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Tag

Program the world

🧠不正常人類研究所 EP35|蘇文鈺教授:走進偏鄉,成為孩子黑暗裡的光,希望有朝一日能讓偏鄉變成樂土

Episode 35

蘇文鈺教授:走進偏鄉,成為孩子黑暗裡的光,希望有朝一日能讓偏鄉變成樂土

交通大學控制工程系,紐約大學理工學院電機博士,交通大學電信中心博士後,目前是國立成功大學資訊系教授的蘇文鈺老師。頂著這樣亮麗的學經歷,為什麼不循著一條輕鬆有「錢」途的路,而是一頭栽進偏鄉,做一些旁人眼中傻子才做的事情?

今天的來賓是我的偶像:成大資工系的教授蘇文鈺老師。

說真的能被我當成偶像的人真的不多,不只要很厲害而且要很不正常。

先來說說他厲害的事蹟好了,他是交大控制工程系畢業,紐約大學理工學院的電機博士,史丹佛大學音樂音響研究中心的博士後研究,毫無疑問就是個學霸。

他不但專業能力頂尖,而且又有生活品味,還是個甚麼都喜歡自己來的 maker。

走進他的「解憂實驗室」,映入眼簾的是他牆上滿滿的黑膠唱片,以及自己親手做的音響喇叭。

運氣好的話,可以一邊聽著悠揚的古典音樂,一邊品嚐他用親手設計的咖啡濾杯沖出來的咖啡,喔對了,連咖啡都是他自己烘的。

蘇老師的解憂實驗室

但真正讓我把他視為偶像的原因,是他從 2012 開始,創立了 Program the world association,中文是中華民國愛自造者學習協會,簡稱 PTWA,率領著成大資工的研究生到偏鄉去教孩子寫程式。

後來越搞越大,除了程式設計以外,還教 3D 電腦繪圖、設計自走車、還有時下最流行的人工智慧機器學習。

這幾年還很跳痛的教孩子們飛空拍機製作紀錄片,讓孩子們藉此看見家鄉的美好,期望他們出社會後能夠回來家鄉貢獻。除此之外,他也沒忘了患有特殊疾病的特教生。

我一直很好奇,這每一個項目都要投入極大的時間、金錢、和人力,他到底怎麼辦到的?還有,他到底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大學教授應該已經夠忙了吧?

到偏鄉教孩子寫程式

學霸並不是一路順遂的

蘇老師是早產兒,所以從小身體就不太好。

他兩歲才會走路,三歲才會說話,體型也比較瘦弱,在學校常被欺負,而個性好強的他常常反擊回去,當時連爸媽都對如何教育蘇老師而傷透腦筋。

這時候他國小三年級的班導師:孫先秦老師不放棄他,只收他少少的一點補習費,把他帶在身邊做課後輔導,還把全班第一名的女同學安排坐在他旁邊,從此蘇老師成績突飛猛進。

從美國唸完書,光榮歸國後,雖然一開始找工作並不順遂,但後來還是以他不放棄的精神,從交大、工研院、中華大學、一路升到成功大學資工系的正教授,但他身心開始都出了問題。

『我的研究若做好,只幫了幾個人,但走入偏鄉,影響的是我們的下一代。』

-蘇文鈺

人生一度不知道為何而戰

升等和找計畫的壓力、繁忙的行政事務、為寫而寫的論文,讓他一度超不快樂,覺得人生失去了前進的動力。

心理影響生理,讓他本來就不太好的身體又開始出問題,三天兩頭就得跑醫院。

這時候他想起法鼓山的聖嚴師父給他的一句話:「入世能改變的事情更多。」

於是蘇老師開始思考,如何能夠運用他的所學回饋社會,作一些真正能造成改變的事情。就這樣,中華民國愛自造者學習協會:Program The World Association, PTWA 誕生了。

「只要懂程式語言,不論在哪裡都可以和全世界接軌」

蘇老師帶著成大的學生,用周末和寒暑假的時間,到偏鄉去教孩子寫程式,希望他們學到謀生技能後,能夠回過頭來回饋家鄉。

向貴賓解說自走車大賽

只要哪裡有學生需要我,我就會去

蘇老師發現到處都有學生需要他的幫忙,於是他戰場越開越多,舉辦自走車大賽、志工訓練課程、寒暑假營隊等。

蘇老師有感於偏鄉孩子對家鄉沒有認同感,長大之後不願意回來貢獻,他效法已故的齊柏林導演的精神,跨界開辦了《看見家鄉》營隊。

他號召台灣眾多知名媒體人與教育者,到偏鄉教孩子們拍片,最後還舉辦成果發表影展。

蘇老師與看見家鄉

這麼龐大的組織和眾多計畫,讓協會的財務十分吃緊,一整年的營運費用甚至逼近台幣千萬,蘇老師常常得拖著病軀到處「托缽」募集協會運作資金。

但他「不遍地開花」,只願意針對少數幾個偏鄉深耕的做法,也比較不容易說服捐款人。

儘管如此,他還是深信,蜻蜓點水式的「慈善」只會造成傷害,長久的陪伴才會為孩子帶來改變。

常聽蘇老師說,他現在身體越來越不好,要慢慢把一些業務分割出去了。但他這種「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精神,想必會這樣繼續熱血到最後一刻吧。

超級熱血的蘇老師

PTWA 網站:https://programtheworld.tw/main.php
捐款資訊:https://programtheworld.tw/donate/donate

以下平台可收聽收看

相關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