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ategory

Blog

弄懂脂肪通量,了解脂肪累積以及分解的關鍵機制,大大增加減重成功率!

弄懂脂肪通量,了解脂肪累積以及分解的關鍵機制

大大增加減重成功率!

今天這篇文章是科學化減肥的第二部曲,我們終於要進入重頭戲,將脂肪消滅掉的機制啦!我會跟大家介紹一個叫做「脂肪通量」的概念,加上一個簡單的公式,來說明減脂最基本的邏輯。我也會歸納出幾個會影響到脂肪分解 lipolysis 的關鍵生理機制,以及生活中做些什麼事情可以讓脂肪分解加速。看完並且弄懂之後,我保證你對減肥的知識可以勝過網路上一些自己號稱的減肥專家,也能讓自己的減肥計畫成功率大大增加!

先幫大家複習一下上一篇文章講到的幾個重點,是這篇文章會繼續提到的。

第一:我們吃下去的脂肪,會由乳糜微粒這個油罐潛水艇經由血液載到全身,供組織器官來使用。

第二:這些脂肪如果沒用完,就會進入白色脂肪組織被儲存起來。

第三:減肥只有兩條路,第一條是讓白色脂肪組織變小,第二條是直接幹掉他。

對我們九成九的一般人來說,當然不能一言不合就開幹啦,使用正確的減肥方法,有耐心的讓白色脂肪組織越變越小,進而讓身體處於能量平衡,這種狀態才能持久。但要怎麼辦到呢?我先來介紹一個觀念,叫做脂肪通量

脂肪通量是什麼

 

俗話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減肥界也有一句話叫做:「有進有出,減肥不哭!」(好啦我自己發明的。)

給大家看看下面這張圖,它今天會一直出現,看起來很複雜對不對,其實有一部分上一篇文章已經講過了,其他的我會慢慢來解釋,到最後你一定能懂。

先看到這顆大顆圓圓的,它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白色脂肪組織 white adipose tissue 啦!這裡我把它比喻成一間熱門的夜店,中間這個 TAG Pool 就是那個佔了白色脂肪組織九成空間,裝滿三酸甘油脂的池子,我們就把它比喻成夜店裡的舞池。

這個舞池一直不斷有三酸甘油酯在進進出出,我們把它簡稱為老三好了。老三們會從兩個入口進到夜店中,一個在左上角,微血管中有不斷經過的從小腸來的乳糜微粒 chylomicron,還有從肝臟來的極低密度脂蛋白 VLDL,它們都載了一堆老三,這些老三遇到了上部曲講過的脂蛋白脂肪酶 LPL,就會被水解成三個游離脂肪酸,就叫他們小酸好了。

小酸的體積夠小,才能經由 CD36 這道門進到夜店,然後還得經由 DGAT 把他們重新組合成老三,才能進到這個舞池裡。

第二個入口是專門接待多餘的血糖,他們經由 GLUT4 這個門進來後,會經過一連串複雜的機制,最後也是變成老三進到舞池裡。而這間夜店的出口只有一個,就是右邊那個,但是要把老三踢出夜店,不是那麼容易的,這機制等一下會說明。

這裡我們先用公式來表示三酸甘油酯的進和出,左上角那條路叫做脂肪酸的重新脂化:re-esterification,簡稱 RE,左下角那條路叫做脂肪從頭合成:de novo lipogenesis,簡稱 DNL,而出去的那條路叫做脂肪分解 lipolysis,簡稱 L

所以只要離開夜店的老三比進來的多,夜店的人就會越來越少,我們就會瘦,用公式來表示就是 RE + DNL < L

如果相反的話,我們就會越來越胖,公式是 RE + DNL > L

如果一樣多,就代表我們處於動態平衡的狀態,就是 RE + DNL = L

這就是脂肪通量的概念,我們人體中的白色脂肪細胞不是像大家想像的那樣,很固執地堆在那邊,而是持續地進出的。

剛剛講到了 RE 和 DNL 是怎麼發生的,只要血液中有多餘的老三或血糖,就會經由這兩個門進來,那在什麼條件下,這些老三才會離開這間夜店呢?

接下來我要來說明發生脂肪分解的條件。

有利脂肪分解的條件

你平常聽到的燃脂,其實燃燒的不是三酸甘油酯,而是游離脂肪酸。我們全身上下只要含有粒線體的器官或組織,都能夠氧化游離脂肪酸來產生 ATP,它們才能正常運作。

但老三們都在夜店的舞池裡面玩得很爽啊!它們要在什麼情況下才會被分解成小酸,被踢出夜店送到全身呢?

上面這張圖的右上角把有利於脂肪分解的條件都列出來了,林林總總一大堆方法,而我這裡會把它們以作用的途徑分成兩個類別,相當重要,大家要聽仔細喔!

第一個是空腹狀態 fasting state:

我們一早睡醒就是處在空腹狀態中,經過一整個晚上沒有吃東西,我們體內儲存的肝糖會被消耗掉一大部分,血液中的血糖也會偏低,起床後身體為了補充能量,胰臟會分泌升糖素 glucagon 到血液中,當升糖素經由循環到達白色脂肪細胞時,就會促進脂肪分解。

第二個是交感神經興奮狀態:

當我們處於短期壓力下,身體的交感神經會興奮,這就是大家熟知的戰與逃的狀態,像是原始時期我們的老祖宗被野獸追,或是現在變成社畜被老闆追報告,為了活下去,我們必須讓身體的能量處於能隨時被使用的狀態。

這時候中樞神經系統會釋放兩個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而它們會經由神經傳送到白色脂肪細胞,直接刺激脂肪分解。

大家認為以上這兩種情況比較緊急?當然是第二種啊!對正常人來說血糖偏低一下下不會死,但是被野獸或老闆追殺可是有生命危險啊!

你可以想像升糖素是開著車到夜店跟這些老三說:「玩夠了,出來上工了!」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是直接打電話向整間夜店廣播:「出事啦!快點出來救命啊!」

所以交感神經的興奮對脂肪的分解是更快速有效的

但你還記得老三們是怎麼進到夜店的嗎?

它們是從小酸們組合而成的,所以出去的時候,也同樣要分解成小酸們才出得去。

脂肪分解條件具備後會發生什麼事?

有相當多的荷爾蒙會促進脂肪分解,除了前面講的升糖素腎上腺素、以及去甲腎上腺素以外,皮質醇生長荷爾蒙等等都會,但我們這裡就先著重在前面這三個。

當這三個物質經由不同途徑到達白色脂肪細胞之後,它們會啟動一連串的反應,來啟動三把刀,分別叫做 ATGL、HSL、和 MGL(如上圖所示)。

第一把刀 ATGL 會把一個老三 TAG 抓過來,大刀一砍,砍下來一根小酸,老三被砍了一刀後會變成老二,全名叫做二酸甘油酯 diglyceride,簡稱 DG 或 DAG。

這時候第二把刀 HSL 來了,它會從老二身上再砍出一條小酸,變成了老單,老單的全名叫做什麼?沒錯,就是單酸甘油酯 monoglyceride,簡稱 MG 或 MAG。

事情還沒完喔,還有第三把刀 MGL,它會在老單身上再砍下一條小酸,這時候老單就成了一個甘油。欸,就叫它阿甘好了。

所以一個老三被砍了三刀之後,會變成一個阿甘和三個小酸,這時候他們的體積終於小到可以出夜店了。

因為甘油是溶於水的,所以它就會經由血液流到肝臟,再經由糖質新生轉成血糖

但小酸們是不溶於水的,還記得他們是從乳糜微粒極低密度脂蛋白這兩艘潛水艇載來的嗎?而他們出去的時候,是坐著叫做白蛋白 albumin 的船離開的。

白蛋白會帶著這些游離脂肪酸到身體的各個組織讓他們使用,這就是整個脂肪分解 lipolysis 的過程。

影響老三進出的頭號因子

講到這裡大家應該能理解,只要出夜店的老三比進來的多我們就會瘦。

在介紹如何操縱三酸甘油脂進出的這三個箭頭,讓白色脂肪組織縮小的幾個方法之前,我要先介紹一個會增加脂肪進入,減少脂肪分解的關鍵要素:胰島素。

它和前面講的升糖素都是胰臟分泌的,但是功能剛好相反,它是人體最重要的合成荷爾蒙,沒有之一。

當我們吃下澱粉等會讓血糖升高的碳水化合物時,胰島 beta 細胞就會開始分泌胰島素,促進血糖進到細胞中用掉或儲存起來。

同時間,胰島素也會把血液中的胺基酸或脂肪趕到細胞中組合起來,胺基酸會被合成頭髮、指甲、還有之前講過的,超級重要的肌肉。

而過多的脂肪,就會被趕到白色脂肪組織儲存起來啦!

大家可以看看這張圖:胰島素會讓 LPL 變強,把更多的老三分解成小酸抓進來,也會讓 GLUT4 活躍起來,讓更多血糖進來。

它接著還會促進脂肪酸的合成以及重新酯化,把血糖和小酸們全部變成老三丟到舞池裡,它也會減少前面講的那三把刀的數量,阻止老三被砍成小酸。

所以只要有它的存在,那夜店簡直就會天天爆滿啊!

從上面這張圖可以看到胰島素對脂肪分解的影響力,這張圖的藍色範圍指的是你空腹的時候,血液中胰島素濃度應該是 10~80 pmol/L 左右。我自己測出來是 20 啦,還算正常。

隨著血液中胰島素濃度的上升,身體分解脂肪的能力就會急遽下降。

你現在會不會突然發現,為什麼越胖的人越難減肥?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過重的人通常也會有胰島素阻抗,這會使得平常血液中胰島素的濃度一直居高不下,減肥當然困難啦。

空腹胰島素不是常規健檢裡面有的項目,但 Peter Attia 醫師把它稱為礦坑中的金絲雀,可以在進入糖尿病前期時就先看出跡象,好盡早做飲食和運動的調整,建議大家下次健檢可以加價測測看。

如何操縱脂肪通量來減肥

好,前面講了這麼多白色脂肪組織的底層邏輯,我終於要來講如何利用這個公式來成功減肥啦!

對我們理工宅來說減肥的邏輯很簡單,就是把上面左邊那兩個箭頭縮小,右邊那個箭頭變大就結束了。但事情才沒那麼簡單哩!

人體是個相當複雜的系統,牽一髮動全身啊,而且從神經系統到內分泌系統到消化系統到能量系統,它們會通力合作,確保我們的身體狀態能維持在穩態。

所以太劇烈的減肥方式是一定會失敗的!

既然肥肉是經年累月累積出來的,那減肥這件事情,也是要花很長的時間才會成功的,我認為至少要以年為單位來設定目標,這些減下來的肥肉才會真正離你而去。

但我們還是可以利用脂肪通量的概念,來做一些事情讓減肥計畫的成功率增加啦,以下我列出五招最有效的來讓大家參考:

第一招:盡量避免精緻碳水和超加工食品

這點絕對是減肥的重中之重,如果你年紀還不大,光是這一招就可以讓你成功瘦下來了。漢堡、披薩、含糖飲料這些東西,會讓血糖一下子衝高,然後讓胰島素被大量分泌。

而且這些食物的脂肪含量通常也很高,所以對脂肪通量的整體效應,就是同時增大左邊那兩個箭頭,尤其是 RE 這個,也會讓右邊出去的那個箭頭縮小。

這根本就是變胖的大魔王啊!先戒掉這些東西,你就可以成功一半了!

第二招:控制份量、吃原型食物

第二招還是跟飲食有關。看了這麼多文獻之後,深深覺得肥胖症的盛行率會居高不下的頭號因子,就是這些現代化的超加工食品,它們不但熱量密度很高,還會讓我們不知不覺吃太多。

只要慢慢少吃這些東西,轉換成吃原型食物,真的不用多做什麼,自己就會慢慢瘦下來了。因為你的腸胃道會去感測吃進來的東西的營養成分,如果夠了,它就會讓大腦知道,讓我們產生飽足感,進而停止進食。

這點我們家過去一年的感受相當深,自從老婆幾乎天天下廚之後,我們現在真的都對外食興趣缺缺了。

如果一開始還是不知道怎麼控制份量和不同營養素的比例,可以參考哈佛健康餐盤或是宋晏仁醫師的 211 餐盤都不錯。

這招對脂肪通量的影響也是全面的,吃進去的熱量少了,胰島素的分泌正常了,白色脂肪組織也就會慢慢變小。

第三招:充足的睡眠和紓壓

這裡我要介紹另一個會影響脂肪代謝的賀爾蒙:皮質醇。這大家都知道,它是俗稱的壓力賀爾蒙嘛!

所以在短期壓力下,它和腎上腺素以及去甲腎上腺素會一起被分泌,這時候它是有助於脂肪分解的。

但如果我們處於長期壓力或睡不好,皮質醇在血液中的濃度會降不下來,這時就會引發許多問題,包括增加內臟脂肪、胰島素阻抗、引發壓力下的進食,而且傾向於吃垃圾食物等等。

所以每天把短期壓力關掉,並且有充足的睡眠,就能把皮質醇降下來,這同樣也能讓脂肪通量的入口變小,出口變大。

第四招:Zone 2 運動

這裡我終於要來講到減肥的最後一哩路,那就是燃燒脂肪了。

如果你前面有認真聽,應該會覺得脂肪通量對於減肥來說少講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怎麼樣才能有效的把從脂肪組織踢出去的脂肪酸使用掉。

因為如果你不用掉,這些游離脂肪酸們在血液中晃久了,還是會被抓回來形成三酸甘油酯儲存起來的!那什麼東西能去用掉這些游離脂肪酸呢,就是粒線體啦!

能夠鍛鍊到粒線體的功能以及增加他們的數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我之前那篇超熱門的文章,Zone 2 運動

除了燃燒脂肪以外,運動也能刺激大腦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來幫助脂肪分解。

如果你能做到每周 3 次以上,每次 30~45 分鐘的 Zone 2 運動,那對減肥絕對是如虎添翼啊!

第五招:泡冰水

如果以上四點都有做到,還想再減快一點,那可以考慮來做這件比較高難度的事情。

這個機制就是增加體內的腎上腺素以及去甲腎上腺素的濃度,它同時也會啟動含有粒線體的棕色脂肪,來幫助燃脂。

詳細的機制和做法大家可以去看看我這兩篇文章:泡冰水的五大好處,與泡 5 度冰水 30 天

以上就是這篇的內容!哇終於講完了,你會不會覺得,我講的這幾招早就聽到爛了,有沒有更新、更快的方法啊?

但事實就是,減肥就是這麼的樸實無華,而且需要長期抗戰。但是在了解了這些底層機制以後,相信你對減肥會有更新的看法,也會更有耐心,不會再相信那些奇奇怪怪的快速減肥法了。

不過減肥這個議題是在太大太複雜了,如果大家有什麼問題,歡迎留言在下面,我會在下一集節目試圖幫大家回答。

我也會嘗試來解釋減肥兩大陣營:能量平衡模型 vs 碳水胰島素模型到底在吵些什麼。最後,我也會來分享我目前在執行的策略。

當然還是推薦大家複習一下 Zone 2 以及剛剛提及的泡冰水兩篇文章啦!相信都能幫到你。

減重全攻略三部曲之一!弄懂基礎科學,讓你減肥成功機率大增!

減重全攻略三部曲之一!

弄懂基礎科學,讓你減肥成功機率大增!

最近又是體重會突破天際的一段日子啦!

從尾牙開始一直吃到過年、再吃到元宵,這一個月增加的體重,可能要花好幾個月才能減下來。

(還是就永遠跟著我們了⋯⋯)
接下來會有四篇文章,是我嘔心瀝血生出來的「科學減肥四部曲」!

我終於把脂肪和減肥的底層機制給大概搞清楚了,我說大概,實在是因為這件事情是在太複雜了,不是我們平常聽到爛的「熱量赤字」或「少吃多動」這麼簡單。

如果是的話,減肥就不會蟬聯新年新希望第一名連續八百年了。
這篇文章我會先跟大家介紹我們要減的肥到底是什麼,以及它到底是怎麼在我們身體裡累積的。

之後的文章,我會跟大家解釋一個簡潔的減肥公式,可以適用於大多數的減肥方法。

最後我會統整目前主流的減肥法,並且教你如何挑出最適合自己的,讓新年新希望裡面有減肥這件事情的朋友,能有最高的機率成功。

在正式進入文章之前,先幫大家打個預防針:

有關脂肪和膽固醇的運輸和代謝,一直都是生物化學裡面最複雜的主題之一,你可以去問問醫生朋友當年是不是背得超痛苦。

我自己真的花了超多的時間去念書和查資料,但是搞懂還是相當有成就感,也對目前市面上一堆減肥法有更通盤的理解。

在這個脂肪四部曲,我會講到一些必須要知道的生物化學知識。

我會盡量簡化以方便大家理解,如果有講得不精準的地方,還請專家多多指教。

雖然第一次看會有點燒腦,但是我保證你多看幾次,把底層邏輯搞懂後,網路上那些奇奇怪怪的減肥法就再也騙不了你了。

減肥到底在減什麼?

減肥到底在減什麼?

首先要來正名一下。

我們平常在講的「減重」,其實指的應該是減肥或是減脂。

我們想要減掉的,是堆積在肚子、屁股、蝴蝶袖、甚至覆蓋在內臟周圍的白色脂肪。

更精確一點來說,我們要減的東西叫做白色脂肪組織,white adipose tissue,簡稱 WAT。

大家先別急著把它當成去之而後快的敵人,其實它在人體扮演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

我這裡整理出 4 個它的功能。

脂肪的 4 大功能

第一:儲存能量

之前介紹過棕色脂肪不一樣,白色脂肪只有相當少數的粒線體,所以它幾乎沒辦法燃燒脂肪。

白色脂肪的主要功能,就是儲存多餘的熱量。

白色脂肪細胞除了細胞核和粒線體外,其中九成是一個很大的脂肪滴。

那它可以為我們儲存多少熱量呢?

來做個簡單的計算:

一個 70 公斤、體脂 18% 的男性,這身材算是標準的喔,他身上的脂肪總共有超過 11000 克的脂肪。

換算成熱量,是超過 10 萬大卡!

以一位 50 公斤、體脂 22% 的女生來說, 換算成熱量是 9 萬大卡左右。

以上面這位男性的基礎代謝一天大概 1600 大卡來算:

如果他只喝水不吃東西,在簡單粗暴的計算下,他可以活超過 60 天喔!

這是一個超級有效的能量儲存方式,我們的祖先們就是靠這個活下來的。

第二:分泌賀爾蒙

想不到吧!

我們這塊肥肉當然不是只有儲存多餘的能量,或者讓我們保暖這麼簡單。

它還會分泌許多不同種類的賀爾蒙,其中一個就是用來調節體脂的瘦素 leptin

當體內的脂肪量越多,白色脂肪組織就會分泌越多瘦素。

此時下視丘偵測到,就會讓我們產生飽足感,停止進食,反之亦然。

這個機制會讓我們的體脂肪在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變動。

這就是太劇烈的減肥不會成功的原因:

當你的體脂一下子減少太多,瘦素水平也會一下子降下來

這個機制再加上其他賀爾蒙的變化,下視丘就會命令你去覓食。

這是絕對沒辦法用意志力來抵抗的。

這時候身體也會處於節能的狀態,而這種情況會持續到你吃回來為止。

這就是所謂的溜溜球效應

第三:保暖和緩衝

這個功能就很直覺了吧。

脂肪越多的人,就越不容易覺得冷(被扁可能也比較不會痛)。

肥宅的肚子還可以讓老婆或女朋友當枕頭,多好啊。

第四:神經連結

除了以上三個主要的功能以外,值得特別一提的是,每個白色脂肪組織都會有連結神經。

它和神經的連結處有一些受體,會根據某些神經傳導物質來決定脂肪的進出。

這點對於減肥相當重要,在下一篇文章會講到,請大家先記好。

講到這裡,我要來揭露減肥唯二的兩條路了,聽好喔!

第一條是讓白色脂肪組織變少,第二條就是讓白色脂肪組織變小

就這樣,沒有第三條路了。

第一條路指的就是抽脂手術啦!

其實對那些嚴重肥胖,已經導致許多慢性病的人,抽脂手術會是個不得已的選擇。

但是對九成九以上的人來說,還是要選擇第二條路,讓白色脂肪組織變小。

更精確一點說,是讓脂肪滴的體積變小。

在講方法之前,我要先跟大家介紹什麼是脂質 lipid,以及脂肪滴裡面裝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脂質全介紹

脂質全介紹

你會不會常常搞不清楚以下這幾個名詞:

脂肪、脂肪酸、三酸甘油脂、膽固醇,它們到底是什麼?

我們要減的肥,到底是什麼東西?

以上這些東西,全部都可以歸類在脂質 lipid 底下。

脂質是一大堆有機化合物的統稱,它們統一的特性就是幾乎不溶於水

這個是脂質的關鍵。

而脂質依照結構和功能,可以再細分成 8 種。

以下我會介紹 3 種和減肥最息息相關的:

  1. 三酸甘油脂
  2. 類固醇
  3. 磷脂。

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

先來講三酸甘油脂。

顧名思義,它是由三個脂肪酸,加上一個甘油,脂化而成的化合物。

答案揭曉:它就是脂肪滴裡面的東西,也是我們平常講的脂肪。

我們要減的肥,就是它啦!

但是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喔。

你有沒有聽過脂肪酸也有分很多種?

這裡的學問真的超大的。

脂肪酸可以依照它的長度,也就是碳原子的數目,來分成短鏈脂肪酸、中鍊脂肪酸,以及長鍊脂肪酸。

短鍊是 5 個碳以下,中鍊是 6 ~12 個,長鍊就是 13 個以上。

它也可以根據碳原子之間的連結,來分成飽和脂肪,以及不飽和脂肪

如果一個脂肪酸中碳原子之間都是以單鍵來連結,這時候碳所能連結的氫原子數量已經緊繃了,這就叫做飽和脂肪酸。

而如果兩個碳中間有一個以上的化學鍵是雙鍵,這時候每一個雙鍵比起單鍵會少掉兩個氫原子,這就叫做不飽和脂肪酸。

只有一個雙鍵的脂肪叫做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而有兩個以上雙鍵的就叫做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而另外一種惡名昭彰的脂肪:反式脂肪也是不飽和脂肪酸,只是雙鍵兩旁碳原子連結的氫原子是在不同邊。

我們常被告知的健康的油,像是橄欖油和苦茶油就是含有七成以上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魚油裡面含的就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這些不飽和脂肪酸最好佔我們攝取油脂的大部分。

奶油、牛油、豬油裡面都含有四成以上的飽和脂肪酸,這是我們要限制攝取的。

而工業生產的反式脂肪酸,像是小時候超愛的乳瑪琳,則是能免則免,它會增加心臟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既然有那麼多種脂肪酸,那三酸甘油脂的組合不就超級多了?

你想的沒錯。

一個甘油骨架可能可以抓一條飽和脂肪酸和兩條不飽和脂肪酸組在一起,其中可能有短的也可能有長的。

如果三酸甘油脂中飽和脂肪的比例越高、而且長度越長,那這種油在室溫下就比較容易形成固體,因為它們的排列會比較整齊。

像是牛油就含有 50% 左右的飽和脂肪酸,而且幾乎都是長鏈的脂肪酸。

這也難怪你去吃年肉麵的時候,桌上讓你加的牛油都是硬的。

奶油和豬油也是,都含有高比例的長鏈飽和脂肪酸,所以容易在室溫凝結。

這裡要特別提出來的是椰子油,它有九成是飽和脂肪酸喔,所以也不適合過量攝取。

這裡先知道這些就好。

如果大家想知道比較詳細的脂肪酸介紹,像是吃魚油的好處,以及如何挑選好油,可以和我說,我會找時間來整理給大家。

類固醇(steroid)

一講到類固醇,可能會直覺想到兩種:

  1. 有健身的巨巨聯想到能夠快速長肌肌的,那種是含有睪固酮同化類固醇
  2. 有抗發炎、抗過敏、調節免疫功效的叫做糖皮質激素

這兩種功能大不相同,但其實都是類固醇的一種。

你只要看到看到這種有 A B C 三個六角形,還有一個五角形連在一起的,就是類固醇的核心。

類固醇依照它的功能大概可以分成 2 類:荷爾蒙固醇

荷爾蒙負責在身體組織間傳遞信號,進而調節體內各種生理反應。

除了剛剛講的那兩個例子以外,雌激素負責調節懷孕和分娩的週期、皮質醇等腎上腺激素會影響新陳代謝、免疫反應和壓力反應。

而固醇則是細胞膜的重要成分。

人體中最重要的固醇,就是我們熟知的膽固醇啦,它也是我們這一系列會討論到的主角之一。

膽固醇不只會幫助穩定細胞膜的結構,它還是前面提到很多賀爾蒙的前驅物。

像是睪固酮和雌激素,還有維生素 D、以及用來分解脂肪的膽汁酸,都是從膽固醇合成而來。

膽固醇這麼重要,但你是不是常常聽說有好膽固醇以及壞膽固醇?

那我上面講的這個到底是好的還是壞的?

答案是:膽固醇就是膽固醇,根本沒有分好壞!

有關這個迷思,我之後會有一篇文章專門來解釋。

磷脂(phospholipid)

接下來講磷脂。

磷脂最常見的就是一顆圓圓的頭,帶兩根尾巴。

它有個很酷的特質,叫做雙親性,頭部是磷酸基團,這端是親水性的;兩條尾巴是脂肪酸,它們則是疏水性的。

而磷脂還可以根據它們的骨架分成兩種:

如果骨架是甘油,那就叫做甘油磷脂;

如果骨架是鞘胺醇,那就叫做鞘磷脂。

這個頭部喜歡水,尾巴討厭水的特性超級重要,因為它們在體內很自然的會尾巴對尾巴的這樣排列。

這種排列再加入一些膽固醇讓它們變堅固,還有其他功能的蛋白質,就成了我們人體的細胞膜

身體的脂肪是怎麼堆積的?

身體的脂肪是怎麼堆積的?

有沒有人還記得我之前強調的:脂質的特性是不溶於水嗎?

所以包括三酸甘油脂啊、膽固醇啊、和一些脂溶性維生素和荷爾蒙都有這種特性。

那你會不會覺得奇怪:這些物質是怎麼透過血液在身體傳輸的?

這裡要隆重介紹運輸這些物質的重要粒子:脂蛋白啦!

當我們吃下一口雞排後,那些脂肪和油從進到嘴巴開始,一直到胃和小腸。

這個過程唾液脂防酶、膽汁鹽、胰脂肪酶等各種酵素,會將脂肪分解成游離脂肪酸、單酸甘油酯、和甘油等小分子。

這樣才能被小腸吸收。

這時候這些小分子會在小腸絨毛的上皮細胞中再被合成三酸甘油脂。

然後它會再跟膽固醇、脂溶性維生素等等身體需要的化合物,混在一起被磷脂包成一顆很大顆的球狀物。

最後再加入 ApoB 48 這個載脂蛋白,就變成了叫做乳糜微粒 chylomicron 的脂蛋白啦!

因為它是被磷脂包起來的,球的外側是親水的那一頭,所以整顆乳糜微粒是可以在血液中自由流動的。

你可以把它想成是一艘油罐潛水艇:

裡面有九成的空間是三酸甘油脂,其他裝的有大概不到 5% 的膽固醇,以及其他脂溶性維生素。

因為這顆球太大了,所以得透過淋巴系統才能進去血管。

接下來這艘潛水艇就肩負著把熱量帶給全身組織的重責大任啦!

它在路上會一直遇到一個叫做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簡稱 LPL 的酵素。

它會把乳糜微粒中的三酸甘油脂水解出來,變成游離脂肪酸

而這些游離脂肪酸有兩條路:

一條是進入肌肉或器官的組織,被粒線體燃燒掉來產生 ATP,維持身體的運作。

如果這些能量來源大於身體運作所需,它們就會走到第二條路,進入白色脂肪組織,再度合成三酸甘油脂被儲存起來。

以上就是這篇減肥首部曲的內容!

嗚,終於講完了。

沒想到我竟然會講那麼細耶!真的有人看到這裡嗎?

但是我覺得要弄懂減肥這件事情,一定要把它的底層邏輯給弄清楚,才不會被一些很表面,甚至互相矛盾的方法給呼攏。

我再幫大家把重點抓出來:

第一:「減肥」指的是減掉堆積在身體各處的白色脂肪組織。

第二:減掉白色脂肪組織只有兩個做法:讓它變小,或是除掉它。

第三:脂質其實比你想像中的多而且重要,除了三酸甘油脂以外,類固醇、磷脂都是人體不可或缺的脂質。

第四:吃進去的脂肪和油,經過小腸吸收後,會被磷脂和載脂蛋白包成乳糜微粒。

乳糜微粒就好像一艘油罐潛水艇,會將能量和膽固醇經由血液帶給全身上下的組織使用。

第五:乳糜微粒中的三酸甘油脂,被 LPL 水解成游離脂肪酸之後,會有兩個下場。

第一個是進入組織被粒線體燒掉產生能量,第二則是進入白色脂肪組織被儲存起來。

脂肪的前半生就講到這裡啦!

但是我想大家關心的,是怎麼讓越來越多的脂肪們趕緊壽終正寢。

想知道的話,請持續關注這個減肥系列

如果你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也請幫忙多多分享出去喔!

新世界的財務自由公式!不靠運氣,白手起家也能過著有錢、快樂、心靈滿足的生活

新世界的財務自由公式!

不靠運氣,白手起家也能過著有錢、快樂、心靈滿足的生活

上個月很開心收到「錢雜誌」的邀訪,還到他們板橋的總部棚拍,上了 2024 年一月號的封面人物!說真的,一開始接到這個邀請,說想要找我聊財務自由,我的直覺是:「你們應該找錯人了吧。」我跟總編說,雖然我的確是以財務自由當作目標,而且預計在五年後,也就是 2028 年我滿 50 歲那一年要達成,但現在根本八字還沒一撇啊!我既沒車又沒房,公司也還在負債中,講這個主題應該沒有什麼說服力,沒想到總編竟然說,沒關係啊,大家都是在進行式,就聊一聊執行的心得嘛。我想既然今年的目標就是賺錢,能跟專門研究賺錢的專家們聊聊也不錯,結果一聊就聊出了封面人物以及接下來跨頁的專欄,真的是個神展開啊。今天這篇文章,我就應觀眾要求,來解釋我自創的財富自由公式裡的「快樂收入」大於「極簡支出」是什麼意思,以及要怎麼按部就班達成。

我想「財富自由」,應該是在看這篇文章的每一個人的夢想吧?(如果你不是的話,請跟我說為什麼,我很好奇。)目前對於財富自由最普遍的定義是:當「被動收入」大於「支出」的時候,我們就可以不用為了錢而工作,安心「退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講白話就是你躺著就能賺到的錢,大於總共花出去的錢的話,那我們就能每天躺著也能活下去了。被動收入最具代表性的來源有兩種,第一種是定期定額投資股票所收取的股利或股息

這個方法開始廣為人知,應該是 1992 年開始的 FIRE 運動。FIRE 是 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 的縮寫,直接翻譯成中文,就是財富自由、提早退休

他們的方法就是省吃儉用,存下一半以上的薪水,全部定期定額買大型的 ETF, 並且事先規劃好自己退休後的年支出。只要這些累積起來的 ETF 生的錢大於預計的支出,就可以安心拍老闆的桌子去享受人生了。

我曾經訪問過一位成功用這個方法達到目標的台灣人 Winnie,她出了一本書叫做《不上班也有錢》,講她和老公怎麼省吃儉用到了一個極致,成功財富自由提早退休的故事,相當有趣,推薦大家去聽聽這集節目

第二種來源就是包租公或包租婆啦!這個方法最近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但是對大部分的人來說,要買一間自己住的房子都遙不可及了,還想買第二間來租人?除非是你爸媽有留給你才有可能,這就不在我們討論範圍裡了。

我接下來會針對 FIRE 族所採用的方法來討論。這個方法概念雖然簡單,但是整個假設含有一些陷阱,我以下會來一個一個解釋:

FIRE 財務自由公式的關鍵數字

FIRE 族的財富自由公式有幾個關鍵數字,以下的數字我都以台灣六都當例子喔。

第一:是你預計退休之後一年要花多少錢

我們預計 50 歲達到這個目標好了。如果你覺得到了這個年紀,要過上有品質的生活,房租一個月算 15000,飲食平均一天抓 600,一個月 18000,再加上偶而出國玩,買個新手機,一個月吃喝玩樂花 30000 應該不為過吧。

這樣平均一個月抓六萬五,12 個月 78 萬,再拿兩萬當作緊急支出好了,這樣退休後一年花 80 萬應該是合理的數字。

第二:ETF 的年化報酬率

FIRE 族們流行用 4%,這代表了你退休後每年可以從 ETF 總資產花的趴數。

第三:目標要存到的 ETF 金額

這就可以用以上兩個數字來回推,用 80 萬除以 4%,得到 2000 萬。意思是,你只要在 ETF 帳戶的戶頭裡看到 2000 萬這個數字,就算成功達標。

只要一年不從這個帳戶花不超過 80 萬,這個帳戶就好像聚寶盆一樣,花都花不完,你就可以安心退休了。

第四:預計幾年存到這個數字

FIRE 族通常目標是花 10~20 年達成,所以他們會鼓勵大家越早開始存錢越好,如果 25 歲開始做這件事情,那一切順利的話,45 歲就可以退休了耶!超爽。

但真的這麼簡單嗎?其實這方法有太多陷阱了:

FIRE 財務自由公式的陷阱

第一:高估未來的投資回報率

大家可以去查我們台灣最大的 ETF 0050,從 2003 年到現在的年化報酬率是 5.75%,好像比 4% 高上不少,但投資最大的誤區之一,就是拿之前的績效來預估往後的績效

雖然說 4% 已經比 5.75% 還要低三成了,但未來會發生甚麼事誰都不知道,最近也有一些 FIRE 族在討論,可能把 4% 降成 3% 會比較保險一點。

第二:低估存到這個數字的時間

如果把 2000 萬當目標,大概要多久才能存到呢?

我們用主計處今年公布的數字,新北市受雇員工年薪 52.2 萬來計算好了,在幾乎犧牲所有娛樂,省吃儉用的狀態下,每個月能存 20000 我覺得已經超強了。(有誰能存到這個數字嗎?讓我知道一下。)

假設一直都是領薪水的上班族,每年加薪的幅度都被拿來花掉,每個月就是存 20000,大家可以到 MoneyDJ 的網站來算,從 0050 上市開始就一路扣,扣到現在滿 20 年 你猜存了多少?

答案是一千五百六十萬,如果要用 20 年存到目標的 2000 萬,那每個月存進去的錢要提高到 25000 左右才有辦法。

第三:低估退休後的花費

這是這個公式最大的陷阱:就是假設退休後的物價跟現在一樣,而完全忽略了通貨膨脹。如果以每年 2.5% 的通膨率來算,20 年後要過上和現在樣的生活品質,必須乘以 1.64 倍。

也就是如果你現在覺得要過上理想中的退休生活要花 80萬,20 年後這個數字會是 131 萬。

如果以保守的 3% 推回去,你要存的目標數字不是 2000 萬,而是 4373 萬!

第四:沒有考慮到人生重大事件

如果人一但發生意外,就算保險都有買好買滿,不會發生太多額外支出,但這段時間很可能就不能工作了。沒了薪水,就勢必得要從這個帳戶裡拿錢,這一來一往會讓整個計畫不進反退。

如果找到可以一輩子牽手走下去的另一半,也很幸運地有了孩子,那整個支出又要重新計算,相信我,那數字比你想像中的多很多。

如果這時候你決定要買個房子,讓家人有一個安身立命的家,那這整個計畫基本上就宣告終止了。

第五:沒考慮到人性和心理壓力

假設你真的存到這筆錢也退休了,如果再來一次金融海嘯,讓你的帳戶淨值一下子砍半,你會不會心慌?

如果這時候又來個加密貨幣狂潮,看到社群媒體上到處都是一個月就上月球,拿現金買車又買房的屁孩,你會不會心癢?

如果你看到同年紀的朋友,不但事業有成,在社會上也有更大的影響力,還能過上比你好得多的生活,你會不會羨慕季妒恨?

如果你意識到,你未來的收入竟然不是主動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是被動的隨著大環境上上下下,你的心裡會不會不踏實?

而內心不踏實,就很容易做出一些不理性的行為去亂投資,或被詐騙集團騙,這時候錢沒了就算了,更慘的是你早就失去賺錢的能力,

綜合以上五點,我認為 FIRE 族的策略相當難成功,就算一時達到設定的目標,也很難維持下去。

以下我就要來隆重介紹我自己版本的財務自由公式:快樂收入 > 極簡支出啦!

快樂收入的組成

我的快樂收入有兩個組成成分,投資加上事業。看到這裡,你會想說,啊這不是老套嗎?!你先聽我解釋,這絕對跟你想像的很大不同,尤其是自己的事業這部分。

我們先來看下面這張圖,橫軸是我們的年紀,縱軸則是年收入。

藍色這條是俗稱的打工仔的年收入走勢,就一般人受薪階級來說,年薪 200 萬左右應該就頂天了,除非是能力很強被挖腳,要不然這條線的成長比例會越來越小,最後趨近停滯。

綠色這條是快樂收入的一部分,叫做投資,而且只定期定額無腦買 ETF,如果把每年的配息當作收入的話,雖然一開始的數字比起薪水少很多,但只要時間一拉長,它是可以實現指數成長的。

綠色這條就是 FIRE 族最主要的主要收入來源,但這只佔我的快樂收入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這條能夠實現更大增長的,自己的事業。

你會看到這條線的一開始收入幾乎為零,而且維持好一段時間,短則三年,長則五年之後,收入才會慢慢有點起色,一直到某個時間點,這個事業在市場上贏來了 traction,之前的累積就會一下子爆發,

這時候這條線的走勢會很像一根曲棍球棍,英文叫做 hockey stick growth,這是每位創業者都希望看到的一條線。

但我不是要你把工作辭掉,直接去創業追求這條線喔!跟你講,穩死的!

建立事業的步驟和關鍵時間點

有注意到嗎?上面這三條線是併行的,再說一次:千萬別辭職創業!(除非你家裡有錢。)因為你不知道要做什麼事情,也不知道要做多久才能找到 traction,甚至可能一輩子這根棍子都翹不起來。

所以我們要在有正職的情況下,來慢慢建立自己的事業,最好這份工作能夠磨練到的技能,是你的事業所必須具備的。

而建立這份事業應該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不斷試錯,這時候我們要持續學習,把學到的付諸實踐,並且藉由數據來觀察市場反應,如果找到了一個自己有興趣,市場也有接受度的事情,

下一個階段就是系統化,我們要把這個事業的主要成分拆解出來,弄清楚所需要的時間和資源、對整個事業的影響程度,以及可能的瓶頸在哪裡全部釐清楚,開始慢慢地把一些不一定要自己做的事情外包出去。

如果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了,你會很明顯地看到曲棍球棍的那個轉折點,這時候要做的事情是精實擴張,用最少的資源來讓生意成長。

至於什麼時候該辭職專心做自己的事業呢?我認為有幾個時間點,第一是你已經確認這是一根尖挺的曲棍球棍,不會再軟下來了,這時候你可以開始考慮。

再來是穩定的收入已經超過正職了,這時候你就可以盤點你的現金流和存款,準備離職。

如果再保守一點,可以等到事業的收入已經明顯高於正職,而且已經分身乏術的時候才離職。這個時間點因人而異,你可以視家庭的狀況和風險承受程度來決定。

這個事業不是要創辦一間年收破億,員工數破百的大公司,是一個利用最少的資源,運用新世界的槓桿和自己的專業,來提供服務或產品給需要你的客戶的快樂事業。

快樂事業需要具備的條件

這是我在雜誌中列出來的,這個快樂事業應該要具備的條件:

  1. 一定要擁有屬於自己的品牌,當然最好的品牌就是自己。(好像繞口令。)
  2. 每周工作不超過 20 小時,因為即使你再喜歡做這件事情,花太多時間在工作上也會 burn out。
  3. 一定要善用新世界的槓桿,矽谷佛祖 Naval Ravikant 說,除了舊世界的槓桿:勞工和資本以外,程式和新媒體是新世界的創業者一定要善用的槓桿,矽谷成功的 startup 都是成功運用這四個槓桿才起飛的。有關這位佛祖的開示我之後會再深入介紹。
  4. 工作幾乎沒有設定截止期限,而這個期限通常是自己給的,不是別人給的。這對自己的身心健康相當重要,像我最近一直在趕要交給別人的東西,壓力就一直降不太下來,HRV 一直處於低位。
  5. 只接受自己真心喜歡的工作邀約或機會:這就是 Derek Sivers 最著名的一句話,他在 Anything You Want 這本書裡面寫的 “Hell Yeah or No” 原則,這也是我目前收到超過 100 個業配邀約,最終都沒有談成或接受的原因。我不敢相信這本書竟然沒有中文版,有興趣的話可以留言在下面,我找時間介紹給大家。
  6. 可以隨心所欲放幾個月的長假,現金流依然不受到太多影響。當然要達到這點前,你必須找到一位值得信任的 CEO 來把公司管好。
  7. 這件事情是能夠滿足我們身為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它是能幫到人的,對人類是有貢獻的。唯有如此,這件事情你才能做得開心、做得長久、做一輩子,這才有比較高的機率做到曲棍球棍往上翹的那一天,也能讓你一直到死的那一天,都能持續做著自己熱愛的事情,讓自己的生命能夠既豐盛又圓滿。

什麼叫做「退休」?我的字典裡面根本沒有退休這兩個字!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這是我 2012 年從聯發科離職到現在,不斷學習嘗試掉到坑裡,爬起來後繼續學習嘗試又掉到坑裡,用十年的血淚濃縮起來的心得,其實每一個概念都可以展開變成一集節目。

尤其有關建立快樂事業的方方面面,我之後也會在錢雜誌的專欄和這個頻道來跟大家分享,我會跟大家介紹幾本對我影響很大的書和文章,像是這本《創業這條路》,還有這本 Cal NewportSo Good They Can’t Ignore You 等等,如果你有興趣,請讓我知道,我之後會再來做介紹。

如果你都看到這裡了,我要跟你說聲謝謝,你是我的真粉絲,我準備了一個好康要給你。

過年後我終於要發行醞釀超過一年的電子報了,這個電子報的名稱叫做《張修修的自由之路》,我會在每個禮拜的第一天,也就是星期天的早上寄出,內容是我自己在通往自由這條路上的學習、思考、以及實踐。

這裡的自由當然包括了我認為最簡單,而且人人都能達到的「財富自由」,還有我這個頻道目前的內容主軸,「免於病痛的自由」還有「老了之後還能上山下海的自由」。

但我覺得最難的,其實是「靈魂的自由」,這是我們所有人花一輩子的時間都不一定能達到的自由,這就是我的終極目標。

如果你也在這條通往自由的這條路上,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我們可以結伴同行,俗話說,一群人才走得遠,對吧?

最後的重點來了,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在確認訂閱的那封 email 直接回信給我,信箱是:shosho.tw/free。在信裡面寫三件事情,第一個是簡單的自我介紹,第二是你對自由的想法,第三是對這個電子報的建議。

為了彰顯 Kevin Kelly1000 True Fans 原則,我會把前 1000 位用心回覆的訂閱者,當成是我創報的鐵粉,我會回信謝謝你,並且在之後規劃專門給這一千位鐵粉們的好康或活動。

當然你也可以只訂閱就好,也不用急著回信,我預計應該要一個月才會滿吧!真的相當期待收到你的來信。

學英文的科學方法!弄懂底層邏輯,讓孩子學美語不再痛苦走彎路(還可以省 100 萬)

學英文的科學方法!弄懂底層邏輯,讓孩子學美語不再痛苦走彎路(還可以省 100 萬)

認識大腦學習的方式,學英語不再走冤枉路!

我的女兒三歲半了,最近在做一些功課,準備讓他學一些東西。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就是英文了。

之前有網友問我英文是怎麼學的,怎麼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但其實我心虛得很,當年那個土炮方法好像有點用,但我也不確定那是不是最正確的方法

於是我又開始一頭栽進去研究,借了這兩本書:

一本是《大腦這樣「聽」》,另一本是《大腦與閱讀》

我還看了這個領域頂尖專家的影片,和美國國家閱讀小組出的一個快 50 頁的報告,才發現我們夠學會一個語言的聽說讀寫,是多麼精密複雜的一件事情。

而我們幾十年來學英文的方式,根本就是逆天的啊!難怪那時候學得那麼痛苦!

這篇文章是「學英文的科學」的上集,我會分享這一個月的研究成果,讓孩子學英文可以少走彎路,讓他們能用英文自在地和外國人交談、做朋友,長大後能有機會在世界的舞台上發光發熱。

學英文的科學應該沒有人會反對「學英文」這件事情的重要性。

我出社會到現在完成的這些事情,像是成為海外業務、到騎車環遊世界,一直到邀請到 Dan Mace 來台灣,都要感謝英文能力。

我現在得以每天吸收國外資料,整理成為頻道的內容等等,最關鍵且重要的技能,當然也是英文能力,沒有之一。

我很清楚能夠無障礙運用英文,在這社會上佔有多大的優勢。

所以為了女兒的未來,這個主題我真的研究得超深入。

我甚至去訪問了「台灣雙語無法黨」的黨主席蕭文乾博士,終於把一切都串起來了。

我可以保證,如果大家有耐心花一點時間把這一集看懂,絕對會在「學英文」這條路上省下超多時間。

(甚至還能幫你省超過一百萬喔。)

很多資訊我大概是看了 3 次以上才整個串起來的,大家如果沒看懂可以多看幾次。

接下來我會依照以下順序來跟大家說明「學英文的科學」:

  1. 人類學會一個語言的順序
  2. 負責聽說的 3 個關鍵大腦區域
  3. 這 3 個區域怎麼合作
  4. 大腦怎麼閱讀英文
  5. 美國人自己的英語學習危機

人類學會一個語言的順序

人類學會一個語言的順序能夠使用語言來溝通合作,絕對是人類能夠成為地球霸主最重要的關鍵之一。

到底人類是什麼時候開始超越鯨魚、大象這些能用聲音溝通的動物,發展出一套這麼詳細的語言,已經沒辦法考證。

但是《人類大歷史》這本書裡有講到:

我們的祖先智人透過距今七萬到三萬年前發生的「認知革命」,讓我們得到很多優勢。

認知革命之後,人類開始能夠用語言即時且精準的溝通,這讓我們人類具備了規劃並執行複雜計劃的能力。

像是圍捕野獸、組織團體、形成部落,以及透過講故事達成大量陌生人之間的合作等等,都要透過語言。

但是在這認知革命前,人類是經由上百萬年的演化而成的。

像是長出了舌骨、調整聲帶到嘴巴垂直與水平距離的比例,以及耳朵的形狀等等。

是經過演化,我們祖先的喉嚨才有辦法發出不同的母音和子音,而他們的聽覺神經也才有辦法辨別差異。

所以聽和說一個語言,是經由超過上半萬年的演化,內建在我們人類身上的能力。

而文字的出現,一直要等到距今五千五百年前蘇美人的楔形文字

這從演化的角度上來看,我們人類還來不及長出一個專門用來讀寫文字的系統。

所以人類的聽說能力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不用特地去學。

只要五官的功能是正常的,也在正常的環境中長大,我們自然而然地就會學會講話。

但是讀寫是最近才加上去的能力,必須特地去學,而且是要用明確、有結構的學法。

再強調一次:

「聽說」和「讀寫」必須分開學,而且必須循序漸進。

要先把聽說能力學扎實,之後學讀寫才能夠事半功倍

這一點超級重要,請大家先記好。

負責聽說的 3 個關鍵大腦區域

負責聽說的 3 個關鍵大腦區域我這裡細部拆解跟你說明,你就會知道我們每天習慣的動作,竟然會如此地精細。

首先來講語音的接收。

當音波經由空氣傳到我們的耳朵時,我們的耳膜會隨之振動。

接著帶動由三塊小骨頭組成的聽小骨,再將震動傳到耳蝸裡的液體。

耳蝸裡面有三萬個毛細胞,它們都會對特定的頻率特別敏感。

這些被某個特定頻率啟動的毛細胞會傳送訊號到對應的聽覺神經,最後才傳到大腦的聽覺皮層去做處理。

以上是聽覺系統的運作,接下來我要隆重介紹負責人類聽說的兩個大腦區域:

一個叫做「布洛卡區」,第二個叫做「韋尼克區」

「布洛卡區」是大腦用來產生語言的區域。

這包括語言的文法和形式,口說的語言,或者手語,或寫下來,甚至打字都是喔。

它位於左腦的前額葉,是法國醫師 Paul Broca 在 1861 年發現的。

他當時有個病人在 30 歲之後,雖然還聽得懂別人說話,但是嘴巴只能發出 Tan、Tan 的聲音,沒辦法正常講話。

這位病人在敗血症過世之後,Broca 把他的大腦拿出來研究,發現他在左前額葉那裡有損傷。

後來他也在十幾位類似的失語症患者的大腦中確認了這點,於是他認為這裡就是大腦負責製造語言的區域。

後世為了紀念他的貢獻,這個區域就被命名為「布洛卡區」。

但隨著腦神經科學的日新月異,科學家發現說話這件事情其實沒那麼簡單,其實還牽涉到布洛卡區以外的地方。

不過目前為了方便解釋,還是把「布洛卡區」當成負責說話的地方。

而「韋尼克區」是大腦用來理解語言的區域,包括口語和文字。

它位於左腦的顳葉區,是德國醫生 Carl Wernicke 在布洛卡醫生的研究基礎上,再區分另一種型態的失語症。

這種失語症其實是因為失去了理解語言的能力。

所以這類型的患者能夠很流利地講出一堆只有他自己懂的文字,但對其他人來說像是在胡說八道。

整理一下,人在掌控聽說能力上,有 3 個重要的區域:

  1. 負責接收語音的「聽覺系統」
  2. 從聽覺系統接收訊號並理解意義的「韋尼克區」
  3. 處理文法並且講出一句話的「布洛卡區」

這 3 個區域怎麼合作?

這 3 個區域怎麼合作?人類的大腦非常擅長辨別重複出現的模式,不管是影像或聲音都是。

嬰兒在子宫裡的最後 3 個月,他們就已經習慣自己母語的語調了。

而出生的 3 個月後,他們的「布洛卡區」和「韋尼克區」也開始更加活化。

這時候他們會從每天聽到的語音,去判斷哪些發音是重複出現的,要保留住,而其他的就會被排除。

大概 6 個月的時候他們就開始能分辨母音的差異,12 個月的時候子音會加進來。

這時候的日本的嬰兒已經不能分辨 r 和 l 的差別了。

再過一陣子,嬰兒就能識別出母語,並且開始理解其代表的意思了。

爸媽都一定記得一件事,我們會指著自己的臉跟孩子說:「爸爸、爸爸」;「媽媽、媽媽」。

這就是幫孩子把這個聲音和意義產生連結。

而這個連結,就會存到「韋尼克區」

一直到後來,孩子終於叫了第一聲爸爸或媽媽,她看著我們開心的反應,就知道她做對了。

母語就是這樣慢慢學習起來的。

到了她三歲半的現在,當女兒聽到我跟她說「來吃飯」這句話時,她的聽覺系統會先接收到語音。

然後由「韋尼克區」理解這串聲音代表的意思。

這時候她如果想要繼續玩玩具,就會用「布洛卡區」提取「等一下」三個字的發音方式。

她會調動橫膈膜、喉嚨、聲帶、舌頭、下顎、嘴唇等等區域的運動皮層,共同運作後講出這三個字。

如果這時候我加上幾個字並且加重語氣,變成「趕快過來吃飯」,她的「韋尼克區」就能判斷出這句話的涵義和上一句話已經不一樣了:

如果再不趕快過來,爸爸可能就要把她的玩具收起來了!

於是她就會比較願意來吃飯。

當這 3 個區域的合作越來越順暢:

「聽覺系統」能辨識的聲音越來越細緻;

「韋尼克區」裡面儲存的聲音代表的意義越來越多;

以及「布洛卡區」去產生語言的能力越來越熟練,那母語的學習也就跟著越來越完備。

如果你覺得這已經很複雜的話,閱讀的複雜程度可能會讓你大開眼界。

大腦怎麼閱讀英文?

大腦怎麼閱讀英文?這段是「學英文的科學方法」的精華,也是幫你省一百萬的關鍵。

第一次看不懂沒關係,我是大概聽了十次不同角度的說法之後,才整個串起來。

前面講過:語言中的文字是近五千年才發展出來的。

這麼短的時間人類的大腦根本來不及有顯著的進化,所以大腦並沒有專門處理閱讀的區域。

大腦是要調動好幾個現成的區域來完成「閱讀」這件事情的。

其中最重要的區域也有 3 個:

  1. 腦後方的視覺皮層
  2. 前面講到的負責聽的區域
  3. 負責說的區域

對,你沒聽錯。

閱讀要靠聽和說的能力來完成,而且它們扮演了極關鍵的角色。

這邊就以英文當例子,但其他的語言的邏輯也都是一樣的。

當我們一開始學習英文時,視覺皮層中本來負責辨識人臉、物體的區域會先挪一塊出來,專門用來辨識英文字母的形狀。

認知腦神經科學家 Stanislas Dehaene 稱這個區域為字母盒

裡面儲存的每一個英文字母以及組合,我們的大腦都需要透過訓練,讓它們對應到特定的聲音。

像我們看到 cat 這個單字,我們會先把這個字拆成 c、a、t 這三個字母,個別對應到 /k/、/a/、/t/ 這三個聲音。

之後再組合起來,變成 cat 這個聲音。

這個就是將視覺連結到聽覺的過程,是學好閱讀的關鍵步驟。

接下來這個步驟也相當重要喔!

如果我們對這個單字還不熟的話,就會先調動「布洛卡區」,在口中輕輕把這個字念出來。

然後這個幾乎聽不到的音波震動,會被我們的聽覺系統接收到,之後才傳到「韋尼克區」去解讀意義。

到這裡為止才完成整個閱讀的過程。

這裡可以做個試驗,我接下來會秀出一句英文,你可以試著閱讀並理解這句話代表什麼意思。

準備好了嗎?來了喔。

The erudite polymath expounded upon the intricacies of quantum entanglement, elucidating the esoteric confluence of subatomic phenomena with unparalleled perspicacity.

是不是超難懂的,光要看完整個句子都很吃力對吧?

你有注意到剛剛在閱讀這個句子時,自己會不知不覺試著念念看嗎?

所以當我們遇到不熟的單字時,就一定得要調動與生俱來的聽說能力,來幫助我們理解。

科學家也發現:如果一個人的閱讀已經非常流暢,他某種程度可以跳過自己輕輕念給自己聽的階段。

這表示他幾乎可以直接將閱讀到的字對應到其代表的意義。

但我說是幾乎,而不是完全喔!

專門研究語言的頂尖神經科學家 Erich Jarvis 在他的實驗室發現:

即使你是在大腦裡面講話,沒有真正發出聲音,這時候如果放一個肌電圖的探針在喉嚨,還是可以偵測到訊號的。

而這個訊號就會被聽覺系統接收,再經由韋尼克區理解文字的意思。

所以不管怎樣,在閱讀的過程中,大腦中三個用來聽和說的區域,是一定會參與的

已經有很多的案例指出,很多有閱讀障礙的孩子,其實是因為他們的聽覺出了問題。

再強調一次閱讀的完整過程:

眼睛看到英文單字後,視覺皮層會先接收到,把英文字母拆開後,對應到「字母盒」裡面的聲音。

之後再經由「布洛卡區」調動說話相關的肌肉,輕輕地,或者根本就是在腦中默念,將這個字念出來。

這個訊號經由聽覺系統傳到「韋尼克區」,理解這個「聲音」是什麼意思。

閱讀的過程其實就是:解讀文字的聲音,然後說給自己聽的,來理解文字的意思

所以如果你「聽」的能力和「說」的能力沒有先練起來,那你的閱讀也練不起來。

呼,就是這一句值一百萬。

想知道為什麼,請繼續看下去。

美國人自己的英語學習危機

美國人自己的英語學習危機你相信嗎?英文是母語的美國人,他們的閱讀能力比你想像中低很多。

從有紀錄以來,美國小朋友的閱讀能力都相當不理想。

根據美國國家教育進步評估 NAEP 的統計:

在 2022 年四年級的孩子中只有 33% 的閱讀能力達到該年級熟練的等級,只有 63% 達到基本水準。

到了八年級,能達到該年齡熟練等級的只剩 31%,基本水準的也只有 70%。

這些數字都比 2019 年退步,而且和 30 年前比起來,可以說是原地踏步。

這是不是超乎你的想像?

全世界最強大、科學家最多的美國,竟然搞不定這最基本的閱讀能力教學,這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其實美國人對於怎麼教孩子學英文這件事情,已經吵了兩百年了。

各種方法莫衷一是,但一直都沒有一個科學化的方法出現。

一直到 1990 年代,各派教學法越吵越兇,所以在柯林頓政府和當時國會的號召之下,National Reading Panel 國家閱讀小組終於在 1997 成立了。

這小組有 14 名成員,他們有的是教育家、有的是科學家、還有人是以學生家長的身分參加。

他們的責任相當重大,就是要審視當時已經超過 10 萬篇有關閱讀的研究,用最超然中立的立場,找到教導兒童閱讀的最佳方法。

這是一個相當嚴謹的過程喔!

每位成員都要宣誓沒有跟任何出版商有利益衝突,而且要將每次的會議公開給大眾,並且錄音下來。

畢竟他們的研究成果,將會影響到整個美國的國力啊!

於是在 2000 年的四月,這份小組出了一份長達四百多頁的報告,叫做 Teaching Children to Read

這份報告終於把這個艱鉅的任務達成了,但這有哪個老師看得下去啊!

於是他們又在 2005 年出了一篇 Practical Advice for Teachers,只有 48 頁,將學英文的科學方法歸納成 5 大步驟。

(這個我就有看完了。)

但是文件出了之後,事情就解決了嗎?

當然沒有啊!

美國教育界還是混亂了很久,一直到這幾年才有越來越多的政府把 Science of Reading,這一套學英文的科學理論,明訂到課綱裡面。

其中包括今年的紐約市市長 Eric Adams

學英文的科學方法大整理

以上就是關於學英文的科學方法,最後再幫大家整理一下:

要聽懂一個語言,會調動聽覺系統到「韋尼克區」這條路徑;說話則是調動「布洛卡區」以及發音的相關肌肉。

閱讀則是將視覺系統加進去,讓文字和聲音產生聯繫。

完整路徑是:視覺系統→字母盒→「布洛卡區」→聽覺系統→「韋尼克區」

講成白話就是:閱讀這件事的過程,是解讀文字的聲音,然後說給自己聽來理解意思

下一篇文章我會試圖講清楚,這 Science of Reading 的五大支柱是什麼,它又是怎麼對應到以上這個路徑的。

我也會解釋到底為什麼學英文這麼困難,竟然連美國人都學不好?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我們台灣的英文教育出了什麼問題,以及要如何利用這套國外專家嘔心瀝血研究出來的方法,來學好英文。

這真的是一個超複雜的大工程,請大家耐心等待。

如果你覺得「學英文」這件事情很重要的話,也請你把這篇文章分享出去。

4 個科學認證的必備新年目標,讓 2024 成為人生最棒的一年!

4 個科學認證的必備新年目標,讓 2024 成為人生最棒的一年!

把這 4 大支柱顧好,其他大大小小的夢想都能順利完成!

又來到新的一年啦!祝你新年快樂!

不知道你去年跨年夜有沒有衝跨年晚會?

還是像我一樣看完電視的 101 噴發之後就早早躺平了(老了嗚)。

不管去年你過得怎樣,還是要給自己一個大大的嘉許喔!

我們都常常習慣看到自己沒做到的事情,而忽略了自己其實已經很努力,也完成很多成就了。

真的!現在就先暫停一下,想 3 個出來再繼續看下去。

想不出來?沒關係。

這篇文章,我要綜合過去一年的研究心得,來分享我自己「新年新希望」一定會加進去的 4 大必備新年目標及其達成計畫,讓你明年的這個時候,能夠完成大大小小的夢想,衷心為自己感到驕傲!

又到了這年度盛事:制定新年新希望的這一天啦!

不知道你去年的執行率是如何呢?

說來慚愧,我去年又是個超級混亂的一年。

先是從 Intel 離職,再度從一艘大船跳到海裡,自己開著一艘小船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航行。

而且前方沒有一條確定的航道,只能用「紀錄指針」來決定下一個目的地,超級刺激的。

(尾田老師真的神,創業真的就好像在新世界航行。)

所以我制定的有關工作上的計畫整個亂掉,一直在變動。

但我要嘉許自己的是,家庭、社交、和健康都有顧到:

像是定期安排家庭旅行,我終於在疫情之後第一次帶著老婆女兒出國;

我也主動去拜訪好朋友,進行有品質的社交;

在健康方面,我也維持了平均每周 4 次以上,每次 45~60 分鐘的 zone 2 訓練;

而我的平均睡眠時間也達到了 7 小時 20 分,睡眠品質平均也有 80,身心狀況維持得都還算不錯。

喔對,還有頻道的訂閱也順利破十萬了!所以我給自己打個 80 分吧!

我有預感今年一定會變得超級忙,所以一定要有非常縝密的計畫,才不會讓計畫落空,甚至連身心健康也賠了上去。

我也終於知道為什麼以前的目標達成率這麼差了,是因為我沒有把以下 4 件事情變成預設的新年目標。

接下來我會把這一年多的體悟分享給大家。

4 大新年目標:夢想成真的關鍵

第一:數位斷捨離計畫

第一:數位斷捨離計畫最近我聽到我最推崇的生產力大師,Cal Newport 在節目上回答一位聽眾的問題。

那位聽眾問到:「他現在 30 歲,感覺人生卡住了要怎麼辦?」

Cal Newport 是大學教授嘛,所以他看過太多類似的例子。

他說他給這些被困住的年輕人一律的答案,就是「重新和科技建立一個健康的關係。」

這些科技包括你的手機、電視、和社群媒體等。

他說這些科技公司實在太厲害了,他們會用盡辦法去欺騙我們的大腦,讓我們以為這些科技可以滿足身為人類最基本的需求。

但事實上並沒有。

社群媒體會讓你以為你有在和人產生連結,但事實上那都是極淺薄的「連線」;

許多平台也會讓你以為自己好像獲得了很多資訊,學到了很多知識,但絕大部分都是知識含量不高的雜訊,更多的是廣告和詐騙;

電子遊戲會讓你以為自己過關斬將,好像達成了很多成就⋯⋯但事實上你什麼都沒完成。

所以好逸惡勞的人類,就會傾向於坐在家裡的沙發,使用著這些科技,以為我們的基本需求被滿足了,但其實上並沒有。

而我們的原始大腦得不到滿足,就會越來越焦慮。

更別提這些平台會引發人類底層的一些負面行為,像是忌妒、仇恨、從眾等等。

於是我們會不斷追求這些短期的多巴胺刺激,最終形成惡性循環,無法自拔。

所以第一個新年目標,就是先打破這個惡性循環。

「數位斷捨離」這件事情,我去年自己執行過、我老婆執行過,還有一位我很佩服的從事 NGO 的朋友也跟著執行了。

他本來已經很少用臉書和 IG 了,但他說在完全停止使用一段時間後,還是覺得自己的精神狀態和之前判若雲泥。

強烈建議大家,在做所有計畫之前,先讓自己被綁架的大腦能夠重開機,我們才能清楚看到自己的願景是什麼。

其中包括你想要在哪裡過什麼樣的生活,以及這輩子的的志業。

我目前的計畫是一年安排一次數位斷捨離,時間就是在農曆假期加上前後各十天。

這讓自己除了能和家人好好相處以外,也可以再好好思考自己的人生願景。

這個願景有改變嗎?自己有沒有離它更近一點了?

今年能夠做什麼事情,來讓這些願景更清晰呢?

自己在工作和志業上的規劃和計畫是什麼,要學習什麼東西?

要賺多少錢?完成什麼目標?以及細部的執行計畫和檢測點是什麼?

詳細的「數位斷捨離」和「設定目標」的步驟,大家可以去看看我先前的文章。

第二:身心健康計畫

第二:身心健康計畫我這幾年最深刻的體驗,就是實實在在地體會到人生三大支柱的重要性,以及做年度計劃時,要怎麼安排時間給這三大支柱。

這三大支柱除了前面講的「工作和志業」, 還有「身心靈的健康」,以及「家人和朋友」。

這三大支柱缺一不可。

而我在設定新年目標,以及做相關計畫時,也一定會按照重要性來分配時間,要不然時間一定會很容易被工作給吃掉。

就好像在玻璃罐裡面裝砂石,最先裝進去的一定是比較大的石頭,那就是你的身心靈健康;

第二順位是中等的石頭,那會是你的家庭和朋友;

最後才是細小的砂石,那才是你的工作和志業。

身心靈健康毫無疑問是最重要的一個支柱,如果沒有它,人生要達成什麼遠大的願景都只是空談。

而身心靈健康最基本的三件事情,就是睡眠運動冥想

它們一定、必須、絕對要被安排在年度計畫裡面,而且完全不能妥協。

在睡眠方面,我今年會確保躺在床上的時間能夠到 8 小時,並且固定在晚上十點到早上六點。

我去年的平均上床時間是 11 點半左右,起床則是 7 點,所以我今年的目標是要整個提前一個小時。

在運動方面,去年我的運動時間是平均每天 29 分鐘,我今年會大幅增加到平均每天 45 分鐘。

我可能會一週練六天,作弊日休息,並且把重訓和游泳加進去。

去年我沒有把冥想時間記下來,但今年我會開始確實記錄,目標是每天 15 分鐘。

這樣算起來每天花在身心靈健康的時間,加上運動的準備、熱身、收操等等,只有區區 10 小時而已。

但是這 10 個小時,會成為你能不能完成人生願景的基石。

再強調一次,這個是絕對絕對絕對不能妥協的!

如果你同意的話,買個智慧型手錶或筆記本都好,把每天的數字記下來,我們明年來分享一下彼此的成果。

第三:家人朋友計畫

第三:家人朋友計畫之前我有很多篇文章都提到:我們人類與生俱來就是社交的動物。

我們必須經由自己的家庭、部落、以及和他人的合作,來讓自己能夠存活、甚至把基因傳下去。

我們在和家人或朋友聚會時,大腦會分泌血清素催產素等等能夠幫我們紓壓、感到幸福的神經調節物質。

對我們人類來說,社交活動是絕對必須的。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社交活動都可以有這個效果喔!

有兩本書我之後一定會好好跟大家分享,《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以及《關於大腦的七又二分之一堂課》

這兩本書的作者 Lisa Feldman Barrett 是位享譽國際的心理學家和腦神經科學家。

她在《關於大腦的七又二分之一堂課》裡面說過一句話,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對一個人類的腦神經系統最棒的東西,是另外一個人類,而最糟的事情,也是另外一個人類。

所以你要確保自己身邊的人,都是能夠讓你成為最好版本的自己的。」

不管有沒有血緣關係,你會覺得跟某些人在一起的時候,對方的一言一行都好像在對自己情緒勒索;

而和某些人相處時,總是能覺得被愛、被支持,想要跟那些人多相處一點。

同樣的,當我們去參加社交活動時,有一種是你參加完之後會心累到不想講話,感覺要大睡個三天三夜才能恢復;

另一種則是覺得有被充到滿滿的電,會很期待下一次的那種聚會。

對我這種 MBTI 測出來是 INFJ,內向指數 100% 的人來說,那種和客人應酬的場合,或者是參與者很多,但需要不斷打招呼介紹自己的場合,都會讓我去掉半條命。

而跟家人或者好朋友聚會,甚至是和志同道合的 Podcast 來賓對談,結束之後都會讓我感覺法喜充滿,有滿滿的動力繼續走下去。

所以我在做計畫時,會先分別那些人和聚會是能幫自己充電的,平均每個月安排一次。

而我每 2~3 個月也會帶老婆女兒出門走走散散心。

這些時間是僅次於身心靈健康的重要性,需要把時間先預留出來的。

而那些無謂的應酬或大拜拜,則是我會極力避免的,我寧願把時間拿來陪家人或睡覺看書都好。

第四:進化腦強化計畫

第四:進化腦強化計畫前面兩大支柱的計畫搞定之後,接下來就要擬定「進化腦」的強化計畫,增加我們的意志力。

這會讓我們制定的這些計畫有比較大的機率能持續執行下去。

我之前有寫過一篇文章,用腦神經科學解釋「意志力」的原理,以及歸納出一個「意志力公式」,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我這裡簡單複習一下:

講到意志力,大家腦子一定會浮現出一個經典的畫面,就是我們耳朵兩邊打架的天使和魔鬼。

請記得:天使和魔鬼都是真實存在的。

魔鬼就是我們大腦裡面比較原始的部份,我稱之為原始腦

這包括掌管恐懼的杏仁核,以及多巴胺獎勵回饋系統,還有產生戰與逃這種原始反應的交感神經系統。

原始腦是幫助我們老祖宗活到現在的關鍵。

而天使,就是我們熟知的前額葉皮質

這是我們人類大腦經過演化而來的一個區域,我稱之為進化腦

它掌管了我們理性、邏輯、做長遠計畫、控制情緒、保持專注的能力,它就是我們的意志力來源。

所以那些展現意志力、違反人性的行動,都是進化腦指揮我們去做的。

為什麼說是違反人性?

因為像是一大早起床去跑步、拒絕眼前的垃圾食物、存錢這些事情,如果你在原始世界做,那你的基因就很有可能沒辦法延續到現在。

因為一大早跑步會消耗你的體力,等一下可能就沒力氣去打獵,或者跑不贏別人,最後成為獅子的食物;

拒絕眼前的熱量,就會減少你在找不到食物的時候可以活下去的機率;

而原始人當然沒有存錢的概念,他們的眼前就只有一個計畫,就是活過今年的冬天!

以上我舉的 3 個違反原始人性的行為,就可以對應到三個分類:

  1. 逼自己做
  2. 抗拒誘惑
  3. 計畫未來

這些都是我們人類經過漫長演化之後,我們的進化腦所具備的能力。

近年來因為腦神經科學的日新月異,科學家更是找到了前額葉中的一個叫做 Anterior Mid-Cingulate Cortex,簡稱 aMCC 的地方。

它就是意志力的來源。

在這篇也是 Lisa Feldman Barrett 教授的實驗室發表的論文,就講到這個 aMCC 就是讓我們大腦能夠頑強地達成目標的區域。

aMCC 的活動程度,和各個領域的績效和成就存在正相關。

不只如此,肥胖、憂鬱、飲食失調等,都有可能是由於 aMCC 功能失常造成的。

那要怎樣才能練到這個地方呢?

其實很簡單,但也是有點違反人性:就是做自己比較少做、甚至沒做過、有挑戰性的事情

像是做中高強度的運動、學一個新樂器或語言、或是組織一場活動或演講等等。

這些事情都會啟動你的 aMCC,讓它能過活躍起來,評估自身的狀況,調動資源來完成這些任務。

而 aMCC 如果持續保持在很有活力的狀態,你其他的領域也會同樣受惠,能達到更高的成就。

以上就是我過去一年領悟的,今年必備 4 大新年目標,以及如何達成它們的計畫。

如果能讓它們常駐在自己的新年新計畫,那你的工作目標、財務目標、減肥目標等等,都會有比較高的成功率。

再幫大家複習一次:

  1. 數位斷捨離計畫
  2. 身心健康計畫,其中包括睡眠、運動、冥想
  3. 家人朋友計畫
  4. 進化腦強化計畫

期待大家今年和我一起努力,明年一起來看豐碩的成果吧!

「孤單」是一種病:認識這個人類最大規模的流行病,以及 7 招實用解決方法

「孤單」是一種病:認識這個人類最大規模的流行病,以及 7 招實用解決方法

孤單與獨處不同,找出最佳社交策略,別讓自己生病了

主動和好朋友聚會交流,絕對是我這一兩年新增加的習慣裡,最重要且影響心理健康最深遠的前幾名。

內向又邊緣的我,總是覺得把所有的時間放在工作和學習上,是達到目標最有效率且最快的方法,後來才知道這是大錯特錯。

有太多的研究指出,社交活動是人類最底層的需求之一,剛好今年美國的國家醫生 Vivek Murthy,掛三星中將的醫生喔!(超酷)他連續發布了兩篇昭告全國的文件:

一篇是講社群媒體如何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另一篇則是點出了:孤獨和隔離,是我們目前人類面臨最嚴重的隱形流行病缺乏社交連繫對我們健康的影響,竟然和每天抽 15 根菸一樣危險!

這不只是隨便一篇研究論文的結論喔,而是負責全美國人民身心健康的總指揮官說的,這份量相當大。

這篇文章,我要來跟大家講講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以及我這個超級內向邊緣人用在自己身上,避免「孤單」的 7 招實用解決方法。

講到孤單,不曉得你有沒有看過網路上流傳的國際孤單等級表(下圖):

第一級是一個人逛超市,中間有第五級的一個人吃火鍋,到第十級的一個人去做手術。

正好去年我自己去動了個小手術,把手肘的粉瘤給拿掉,所以我這項也可以打勾了。

說真的,除了第六級的一個人去 KTV 以外(真的有人自己去唱 KTV 喔,幹嘛不在家裡唱就好),我所有事項都做過了。

但奇怪,我一點都不感到孤單啊,我只是邊緣而已。

國際孤獨等級量表其實這是網友搞笑做出來的,大家可以一笑置之。

不過在學術界有一個真正用來量測孤獨指數的量表,叫做 UCLA Loneliness Scale(等等有附連結)。

這是心理學家 Daniel Russell 在 1978 年整理出來的(哇跟我出生同一年耶),用來測量一個人和外界的孤立程度。

這個量表在 1996 年出到第三版,就一直被沿用到現在。

這個量表有 20 個問題,這裡舉幾個:

像第 1 題是:「你多常覺得自己和身邊的人合得來」;第 12 題是:「你多常感到和其他人的關係是沒有意義的」。

每個問題從「我常常覺得如此」、「我從來不這樣覺得」分成四個等級,各可以得到 1 到 4 分。

歡迎您來測試自己的孤單程度, 這個問卷只有 20 個問題,大概會花您 3~5 分鐘。問題是來自於 UCLA 孤單量表的第三版,是目前測量孤單程度的黃金標準。

這個短短的問卷做完之後,得到的總分就是你的孤單指數。

如果你是 20~35 分,代表你的孤單指數很低,很好請繼續維持下去;

如果是 35~49 分,那就要注意自己的社交連結了;

如果是 50 分以上,就必須要採取積極一點的行動,否則這樣子感到孤獨的心理狀態,會開始讓你得到各種慢性病的風險增加。

在解釋孤獨是怎麼危害身體健康之前,我先來引用 Vivek Murthy 將軍在他這份報告裡面定義的,社交連結包含了哪 3 個元素。

社交連結 3 元素與社交分數

先岔題一下,我在做功課的時候,發現美國這個公共衛生服務軍官團真的蠻酷的。

他們隸屬於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是美國聯邦政府八隻需要穿制服而且有軍階的部隊之一。

他們的任務是「保護、宣傳及推進國家的健康和安全」。

每當有重大天災發生時,救災行動的調動也是他們的責任。

而這位 Surgeon General 除了常在媒體上露臉,跟民眾做衛教宣導以外,他也會不定期推出報告,公布他認為需要大眾關注的健康議題。

像去年的是希望大家關注社畜們過勞的狀況,而今年就是著重在「孤單」,或是孤獨感上。

他在今年的報告裡面,參考心理學年鑑的論文,列出社交連結的 3 個重要元素:

第一是結構:其中包括連結的數量以及多樣性,像是你的朋友圈的數量和大小,和同事、家人、鄰居互動的頻率等。

第二是功能:當自己或其他人需要協助時,這些連結發揮效用的程度。像是失戀的時候,你的朋友能不能聽你哭訴。

第三是品質:這些連結和互動到底是能為你帶來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影響。

如果你失戀了找你朋友哭訴,結果你朋友不站在你那邊就算了,還反過頭來數落你的不是,那這種朋友是不是不要也罷?

對我這種喜歡用公式表達的阿宅來說,根據這個架構弄出一個公式來算出「社交指數」:

「結構」可以看成關係的數量;

「功能」可以看能關係的強度,從 1 分到 10 分;

「品質」代表正負號。

每個社交關係都會有一個分數:

跟好朋友相處可能就是 8 分,跟一個愛情緒勒索的親戚相處可能就是 -5 分。

自己的社交指數就是把自己所有的社交連結的分數都加起來。

如果一個人有 100 個朋友,但都是臉書朋友等級的泛泛之交。

雖然「結構」分數很高,但是「功能」分數可能都不到 3 分,有的品質還可能打上負號,總共加起來可能還變成負的!

那這種就是無效的社交。

我自己的做法是精挑細選幾群價值觀相近,能夠互相支持的朋友。

雖然這麼做可能「結構」分數不高,大概不會超過 20 個,但「功能」分數都可以到 6 分以上。

這樣我的社交指數算起來就可以輕鬆破百,對我來說,這才是理想的社交。

大家也可以先停下來算算自己的孤單指數和社交指數。

如果你的孤單指數算出來很高,社交指數算出來又很低,那你很可能已經中了 Vivek Murthy 報告中講的大規模流行病了。

以下的資訊,請一定要繼續看下去。

為什麼社交連結會逐年下降?

如果你是六七年級生,你一定會感覺過年的氣氛一年比一年淡。

以前一到除夕和大年初一,一定是大家聚在一起吃年夜飯放鞭炮,然後看三台的過年特別節目守歲,接下來幾天排滿拜年領紅包的行程。

現在大家不是趁著年假各自安排出國行程,要不然就是在家裡看 Netflix 耍廢。

報告中提到:

隨著社會演變,工作步調越來越快、壓力越來越大,以及家庭結構的改變,導致人們的社交範圍越來越小,頻率也越來越少。

從上圖可以看到:

美國的人口中在 2003 年到 2020 年這段時間,社交隔離時間,由每天平均 285 分鐘增加到 333 分鐘。

當然,疫情就是罪魁禍首。

隔離期間人們開始習慣各式各樣的遠距行為,遠距上班、遠距上課,吃東西也有人送到門口,還可以選擇零接觸送餐。

在隔離期間連人都見不到,更別說是一聲謝謝了。

這對人的心理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

Murthy 將軍說:很多人在解封後才意識到,原來去巷口的小店買杯咖啡,和店員聊個幾句,是多麼令人開心且懷念的事情。

上圖也顯示,人們和家人朋友出去休閒的時間明顯呈下降趨勢,每個月少了 14 小時。

而和朋友的社交聚會更是雪崩式的往下,竟然從平均每天 60 分鐘降到每天 20 分鐘。

那大家把時間花去哪裡了?你想到了嗎?

這二十年間發生了兩件大事情:

第一件是 2004 年臉書的出現,第二件是 2007 年 iPhone 上市了。

社群媒體和智慧型手機一結合之後,世界就完全不一樣了。

美國人平均每天在數位媒體上花費 6 個小時。

三分之一的 18 歲及以上美國成年人表示他們「幾乎一直」處於連線中。

自 2015 年以來,自稱「幾乎持續」上網的 13 至17 歲青少年的比例增加了一倍。

社群媒體能夠滿足人類基本的社交需求嗎?其實恰恰相反。

我之前在數位斷捨離那篇文章有講到:社群媒體帶來的只是相當淺薄的「連線」,而不是人類真正需要的深層「連結」

它會用各種巧妙的方式欺騙你的大腦,綁架你的多巴胺系統。

它讓你以為在上面能滿足社交的需求,但其實只是變成他們賺錢的人礦。

更糟的是,科技公司為了賺更多錢,會不斷餵你那些充滿情緒或煽動的內容,激發你的原始腦,讓你卡在上面無法自拔。

這當然讓我們沒有時間走出去做真正的社交。

研究表明:每天使用社群媒體超過 2 小時的人,他們的社交孤獨感是使用半小時以內的人的兩倍

而這種孤獨感不只會傷害人的心理健康,連生理狀態都會大受打擊。

孤單帶給身體的危害

孤單帶給身體的危害報告裡的上圖把孤獨感導致死亡的風險比,和其他的慢性病做比較:

發現它和每天抽 15 根菸不相上下,而且比每天喝 6 杯酒、肥胖等還高出許多。

而原始論文裡的上圖也指出,孤單的盛行率也是這些慢性病裡的第一名。

說它是最可怕的隱形流行病,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再細分到各種慢性病來看,有個 16 項獨立縱向研究的數據綜合顯示:

不良的社會關係會使心臟病風險增加 29%,中風風險增加 32%。

而且孤獨感如果發生在童年,這個影響會持續到成年後。

長期的孤獨和社會孤立會讓老年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 50%。

當然還有最可怕的,對所有年齡層都有傷害的地圖炮:焦慮和憂鬱

在一個超過 50 萬名中年人的研究中,獨居男性死於自殺的人數增加了一倍以上。

孤單對人的身心影響絕對是全面的。

如上圖顯示,社交連結的品質可以經由 3 個面向來改變人的健康:

  1. 改變壓力賀爾蒙、發炎反應的生理狀態
  2. 改變人生意義、提供安全感的心理狀態
  3. 幫助睡眠、飲食等行為狀態。

舉例來說,當我們一直滑著社群媒體,看別人都過得比自己好,會容易讓心裡感到焦慮。

這時身體會分泌皮質醇等壓力賀爾蒙,壓力一大又想吃垃圾食物,吃下去身體的發炎反應又更嚴重。

這時候如果又把自己孤立起來,沒有從事有效的社交,這種狀態就會持續下去,越來越嚴重。

這就是我三年前的狀態,於是我開始做一些事情來打破這個惡性循環,讓我的身心能夠回到平衡。

以下是我自己親身執行過,並且推薦給身邊親友確認有效的方法,分享給你參考。

社交連結重建計畫

第一招:進行數位大掃除。

先停止社群媒體繼續對自己的心理狀況造成影響。

這件事情我每年都會做一次,因為社群媒體實在太毒了。

詳細的步驟大家可以參考我這篇文章

第二招:盤點自己的朋友圈,算出社交指數。

我在停用臉書前,把自己的朋友名單從頭到尾掃過一次,找了十幾位跟他們相處後,感覺價值觀比較相近,能被充到電的朋友。

第三招:主動安排家人與好友的聚會。

大家都很忙,所以我會要求自己主動發起聚會,並且在年初就把聚會的次數放到年度 OKR 中,確保這件事情能夠被優先執行。

第四招:提高聚會品質。

在聚會期間把手機藏起來。

這麼做確保自己在和親友相處的時候,自己可以百分之百和眼前的人在一起,不會受到任何干擾。

第五招:使用手機來做深度連結。

與其傳 Line 或 messenger,我會使用手機來和親友視訊通話,能看到對方的表情這件事情,就能讓交流的品質增加幾百倍。

第六招:安排定期通話時間。

這是我在某個訪談或報導看到的。

某個超級忙的大老闆會把他星期五的下午一到兩個小時排出來,並且昭告他的朋友:

「這個時間歡迎打電話來哈啦,不用怕打擾到我。」

我明年也打算來試試看。

(不知道會不會沒人打嗚嗚嗚。)

第七招:經營一個 Podcast。

沒想到吧!經營《不正常人類研究所》這個 Podcast,其中一個最大的目的,是強迫自己走出去認識新朋友!

這過程雖然很累,目前也還沒有金錢上的回報,但有時候訪問到理念和價值觀相近的強者,自己總是會被他們的故事所鼓舞。

雖然認識和對談的時間很短,但心裡總覺得已經跟他們成為朋友了。

這真的是一個超級棒的社交連結。強烈推薦給你。

以上就是關於擊敗「孤獨感」的內容了。

我這幾年真的深深地感覺到,之前因為到處踩坑失敗,把自己封閉起來的這個行為,原來對自己的身心造成了這麼大的傷害。

當我強迫自己回到家人和朋友中之後,很多卡住過不去的地方,也都慢慢自己解開了。

在這個適合和親友團聚的日子跟你分享,如果你也有像我一樣類似的經驗,我的這些方法應該可以幫到你。

有用之人:阿諾史瓦辛格從奧地利鄉下窮小子,到成為世界巨星的 7 個成功祕訣

有用之人:阿諾史瓦辛格最新自傳

從奧地利鄉下窮小子,到成為世界巨星的成功祕訣

今天我要來分享新書,阿諾史瓦辛格的《有用之人::阿諾史瓦辛格改變命運、養成不敗意志的人生 7 律》

這本書一樣剛出版就登上了紐約時報排行版的冠軍,現在終於出中文版了!

之前我只知道他是個動作巨星,後來不知道為什麼變成加州州長。

直到看了他在 Netflix 的紀錄片,以及他這本書之後,才發現這個人真的有夠奇葩。

他把老天發給他的一手大爛牌,打成了外人看起來的超級人生勝利組。

而且是好幾個人生喔!他在健美、演藝事業、政治、以及慈善事業,都創下許多不可思議的成就。

看完這本書之後,我終於知道為什麼了。

接下來我要跟大家介紹他這 7 個工具是什麼,以及我的心得和學習。

阿諾史瓦辛格的成長背景

阿諾史瓦辛格的成長背景

圖片來源:Los Angeles Times

其實我平常不怎麼看名人傳記的,尤其是那種超強天才的傳記,像是 Steve Jobs 啊,或是之前很紅的 Elon Musk

我覺得他們的人生對我來說參考價值不大,看完之後學到的東西應該有限。

但阿諾史瓦辛格這本就不一樣了。

阿諾出生的條件可能比我們都差,他在一個奧地利的小鎮長大,從小被酗酒的爸爸家暴,每天生活在飢餓和恐懼中。

他學歷也不高,搬去美國前連高中都沒畢業,更不用說原生家庭有給他什麼資源了。

所以他在書中講了一句話,他現在還是相信:「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完成像他那樣的成就。」

而這本書裡的七個工具,就是幫助他走到今天的法寶。

以下我會一個一個介紹給大家。

阿諾史瓦辛格的 7 大法寶

工具一:擁有一個清晰的願景

這個是我覺得一定要盡早獲得的一個工具。

當一個人擁有清晰的願景,而且這個願景是自己夠想要的時候,他不只每天早上起床都會充滿幹勁,而且每天做的大大小小決策,都會讓這個願景更清晰。

比如說,如果你真的很想要在一年之後的夏天,穿著比基尼露出川字肌在峇里島的沙灘做日光浴,而這個願景已經清晰到,你閉上眼睛都可以聞到那海風的味道,腳底似乎感受到沙子的觸感,甚至還能看到別人對你投射過來羨慕的眼神時,

那你在走經過鹽酥雞攤子時,就比較容易無視它,或者在又濕又冷的冬天,還是願意開心的到健身房報到。

因為你知道這每一個小小的決策,都會幫助你讓這心目中理想中的願景更清晰。

阿諾說當他還生活在奧地利時,他就從美國的電影、雜誌中,知道那就是他之後要生活的地方,但是要怎麼做,他一點頭緒都沒有。

直到他在健美雜誌上讀到 Reg Park 的故事和照片,知道了他是如何從英國一個工人階級的窮小孩,贏得世界健美先生後還成了電影明星的過程。

他馬上就看到了:那就是他通往美國的道路。Reg Park 辦得到,他沒有理由辦不到

他在書裡面寫得很詳細:

「我可以看到自己站在頒獎台的最高處,握著冠軍獎盃。

我可以看到其他參賽者站在下面凝望著我,嫉妒而又敬畏。

我可以看到他們緊繃的微笑,甚至可以看到他們緊身褲的顏色。

我可以看到評委站起來鼓掌,人群發狂地高呼我的名字。

『阿諾!阿諾!阿諾!』這不是一個幻想,這是一個還未發生的記憶。」

我覺得這真的太屌了,但這會不會讓你想到一本叫做《秘密》的書啊哈哈?

光看到還不夠,當然要去行動啊!要不然肌肉才不會自己長出來!

於是他像瘋子一樣狂健身,一天要練五小時,早晚各練一次。

後來他成了健身界最傳奇的人物。

他在二十歲的時候就贏了英國最大的健身比賽,成了宇宙先生,後來又連拿了三次冠軍。

之後他進軍美國,在最大的健身比賽奧林匹亞先生先是拿下第二名,接下來總共拿了七次冠軍。

後來他也如願見到了自己的偶像 Reg Park,也在《野蠻人柯南》裡面成了他願景中的電影明星。

所以阿諾強調:你需要清楚的看到你的願景。

工具二:絕不看輕自己

在這章裡面,阿諾史瓦辛格提到了他自己內建的三種心態,促使他能完成種種的願景,我覺得也相當值得內建在我們的大腦中。

第一個就是「別人做得到,我一定也可以」

他覺得如果有數百萬歐洲移民,只帶著一個行李箱和夢想來到美國,就能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美國夢,那自己為什麼不能呢?

像是前面提到的 Reg Park 就是一個例子,以及 Ronald Reagan 可以從演員成為加州州長,想必這也在他心裡埋下一個種子。

第二個就是「把目標設很大,並且按部就班執行」

他提到了那句大家聽到爛的雞湯:「如果你瞄準月亮,就算沒有成功,至少也會打到星星。」

因為這過程付出的努力,絕對會讓你完成一些事情。

不過他好像瞄哪裡就中那裡:

瞄準健身,他就直接拿下七次這個領域對高殿堂的冠軍;

瞄準電影,他也對跑龍套沒興趣,一下就在《野蠻人柯南》中演出男主角;

瞄準從政,他也沒有想先參選議員,直接以素人的身分當上可比世界第六大經濟體加州的州長。

除了他超級認真以外,我覺得第三個心態也很重要。

他完全不理會別人唱衰他,甚至他也沒有所謂的 B 計畫,因為對他來說,B 計畫是為了失敗準備的,背後隱藏的心態是自己唱衰自己。

這三種心態組合起來,就是讓他能無往不利的工具之一。

工具三:拼命工作

他認為,大家的聰明才智、外在條件、和出身背景都不同,也不是自己可以選的。

但是有一件事情是自己可以選擇,而且他絕對不輸人的,就是工作意識

如果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真理,那就是没有什麼可以替代努力工作

他看到這一路上很多人一直在試圖走捷徑,偷懶,但最後這些人要不是落後他,就是連他的車尾燈都看不到。

因為拼命工作是實現願景的必要條件

怎樣才算拼命呢?

他說你要工作到有點痛才算。

他舉了健身當例子,如果你沒有練到肌肉在哀嚎,這代表你還沒有做足夠的努力,來釋放肌肉的成長潛力。

所以他追求疼痛、渴望疼痛,這就是為什麼他在早期的健身影片中一直面帶微笑。

他說他不是被虐待狂,他微笑是因為知道這些辛勤工作的痛苦,就是他成長即將到來的前兆,都能讓他更接近願景。

不過他也提醒大家,沒有理由地忍受痛苦是愚蠢的,所以一定要知道這些痛可以給自己帶來什麼成長。

他舉了村上春樹《1Q84 》裡寫到的:「不管喜歡還是不喜歡,目前我能承受任何痛苦,只要這種痛苦有意義。」

其實這也呼應到我之前想做的一個主題:hormesis

在生物學的角度來說,刻意給自己的組織細胞適量的短期壓力,對身體是很好的,可以增進身體的機能。

像是運動、斷食、我之前介紹的桑拿泡冰水都是。

我之後會介紹一本書,書名是 The Comfort Crisis作者指出,人類現在很多身心健康上的危機,都是來自於過太爽。

所以知道如何刻意讓自己處於短暫的痛苦,絕對是變強的必要條件,你看超級賽亞人和聖鬥士都一再證明這點了。

工具四:賣、賣、賣!

阿諾絕對是這世界上最強的業務,以及個人品牌經營者之一。

他一直重複一個概念,你可以做出全世界最好的產品或服務,但如果沒有人知道,那也是白搭。

他在書中講了許多案例,包括他在到美國前,是怎麼用盡方法銷售健身房會員,以及到了美國後,是如何在那個不欣賞大肌肉的年代,將健美這個運動推銷到主流社會的。

他還講了當時在競選加州州長的辯論會時,他是如何的使用媒體訓練中學會的溝通技巧,將對手一些攻擊性的提問,巧妙地轉到他想讓目標聽眾收到的訊息,相當精采。

但我最喜歡的,是他在接受 Jay Shetty 的訪問中講的故事,講他是如何去賣他在 1977 年出的一本書:Arnold: The Education of a Bodybuilder

阿諾說:我想要這本書登上暢銷排行榜。

出版社說:這怎麼可能,你這教健身的根本很小眾,能賣 10 萬本就要偷笑了。

阿諾說,我們來試試看嘛,我們準備去幾個城市推廣書

出版社說:大概就 6 個吧。

阿諾說:太少了,不如我們去 30 個如何?

出版社覺得這人瘋了。

於是阿諾在 30 天內跑了 30 個城市推銷書,曾在一天內從攝氏 32 度的邁阿密,飛到零下 18 度的明尼蘇達,最後他們賣了 25 萬本,也登上了當時的暢銷排行榜。

他說,很多人一講到賣東西都會覺得不好意思,但你只要相信自己的東西是好的,是可以幫到人的,就盡情地去賣吧!

我覺得這個故事來得正好,我明年也要出新書了,到時候一定會無恥賣書的,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讓我上暢銷榜啊!

工具五:隨時轉換成正面心態

這個能力是他覺得他內建的能力中最讓他與眾不同的,他不管身處何種情況,都能找到正向積極面。

最誇張的一次,是他去換掉已經裝很久的人工心臟瓣膜。

他當時有個戲約,本來以為這種「微創」手術很簡單,不會影響到拍戲。

結果清醒時發現自己嘴巴插了根管子,醫生跟他說手術出了問題,現在得要做緊急開胸手術,術後需要好幾個月恢復,期間不能負重,更別說拍片了。

結果他才懊惱一陣子,就立即轉換心態,跟自己說,反正還活著嘛哈哈!

於是他把精力完全集中在復健,在加護病房待了六天就出院回家,然後在胸部插著引流管,一邊吊著點滴的狀況下開始做一些輕度的喚醒肌肉訓練。

之後慢慢加重,最後在三個月內復建加訓練完成,準時出國拍片。

但我覺得他最強的,是他把對原生家庭給他的傷害,轉換成離開那邊的動力。

他在訪談說到,他對他的原生家庭沒有一絲一毫的不滿,而是無盡的感激,尤其他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以及他爸爸教他的紀律,和要他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如果沒有這些經歷,他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如果他遭受的苦難再多一點,他可能撐不下去,再少一點,他想離開的動力可能就會不夠。

他引用了斯多格哲學的一個概念,amor fati

這是拉丁文,意思是對命運的愛。

他是這麼熱愛自己的命運,這使得他沒時間自怨自艾,把所有的精力拿來實現他的願景。

工具六:閉上嘴巴,敞開心胸

他是一個真正的非典型政治人物,也不像絕大部分的好萊塢明星都是支持民主黨

他自己從政時是共和黨員,因為他年輕時覺得民主黨的主張聽起來太像奧地利的社會主義者了。

阿諾也沒有任何派系和包袱,他的很多的主張反而比較偏向左派,像是支持槍枝管制,推動同性婚姻,以及他的大規模減碳政策。

他甚至任命了一位民主黨的女性同性戀當他的幕僚長。

但是最讓他黨內同志炸鍋的,是州法院法官的任命,他要他的幕僚把候選人資料上的黨派資訊拿掉,因為他想要挑出最優秀的人才。

結果他選出來是一半民主黨、一半共和黨,正合他的意思。

他在任內也積極的跟兩黨的議員合作,通過最能夠符合人民需求的法案。

即便現在他沒有公職在身,他還是利用社群媒體上的影響力傳達正確的事情,包括譴責川普落選時發生的國會暴動案。

我認為他擁有的一個關鍵超能力,就是隨時保持年輕人的好奇心和開放的心胸,加上像海綿一樣的學習能力。

我剛訪問過的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先生就擁有這個超能力。

當他接到《魔鬼終結者》的演出邀約時,其實他的角色是男主角 Kyle Reese 的。

但是他看完劇本後,對那個大反派 Terminator 超感興趣,以至於他跟導演 James Cameron 討論劇本時,一直在跟他講說這個殺手機器人應該要怎麼演才到位。

後來 James Cameron 跟他說:要不然你來演終結者好了,你根本就超適合。

阿諾說:我才不要,我要演的是代表正義的主角耶!

於是 James Cameron 跟他解釋,這部片不是傳統的好萊塢動作片,而是科幻片,科幻片的規則是不同的。

而且終結者不是反派,反派是從未來派遣終結者的人。

他還說,如果你願意接這個腳色,我們還可以一起決定如何塑造他。

阿諾的經紀人堅決反對,但是阿諾真的聽進去了,他接受了 James Cameron 的建議,一起創造了這部經典的科幻片,和史上最經典的科幻角色。

他在從政的時候依舊保持這樣的心態學習,所以他喜愛當州長勝過其他任何工作,因為這是一個可以吸收所有關於這個社會的運作方式,同時可以利用這些知識幫助數百萬人的職位。

這一分鐘,他學習到監獄需要更多的警衛,因為他們太常加班,會影響到工作品質;

下一分鐘,他在了解處方藥價格和健康保險費的關係,或是加州醫院需要更好的護理師對病人的比例;

再下一刻,他和最聰明的科學家們坐在一起,商量如何應對全球暖化。

他認為最好的學校就是在這個社會,除非你要做的職業需要證照,像是醫生、律師等,否則他反對為了拿文憑負債上大學。

他學到的重要事情,像是目標設定、行銷業務、工作紀律、克服失敗的韌性、溝通、幫助他人的價值等,都是在十六歲到二十五歲之間在健身房裡學的。

健身房就是他的實驗室、高中、大學和研究所。

他到美國後才因為工作需求,用函授的方式拿到大學文憑。

我超級認同他的看法,我覺得對一個年輕人能做的最糟的事情之一,就是在沒有任何目的和願景的情況下,強迫他們只為了文憑念四年大學。

我之前訪問過一位很厲害的空拍攝影師,叫做白昆禾,他就是不知道為什麼要上大學,高職畢業後就拿著一台空拍機自己闖盪。

後來他不但獲得知名 YouTuber 台客導演的青睞,成為他的御用空拍師,最後也自己闖出了一片天,以他真誠的說故事方式拿下了好幾個走鐘獎的大獎。

現在他也開了自己的影像工作室,用他高超的穿越機技術,幫許多 MV 和廣告拍出超多酷炫的鏡頭。

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他的作品和聽我的訪談

所以有關對女兒的教育,這就是我的態度:值得學習的東西絕大部分是在這個世界上,如果沒必要,不一定要念大學。

你覺得呢?

工具七:打破你的鏡子

阿諾史瓦辛格會把這個工具放在最後一章,我覺得他應該是認為這的確是他的壓箱寶。

他要大家打破你面前的鏡子,不要凡事只看到自己,而是看到鏡子後面的所有人。

他說他很討厭別人稱他是「白手起家」的人,英文是 self-made man,自己把自己做出來的人。

他覺得這實在太荒謬了,他是他爸媽製造出來的啊!

而他也很早就意識到,他之所以能走到現在,除了自己的努力以外,更是因為中間得到無數人的幫助。

像是看上他的潛力,把他帶來美國的健身界傳奇 Joe Weider,幫他實現電影明星夢想的導演 John Milius,當然還有從政路上一直在他身邊的前妻 Maria Shriver

而他也很早就發現,原來幫助別人是這麼快樂的一件事情,而且這些給出去的,最後都會加倍回到自己身上。

他在書裡分享了一個很動人的故事。

他到美國在健身界闖下一片天後,在 1970 年代末期,也就是他大概 30 歲左右,接到了一個邀請,要去威斯康辛州的一間大學幫一群特殊奧林匹克運動員練舉重。

這些孩子雖然已經十幾歲,但是智商都還是停留在孩童,所以看到那麼重的槓鈴壓向自己的身體,都會相當害怕。

其中有一位反應特別激烈,阿諾就請他在旁邊幫忙數其他人做了幾下。

這位孩子看大家並沒有被槓鈴壓扁,開始沒那麼怕了。

活動結束前,阿諾問他要不要再試試看,他說好。

於是他從對槓鈴的完全恐懼,到最後竟然能舉起將近 40 公斤的重量三次。

當他從凳子上站起来時,阿諾開心的和他擊掌,而他的朋友們也圍上來為他的成就慶祝。

阿諾當時感到無比的喜悅,這種喜悅是如此的壓倒性,以至於讓他感到困惑。

第一,他沒有賺到錢;第二,這件事情並不是他當時願景的一部分;第三:他其實並沒有付出太多。

但他真的感到超級開心,於是他就像上癮一樣持續做下去,而且越做越大。

他和大學研究人員和特奧會官員合作,發現舉重比起其他運動,能給孩子們帶來更多的信心。

於是在阿諾以及團隊的共同努力下,他們讓舉重成為國際特奧的正式項目。

而他做的這一些貢獻,也回過頭幫他注入更多政治能量,讓他能夠挑戰更高的職位。

不過這不是他當初的目的,他只是想要感受這種他口中比走紅毯更強烈的喜悅,以及每天醒來的時候,帶給他的那種難以置信的使命感。

阿諾在書中也提到,科學家已經發現,做志工或幫助別人,甚至只要回想那個時刻,都會讓我們分泌催產素,讓我們感到幸福。

這真的是最棒的紓壓方式,這個在我之前的文章也介紹過好幾次了。

「打破你的鏡子」這句話,是他的岳父 Sargent Shriver 在演講的時候說的。

他的岳父曾經幫約翰甘迺迪打贏選戰,後來成立了 Peace Corp 和平工作團VISTA 美國志願服務團等組織,致力於幫助弱勢族群,促進世界和平。

他在演講中說:「打破你的鏡子吧!在我們這個如此自我沉迷的社會中,開始少看自己,多看別人。

多關心你鄰居的臉,少關心自己的。

當你三十、四十、五十,甚至七十歲時,你會從結交朋友中獲得更多的幸福,而不是從數著你的錢。

你會從幫助你的社區、國家和你的同胞中獲得更多的滿足感,而不是從你的肌肉、你的身材、你的汽車、你的房子或你的信用等級中獲得。

比起成為戰狼,你會從成為和平使者中獲得更多」

我覺得這段話真的超有力量的,而阿諾早在四十年前威斯康辛州的那次志工體驗後,就開始慢慢轉變了人生的順序:

他從 100% 專注於自我功成名就的願景,慢慢轉變成回饋社會。

阿諾在書的最後面寫道:

「當你活得夠久、夠努力工作,看到最瘋狂的夢想成真時,你會學到一件事,那就是我們都是相互連結的。我們都參與在這個稱為『生活』的遊戲中,這不是一個零和遊戲,它是可以有多個贏家的。只要你把回饋作為遊戲規則的一部分。

我覺得這就是阿諾史瓦辛格這本書最重要的訊息了。

我曾經在過去的人生中一再地體會到這點,而我也會繼續把這件事情當成人生最終極的願景,繼續努力走下去。

如果你也認同的話,我們可以攜手同行,一起做個對這個世界有用的人。

魔芋爽超可怕!?垃圾食物對青春期大腦的驚人影響,7 招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健腦秘訣(父母必看)

魔芋爽超可怕!?垃圾食物對青春期大腦的驚人影響

7 招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健腦秘訣(父母必看)

最近有個零食相當紅啊,叫做魔芋爽。喜歡吃辣的我,當然實驗性地也去買了一包來吃⋯⋯

常看我文章的朋友就知道,我是極度反對超加工食品的。

已經有很多醫師指出吃太多鈉會造成腎臟負擔,也容易高血壓。

但我今天想要分享的是比較少人講到的,這種高脂肪或高糖分的超加工食品,其實影響最大的是我們的大腦,尤其是青少年的。

它不但會綁架孩子的多巴胺系統,讓他越來越抵抗不住垃圾食物的誘惑,還會讓他有 ADHD 等過動傾向。

更糟的是,它還會讓孩子大腦的前額葉皮質發展受到影響,降低記憶力、學習力、邏輯判斷能力等大腦認知能力

這篇文章我會先跟大家分享青春期孩子們的大腦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以及垃圾食物是會如何傷害到它。

最後我會分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研究,教大家如何避免這些危害,養出一個健康的大腦。

自從這一兩年大部分吃老婆煮的之後(感恩老婆,讚嘆老婆!),我們很驚訝地發現一件事情:

(不是變瘦喔,這是當然的)

而是我們都比較不想吃重口味的垃圾食物了。

以前一肚子餓,就會想要買滷味鹽酥雞,但現在除了週六作弊日偶而會買來配電視以外,其他的時間連想都不會想。

以前走經過鹽酥雞的攤子,都要動用意志力來讓自己不要停下來,現在我根本就是無視。

現在我才意識到,那些超加工食品 aka 垃圾食物 aka 紓壓食品,像魔芋爽這種可怕的東西,對大腦的影響有多大。

它們本身的高熱量就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但即使那些常吃垃圾食物但是吃不胖的人,他們的大腦已經不知不覺受到傷害了。

這個現象尤其在青少年族群的影響最顯著。

不過在講吃魔芋爽這類垃圾食物,會對我們造成傷害的原理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青少年的大腦正在發生什麼事情。

大腦發展的第二窗口:青春期

大腦發展的第二窗口:青春期大家都知道嘛,青春期的孩子最大的改變,就是第二性徵的出現。

這時候他們的性器官會漸漸成熟,身體也會突然長得很快,就俗稱的抽高嘛。

但他們還有一個地方正在悄悄的產生劇烈變化,那個地方就是大腦。

人類有兩個大腦可塑性最大的窗口,第一個是嬰兒期間。

寶寶剛來到這個世界上時,腦神經連結是超級雜亂無章的。

但是隨著接受到的刺激越來越多,一些重複出現的重要訊號就會被記錄起來,加強對應的神經連結,像是爸爸媽媽的臉和聲音等等,而沒有必要的連結就會被斷開。

這段期間對大腦的發展至關重要,所以為什麼這段期間我們會盡量多帶女兒出門,讓他盡可能接受刺激,因為這是他認識這個世界最好的機會。

這種大腦的性質叫做「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

這個詞最近很紅喔,因為這是學習一個新技能,甚至長大後想要移除掉心裡創傷的關鍵。

小朋友的神經可塑性比成年人高,所以他們學什麼都很快。

你會聽很多人講說學英文或學鋼琴要趁早,就是這個原因。

嬰兒時期大概 3 歲前是神經可塑性最大的時候。

但是如果錯過了這個階段的大腦發展,導致小朋友的表現落後同年齡的孩子,或是養成了一些壞習慣,那還有救嗎?

各位爸媽不要緊張,我們還有第二個機會,那就是青春期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 2018 年出了一份文件,叫做〈青少年大腦:第二個機會之窗〉。

因為青春期的大腦,就是神經可塑性的第二高峰期。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這麼難搞?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這麼難搞?其實我和老婆都對女兒即將到來的青春期相當戒慎恐懼。(咦,不是還有五年多嗎?)

因為我們很清楚,那是一個養育小孩最有挑戰性也最關鍵的一段時間。

所有身心健康的重大負面事件,像是飲食失調、憂鬱、吸毒、甚至想不開,都常常是在這個時候發生的。

而相反的,要讓他養成好習慣、學習新技能和語言,這也是最好的時機。

因為青春期的早期,大概 9 到 14 歲時,身體會產生一系列急劇的荷爾蒙變化。

不僅會導致生殖成熟,而且會再次打開大腦的神經可塑性,尤其是有關處理情緒、風險、獎勵和社交關係的神經迴路。

所以這段時期他們會有以下三個傾向:

第一:青少年會想嘗試做一些新奇的事情。

他們喜歡透過一些冒險行為來看看自己的能耐,作為往後獨立的準備。

第二:青少年會因為同學都在做什麼自己也就跟著做

因為他們會特別在意其他人的看法,他們會想要得到同儕的認同,渴望成為某個群體的一份子。

第三:青少年的情緒起伏大。

因為青春期時大腦負責理性的前額葉皮質還沒發育完全,所以他們的決策通常會被比較早發育的邊緣系統所左右。

像是恐懼中樞杏仁核,或是我常提到的,多巴胺獎勵回饋系統中的伏隔核等等對他們的影響很大,因此他們會容易衝動或意氣用事。

以上三個傾向加起來,就會讓青春期的屁孩會容易不顧後果,做一些危險的蠢事。

我有一位還不到四十歲的好朋友,他已經是年營業額超過十億的大公司老闆囉。

有次聚會時就說到他年輕時幹過的蠢事,他曾經在朋友的慫恿下,去把一位正在行駛的公車司機的眼睛給矇起來。

幸好司機只是緊急把車子停下來,然後把他們全部趕下車。

要是當時不幸有人員的傷亡,或者司機直接把他們載去警察局報案,那他人生的軌跡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

魔芋爽這種垃圾食物對青春期大腦的影響

魔芋爽這種垃圾食物對青春期大腦的影響高油脂高糖的垃圾食物會讓成年人的大腦發炎,使得腦神經加速死亡,增加得到失智症的風險,這應該很多人都知道了吧?

(蛤?你不知道,那要記好喔!)

但垃圾食物對青少年大腦有另一個嚴重的影響,是比較少被討論到的,那就是它們會綁架多巴胺系統,並且傷害大腦的發育。

2020 年有一篇刊登在頂級期刊《刺胳針》兒童與青少年健康的研究,標題是《青少年肥胖與飲食決策—大腦健康的視角》

這篇研究的作者之一是加拿大西部大學的大腦和營養專家 Amy Reichelt

她和同事一起 review 了超過一百篇有關垃圾食物如何影響青少年大腦的研究後,得出了一個很清楚的結論:

因為青春期的大腦是受到邊緣系統的影響居多,所以他們對垃圾食物的抵抗力比成年人低。

而過量食用熱量密集的食物,可能會改變前額葉皮質的發展進程,而這個影響是會持續到成年的。

而且吃太多垃圾食物對身體的負面影響,一開始可能很難察覺,因為青春期可能怎麼吃都吃不胖。

但青春期結束後,後果就會慢慢地顯現出來。

如果你的小孩在青春期吃太多垃圾食物,他們的大腦就會在這最寶貴的第二機會窗口,被塑造成一個容易衝動、缺乏意志力、記憶力和學習能力不佳的大腦。

現在爸媽最頭痛的 ADHD,很多就是吃出來的!

而成年之後,神經可塑性的窗口會關起來,這種傾向就很難被逆轉。

這也會使得成年後肥胖的機率增加,進而引發一連串的慢性病。

成年人也躲不過垃圾食物的荼毒

成年人也躲不過垃圾食物的荼毒今年才發布在頂級期刊 Cell Metabolism 的研究,更是用臨床實驗來證實了這點。

研究找了 49 位健康的成年人,他們平均年齡 26 歲,BMI 23 左右相當正常,其中有 32 位是女性,17 位是男性。

他們被隨機分成兩組,一組在接下來八周的時間,每天在正常的飲食之外吃下兩次高脂高糖的優格,這種優格總熱量 79.5 大卡,其中 40.8% 來自脂肪,45.6% 來自碳水化合物,13% 是來自蛋白質。

另外一組對照組吃的則是低脂低糖的優格,總熱量是 78 大卡,跟實驗組差不多,但只有 17.1% 來自脂肪,29.1% 來自碳水化合物,而有 51.9% 是來自於蛋白質。

在實驗前他們都先吃下了不同脂肪含量的布丁,以及不同含糖量的蘋果汁,更在 fMRI 的掃描下,喝下一杯全脂牛奶做成的奶昔。

八周過後,吃高脂高糖優格的實驗組,普遍表示他們不喜歡低脂布丁,也不像一開始那麼喜歡低糖蘋果汁了。

在喝奶昔的時候,fMRI 掃描的結果顯示他們大腦的多巴胺獎勵迴路比八周前還活躍。

而吃低脂低糖優格的對照組,大腦在八周之後對這些食物的反應基本上沒有改變。

而這兩組實驗前後的代謝狀況和體重都沒有改變,畢竟一天才多吃 160 大卡的優格嘛。

不過他們大腦對食物的喜好已經悄悄改變了。

才短短的兩個月,實驗組的大腦已經變成喜歡高脂高糖的飲食,這就會讓他們之後更傾向於選擇垃圾食物,終究會越吃越胖。

連成年人都會發生這種狀況,何況是神經可塑性極高的青少年呢?

7 招養成青春期超級大腦

7 招養成青春期超級大腦看到這裡的爸媽,會不會覺得慘了,自己平常就很喜歡吃垃圾食物,怎麼辦?

其實我跟我老婆也是啊,在有小孩前各種壞習慣。

但是有了可愛的女兒後,為了她的身心健康我們什麼都能改。

於是我們把自己的作息和飲食都漸漸調整到最佳狀況,也是因為這樣,女兒目前各方面的發展都相當健康。

所以孩子真的會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啊!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這篇報告,最後也整理了 7 個方法,讓家長跟著孩子一起善用青春期這個大腦的第二窗口,趁機改掉壞習慣、培養好習慣。

這 7 個方法的第一個字母,拼起來就是平衡 BALANCES

B 代表 Blue Green Therapy

多帶孩子走向大自然。

這真的是台灣最得天獨厚的地方,不管你生活在哪裡,一兩個小時的車程就能夠上山下海,帶著孩子遠離灰色的城市和 3C。

到大自然去露營個一兩晚,這絕對是最棒的紓壓方式,可以有效緩減青少年的焦慮。

A 代表 Attachment

當然就是多陪孩子啦!

對我來說,什麼工作都沒有和孩子相處、聊天還重要。

L 代表 Life Skills

這時候他們的大腦還比較不能自己設定目標去達成,所以我們就可以使用遊戲化的方式,運用他們這時最發達的多巴胺系統,引導他們達到各種目標,並且建立自信心。

A 代表 Academic

同樣地,我們也要運用方法引發他們閱讀和課業的興趣,引導他們能夠自主學習。

N 代表 Nutrition

除了提供營養均衡的原型食物,遠離垃圾食物以外,更要注意能促進大腦生長的營養素。

像是 OMEGA-3 還有膽鹼等等都是很好的營養素,我之前的文章有介紹過,大家可以去看看。

C 代表 Counselling

如果孩子遭受了什麼挫折和創傷,我們一定要和他們站在一起,聽他們訴苦,無條件的支持他們。

E 代表 Enhance Mindfulness

為了減輕容易衝動的青少年可能產生的危害,可以雙管齊下:

靜的可以教他冥想;動的可以讓他參加球隊或是學武術,讓他們發洩多餘的體力之餘,還能學習團隊合作。

S 代表 Sexuality

都什麼年代了,就別避免談到性這個話題了吧!

找機會跟他聊聊這段期間身體的變化,給他們正確的性知識。

如果你不教,就會有其他人用你無法接受的方式教。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怎麼講個魔芋爽扯了這麼多。

還是要提醒大家,像魔芋爽這種看起來無害的小東西(真的超小包,很容易一包一包開下去),都很可能成為一連串骨牌效應的開始,所以身為爸媽的真的不得不謹慎喔!

運動補水終極攻略!揭密頂尖運動員比賽前、中、後怎麼喝水,馬拉松、三鐵破 PB 必看!

運動補水終極攻略!

揭密頂尖運動員比賽前、中、後怎麼喝水,馬拉松、三鐵破 PB 必看!

上一篇文章介紹了人為什麼要喝水,一天到底要喝多少水,以及破解了一個流傳已久的喝水迷思。相信大家多看幾次之後,都能成為喝水專家。但運動時,尤其是有氧耐力運動時的喝水方法,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今天我要引用最新的論文和教科書,來跟大家介紹運動時的喝水策略,到底要喝多少、怎麼喝、喝什麼東西,看完之後,你一定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運動補水策略,讓自己的身體能夠在最佳狀態下完成比賽,再創 PB。

先幫大家稍微複習一下上一篇文章講到的重點:喝水是為了要保持體內的水分和電解質的平衡,讓身體能夠正常運作,水要喝得剛剛好,喝太多或太少都不行。

大家可以再參考一下下面這張圖,可以看到不同活動程度的人,在不同的氣溫底下的水分攝取需求。

這範圍相當大喔,如果你是坐在冷氣房的上班族,每天需要攝取的水分大概就是 3 公升左右,逼自己喝下四千、五千 cc 以上的水,除了讓自己常跑廁所以外,其實沒甚麼好處。

如果大家覺得這張圖很複雜,這篇研究也指出,對成年人來說,男性一天的水分攝取量為 3.7 公升,女性則是 2.7 公升,這就可以滿足一般人的需求。而這個數字包含了你一天吃下去所有食物含的水分喔,包括你中午吃的牛肉麵,還有晚上吃的水果裡含的水分。再強調一次,只要從嘴巴吃進去的東西含的水分都算!

我們一天需要的水分,大概有 20% 是從吃下去的食物中攝取,喜歡喝湯湯水水的台灣人的這個比例一定更高。

所以比較方便的算法,可以用體重 x 30 算出來的數字,當成一天真正要用喝下去的水。像我的話一天就要喝下 2100 毫升,平均在起床後的十小時內喝完,而且要把茶和咖啡以及手搖飲全部算進去。大家不用擔心茶和咖啡的利尿效果,如果一天只喝一兩杯,這些咖啡因對體內水分平衡的影響是相當輕微的。

我下午兩點前喝進去的液體全部都是咖啡和茶,午睡起來後才把茶換成 RO 逆滲透的水,避免影響到晚上的睡眠。晚上五點後除了晚餐的水分以外,我也會盡量減少喝水,以避免晚上起床尿尿。

以上就是基本的平日喝水策略。但是如果有運動就不一樣了。

運動流汗的生理機制

當我們的肌肉開始運動時,我們投入運動的能量中大約有 75%~80% 會轉化為熱能,這就是為什麼運動會讓我們感到更暖和的原因。

但是多餘的熱必須被排掉,以保持體溫在 37~38°C 的安全範圍內,而運動期間身體散熱的主要方式就是排汗,更精確一點的說法,是汗水的蒸發。

身體中的水分通過毛細血管運輸到皮膚,再藉由蒸發將熱能帶走,每流失一公升汗水,我們的身體就會流失約 600 大卡的熱能

如果運動一段時間沒有適時補充水分,身體就會慢慢進入脫水狀態(dehydration)

即使是輕度脫水也會讓核心體溫上升,降低心臟每跳動一次的血液輸出量,進而減少流到肌肉的血液量。這時大腦也會讓我們感覺累累的,降低我們的行動力讓身體慢下來,避免體溫繼續升高。

此時神經肌肉控制力、準確性、力量、爆發力、和肌耐力等都會跟著下降,而影響到運動表現。

如果體溫持續升高,不只是運動的效能會下降,正常的身體功能也會受到干擾,嚴重的話還可能會中暑,進一步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器官衰竭等併發症,這都是會致命的。

脫水程度的關鍵數字

我們在衡量身體的脫水程度,都是以體重的百分比來表示,例如我是 70 公斤,失掉 2% 的水,就代表我流失 1.4 公斤,也就是大概 1400 毫升的汗水。

在下面這張圖可以看到,x 軸是我們身體的失水佔體重比例,y 軸是有氧能力的下降,可以看到,對一般人來說,只要流失了體重 2% 的汗水,有氧能力就會下降 10%。

而從下圖可以看到,只要流失了體重 4% 的汗水,肌力也會下降 20%~30% 左右。

所以運動員的補水策略,可以說是重中之重,尤其是頂尖耐力運動員來說更是重要,今年的喬神在波馬時手滑沒拿到水壺,才過了一分鐘他就開始降速了。

那我們在運動或比賽時到底要怎麼補水呢?這裡要請大家記住一個關鍵數字,2%。我們的補水目的,就是要讓身體流失的水分重量不要超過體重的 2%,這個數字是目前運動界的共識。

影響流汗速率的關鍵因子

和坐著不動的時候不一樣,不同人在不同的環境之下,穿著不同的衣服,用不同的強度做不同的運動時,流失的汗量差異會相當的大喔,一小時大概從 500 毫升到 2 公升都有可能。

美國運動醫學會 ACSM 在最新的運動補水立場聲明中整理了一個表格(如下),把不同競技運動的流汗速率都列出來,從游泳的一小時 370 毫升,到壁球的一小時 2.37 公升都有。

運動強度越大,身體的產熱就越大,汗就會流得比較多。而天氣越熱、濕度越高、陽光越烈、風速越小,這些都會讓身體的熱比較沒辦法藉由汗水蒸發排掉,所以身體就會試著排出更多汗來散熱。

此外,對個人來說,體型大小、基因、以及有沒有運動習慣,都會影響到流汗的速率。一般來說,有運動習慣的人比較會流汗,散熱機制會比較強(因為沒運動的人很少用到這個機制啊)。

所以這篇文章的重點來了,運動補水策略每個人都會不一樣,必須要制定一個屬於自己的。再強調一次,如果想要在比賽中拿到最好的成績,一定要有屬於自己的客製化補水策略。而第一步,就是知道自己有多會流汗。

如何知道自己的排汗速率

前面講到,會影響自己流汗速率的變數實在太多了,所以知道自己用比賽的強度,在比賽環境下的流汗速率,就相當重要。

以下我以美國田徑協會公布的這個文件: Proper Hydration for Distance Running – Identifying Individual Fluid Needs 裡面所介紹的方法來做說明。

例如每年的台北馬都是在 12 月中下旬左右舉辦,那時的氣溫大概是 15~20°C 左右,濕度大概是 75%,你就要找一個接近這個數字的環境下做測試,步驟如下:

  1. 先做熱身跑,到身體微微出汗為止,如果想尿尿就先去尿。
  2. 脫光光去量體重,體重計當然是越準越好,最好能量到小數點以下第二位。
  3. 以你目標的比賽速度跑一小時。
  4. 如果這一小時有喝水的話,要記錄喝了多少。
  5. 跑完之後將身體擦乾,再秤一次體重。
  6. 將兩個體重數字相減,再加上你這一小時的喝水量,就可以算出你用比賽強度跑一小時的出汗量;這個數字大概就是你在比賽時一小時要補充的液體量。

如果有時間,也可以在不同溫度下做這個測試。一場馬拉松要跑上三四個小時,越跑太陽越大是常有的事,如果知道自己在不同溫度下的出汗量,補給就能越精準。

文件還建議跑步俱樂部可以設置一個私密的空間,擺一個高精度的體重計讓跑者方便脫光光量體重。或許森林跑站可以考慮一下?

我自己做了兩次測試,一次是在家裡騎訓練台,室溫大概 25°C,用 170 w 踩了一小時,中間每 15 分鐘喝一次水,最後算出來是淨流失 900 毫升。

第二次是去跑一小時河濱,配速 545,氣溫大概 22°C 左右,有出太陽吹點微風,中間沒有補水,回來一秤也是流失 900 毫升。

但這些都還不是我的比賽速度,所以如果我將來要準備某場賽事的話,我會在比賽前夕用比賽強度測幾次。

如果懶得測的話,ACSM 有整理出一張表格(如下),列出不同體重的人以不同速度在 18 度C 跑一場馬拉松,其補水量和體液流失的對照。

像我是 70 公斤,如果用 6 分速,也就是時速十公里的速度跑的話,一小時喝 600 毫升的水會讓我的體重會減少 1.1%,如果喝 800 毫升的話,反而會增加 0.1%。

所以最佳的數字應該是在 700 毫升左右,其實這跟我自己測的數字不會差太多,可以做個參考。

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台灣因為濕度比較高,流汗量會比較多,如果你參加的是海外馬,一定要根據比賽當天當地的氣溫和濕度來調整補水量。

但是知道量還不夠,因為我們還要考慮同樣重要的:電解質補充

如果只喝水不補充電解質,那腎臟就會為了維持體內的電解質濃度恆定,把你剛剛喝下去的水大部分都直接經由尿液排出來,不但有可能讓你越喝越渴,如果因此在短時間喝下更多水,還可能讓你水中毒

電解質怎麼補?

我這集節目參考的三篇重量級運動水分補給文件和三本教科書,都花了很大的篇幅解釋水中毒的危害。

著名的南非運動科學家 Tim Noakes,也在他 2012 年出版的書 Waterlogged: The Serious Problem of Overhydration in Endurance Sports 裡面,用許多案例,來推翻以往大家掛在嘴邊那個「要在口渴之前盡量喝水」的金科玉律。

所以現在喝水的同時也要補充電解質,這應該是耐力運動員的常識了。但是要怎麼補呢?

和出汗量一樣,每個人流的汗裡面含有的鈉離子也差很多,從一公升 10 毫當量到 70 毫當量都有,換算成重量是 230 毫克到 1.6 公克耶,差超多。

要知道自己汗裡面的鈉含量,最準的方法就是拿去實驗室測,或有一種筆型的鈉離子量度計也可以。

要不然就是用看的,如果你運動完後衣服乾掉會有一層白白的鹽,那你的汗應該就是偏鹹,或者是感覺汗流到眼睛的刺痛程度,要不然就是用舔的。

如果懶得側,根據 ACSM 的文件,一公升的汗水裡面的鈉含量平均是 35 毫當量左右,也就是 800 毫克。另外還有 5 毫當量的鉀、1 毫當量的鈣、0.8 毫當量的鎂、以及 30 毫當量的氯

所以理想中我們運動時每一公升喝進去的水,就要含有以上這些電解質,才能讓身體在最佳狀態下運作。

如果你是像喬神那種等級的選手,你的教練會幫你配出最貼近你汗水的補給飲料,裡面還會加上一定濃度的碳水化合物,但我們市民選手只要知道這些知識,就可以配出職業選手等級的補給飲料啦!

我們可以先把運動飲料排除掉,因為目前市面上的運動飲料鈉含量普遍都不夠,像是舒跑一公升只有含 18 毫當量的鈉,而且一般運動飲料的滲透壓都偏高,不利於身體吸收水分。

如果口袋夠深的,可以去買那種一包的電解質粉來加,我看市面上最符合以上比例的,是國外最近很紅的 LMNT,他每包很清楚的寫上含有 1000 毫克的鈉,200 毫克的鉀,以及 60 毫克的鎂,分別是 43.5 毫當量的鈉、5.1 毫當量的鉀、以及 2.5 毫當量的鎂。

如果是像我一樣這種乞丐超人,就在水裡面加鹽補充鈉就好,一公升加 2 克的鹽大概就有 790 毫克的鈉離子,如果自己的汗很鹹可以加到 2.5 克。

但跑步不方便自己調飲料怎麼辦,我覺得鹽錠是很方便的選擇,像邁克仕的海鹽軟糖我就超愛吃,大概 45 分鐘到 1 小時吃一顆就夠了。

統整:比賽最佳運動補水策略

以上把原理都講得差不多了,接下來幫大家把長距離有氧運動的補水策略整理清楚:

備賽期:目的是找出自己的排汗速率。找機會測量自己在不同環境底下,用比賽強度練一小時的失水量,這就是比賽時一小時要補的水分。

比賽前夕:目的是讓自己處於充分水合狀態(euhydrated)。比賽前一天補充足夠的電解質和水分,其實只要有正常喝水和吃東西就好了,可以用尿液顏色來判斷,大概就是 1 號到 3 號(參考下圖)。比賽當天最好早一點起來,慢慢喝水。根據美國田徑協會的建議,應該要在賽前 2~3 小時喝下 500~600 毫升的電解質飲料,比賽前 10 分鐘再喝下 300~360 毫升。

比賽中:目的是讓自己失去的水重小於體重 2%,並且保持體內電解質濃度的穩定。要每小時喝下備賽期測得數字的飲料,如果是騎車的話比較方便,建議每 15 分鐘喝一次,如果是跑步,就依照水站的位置來補。國際標準是至少 5 公里要有一個水站,但一些大比賽像是東京馬、柏林馬的水站就很綿密。大家可以依照自己的配速和水站的配置來分配補水量。不一定每個水站都要進去,很多人會跳過超擠的第一個水站,我覺得是個不錯的策略。記得補充電解質,可以一小時吃下一個鹽錠,鹽錠的含鈉量要夠,要配合自己的流汗量。以一公升汗水平均含鈉量 35 毫當量來算,如果我一小時要喝 800 毫升的水,就要吃下 28 毫當量 ,也就是 644 毫克的納。補給站的小番茄加鹽或者餅乾都是我的最愛。

比賽後:目的是完全補充失去的水分。去量體重,喝下失去體重的 1.25~1.5 倍的水,這時候去吃個便當電解質應該就補回來了。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有沒有嚇一跳,原來運動中的水分補給有這麼多學問啊!最後想分享一段影片給大家看,這是我們喬神在柏林馬的御用補水員 Claus Henning 的故事,大家都叫他 Bottle Claus。他今年 57 歲,是一位業餘的三鐵愛好者,但他也不是省油的燈喔,全馬的 BP 是 2 小時 34 分。他從 1998 年開始就擔任柏林馬的志工,並且在 2017 年開始幫喬神遞水壺。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喬神是以時速 21 公里的速度在往前跑,這比很多人騎腳踏車還快了。Claus 說他一定要聚精會神,因為喬神接近時可能是在集團裡,所以一定要大聲喊叫確保神有注意到,並且得和神持續保持眼神接觸,還要預防水瓶被前面的人不小心拿走,事情就發生在那一瞬間,Claus 順利把水瓶交給喬神,這時他會舉起雙拳大聲慶祝,並且以時速 40 公里的速度騎腳踏車到下一個補給站,這個過程總共要進行 13 次。這根本是一個高強度間歇運動啊,Claus 說每次他都會精疲力盡,但又超級開心,因為根據他的計算,他精心設計的交瓶技巧在每個水站幫喬神省了 2 秒,所以喬神的世界紀錄他也貢獻了 26 秒。

喬神也在 2018 年破了當時的世界紀錄時,把號碼布送給了 Claus ,並且把他稱為 my hero,我想柏林馬之所以能成為世界最速賽道,除了天氣和地形以外,這些專業遞水壺員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不知道為什麼,這支影片我看著看著就哭了耶,可能是被 Bottle Claus 的熱情和認真所感動了吧,真的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就連遞瓶子這個簡單的事情,都能做到世界知名。

一天要喝多少水?一次弄懂人為什麼要喝水、怎麼喝、喝多少,破解喝水迷思!(2024 年版)

一天要喝多少水?一次弄懂人為什麼要喝水、怎麼喝、喝多少,破解喝水迷思!

看完「喝水全攻略」,輕鬆喝出健康!

今天我要來講一個我以為很簡單,但是研究下去學問超大的主題:「喝水」。

大家都知道人可以不吃東西,但幾天不喝水就會 GG,但是一天到底要喝多少水?

有人說八杯?有人說 2000 cc?而且一定要白開水才算?

其實以上這些講法都是錯的!

這篇文章我會從水的特性開始講起,以及它在人體扮演的角色,接著我會引用最新的研究,來告訴你一天要喝多少水,才能喝出健康。

正式進入文章前還是要先聲明:

本篇文章的資訊僅供健康的成年人參考,有慢性病,像是腎臟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一定要聽從醫師的建議喔!

本來以為喝水很單純的,結果深入研究後發覺又掉進了一個大坑。

我特地去找了腎臟科的參考書來看,研究之後,我對「喝水」這件事有了全新的看法。

本文的內容可能會顛覆你對「喝水」的認知喔!

這篇文章我會講到以下內容:

  1. 水的 4 種神奇特性
  2. 水對人體的 5 大作用
  3. 腎臟的功能
  4. 一天要喝多少水
  5. 終極喝水全攻略

水有什麼神奇特性?

水有什麼神奇的特性?

既然要講喝水,我覺得有必要跟大家一起來好好重新認識「」,化學式是 H2O 這個神奇的分子。

認識了它,才能知道它對我們人體有多麼的重要。

先來複習一下國中化學吧。

水分子是由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以共價鍵組成,形狀大概呈現 V 字形。

這個形狀很重要喔,因為這會讓水分子呈現極性:氧的那端會稍微帶負電,而氫的那端則稍微帶正電。

所以一個水分子的氧那一端就容易和另外一個水分子的氫那端結合。

這個有點強又不會太強的鏈結叫做「氫鍵」,這就是水為什麼會那麼特別的關鍵。

它讓水有以下幾個特性:

1. 水有高內聚力(high cohesion)

這讓水分子很傾向聚集在一起,像是蠟紙上的小水珠很容易聚起來變大水珠。

這也讓水有毛細現象,讓水能夠抵抗地心引力,從樹根被吸到樹葉去。

高內聚力也使得水有很高的表面張力,讓一些昆蟲或者會輕功的人能在水上行走。

2. 冰塊可以浮在水上

水呈現液態時的氫鍵是不穩定的,水分子會常常分分合合。

所以水可以變成各種形狀,還不時會有水分子脫隊跑到空氣中去。

當水的溫度越高的時候,水分子的動能越來越大,運動就越劇烈,跑掉的就越多。

相反的,當水溫越來越低,水分子的動能越小,受到氫鍵的影響就越大。

在攝氏 4 度左右水分子靠得最緊,這時水的密度最大。

但是水溫如果再繼續往下降,水分子反而會以整齊的結構結合在一起,然後就結冰啦!

而冰塊的密度反而會比液態水還低,所以冰塊會浮在水上。

仔細想一下,如果不是這樣,那海水一結冰就會沉到海底,永遠沒有機會融化。

接著海底的冰塊會越來越厚,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3. 水是世界上最強的溶劑

因為水分子有極性,所以它會特別容易溶解那些有帶電的極性分子。

水是世界上能溶解最多物質的溶劑,甚至比你知道的那些強酸都還多。

想不到吧?

4. 水有很高的比熱容

這使得水可以成為熱能的緩衝,當環境溫度很高的時候,它可以吸收這些熱能;

當環境溫度降下來時,它可以將熱能放出來。

這就是海洋最大的功能之一。

講這些幹嘛勒?

因為這些特性對人體超重要啊!

以下我就來整理給大家,5 個水對人體主要的作用。

水對人體的 5 大作用

水對人體的 5 大作用1. 維持人體細胞水分平衡

人體大概有 55%~60% 是由水組成,這個數字會依照性別、年齡、身體組成有一些不同。

像是嬰兒剛生出來的時候有 75% 是水,而老人大概只有 50% 左右。

男生含水的比例比較高,平均比女生多 10%。

這是因為男生的體脂率比較低的關係,所以說「女生是水做的」這句話不精準,我們臭男生才是。

除了血液大部分是水組成的以外,我們的大腦心臟等各個器官,還有我們的骨骼肌,含水量大概都是 70%~85% 左右。

就連骨頭,也都含有大概三成的水。

所以水是組成人類身體最重要的物質之一,人體細胞的含水量必須維持恆定,太多太少都不行

2. 調節體溫

當環境很熱,或者因為我們運動導致體溫上升時,人體會透過流汗將熱排出體外。

反之,當我們感到寒冷時就會限制流汗,減少熱能的流失。

散熱這個功能尤其重要,人的體溫只要過高,大腦就會命令人體停下來休息以減少發熱。

因為只要體溫開始超過 41 甚至 42 度,我們的細胞就會開始死掉,尤其腦細胞更是一去不復返。

這就是中暑為什麼這麼危險。

人體失溫致死的速度就沒那麼快,甚至還有救回來的案例。

不管怎樣,我們的體溫會在 37 度維持恆定,而水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3. 運輸養分、電解質、和廢物

體內的血液中大概有九成是水。

血液不但能將養分、荷爾蒙、氧氣、礦物質等運輸到全身,供全身組織使用,還能將代謝所產生的廢物帶走,經由腎臟過濾後排出體外。

4. 潤滑和保護組織

水可以讓我們的眼睛、鼻子、嘴巴等器官保持濕潤。

它也能潤滑關節,防止身體移動時的摩擦和疼痛。

我們關節和椎間盤的軟骨大概有 80% 是水組成的。

5. 神經傳導和細胞通信

神經元和其他細胞是用電子和化學物質來傳遞訊息,而這個過程會利用水分子作為媒介。

這就是為什麼當你缺水的時候,腦袋就會不好使、鈍鈍的。

既然水那麼重要,那是不是喝越多越好?

不是有個牌子的 slogan 就是「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嗎?

錯!沒事喝太多水是會出大事的!

就跟體溫一樣,我們人體會努力的將體內的水保持恆定,身體才能在最佳的狀況下運作。

而這個重責大任,就是由沒了它人生會變黑白的腎臟來負責。

腎臟的功能

腎臟的功能大家都知道,腎臟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過濾出血液中的廢物,然後分泌尿液排出體外

但是它還負責一個重責大任,就是維持人體的水量、電解質濃度、酸鹼值、還有血壓的平衡。

腎臟堪稱是人體的平衡大師啊!

人體總共大約八公升的血液,每天通過腎臟大概 20~25 次。

這等於一天過濾了 180 公升左右的血液,超強大的。

一個腎臟小小的,大概 150 克左右,含有一百萬個腎元

腎元又由腎絲球和腎小管所組成,它們 24 小時持續不斷的監視流經過血液的成分,把廢物過濾掉,有用的東西再回收。

如果腎臟發現你吃太鹹,鈉離子過多,它就多排掉一些,發現酸鹼度不對了,就加一些氫離子。

維持體內水分的平衡,就是它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如果水喝太少,這時候血液中的電解質濃度增加,滲透壓上升,腎臟會通知腦下垂體分泌抗利尿激素。

它會打開腎小管的水通道蛋白(Aquaporin),讓水能夠快速被重新吸收回到體內。

這時候尿液就會變少,顏色跟著變得比較深。

如果血液滲透壓持續上升,我們的細胞的水就會被吸出來導致細胞縮水,這時腦下垂體會讓我們感到口渴,驅使我們找水喝。

那如果喝太多水呢?

這時血液的電解質被稀釋了,滲透壓下降,細胞會吸水變大。

這時腎臟也會感測到,把多餘的水分送到膀胱,所以你會常跑廁所。

但如果你一次喝太多水,多到腎臟來不及處理怎麼辦?

那問題就大了。

這時候血液中鈉離子濃度會太低,產生低血鈉症,細胞就會持續水腫。

其他細胞水腫還好,但是腦水腫就糟了,這會讓你疲勞、頭痛、想吐,甚至整個昏迷過去。

這就是所謂的水中毒,是會 GG 的。

我曾經有一次水中毒的經驗,那是在我 2019 年去參加媽祖遶境的時候。

走到第三天的時候因為天氣太熱,一路上因為有源源不絕的補給嘛就狂灌水。

結果我越喝感覺越累,接著頭痛到爆炸,後來實在不行了,跑到一個沒人的工廠裡面直接躺平,躺到一半還把胃裡面的水吐光。

後來整個人虛弱好久,在新港休息了整整一天才恢復元氣。

這完全就是水中毒的症狀啊!

現在想想還真的很危險耶。

我們的腎臟一小時最多只能過濾 1000 cc 的水,如果一下子喝太多,就會開始有輕微水中毒的症狀,大家千萬要小心。

我們的腎臟的工作量已經夠大了,身為主人的我們一定要有正確的喝水知識,不要動不動忽然增加它的工作量。

這樣才能讓它能夠持續健康地為我們工作,不至於早早就過勞死。

人一天要喝多少水?

人一天要喝多少水?看到這裡,你應該已經有個觀念:補充水分的目的是為了保持體內水分和電解質的恆定,不是越多越好了吧。

那到底一天要喝多少水呢?

美國制定所有營養攝取量的機構:「食品與營養委員會」在 2004 年開了個會,要把這個網路上流傳很多謠言的事情給講清楚。

他們在 2005 年出了一篇文章,叫做 Human Water Needs,文章短短的蠻建議大家看的,我會把連結放在下面。

這裡我就簡單幫大家整理一下。

我們在回答一天要攝取多少水之前,要先搞清楚一天會失掉多少水。

文章講到,以一個 70 公斤的男性來說(剛好就我耶),體內會有 42 公升的水,而每天大約有 5%~10% 的水會周轉過。

意思就是,我一天會失去 2.1~4.2 公升的水,所以要想辦法補回來。

那我到底是經由哪些管道失去水分的呢?

如果我們一天光坐著不動,呼出來的水蒸汽會有 250~350 毫升,在便便裡面的有 100~200 毫升。

而經由尿液排出的大概是 1~2 公升。

再來就是流汗,這是最容易受到環境、活動量、穿著所影響的。

如果整天坐在冷氣房,身體沒有藉由排汗來散熱的需求,那排汗量可能會小於 500 毫升;

如果活動量比較高,常在戶外,或是有運動的話,這個數字高到 4 公升都有可能。

這種藉由計算身體流失水分來算應該要攝取多少水的叫做 Water Balance 法。

用這個算法,扣掉身體代謝所產生的水 250~350 毫升,坐著不動的人一天會淨損失 1050~3100 毫升的水,運動員則是 1550~6730 毫升。

這範圍也太大了吧!

但也沒辦法,因為變數太多了啊!

文章也說到,近年來有個新的研究方法,是讓受試者喝下用同位素標記的重水,藉此測量人體水分的周轉量。

這個方法叫做 Water Turnover 法,下圖(Figure 1)比較了這兩種方法估出來的值,其實不會差太多。

有篇 2022 年才登上 Science 期刊的研究,就是用了這個方法,對來自 26 個國家、年齡從 8 天到 96 歲,總共 5604 人進行了調查。

他們想要用一個公式來把這些變數考慮進去,算出一天人體的水周轉量。(這研究也太 Sheldon 了吧,我喜歡。)

這個公式長成這樣,有興趣的宅宅們可以自己算算看:

先直接來看研究統計出來的圖:30 歲左右的男性水周轉量是一天 4.3 公升,女性是 3.4 公升。

這個數字會隨著年齡下降。

70 歲以上男性和女性的平均水週轉量分別為 3.1 公升和 2.8 公升。

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看看其他變數對水周轉量的影響。

太複雜了對不對,一點都不實用啊?

我們回到剛剛那個比較簡單的研究吧。

Human Water Needs 這篇文章最後給了一張圖(如下),把溫度和活動量考慮進去,統整了一個每天攝取水份的對照表。

Water needs estimated from sweat loss predictions due to changes in physical activity and air temperature

像我如果整天坐在室內念書寫腳本,依照現在的溫度,我可能只需要補充 2 公升的水分就好。

但如果我今天和老婆女兒出去玩,會在外面走來走去,那需要補充的水可能會直接 double 變成 4 公升。

如果還是覺得太複雜,只想知道一個數字,這篇文章一開始就把他們的建議開宗明義講出來了:

成年男性每日水分攝取量為 3.7 公升,成年女性每日水分攝取量為 2.7 公升,就可滿足絕大多數人的需要。

水分攝取量 vs 喝水量,別再傻傻分不清

水分攝取量 vs 喝水量,別再傻傻分不清很多人看到男生一天 3.7 公升,女生一天 2.7 公升,壓力就變超大。

3.7 公升的水,開什麼玩笑?水沒有味道那麼難喝,一天根本喝不下那麼多水啊!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我前面盡量不要用到「喝水」兩個字,而是用「補充水分」和「攝取水份」。

因為以上講的數字,指的是你一天的水分總攝取量!

這包含你吃下去的任何東西裡面的水分,還有你喝的咖啡、茶、牛奶等等,全部都要算進去!

大家去翻一下之前水果的表格,大部分的水果八成以上都是水!

所以我吃 3 份總共 300 克的水果,就等於攝取了 250 毫升的水分。

去小七買一杯 655 毫升的特大杯拿鐵,裡面將近九成都是水啊!這樣一杯下去就是補了至少 550 毫升。

事實上,經過統計,人體一天需要補回來的水分,吃下去的食物裡可以貢獻百分之二十。

我覺得愛喝湯的台灣人一定佔更多啦!

而百分之三十是來自於咖啡啊、茶、這些飲料。

當然,愛喝手搖飲的台灣人一定更多。

剩下一半才是我們腦子裏面想像的那個喝水。

所以網路上流傳的一天要喝八杯水,或 2000 cc 的水,這些都是沒有根據的。

這也會讓我們很直覺地認為,一定要喝下這麼多白開水才夠。

這在我們台灣這種隨時都在吃麵喝飲料的飲食習慣中,會很容易讓體內的水分和電解質失衡,而產生種種輕微水中毒的症狀。

所以到底要怎麼喝水?

所以到底要怎麼喝水?不小心又講太多太複雜了,最後我做幾個簡單的總結:

  1. 攝取水份的目的是要保持體內的水分和電解質的平衡,並不是越多越好。
  2. 腎臟負責了大部分保持體內平衡的工作,它工作量很大,大家要當個好老闆,要讓它維持合理的工作量。
  3. 美國食品與營養委員會建議成年人一天的總水分攝取量是男生 3.7 公升,女生 2.7 公升,這包含你吃下去的東西和喝的飲料。
  4. 我看了那麼多資料,覺得每公斤體重 x 30 是個合理的目標。像我就是 2100 毫升,我會把咖啡和茶等飲料全部算進去。
  5. 這 2100 毫升的水+飲料我會分成 10 小時喝完,1 小時喝 210 毫升。兩點前主要是喝茶和咖啡,之後就喝白開水。
  6. 如果有運動,一定要額外補充水分。至於運動前、中、後的補給策略是什麼,我有寫了另外一篇文章來跟大家講清楚。
  7. 判斷自己身體有沒有脫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觀察尿液的顏色是否變深,加上自己有沒有感到口渴。
  8. 在到處都可以處得乾淨水源的現代社會,只要隨時注意並且相信自己身體給的訊號,其實不一定要強迫自己喝太多水。
  9. 但如果你是腎結石患者,或是對口渴比較不敏感的老人,就要比較注意水分的攝取。

以上就是本文的內容,希望有解答到「一天要喝多少水」這個世紀大哉問,以及其他有關喝水的大小問題。

其實深入研究後,在這個物質豐富的世界,我們可能不知不覺喝了太多水而不自知,這是不是有點顛覆你之前的認知呢?

所以以後就不要逼自己喝太多水啦!喝水和所有東西一樣,「適度」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