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ategory

預防科學

不用運動輕鬆減肥,一天最高可燃燒 2000 大卡,還可預防過年大吃後發胖!

不用運動輕鬆減肥,一天最高可燃燒 2000 大卡,還可預防過年大吃後發胖!

減肥其實可以很輕鬆,你只要多認識一點人體的運作機制

「減肥」這個題材在網路上實在太多討論了,有的是從運動的角度,有的是從飲食的角度。

我今年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要練成新店彭于晏,把體脂率降到個位數,所以我也做了大量的功課,準備好好地操自己一下,給自己一個良好的體態,當作我 45 歲的生日禮物。

這篇文章我要分享的,是我看到覺得最簡單,而且完全不用運動的預防發胖方法。

我現在幾乎每天都在執行它,完全不費吹灰之力。

但是在講方法之前,照例要來解釋一下減肥背後的科學原理。

首先我要來解釋減肥的 2 個步驟。

NEAT 減肥法

圖片來源:Trainerize

去除脂肪兩大步驟

第一步:脂肪移動(fat mobilization)

要讓脂肪燃燒之前,必須讓它先動起來。

這個作用叫做脂肪分解(lipolysis),也就是將脂肪從脂肪組織中移出來的過程。

這些組織可能是在內臟的周邊,像是肝,或者在皮下組織,也就是你肚子這一圈。

平常的時候脂肪就是儲存在組織裡,以備不時之需。

這些被儲存起來的脂肪,就是我們常聽到的三酸甘油酯。

它由兩個主要部分組成,就是脂肪酸(fatty acid)和甘油(glocerol)。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打斷鏈結,讓脂肪酸變成游離脂肪酸,到達血液中,供身體轉換成能量來使用。

第二部:脂肪氧化(fat oxidation)

這些游離脂肪酸是潛在的燃料來源,但要經過氧化作用才能開始燃燒。

它們必須要被移到粒線體裡面,才能被氧化然後轉換成 ATP 來產生能量。

就以上這 2 個步驟,很簡單對吧?

所以理論上只要增加這 2 個步驟的效率,減肥就能更快更有效率。

令人興奮的是,科學家還發現了一個「不用運動」的方法。

它不但能有效增加減肥的效率,還能夠讓你在一段時間大吃大喝之後不會變胖!

這對每次過年期間都要告誡自己不能吃太多,過年後都得痛苦減肥的我來說,實在太實用了。

要知道這個方法,要先跟大家介紹 Non-exercise activity thermogenesis,簡稱 NEAT,中文翻譯成「非運動性活動產熱」。

接下來會有一些專有名詞,但是很好理解,請大家耐心聽我說明。

人體的熱量消耗組成

我們人一天的熱量消耗可以分成 3 個部分。

第一個是 BMR,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基礎代謝率

它指的是指人體處於正常溫度的休息狀態下,維持呼吸、循環、講電話等基本生理功能所需消耗的最低熱量。

它是人體熱量消耗的最大宗,可能佔了一般上班族一天的 60%~70% 左右。

第二個部分是 TEF,中文是食物產熱效應

它指的是我們消化、吸收、代謝吃下去的食物所需要號的熱量,這個佔比較少,大概 10~15% 左右。

第三個部分是 activity thermogenisis,中文翻成活動產熱

這其中又可以分成「運動性活動產熱」以及剛剛提到的「非運動性活動產熱」。

運動性活動產熱就是大家去健身房重訓、去操場跑步等各式各樣的運動所消耗的熱量。

而「非運動性活動產熱」 NEAT,就是我們這篇文章要介紹的重點。

它包括了我們除了自發性運動以外,人在日常生活中其他活動所消耗的熱量,像是走路、滑手機、講電話等等。

source: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279077/

講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 NEAT 所消耗的熱量很少。

所以我想要請你猜猜看,一個成年人的 NEAT 一天大概會消多少大卡呢?

50 大卡?不只!

100 大卡?不只!

根據研究指出,一個成年人一天的 NEAT 可以高達 800 大卡,最高甚至可以到 2000 大卡!

你可能會注意到有些朋友動作特別快,他們常常坐立難安、靜不下來,沒事就在那邊抖腳或轉筆。

這些人就是典型 NEAT 值很高的人。

你看我昨天去跑了 8.88 公里(巴拉八八八)也才消耗 625 大卡,消耗的熱量才佔那些 NEAT 很高的人不到一半,很誇張吧!

而且 NEAT 很高的人不但每天消耗的熱量比其他人多,還有個令人興奮的附加效果,他們還可以預防吃太多造成的發胖!

如何預防過量飲食後的發胖?

NEAT 最早是由研究内分泌和新陳代謝的世界級專家:James Levine 博士在 1999 年提出的。

Levine 博士在全美排名第一的醫院「梅約診所」擔任醫學教授長達 30 年。

他發表了好幾篇刊登在 Science、Nature 等頂級期刊上有關減肥的論文。

他還曾經擔任梅約診所的「肥胖症解決方案研究所所長」,不但幫助過無數人減肥,也常被邀請到白宮去幫美國總統上課。

(川普應該很需要⋯⋯)

1999 年他在 Science 期刊上發表了一篇被引用超過一千次的論文:〈Role of Nonexercise Activity Thermogenesis in Resistance to Fat Gain in Humans〉中,做了一個超級有趣的實驗。

因為 Levine 博士的門診接觸過無數的患者,他們發現到一個現象:

在一群年齡相近、身體組成類似的人當中,有些人似乎怎麼吃也吃不胖,但有些人真的就是「喝水也會胖」。

他想要找出到底是什麼因素造成的。

於是他們找來 16 名 25~36 歲體型正常的自願者。

先用兩周的時間,由醫院的餐廳提供的,剛好可以維持他們體重的三餐,先建立基準線。

接下來的八周,醫院很精準地每天提供他們,比維持體重所需熱量超過一千大卡的食物,並且在這八周的前後測量受試者的基礎代謝率、吃完東西的產熱效應,以及 NEAT 這三個數值。

研究人員發現,八周過後,NEAT 增加最多的受試者,他們的體重增加最少。

其中有一位受試者,他的 NEAT 在八周後變成了 600 大卡,而他的體重只增加了 0.36 公斤。

這遠遠少於他八周內多吃下去的熱量耶!

所以 Levine 博士得出了一個結論:

NEAT 越高的人,不但能夠多燃燒熱量,也可以防止脂肪的堆積。

兩個願望一次滿足,實在太棒啦!

後來也有研究證實,就是這些 NEAT 很高的過動人,他們的大腦會發送出腎上腺素給脂肪細胞,加快前面講過的燃脂兩步驟。

這是因為大腦知道脂肪儲存下來的意義不大,等等身體很可能就會用掉了,還是先把脂肪準備好燃燒吧。

如何輕鬆增加 NEAT?

這時候你一定超想知道,要怎樣才可以增加 NEAT 對吧?

其實超級簡單,就是常常站起來走動就好了。

尤其是過年期間,只要有意識地在吃完飯後直接去散步個十五分鐘,就可以大大減少脂肪的堆積。

就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提醒自己多站立來啟動 NEAT。

這裡有一張圖給大家參考:

就一個 BMR 1600 大卡的人來當基準,坐著不動的上班族,他們的 NEAT 小於 300 大卡,最容易發胖。

而坐著工作,但是常常要站起來走動的人,像是業務,他們的 NEAT 是 1000 大卡。

需要一整天站著工作的人,像是櫃姐或是保全,他們的 NEAT 則是高達 1400 大卡,幾乎跟基礎代謝率一樣了。

source: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279077/

我覺得最無腦讓自己能啟動 NEAT 的方法,就是站著工作了,因為站著就會不知不覺動來動去,沒事就想出去倒個茶。

這也是 Levine 博士這麼推崇升降桌的原因,他甚至還發明了走步桌,讓他能夠一邊走路一邊工作。

(看得我都想買一台平面跑步機來玩玩了。)

這就是這關於 NEAT 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你,以最小的負擔,輕輕鬆鬆維持良好的體態。

當然,如果可以的話,每天 30~45 分鐘的有氧運動,不但可以啟動 NEAT,還可以讓大腦更健康喔!

詳細介紹可以看看我這篇文章

你以為我在練身體,其實我在練大腦!有氧運動會讓你更聰明的 4 種方式及其科學證據

你以為我在練身體,其實我在練大腦!有氧運動會讓你更聰明的 4 種方式及其科學證據

有氧運動竟然能練大腦,這個全身上下最難被鍛鍊到的器官

每年一度的台北馬拉松才剛結束,不管跑完的成績如何,大家的經驗分享幾乎都是正面的。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好奇,為什麼全世界有這麼多人,會想要做這麼「無聊」又違反人類本性的事情,還樂此不疲呢?

我這篇文章就來跟大家分享「有氧運動」是如何正面影響我們的大腦,以及我們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用最有效率的運動方式來練大腦——這個人體最重要的器官。

有氧運動練大腦一般人講到運動,大多是為了想要減肥,讓自己看起來體態更好。

再來可能想是讓心血管更健康,降低高血壓、糖尿病等風險。

但是大家都不知道的是,運動其實可以鍛鍊到我們人體裡,最難被鍛鍊到,而且最難被診斷出生病的器官。

沒錯,就是大腦。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鍛鍊大腦?

是要去玩魔術方塊那種益智遊戲,讓自己更聰明,反應更快的那種鍛鍊嗎?

其實不是的。

這個在我們頭骨裡面,平常看不到,也不會感到痛覺的大腦,是我們之所以能成為現在這個人最重要的器官。

但一般人沒有意識平常就要去好好照顧它,甚至每天用各式各樣的方法來虐待它。

一直到我們大腦生了病,像是得了憂鬱症、躁鬱症、還有年紀大的時候容易得的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的時候,才想要來治療。

到時當然就沒那麼容易了。

而且年紀越大,大腦的傷害就越不可逆。

所以我們真的要趁年輕的時候,就要學習讓大腦保持健康的鍛鍊方式。

這篇文章我要來講一招威力超強大的,就是運動

我本文要介紹的科學研究,是紐約大學的神經科學與心理學教授 Wendy Suzuki 做的。

她是世界頂尖的腦神經科學家,專長在於研究神經可塑性,以及如何增加長期記憶能力。

她在一次不經意的發現中,知道了運動對她影響是多麼的深遠。這大大改變了她的研究方向。

推廣有氧運動的腦神經科學家

Wendy Suzuki

圖片來源:Wendy Suzuki

Wendy 教授的老師是已故的 Marion Diamond 教授。

Diamond 是當代最著名的腦神經科學家之一,他們做過最有名的實驗之一,就是抓來兩群老鼠:

一群把他們關在無聊的籠子裡,另一群讓他們有各式各樣的玩具,包括可以在上面跑的輪子。

過了一段時間後,研究人員發現:

那群住在遊樂場裡面的老鼠,牠們的前額葉皮質比關在無聊籠子裡那群還厚且重。

這結果發表在 1969 年的自然期刊,這是環境對哺乳類大腦發展的最早期研究之一。

Wendy 教授繼承她老師的衣缽,繼續在這個領域深入研究下去。

她從 2004 年開始在紐約大學擔任副教授,準備拚在六年以內拿到終身職,升成正教授。

所以她一天到晚沒日沒夜的工作,雖然最後成功升等了,但也把健康賠掉了。

她重了超過 10 公斤。

當她休了個長假回來後,她發現她的身體比旅行團的任何一個團員都弱。

她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她一定得改變。

所以她去健身房繳了學費,開始強迫自己運動。

雖然一開始也是很痛苦,但習慣後反而會想念那種爆汗的感覺。

一年半之後,她成功把 10 公斤減下來了,她也養成了運動的習慣,所以還是持續到健身房去。

直到有天發生了一件事情,讓她大為震驚。

「奇怪,我今天寫計畫怎麼寫得這麼順?」

她下筆如有神助,她能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更長了,她也有辦法把二三十個不一樣的研究一下子兜在一起了!

這種感覺她以前從來沒有過啊!

她的職業直覺這時候馬上啟動:她到底做了什麼事情,讓她的大腦認知功能有了這麼長足的進展?

她想了很久,她這段時間唯一新增的一個習慣,就是運動。

她忽然想起她恩師 50 年前做的實驗,原來不是那個遊樂場裡面的玩具讓老鼠的大腦變厚,而是那個跑步滾輪啊!

不正常教授的課堂運動實驗

不正常教授的課堂運動實驗

圖片來源:Cognitive Neuroscience Society

於是她決定開始找出運動對大腦到底有什麼影響。

她想出了一個超級創新的教學方法,準備拿她的學生們做試驗。

她要讓學生上課的前一小時先做一場運動,之後再正式上課,看看這樣能否讓他們的大腦認知功能更強。

於是她自費去考了健身教練的證照,之後又花了六個月把她的這個「運動+教課」的流程跑順。

從她家的貓到她的朋友們都被她試教過。

在經過了這有史以來最漫長且複雜的備課過程後,她終於開課了。

同學們第一次看到教授走進來時試全純身的運動服,都嚇壞了。

但課程進展得相當順利。

Wendy 教授還商請其他老師的課堂學生做測試:

她想要看看兩班的同學在一學期過後,一周運動一次的同學,和都沒有運動的對照組同學,他們的大腦認知功能有什麼差別。

很令人興奮的,她課堂上的同學,不論是在記憶功能、反應速度、專注能力等等,在一個學期過後,表現都比對照組的同學好。

背後的科學原理是什麼?

Wendy 教授後來做了許多研究,想要探究為什麼「有氧運動」會對大腦有這麼顯著的幫助。

她的發現如下:

當我們運動的時候,肌肉會產出肌動蛋白(myokines),肝臟則會分泌 β-羥基丁酸(beta hydroxybutyrate)。

這兩種化學物質,都會通過血腦屏障,刺激海馬迴分泌 BDNF。

BDNF 中文叫做「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

它可以幫助你的海馬迴長出新的腦細胞,讓它變得更大更健康。

這不但能增加我們的長期記憶力,還會延緩我們變老時腦部的退化,預防失智、阿茲海默症等等。

所以 Wendy 教授開始到處跟大家分享運動對大腦的好處。

她 2018 年在 TED 上的演講 The brain-changing benefits of exercise 已經有八百多萬次觀看了。

我每次看,都還是會被她的熱情感動得熱淚盈眶。

最低限度的有效運動時間

看到這裡的朋友,你們一定會好奇:有沒有一個「最少」而且對大腦有正面影響的運動量呢?

Wendy 教授說她一天到晚被問這個問題,因為大家的生活真的都太忙了。

她的研究結果是:

只要一周 3 次,每次 30~45 分鐘的有氧運動,會讓你流汗且心率上升的運動都有效果。

有些人不喜歡跑步,那騎飛輪、拳擊有氧等都有效果。

這是不是跟政府推廣的 333 法則一樣呢?

有氧運動的 4 大好處,輕鬆練大腦!

有氧運動的 4 大好處,輕鬆練大腦!一次 30 分鐘的運動,可以「立即」對大腦產生的影響有以下:

一:心情會顯著變好。

這是因為運動會分泌腦內啡,讓自己的心情愉快,焦慮感也跟著降低。

這就是有名的 Runner’s High「跑者的快感」。

二:前額葉皮質的功能會提升。

也就是大腦認知功能顯著提升,專注力能增強。

就像 Wendy 教授一樣,運動完後這段時間特別適合拿來做一些特別耗費腦力的工作,像是做研究,寫計畫等等

三:反應速度顯著提升

一位世界頂級的腦神經外科醫師 Eddie Chang 在一個訪談中提到:

一大早的跑步是讓他能在高壓力的手術中,能夠維持高度反應速度的關鍵。

四:記憶力會增強

所以不管你是要學習一個新語言,或者是研究一個很新的技術,運動後的那段時間,學習的效果會事半功倍。

以上的效果在 Wendy 教授的實驗中,兩小時之後都還測得出來,甚至還可能持續更長。

Wendy 教授的結論是:只要有運動,對你的大腦就是好的。

但如果你要讓運動對大腦產生最大的正面影響,最佳的運動時間,就是當你需要開始用腦之前

以上就是運動對大腦的正面影響,以及背後的科學原理。

如果你是需要用到大腦的知識工作者,就一起動起來吧!

持續一個月後,我保證你會感受到明顯的不同。

我發現現代人對大腦的關注和照顧實在太少了,所以之後會針對這個主題多寫一些文章。

如果你也想像才剛過世的英國女王一樣,一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天都還能保持清明的頭腦,歡迎你訂閱我的頻道

也可以先去看看這幾篇有關睡眠的文章,因為充足且品質好的睡眠,是讓大腦保持健康的最好方法。

「睡眠不足」等於「減少生命」!5 個科學研究證明,連比爾蓋茲看了都不敢熬夜

「睡眠不足」等於「減少生命」!

5 個科學研究證明,連比爾蓋茲看了都不敢熬夜

如果你跟我一樣:

有正職工作還經營副業,恨不得把所有的時間都拿來都拿來工作,增加收入⋯⋯

或者你把生活排得很豐富,下班之後要跟朋友去喝一杯,回家之後還想追劇、打電動⋯⋯

那睡覺這件事情,很自然的就會被我們犧牲掉,甚至還會把一天可以只睡五、六小時這件事情,當作高生產力的象徵。

但你知道嗎?這麼做只是把你未來的生命,拿到現在來用而已。

總歸一句話:「睡越少,活越短。」這已經是經過科學研究確認的事實。

這篇文章我就會來解釋,為什麼「睡眠不足」等於玩命,保證你看完之後,再也不敢通宵熬夜!

在正式進入主要內容前,我先聲明:

這篇文章是給那些覺得自己很英明神勇,覺得睡覺很浪費時間,恨不得把睡眠時間都拿來工作或享受人生的人看的(就是去年的我)。

如果你現在已經有失眠問題,請你去看看前幾篇介紹如個睡個好覺以及正確紓壓的文章,這篇可以先跳過。

之前的這篇文章我講到許多睡眠帶給我們人類的幫助,所以如果我們睡眠不足,首先帶來的影響就是:

那些睡飽帶來的好處我們都享受不到。

在生理上,我們的器官得不到修復;新陳代謝和內分泌會失調,體內的血糖無法正確被調節,導致肥胖。

在心理上,我們情緒會不穩定,易怒,也比較無法集中精神。

不僅如此,我們的記憶和學習能力,也會跟著下降。

聽起來已經很糟了,對不對?但更糟的還在後面。

以下我會跟大家說明,睡眠不足會讓我們短命的 5 個科學研究,絕大部分都是出自於 Matthew Walker 博士的這本暢銷書:《為什麼要睡覺》

睡眠不足的 5 大壞處

第一:會損害心血管系統睡眠不足的 5 大壞處

書中講到,有一份發表於 2011 年的研究,追蹤了八個國家超過五十萬名的男性和女性,包含各個年齡層和種族。

從研究開始的 7~25 年間,研究人員發現:

睡得越少,發生或死於心臟病的相關風險增加 45%,將近一半。

尤其是 45 歲以上的人,如果每晚睡眠時間少於 6 小時,在一生中發生心臟病或中風的機會,是睡滿 7 到 8小時的人的兩倍。

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是交感神經造成的。

交感神經的工作就是動員體內較原始的「戰與逃」反應。

當人的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身體就會自動進入這個備戰狀態。

這時候腎上腺素分泌,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肌肉充血,專注力上升,好應付眼前的挑戰。

你可以想像成這時候身體就像汽車開了 turbo 一樣,整個人開始加足油門往前衝,但這種狀態無法維持太久。

睡眠不足會讓交感神經過度活躍,就像 turbo 關不起來。

在這種情況下,人的心跳速度降不下來,血壓持續處於高檔。

這時候所謂的壓力賀爾蒙,也就是皮質醇也會長期增加,造成血管收縮。

這一來一往之下,讓血壓飆得更高。

雪上加霜的是,睡不夠的時候,生長激素的分泌會大大減少。

在生長激素不足的情況下,我們的血管得不到修補,就會越來越脆弱。

血壓越來越高,血管越來越弱,最後的下場就是:爆掉。

講到這裡,你是不是想到新聞常出現的那三個字了?

對,就是過勞死

如果你覺得那只是特例,那你要看看一個牽涉到十五億人的全球實驗,這個實驗叫做「日光節約時間」。

日光節約時間大概在三月開始,歐美大部分的國家都會把時間調快一個小時,所以在轉換當天大家都會少睡一個小時。

研究者在匯集了數百萬病例後發現,人們在睡眠被硬生生剝奪一小時的那一天,心臟病發的數目比前一天增加了 24%。

在秋天日光節約時間結束那天,大家多睡了 1 小時,那天心臟病發的數目則下降了 21%。

就一天而已喔!睡眠不足對我們人體的傷害就是這麼顯著。

第二:會增加糖尿病風險

你可能會覺得奇怪,怎麼糖尿病會跟睡眠扯上關係?

我先來跟大家簡單解釋一下糖尿病的發生原因。

我們吃下東西之後,碳水化合物經過消化,會變成葡萄糖,經由小腸吸收之後,進到血管裡面,變成血糖。這是身體最主要的能量來源。

身體有個調節機制,當血糖過高的時候,胰臟裡面的胰島 β 細胞會分泌胰島素(insulin),讓細胞打開表面的特殊管道,讓血糖進入細胞儲存起來。

如果血糖過低,胰島 α 細胞會分泌升糖素(glucagon),讓糖分從細胞中被釋放到血液裡。

如果我們無法正常分泌胰島素,或是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不靈敏,就會造成體內血糖過高,形成糖尿病。

糖尿病會引發很多超可怕的後遺症,像是心臟病、失明、腎臟病要洗腎、腳部傷口潰爛要截肢等等。

我們大家熟知的糖尿病危險因子有肥胖啊,吃太多精緻澱粉等,但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睡眠不足也是其中一個。

到底睡不夠是如何影響血糖的調節?

是中斷胰島素的分泌,還是讓胰島素對細胞失效呢?

其實答案是:兩個都有,但是後者的影響更大。

研究者把一群健康的成年人找來做實驗,讓他們連續 6 晚只睡 4 小時。

一個禮拜後,他們吸收葡萄糖的能力,竟然和睡眠充足時比起來低了 40%。

研究者在實驗後取下受試者小量的組織,發現這些「疲勞」的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變得很差。

這些細胞累到不想打開表面的通道讓血糖進去,於是讓身體處於近乎糖尿病前期的狀態。

這樣的情況加上書裡講到的,睡不飽會容易讓你大吃大喝,容易變胖。

所以 Matthew Walker 博士認為,長期睡眠剝奪,已經確定是第二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子之一。

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第三:會讓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

這一兩年大家最關心的就是打疫苗。

但你知道嗎?睡眠和免疫力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普拉瑟(Aric Prather)教授做了一個很噁心的實驗

他找了 150 名健康的男女,在他們的鼻子裡噴了一般的感冒病毒,然後讓他們留在實驗室中,嚴密監控他們的睡眠、血液、和鼻涕(真的很噁心)。

他們把這些人依照實驗前一周的睡眠時間分成 4 組:少於 5 小時、5~6 小時、6~7 小時,以及 7 小時以上。

實驗發現,平均睡 5 小時以下的那組人,感染率將近 50%,而睡 7 小時以上的人,感染率只有 18%。

而睡眠對打疫苗的反應也有相當大的影響。

在 2002 年也有一個實驗,也是找了一群健康的年輕人,分成兩組,一組連續六晚只睡 4 小時,另一組超過 7 小時半。

6 天過後,每個人都去打流感疫苗,結果發現只睡 4 小時那組,免疫反應比睡飽那組低了 50%。

所以與其在那邊煩惱疫苗要打哪一家好,不如把看電視或上網吵架的時間省下來睡覺,獲得的免疫力還比較高。

第四:會增加得到癌症的風險

越來越恐怖了吼!

我們的免疫系統裡面有一個叫做自然殺手細胞(Natual Killer Cell),它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找到癌細胞,然後把它幹掉。

當它接近癌細胞的時候,會分泌穿孔素(perforin)在癌細胞的細胞膜打洞,接著注入一種蛋白酶,讓癌細胞從內部溶解 GG。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麥可歐文教授(Michael Irwin)找了健康的男性來做試驗。

研究發現,他們如果在某天只睡 4 小時,他們體內自然殺手細胞的數目比起睡滿 8 小時,竟然減少了 70%!

70% 耶!這只要一個晚上睡不夠就發生了。

如果是長久都睡不夠呢?我真的不敢想像。

在這之後有越來越多的研究,也證實了癌症和睡眠不足的關聯。

有個歐洲將近兩萬五千人的大型研究,證實睡眠時間 6 小時以下的人,相較於每晚睡眠 7 小時以上的人,得到癌症的機率提升 40%。

第五:疲勞駕駛等於酒駕

酒駕零容忍在台灣應該是全民共識,我們實在看到太多無辜的生命被酒駕者撞死的悲傷故事了。

但你知道嗎?疲勞駕駛的危險程度堪比酒駕!這是被大家嚴重忽略的。

賓州大學的大衛丁吉斯(David Dinges)教授做了一系列相當全面的實驗,來測試睡眠對於人的注意力的影響。

他把一群受試者分成四組:每晚可睡 8 小時、6 小時、4 小時、最衰的是前 3 天不能睡。

測試的方式很簡單,在 10 分鐘內,只要螢幕上亮起光點,受試者就要按下按鈕,總共做兩個禮拜。

實現發現,睡眠不足的組別不只反應會變慢,還會發生光點出現卻沒反應的狀況,簡單說就是打瞌睡啦。

那些一整晚沒睡的人,他打瞌睡的次數會是前一天的 4 倍。

這個很直覺嘛,整晚沒睡當然會打瞌睡。

但這個實驗最令人擔心的是,那些連續 10 天只睡 6 小時的那組人,他們失常的程度就跟 24 小時沒睡的人一樣。

平常上班的時候打個瞌睡沒什麼關係,但如果在高速公路上呢?

還有澳洲的研究者找來 2 組健康的成人,一組人喝酒喝到酒駕臨界值,另一組讓他們整晚不睡。

結果發現,連續 19 小時沒睡的人,他們的專注力和喝酒的人一樣糟。

也就是說,如果你星期五早上 7 點起床,工作一整天後,下班和朋友玩到凌晨 2 點開車回家,這時候你的專注力受損的狀態和酒駕是一樣的。

在美國,疲勞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比酒駕加毒品造成的事故還多。

那台灣呢?台灣交通事故死亡原因第一名,不是酒駕,而是「沒有注意車前狀況」,造成的死亡人數是酒駕的三倍。

你覺得這些事故有多少是因為疲勞駕駛呢?

所以真的拜託大家,不只酒駕不要上路,沒睡飽也千萬不要上路,如果開到一半想睡覺,一定要停在路邊睡一下,真的不要鐵齒。

台灣 2021 年十大死亡原因

大家知道 2021 年台灣十大死因是那些嗎?

癌症高居第一當然不用說,第二是心臟病,再來是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事故傷害。

這前七名的人數,占了這十大死因將近九成。

這些是不是都跟我前面講的睡眠不足造成的影響有關?

看到這裡的你,還會想要拿寶貴的睡眠時間去追劇、開趴、或加班工作嗎?

就連比爾蓋茲(Bill Gates)這個工作狂,看了這本書之後,也認為他年輕時對睡眠的看法是錯誤的,並且使他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後來比爾蓋茲除了自己每天睡滿 7 小時以外,也把這本書列為他當年的年度選書。

自從我有了女兒之後,我變得超級怕死,因為我好想要陪著她長大。

所以現在對我來說,沒有什麼是比每天好好睡上 7 個半小時還重要的事。

我之前有好幾篇文章有講到睡個好覺正確紓壓的方法,還有危害睡眠的幾個地雷,大家可以去複習一下。

最後,祝大家每天都能睡個好覺。

4 招科學方法,讓你輕鬆提升免疫力,每天都可以吃下無敵星星!

4 招科學方法,讓你輕鬆提升免疫力,每天都可以吃下無敵星星!

除了睡眠、飲食、運動這健康三本柱外,還有幾招不為人知的密技,可以提升免疫力

「免疫力」這三個字在這兩年被提起的次數,可能比過去一二十年加起來還多,原因當然就是可惡的新冠肺炎疫情。

除了打疫苗以外,大家紛紛在網路上打聽,要做什麼、吃什麼才能提升免疫力。

今天我就來跟大家介紹四招,經過科學研究認證的密技,來立即提升你的免疫力,我保證一半以上你絕對沒聽過。

我 2021 年因為遭遇了人生幾個很重大的事件,身體開始拉警報,免疫系統出了問題,時不時就出現全身蕁麻疹。

再加上台灣疫情越來越嚴重,所以我開始找書、上網做了許多有關免疫系統的研究。

在這些研究之後,我整理出來了幾招幾乎不用花錢,而且經過科學認證,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提升免疫力的方法,這篇文章就來跟大家分享這些研究成果。

提升免疫力的方法

如果你上 google 搜尋「提升免疫力的方法」,跳出來的絕大多數都是叫你好好睡覺、要吃營養均衡的食物、保持規律運動等等。

看完你會不會跟我有一樣的反應——先翻個華麗的白眼然後在心裡 OS:廢話!這些我當然都知道啊!

但人生真的很難啊,白天上班從早開會到晚,下班還要趕報告,回家弄完小孩之後,就只想躺在沙發上熬夜追劇、小確幸一下。

運動?連睡覺都沒時間了還運動。

這些我都懂。但事實就是,要有好的免疫力,睡眠、飲食、和運動,缺一不可

雖然這都是老生常談了,但這三件事情的確是保持身體健康的三大支柱。

以重要性來看,我現在認為睡眠的重要性,大於飲食加運動。

我之前寫了很多有關怎麼睡個好覺的文章,大家可以去複習一下。

在講提升免疫力的密技之前,我先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我們人體的免疫系統。

免疫系統三大層

免疫系統三大層

圖片來源:SLO Health

我們的免疫系統其實有三層,它們 24 小時不間斷地運作,來幫助我們抵擋病菌和寄生蟲。

第一層:實體層

就是我們的皮膚、上皮組織、黏膜等物理屏障。但我們有好幾個自然的「破口」,那就是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沒辦法,我們總是得呼吸和吃東西。

但這些破口還是有些機制能抵擋異物入侵,像是眼淚能沖洗角膜,呼吸黏膜的纖毛細胞會不停擺動。

這些地方也有化學武器,如眼淚、唾液及黏膜內的溶菌酶,可溶解細菌的細胞壁;而皮膚的油脂腺分泌脂肪酸,可以殺菌;汗水中的鹽,也在皮膚上製造高鹽環境,防止多種細菌生長。如果你早上睡起來有眼屎,不要懷疑,那都是病菌的屍體。

但無可避免地,這些病菌總能找到機會入侵我們的身體。像是用沾到病菌的手去揉眼睛、拿東西吃,或者當我們擦傷或割傷的時候,病菌就有可能會從傷口入侵,這時候就需要第二和第三層的作用。

第二層:先天免疫系統(innate immune system)

當有病菌進到我們身體時,先天免疫系統大軍,像是巨噬細胞(macrophages)、嗜中性白血球(neutrophils)、自然殺手細胞(natual killer cells)等就會出發消滅敵人。

這些先天免疫軍隊會和補體系統(complement system)共同運作。

補體系統是由一系列的蛋白質組成,它們其中一個功能是標記入侵物,讓免疫細胞去包圍並且吞噬它們。

剛剛提到,如果割傷時,傷口會腫脹、流膿,這些都是免疫系統運作的結果。

同一時間,我們受傷的細胞會釋放各種細胞激素(cytokines)。

其中包含白細胞介素-1(interleukin-1)、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等等。

這些細胞激素會對身體放出求救信號,召喚免疫細胞去攻擊入侵者。

第三層:適應性免疫系統(adaptive immune system)

適應性免疫系統也就是後天免疫系統。

這個系統會「記住」之前的入侵者,來產生抗體(antibody),以對付下次的入侵。

我們打疫苗,就是要讓體內的免疫系統先記住病原體的樣子,這樣病原體真的入侵的時候,我們的白血球就會迅速認出來然後消滅他們。

我用一個例子來統整我們的免疫系統。

大家都看過《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嘛!

那些外星人就好像是病原體,而防護罩就像我們的物理防護層。

至於瓦甘達的軍隊和英雄們呢?當然就是我們的免疫大軍啦!

所以免疫系統中的防護罩很重要,而軍隊的養成、訓練,以及病菌入侵時的反應速度,都是保護身體不被外來物入侵的重要因素。

接下來我就要跟大家介紹四個不是太多人知道的密技,來讓我們的免疫系統更健全,反應也能夠更快。

提升免疫力四大祕技

第一:用鼻子呼吸

提升免疫力祕技一:用鼻子呼吸

很多人都忽略了:不只是腸胃道有微生物群,其實鼻腔裡面也有大量的微生物群,會阻止病菌入侵。

有篇刊登在國際頂級期刊 cell 的研究成果發現,多用鼻子呼吸,也會加強鼻腔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長。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除非是吃飯或者是劇烈運動,即便是睡覺的時候,用鼻子呼吸,將會阻止相當多的病菌入侵。

如果習慣用嘴巴呼吸,等於自己撤掉了一道免疫系統相當重要的物理屏障。

所以,閉嘴就對了。

第二:常吃發酵的食物

提升免疫力祕技二:常吃發酵食物這是史丹佛大學的 Justin Sonnenberg 教授的實驗室意外發現的。

他們在實驗中追蹤了兩群人,一組常吃高纖維質的食物,另外一組常吃發酵食物。

研究人員發現,常吃發酵食物的人,他們體內腸道菌多樣性和抗炎因子都提升了,而發炎反應也下降了。

發酵食物指的是優格、泡菜、醃黃瓜、味噌等等。

所以我現在冰箱裡面,一定會常備這些發酵食物。

優格配水果最棒了,煮麵的時候放幾匙泡菜,美味又健康。

第三:沖冷水澡

提升免疫力祕技三:沖冷水澡這是 2020 年過世的洛克斐勒大學教授 Bruce McEwen 做的研究

他發現對大腦的短期壓力會增加免疫力,而沖冷水澡,尤其在冬天的時候,就是一個很有效的壓力源。

當我們沖冷水澡時,大腦會馬上通知交感神經系統啟動,開始分泌腎上腺素和皮質醇,來使身體處於戰鬥與逃走的狀態,以應付突發狀況。

而我們體內的免疫大軍在這時候,也都動起來了。

所以平常我只要想到就會去沖個冷水澡,讓自己的腦子更清醒。

現在天氣熱更是一天沖個兩三次,只是水常常不夠冰,有點困擾。

(這個問題我之後成功解決了,如果想知道我的土炮冷水浴怎麼製作,請看這邊。)

第四:大絕招,拙火呼吸法

提升免疫力祕技四:拙火呼吸法

圖片來源:Guinness World Records

這招是啟動交感神經系統的加強版,是西藏的僧侶代代傳下來的呼吸法,傳說中能讓人在冰天雪地中用自身的力量發熱。

哈佛醫學院研究員赫伯班森(Herbert Benson)在 1981 年前往喜馬拉雅山脈,找來三位僧侶示範這種呼吸法。

測量之後,班森發現他們四肢的體溫提高了多達攝氏 9.5 度。這個結果發表於隔年的《自然》期刊。

而 2014 年的一個研究,更發現了這種呼吸法能夠啟動人類體內的免疫系統。

這個研究將一群成年人注入病菌讓他們生病,並且把他們分成兩組。

一組要他們靜坐冥想,另外一組要他們做一組他們稱之為周期過度換氣的呼吸法(cyclic hyperventilation)。

研究人員發現,有做這種過度換氣的成年人,體內的 IL-10,也就是抗發炎因子的濃度都比冥想組的高。

而他們的發炎因子 IL-6、IL-8 的濃度都比冥想組的濃度低,而且生病的症狀也比較輕微。

這個呼吸法是用力呼吸 25~30 次之後,最後一口氣吐完,憋氣 15~60 秒,連續做三輪。

這裡要特別提出來,千萬不要在開車或在水裡的時候,練習這個呼吸法喔,閉氣的時間也不要勉強。

這樣做完三輪後,我會明顯感受到體溫上升,而且開始出汗。

這都是交感神經系統啟動,腎上腺素和皮質醇分泌的現象。

把這個呼吸法和沖冷水澡用到極致的,就是傳說中的冰人 Wim Hof 了。

他號稱從不生病,還創了一堆超誇張的紀錄,像是只穿短褲赤腳在北極圈跑馬拉松,只穿短褲爬上吉利馬札羅山等等。

所以現在只要我有一點點感冒症狀,像是喉嚨癢癢的,或開始流鼻水,我就會做一次這種呼吸法,讓病原體在還沒有佔據我的身體前,趕快出動免疫大軍將他們消滅。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要介紹的四個在平常增加免疫力的方法,而且每個都是有科學研究佐證的。

不過如果你已經生病了,那還是得乖乖看醫生吃藥啦!

最後還是要不厭其煩提醒大家,要讓免疫系統健全,並且正常發揮作用,睡眠、飲食、運動、接種疫苗這些事情還是要做到。

如果基本功都沒有做好,那上面這些招式也派不上用場。

再強調一次:尤其是睡眠,那是重中之重。

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幾篇文章,要怎麼樣才能睡個好覺。

你不知道的睡眠三大好處。跟著唐鳳這樣睡,你也可以練出超強腦波

失眠?睡眠三大殺手,看看你中了幾個(第三個你絕對想不到)

科學認證!比安眠藥還有效又免費的 5 招睡眠密技(安全無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