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而自由。但如果,所謂的自由,只能夠透過不斷的買這個、買那個,才能有資格。這樣子,算什麼自由? 人類被創造出來,是為了要被疼愛;東西被創造出來,是為了要被使用。 這個世界之所以混亂如斯。 正是因為我們把東西拿來疼愛;卻把人類拿來使用。
上面這段文字出自《空屋筆記》,作者是今天的來賓:楊宗翰。
他也是換日線的專欄作家,他將「Freegan」和「禮物經濟」的概念介紹給台灣,讓許多人回過頭來思考,到底生命中最重要的是甚麼。
但他最廣為人知的,是「沙發客來上課」這個組織的發起人。他帶了上百個世界各國的背包客到台灣各地的偏鄉去,和孩子們分享他們國家的故事。
不但讓孩子激起學英文的動力,看見人生更多的選擇,也把探索世界的種子埋進每個幼小的心靈裡。
很難想像他大學畢業後,明明頂著成大環工的光環,竟然完全沒找過任何的「正職工作」,馬上就投入了這些無法賺錢,旁人眼中「沒有未來」、「不切實際」的夢想。
到底他是在什麼環境下長大的?他為什麼會走上這條幾乎沒人走過的路?
當年的成大不分系,開給每位學生十萬塊的旅行基金
宗翰大一念的是相當夢幻的國立成功大學——全校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
當年這個系知名度還不高,所以校方祭出了相當有吸引力的條件,其中一個是,每個新生都有十萬塊的旅行基金,讓學生能夠出國長見識、增加國際觀。
於是宗翰當年的班遊竟然是在歐洲舉辦的。
在計畫行程的過程中,宗翰第一次發現沙發衝浪(couchsurfing)這個網站,透過這個網站,竟然有機會免費去住當地人家裡,進而更深入體驗當地生活,他深深地被這種旅行方式所吸引。
雖然在那次旅行中,並沒有成功入住當地人的家,但友善的沙發主給他許多在地的旅遊資訊,幫了他一個大忙,他從此就成了沙發衝浪的愛好者,不但自己當沙發客,之後也把家裡的空間提供出來,自己也成了沙發主。
和無政府主義者佔領廢棄屠宰場,建立自給自足的烏托邦
大四時宗翰申請上了克羅埃西亞的交換學生,結果因為聯絡上出了差錯,導致他沒申請到宿舍,有可能一學期都得流落街頭。
沒辦法,他只好過了一個月到處睡陌生人沙發的生活。
有天,他的室友邀請他到一個神祕的自給自足的「生態村」,進去之後才發現,這裡是一群無政府主義者佔領的廢棄屠宰場。
他們在這裡建立起自己理想中的烏托邦,過著一般人想像不到的生活。
他們平常的工作除了種菜、養雞以外,還會定期去垃圾集中場蒐集人家不要但是還堪用的東西。
搬回來之後,開了一間「免費商店」,讓有需要的人來免費取用。宗翰甚至在一個寒流來的夜晚,在這個免費商店找齊了符合他尺寸的防寒衣物。
他回台灣之後也到處分享這段故事,推廣免費商店,號招了許多人認同他理念的人,在各地也開起了免費商店。

當年那間屠宰場
這些佔領空屋的無政府主義者,在外人的眼中雖然是不事生產的米蟲,但以宗翰的觀點,他們是對這世界造成的傷害最小的一群人。
他們接待世界各國來的背包客,他們開設免費商店將原本被丟棄的東西分享給需要的人。他們對這世界的貢獻度的正負總和,搞不好比那些賺很多錢的黑心商人還多。
『過個盡可能不傷害人、環境、動物……還有自己的人生。』
-楊宗翰
從成大畢業之後,宗翰到了雲林的大埤國中去服替代役。
因為替代役的生活實在太無聊了,有天宗翰把準備要去睡他們家沙發的瑞士男生,路過大埤國中時,順道來和孩子們聊聊天。
就這樣開啟了沙發客來上課的計畫。在這一年中,他請了數十個國外背包客來校分享。
這是一個雙贏的計畫,對背包客來說,這是一個相當難得的體驗。
他們得以融入在地生活,和當地人互動,甚至被當成大明星,體驗到一般旅客不會體驗到的事情。很多背包客的回饋,都說這是他們整趟旅行最值得回憶的經驗。
而對孩子們來說,這是他們生平第一次和外國人接觸。不但顛覆了他們之前對外國人的刻板印象,也啟發了他們想學習英文,想去探索世界的欲望。

宗翰和沙發客們
什麼叫國際觀?就讓沙發客來上課吧
在沙發客來大埤國中上課的這一年,發生了許多尷尬的場面,當一位德國女生問全班同學,有沒有認識什麼德國人時,大家只答得出希特勒,甚至開玩笑地說德國都是殺人魔,讓這位德國女生紅了眼。
德國女生 Leah 的故事:德國都是希特勒?
也有個孩子在一位中文超好的印度人面前,問宗翰說:「這外勞是哪裡來的?」甚至有人覺得,穆斯林全部都是恐怖分子。
這些由新聞媒體傳播、渲染的訊息,讓一般單純被動接受訊息的視聽大眾,誤以為這就是一切。
以為印度倒是都是強姦犯,非洲黑人都很窮很臭。而在缺乏同理心之下,很容易不經意地傷到外國人。
有甚麼方法能夠真正的擁有「國際觀」,破除這些刻板印象呢?很簡單,就把世界帶到你面前就好。
「沙發客來上課」在做的就是這樣的事情,和歐洲白人聊過天之後,發現對方的英文也很破,和布吉納法索的黑人打過球之後,發現自己反而比較臭。

來自美國的 Derek
佛性經營沙發客來上課,這是一個很溫柔社會運動
從替代役退伍、離開大埤國中後,因為覺得「沙發客來上課」這個計畫實在太好玩,於是宗翰開始環島,尋找、串聯理念相圖的夥伴。
五年過去了,到現在已經成為一個遍布全台,有區域負責人和眾多「眼線」的組織,或者說是同好會。
他不是協會,也不是非營利組織,它就只是一群人一起來做一些很好玩的事情,宗翰用很溫柔的方式讓這件事情能讓各方花最少的代價來參與。
對旅人來說,你不用特地到某間學校分享,有順路就好;對學校來說,不用特別排開正課,有空堂就好;對志工來說,好玩就好!
所以宗翰要讓這個計畫設計成:夠簡單、門檻低、沒責任這幾個要點,想要加入不需要有壓力,這樣才能遍地開花。
最難得的是,這是一個沒有任何金錢往來的活動。宗翰秉持著 freegan 和禮物經濟的精神,讓各方的付出都不是為了金錢,而是最純粹的善意。
從台灣萌芽的沙發客來上課,即將要到全世界去遍地開花
宗翰在實行這個計劃的過程中總是會想像,以前當學生或者是當背包客時,如果有這個計畫,那是一件多好的事情啊!於是他又展開了下一步,想要把這件事情推廣到全世界。
他和夥伴從去年就開始籌畫一個網站,類似當年的沙發衝浪網站一樣,世界各地的學校都可以上去登記徵求旅人,而背包客們也可以視自己的旅行計畫挑選想去分享的學校。
但網站蓋好了沒人用也是白搭,於是他開始「騷擾」國外的老師,自告奮勇想去他們學校和學生介紹台灣。
他在 2017 年就真的去了好幾個國家的學校分享,這些學校也就理所當然地變成網站的首批「用戶」。
宗翰的如意算盤是:當這個網站建立好後,他就可以「被失業」了。
他也承襲了「孩子的書屋」陳爸的理念,當一個社會問題被解決了之後,這個組織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所以宗翰一直戲稱要趕快把這個組織「弄倒」。
他想要蓋一間由學生自己決定要學甚麼、教甚麼的學校
退伍後從沒有遞過履歷、找過任何「正職」工作的宗翰,完全忽視絕大多數世人追求的「第一座山」,選則直攻他心目中的「第二座山」。
我很好奇地問他,想在那座山的山頂看到甚麼,他說他還沒有想清楚,先保留,但他能確定的是,他想蓋一間學校。
這間學校是由學生自己蓋的,吃的住的都自給自足,所以不用繳學費。學生得自己決定要學甚麼,老師只會在一旁陪伴引導。
他想要讓孩子從小就培養自己做選擇,並且對選擇負責的習慣,就像他爸媽養育他的方式一樣。
我衷心希望看到宗翰的夢想能夠實現。
如果大家認同宗翰在做的事情,想要參與的話,有幾個簡單的方法:
- 如果你有國外友人到台灣旅行,可以分享宗翰做的影片給他/她,邀請他/她到學校分享
- 如果你有認識外國的老師,可以詢問他/她有沒有意願成為「一個小世界」的種子老師
沙發客來上課網站:https://couchsurfersinclas.wixsite.com/couchsurfersinclass
相關集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