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個禮拜過得怎樣呢?
這個禮拜我回台中參加了奶奶的圓滿法會和告別式,本來以為自己應該不會有太多情緒,但是看到奶奶的最後一面時,還是哭到不能自己。
上週影片分享了有關情緒的科學,我不禁想著,這些眼淚代表什麼呢?
我知道那不是悲傷,而是滿滿的感謝和不捨。
雖然她沒有留給子孫物質上的東西,但她教導我們成為正正當當的好人。
到了這個年紀,也開始參加了越來越多的告別式,每次都會讓我思考很多事情,其中一個,就是要留多少錢給我的小孩。
有一天我和一位朋友聊天聊到了這個話題,她說:「我全部的錢都會留給她,這樣她才會有底氣。」
留多少遺產是個藝術
其實我一直都認為,留太多錢給孩子,就好像幫她的「人生」遊戲打金手指,會把她的遊戲毀了,讓她對人生失去動力。
但一點都不給她好像也很奇怪,我體會過那種窮苦困乏的環境下長大的痛苦,可以的話,我至少希望給她更多的安全感。
於是我開始研究那些富豪們的做法。
我先找到巴菲特說的一句話:「要留給孩子足夠讓他們做到任何事的錢,但不能多到讓他們甚麼都做不了。」
聽起來相當有智慧,所以到底是多少錢?
後來一查,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報導,他老人家準備為孩子們每人留下 20 億美金。嗯,有錢人想的果然和我不一樣。
但這些頂級富豪們都有一個共識,給孩子太多錢會毀了他們,讓他們失去動力。
上一個世代的有錢人,會把財產做信託,再加上一些「激勵條款」,像是大學 GPA 幾分就給多少錢,很像職業運動球隊的做法。
另一個常見的是「收入匹配」,意思是繼承者賺了多少錢,信託基金就會給他一樣多的錢。
但這些作法都會有一些副作用,他們是把「金錢」來當作誘因,而不是對這個世界做了多少貢獻。
如果繼承者想要加入非營利組織,甚至去當無國界醫生,那這些錢就沒辦法幫他們完成理想。
所以這個世代身價超過百億美金的創業家,包括比爾蓋茲、馬克·祖克柏等都有志一同,會把他們的財產用在解決這個世界最棘手的問題上,像是疾病、氣候變遷、以及貧窮。
這才是讓他們賺的錢能夠為這世界創造最大價值的做法。
我們一般老百姓呢?
但對我們大部分的人來說,我們這輩子賺的錢,應該不會多到可以改變世界,所以全部留給自己的孩子,希望他們能過上好生活,就是最合理的選擇。
超級暢銷書《致富心態》的作者摩根‧豪瑟曾經在一個訪談中說道:「他要幫孩子打造一個安全網,而不是成為燃料。」
他進一步闡述,為了下一代成為「燃料」,將自己燃燒殆盡,是生物刻在 DNA 中的傾向。
尤其苦過來的父母,一定不會想讓孩子經歷太多的磨難,他們會更想要把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讓他們不用為了「生存」下去而痛苦。
但這又會回到富豪們的擔憂,給孩子太多錢,會奪去孩子賺錢的能力。
Matthew Wesley 是美林家族財富管理中心(Merrill Center for Family Wealth)的前任 Managing Director,他上一份工作是在矽谷擔任遺產規劃律師,為擁有數億美元的家庭提供建議。
他說:「數字不是重點,重點是孩子有沒有準備好使用這筆錢。」
如果繼承者清楚知道每一分錢的重量,也熟知商業世界的運作,並且有能力運用這些錢讓世界變得更好,那把錢交到他們手上,一定不會出問題。
但如果他們沒有能力運用,那太多錢就會變成他們的詛咒,就跟中樂透之後把人生搞砸的那些人一樣。
所以我們身為家長要做的,就是盡我們的力量讓他們具備正確運用大量資金的能力。
我的作法
於是我綜合了許多專家的做法,分成三個階段,會依照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需求,來給他們財務上的支持。
第一:18 歲以前
盡可能讓他們熟知商業的運作,並且讓他們身體力行。
我現在一天到晚都跟女兒說:賺錢不容易,你要認真工作(她唸的是蒙特梭利幼兒園,每天都要工作),做一些能幫助到別人的事情,才能賺到錢。
當她看到某個玩具很想要的時候,我會直接問她:妳有錢買嗎?她一開始會鬧,後來就漸漸接受了「要認真賺錢才能買想要的東西」這個事實。
隨著她的年齡漸長,我就會鼓勵她到商業市場去試試身手。
這個想法是由 Garyvee 那裡學來的,他說當她每次跟媽媽說想要最新的遊戲機時,他媽媽會用死魚般的眼(他的原話)跟他說:「自己去賺啊。」
於是他從小就喜歡做生意,像是在巷口賣檸檬汁,還有交易球員卡等等。
他每次講到這段經歷,對他媽媽都是無限的感激。
第二:18 歲到 30 歲
我會把她踢出家門,讓她玩真的。
要念什麼學校?學費自己想辦法。要去哪個地方生活?自己想辦法活下去。要跟爸爸借錢?可以啊,交企劃書來,利息可以給點優惠。
這是人生最光明燦爛的黃金時期,我絕對不會剝奪她成長的機會。
如果在 18 歲以前有讓她具備好生存技能,在 18 到 30 歲這個階段讓她處於生存模式,將會讓她飛快成長。
最殘忍的,就是在這段時間什麼都幫他們準備好,讓他們原本能夠長出來的技能夭折掉。
第三:30 歲之後
我相信她這時候應該已經幹了一些名堂出來,懂得也比我多了。
我們可以討論她對未來的規劃以及對世界的想像,如果我認為她在做的事情和我的願景相符,並且也展現出她有資格善加利用這些錢,我會以某種合夥的形式,將錢交給她運用。
如果她沒有展現出這樣的能力,那我會把錢交給更適合的人。
錢從來都不是重點,它只是幫我們實現願景的工具。
當然,在這過程中,我會讓她知道,不管她遭遇了什麼挫折,她永遠有一個家和強大的後盾在後面支持她。
這就是我目前的想法,不知道你怎麼計畫呢?歡迎你跟我分享喔!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內容有幫助,能請你幫忙分享給親人或朋友嗎?我會相當感激的!
網址是: https://shosho.tw/free
我們下周見!
Love and care,
Shos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