg > 91 mmHg

*註 1:有國外研究指出,女性的血壓範圍可能會低於男性約 10 mmHg,收縮壓不到 120 mmHg 就可能會有高血壓前期的症狀。

*註 2:沒有年紀越大,正常血壓值越高這件事喔!切勿把「年紀大了血壓就會高」這件事情當成是正常的狀況。

那你可能會想,為什麼我們的心臟學會要把血壓過高的數字下修呢?

最近這幾年發生了什麼事?

其實這要講到一個做到一半被臨時喊停的大型實驗。

大家要仔細看喔,因為實驗的結果實在太驚人了。

SPRINT 實驗

2015 年頂級期刊新英格蘭科學期刊發布了一個名為 SPRINT 的研究,全名叫做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tervention Trial。

中文翻譯叫做「收縮壓干預試驗」。

實驗人員想要知道,如果採用積極的降血壓手段,把血壓值壓到更低的數值,對人體的健康會有多顯著的影響。

於是研究團隊找了將近一萬名收縮壓大於 130,在那時只算是高血壓前期,且沒有糖尿病的民眾。

研究人員把他們隨機分成兩組,實驗組採用積極的強化治療,目標將收縮壓降到 120 以下。

而對照組就採用標準治療,將血壓控制在 140 以下就好。

這實驗本來預計做 5 年,但是才做了 3 年多,實驗就提前終止。

為什麼?

因為強化治療組的好處實在太顯著了,在得知這種結果後,如果還讓對照組繼續使用標準治療,是不道德的事。

在研究期間,強化治療組總共有 243 人因為心血管疾病死亡,佔該組人數 5.2%。

而標準治療組的人數高達 319 名,佔該組人數的 6.8%。

這整整少了 1.6% 啊。

如果用一年來看的話,強化治療組減少的死亡率為 2.19-1.65 = 0.54%。

你可能會覺得沒什麼大不了,但這才一年而已耶!

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可能才三四十歲,你想像一下往後 50 年,每年都能降低 0.54% 死亡率所產生的複利效應。

除此之外,強化治療組的全因死亡率也比標準治療組少了 1.2%(4.5%-3.3%)。

總之積極控制血壓的好處實在太多了。

血壓過高對大腦和腎臟的傷害

除了心臟以外,受到血壓過高傷害最深的兩個器官,就是大腦和腎臟。

SPRINT 研究團隊也想知道積極的血壓控制,會不會改善失智症的發生,於是在實驗中也加入了認知功能的測試。

研究結果在 2019 年發布,名稱就叫做 SPRINT-MIND

很不意外的,研究人員發現:強化治療組的失智風險,比起標準治療組降了 0.6%。

如果結合其他心智認知能力受損的比例,結果更是顯著。這和 SPRINT 的主研究結果一致。

而血壓過高,腎臟受到的衝擊更是顯著。

它的重量只佔人身體的 1% 到 2%,但是每次心臟一跳動,它就得承受 20~25% 的血量。

所以血壓過高的人,他們的腎功能會比同年齡的人還差。

綜合以上幾點,如果你血壓過高,那就會一次衝擊到人體最主要的三個器官:

  1. 心臟
  2. 大腦
  3. 腎臟

而可怕的是,在高血壓前期或者是第一期,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有明顯症狀。

如果不持續長期追蹤自己的血壓,那這三個器官可能就會在承受了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攻擊後,才會開始發出求救訊號。

那時候才開始積極治療,就已經太晚了。

居家量血壓刻不容緩

就像 Peter Attia 說的,他現在平常就會注重睡眠、運動、和飲食,讓自己的血壓維持在正常範圍。

但是他也知道,年紀大了之後,他的家族基因可能會蓋過他在生活習慣上的努力,讓他的血壓慢慢高起來。

這時候如果及早發現,並且進行藥物治療,讓血壓一直維持在正常,就可以有效預防以上講的所有疾病的發生。

這就是雖然我現在的血壓數值還不錯,但我還是每天這麼積極量血壓的原因。

以下我就來跟大家介紹正確的量血壓方式。

我通常會在一早出去跑步回來,洗澡、伸展、泡冰水、靜坐之後開始量血壓。

我會把一個計時器放在旁邊,坐下來之後背靠著椅子,雙腳平放在地上,雙手平放在桌上。

然後把脈壓帶直接貼在皮膚上裝好之後,開始計時 5 分鐘。

這時候我會想想今天要完成什麼事情,或者一邊看電子書。

5 分鐘過後,按下血壓計開始測量,得到第一個數值。

接下來等 5 分鐘再測一次,然後把兩個測量到的數值取平均。

我的血壓計是可以直接傳送數據到手機的,相當方便。

睡覺前我同樣也是測兩次,這時候我會靜下心來想想今天發生的事情,嘉許一下這麼努力的自己。

你可能會覺得這太麻煩了,但是對我來說,我剛好把這兩次需要靜下來的 10 分鐘,當成我一天開始和結束的儀式。

我一開始覺得有點麻煩,但是過幾天後就很享受這個過程。

接下來我想要和大家介紹,除了我剛剛提及會讓血壓提高的項目以外,有哪 5 件事情是鮮為人知的危險因子。

5 個引發高血壓的隱形殺手

殺手一:睡眠呼吸中止症

殺手一:睡眠呼吸中止症之後我可能會專門寫一篇文章來講這個,因為這個實在是一個太普遍,又太容易被忽略,影響我們身心健康的程度太大的症狀了。

睡眠呼吸中止症顧名思義,就是半夜睡到一半會吸不太到空氣,甚至暫時停止呼吸。

這時候身體的血氧會降低,大腦也會跟著缺氧。

大腦缺氧!這怎麼得了!?

所以當大腦發現這個現象,就會把我們從深度睡眠中叫起來,試圖讓呼吸恢復正常。

但通常過了不久又會開始吸不到氣,於是整個晚上就會在這種半夢半醒的狀況度過。

想當然爾,這種睡眠品質當然會很差。

所以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晚上的睡眠時間不管多長,白天還是會昏昏欲睡,無法集中精神,腦袋好像蒙了層霧。

這就是我們熟知的腦霧啦!

除此之外,它還會造成一拖拉庫的慢性病。

大腦長期缺氧,當然失智的風險會增大啦,另外還會造成肥胖,夜尿症,心血管疾病等等。

再來就是會引發我們這篇的主題:高血壓。

這篇研究的圖示(如下圖)來看,晚上間歇性的吸不到空氣,會造成睡眠品質低落,交感神經過度刺激。

這所有的症狀,都會進一步讓血壓升高。

所以如果你血壓過高,又有打呼、夜尿過多、白天會腦霧,記憶力下降等等症狀,一定要到醫療機構去檢驗自己是不是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如果把這個症狀治好了,血壓太高的狀況很有可能可以改善。

殺手二:噪音汙染

殺手二:噪音汙染有小小孩的父母,和幼稚園或小學老師一定都有過以下經驗:

當屁孩們尖叫不停的時候,會感覺自己好像快要爆炸了!!!

不要懷疑,那時候你們的血壓一定是突破天際。

那是因為高分貝的音量,本來就會觸發我們的壓力反應,讓我們的心跳加快,血壓升高。

(我們家女兒終於要去上幼兒園了,終於可以清靜一點了嗚嗚。)

屁孩們總有從魔鬼變回天使的時候,所以先不用急著把孩子丟掉(喂)。

但如果噪音來自工作的環境,或甚至是家旁邊的馬路,導致自己每天都得長時間,甚至連睡覺都處於有噪音的環境下,那就真的要小心了。

在一篇探討職業噪音與高血壓風險的統合分析研究發現:

在大於 80 分貝的環境下工作,則發生血壓過高,也就是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是 140/90 的效應值是 1.81,相當地高。

我找到一個音量的對照表(如下圖),蠻符合我們的生活的,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可以看出,我們平常講話大概是 60 分貝,而捷運大概是 90 分貝。

工廠或工地大概會到 100 分貝,而喇叭和小孩哭鬧是同一等級的,大概 110 分貝。

所以只要在熱鬧一點的地方工作,很容易就超過 80 分貝了。(老師們辛苦了嗚嗚嗚。)

有篇今年剛發布在美國心臟病學會的研究,評估了長期暴露在交通噪音和血壓升高之間的關係後發現:

每增加 10 分貝,血壓過高的發生機率就會上升 7%;

而暴露在大於 65 分貝的人,則比暴露在小於 55 分貝的人增加了 13% 的風險。

這影響相當顯著啊!

所以為了自己的健康,如果住在大馬路或機場旁邊,還是裝個好一點的氣密窗吧。

殺手三:空氣汙染

殺手三:空氣汙染

和噪音汙染常常會一起出現的,就是空氣汙染啦!

住在方便和資源較多的大城市,這兩個汙染都是我們要想辦法避免的。

和噪音不同,空氣汙染所造成的傷害,主要是由於空氣中的 PM2.5 以及其他有毒粒子,會對血管進行破壞。

這些污染物質會導致微血管內皮功能障礙,或是外周導管血管的短暫收縮。

空氣污染也可能引起全身性的發炎反應,而這些都可能是導致血壓升高的原因。

短期暴露於高濃度的超細粒子,PM2.5 和 PM10 等,都已經被觀察到與血壓增加相關。

而研究人員去測量受試者的心率變異性時也發現:暴露在空氣污染之下會讓交感神經過度活躍。

有篇 2020 年的統合研究發現:使用空氣清淨機兩個禮拜後,就可以降低收縮壓 4 毫米汞柱。

所以如果你家裡常開伙,或者是住在空氣比較不好的城市,空氣清淨機真的是家家必備的電器。

(還是大家都一勞永逸搬去台東好了?)

殺手四:久坐不動

殺手四:久坐不動這一個隱形殺手相信上班族們大概都躲不過,那就是久坐不動。

大部分的白領工作者,上班期間坐著的時間很容易超過 5~6 小時。

加上累了一天回到家裡後,癱在沙發上滑手機或看電視的時間,一天醒著的 16 小時中,坐著的時間超過 8~10 小時的人可以說是比比皆是。

有篇 2018 年的綜述講到:

久坐會容易造成體重過重,胰島素阻抗,進而增加高血壓的風險。

此外,久坐還會降低全身代謝,減少肌肉收縮活動,進而減少血管內皮細胞產生一氧化氮等血管擴張物質。

而且久坐時血流速度會減緩,也有可能導致下肢水腫,進而刺激交感神經。

這些種種生理反應都會讓血壓升高。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隨時提醒自己站起來啦!

之前講 NEAT 的那篇文章也有說到:有意識地讓自己隨時站起來,不但可以增加自己的 NEAT,還能防止血壓過高喔!

殺手五:不當處理壓力

殺手五:不當處理壓力先說一點和血壓無關的事。

對於「壓力」的重新認識和更深入的理解,應該是我今年最深刻的學習。

之後會有很多文章會圍繞著壓力來展開,但我先說結論:

當你對壓力的 mindset 改變了之後,你的人生也會有 180 度的改變

話說回來,當我在構思這篇文章的時候,「長期壓力」是我名單中的前幾名。

很直覺嘛,短期壓力反應會讓血壓上升,這個有在看我平常文章的朋友都知道。

既然短期壓力會讓血壓飆升,那對身體有害的「長期壓力」,應該會是高血壓的元凶之一吧。

但當我尋找文獻時,只找到一些特定情況下的壓力會導致血壓升高。

有個研究探討了長期處於歧視、霸凌下的低社經地位族群,他們血壓過高的機會比較高。

另外一篇也是類似,研究人員發現非裔美國人在長期感受到歧視的情況下,血壓高的風險也會增加。

但是對一般大眾來說,目前並沒有科學證據顯示,壓力會導致長期的高血壓,全世界最強的醫院:梅約診所的網站就是這麼說的

但後面這段就值得仔細看了,其實是我們面對壓力的不當處理方式,才是導致血壓過高的原兇

像是喝太多酒或咖啡、吃不健康的垃圾食物、或暴飲暴食、以及軟爛不運動等等。

這些行為不但不能紓壓,反而會增加我們身體的發炎反應,反過來造成更多壓力,形成惡性循環。

這個原理大家可以去看看我之前寫的有關壓力和紓壓的文章

而目前也有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

我們面對壓力的 mindset ,也就是心態,會大大影響壓力對身體的生理影響。

有的人遇到壓力就覺得很痛苦、想逃避,但是有些人會甘之如飴,把壓力當成助力,幫他們完成人生大大小小的成就。

所以壓力真的不是造成高血壓的兇手,對壓力的不當處理才是

以上就是現代社會造成血壓飆高的 5 大隱形因素,你中了幾個?

其實知道了以後就真的很好避免。

如果自己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再次強調,請趕快去醫療機構檢查,現在有蠻多方法可以治療。

再來就是氣密窗裝下去吧,空氣清淨機和升降桌買下去吧。

(真的要開團購了嗎?)

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把血壓過高的發生機率降到最低。

這篇文章算是我最近對這個議題研究的總結了。

就像我在開頭說的,雖然我爸爸已經過世快兩年了,我還是常常會想:如果我那時候多做了些什麼,事情會不會不一樣?

其實以上這 5 個隱藏殺手,他就中了 3 個。

他晚上打呼的模式就是典型的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相信他幾十年來的睡眠品質都不太好。

而且他只要在家裡沒事幹時,一定是坐在電視機前面看球賽,有時候看著看著就睡著了。

但我相信對他傷害最大的,是他從年輕就一直背負著極大的壓力,但卻沒有好好的處理它。

他國中就要幫家裡還債,高職期間要賺錢供弟弟妹妹念書,一直到成家之後,又背了幾十年的房貸。

他一輩子都被帳單壓得喘不過氣來,一直到經濟負擔卸下了,兒女卻也都離家打拼了,他最想要的天倫之樂離他太遠。

常和親朋好友聚會,就正好是威力最強大的紓壓方式

雖然我知道我沒辦法改變什麼,我也相信就算歷史重來,事情還是不會改變。

因為每個人在每個當下,都已經做了他能做到的最好的選擇了。

所以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現在,做好我現在能做到的事情,在他幫我建立的基礎上,走出一條更加豐盛的人生。

以上就是有關血壓的內容。

我怎麼感覺這裡越來越像衛教網站了⋯⋯

但我真的深深認為,把身體的基本運作方式弄清楚,把該做的基本功做好,再來採用其他的措施,身體所獲得的效益才是最長久的。

除了基本功之外,我在另一篇文章寫了 8 個不吃藥降血壓的方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相信也會幫到你喔!

如果你還想知道那些比較基本的健康知識,歡迎在下面許願。

而除了血壓以外,血糖也是另一個要持續觀測,會大大影響到血管健康的因子。

推薦你也去看我這篇文章,來對血糖有更多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