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我有一篇文章介紹了一場美國國會的聽證會,議員把五大社群媒體公司的 CEO 叫來問話的聽證會,指控這些平台對青少年心理健康以及人身安全造成的傷害。
一開始這篇文章獲得廣大迴響,但也引來了不少批評。但絕大多數批評者都沒有搞清楚狀況,我也一直沒時間把這個議題好好說清楚。
結果兩個月後知名社會心理學家 Jonathan Haidt 出版了一本新書:The Anxious Generation——我暫時將它翻譯成《焦慮的世代》——把這個議題講得超清楚。
這本書一出版就空降成為紐約時報暢銷榜冠軍,到現在一直都還在榜上,而且越來越熱賣,在美國的老師和家長已經討論到翻了。為什麼呢?因為裡面揭露的內容實在太驚悚了,身為一個四歲女兒的爸爸,這本書我真的好幾次看到背脊發涼,還忍不住罵了好幾次髒話:「X,原來是這樣,X,這真的太誇張了」。
這本書的中文版預計在年底由大塊文化出版,本來想等到那時候再跟出版社一起合作宣傳,但我看完之後覺得這真的不能等,越早讓更多的家長和老師知道越好,因為孩子們的大腦可塑性一被關起來,要再改變就很難了。
沒錯,我之前稱之為「殺手組合」的手機+社群媒體,它們殺掉的不只是我們的專注力,對孩子來說,它可能會永久改變青春期孩子們的大腦神經連結,殺掉孩子們在這個社會中能成功的各項能力,甚至使他們罹患各種心理疾病。
如果你關心青少年甚至自己的心理健康,這篇文章你一定要看完。
我保證你會對手機加上社群媒體在我們的大腦幹了什麼事,能有更全面的了解,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來使用它。
首先依照慣例來介紹一下作者。
Jonathan Haidt 是一位相當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目前在紐約大學的史登商學院擔任道德領導力教授。
他的研究領域很有趣,叫做道德心理學,目的是想探究人類的道德感是怎麼來的。
他想用他的研究來讓具有不同道德觀的人能顧互相理解、互相對話、以及互相學習。
他之前出的兩本書都是叫好又叫座。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是他在道德心理學領域,集 25 年的研究於大成的一本科普書。
他挑出兩個最容易讓人們對立的領域——政治和宗教,來加以闡述。
他希望大家看了別再吵了,能夠團結起來互相幫忙,畢竟我們人類還要共同面對很多威脅啊!
另一本書叫做《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算是他主要研究的一個副本。
他發現越來越極端的對立,可能是因為美國家長對孩子過度保護所培養出來的「玻璃心世代」所造成的。
而今天要介紹的這本 The Anxious Generation 也是無心插柳柳橙汁。
他本來計畫要寫的主題是「社群媒體如何造成國家的分裂」,書名想要取作 Life After Babel。
沒想到在寫青少年的部分時越寫越多,後來乾脆把這部分獨立出來,延續玻璃新世代那本書的發現,寫成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
結果引起超級廣大的迴響。(出版社表示賺到)。
最大的原因就是內容真的太驚悚了,而且大家真的都受夠了!
社群媒體讓成年人沒辦法專注,把浪費時間在上面就算了,這都是大人自願的。
但這些公司為了將利益極大化,竟然無所不用其極地在孩子們大腦最脆弱、最無法抵抗誘惑的青春期,用各式各樣的手段駭進他們的大腦,讓他們上癮,甚至植入有害的思想。
這真的是孰可忍孰不可忍啊!
The Anxious Generation 這本書內容超級豐富,而且論述有理有據。
Jonathan Haidt 真不愧是 h-index 破百,引用數破十萬的頂尖學者!
我會把這本書分成上下兩集,希望能讓關心這個危機的老師和家長們,能夠更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後一起來做出改變。
孩子的心理健康為什麼崩壞
這裡的孩子指的是 Gen-Z 這個族群,中文稱為 Z 世代,指的是 1997~2012 年出生的孩子,現在大概是 12~27 歲。
其實就是現在的國高中生以及大學生,再加一些剛出社會的新鮮人。
大家要把這個年齡層記好,因為這是這本書主要討論的族群。
在行銷界一定超常聽到 Gen-Z 這個名詞,因為他們就是所謂的首批數位原住民。
它們平均 10 歲左右就會拿到智慧型手機,然後就免不了開始用 IG 或 Tiktok。
他們幾乎不看電視的,所以跟他們溝通一定要透過社群媒體。
我在 Intel 的時候重點工作就是跟 Gen-Z 打好關係,因為他們是這個世界的未來。
每個品牌都試圖在這個世代的內心取得一席之地,這樣他們長大後有經濟能力了,才會把錢花在它們身上。
記得社群媒體開始普及,網路速度也越來越快時,包括我在內的所有網民一片樂觀啊!
隨著人與人的連結越來越方便,就像自來也老師說的,人們真正互相理解的時代終於要到了⋯⋯嗎?
才怪!
這件事情不只沒發生,反而有越來越糟的趨勢,網路世界越來越偏激、分裂、充滿了負面情緒,人們也越來越不快樂。
而作者發現,Gen-Z 這個族群的心理健康惡化的趨勢更明顯。
大家可以看看下面這張圖:
從 2010 年開始到 2015 的這五年間,許多國家的 Gen-Z 重度憂鬱症的發作比例突然上升,而女生上升的幅度更是顯著。
而下面這張圖顯示出,在所有年齡層中,Z 世代中焦慮症的盛行率也在「大重塑」時期開始飆高。
這五年被作者稱為 The Great Rewiring,「大重塑時代」,因為這五年迎來了智慧型手機和社群媒體這個殺手組合的登場。
其中 2010 年發布的 iPhone 4 開始配備了前置相機,手機上網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這使得 Z 世代本來「以玩耍為主的童年」,完全轉變成了「以手機為主的童年」。
他們的大腦神經連結被「大重塑」了,被重新接線成不正常的模式,導致他們的心理健康急遽惡化。
有的精神科醫師提出反對意見,說這些研究都是基於自我報告的結果。
說不定焦慮的上升,只是 Z 世代比較願意講出心裡話的關係?
但作者提出另一個很有利的數據來佐證他的論點。
在美國每 10 萬人中,因為自我傷害被送進急診室的 10~14 歲的青少年人數,也在「大重塑」的期間急速上升。
尤其女生更是顯著,增加了將近一倍。
有人會說,那是因為美國的校園太不安全了,孩子們都在擔心會不會發生校園槍擊事件。
但作者提出其他國家的狀況:英國也有同樣的趨勢,就連很幸福的北歐國家也是。
作者在 The Anxious Generation 指出,這是一個同時發生在主要英語系國家以及北歐國家的普遍現象。
這些孩子不是說說而已,而是用傷害自己這個行動來證明他們真的很痛苦。
你會不會好奇,那台灣的狀況如何呢?
這個是衛福部今年最新的資料。
從 2009 年到 2023 年,全國女性自我傷害的人數以不同年齡層來看:
45 歲到 64 以及 65 歲以上的都是緩慢上升,25 歲到 44 歲則是接近平穩。
可怕的是 15 到 24 歲的 Z 世代,從 2009 年的 2697 人,一路飆升到 2023 年的 10172 人,足足是 15 年前的 3.8 倍!
14 以下的女生也是呈現同樣趨勢,從 2009 年的 137 人,增加到 2023 年的 2525 人,絕對數字是可怕的 18 倍啊!
男性的人數比較少,但也是呈現同樣的趨勢。
雖然台灣開始顯著增加的時間點比起歐美國家慢了幾年,但這根曲棍球桿的趨勢是相當明顯的。
有人會說,這都是台灣低薪高房價,年輕人看不到未來的關係。
但我就問,你念國中生讀的時候有想到那邊嗎?
我那時候除了考試以外,腦子想的都是《太空戰士》要怎麼破關啊!
手機+社群媒體真的是兇手嗎?
看到這裡,一定又有一堆反對者準備在留言區攻擊:
啊這又是你們這些老人在危言聳聽啦,總是想要批評年輕人的新東西和生活方式!
以前的漫畫啊電視啊電玩啊不是都被批過一輪了,但現在大家還不是就好好的?
那我就問,你就舉出一個合理的原因,只要一個就好,來解釋這十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 14 歲以下的女生傷害自己的人數增加快 20 倍?
這十年我們臺灣的經濟可是一路成長,股市破兩萬點,犯罪率持續下降,我們也沒有像其他國家一樣經歷過嚴重的天災和動亂。
臺灣董氏基金會做過一個調查,目的是想要了解青少年的憂鬱情緒和網路使用的相關性,以及網路霸凌現象對青少年之影響。
調查的時間是 2021 年的 9 月到 11 月,在全台隨機抽 41 所國高中發問卷,有效問卷為 2607 份。
調查發現,假日上網時間超過四小時的青少年,有明顯憂鬱情緒,需要尋求專業協助的比例高達三成。
過去一年有遭到網路霸凌的孩子,他們經常/總是出現情緒不穩、易怒、或躁動不安的比例為 31.3%,遠高於沒受到霸凌的 6.1%。
而「總是」出現自我傷害的比例高達 17.2%,高於沒有被網路霸凌的 0.9%。
但還是有人會講,這只能看出相關性,不能看出因果關係,搞不好是心理狀況不佳的才會想選擇泡在網路上啊。
事實上,已經有相當多研究已經證明這是有因果關係的。
因為這實驗太好做了,就把一群學生隨機分成兩組,一組禁止他們用社群媒體,另一組持續使用。
很多研究都顯示,只要一個月之後,禁用的那一組心理狀況就會明顯好轉。
不過如果恢復使用,過不了多久又會回復到之前的狀態。
2021 年就有一篇 review,納入了 36 項橫斷面研究和 6 項前瞻性佇列研究。
在橫斷研究中,發現過度使用社群媒體和心理健康和睡眠品質低落有高度相關。
而在縱向研究中,發現社群媒體就是心理健康和睡眠品質的危險因子,是有因果關係的。
其實這幾年大家對這個議題越來越關注,證據已經相當充足。
但 The Anxious Generation 這本書最精采的地方,是作者把背後的原理解釋得相當清楚。
但在了解社群媒體怎麼傷害孩子前,我們先要來弄清楚:
一個孩子要能健康長成大人,他必須經歷過的一個關鍵歷程,以及要具備的三個條件。
一個健康的童年需要什麼?
你會不會覺得奇怪,為什麼人類的成長軌跡和其他靈長類不一樣?
我們不像黑猩猩的幼兒,生長曲線是比較穩定的。
人類小孩一開始長得很快,但是在 2 歲左右慢下來,一直到青春期才又快速成長。
從進化的觀點來看,不是趕快長大趕快繁衍下一代比較好嗎?
那我們為什麼要經歷一個大腦很發達,但是四肢很弱的危險童年呢?
這個在原始世界不是會降低生存的機率嗎?為什麼我們智人能夠在天擇中勝出呢?
那是因為我們是藉由鍛鍊大腦來勝出的,能夠活下去的人不再是最快或最強的,而是那些最擅⻑學習的人。
我們因為能夠相互學習,並且利用我們的祖先和社群所累積的知識庫,一直不斷進步,才發展成現在這個樣子。
而黑猩猩幾乎沒有這種行為。
所以人類把童年延⻑,目的就是給孩子們充足的時間來學習。
人類的大腦大概在 5 歲就長完了,接下來的時間就是不斷的建立有用的新連結,剪掉沒用的新連結。
這就是學習的過程。
而我們有內建三個強烈的動機,來幫助「學習」這件事情,讓我們能夠學得又快又好。
這三個動機相當重要喔!
分別是:「自由玩耍(free play)」、「調和(attunement)」,以及「社會學習(social learning)」。
而能夠滿足這三個動機的環境,完美地被矽谷工程師設計出來的產品綁架並且摧毀了,接下來我會一個一個來說明。
自由玩耍的重要
請你想像一下,你小時候最開心的回憶是在做什麼?
我的中學時期是極度被家裡限制的,甚至連去同學家都不允許。
這對我剛上大學時的社交造成相當大的影響,我甚至一開始跟 Big Bang Theory 的 Raj 一樣不敢跟女生說話耶。
但愛玩的天性還是讓我逮到機會就出去冒險。
我腦子第一個浮現出來的,就是我念國中的時候,從我在台中北屯的家,一大早偷溜出去。
我和兩個同學一起騎腳踏車到西屯世貿中心參加電玩展,然後趕在中午前到家。
那是我第一次騎那麼長的距離,也是我第一次覺得:哇喔,我超強的耶!好像自己只要跨上腳踏車,哪裡都去得了。
(結果後來真的騎到世界的盡頭了。)
我猜你最開心的,應該大多是和朋友在戶外玩耍胡鬧的回憶吧?
因為這就是孩子們最重要的工作:自由玩耍。
我們大腦最愛的學習方式,就是在低風險的環境中,透過重複的活動和回饋來加強神經連結。
當我們嘗試某件事情並且失敗之後,大腦會分泌去甲腎上腺素和乙醯膽鹼等神經傳導物質。
它們會告訴我們眼前這件事情出錯了,要集中精神把它搞定。
我們真的就是從錯誤中學習的。
小朋友從跑來跑去爬上爬下,摔倒了之後哭一下爬起來這樣的過程中,學到使用四肢的能力。
之後就可以玩捉迷藏、紅綠燈這種比較高級的遊戲,來訓練大腦的反應能力。
再大一點玩的遊戲就需要大腦更多的參與了。
像是一些桌遊或是「黑夜降臨請閉眼」的殺手遊戲,這都可以訓練更細微的非語言暗示跟觀察。
波士頓大學的心理學家 Peter Gray 是這樣定義自由玩耍的:
這是一個參與者自由選擇和主導的活動,目的就是為了玩而玩,不是為了達成和玩本身無關的目的。
有的家長會想要孩子藉由玩一些遊戲去學到其他技能,有時候會忍不住去下指導棋,教孩子要怎麼玩,這都不算是自由玩耍。
根據作者的定義,以玩耍為主的童年,是指孩子們在大部分空閒時間裡,與朋友在現實世界中玩樂。
其中有幾個條件必須具備。
這個活動必須要是肉身參與的、是同步的、是一對一或者一對少數人,以及加入或離開一個群體,是需要付出感情成本的。
這對人際關係的發展相當重要。
但因為手機加社群媒體的出現,孩子們聚在一起的時間變少了。
下圖是美國中學生的調查, 在大重塑時期,每天都能見到朋友的比例大幅下降,所以第一個條件肉身參與就少了。
他們以為在社群媒體上發文回留言就算社交,但這是非同步,並且是一對多的淺薄連線。
這種溝通的訊息量和面對面比起來簡直是天差地遠。
而且你可以安靜的加入或離開不同的群組,不需要投入任何的情感。
孩子又會被迫在平台上經營自己的形象,每篇發文都是經過精心挑選和修圖,是有目的和策略的,再也不是為了玩而玩。
於是手機為主的童年就這樣大大破壞了以玩耍為主的童年,讓孩子無法在玩樂中學習出社會應該具備的技能。
調和能力的重要
人類是社群的動物,我們必須依靠社群的力量,活下去的機率才會比較高,所以我們本來就內建跟社群連結的能力和渴望。
這個能力的一部分,是藉由調整和同步自己的動作和情感,來跟其他人互動。
嬰兒在手腳都還不能自由運用時,就能夠用燦笑來回應照顧者逗他笑的舉動。
這個在發展心理學和依附理論中,叫做 attunement,中文大概可以翻成「調和」或是「協調」。
在人與人的溝通中,察言觀色還有掌握良好的回應時機,都是最基本的技能。
發展心理學家稱之為「發球與回發球(serve and return)」。
如果你跟孩子的互動中,我們一直在滑手機,心不在焉,沒有跟他順暢地互相接發球⋯⋯
這不但會阻礙了他們調和能力的練習,還會讓他們形成沒有安全感的依附關係。
這會在他們小小的心靈植入一個概念:自己比爸媽的手機還不重要,自己是不值得的。
你不覺得這是一個多麼可悲的想法嗎?
從小在被忽略的環境長大的我,深深了解這個念頭是多麼有毒和難以根除。
這就是我堅持不在女兒面前用手機的原因。
她只要跟我說話,不管我在幹嘛,一定會放下手邊的工作專心跟她互動。
孩子稍微大了一點之後,他會和朋友繼續練習調和。
這也一定得在前面提到的自由玩耍的過程中學到,是肉身參與的、同步的、一對一(或少數人)的。
這時孩子們不再僅僅是輪流玩耍,而是尋找跟朋友完美同步的樂趣。
這將會奠定他們社交以及調控情緒能力的重要基礎。
但現在孩子們把時間都花在社群媒體上了,就算他們真正聚在一起,大家也都自己顧自己的手機。
即時一對一互動的機會變少了,訓練調和能力的機會也被大大減少。
你還能怪現在的 Z 世代抗壓性低,沒辦法融入社會嗎?
社會學習的重要
前面講到,人類在青春期之前生長緩慢的原因之一,就是要讓孩子有時間去學習。
在進化的過程中,最優秀的學習者往往受到獎勵,獲得較高的成就。
但不是那些在學校能夠考一百分的好學生喔,而是那些最能激發自己與生俱來的學習慾望,通過模仿來學習的孩子。
那要跟誰學呢?
一開始當然是跟爸媽或主要照顧者,長大之後就會在學校模仿同學會高年級的。
出社會之後就會想要跟自己關注那個領域的強者學習。
根據 Robert Boyd 跟 Pete Richerson 這兩位研究文化和共同演化的頂尖學者指出,有幾種策略在幾千個世代的演化中逐漸勝出。
和我們今天討論的主題最相關的有兩個:從眾偏見(conformist bias)和威望偏見(prestige bias)。
從眾是個很顯而易見的策略。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跟隨大多數人所做的事情是最安全的,尤其是剛進到一個新環境時。
這就是所謂的入境隨俗。
在現實生活的社會環境中,通常需要經過幾個禮拜的時間,我們才能辨識出一些常見的行為,並且知道這些行為背後的意義。
但是在社群媒體平台上,一個孩子可以在一小時內瀏覽超過一千個數據點。
每個發文都伴隨著按讚數和評論,表示那則貼文是成功還是失敗。
於是社群媒體平台成為有史以來最有效的從眾引擎。
它們能夠在幾小時內說服青少年——講難聽一點是洗腦他們——哪些言行是可被接受的,受歡迎的。
當社群媒體推一堆厭食症的圖片給孩子,裡面的女生一個比一個瘦,孩子就會覺得那樣的身體和飲食方式才是對的。
之後爸媽再怎麼講破嘴,還是沒有辦法勸孩子吃營養一點。
另一個策略則超越了純粹的從眾行為,就是辨識出那些是有威望的人,然後模仿他們。
威望偏見的主要研究者,是 Robert Boyd 的學生進化人類學家 Joe Henrich。
他說:對於人類以外的靈長類動物來說,牠們的社會階層是由身體的強壯程度來決定的。
因為牠們打架都打得贏嘛,牠們更能獲得食物和傳宗接代的機會,所以威望就會比較高。
但人類用的是另外一個系統。
人類會自願給那些在某個有價值的活動領域中取得卓越成就的人,例如在古代就是打獵或講故事。
人們其實是可以眼見為憑來判斷出強者的,但是經由眾人的判斷比較高效。
如果很多人都說后羿射箭很強,就算你沒有看過他,你還是會想到他身邊去。
這麼做一來你有機會可以跟強者學習,二來藉由靠近他,你也會增加自己在這個領域的聲望。
而這些有威望的人也會允許一些死忠的追隨他們,來增加他們威望的可信度。
這是一個很古老且有效的系統。
但是到了現代,你應該可以猜到了吧?威望值就是社群媒體的按讚數和追蹤數。
而沒有判斷能力的青少年,就會去追蹤他們,模仿這些網紅們的行為舉止。
The Anxious Generation 舉的例子是因為性愛影片爆紅的 Kim Kardashian。
她把「為了出名而出名」這個詞發揚光大,甚至入選了時代雜誌 2015 年最有影響力的百人名單內。
上千名的 Z 世代女孩於是把她們最強大的學習系統對準包括她在內的網紅,學習他們的一舉一動,夢想有一天也能跟他們一樣。
成年人可能只是把她們當成茶餘飯後的八卦,但是青少年可是真的把他們當成模仿的對象喔。
而 Z 世代男孩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如果你和我一樣,覺得這情況已經很糟的話,請繫好安全帶,我們才剛開始而已。
下一篇文章我會來進一步說明手機加社群媒體,是怎麼經由四種剝奪,來阻擋孩子們變成大人的必經過程。
我也會說明這個殺手組合,是如何分別對女孩和男孩造成不同的傷害。
最後我會分享作者提出的四個解法,以及我自己已經在做,還有未來會採取的行動。
讓我們一起來將極度有害的「以手機為主的童年」,逆轉回「以玩耍為主的童年」。
其實我跟作者 Jonathan Haidt 一樣,我對未來是很樂觀的,只要大家一起採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