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Tag

生活習慣

張修修嚴選!10 大好習慣,簡單又高 CP 值,幫你提高生產力、找回身心健康(2023 年版)

過去一年中,我分享了許多增進身心健康的科學方法,不曉得你們有把哪些變成自己的生活習慣呢?

這篇文章我嚴選了 10 個,到目前為止,我新增、並且持續在執行的好習慣,稱之為「張修修的十大生活駭客策略」。

我以我主觀的效果做排名,而且第一名是最近才新增的,大家一定要看到最後喔!

不知道你看那些很厲害的作者或 YouTuber 介紹的方法,會不會有個疑問:

「他們真的有在執行嗎?」

大家的身體調教總導師 Tim Ferriss 就在訪談中承認,其實很多所謂的 hack 他早就沒有在做了。

一來是因為科技的進步,讓很多科學證據把以前的做法推翻掉;

二來就是,有些事情真的很難啊!

我自己先承認,那個八八八工作法我最近就放棄了,因為最近事情實在太多了,但我會在明年嘗試加回來。

而我今天要分享的這 10 個策略,都是我幾乎每天都在做的好習慣。

它們既無痛又簡單還花不了太多錢,但對我的身心健康幫助相當顯著,相信也都可以幫到你。

張修修 2023 年十大好習慣

第十名:每天量血壓

好習慣第十名:量血壓這件事情雖然不會直接改變我的身體狀況,但卻是唯一一個能每天做,既簡單又能提早發現自己身體出狀況的小動作。

我真的認為,除了體重體脂計以外,每個家庭都要一定要有一台血壓計。

而且大家真的每天都要量,觀察自己的血壓趨勢是不是維持平穩。

根據 2017 年美國心臟病學會發布的最新準則,目前一個健康成年人的血壓數值,是收縮壓小於 120,舒張壓小於 80。

如果你的收縮壓已經升高到 120 到 129 之間,那就算進入高血壓前期,再上去就是確診高血壓了。

但即便是高血壓前期,我們的心血管和腦血管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

要注意,這些衝擊是會累積的,都會增加之後心肌梗塞中風的風險。

所以如果觀察到自己血壓有升高的趨勢,就一定要先從飲食和運動等生活習慣來改善。

如果還是沒有用,那就要去檢查自己是否得了睡眠呼吸中止症了。

第九名:吃飯細嚼慢嚥

好習慣第九名:吃飯細嚼慢嚥以前我是出了名吃飯超快的,因為時間根本不夠用啊!

一個便當我常常不到 10 分鐘就瞌完,一邊吃還要一邊放 YouTube 的影片學東西。

但自從知道了狼吞虎嚥對血糖的影響後,我現在吃飯都會有意識的放慢下來,一邊品嘗食物,一邊和老婆聊天。

這不但可以降低血糖突波,避免血糖大起大落,降低脂肪的儲存,還可以避免在身體產生飽足感前,不知不覺吃下太多東西。

總之,這麼做都可以有效降低總熱量的攝取。

我覺得這是減肥方法裡面又簡單又比較少被提到的,值得跟大家推薦。

第八名:飯前喝點醋

好習慣第八名:飯前喝點醋這個也是在我研究血糖這段期間,發現能夠有效降低血糖突波的小祕訣。

這個好習慣同樣也有助於減少脂肪累積。

重點是,我跟老婆都覺得茶加一點蘋果醋真的很好喝,所以這已經變成我們每天的飯前飲料了。

一瓶 946 mL 的有機蘋果醋大概三百塊,我和老婆一天喝 15 mL,大概可以喝一個月,一天平均一個人 5 塊而已,還挺不錯的。

第七名:每天吃水果

好習慣第七名:每天吃水果雖然每天都還是有人會留言說,台灣的水果很甜,吃太多不好,但我還是要再次跟大家鼓吹吃水果的好處

再次強調:水果裡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像是維生素 C、花青素、胡蘿蔔素等。

這些都可以降低氧化壓力,關掉我上一篇文章講的生存開關。

每天 2~4 份的水果,不但不會讓我們變胖,還會降低我們得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風險

當然,不管什麼東西,只要過量就一定是毒,含有果糖的水果當然也是。

所以水果也不能大吃特吃,每天都要算好分量,也建議選擇比較不甜的水果。

像是香蕉比較甜,一份大約是半根。

芭樂或奇異果比較不甜,一份大約就是一個。

如果你還是覺得台灣水果真的很甜很可怕,可以去看台灣食藥署公布的食品營養成分

只要把那些每一百克果糖含量超過 5 克的水果排除掉,或者減量就好了。

套一句蒼藍鴿的話,台灣人是嚴重水果攝取不足,而不是吃太多

第六名:多吃魚

好習慣第六名:多吃魚這是我新的好習慣,畢竟我以前是無肉不歡啊!對魚這種很麻煩的東西總是興趣缺缺。

但自從我得知了 Omega-3 的種種好處之後,再加上老婆的好手藝,我就漸漸愛上吃魚了。

現在我們家餐桌幾乎每天都會有兩種以上的魚,尤其是 EPA 含量爆表又便宜的鯖魚,已經變成我家冷凍庫的常備食材了。

EPA 的學名是二十碳五烯酸,它對人體最顯著的影響就是抗發炎。

它不只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還能減緩神經發炎反應,能保護大腦的神經元受損害。

已經有研究證實,高劑量的 EPA 可以調節神經傳導物質,進而改善情緒。

它對減緩焦慮、抑鬱、憂鬱症的效果,甚至不輸一些抗憂鬱症的藥物喔!

對我們這種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根本就是最完美的食物。

第五名:每天 Yoga Nidra

好習慣第五名:每天 Yoga Nidra先前的文章有介紹到午睡的好處,睡對方法,也是個不可或缺的好習慣。

但有時候人在外面,或者時間有限不方便午睡的時候,我就會用一個 10 分鐘的 Yoga Nidra 或 NSDR 來代替。

這個方法是用意識去掃描身體的各個部位,進而會腦袋從想東想西的忙碌狀態,進入深層的放鬆狀態。

許多研究都已經證實:

10 分鐘的 Yoga Nidra 配合放慢的深呼吸,不但可以降低焦慮和壓力,恢復大腦的認知能力,甚至可以改善多種包括血糖濃度在內的生理指標,並且提高多巴胺的水平。

所以每到下午,當我覺得有點阿雜,腦袋不太好使的時候,不管在哪裡,我都會坐下來或躺下來,聽一段 10 分鐘左右的 Yoga Nidra。

不用睡著,結束後就可以感到自己狀況恢復許多,相當神奇。

第四名:泡冰水(或沖冷水)

好習慣第四名:泡冰水(或沖冷水)這個我一開始超抗拒的好習慣。

尤其是冬天的時候,沖冷水澡真的超恐怖的啦!

但是我做了一堆關於 CWI(cold water immersion)好處的研究之後,我就決定認真來試試看,結過就愛上這件事情了。

後來我還花了一萬多塊,自己土炮組了一台國外要價 15 萬的冷水浴缸後,大家可以看看我是怎麼做的

天天泡冷水澡之後,我很明顯地察覺到我情緒更穩定、蕁麻疹發生的機率也變少了。

我也更有動力去鑽研那些很複雜的問題,看那些很難懂的 paper。

我現在把家裡的電費改成分時電價,用晚上的離峰電價來製作冷水,一周泡 4 次,泡一次的成本才不到 15 塊,超級划算。

第三名:泡熱水(桑拿浴)

好習慣第三名:泡熱水這件也是我以前很不喜歡的事情,但研究了之後,才知道桑拿浴以及泡熱水對身體的好處

短暫讓自己的身體處於高溫環境下,對身體同樣也是健康的急性壓力,和泡冰水一樣可以改善情緒。

泡熱水(或做桑拿浴)還可以促進心血管循環,等於坐在那裡就可以練心肺。

我現在每天晚上都會在 40 度的熱水中泡 20 分鐘,一開始是睡前才泡,結果起來之後一直流汗,體溫也很高很難入睡。

後來把泡澡的時間提早,泡完之後還可以跟女兒玩一下,等到要上床時身體已經將體溫降下來。

而且這個降溫效應會持續下去,幫助入睡。

有時候比較忙沒時間泡澡,我就會觀察到睡眠品質和 HRV 都會明顯下降。

所以泡熱水澡已經是我固定的睡前儀式之一,若非不得已絕對不會省略。

第二名:運動時用鼻子呼吸

好習慣第二名:運動時用鼻子呼吸這應該是我這些好習慣裡最有感的了。

我以前只要一到冬天,一定會鼻塞,晚上睡覺時整個鼻子都是不通的,得用嘴巴呼吸,超級難過。

這樣不但睡眠品質不好,起床後還會口乾舌燥,嘴巴臭得要死。

我本來還懷疑自己是不是也有鼻中膈彎曲,需要去動手術。

但自從我去年初開始強迫自己跑 zone 2 時從頭到尾用鼻子呼吸,這個症狀就不藥而癒了,超級誇張的。

現在不管天氣多冷,我的鼻子再也沒有塞起來過。

我最近在看了越來越多有關呼吸的書之後,才發現「正確呼吸」這件事情的重要性,絕對是被我們現代人嚴重忽略的第一名,沒有之一。

用不正確的方法呼吸,對我們身心健康的影響實在太大了。

我之後會出一系列的文章,來跟大家解釋這件事情,大家有興趣可以先去看我這篇文章

第一名:感恩冥想

好習慣第一名:感恩冥想最後這個好習慣是我最近才加進去的。

之前有出一篇文章,介紹了真正有用的感恩冥想,是去想像人接受到幫助時的感激之情。

神經科學家 Antonio Damasio 發現:我們心存感激時,大腦中的利社會迴路就會被激發,進而分泌血清素,讓我們感到幸福。

但我之前因為太多事情,所以一直都沒有好好維持這個習慣。

直到我最近去上了一個很神奇的課,叫做家庭系統排列,發明這個心理治療法的海靈格大師說:

每個人都有一個家族系統,而每個家人在系統中都有一個位置;

如果我去貶低或排斥某個家族成員,那整個系統的能量流動就會卡住,導致許多問題的發生。

我回想 25 年前離家上大學之後,感覺自己都是一直在孤軍奮戰,認為沒有人懂我,沒有人可以幫得了我。

我不知不覺在心裡把這些家族成員排除在外了。

但是仔細想想,我能夠走到現在,實在得到太多人的幫助了,尤其是我的家人。

所以我現在會在泡完澡睡前的這段時間,閉起眼睛,開始感謝我的家人,還有所有曾經幫助過我的人。

想到誰就感謝誰,沒有任何的限制。

感謝完之後,我總是會覺得整個人放鬆了下來,白天的那些壓力、緊繃,全部煙消雲散。

我會深刻感覺到,自己愛的人都在身邊,真的超級幸福。

當然,最有效的還是親口表達對他們的感謝,這也是我接下來會持續做的事情。

以上就是我的張修修 2023 年十大生活駭客策略

(好像有點太長了。)

這些保證都是我每天都在做,而且獲益良多的好習慣。

幾乎每一項我之前都有寫文章詳細介紹過,並且都附上相關的科學證據,有興趣追根究底的朋友可以自己再去翻我的網站喔!

閉嘴呼吸:小孩 10 歲前最重要的生活習慣!科學證實:口呼吸將會讓您的小孩變醜、變笨、容易生病。

我從去年開始,幾乎每天都會跟女兒耳提面命一件事情,大概一天會講 10 次以上吧,你們猜猜是什麼?

玩具要收好?不是。

吃飯專心吃!不是。

是「嘴巴閉起來」!

大家不要誤會,我不是要她不講話(她超愛講話的都停不下來),而是我要她只要沒有在講話,不管是吃東西或是走路時,一定要閉嘴呼吸。

因為如果小朋友常常嘴巴開開的,用嘴巴呼吸習慣了,他就會常蛀牙、齒列不整、容易生病、長得比較慢、記憶力和專注力都會下降。

他甚至還可能會有 ADHD 、憂鬱症,或是癲癇。

簡單說,常常張嘴呼吸,就是會變醜、變笨、還容易生病。

這篇文章我會跟大家解釋為什麼,以及要如何避免。

之前的文章有提過,我會來好好跟大家講「呼吸」這件事情,因為這真的是我這兩年來學到最神奇的事情了,沒有之一。

如果我要出一本叫做《不正常人類使用手冊》的書,第一章一定是講呼吸。

而使用手冊的第一條,就是閉嘴呼吸

你會嚇一跳,閉嘴呼吸這麼簡單的一個習慣,竟然會影響我們的身心多麼深遠。

練習呼吸,不但可以增加有氧耐力,甚至可以主動喚醒體內的免疫大軍,出來把病菌消滅掉。

我每次只要有點快感冒的感覺,我就開冰人 Wim Hof 的呼吸影片做一次,做完之後我精神馬上會超級好,感冒症狀也會減輕許多。

這兩年我除了中了一次新冠以外,完全沒生病過,就連流鼻涕和咳嗽都沒有。

我認為「呼吸法」是關鍵之一。

兩本超級暢銷書,教我們要閉嘴呼吸兩本超級暢銷書,教我們要閉嘴呼吸

Andrew Huberman 在節目中連續介紹了兩本書,一本是這本超級暢銷書:《3.3 秒的呼吸奧義》,另一本則叫做《Jaws: the Story of a Hidden Epidemic》

兩本書都講到了閉嘴呼吸的重要性,並且把用嘴巴呼吸會帶來的負面影響講得超級清楚。

Jaws 這本書有兩位作者,其中一位作者 Sandra Kahn 是齒顎矯正醫師,另一位作者 Paul R. Ehrlich 則是史丹佛大學的生物學家,也是研究進化論的學者。

他們想要知道為什麼現在需要齒顎矯正的人越來越多,年齡層也越來越小。

而《3.3 秒的呼吸奧義》這本書的作者 James Nestor 是一位記者。

Nestor 在上了幾堂呼吸課,神奇地解決了困擾他已久的失眠、焦慮問題之後,決定以記者追根究柢的精神,來好好探索「呼吸」這件事情。

結果他發現,有關呼吸神奇功效的紀載,竟然遍布世界各地,而且歷史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

兩本書的作者都從人類幾百萬年前的證據開始探索,看了一大堆歷史不同時期的頭骨,一直找到近代的史料和奇人軼事。

James Nestor 用記者的身分訪問了世界各地的呼吸達人,而 Sandra Kahn 則是參考自己幾十年的臨床經驗,他們都得出了一個結論:

地球上五千多種哺乳類動物裡,人類是唯一一種有那麼多顎骨錯位和咬合不正的動物。

這不只影響到我們的外觀,還會造成睡眠呼吸障礙,進而導致一連串因為睡眠中大腦缺氧所導致的慢性病。

但這到底是怎麼造成的?

跟上一篇講「老天就是要你胖」的文章一樣,這還是要歸咎於工業化社會帶給人的影響。

以下我會分成 3 個層面來解釋。

工業化社會影響我們的 3 大層面

工業化食物

工業化食物請大家回想一下你今天吃了什麼東西,花了多久時間吃?

我們的牙齒和嘴部的咀嚼肌跟其他的器官一樣,也是「用進廢退」。

我們人類的嘴巴的構造和運作機制,其實跟遠古時代的原始人是一樣的。

他們那時候吃的是生肉,還必須把肉從骨頭上撕下來。

你這樣就可以想像,他們的下顎有多強壯。

一直到石器時代,原始人可以將肉用工具割下來,切成小塊,幫牙齒分擔了一些工作。

進入農耕時代後,人類使用牙齒和下顎需要的力道更是越來越小了,咬東西的次數也逐漸下降。

所以更不用說現在的工業化食品了。

工廠裡的機器可以把米糠輾掉,把小麥磨碎變成麵粉。

甚至以前需要使出吃奶力氣去咬的甘蔗,也都有機器幫你代勞了。

喔對,現在小朋友出生後已經很難使出吃奶的力氣了。

很多嬰兒都直接用洞比較大的奶嘴來喝奶,因為喝得比較快,但是這卻會剝奪了他們訓練嘴部肌肉的機會。

既然沒用到,那嘴巴的肌肉當然就會越來越弱,結構也會越來越歪曲。

所以 Jaws 這本書裡面講到:

美國可能有超過一半的人,需要一定程度的牙齒矯正,有 50 到 70% 的兒童,在 18 歲前會需要戴上牙套。

而嘴部肌肉缺乏鍛鍊,也會使得我們平時沒事幹時,下巴會不由自主往下掉,讓嘴巴開開的。

工業化環境

工業化環境居住在城市的現代人面臨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空氣汙染了。

空氣污染除了會造成肺部的病變以外,我之前一篇文章也講到,它還會造成高血壓心血管疾病

不只如此,空氣汙染也會讓我們容易流鼻水、鼻塞、甚至得到過敏性鼻炎。

而城市人大多生活在室內,這也會助長病毒的傳播。

像我女兒上個月剛去上幼兒園,就三天兩頭感冒。

封閉空間也很容易聚集過敏原,不管是寵物的毛髮、黴菌、塵蟎等等各種微生物,都容易讓鼻子過敏。

綜合以上的影響,我們都市人的鼻子真的很難暢通。

而鼻子常常塞起來,我們當然就會習慣把嘴巴張開,用嘴巴呼吸了。

工業化生活習慣

工業化生活習慣大家想一下:

你是坐著比較容易鼻塞,還是在室外活動的時候?

你是彎腰駝背時容易嘴巴開開,還是抬頭挺胸的時候?

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應該很明顯吧?

我們久坐不動的生活習慣,以及坐著的時候彎腰駝背的懶散姿勢,也是讓我們習慣張嘴呼吸的原因之一。

除了媽媽或阿嬤會要你抬頭挺胸,把嘴巴閉起來以外,學校的老師好像從來沒教過我們,休息的時候嘴巴要怎麼擺才是正確的。

對下顎發育最有利的口腔姿勢,就是在平常沒用到嘴巴的時候,把嘴巴閉起來,牙齒輕輕地接觸,舌頭輕輕頂在上面。

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所以不管看電視或者上網的時候,嘴巴常常就會開開的。

以上講的這 3 個層面都是相輔相成,會互相影響的。

你可能會好奇,用嘴巴呼吸真的有那麼嚴重嗎?

我保證,比你想像的嚴重一百倍以上!

我接下來會解釋張嘴呼吸的 3 大危害。

張嘴呼吸的 3 大危害

危害一:變醜

我發現這是大家最有感的一個影響了,畢竟誰不想要自己的孩子長得好看呢?

找得好看的人在社會上佔的優勢實在太大啦!

承認吧,正妹和帥哥受到的對待和關注就是會比較高,也比較容易找到另一半。

長得帥或美的候選人,就是比較容易贏得選舉。

這是根植在我們潛意識裡的,因為長得好看的人,他們通常是比較健康的,也更容易獲取資源把基因傳下去。

而張嘴呼吸會導致「長臉症候群」,他們的下巴會垮下來甚至後縮 ,牙齒因為空間不夠而亂長。

長臉症候群的人智齒會因此需要拔掉,笑的時候牙齦外露,也常會有黑眼圈,整個人看起來就超沒精神。

Jaws 這本書裡面展示了許多小時候很可愛的孩子,因為習慣用嘴巴呼吸,長大後就變得沒那麼可愛的案例。

放在這邊讓大家參考一下:

下面這張圖更是明顯:

兩個基因相似的姊妹,小時候的臉型差異不大,但上面的姐姐因為習慣張嘴呼吸,長大後的臉型就比妹妹拉長了許多。

但你可能會好奇:這個現象有因果關係嗎?

有的,而且已經在可憐的猴子身上被證實了。

著名的解剖學先驅 Egil Harvold 曾經在恒河猴身上進行了一系列殘忍的實驗。

他把一些 2 到 6 歲的猴子的鼻孔堵起來,強迫牠們用嘴巴呼吸。

才短短幾個月,牠們的臉就開始變長,下巴鬆弛,眼神呆滯。

所以你們家小孩如果習慣張嘴呼吸,可以把上面這些照片拿給他們看,保證他們乖乖聽你的話。

危害二:變笨

口腔變小最致命的影響,是會讓舌頭放不下,睡覺的時候容易塌下來阻擋氣管,發展成睡眠呼吸中止症

沒想到吧?這個你印象中只有身材較胖、或年紀大的人才會得到的疾病,竟然在小朋友身上也會發生,而且已經越來越普遍了。

芝加哥大學的睡眠科學家 David Gozal 估計:

學齡前兒童中大概有 7% 到 13% 的人會打鼾,他們其中就有很大一部分有睡眠呼吸障礙。

睡覺的時候如果沒辦法正常呼吸,大腦就會缺氧。

這會損害大腦的認知能力,包括記憶力、專注力等,也會增加癲癇、憂鬱、ADHD 發生的機率。

正常的情況下,睡眠時身體會大量分泌成長激素,來幫助身體修復和生長。

如果睡眠中呼吸不順暢,就會持續刺激交感神經,讓身體啟動「戰與逃」的反應。

這時候人處於求生狀態,當然就沒有餘力成長,就會讓小朋友長得比較慢。

危害三:容易生病

在我講免疫力的這篇文章裡有說到,鼻腔裡面有大量的微生物群,它是免疫的第一道防線。

有篇刊登在頂級期刊 cell 的研究成果發現,多用鼻子呼吸,也會加強鼻腔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長。

所以如果習慣用嘴巴呼吸,等於自己撤掉了一道免疫系統相當重要的物理屏障,當然容易生病。

此外,口水除了能消化食物以外,它也有抵抗病菌的功能。

而張嘴呼吸會讓嘴巴變乾,所以容易蛀牙和發生牙周病。

James Nestor 在參加了史丹佛大學的實驗,把鼻子堵起來連續用嘴巴呼吸十天之後,發現他身體的各項指標都變得相當糟糕:

他打呼變嚴重了,也發生了嚴重的睡眠呼吸障礙;

他血氧降到八十幾,血壓升到一百四,HRV 也下降了 30%。

這些數值都代表他身體處於相當大的壓力。

才十天而已耶,如果是十年呢?

如果讓身體持續於這種狀況下,他絕對會陸續得到所有的慢性病。

大家一起閉嘴呼吸!

大家一起閉嘴呼吸!如果你都看到這裡了,請檢視一下你的下巴是否已經掉下來了。

如果是的話也不要緊,因為我第一次看到這些資訊的反應也一樣。

但我也很疑惑,為什麼這麼重要的事情,我過去四十年竟然都沒有人跟我講過?

你可能會問,如果你或你的小孩都常用嘴巴呼吸,也有上面講到的一些症狀,那要怎麼辦?

解決方法很簡單,就是隨時提醒自己,閉嘴呼吸

不管走路或輕度運動,都提醒自己要用鼻子呼吸。

坐著的時候將身體打直,牙齒合起來,舌頭輕輕頂著上顎。

睡覺的時候把枕頭墊高一點或側睡,這都可以避免自己張口呼吸。

如果睡覺時還是常會把嘴巴打開,這兩本書中都有教一個方法,就是用一小片透氣膠帶把嘴唇黏起來

書中講,如果你的小孩不到十歲,正確的口腔姿勢和呼吸方法,都可以自己把歪掉的口腔結構導正回來。

而長大口腔定型了之後,如果真的遇到睡眠呼吸障礙,就一定得要找專業的醫療機構評估並且治療了。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是不是讓你大吃一驚?

我們以為呼吸是很自然的行為,根本不用教,但事實上,呼吸是一門需要操練的功夫。

不同的呼吸法會立即直接改變我們的身心狀態,威力超強大。

我之後會分享許多包括冰人呼吸法在內的呼吸技巧,有興趣的記得持續關注喔!

大家也可以先去看看我這篇講到用呼吸來紓壓的文章,應該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