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free

你願意花十年打造一個理想的人生嗎?

上週過得好嗎😁

昨天跟老婆閒聊的時候,她突然迸出一句:「天啊,今年的 Q1 快要過了耶!」

然後我就開始焦慮起來了哈哈😅

我還沒有跟太多人講,我目前正在準備一個線上課程 + 一本書,預計在今年的上半年推出!

光寫出這一段文字,就可以讓我血壓上升大概 10 個毫米汞柱了。

如果你是老朋友,就會知道我這輩子深受「冒牌者症候群」和「完美主義者」所苦。

只要有關對外公布我創作的東西,小至 FB 貼文,跟你現在看到的這封信,都會讓我掙扎許久。

何況是這麼大的兩件事情!

我可以想像接下來的三個月,應該是我這輩子最挑戰的時段之一吧。會需要相當多的冥想、專注、運動、還有大家的鼓勵。

WordCamp Asia 觀後心得

WordCamp 是 WordPress 這個全世界最大的開源內容發布平台的社群聚會。

WordPress 有多大呢?根據 W3Techs 的統計,全世界有 45.8% 的網站是用 WordPress 架的,我的也是。

它對這個世界的影響以及相關的產值,我真的不知道要怎麼估計,有無數的企業、個體戶、開發者是靠它賺錢維生的。

我覺得 WordPress 是發生在網路世界最美好的事情之一。

每年都有相當多的 WordCamp 在各地發生,跟 TEDx 一樣,都是熱血的志工們籌備的。

這裡可以看到過去的舉辦地點:https://central.wordcamp.org/schedule/past-wordcamps/

有的是以城市為主體來舉辦,台北就辦了幾次,也有大到像是 WordCamp Europe,以及世界年會 State of the Word。

第一次的 WordCamp Asia 本來是 2020 年要在曼谷舉辦,結果因為疫情取消。後來延到 2023 年順利舉辦,而第二次的 WordCamp 就來到了台北。

本來想買票去現場感受一下氣氛的(Tim Ferriss 竟然要來🤩),但後來因為工作累積太多作罷。(還好 Time Ferriss 臨時取消😅)

不過我還是趁這幾天線上聽了幾個我有興趣的主題(感謝主辦單位,開源萬歲😁),Ben Thompson 的是我覺得蠻值得分享的。

年賺超過一億台幣的科技部落格主 Ben Thompson

他應該是知識變現最頂點的存在之一了。

大家可以上 google 搜尋他,我覺得天下的這篇寫得蠻不錯的。
https://csr.cw.com.tw/article/43144

他目前住天母,經營的 https://stratechery.com/ 網站每周都能產出 3~4 篇超爆長且超深入的科技產業分析文章,他甚至還經營好幾個 Podcast。

每次我覺得我已經燒腦到想休息一下時,我就會想到他,然後再想想自己可以怎樣更有效率🤣

他厲害到可以訪問到 google 的 CEO Satya Nadella、Nvidia 的老黃、和祖老闆這些科技業最頂級的大人物,他的深入分析也是許多科技相關的從業人員一定會追的。

因為他就是這麼的厲害,所以一年花 120 美金去訂閱他的文章,圈內人都會覺得這根本超划算。

但他 20 年前是個對前途迷惘,跑來台灣教小朋友英文的老師。

他在學校時是校刊的編輯,一心一意想要寫出有影響力的文章。

但他去看應徵紐約時報編輯要具備的條件,都說要 20 年以上的記者經驗,他不想當記者啊,也不想等那麼久,於是他就開始用 WordPress 寫部落格。

跑到台灣來教英文的時候,就在部落格上寫下在台灣的生活點滴。

他在分享的時候講到,他的目標是進紐時,或者去當大學教授,但他當時做的事情跟他的遠大目標沒有半點關係。

不過他覺得沒關係,他雖然還沒有對世界造成影響,他已經對眼前孩子的未來有很大的影響啊。

就當個好人,認真工作,讓孩子的生命變得更好,那是他當時想的。

有天他的台灣老婆問他,你每天回家後閱讀的或是講的都有關科技,你為什麼不去科技公司工作?

所以他回美國,念了 MBA, 期間到 Apple 實習,畢業後進微軟工作。

有天他朋友跟他說,你對科技的許多看法都相當有趣,你應該開始寫部落格啊。

於是他在 2013 年還在微軟工作的時候開始了 Stratechery。

但他覺得用流量傳廣告錢這種 business model 是無法持續下去的,加上當時 Strip 出現,讓他在隔年推出了訂閱制。

而這種在哪都能工作的模式,也可以讓他和老婆回到台灣定居。

雖然他當時還背負著學貸,壓力很大,但訂閱制推出後不到一年,就累積了超過 1000 名用戶,讓他知道這是可以持續下去的。

十年之後,剩下的都是過往雲煙。

他自己發明了一個 Aggregation Theory,以內容出版業為例,網路媒體和傳統出版業不一樣,幾乎不用成本和等待時間就可以把內容推到人們眼前,但問題就是太氾濫了。

所以有些服務成為 aggretator,把你「想要看」的內容推到你面前,像是 google 和臉書都是。

但出版者如果只依靠 aggregator,那他就必須要受「演算法」控制。可能被迫「以量取勝」,硬要自己去產出一些快速但品質低落的內容。

所以他認為一定要跟讀者建立直接且長久的關係。

於是他在建立自己事業的過程,也請人開發了符合他需求的軟體,能更無痛的讓每一個用戶都享受到專屬的服務,而他接下來要把這個服務分享給大家。

這就是他即將要和 WordPress 合作的軟體 Passport。

Passport – Powerful subscription software for creators

雖然還不知道有多好用,但我當然是手刀加入等待名單啦!

比爾蓋茲說過:「人們高估了自己一年內能做的事,卻低估了十年內能達到的成就。」

我覺得 Ben Thompson 的故事完美的詮釋了這句話。

現在就是內容創作者的黃金時代,如果你現在開始,十年之後你絕對可以過上想像不到的人生。

這是他的演講連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這是大會的議程,大家有時間也可以去挑有興趣的看。

Schedule

我自己還看了 Jocelyn Hendrickson 的 “Intentional design”,還有 Aaron D. Campbell 的 “Building and Leveraging Your Reputation”,都蠻有啟發的🥸

祝你有個豐收的一周,我們下周見!

Love and care,
Shos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