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太魯閣峽谷, Eddie 大哥帶我們去山腳吃晚餐,我們到了這間藍藍餐廳,剛好就下起了雨。
這位老闆是Eddie大哥的朋友,姓董,綽號叫大頭,也是個單車神人,他在去年花了22天騎腳踏車環島,騎了3261公里(天啊平均一天要騎將近150公里),然後朝拜了全台726間媽祖廟(天啊到底怎麼把媽祖廟全部找出來然後規劃路線啊)!
看到牆上貼滿了各個媽祖廟求來的護身符,讓我整個肅然起敬,雙膝一軟,差點跪下去,這真是我看過最難的單車挑戰之一,而且極富意義,聽說他今年把媽祖廟的數目增加到超過八百間,車友們如果有經過一定要來朝聖一下。
重點是菜好好吃啊!老闆幫我們配了炒山豬肉、山蘇、檳榔樹心等菜,騎了一天車的我們一下就把整桌菜都掃光。離開前要結帳時,老闆竟然不收錢!
「就當做是歡迎瑞士來的朋友啦,老闆娘有交代,不收錢!剛剛不是就暗示你們多點一點了嗎?哈哈哈。」

遇見另一位腳踏車神人董老闆

見證神蹟,雙膝一軟差點跪下去

太魯閣山腳下的藍藍餐廳,值得推薦
盛情難卻,我們向大頭老闆和他媽媽再三道謝,準備去尋找今天露營的地點。本來大頭建議我們到村子的活動中心紮營,那裡有個棚子可以擋雨。到了才發現這裡距離附近的廁所有一段距離,對女生不太方便,所以臨時找到了在新城教會旁邊的一個營區。
到了這間「山水間露營區」,天色已經全暗了,老闆姜帥迎了上來,看到我和 Xavier 邊聊天邊走進去,用英文問我們:「你們有誰講中文的嗎?」「Yes!Yes!Me!」我回答道,心裡有點詫異:台灣真的越來越國際化了,在這個這麼偏僻的露營區,老闆的英文也講得這麼好。
他滿臉笑容地解釋收費規則,我沒啥注意聽,一直在尋找一個東西……「有!那裡有插頭!」,我喜出望外,把全部電子設備拿出來充電,才鬆了一口氣。我是個阿宅皮卡丘,看到電就開心。
之後我們就各自找了自己的地盤把帳棚搭起來。自從兩年前從非洲回來之後,就不曾把這帳棚拿出來過了,真的很想念這種感覺。最喜歡那種騎了一整天車之後,好不容易找到住的地方,把帳棚搭好,梳洗乾淨,然後來一瓶冰涼的啤酒……
咦,對啊!啤酒勒!
雖然我昨天整晚沒睡,今天又被操了一天,已經累得臉部神經都不接受我控制了,還是騎了車去小七買了一瓶啤酒,回來邊喝邊趕稿,才心滿意足。這晚我睡得超熟。

睽違已久的露營@山水間露營區
隔天被最自然的鬧鐘──太陽公公叫醒,Xavier 和 Celine 已經起床了,互道早安後,我開始了自己的早晨儀式:磨咖啡。再也沒有什麼比新鮮的咖啡更適合開啟一天的東西了!
Xavier 完全被我的 Porlex 手搖磨豆機吸引住,一直說他一定要擁有一個。
「所以你是用什麼來沖咖啡。」
「哦!我用的是這個French Press壺。」
「不錯耶,我用的是這個……」
他拿出一個 Mont·bell 的咖啡濾布,我看了眼睛一亮,原來有這種東西!對於戶外活動同好來說,交流器材也是樂趣之一。
「哇,這看起來好棒耶!我來用用看這個好了。這個多少錢一個啊?」我隨口一問。
「其實,這個是送的。我們在北海道旅行的時候,認識了 Mont·bell 的創辦人辰野勇先生,他很喜歡我們,還邀請我們去他家……」
「什麼?Mont·bell 的老闆!?」
「對啊,那一陣子他把我們介紹給他的朋友們,我們每天接受不同的招待,吃了超多高級的餐廳,我吃過最好吃的生魚片壽司就是那時候被招待的,我看了價目表嚇了一跳,那幾乎是我們一個月的生活費啊。」
「我的天啊,實在是超爽的啦!」
「是啊,那陣子簡直像在天堂,辰野勇先生還帶我們到店裡,要我們需要什麼盡量拿,我們就拿了 Nayla 的衣服,還有這個咖啡濾網。」

超想要這個的 Mont·bell 的咖啡濾布
這時候他開始細數身上的裝備,幾乎都是廠商贊助的:Haglöfs 的戶外機能衣物、Ortlieb 的車袋、Helsport 的帳棚和睡袋、Schwalbe 的輪胎等,Nayla 出生之後,取得贊助就更容易了,像是 FollowMe 的小孩用協力車、THULE 的拖車等。現在又加入了台灣雲豹的旅行車和尚品綠能的腳踏車發電機。
「但我最想要相機的贊助,但一直都沒有機會,哈哈。」
「太厲害啦,你到底是怎麼去和廠商談的啊?」
「其實也是運氣好啦,Celine 的朋友是一個生活雜誌的總編,他很喜歡我們,也想要幫助我們,於是就給了一份名單,裡面有所有歐洲戶外品牌高層的聯絡方式,我就一個一個去聯絡。」
「哦,所以有找到 key person!找到能做決定的人真的很重要!」
「是啊,他們人都很好,一下就答應了,像是 Haglof 的主管就很慷慨,他把型錄丟給我們,說我們要啥都行,我就挑了一堆,後來算算,市價竟然高達五千多美金……」
「齁里穴……那他們有規定你要做什麼嗎?拍照或寫文章之類的。」
「沒有硬性規定耶,我們就把他們的 Logo 和連結放到網站上,然後幫裝備拍拍照片。」

Celine、Xavier和他們的超級大帳棚
聽起來絕大部分的裝備都有找到贊助了,但路上總要花錢買東西吃吧,出來旅行七年了,錢還夠用嗎?怎麼維持生計?
「其實路上花的錢真的不多,我們計算過,三個人加起來,一天平均花不到 1000 台幣。因為我們大部分都是野營,自己煮,相當省。我還帶一個小壓力鍋,把食材全丟進去,加熱一下,過一會兒就有香噴噴又美味的燉飯或義大利麵了!」
「那你們有收入嗎?」
「我們自己出了一本書嘛,是自己寫、編輯、找印刷廠印的,所以賣一本利潤還算不錯,我不知道台灣的出版業情況如何,像你賣一本賺多少啊?」
「呃……其實不多耶,我賣一本大概可以從出版社那裡拿到一塊多美金吧。」
「哈哈對啊,所以我賣一本可以抵你十本!另外我還有幫一本瑞士雜誌寫專欄,他們一個月付我600美金左右吧,我們也會舉辦分享會,進場是免費的,因為我們想要讓所有人都有機會聽故事,但會邀請大家,如果願意幫助我們的話,可以自由贊助。」
「哇,很棒的點子耶!這樣子的成效好嗎?大概一場可以有多少收入?」
「其實還不錯吧,當然有些多有些少,最多的是在我們的家鄉,當然來的都是親朋好友嘛,那天我們大概收了三千塊美金。」
「窩喝!太棒啦!這讓我感覺這趟旅程大家都有參與到!」
「是啊,我們真的很幸運,一路上受到好多人的幫助,我們一直心存感激。」
這時候太魯閣族的老闆江帥,繼續和 Eddie 大哥聊有關原住民文化和傳承的事情,他們昨天長談到十點多,他說他受到 Eddie 大哥的啟發,決定要再多研究自己和其他原住民族的歷史,希望能把這些寶物傳承下去。

太魯閣族的老闆江帥一直向 Eddie 大哥請教

老闆熱情友善,設備齊全的山水間露營區
今天我們要先沿著中央山脈騎去鯉魚潭,再走海岸山脈邊上的 193 縣道,到達位於 193 縣道尾巴的東豐露營區。如果只有環島一次,通常走的會是 9 號省道或 11 號省道,這兩條好處是路直又平,沿路補給多,但就是太無聊啦。比較起來,193 縣道這種有點小起伏的地形,有趣得多。
我們從山水間離開後,先走一小段9號省道,經過景美車站後,切進花9鄉道,沿著中央山脈南行。Eddie 大哥帶我們在鄉間小路轉來轉去,好像內建 GPS 似的,還不時停下來和我們解釋這邊是哪一族的村子,那邊又是日治時期的移民村,我和 Xavier 都嘖嘖稱奇,一路上都尊稱他為「Eddie 師傅」。Eddie 大哥對這塊土地下的功夫之深,真的令人佩服。

Eddie 師傅帶我們在鄉間小路穿梭

軍人忠靈祠

吉安橫斷道路記念碑
到了鯉魚潭稍作休息。Xavier 一家人在兩年前曾經在這裡過一晚,這次舊地重遊,女兒已經長這麼大了,不免有物換星移之感。我們拍了不少照片,繞湖一週之後,繼續前進。
從米棧大橋切進193縣道,迎接我們的就是一個陡坡,我馬上連退兩檔,股四頭肌一發力,超越他們兩位,一馬當先上了坡。在省道上我大都跟在 Xavier 後面看著他,但遇到這種地形,我就忍不住啦。
確認集合點之後,我就噴出去了,我最喜歡這種上上下下、坡度又不會太陡的地形了,上坡先努力踩,爆一陣子心跳之後,就會有愉快的下坡和迎面的涼風等著我,短暫的休息過後,再攻下一個坡。
於是到了預定的集合點:箭瑛公園時,我預估大概領先了十分鐘,就在旁邊的雜貨店買了瓶沙士和一顆茶葉蛋,犒賞了自己起來。五分鐘之後,補給車帶著午餐到了,再過五分鐘,Eddie 大哥和 Xavier 也到了。

鯉魚潭休息補給

Nayla 超習慣對鏡頭擺 pose

鯉魚潭環潭道路

箭瑛大橋前,我領先了大概十分鐘
午餐竟然吃這些!這也太超過了吧!是我最愛的豬腳!還有一堆炒飯和青菜!我失控地亂聲怪叫起來,拿了個飯盒就開始狂嗑,還因為吃太快噎了一下。狂扒了一陣,餓肚子的感覺稍微緩了之後,我們閒聊了起來。
「這就是在台灣騎車的好處,到處都有美食可以吃!對啦,Nayla 都吃些什麼啊?」
「我餵她母乳,那是對小孩最好的食物。」
「哦?所以完全不喝配方奶?」
「對,我們堅持讓她吃自然的食物,而不是加工過的化學產品。而且因為我很健康,Nayla 也因此擁有很強的免疫系統,她這三年半從來沒有生過病。」
「什麼!?連一點小感冒、過敏都沒有?」
「對,完全沒有,我們唯一帶她去醫院的一次,是她兩個月的時候,我們帶她去健康檢查,醫生說她的身體無比健康。」

感謝羅姐和宜靚張羅的豐盛午餐
這實在太令人驚訝了,我決定再多問一點怎麼照顧北逼的事情,平常聽親朋好友的育兒經,連待在熟悉舒適的家裡,都累得半死了,況且他們是在物資短少、環境隨時在變動的浪遊狀態。
「其實不只是我們的爸媽,連我們一開始也很懷疑,帶著她一起騎車旅行這件事情,到底可不可行,但我們真的很喜歡這樣的生活,所以我們決定試試看。」
Xavier 接著說下去:「對,所以我們得到嬰兒拖車的贊助後,先在住處的周圍載著她騎車,看看她的反應,接著把距離慢慢加長,等到我們能應付各種狀況後,我們決定繼續前進,那時候她五個月。」
「哇,真的很難以想像耶,我聽我的家人和朋友都說,小寶貝晚上都會起床哭鬧要喝奶,那你們怎麼解決?」
「是啊,因為她在我的肚子裡時,24小時都有東西吃,所以剛生出來時還是有這種需求,所以只要她肚子餓了,我就會起來餵她奶…..」
「天啊!這樣妳不是會睡眠不足?隔天還要騎車耶!」
「是啊,所以有一陣子真的蠻累的,但是隨著她越來越大,狀況就變好了。」
Celine 說得輕描淡寫,但我真的是極度震驚,我要是睡不飽,要我下床我都懶,無法想像他們是如何克服這些困難,還能維持動力繼續前進。
「喔對,而且Nayla用的是可重複使用的尿布喔。」Celine 說。
「哇!那不是超級麻煩的?」
「其實也還好啦,只是在穿越澳洲納拉伯沙漠( Nullarbor Desert )的時候,真的蠻辛苦的……」
「喔對!你們當時載了 60 公升的水!」
「是啊,拿來喝都不夠了,還要洗她的尿布……」Celine 苦笑道:「不過她大概一歲半就不需要包尿布了,之後就比較輕鬆。」
「什麼?太厲害了吧!」據我所知,一般小孩至少都得包尿布到兩歲之後。
「我們一開始會注意她想尿尿或大便的時候,發出來的聲音或臉部做的特殊表情……」
「這都分辨得出來!?」
「可以的,但是要很仔細地去觀察,之後我們會定時讓她大小便,只要在某個時間點,讓她光著屁股在馬桶上方,她就會自然而然大小便了。」
「就好像訓練狗狗一樣,哈哈哈。」我說。
「是啊,如果一直讓她包著尿布,反而會讓她一直依賴尿布,倒不如及早讓她學習,其實小朋友學習能力是很強的。」
「原來如此。」我聽了連忙筆記。

Nayla 給我看她摘到的小花
我又問到了教育的問題,我想知道他們現在是怎麼教 Nayla,會不會在某個時間點,會想讓她接受一般的學校教育?
「我們想嘗試讓她自學( homeschooling ),把這個世界當做教科書,我們來陪伴她一起學習。」
聽到這個答案,我完全不意外。郝明義先生在最近的一篇文章裡講到:「學校的教科書,不是天然的閱讀食糧,而是依據國家機器,也是政府機關教育部所訂出來的課綱,而編撰出來的讀物。」
現在的社會變動得這麼快,到底學校教的東西適不適用?在這個上網就能參加世界頂尖大學課程的今天,把學生關在學校裡,讓不同專長、興趣的學生學習同一套東西,在同一個軌道上賽跑,到底是不是對的事情?
「我們要在路途上教她各國的地理和歷史,讓她學習當地的語言,教她辨認不同植物和昆蟲;她每天醒來,看到的都是不同的風景,有時是茂密的森林,有時是繁忙的大城市;有時她被不同的昆蟲聲包圍,有時候是被一群陌生人盯著瞧;她和世界各地的小孩玩耍,她嚐遍世界各地食物的滋味,她在世界各地的音樂中翩翩起舞。
但其實我們也從她身上學到好多東西,有了她,我們前進的步調必須配合她的作息,雖然每天前進的距離和以前相去不遠,但我們停下來休息的次數變多了。常常才騎一個多小時,就得停下來陪她玩兩個小時。她就像是在迷霧中的一道陽光,她在讓我們動彈不得的泥漿中玩耍,她在讓我們愁眉不展的大雨中歡笑,她是活在當下的大師,她總是能把任何困境當做一場遊戲。」

Nayla 要我幫她拍頭上的大紅花
我聽得心弛神往,這完全就是我想要教導我未來小孩的方式啊!
我情不自禁地說:「真的好想知道,Nayla 長大之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呢?」
Xavier 笑說:「哈哈,我們也很好奇,她特別喜歡跳舞,或許會成為巡迴世界的專業舞者吧,誰知道呢?我只知道,我們會盡力去發掘並且順從她的天份,讓她能活出自己!」
Nayla 精力充沛,吃飽了之後就一直找我們玩耍,她牽起我的手不斷地轉圈圈,轉得我老眼昏花,跌坐在地上後,又去尋找其他獵物,大家被她逗得樂不可支,操得嫑嫑的。
我們吃了一頓美味的午餐,也享受了一場豐盛的心靈饗宴,該繼續出發了。把行李全部上車後,我把車推向馬路,這時候 Nayla 向我跑來,大聲叫著:「Shosho!bye bye!」然後在我的臉頰親了一下。
我想,不管Nayla以後會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事情,她都一定會是這個世界的寶物。

大家都被 Nayla 逗得超開心,也操得嫑嫑的

這個世界的寶物:Nayla
完整故事:
【單車環遊世界七年的瑞士家庭 01】就算懷孕、生小孩了還是不停向前轉動!
【單車環遊世界七年的瑞士家庭 02】他們的女兒是為這個世界帶來的寶物