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職」這件事情在傳統的「存量思維」來看,常常是伴隨著極大風險的。這代表之前「累積」的人脈、年資等都將要打掉重練。但是從「增量思維」來看,上一份工作累積的技能並沒有消失,如果能和新職業學到的東西搭配融合,或許能創造出新時代需要的技能樹。
今天的來賓 Adam 王啟恩,就是這個「增量思維」時代的佼佼者,我先把他的學經歷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 交大管理科學系畢業
- Yahoo、趨勢科技、Pinkoi 等知名公司的軟體工程師
- TSNA 駐美記者採訪美國職棒大聯盟,身兼文字、攝影記者
- Podcast 製作人兼主持人,手上三檔節目都是運動類 Podcast 排行前幾名的常客
這樣的職涯看起來好像有點跳痛,但如果仔細聽聽 Adam 的故事,會發現這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而那條線索就是「熱情」——他對美國職棒大聯盟的熱情。
熱血球兒的大冒險
他從高中開始,因為對 MLB 的著迷,開始在網路上尋找相關的第一手消息和資訊。
因為內容大多是英文的,他開始在課業之外自己瘋狂學習英文,奠定了之後口說和翻譯的基礎。
上了交大之後,他對美國職棒的熱情不減反增。
正好當時大聯盟舉辦的第三屆世界棒球經典賽有個活動叫做「Fan Cave」,徵選參賽國家的球迷們前往紐約看球。
如果自己的國家出局了,這位球迷也要跟著打包回國,像是種另類的實境節目。
Adam 很幸運地被選上了。他到紐約去和世界各地來的超級球迷共度了一個多禮拜,和那些擅長經營社群媒體的意見領袖交流,開了許多眼界。
他開始思考要怎麼把這些所見所聞分享出去。
於是他在回國後就創立了《看職業運動學英文》粉絲專頁,分享許多 MLB 及 NBA 的資訊和專業術語,累積了相當多粉絲,更吸引了出版社來幫他出了一本書。
不只要在網路上寫.還想要在電視上播給大家看
Adam 不但對分享文字有興趣,他還有個球評夢,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夠和體育主播一起轉播賽事。
行動派十足的他,一有機會就去勇於嘗試。
他在 2011 年就曾經參選新聞主播徵選,2014 年 FOX 體育台進軍台灣辦的「夢幻主播選拔賽」,他當然不會錯過。
後來他一路殺到決賽,結果敗給了後來成為 FOX 體育台當家花旦的侯以理。
當時 Adam 參賽的影片:
對 MLB 的熱情,更讓 Adam 做了許多相當瘋狂的事情
他在 2016 年完成了 一趟近乎奇蹟的旅程。
他向公司請了假,花了 54 天跑了全美國 30 座大聯盟球場,看了包括小聯盟比賽在內超過三十幾場球賽,其中還包括了王建民在大聯盟的最後一場比賽。
2017 年,他和夥伴 Jacky 創立了《Hito 大聯盟》這檔 Podcast 節目。
當時在台灣根本沒啥人知道 Podcast,更遑論商業模式,而他們一做就做了四年,從不間斷,甚至在 Adam 最忙碌的駐美記者時期。
是的,他放棄了優渥且穩定的工程師工作,在 2018 年轉職成為運動媒體 TSNA 的外派駐美記者!
『我有兩個選擇:如果拒絕這個機會,我一定會後悔;如果接受,我有可能不後悔。那我幹嘛不去?』
-Adam 王啟恩
對一般人來說,這實在是太跳痛、太冒險了吧?
但是 Adam 的想法很簡單,他已經掌握做工程師的技能了,即便之後有甚麼新的程式語言,要學起來也不是這麼困難.工程師又這麼搶手,要找工作絕對不是問題。
但「駐美記者」這個機會可不是每天都有啊!所以他現在有兩個選擇:
- 放棄這個機會,繼續當工程師,但他一輩子都會好奇:如果當時真的去當駐美記者了,他的人生會變成甚麼樣子?
- 反正就去試試看,如果不是自己想要的,那再回來繼續當工程師啊!
其實邏輯真的很簡單,但是要能戰勝心裡的恐懼、跳脫已經習慣了的舒適圈、把自己投身於一個全新的環境和挑戰,就不是所有人都辦得到的。
而 Adam 從求學時期就一直在重複這樣的過程,一路走到今天。
常人看起來很不可思議的挑戰和轉變,在他看來只是另一個開地圖和打怪的過程。只是地圖越開越大,怪的等級越來越厲害而已。
現在他回到台灣,搖身一變,又成了運動類 Podcast 最炙手可熱的製作人,加上自己的節目,他手上有三檔隨時名列在運動類 Podcast 前幾名的節目:《跑步不要聽》、《台北市立棒球場》。
到底 Adam 這種不斷點擊不同領域的技能樹,來創造一條最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還會帶給大家甚麼驚喜呢?
他的故事真的值得大家一起來關注。
《Hito 大聯盟》Podcast: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hitomlb
《跑步不要聽》Podcast:https://open.firstory.me/user/nonstop…
《台北市立棒球場》Podcast:台北市立棒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