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會有一間潛水店的老闆,一天到晚把白花花的銀子往外丟。不但要求他的客人下水前把身上的化妝品和防曬乳全部卸掉,不願意配合的他寧願不接;還把淨利的 20% 拿出來成立藍色基金,拿來辦演講、淨灘。他到底在想甚麼?
今天的來賓是我的好兄弟,台灣潛水的創辦人陳琦恩。
他真的是個很特別的存在。
明明是個年營業額五千萬,全台灣最大潛水店的老闆,平常沒事的時候,就看他坐在那裡用他的招牌瞇瞇眼望向遠方。
問他是不是在思考什麼公司的營運策略,他說沒有啊只是在發呆。
但一進入工作狀態,馬上變了個人。和夥伴打成一片。搬氣瓶、洗裝備,就算身為老闆,這些基本的苦差事還是一樣親力親為。
還不忘回頭跟我說:「這工作沒那麼輕鬆齁?」
而一到了海裡,那種令人安心的巨大的存在,是我沒有在其他導潛身上感受到的。
或許是曾在鬼門關前走過一遭吧?又或許是長年在海裡練習慢慢呼吸、凡事不急慢慢來的功夫,讓他有種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淡定。
但一講到海洋,那種滿出來的熱情,那種想要全世界在這一刻就開始關注海洋議題,並且採取行動的急迫感,又成了另外一個人。
每次看到他不論人多人少,有錢沒錢,全省跑透透宣傳他的理念,我都會想,這人不是住恆春嗎?怎麼到處都可以看到他啊?我是不是也要再拼一點?
他到底是怎麼成長到今天這個等級的?
現在的潛水界明星也是從基層開始練起
琦恩一開始是個海事工程潛水員,專做危險性高的水下工作。
直到有一次意外差點溺斃,在當時女友(現在老婆)的強力勸阻之下,他才下定決心離開那個行業。
有前輩跟他說:「怎麼不去試試看經營休閒潛水?最近越來越熱門了。」
他想想也對,不如就試試看吧。
於是他拿著五萬塊,買了一個不銹鋼架放上一些裝備和商品,就這樣創業了。
剛開始公司只有他和老婆兩人,開銷不大,旺季的時候生活算過得去,但是淡季的時候就真的喝西北風了。
出國開了眼界,成了事業的轉捩點
2009 年,有一通電話成了他事業的轉捩點,當時世界最大潛水組織 PADI 的地區經理,邀請他去澳洲澳洲凱恩斯擔任潛水教練。
琦恩想說閒著也是閒著,就申請了打工度假的簽證,帶著老婆一起去了。
他服務的公司是澳洲最大郵輪公司 Great Adventures,這份工作讓他大開了眼界,他見識到了世界級的旅遊潛水產業是怎麼運作的。
從人員和教練的培訓、產品的設計和行銷、企業的經營、以及對永續環境的重視,都是他在台灣沒有見過的。
於是他開始像海綿一樣到處學習,期望回台灣能運用在自己的公司上。
琦恩雖然不會講英文,但是認真負責的態度受到了老闆的讚賞,願意幫他辦理工作簽證。
他當時工作輕鬆、生活愜意,和老婆兩人都領著台幣破百萬的年薪。他大可繼續在澳洲過著舒服的生活,但他們想家了。
於是他們回到台灣,一起開始他們的潛水大業。
成為世界唯一講台語也會通的白金課程總監
琦恩在 2011 年飛到馬來西亞,和全世界最頂尖的潛水教練共同受訓,29 歲就考上了 PADI 的課程總監,開始有資格訓練教練,培養自己的團隊。
更在短時間累積了大量的上課時數,進一步在 2014 年成為白金級課程總監。
拿到這個資格的人當時全球只有 66 位,會講中文有 3 位,而講台語也會通的,他是全球唯一。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台灣潛水在站穩了腳跟之後,迎來的是馬政府執政時期,中國旅客逐年增加的熱潮。
他曾經在中國的十一黃金周,十天內帶了超過千次的體驗潛水,每個夥伴都累得不成人樣。
不過他知道這個產業的特性就是收入起伏很大,做半年要吃一年,所以他對資金的運用一直很謹慎。
但隨著政黨輪替,兩岸關係日趨緊張,賺快錢的時代過去了,琦恩也開始思考企業轉型,強化品牌。
『海洋讓我專注、放慢、學會轉換,她給了我現在擁有的一切。現在換我來守護她。』
-陳琦恩
他獨特的放牛吃草管理,激發出了伙伴的創意
台灣潛水做了很多以行銷角度來看相當有價值的事情,像是在疫情爆發期間,到海底去拍洗手舞,或是在疫情期間玩直播、在線上回答學員疑難雜症等。
我問他:這些是怎麼腦力激盪出來的?
他以一貫的琦恩口吻說:「我什麼都沒做啊,都是他們自己想出來的。」
他很鼓勵夥伴們在淡季或沒有客人的時候,主動去做一些旺季時沒時間做,或者對公司品牌會有幫助的事情,他會在評估後發給獎金。
這大大地激發了伙伴的創意,讓台灣潛水成為疫情爆發期間最活躍的潛水公司。
而這段期間的累積,又強化了台灣潛水的品牌,挖深了護城河,進一步拉開他們和其他同業的差距。
把自己練成企業品牌最佳代言人
他知道一個企業品牌最適合的代言人,就是執行長自己。於是他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北上進修,去上了很多所費不貲的課程,加強個人技能。
他上了王永福福哥的《專業簡報力》,訓練自己的簡報技巧;上了謝文憲憲哥的《說出影響力》,訓練自己的口說能力;他還上了林明璋老師的《超級數字力》,加強自己對公司財務狀況的掌握度。
他更經由許多貴人的推薦,進了 AAMA 台北搖籃計畫,和企業家前輩們學習如何把企業做大、做強,增加自己的影響力。
他雖然人住在恆春,但卻一天到晚看到他出現在台北,不是要上課,就是要上台分享。
會這麼拼命的原因,其實很自私
你或許會好奇,他為什麼會這麼拚?
其實這一切都從他的兒子:陳帥瑜出生那一刻開始。
他之前覺得「保護海洋」這件事情也急不起來,畢竟自己一個人力量有限,只要做好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情就好。
但有一天和朋友的一次對話,重重地打醒了他。
他朋友問他:「小朋友幾歲可以開始學潛水?」
「十歲啊。」
「嗯,不知道十年之後這片海是不是還是這麼美。」
他才驚覺,或許十年後他可以給孩子一筆錢、一份工作、甚至整個台灣潛水渡假村,但十年之後,他兒子還能看得到這片美麗的海洋嗎?
想到這裡,他不禁跟老婆抱在一起痛哭流涕。
從一個潛店老闆,化身成永續環境的倡議者和實踐者
他從那天起開始做了許多事情。
他成立了藍色基金,把公司 20% 的淨利提撥進去,定期舉辦淨灘、淨海等活動,今年還帶著墾丁國小的同學到海底辦畢業典禮。
在超級忙碌的工作之餘,還舉辦了免費的海洋巴士的全台巡迴演講,目的就是要讓台灣人從老到少都能認識海洋、親近海洋、進一步愛上海洋。
他對海洋環境的保育也不遺餘力。他們是全亞洲第一間獲得 B 型企業標章,致力於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企業。
也是全亞洲第一間申請 1% 地球稅的潛水教育中心,每年都把 1% 的營業額捐出來,用來保護這片海洋。
他甚至要求全體員工都自備環保餐具,請大廚到公司煮中餐給大家吃,盡可能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最近還變本加厲,勸導客人在下水之前,能把對海洋有害的化妝品和防曬乳卸掉。
這些種種異於常人的舉動,都是出自於他對海洋的愛,因為他知道,他所有的一切,都是這片海給他的。
而這片大海,是他能夠留個孩子最好的禮物。
台灣是一個海島國家,而我們都是海洋的子民,我們的命運跟海洋息息相關。如果海洋失去了原有的生命力,我們絕對沒辦法置身事外。
邀請大家一起來聽聽他的故事,然後從自己做起,也帶孩子們從小做起,一起來守護這片美麗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