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個禮拜過得好嗎?有沒有機會來書展逛逛?
今年的書展人潮比去年又更多了,星期五明明是上班日,現場卻相當擁擠,尤其是一些比較熱門的出版社,帶著女兒的我們已經走不太進去了。
這應該也是一次捕獲自己心儀的作家最好的場合,不管是多忙碌、或是已經深居簡出的作家,台北國際書展就是他們不會錯過的盛會。
像是白先勇先生,雖然已經 87 歲了,這幾年還是可以看到他在書展演講,幫讀者簽書,相當令人敬佩。
而我自己在 2/7 也安排了三場活動,首先是和郝旭烈「郝哥」一起聊聊《大自然就是要你胖》這本書,接著和親子天下的同仁討論出書的可能性。
緊接著到樂天 Kobo 擠爆的會場去分享我的使用心得,晚上則是重頭戲:和郝明義先生,以及苗博雅議員對談,一起聊聊《失控的焦慮世代》這本書。
一整天下來超級充實,也遇到許多有訂閱頻道和電子報的朋友來打招呼合照,真的是相當感動!如果方便的話,可以請你把照片回信寄給我嗎?


這次的書展我最大的心得是,人與人之間真實的互動還是最寶貴,且無可取代的。
在和郝哥的那場對談中,我發現他和許多台下的聽眾互動相當熱烈,感覺是許久不見的朋友一樣。我也在和許多網友的短暫交流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這幾年做的真的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這讓我深深的覺得,今年把線上社群建立起來之後,除了線上的讀書會、課程的交流以外,一定不能少掉線下的實體聚會。
一位經營設計公司的好友跟我說,他在承辦了 hahababy 的路跑活動後,發現他們的粉絲黏著度超高,向心力超強,建議我也可以考慮辦個類似的活動。
我一開始覺得怎麼可能,辦一場路跑多麼的勞師動眾啊,但現在想想,這不就是一個既能夠和大家實體聚會,又能夠一起動起來活動嗎?
你覺得呢?如果真的辦的話你會來嗎?或者你對實體的聚會有甚麼看法?都可以回信給我喔!
今天除了會有 Kobo 的折扣碼以外,我想要再跟你分享一本剛出版的新書:《原始碼:成為比爾蓋茲》
億萬大腦是怎麼養成的?
比爾蓋茲的豐功偉業應該不用我多做介紹了,對我們這種四十幾歲的資工宅來說,他是我們那個年代和 Steve Jobs 並列的科技之神啊。
無庸置疑的,他創辦的微軟以及蓋茲基金會,對這個世界的影響是巨大的,所以當出版社問我願不願意搶先閱讀這本新書,並且做成影片分享的時候,我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看完之後我發現自己怎麼跪在地上,這寫得也太詳細了吧!而且整本都是他親自寫的!這是他第一次揭露了從幼稚園開始一直到創立微軟初期的成長歲月。
他在後記裡面這樣說:成功的故事常把人簡化成某些刻板印象:像是神童、天才工程師、顛覆傳統的設計師等。
但是他自己的故事,則是充滿了許多他不能控制的獨特事件,它們塑造了比爾蓋茲的性格,影響了他的人生選擇。
我看完書後深表認同,我覺得他會有這種等級的成就,除了自己的天分和努力以外,還得中一連串的人生樂透才能達到。
而我也深深覺得,一個孩子的早期成長環境,包括家庭教育以及學校教育,對他成人之後的發展是多麼的重要。
對我來說,他的創業故事對我來說沒有太多的參考價值,跟張忠謀的自傳一樣,我是當做武俠小說來看。但是他的成長歷程就相當值得細細品味,尤其是他在書的前言就講到的一個神奇的故事。
這本書最讓我嘖嘖稱奇的,是他敘述了 13 歲的時候開始,加入了當地的童子軍,和其他幾個年紀差不多同伴定期在西雅圖附近的山區長途健行的故事。
那時候大概是 1970 年左右,不要說手機了,就連 GPS 也還沒有。他們一行五個男生,由最年長且最有戶外經驗的 Mike 帶隊,有時候一走就是連續七天或更長的時間,這期間對家裡的爸媽來說當然是杳無音信。
而他們只能依靠地形圖的引導,穿越原始森林與岩石海岸,還要計算潮汐時間,好在漲潮前迅速地通過岬角。
他們有次挑的路徑叫做「媒體探險路徑」(Press Expedition Trail),這是 1890 年由報社贊助的探險活動,但 80 年前那場活動因為種種意外,導致團員差點餓死、甚至連衣服都爛掉。
從此之後這裡就變成了熱門的健行路線,雖然已經沒有當時那麼危險,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而比爾蓋茲他們一行人出發的那一年,又碰巧是有紀錄以來雪量最多的年份 。
就連比爾蓋茲在接受訪談的時候說到,他寫到這段經歷的時候才驚覺,原來以前爸媽的心臟真的有夠大顆,竟然敢放他們去做這樣的事情,就連健行風氣盛行的當時,都是很少見的事情,尤其他們家是當時的富裕階層,這又顯得難能可貴。
但他爸媽很早就清楚認知到,他和多數同齡的孩子不一樣,他在探索世界的時候必須擁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而這對他未來人格的塑造,發揮了很關鍵的作用。
於是比爾蓋茲和他的朋友們遠離父母或任何成年人的控制,自己決定要去哪裡、 吃什麼、什麼時候睡覺、自行判斷要冒什麼樣的風險。
這不僅僅讓他和同伴之間產生了革命情感,更讓自己能夠測試自己的極限、探索不同的身分認同,讓自己體驗到格局更寬廣、更超越小我的經歷,並且在完成艱難的挑戰後獲得無比的成就感。
孩子學習最重要的事情
這完全就應證了《失控的焦慮世代》這本書裡面寫的,孩子天生就要經由「自由玩耍」來學習,而「自由玩耍」的定義是:參與者自由選擇和主導的活動,目的就是為了玩而玩,不是為了達成和玩本身無關的目的。
孩子們天生就具備有「反脆弱」的能力,這種能力會在低風險的環境中,透過挫折和失敗來讓自己成長。這是我們大腦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仔細想想,我們是不是特別容易記得失敗或出糗的經驗,因為當我們受挫時,大腦會分泌去甲腎上腺素和乙醯膽鹼等神經傳導物質,它們會告訴我們眼前這件事情出錯了,要集中精神把它搞定。
比爾蓋茲的億萬大腦就是這樣養成的。他甚至有一個超能力,能夠在健行的途中,在腦子裡面寫程式。
那時候電腦的記憶體相當昂貴,所以要讓程式運作得有效率,程式碼就必須要非常精簡且高效,這需要強大的專注力、毅力、和邏輯能力。
比爾蓋茲說,健行與寫程式看起來是毫不相關的兩件事,但是兩種活動對他來說都是在冒險,他可以跟著兩群不同的朋友一起探索新世界,前往多數成年人無法抵達的地方。
於是這項他在中學時從事的「休閒活動」,竟然成為創辦微軟的關鍵之一。因為當時他在哈佛就讀,要開發史上第一個為個人電腦寫的軟體時,一開始的雛型就是他三年半前在山裡面用腦子寫的。
「我只需要把它從我的大腦下載下來。」他說。
我看到這裡只能說嘖嘖稱奇啊,而整本自傳的內容可以說是鉅細靡遺,把他是怎麼被養成的交代得一清二楚,他為這本書的細節動用了相當多的人力,訪問了無數和他的故事相關的人員,考證的功夫相當到家。
如果你對這位科技巨擘的故事有興趣的話,強力推薦給你。對我來說,還得到了不少可以用在女兒身上的點子。
本月選書
本月的 Kobo 推薦書單是我這一陣子看的有關科技和 AI 的書,有《張忠謀自傳(上下冊)》、《黃仁勳傳》、《AI霸主:OpenAI、DeepMind與科技巨頭顛覆世界的競賽》,以及《控制邊緣:未來科技與全球秩序的抉擇》等五本。
折扣碼是 sho02,折扣期間是 2/10~2/16,用我的連結 https://shosho.cc/kobo 連過去購買我可以獲得一點點回饋。
—
本周的分享就到這邊,如果你覺得這樣的內容有幫助,能請你幫忙轉寄給親人或朋友,請他們訂閱我的電子報嗎?我會相當感激的!
我們下周見!
Love and care,
Shos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